纺织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例6篇

纺织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纺织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1

7月1日,在纺织企业与协会期盼中,“上调出口退税”的救命政策仍未出台。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纺织与质量处处长曹学军告诉《财经》记者,由于对纺织行业形势的判断以及各方面意见仍存有分歧,目前各个部门仍在协调中。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遭遇出口减缓的压力,出口大户纺织业受影响最大。为此,商务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下称中纺协)、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下称中纺商会)等多个部门今年上半年开展广泛调研,寻求解决之策。其中,通过上调出口退税政策拯救纺织业的呼声很高,最为普遍的一个说法是,相关政策6月底将明确,“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上调2%,服装出口退税率上调4%”。但现在看来,这一政策已因争议过大而暂时搁浅。

寻找脱困良方

今年3月初,由中纺协会长、各分会会长带队,六个调研组奔赴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建和河北调研。此六省集中了中国最有实力的纺织企业和产业集群,调研目的,是要为纾解纺织业的困境寻找办法。

200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增幅持续下降。今年1月至3月,中国对美国出口总量增加2%,但是服装出口单价下降了1%,输美的服装出口总额下降4.6%。而在有“外贸出口晴雨表”之称的广交会上,2008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成交额下降了11.5%,对欧美出口成交金额下降了30%。

国家海关统计数据显示,纺织行业的服装出口已连续五个月增速放缓。

国泰君安分析师李质仙告诉《财经》记者,尽管表面上看出口总额仍保持增长,但同去年相比,人民币已经升值近10%。因此,把出口额换算为人民币计算,实际增长率大为缩水;“再扣除通胀因素的话,出口实际增长率很可能为零或负数。”

对于大部分出口型企业而言,形势不容乐观。4月,中纺协调研组将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提交给发改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建议内容包括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退税由11%回调至15%;取消棉花进口划准税;希望国家对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科技创新进行支持,对中小企业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吴迪向《财经》记者介绍,提出建议的目的,在于希望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能够平稳进行,希望政府在政策措施的制定上能够把握好力度和节奏,既考虑到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同时也考虑到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就业、社会稳定等因素。

5月中旬,中纺商会亦赶赴山东等省份调研纺织服装出口形势,随后呼吁:纺织服装业面临空前困难,希望国家放松调控政策,为企业的发展生存留下空间。中纺商会亦将纺织企业的意见收集整理上报至商务部。

自5月初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商务部、财政部,开始深入调查研究相关政策。

参与过政策研究的李质仙告诉《财经》记者,上述部门几经协调和统一意见,已形成一份内部报告。

李质仙称,所提交的意见中,最为实质的一条是对纺织行业出口退税进行回调政策,即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上调2个百分点、服装出口退税率上调4个百分点。其余提议则较“虚”,比如说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放慢人民币升值的速度等。

转型阵痛

相关报告提交上去后,目前尚未下文。曹学军说,目前政策走向尚不明朗,主要是取舍问题。她认为,纺织行业的发展的确面临着严峻的局势,但由于产业本身存在大量价格竞争的产品,向低成本地区进行转移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在短期内也不能靠一两个政策得到很大的改观。从根本上说,行业的发展还是要靠结构调整。”曹学军说。

不过,仍未完成结构调整的中国纺织业今年遭遇了不少困难。

纺织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身就是微利行业。据中纺协统计,全纺织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3.97%,其中棉纺织业的利润率为3.93%,服装业为4.32%。

在“2008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暨国际棉花贸易洽谈会”的发言中,曹学军将导致纺织行业出现困难的因素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二是外部市场需求的减弱;三是生产成本的持续上涨;四是宏观紧缩政策的影响。

国家发改委统计显示,1月至3月,国内纺织原材料价格指数上涨3.3%,产品的出厂价格指数上涨1.9%。今年《劳动法》实施后,又使得全行业劳动成本增长近30%。

与此同时,银行贷款之门紧闭,也给纺织企业的资金流动造成了很大压力。吴迪对《财经》记者介绍,大多数企业反映,各地银行对纺织企业贷款项目的审批普遍从严,不少地区由于认为纺织行业属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对纺织企业一般不予放贷,使得企业用于产业调整提升的技改、研发、环保等项目无法推进。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部主任赵玉敏告诉《财经》记者,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多,导致市场过度竞争,使行业的创新和产业升级速度过慢。“加上利润较低,能够投入创新的资金也相对微薄,给结构调整带来很大的困难。”

今年上半年,陆续传出纺织企业倒闭或亏损的消息。吴迪表示,纺织企业的波及面很大,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职工就有1088万多,算上规模以下的,估计达到2000万。

扶持争议

自2006年起,中国纺织行业的出口退税政策开始调整。当年9月15日,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11%。2007年7月1日,服装、鞋帽、箱包出口退税率亦由13%下调至11%。

出口退税政策意在推动结构调整,促进纺织行业的转型。然而,2007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充分暴露,世界经济受到冲击,带来了中国出口减速等一系列问题。赵玉敏说,这些是政策调整过程中没有预料到的。

然而,一旦出口退税回调,是否会带来政策的回退?对此,业内仍存有争议。

中国纺织行业协会一位人士表示,政策调整的方向,是需要限制资源性和出口规模过大的产业发展,因此此前一直是下调出口退税。如果回调就涉及到政策走向的问题,政府对此会存有一定的顾虑。不过,纺织行业不仅牵涉到行业发展,还牵扯到职工就业的问题,政府会从全盘进行考虑。

6月4日,商务部财务司司长李荣灿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会员大会的发言,几乎给那些期待出口退税回调企业泼了一盆冷水。李荣灿表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相关部委将保持出口退税政策的相对稳定,近期不会有新的出口退税动议。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部主任赵玉敏说:“政策调整的方向是要支持创新和结构调整,出口退税的回调对创新的支持能有多大效果?能否真正促进产业的优化调整?”她认为,目前纺织企业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过程中还遇到不少问题,政府不如在提高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发展方面加大投入,以促进产业向西部平稳转移。

