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例6篇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楚剧;楚文化;传统价值观;传承与升华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277-02

从某种程度而言,戏院乃人生课堂,演员是社会导师。陈独秀先生认为戏剧是改良社会的不二法门。中国近代戏剧改革的先驱,南社名士陈去病曾撰文指出,“举凡士庶工商,下逮妇孺不识字之众,苟一窥睹乎其状,接触乎其笑啼哀乐,离合悲欢,则鲜不情为之动,心为之移,悠然油然,以发其感慨悲愤之思而不自知。以故口不读信史,而是非了然于心,目未睹传记,而贤奸判然自别”[1]。