纺织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2

沙坪坝区回龙坝镇的纺织产业集群经过近四十年来的发展,已成为在市内和国内都颇具影响力的民营纺织企业基地。多年来,该镇的纺织企业集群为保民生就业、保经济增长、保社会稳定、保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近年来,随着重庆经济社会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该镇大部分区域将被规划建设为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园区,因此,这就给回龙坝纺织产业集群的生存、发展和去向提出了严峻的问题,围绕这一重大问题,笔者作为回龙坝镇发展的见证人和当政者,特提出了如下一些工作思考和对策建议,以供有关方面决策参考。 一、回龙坝镇纺织业发展历程与经验 (一)回龙坝镇纺织业基本情况 回龙坝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西北部,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幅员面积3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万余人。2008年全镇拥有纺织企业640余家,其中印染企业1家,浆纱企业13家,年产宽、中、窄坯布近10亿米,全年实现产值30亿元,占全国坯布市场20%份额,占重庆纺织总量的50%以上。该镇纺织企业吸纳了2万余人就业,其中外来的下岗职工和农民工11000余人,带动相关产业就业人员近2万人,每年实现劳动就业收入达3亿多元。2008年被市中小企业局评定为“纺织基地”。 (二)回龙坝镇纺织业发展历程 回龙坝镇纺织业发展已有近40年的历史,从以家庭小作坊发展到产业结构较为完整的一个纺织产业,它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70年代初到90年代初):“落户期”。重庆针纺站建库于三桥(回龙坝境内的原三桥乡),集资办了第一个与织布有关的织带厂,购进了窄幅织布机进行织布。以小作坊式生产为特征,产品俗称“鸡肠带”。至90年代初,以乡镇企业和小作坊式生产并存,以撤乡并镇为契机,未形成规模,发展缓慢。 第二阶段(90年代初到重庆直辖设立纺织专业镇):“速生发展期”国有纺织企业改制及设备升级,家庭纺织业逐步成长,民营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形成纺织专业镇。 第三阶段(重庆直辖至今):“改革成熟期”。 1997年回龙坝被重庆市政府授于“纺织专业镇”称号,国家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进一步落实;经历亚洲金融危机,纺织业错位发展,逐渐形成产业集群,产品占全国坯布市场20%份额。 (三)回龙坝镇民营纺织企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一是全民创业的激情得到空前激发。回龙坝纺织企业均为民营企业,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回龙坝镇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全镇人均创工业产值10万余元,全民参与纺织业,使人民的居住、生活、教育等观念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 二是错位发展的路子得到了有效验证。改革开放后,国有纺织企业进行大规模调整,淘汰大量旧设备,产品面向中高档,市场面向国际化,回龙坝纺织企业切入这一市场竞争空档,面向中低档群体走错位发展的路子,赢得了一个庞大的独立市场。 三是“产业集群”效应得到充分发挥。织布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浆纱、织机、配件、配套加工、物流、原材料供应等商贾云集,在不产棉、不发展谋略生产服装、无地理优势的回龙坝镇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当体量的纺织产业集群,显现出规模和竞争优势,反哺于纺织业的发展。 四是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业自营相结合。在回龙坝纺织产业形成过程中,政府的引导必不可少,宽松的政策发展环境,干部带头干企业,起到了孵化和催化的作用。同时,行业商会的自律、松散集团经营方式,形成回龙坝纺织业的“狼群效应”。另外,民营企业经营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下反而增强了经济的活力。 二、回龙坝纺织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新重大项目建设影响了纺织业生存空间 土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园建设项目的推进,使回龙坝镇纺织近90%的纺织企业面临拆迁。根据建设规划,西部现代物流园重大建设项目65%的用地在回龙坝镇,全镇84%的范围在物流园规划范围内,如何在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纺织这一就业吸收力强的传统产业的生存空间,是我们各级决策部门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二)融资难是纺织业发展难迈的坎外部困难主要集中在融资、开拓市场和资金往来保障三个方面,而融资难则是企业成长的最大障碍。由于回龙坝镇的纺织企业存在技术水平低、分布散、以中小规模为主、市场竞争力弱等弊端,天生“嫌贫爱富”的金融企业基于其放贷成本和风险的考虑,往往只向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好效益的企业贷款。据本地银行2008年底统计资料显示,640余户纺织企业,大约仅有90户在银行贷款,贷款企业比重仅占14%。08年底银行存款余额为2.85亿元,贷款余额为9000万元,贷款占存款比例为31%,全镇纺织企业平均贷款额不足15万元。 (三)纺织业科学发展格局滞后 回龙坝纺织企业发展至今,主要是靠群众创业,形象表现为“散、乱、小”。由于控规原因,从2003年以来无法正常办理建设事宜,不少企业无土地证、房产证、无法正常融资,只能勉强维持生存。在建园提档上,由于依法行政的要求致使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功能的有所缺失,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有增无减,产品同质化、产品档次不高,个别企业诚信度不高、产品品质缺乏统一标准,市场竞争持续一度混乱,生存环境较为恶劣。 三、回龙坝纺织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及对策 (一)明确决策目标,解决就业改善民生 纺织行业不能以单纯的产值和财税贡献来看待,而应以其社会和政治效益作为决策和职能部门的重要价值取向。因此决策层和职能部门要出台相关巩固和提升纺织产业的举措,适时解决纺织产业遇到的重大困难和问题。着力巩固和提升传统优势纺织产业,使其经济效益反哺于社会建设,使其社会效益改善于民生状况,使其政治效益维护于和谐稳定,为此,纺织产业巩固和提升带来的“三重效益”与党和政府管理社会事务和发展经济的目标是一致的,决策取向应以社会和政治效益为主,并兼顾经济效益。#p#分页标题#e# (二)宣传国家政策,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自去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纺织业一场严峻的考验,而近观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园建设将我镇10个行政村控规9个,控规范围达90%,在拆迁工作即将启动之际,如此之多企业何去何从?数以万计的劳工何去何从?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方向何去何从?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首要问题。与此同时,周边的区、市、省均使出招商引资的浑身解数以求把如此庞大的纺织产业集群迁居当地,从而实现经济、社会、政治“三重效益”的大丰收。为此,镇党委政府把握时势、顺应民心,多次召开恳谈会、交流座谈会与企业业主共商改革发展大计,中共沙坪坝区委也从稳企业、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高度给予充分关注和重视,并在区委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上明确提出建设沙区工业园C区(回龙坝100亿纺织工业园)的战略部署。为稳定群众民心、坚定企业信心,镇党政积极组织纺织商会、广大企业主和社会各界及时传达会议精神,积极宣传09年2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给“金融地震”之下的纺织产业下了一副良药,打了一剂信心针,重塑了企业扎根在本地区发展的信心。 (三)规划建设园区,突破产业生存瓶颈 要振兴纺织业,优化布局和产业升级很重要,这些都必须依托于纺织园区的建设这个平台,特别是在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园建设在本镇占地65%的今天,规划建设纺织园区既有其现实意义也有长远意义。而规划建设纺织园区最基本的就是要解决好生存载体———土地问题,为此,区党政决策层也作出了建设“回龙坝百亿纺织园区”的决定。我们应通过规划建设纺织工业园区,来解决好纺织产业的生存发展瓶颈。 (四)加强引导培育,鼓励产业提档升级 以“听、看、思、行”四字法则加强对纺织产业的引导,作为管理和服务的政府或职能部门要从宏观上入手加强对产业的引导。广泛搭建业主和准业主“听”宣传推介会、学术报告会、纺织课堂的机会,使其提档升级入耳;“看”展销会、交易会、先进地区和企业的机会,使其提档升级入目;“思”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创新创业思路的机会,使其提档升级入心;“行”改革创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使其提档升级成行。着力发挥一企带多企的倍增效应,带动和促进一批中小企业上档升级。 结合回龙坝百亿纺织园建设制定资格准入条件,进一步优化纺织产业的布局,结合物流园拆迁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加速纺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五)加大金融扶持,形成企业发展支撑 要激发纺织企业潜力,加大对中小纺织企业扶持力度,解决“融资难”是首要问题。企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壮大无不需要资金扶持,而本区中小企业资金渠道多来源于原始积累和民间信贷以致发展受限,这成为企业提档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个严重制约因素。因此,应通过出台一系列关注和扶持纺织中小企业的金融、财税政策,可形成一种投资导向,并将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成倍放大。同时,引入新的金融机构、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整合金融力量也是可供考虑的办法之一,积极引入新的金融机构,努力形成对企业发展同频同振的金融支撑。 (六)整合市场资源,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建议上级政府应以实施城镇拓展建设为契机,整合面向产业集群服务的各类市场主体,以搭建宽松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环境为主要内容开展公共基础性设施建设和产业服务。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提供廉洁高效务实的政务服务,着力消除妨碍生产力成长的障碍。积极协调和引入科研机构、教育机构、鉴定机构、信息机构构建产业促进体系和科技支撑平台,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设,实施纺织业信息化工程,推进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积极培育和扶持纺织类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加快以纺织业技术标准研究应用,推进产学研合作,整体增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促进纺织产业做大做强。 (七)解放思想观念,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要改变家族式管理的思维模式,建立起产权民晰、经营权分离、科学运营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纺织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立足内地,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是促进企业提档升级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通过聚合各方力量和资源,搭建好经营管理人才与业主的中介平台,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努力解放思想,改革用人机制,形成家人创家业,能人创事业,产业创伟业的局面,通过引入优秀人才实现企业竞争力质的提升,从而提高本镇纺织企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实力。

纺织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3

1·1 问题的提出

经过近20年改革,我国绝大部分制造业已经置于竞争性市场环境中。按照市场经济理论和改革理论,竞争能促进效率改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组织结构的改善。我国已有部分制造行业呈现出上述趋势,效率水平不断提高,产品与技术迅速升级,生产向少数优势企业集中,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例如家用电器制造业、摩托车制造业、通讯器材制造业、计算机制造业等行业。国内外已有一些行业性实证研究,揭示了竞争如何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堆动着产业进步。 [2]

然而,在另外一些制造行业中,竞争的作用似乎表现迥异。在这些行业中,生产分散、重复建设、效益下降、企业大范围亏损甚至全行业亏损等现象长期存在,而且尚未看到明确的改善趋势。在这类行业中,棉纺织业是一个有典型意义且颇具挑战性的案例。棉纺织行业看上去是我国制造业中进入竞争状态最早、竞争程度最激烈的行业之一,理论推论,也应该是效率改进最显著、产业组织结构最合理的行业之一。但是,这个行业却是我国制造业中持续亏损时间最长、效益最差、产业组织结构改善最不明显的行业之一。 为什么竞争在不同行业会导致如此不同的结果?这是经济研究者有责任回答的问题。否则,人们有理由对市场竞争的作用产生疑虑,并将这些行业状况的改善前景建立在加强政府干预的基础上。本文将以棉纺织行业为案例,在对其改革过程进行描述和比较的基础上,判断棉纺织行业的转轨程度和转轨特点及其对行业总量规模和产业组织的影响,并重点讨论以下几个最有争议的问题:

(1)为什么在改革过程中,有些行业会长期存在生产能力过剩和“过度竞争”的问题;

(2) 为什么在全行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的状况下,会有新投资者不断进入; (3) 为什么竞争没有产生“优胜劣汰”和改善产业组织结构的显著作用;

最后就如何改进我国制造业的竞争态势和减弱行业性困境提几点简略看法。

1·2 转轨程度的判断

应该如何判断一个行业是否开始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和转轨程度?市场定价比例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是最经常使用的判断标准。 [3] 然而,仅用这两个标准有明显缺陷,还必须考虑是什么样的“市场”在决定价格以及各类经济主体在市场中的地位。例如,是只指产品市场还是包括各种要素市场,是竞争性市场还是垄断性市场,是自由进出的市场还是限制进出的市场,是各类企业地位平等的市场还是存在歧视的市场,等等。本文用以判断转轨程度的标准有以下6条。 [4]

1)产品市场环境:是否形成供大于求的竞争性市场环境;

2)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政府管制还是市场决定;

3)要素市场环境及价格形成机制:是否形成投入品、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竞争性市场,是政府管制价格还是市场决定;

4)进入与退出行为:各类市场是否可以自由进出,或是要受政府管制或干预。

5)各种类型的企业能否平等竞争:对不同产权形式、不同投资来源的企业有无优惠或歧视性规定。

6)产权结构:是国有企业为主还是允许多种产权形式存在和相互竞争。

2· 棉纺织行业的转轨过程和特点

2·1 棉纺织行业是最早进入转轨过程的制造行业之一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棉纺织行业得到很快发展。从1978年到1981年3年间,纺织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是过去26年增速的近三倍。

这一时期政府允许轻纺工业自销一部分产品,是官方认可的棉纺织业体制转轨的开端。 [5] 到1981年底,改革已取得明显进展,其标志是:

(1)基本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

从1980年开始,纺织品市场转向供大于求。虽然这个时期政府并没有正式解除棉纺织品的配给制度(凭布票购买),但许多棉纺织生产企业由于产品积压,只好采取“不收布票”的办法促销。 [6] 表明供求关系的变化。

(2)市场供求关系对产品价格已有明显影响

虽然棉纺织品在这个时期是计划价格,但企业为了促销,采取了一些变通办法,这里略举几种。第一,新产品、优质产品加价销售;第二,“以好充次”,变相降低销售价格;第三,不执行政府制定的提价政策。总之,无论想加价还是降价,都是可以变通的。

(3)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相对高于整个制造业

虽然这个时期各类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都较低,但棉纺织行业的转轨速度相对要快一些。首先,纺织行业资金投入中,“自筹”的比例较高。(见表1)。其次,自筹资金新建的企业,在劳动工资方面有更大的自和灵活性。第三,虽然棉花仍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但如果当地建有棉纺企业,产棉区有能力变通“截流”。

(4)企业进入比较自由

从棉纺织行业生产能力迅速增长和投资来源中自筹资金比例较高这些方面看,这个时期进入棉纺织行业已经比较自由。

(5)不同类型企业待遇不同的问题明显

由于产品和投入品价格实行“双轨制”和税制、贷款资格等方面的差别,棉纺织行业与其它制造业一样,存在明显的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待遇问题。

(6)产权结构仍然以国有经济为主

改革初期,棉纺织行业中国有经济的比例高于整个工业。1980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的比重为78.7%,而棉纺织行业国有企业的比重高达89.7%。到1982年,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的比重为77.8%,而棉纺织工业中国有企业的比重仍高达86.8%(见附表2)。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的判断是,棉纺织行业的转轨过程开始较早,某些方面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但不同方面的进度不同。与整个制造业相比,纺织行业在产品市场供求关系、产品价格决定、投入品使用方向、投资来源、自由进出等方面都较早开始转轨过程。但在主要投入品价格、企业差别待遇和产权结构等方面,没有取得明显进展。 2·2 80年代中后期的转轨进程

这个时期棉纺织工业的发展有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

首先是生产增速和效益水平大幅度波动。1984年与1981年相比,利润下降了46.5%(邓中元1991)。效益剧烈下降与国内纺织品市场增速突然减缓有直接关系。其次是出口增长较快,1983年,纺织品出口创汇只有37.5亿美元,1989年已达131亿。第三是虽然效益波动大,但生产能力仍在持续较快增长,1983-1989年,棉纺锭年均增加209万锭,比前四年增量高出近一倍。第四是棉花产销量、价格和供销体制变化较大,1984年棉花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峰,1985年棉花改收购制为合同制,削减了优惠政策,1986年棉花收购价格和产量达到1981年以来的最低点,1987年恢复了棉花购销统管体制并沿继至今。使棉花成为制造业中极少数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中期仍实行“经营、市场、价格三不放开”的极少数主要原材料之一。 [7]

80年代中后期,棉纺织行业的体制转轨仍在继续推进。

(1)产品市场继续供大于求,价格在更大程度上由市场决定

在80年代中后期,虽然棉纺织品在名义上仍实行计划价格,但实际上变通空间很大。据业内人士估计,“80年代初期以后,虽然国家对大多数纺织品仍在实行计划价,但实际考察表明,大多数纺织品贸易的成交价是受市场支配的”(邓中元、杨砾1991)。

(2)主要原料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断,其它生产要素市场的转轨有所推进

从1987年开始,对棉花购销重新实行严格管制,但前几年形成的多元化棉花供销渠道并不会随之消失,专营体制只是部分地发挥作用。 [8] 棉纺织行业是最早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行业之一。从1983年开始,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大中城市纺织企业出现“招工难”问题,开始在效区招收农民工和到中西部地区招工,(徐息和 谢泰1991)率先打破了城乡用工界线和区域间劳动力流动限制。纺织行业投资继续保持相对较强的市场导向,是自筹资金比例最高的行业。见下面表1。

表1 不同行业自筹投资和国家投资的比例

冶金 煤炭 石油 电力 建材 森工 机械 纺织 轻工

1981 0.42 0.20 0.17 0.23 0.34 0.89 1.52 1.32 1.27

1985 1.28 0.19 0.67 0.45 0.67 0.35 2.26 2.57 2.19

资料来源:杨沐(1989):《产业政策研究》,第199页,表6. 1,上海三联书店。

(3)自由进入程度较高

虽然这个时期政府开始限制小棉纺企业的发展,但棉纺锭的快速增长表明实际上进入仍然较为自由。 [9] 棉纺锭的增长主要发生在产棉区,1987-1989年,全国新增棉纺锭中,山东、江苏、河北、湖北、河南、陕西和湖南七个棉花主产区就占71%,其中仅山东、江苏、河北三省就占52%(邓中元 李智玲1991)。

(4)不同类型企业待遇不同问题相对明显

在这个时期,随着市场供求关系、产品定价、投入品的市场化程度和进出自由等方面转轨进程的推进,多数制造业中不同类型企业的差别待遇问题已有明显改善。但由于棉花市场复归到严格的计划购销体制,使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不同隶属关系的企业在主要原料供应方面存在明显的地位不平等问题。

(5)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向多元化方向转变,但速度慢于整个工业

80年代中后期,整个工业的所有制结构变化较快,棉纺织工业也发生同向变化,但变化幅度较少。1990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的比重已下降到54.6%。同年棉纺织工业产值中,国有经济的比重为65.1%(见附表2)。

2·3 90年代以来的转轨进程

进入90年代以后,棉纺织行业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首先是效益状况继续下滑,但生产能力仍在持续增长。“八五”五年中,有四年棉纺织全行业亏损,但是棉纺锭数量却从1991年底的3822万锭增加到1995年底的4190万锭。第二,压锭成为政府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政府管理部门和研究者都提出,生产能力过大是棉纺织行业效益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将摆脱困境的希望寄托于压缩纺锭数量。 [10] 1991年,国务院批准了纺织工业部实施压锭技术改造专项,要求到1998年,实现压缩棉纺锭1000万锭的目标。 [11] 但是,压锭改造计划执行的不够理想。据纺织工业总会提供的情况,到1995年底,共压缩338万锭,但在同一时期内,又有一些地区新增棉纺锭。到1995年未,全国棉纺锭反而由压锭前的3822万锭增加到4190万锭。第三,国内棉花价格开始高于国际价格,1995年,我国棉花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出30%,1996年,国际市场棉花价格每吨1.4万元人民币左右,而我国棉价高达每吨1.9万元人民币。国内棉花价格上涨,使棉花和棉纱进口增长很快。1996年,我国进口棉花已达150万吨左右,从1995年下半年起,我国已经成为棉纱净进口国。与此同时,国产棉却出现了收购后严重的积压问题。 [12]

进入90年代后,棉纺织行业体制转轨继续推进。

(1)产品由市场定价

1992年以前,由于名义上的棉纺织品计划价格仍然存在,棉纺织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习惯于用价格控制来解释棉纺织行业效益差的问题。1992年,政府正式宣布棉纺织品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但是棉纺织行业效益差的状况并没有改善。

(2)投入品价格仍然受政府较多干预

在这个时期,棉花购销继续实行“三不放开”的政策,并于1994年恢复了农村供销总社,进一步加强棉花专营体制。虽然棉花专营是要通过控制购销渠道,保证大中型企业的棉花供应,但从实际效果看并不如预期。城市大中型棉纺企业通过供销社专营系统购买的棉花,价格大大高于产棉区棉纺织企业的购棉价格,而且供应量和品种不能满足需求,缺口有时高达40%。1994年,在中心城市,棉价为每吨2万元左右,而在产棉区,棉价仅为1.3万元左右。一些中心城市企业认为,如果允许企业直接到市场上购棉,价格不会高于计划供应价格,而且在等级选择、进货时间、购买方式上还能更灵活一些。(钱有清等1991,谷学斌 1996)

(3)进入基本自由

这一时期纺织工业部(总会)和国家计委数次发文,要求无论规模大小,新增棉纺锭都要按严格的程序审批(例如国家计委 1988,纺织工业部1992)。但实际上,这些规定的约束力很弱。据纺织工业总会提供的情况,在1992到1994年期间新增的近300万棉纺锭中,大部分没有经过纺织总会的批准,其中进口70万锭,95%以上没有经过纺织总会的审查。可以看出,棉纺织行业基本上自由进入的状况没有改变。

(4)各类企业地位不平等问题较为突出

经过90年代初中期的税制、金融体制和外贸体制改革和各种要素的进一步市场化,各种类型企业差别待遇的问题明显改善,但是对棉纺织行业来说,棉花专营体制继续使产棉区、非产棉区企业之间和计划内、计划外企业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别待遇问题,到90年代中期,像棉纺织行业这样主要原料供应仍然没有市场化的竞争性制造业已经很少。

(5)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多元化,但国有经济的比重仍然相对较高

到90年代中期,棉纺织行业国有企业的比例仍然明显高于整个工业,更高于其它大多数竞争性制造业。1995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的比例已降至34%;在电子及通讯设备、电气机械、交通运输设备、仪器仪表、服装各行业中,国有企业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已分别降到27.8%、22.9%、19.8%、6.9%和6.4%。而棉纺织行业的这一比例仍高达51.85%。 [13]

在结束本节之前,对我国棉纺织行业的体制转轨进程和特点可作如下总结。

棉纺织行业是转轨开始较早、但各方面进展不同步、改革过程扭曲明显的制造行业之一。在70年末期到80年代初期,其改革进程快于大多数制造行业。但从80年代后期开始,棉纺织行业的转轨进程在某些重要方面特别是投入品市场的改革和所有制结构多元化方面落后于大多数竞争性制造业。

3· 制度环境、行业特点与棉纺织行业的困境

3·1 生产能力过剩、过度竞争的含义及其在棉纺织行业的表现

在分析棉纺织行业困境时,最经常指出的原因是生产能力过剩。 本节要提出的观点是,棉纺织行业的困境主要是制度环境扭曲和行业特点造成的,生产能力过剩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直观类比有助于恰当理解生产能力过剩的影响。与许多制造行业相比,棉纺织行业生产能力过剩的状况并不严重也不典型,按纺织总会的口径,现有4190万棉纺锭中,有1000万锭左右是过剩能力,即现有生产能力中有四分之一过剩。这在制造业中是较低的水平。1995年工业普查资料显示,许多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在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左右,但这些行业并没有出现全行业亏损问题。不仅如此,一些存在最严重生产能力过剩问题的行业如家电行业,经过竞争与淘汰,已经成为我国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行业。

看来,用生产能力过剩,并不能概括出棉纺织行业现状的独特性。用“过度竞争”能更恰当地描述棉纺织行业的现状。“过度竞争”这个概念首先需要定义,本文使用日本学者给予的如下定义:过度竞争”( excessive Competition)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某个产业中由于进入的企业过多,已经使许多企业甚至全行业处于低利润率甚至负利润率的状态,但生产要素和企业仍不从这个行业中退出,使全行业的低利润率或负利润率的状态持续下去。 [14] 可以看出,“进入企业过多”、“全行业长期低效益”和“竞争及低效益不能产生淘汰作用”是“过度竞争”的三个主要表现。在我国,还须增加另一个特征,即在“过度竞争”状态下,仍有许多新企业继续进入这个行业。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边积压、边亏损、边生产、边建设”的问题。

为什么在棉纺织行业会出现“进入企业过多”、“全行业效益低下”、“优胜劣汰过程不明显”和“一边亏损一边进入”等问题呢?我们将在上一节所描述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如下分析。

3·2 制度环境扭曲的影响。

1·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转轨不同步,必然导致要素供给方大量建立加工企业,而且这类企业往往具有成本优势

棉纺织行业生产能力的增长主要来自产棉区,这是地方和企业对产品价格放开、棉花价格不放开和各类企业竞争地位不同这种扭曲的制度环境作出的理性反应。用产业组织理论解释,产棉区棉纺锭的迅速增长,是为了对付棉花调拔价格低于市场价格而进行的供方与被供方一体化的选择。“假设大量供应方和大量买方之间交易的中间商品的价格是由规制机构以低于供求决定的市场均衡价格确定的,这种商品就一定要通过某种定量分配给买方。这种中间商品的交易(合法的)价格比买方愿意支付的影子价格要低。因此,存在着可在供方和被供应方之间分配的潜在租金。然而,尽管市场不受管制时,供方能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得它们的那一部分租金,它们却不能在受管制的市场上做到这一点。纵向一体化允许供方通过进行内部的、因而是不可观察的交易来绕过法律”。(泰勒尔 中译本1997 第22页)。这段表述用来分析中国产棉区建立棉纺企业----将棉花的卖方和买方一体化----十分贴切。更一般地讲,我国许多制造行业都曾经有过改革不同步的特点,产品市场首先放开,而要素市场严重滞后,特别是一些资源性投入品的价格长期不放开。因此,建立隶属于自已的资源利用型企业,就成为地方政府将其可控制的资源转化成就业和收入的理性选择,这被认为是对外部不合理的制度结构的理性反应。国内外已有学者用类似的思路解释我国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诺顿1994,李稻葵1995)。

2·各类企业竞争地位不平等,使产品市场竞争不能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企业间效率水平差别明显,“原有企业亏损但新企业不断进入”在相当程度上是合理行为

无论所有制形式如何,新建中小型纺织工业的优势表现在低劳动成本、低价棉花稳定供应和行政隶属层次低三个方面。前两个方面易于理解。第三个方面的含义是,新建中小型棉纺织企业与中央、省市隶属的大中型纺织企业相比,其行政隶属关系层次低,如隶属于县、乡级政府或村镇等。“低层次行政隶属关系”的优势表现为:第一,企业与所属政府利益紧密相关,这种相关性来自地方财政收入、就业等对所属企业的直接依赖,政府会尽可能给予企业有利的经营环境;第二,按照理论,主管政府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愈近,信息愈真实,监督与激励愈有效。 [15] 新建企业的这些优势,使其能够在原有大中型棉纺织企业经营普遍困难的情况下,仍有可能盈利。如果再考虑到老棉纺织企业的其它不利因素,如历史负担重、布局不当等,棉纺织行业是一个典型的行业内企业间效率差距明显的行业。在市场经济国家,所有企业都平等地在竞争性市场环境中成长,企业间效率水平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差异,否则必被淘汰出局,新进入者更难以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因此,当众多企业亏损时,新投资者会知难而退。在我国,许多新投资者对企业间效率差异有清楚了解和对本身竞争能力有足够信心,其行为是理性而不是盲目的。

3·不平等竞争使低效益国有企业长期生存,导致“优胜劣汰”过程缓慢和全行业效益持续低下

国有棉纺织企业特别是大中城市的棉纺织企业,存在着现实的退出困难问题。在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停产首先面临职工安置问题,处置不当,会影响社会安定问题。因此只要有可能,政府愿意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安定团结”贷款使其维持下去。特别是棉花市场的管制,使政府有能力通过行政手段改变企业的财务表现,使竞争力差的国有企业长期劣而不汰,这是棉纺织行业国有企业长期比例较高的重要原因。低效率企业占有市场份额,阻碍了优势企业的扩张、全行业效率的提高和产业组织的改善。 [16]

3·3 行业特点的影响

1·规模经济不明显,大企业竞争优势不突出

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要素结构与技术水平下,棉纺织行业是一个规模经济并不显著的行业,进入障碍较弱。这可以从规范的技术经济研究和经验研究两方面得到证实。据中国产业经济技术研究联合会组织专家研究的结果,2万锭左右的棉纺织厂与更大规模的棉纺织厂相比,在生产成本上并没有明显劣势。(中国产业经济技术研究联合会 1992)。而据笔者对一些业内人士的访谈,一万锭左右的棉纺织厂就没有明显的规模不经济问题。 [17] 另一个有力的证据,是我国棉纺织行业中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规模与行业平均规模基本相当:1995年底,以全部棉纺织企业计,平均每个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为1165万元,平均销售收入为2505万元,而外商投资棉纺织企业的平均固定资产净值为1473万元,平均销售收入为2675万元。(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办公室1997年a,1997年b)。显然,批评我国企业规模过小时通常所列举的原因,例如盲目投资、不注重效益、地方分权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等等,在分析外商投资企业时不适宜的。应该认为,外国投资者选择这种“小规模”企业,是因为他们认为在中国的市场环境、要素结构和技术水平下,这是有竞争力的规模。看来大量中小企业进入并与大企业竞争是正常现象。

在一个市场相对份额下降、存在过度竞争、规模经济并不明显的产业中,大企业不一定比小企业更有竞争力。因为如果需求下降,相对于市场规模而言,大企业规模过大,因而缺乏活力。小企业虽然没有大企业资本雄厚,但若因经营状况好于大企业,则在竞争中小企业占优势是完全可能的。(Ordover and Saloner 1989)。有一些实证研究表明,在某些市场份额相对下降的行业中,大企业率先退出竞争,例如英国合成碱业和铸钢业在进入调整时期后,都是大企业率先退出。(Ghemawat and Nalebuff 1985)。我国的大中型企业以国有企业居多,体制方面的不利因素多,因此“以小挤大”很可能是市场竞争的自然结果。

2·资产专用性强,存量调整困难,导致长期效益低下而不能退出

棉纺织行业长期效益低下而少有企业退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退出障碍强。一个行业的退出障碍主要受资产专用性的影响。企业的资产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在产品改变后毫无用处的资产(资产I),这类资产也称为沉没资产;第二类是经过有成本的调整,可以适应新的产品生产的资产(资产II);第三类是不需要调整就能适应新产品生产的资产,但是相对于新产品而言,这类资产的成本偏高,存在着更有效率的替代资产(资产III);第四类产品是有广泛适应性的资产,产品改变不会使额外成本产生(资产IV)。(Mises 1966)。

棉纺织行业的退出障碍较强,向其它行业的转产困难,这是由于纺织行业中的资产I和资产II占其资产的绝大部分。首先是机器设备的专用性很强,没有通用性:纺锭、织机只能纺纱织布,无法转产生产其它产品。其次是技术能力和操作工人技能的专用性也很强,纺织企业主要靠自已的力量可以开发的其它行业的产品数量很少。因此,所谓的“存量调整”模式,在纺织业向其它行业转产过程中很难应用。沉没资本比例较大的行业,在一定幅度亏损状况下继续生产,是一种合理选择。这里的“一定幅度”是指产品价格处于低于平均成本但高于平均可变成本这个范围内。 [18] 直观地讲,在这个范围内,生产虽然产生亏损,但停止生产的损失更大,因为固定投资是沉没资本,不可回收。不过,当企业处于亏损状况时,信誉下降,往往导致流动资金困难,使生产难以为继。如果企业有能力维持必要的现金流,继续生产就是合理选择。对我国的国有棉纺织企业来说,沉没资本比例高,又能在亏损状况下继续从银行得到贷款,因此一部分企业长期在亏损状况下继续生产就不难理解。

3.品牌作用较弱,生产集中过程不明显

不同种类产品商标的重要性不同。对有些产品来说,商标对购买者非常重要,因此这类产品的生产者可以通过创名牌,使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目前已有许多制造业市场开始呈现出向名牌集中的趋势,因此,虽然这些行业内也有相当比例的亏损企业,但由于部分企业可以获得较多利润,使全行业效益并不太差。相比之下,棉纺织行业的“品牌效应”较弱。棉纺织品是典型的“同质产品”,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只有产品名称,如“纯棉布”、“混纺布”等,并无产品品牌,或消费者不太重视产品品牌。因此,产品质量好、档次高的企业,难以通过“名牌”战略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也难于使产品价格处在合理水平。 4·发展阶段转变的影响

我国棉纺织业目前的困境,还可以发展阶段转变的角度看待。从世界范围看,棉纺织行业往往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加速时期的主导产业之一,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扩张后,又成为需要重点调整的产业之一,其原因是国内国际市场的变化。从国内需求变化看,棉纺织品在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下降,生产扩张随即减缓;从国际市场环境看,随着出口量不断增加,贸易磨擦加剧,同时,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这个国家在生产纺织品方面的比较优势会逐渐减弱。应该讲,这是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标志和必经阶段。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讨论过的那样,中国棉纺织业具有一些不同于市场经济国家棉纺织行业的体制特点,使这个过程显得特别困难和持续时间较长。

4· 几点启示及对策建议

本文的分析可以引出下面几点启示和政策建议,不仅适用于棉纺织行业,也适用于其它竞争性制造行业。

1·体制转轨各个方面不同步,会导致“竞争失效”,不能产生优胜劣汰作用,这是“过度竞争”问题的根本原因,解决这个问题要靠深入、全面推进体制改革

棉纺织行业的案例表明,当要素市场不开放、各类企业能以不同的价格获得要素、低效益企业能长期得到补贴、亏损企业无法被淘汰时,产品市场竞争的作用就会被削弱、扭曲甚至反向发挥作用。这是包括棉纺织行业在内的一些制造行业存在“过度竞争“问题的重要体制原因。可以预期,随着改革继续推进,形成正常的竞争环境,辅之以必要的援助退出政策,一个行业不会长期处于“过度竞争”状况之中。概括而言,这些行业要摆脱困境,首要条件是使其处于竞争机制能正常发挥作用的市场环境中。

2·产业组织结构决定于当时的市场环境,企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选择都要考虑适用性问题

产业组织结构是由当时的市场环境决定的。中国过去长期存在有利于新建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所谓的生产分散、规模不经济等现象,是企业对市场环境的合理反应(江小涓 刘世锦 1996)。对于人们经常批评的“技术先进、产品质量高档的大企业亏损,设备落后、产品质量中低档的中小企业盈利”的现象,也需要用市场经济的观点看待和解释。在中国这样一个收入水平多层次的国家,对棉纺织产品技术与质量的需求也是多层次的。消费者选择的是适用性,而不是单一的技术水平或质量标准。如果企业采用新技术生产的新产品,颇受消费者、技术专家和质检部门的好评,但若按市场能够接受的价格出售会导致财务困难,即当产品价格上升到可以维持财务状况的水平时,需求就会大幅度下降以至不能维持企业生存。仍然表明技术的选择是不适用的。总之,在市场经济中,“财务状况”是一个远比“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更优先的标准,一个项目是否成功,要看投资能否获得恰当的回报,这个标准达不到,其它指标是无意义的。如果通过压制、减少来自低成本企业竞争的方式,使那些新产品在高价基础上获得市场,其实质是通过损害消费者和一部分生产者(低成本技术使用者)的利益来保护另一部分生产者(高成本技术使用者)的利益。 3·在结构剧烈变动时期,传统产业退出援助应该成为政府支出的重点之一,但应尽可能减少这类政策对市场功能的负面影响

以沉没资本为主的传统产业,在结构剧烈变动时期,会有相当比例的企业,要面对减产甚至关闭、破产问题,如果转产,需要大量投入。这个过程企业自身难以完成。特别当调整时期集中、涉及企业面广时,政府很难承受将此类问题完全交给市场去处理所产生的社会与政治问题。二战以后,一些工业化国家的政府对这类问题的处理慎之又慎,一般都实施一整套援助政策,推动调整过程,减轻调整的负面影响。对传统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是这些国家在这个时期政府支出的重点。对退出和转产企业的资金支持、失业救济、再就业援助和区域经济振兴援肋是政府援助政策的主要内容(江小涓1996b,第9章)。

但是,调整援助政策或多或少都会导致企业的不当行为和减弱市场机制的作用。例如,当不存在结构调整援助政策时,如果生产设备过时或失去竞争力,企业就会淘汰和更新设备。但是,由于政府推行退出援助政策,对淘汰和更新设备给予补助,企业就不会自动淘汰任何设备,而是向政府讨价还价,要求得到额外援助,其结果是本来有可能自行淘汰的设备和主动退出的企业反而继续滞留在行业内。 [19] 结果是为了促进结构调整而推行的政策,变成了阻碍调整的原因。因此,允许市场竞争发挥作用是首要的,政府援助政策的重点是减弱这个过程的冲击,加强对那些被市场淘汰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和再就业援助,采取措施振兴那些因大量企业关闭而全面陷入困境的老工业区,而不是替代市场行使选择功能,决定哪些企业应该继续存在和发展,哪些企业应该缩减规模、关闭和被兼并。

[jiangxia1]

附表1 建国以来棉纺环锭数量变动情况(万锭)

年份 棉纺锭数

1949 500

1978 1562

1982 2019

1985 2323

1990 3882

1992 4189

1996 4170

资料来源:《中国纺织手册1996》,1996年数由纺织总会提供。

附表2 整个工业及棉纺织行业所有制结构 (以产值计) (%)

年份 全部工业 棉纺织工业

国有企业比重 非国有企业比重 国有企业比重 非国有企业比重

1980 78·7 21·3 89·7 10·3

1982 77·8 22·2 86·8 13·2

1986 61·9 38·1 80·8 19·2

1990 54·6 45·4 65·1 34·9

1995 34·0 66·0 51·9 48·1

资料来源:全部工业的数据见相应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棉纺织工业的数据除1995年外,引自相应年份《中国纺织工业统计年报》,1995年数据引自《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综合、行业卷)。

注 释:

马洪 孙尚清(1981):《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 (1983):《狠抓转轨变型,改善企业素质,为进一步提高纺织工业经济效益而努力》,在全国纺织工业厅长会议上的报告,纺织总会提供。

小宫隆太郎(中译本 1986):“日本的产业政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国家计划委员会(1988):《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控制棉纺能力盲目发展的通知》。

杨沐(1989):《产业政策研究》,上海三联出版社。

纺织工业部(1990):《纺织工业部贯彻〈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的实施办法》,纺织总会提供。

纺织工业部政策法规司(1991):《形势、思路、对策》,纺织工业出版社。 邓中元 杨砾(1991):《当前我国纺织品供需特征、市场走势与相应对策》,载于纺织工业部政策法规司(1991)

邓中元(1991):《确立出口导向型发展新战略》,载于纺织工业部政策法规司(1991)。

徐息和(1991a):《论90年代纺织工业的战略选择》,载于纺织工业部政策法规司(1991)。

徐息和(1991b):《原棉供求平衡论》,载于纺织工业部政策法规司(1991)。

李大云等(1991):《关于棉花问题的思考》,载于纺织工业部政策法规司(1991)。

徐息和 谢泰(1991):《论纺织业区域性迁移及劳动力流动》,载于纺织工业部政策法规司(1991)。

孔令安(1991):《我国棉纺工业长期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载于纺织工业部政策法规司1991。

邓中元 李智玲(1991):《90年代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战略刍议》,载于纺织工业部政策法规司1991。

钱有清等(1991):《效益随想录--六家纺织企业经济效益对比报道》,“经济日报”3月20日。

纺织工业部(1992)《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纺织部、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关于严格控制棉纺、毛纺生产能力和加强化纤生产能力管理意见的通知〉的通知》。纺织总会提供。

中国产业经济技术研究联合会等(1992):《中国工业产品经济规模》,企业管理出版社。

林毅夫、蔡方和李周(1993):《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经济研究”第9期。

樊纲(1993):《两种改革成本与两种改革方式》,“经济研究”第1期。

杜钰洲(1994):《纺织工业发展形势及对策》,“管理世界”第2期。

江小涓(1995):《国有企业的能力过剩、退出及退出援助政策》,“经济研究”第2期。

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专家组(1995):《1978-1994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中国的道路》》,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李稻葵(1995):《转型经济中的模糊产权理论》“经济研究”第4期。

江小涓(1996a):《经济转轨时期的产业政策:对中国情况的实证分析与前景展望》,上海三联出版社。

江小涓(1996b):《世纪之交的工业结构升级》,上海远东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1996):《中国棉花产需平衡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

谷学斌(1996):《纺织业压锭改造为什么这样难?》,“经济日报”7月23日。

斯蒂格利茨(中译本1997):《经济学》(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江小涓 刘世锦(1996):《竞争性行业如何实现生产集中--对中国电冰箱行业发展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第1期。 李俊波(1997):《我国棉纺织行业的四大难点》,“中国国情国力”第8期。

泰勒尔(中译本1997):《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1985):《1949-1984中国工业的发展》,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1987):《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相应年份版。

纺织工业部(总会):《纺织工业年报》,相应年份版。

纺织工业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手册》,相应年份版,纺织工业出版社。

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办公室(1997a):《中华人民共和国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汇编》(综合、行业卷),中国统计出版社。

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办公室(1997b):《中华人民共和国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汇编》(国有、三资、乡镇卷),中国统计出版社。

A. AOrdover and G. Saloner (1989): “Predation, Monopolization, and Antitrust”, in Schmalensee and Willlig (eds)

P. Ghemawat and B. Nalebuff (1985): “ Exit ” , “Rant Journal of Economics”, 16.

T. Groves, Y. Hong, J. McMillan and B. Naughton (1993): “ Autonomy and Incentives in Chinese State Enterprises”, San Diego, Processed.

C. Johnson (1984): " Industrial Policy Debate" , ICS Press.

McMillan and B. Naughton (1992): "How to Reform a Planned Economy : Lessons form China",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Vol.8, No.1.

L. Mises (1966): “Human Action: A Treaties on Economics, Chicago”, Contemporary Books.

B Naughton(1994): “ Chines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Privatization form Below ”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4, No 2.

OECD (1983a): "Positive Adjustment Policies: Managing Structural Change", Paris, OECD.

OECD (1983b): "Transparency for Positive Adjustment - Identifying and Evaluating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Paris, OECD.

T. E. Petri et al (1884): " National Industrial Policy: Solution or Illusion ", London, Westview Press.

minli Shao, Shuhe Li, & Weiying Zhang (1997): “ Institutional Change : Privatization in China”, 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内部讨论文稿,E001。

R. Schmalensee and R. Willlig(eds)(1989): “ Hand 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J. Vestal (1993) : " Planning for Change :Industrial Policy and Japa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1945-1990 ",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1] 笔者近几年对纺织工业的研究中,得到纺织工业管理部门和企业多位同志的帮助和启发,特别对徐息和、施禹之、王强、张勇先生表示感谢。在本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得到顾强先生在数据、资料和观点等多方面的帮助,在此深表谢意。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各位并不一定同意本文提出的某些观点,文责由作者自负。本文的部分调研活动得到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的资助。 [2] 例如笔者与刘世锦合作,对电冰箱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作过实证研究,见江小涓 刘世锦(1996)。此外,日本学者丸川知雄和田岛俊雄教授对电视机行业和轻型卡车行业的情况做了精彩的实证研究。

[3] 这两条标准学者和官方都在使用,学者的代表观点可见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组织编写的《1978-1994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中国的道路》,其中指出,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其标志是三条:非国有经济在产出方面超过国有经济、绝大多数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体制框架已初步建立(见上书第32页);官方的代表观点可见李岚清副总理1997年4月10日在上海召开的国际商会年会上的讲话,其中指出:自从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以来,在资源配置中,市场正在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85%的农产品、95%的消费品和80%的投资品的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见1997年4月11日的《国际商报》。

[4] 这几条标准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Prof. David Wall就这个主题的讨论。

[5] 关于这一时期政府对轻纺工业发展的鼓励政策,可参见江小涓(1996a)中的第3章、第4章和附录2。

[6] 这种行为早在1979年就出现,见〈国务院关于认真贯彻棉纱、棉布及主要针棉织品统购统销政策的通知〉,此后波此范围不断扩大。

[7] 本部分对棉花供需情况和供给体制情况的描述,主要引自两份资料:徐息和(1991b)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1996)中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其中徐息和先生的论文对棉花供应与需求脱节的情况作了精彩分析,笔者从中得到不少启发。

[8] 这方面的情况可大量见于当时报刑的有关报道。本文此部分的内容,较多的引自李大云等(1991)和徐息和(1991b)。

[9] 政府对棉纺行业进入的限制政策可见江小涓(1996a)附录1和附录2。

[10] 这方面的论述很多。纺织工业部(总会)的观点可参见这个期间纺织工业部(总会)各年度工作会议报告和杜钰洲(1994);研究者的这类观点在90年代以来几乎每一期“纺织经济研究”及其它报刊有关纺织工业问题的论文中都能找到,例如可见李俊波(1997)。

[11] 压锭改造技术专项的主要内容是:每压缩一万棉纺锭,中央给1600万贷款,地方给600万贷款,共计2200万贷款,为半贴息贷款,用于技术改造。前两年由工商银行执行这个专项,1994年后改由国家开发银行办理。

[12] 自96年开始,棉农向政府售棉十分积极,因为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格。但由于调销价格高于国际市场棉价,棉纺织企业购棉不积极,压库严重,估计到97年低,库存棉已达国内棉纺织企业两年以上用棉量。各级供销社作为棉花专营者,深感压力,为了促销,纷纷突破政府规定的价格下限。并要求将价格下浮造成的亏损视为政策性亏损。政府反对这种行为,将棉价下调视为“违规行为”。见经济日报1997年11月8日刊登的供销合作总社的紧急通知“制止棉花供应价格违规行为”。

[13] 本部分数据来源:棉纺织行业和全部工业的数据见附表2,电子、电气等行业的数据根据《1997中国统计年鉴》表12-11和表12-12中的数据计算。

[14] 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经典文献中,“能力过剩”和“过度竞争”并不是一个被经常认真讨论的问题。在这些学者看来,“竞争”的基本要素就是供给大于需求,在剧烈竞争中的优胜劣汰,市场本身的作用能够解决这类问题。对过度竞争问题比较重视的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学者。自60年代初期到80年代初期,明显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大量企业不能顺利从过剩行业中退出成为日本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本定义主要参考日本学者的研究,参见小宫隆太郎(中译本,1986)。对这个问题稍详细一此些的分析,可参见江小涓(1995)

[15] 国内外已有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各级地方政府与所属企业的关系及这种关系对改革过程的推动作用作过分析,例如Groves etc. (1993), Shao, Li, & Zhang(1997)。

[16] 当然,低效率的企业不仅仅是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也会有同样问题。但不同的是,非国有企业没有能力以在长期亏损的情况下“耗下去”,而是迅速进行调整。例如,当80年代中期纺织品市场销售不旺时,乡镇棉纺织企业的生产能力一年就减少了37%(孔令安 1991)。

[17] 纺织工业总会在规划棉纺织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时,要求每个项目达到1万锭的规模,这也反映出主管机构对规模经济的判断。

纺织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4

【关键词】现代纺织企业 营销创新 探讨

现代纺织企业不但对企业产品的质量管理要达到市场的标准,而且还要注意市场的营销。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迅猛发展,现代纺织企业的市场营销必须与时俱进,注重营销方式的创新。

1.关注市场,围绕纺织企业创建完整的市场营销体系

1.1紧密结合国内外纺织市场的现状,采用适合市场的营销理念

现代纺织企业在企业营销的过程中,首先要认真分析市场对纺织的需求量,并紧密结合国内外纺织市场的现状以及特点,选择本企业适合的市场营销理念进行营销。企业首先要选择理念跟得上时代的营销员进行市场营销,并组织这些营销员要实时跟进市场,要加以培训,让营销员善于分析纺织服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市场对纺织品的购买需求,针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地区的营销策略,针对不同层次的购买人群制定相应的营销方针。只有营销理念真正跟得上市场,现代纺织企业的营销才能真正为企业的经营服务。

1.2组建即懂营销又有丰富营销经验的团队

不管采用怎么样的营销创新策略,最终实现策略的还是营销团队。因此,企业要组建懂营销又有丰富营销经验的营销团队。每一个营销员都要善于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实战经验,并通过营销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在实战中的不断营销能力的检验提升相关的营销能力,使每一个营销员都能够在纺织服装营销策略、定价策略以及分销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经验,并能将营销获得的收益最大化。

2.现代纺织企业营销要与时俱进

2.1针对不同的经济环境,营销团队要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营销团队的营销目标也不断发生着一定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现代市场营销理念作为一个观念体系,由顾客导向观念群、整体营销观念群以及长期利益观念群组合而成。现代纺织企业在进行营销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到企业经营的出发点是消费者的需要,还要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要来制定企业的经营计划并在营销中心更多的考虑到长期利益的观念群,力求让顾客对产品满意,从而形成营销正能量。营销团队在营销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营销群体要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

2.2与时俱进,营销方式现代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现代纺织企业的营销理念要不断拓展,由空间转移变为外向转移,由营销方式上实行多元化管理策略,要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战略目标,并不断与信息化接轨,以营销策略联盟化从一时一地的营销转为多方位、多国范围的营销,从本行业服务链延伸到相邻行业的服务链的营销。因此,现代纺织企业的营销方式要不断与时俱进,通过现代化的营销模式,才能真正发挥营销的市场作用,让营销管理成为支柱化管理模式。

3.克服企业自身存在的营销问题,制定创新营销管理模式

3.1目前现代纺织企业营销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现代纺织企业的市场营销随着现代经济社会中一些问题的不时爆发,不管是在外部营销还是在内部营销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企业为了追逐短期的暴利,对企业自身的形象不注意维护,急功近利思想比较严重。这就导致一些纺织企业在淡季的销售额出现问题,在旺季中与其他相关企业竞争时也处于明显的被动。同时,销售的模式比较单一,企业内部缺乏协调,导致商品在交货后出现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声誉。而在营销的过程中,一些营销团队盲目造势,尽管品牌能够迅速成名,但是却因缺乏能够让消费者信服的资料而并不能激起人们的购买欲。另外,还有些营销盲目跟随一些成功的但是却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企业的营销案例,致使一部分企业因为缺乏竞争力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有甚至,一些营销人员采用种种手段欺骗消费者达到营销的目的,这些都导致营销的效果不佳。

3.2实现内部营销和外部营销的平衡,完善营销体制建设

在现代纺织企业的营销过程中,既要创新企业内部的营销体制,又要创新企业外部的营销体制,并让内部营销和外部营销达到平衡,寻求到市场营销的突破口。首先企业要加强内部销售观念的监管,实行薪酬激励制度,给予业务人员一定的个人发展空间,让业务员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并提高整体营销能力。同时,企业要善于加强营销人员内部之间的沟通,使整个企业以销售部门为核心,全体投入到营销工作中来。

3.3实现营销战略、营销制度以及营销观念以及营销产品的创新

现代纺织企业的营销要向品牌为中心的新营销战略转变,要让企业具有持久盈利的能力。在营销制度上,要实现整合传播,建设渠道伙伴关系,强调社会市场和整体市场营销观念,并通过企业的产品创新以及市场创新在新的区间市场、新的专业市场、新的群体市场上都能够有所创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的变革。

总之,现代纺织企业要想迅速占领市场,就要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实现营销战略、营销制度以及营销观念的创新,并通过擅长营销的营销团队实行不同的营销方式进行市场营销。只有管理工具以及营销体系的并举和创新,才是企业真正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姜雅丽.企业市场营销创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2期

[2]马飞龙.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营销的创新讨论[J];经营管理者;2010年22期

纺织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5

关键词:中美;纺织品贸易;阶段;前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040-02

1 中美纺织品贸易发展现状

纺织品贸易作为多年游离于自由贸易的特殊贸易品,呈现出很强的阶段性特征。根据世界各成员国一起就纺织品贸易签署的协议,纺织品贸易可分这么四大阶段:关税管理阶段、多种纤维协定 (MFT) 阶段、纺织品与服装协议 (ATC)的纺织品配额阶段、完全的自由化阶段。

中美纺织品贸易始于1784年,获得蓬勃发展始于中美贸易正常化以后。中美纺织品贸易发展经历1784年~1984年、1985~2001年、2002~2005年、2006~2008年以及2009年以后的完全自由化五个发展阶段。在1784年~1984年期间,由于中国经济不景气,同时美国不给与中国最惠国待遇,中国对美国出口纺织品呈缓慢增长;第二个阶段(1985~2001),中国纺织业大力发展起来,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与服装的生产国与出口国。在中国加入了“多种纤维协定(FMA)”,中美关系正常化背景下,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开始迅速增长,美国成为中国第三大销售市场。但在这期间,美国利用“多种纤维协定(FMA)”单方面采取行动限制纺织品进口。中美之间曾多次签订了中美纺织品协议,规定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的年增长率1%~6%严厉的数量控制,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规模从1981年仅12亿美元到1995的48亿美元,2000年达到65亿美元的增长,这个阶段增长趋势较为缓慢;第三阶段(2002~2004年),中国成为世贸成员国,在《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TC)协议下,中美纺织品贸易以2001年为转折点,这期间增长趋势则相对较快。2002年开始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纺织品供应国,纺织品出口额扩大至2003年的118亿美元,2004年224.07亿美元,增长速度保持着两位数增长,对美出口年增长率2003和2004年达到22.46%和22.2%,2005年高达53.91%。进口比重占美从2002年的15.65%扩大到2005年的25.12%。第四阶段(2006~2008年),中美纺织品处于《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TC)协议结束,世界纺织品贸易实现自由化的背景下。由于中国是纺织品服装生产出口大国,本应该回归自由化的纺织品贸易受到了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阻挠.中国纺织品处于完全自由化阶段之前的过渡期。

2 中美纺织品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国内原因

在中美纺织品贸易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在一、二阶段由于一方面中国纺织产业起步较晚,产能有限,另一方面我国还未加入世贸组织,中美纺织品贸易规模、矛盾及摩擦都相对较小,中国纺织业存在的问题不太突出。在三、四阶段,中国纺织业强大起来,到目前为止一直成为世界,成为美国最大的纺织品供应国。中美纺织品贸易在迅速扩大的同时问题日渐尖锐,特别是在《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TC)执行晚期的新旧交替时刻。

(1)市场的缺陷问题。

中国政府对纺织工业市场已取消绝大部分的审批制,已经具有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地位,但是市场机制体制仍不完善,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其一,市场调节不够灵活,很多时候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其二,市场准入问题导致了投资过度问题。我国纺织行业绝大部分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各种纺织类的产品容易进入,导致了纺织业恶性竞争。当前国内绝大部分常规纺织产品的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阶段,利润率越来越低。投资过热,重复建设太多,造成生产企业多规模偏小的特点,利润率由过去的3.6%降到2004年的3.32%。市场缺陷带来了纺织品贸易恶性竞争和对美过度的依赖性。

(2)纺织业的“三高”特点引发的中美矛盾问题。

中国纺织业存在“三高”特点。一是我国纺织业及其出口对国民经济贡献率高。从就业来看,据统计,我国纺织服装部门的直接就业者就高达1900万人;二是纺织业出口对美国市场依存度高。近几年来中国服装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高达20.14%,2007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对美依存度达到20%;三是中国纺织业对美出口增速高。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对美纺织市场占有率增长速度。2002年以前,中国纺织品在美市场份额只有百分之几,5%~6%,2001~2002年稍高,平均占到9.2%。但自2002年以后,市场份额迅速扩张,从2002年的12.1%扩张到2005年的25.1%,市场份额以每年约3%扩张。另一方面表现为纺织品对美出口增长速度快上。

2.2 美国及国际的外部原因

(1)美国贸易规则的二重性。

从美国贸易历史可以看出,美国的贸易策略采取了双重标准原则。在有竞争力的产业里,美国是极力倡导自由贸易的,对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能够挑战它们产业的一些产品,就积极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世贸规则无不是美国倡导自由而又留有保护政策的缩影。

(2)国际纺织产业竞争的剧烈性。

纺织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之间竞争剧烈。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同属发展中国家,多是对美国出口服装和纺织品的大国。墨西哥、东盟、中美洲一些国家也都是中国现实或者潜在的竞争对手。美国纺织品市场虽然巨大,但总容量是有限度的。中国要想扩大对美出口,就必须挤占他国的市场份额。同时,由于区域组织协定,美国会加大对加勒比地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进口。美国无论出于政治还是经济目的,都会对中国纺织品进行限制。

3 中美纺织品贸易前景分析

3.1 中美纺织品贸易持续稳定增长,中美贸易规模向平衡方向发展

(1)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持续稳定增加。

从中美纺织品贸易发展历史来看,今后一段较长时间里,中国纺织品在美市场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出口持续增长。在纺织品摩擦高峰期,中国纺织品依然以其强大的竞争力,对美出口保持着较快的增长。2005年高达53.91%,2006年在《备忘录》协议下也达到20.8%,尤其在2007年中国纺织行业在诸多不利因素下,仍保持了生产较快增长,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的良好局面。2007年1~10月,增长23.3%。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从2005年的25.1%增长到31.9%,占美进口份额持续保持第一。当前中国纺织工业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着力以科学技术进步和自主品牌建设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预计中国纺织工业在未来5~10年中将保持稳定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进口国,就中国目前的产能和竞争优势而言.对美纺织品出口还有很大潜力,在美的市场份额还可进一步提高。

(2)中国对美进口将会增加。

中国向美国进口纺织品服装有较快增长,尤其是棉花等纺织原料进口呈大幅增长。目前,美国纺织服装业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产业转型,已由低端产业转向高端产业发展,在高档次、高技术水平和高附加值的自主品牌服装业方面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高档服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从美进口增长快速。

3.2 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

《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TC)执行结束前后,中美纺织品贸易战硝烟四起: 2004年签署的《伊斯坦布尔宣言》 要求对中国纺织品继续实行配额制至2007年;同年美国连续1O次设限调查中国纺织品; 2005年5月美以 “市场扰乱威胁”为由对中国若干纺织品正式设限。最后以《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宣告战争的结束。纵观中美纺织品发展历程,中国纺织品进入美国市场都不是一帆风顺,美国对纺织品的保护一直伴随着贸易的开展。特别是今后,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

4 结论

在未来一段时期,要加大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实现中国从纺织大国到纺织强国的转变,笔者建议,中国广大纺织企业及政府、协会加大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1)加强制定纺织品进出口市场准入标准和认证体系,促进规范经营。

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后,国家采取行政手段限制和规范企业贸易行为将越来越少,纺织商会要根据国际纺织品市场需求情况和对外贸易敏感度,做好两个方面的调控:一是投资选择问题。对企业纺织品项目投资准入,提高准入门槛,防止在在低层次上重复建设;二是对纺织服装行业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生产安全、产品质量、环保、劳动保障等情况,在商务部支持下,联合有关部门和专家制定国际上认可的行业准入标准,规范企业行为,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施品牌战略为核心来提高国际竞争力。

继续推进纺织技术和装备创新,发展节能、差别化和绿色环保型产品,逐步提高产业科技含量、资源利用效率、环境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坚持自主创新,强化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意识,在品牌设计、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网络建设方面的优势企业可循序渐进地建立和扩大国际营销渠道,提高自有品牌产品的出口比重。国际著名纺织服装品牌的成功经历无一不在说明品牌在维持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可供选择的纺织品品牌战略选择一是像绿地投资一样,从无到有地创建国际性品牌,这有利于民族品牌的创建,但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巨额的投入;二是收购国外纺织服装企业,获得被收购企业的品牌与销售渠道。这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策略,但国际化运作的风险较大。

(3)加强建立企业及政府间的协调和磋商机制。

中美纺织品贸易潜力巨大,但摩擦和矛盾从未间断。在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配额管理职能已经消失,其工作重点应放在行业有效竞争秩序的培育、出口规范秩序的建立及协调能力上,同时要提高法律服务水平,组织好企业应对国外各种贸易壁垒,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规范出口秩序方面的监督作用,形成中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有序发展的有效外部监督及协调服务机制;加强政府间的高层磋商对解决中美纺织品摩擦有着重要的意义。在2003~2005年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中,尤其在2005年初的中美摩擦的高峰时期,最终能以中美《备忘录》的签署而告终,实现了双赢局,这是中美双方政府协调努力的结果。该协定无疑为中美以及国际摩擦提供了积极的典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冯晓林,赵放.后配额时代中美纺织品发展前景及对策分析[J]. 对外经贸实务,2006,(7).

[2]李娜.入世后中美纺织品贸易变动情况浅析[J].经济论坛,2005,(15).

纺织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6

招商证券认为,振兴规划包括对纺织企业短期的干预和长期的扶持。短期干预政策旨在对行业内出现的企业倒闭情况进行“救急”,主要包括出台减负政策和改善企业信贷;长期的扶持,重点在促进产业升级,对行业内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进行调整。

短期干预作用有限,难以改善企业盈利。退税上调可短期减缓企业压力,理论测算增加约60亿的净利润。此次上调短期有助于缓解企业的压力。根据测算,对行业2009年净利润的贡献可达到60亿左右。

难改变出口面临的困难。退税提升难以阻止纺织业出口增速的下降甚至绝对值的下滑,外商会借此压低价格,对企业的利润提升帮助不大。而行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外需不足,提高出口退税等减负政策只是让出口企业有了更多的降价空间,并不能创造外部需求。对于目前出口面临的困难,政府调控的空间并不是很大。

信贷支持的执行仍有待观察。资金问题已经成为纺织服装行业遭遇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而纺织企业难以从银行得到贷款。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家货币政策开始宽松,出台了包括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大幅下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取消信贷规模控制等诸多政策,但从现实情况看,地方银行对纺织服装企业的贷款仍然没有放松。纺织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难于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问题仍未解决。此次计划提出对基本面较好但暂时出现经营和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但具体执行力度与效果仍有待观察。

长期扶持: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优化布局为重点,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纺织行业长期发展有利。但解决产能过剩的本质问题是个长远的过程。

扩大国内消费还需进一步政策配合,开拓农村市场作用难显。规划提出积极扩大国内消费,但真要实现并不容易,还需要进一步具体的政策配合;而开拓农村市场的难度也较大,服装与家电不同,以前农村有家电的人不多,所以能有成效,而且农村早已存在类似于服装集中农贸市场,要想仿效“家电下乡”实施“纺织品下乡”以启动农村内需市场,作用较难以显现。

加强技术改造符合行业长期发展需要,但专项资金的额度不明。我国纺织行业存在严重过剩的低附加值产能,要想改变这一状况,技术改造是最关键的出路,提高附加值才能真正加强市场竞争力。新增中央投资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纺纱织造、印染、化纤等行业技术进步,推进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提高纺织装备自主化水平,大大有利于行业升级。但规划提到的支持纺织业技术革新的专项资金并没有明确的数额,我们预计大型企业将更多受益,这对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将产生长远影响。但政策的短期效果很难显现。

对于终端消费市场的自主品牌建设作用有限。服饰消费品的品牌运作关键是企业自身内功与管理层的策略思路,政策的作用有限,具体还要看在推动内需上的具体政策。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是个明智的选择,大大有利行业升级与打造新格局。纺织业与劳动就业密切相关,所以以往政策将产业升级与企业淘汰对立起来。其实我国至少有30%以上的过剩或落后产能需要逐渐淘汰。这部分企业多数属于拥有能耗高、污染重等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的企业,只能生产低质量的产品,淘汰这部分企业是纺织产业转变发展模式和升级的必经过程,通过一系列政策鼓励部分落后产能有序退出非常重要;而对于科技含量高、模式领先、产品附加值高的优势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支持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才能保证产业平稳发展,更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激烈的淘汰中行业将获得重生,全新格局得以打造。

综合来看,产能过剩的本质问题解决是个长期过程,此次规划作用有限。

当前纺织行业陷入困境的本质是同质化产能严重过剩,经济危机只是加速了这一进程。在全球需求萎缩的大背景下,规划很难直接和及时地刺激扩大出口,国外需求下降毕竟要等待实体经济复苏;同时规划的作用也比较有限,出口退税仅上调一个百分点、信贷支持的执行仍存疑、专项资金的投资额度不明确,对下游品牌服装企业几乎没有作用。因此此规划难以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盈利能力的明显改善,我们认为直接用来刺激国内消费的政策对改善行业困难短期内更有效。

纺织行业振兴规划短期难见成效

安信证券认为,整体政策措施偏重于长期的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类似于纺织工业“十一五”规划的“精简版”,该规划的实施需要时间,短期内难见成效。

产业用纺织品或将成为重点扶持子行业:产业用纺织品是为各行业服务设计的具有工程结构的纺织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交通运输、高速公路、水利建设、环境保护、医疗等领域,属于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产品。目前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占比较低,2007年我国服装、家用、产业用三大类终端产品纤维消费量的比重为53:33:14,远低于欧美国家40%左右的水平;此外,其产品结构也不合理,目前产业用纺织品集中在服装用非织造布领域,产品附加值也较低;其他高附加值的产业用纺织品开发制造能力薄弱。

出口退税率上调1个百分点成为规划中唯一直接利好:该规划中唯一的直接利好为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4%上调至15%”,从2008年8月以来,出口退税率已累计上调4个百分点,对于行业的判断,出口退税率的缓慢提升与行业内外需求的萎缩导致利润增速的快速下滑相比是杯水车薪,对整个行业的影响甚微;但对于单个出口企业而言,出口退税率的上调对净利润的增厚立竿见影。

提高出口退税率对拉动出口和提高行业效益不大

国金证券认为提高纺织出口退税率对拉动出口和提高行业效益不大。

外商将根据新的退税率降低报价,从而获得退税率提高的大部分利益;退税金额返还到企业至少半年,提高退税率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减少企业现金流;目前欧美经济低迷,2008年10月以来的零售情况大幅下滑,对纺织品服装需求下降,退税率上调对拉动出口作用有限,何况印度等国的政策调控空间同样较大。

但计划中仍有不少亮点值得关注:

计划强调技术进步,对于高新技术化纤、产业用纺织品等行业有明显促进作用。我国尚不能生产中高端碳纤维、芳纶1414等特种纤维,在高强涤纶、高强聚乙烯纤维和改性涤纶、粘胶等纤维品种上,产品性能无法和国外相同产品媲美。国家可能设立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等专项资金,以扶持相关企业发展。这对于正在进行芳纶1414产业化项目的烟台氨纶无疑有利;

产业用纺织品广泛运用于铁路、公路、隧道等重大基建工程,应用面非常宽广,满足之前国家推出的4万亿投资规划要求。不过我国产业用纺织品产品基本集中在中低端,产能严重过剩,这将影响计划的实施效果;政府将推进行业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纺企基本是民营企业,在目前市场环境下,民营企业之间的兼并效果不大;民营收购国有,受制于审批流程过长,如果国家能够简化国有企业股权拍卖的行政过程,无疑有利于优秀民营企业收购纺织国企,盘活资产,获得协同效应;纺织行业中小企业众多,它们是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吸纳就业的主力。为当前最关键的是防止企业破产,尽量保证企业经营,从而稳定就业。

重点立足长远、较少扶持当前

天相顾问分析师评价,此次振兴规划的涉及面广,针对性较强,以“普惠”为主导方向,大体方向符合市场预期。此次振兴规划涉及短期和中长期四大看点:中长期内,政策导向以投资专项和开拓农村市场为看点;短期内,侧重点在于提高出口退税率和信贷支持。

信贷支持难以实现“普惠”。在出口下滑和内需景气度降低的情况下,资金链紧张是当前大多数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扩大银行对纺织行业的信贷规模具有较强针对性。但从行业的市场结构来看,纺织企业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大量中小企业被边缘化,在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背景下,更加难以通过银行等正规渠道获取资金。所以,倾斜银行信贷这种“普惠”的政策难以起到“普惠”的效果,受益的将是在具一定垄断优势的大中型企业。

投资专项将使少部分龙头企业受益。中国纺织品盈利能力和竞争实力低下的重要原因在于技术贡献度较低、同质化竞争严重,政府通过技改资金贴息政策有望提高纺织品的技术含量和差异化程度;预计技改补贴资金总量不会太大,最有可能得到支持的是那些业内技术水平领先的龙头企业,这有利于加快产业整合,起到促进结构优化的效果。

开拓农村市场,有待进一步观察。针对纺织需求下滑问题,政府可能效仿“家电下乡”模式推动纺织品拓展农村消费市消费场。具体在政策实施方面可能直接补贴纺织企业从而降低价格,或者是现金补贴给农村居民。启动农村市场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农民工就业状况恶化的背景下,政策效果将有一个缓慢体现的过程。

普惠更扶优

银河证券认为,作为高度市场化、且产业集中度非常低(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3647家)的行业,纺织产业振兴规划很难像汽车、钢铁产业振兴规划一样落实到具体某家企业,整个规划仅表明了调整方向可概括为“普惠”更“扶优”,除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调出口退税率使所有企业受惠外,其他规划大多体现国家“扶优”的方向。

规划中,“在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同样具有实质意义,专项资金投向于四个方向:行业技术进步、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装备自主化、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从可操作性看,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装备自主化更容易实施,“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我们预期可操作性不强。具体专项资金大小、哪家企业受益需要依据国家后续详细政策公布。

规划中,对现有上市公司有利的还包括“建设新疆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生产基地”,预计国家会出台相关的扶植资金、或者是出台具体的税收优惠政策,雅戈尔和鲁泰由于在新疆地区拥有棉花生产基地和纺纱厂,将是上市公司中主要受益对象。但具体力度仍需要依据国家后续详细政策公布。

品牌企业受益有限。即使采取类似于家电下乡等方式刺激农村和低收入人群消费,由于品牌服装价格较高,且农村人群并不是消费主体而难以受益。专项资金中关于“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难有实际操作方法。

利在行业长远,短期难解困局

东方证券,认为本次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令人耳目一新的内容相对较少,更多地将对行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正面的引导作用,但短期对行业影响相对有限,特别是对于解决行业长期结构性产能过剩下面临内部需求放缓和外部需求下降双重打击的现实困难帮助有限。

政策内容与市场预期较为一致,涉及行业层面广泛,但亮点不多。此次出台的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基本内容与纺织工业“十一五”规划基本类似,在某种程度上或者是说对“十一五”规划的精练和强化,重点突出了行业严峻现实下的政策导向。整个振兴规划既提出了对当前问题的的解决方法―如启动内需,稳定出口,加强对中小企业和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的扶持等,也体现了行业中长期的政策导向―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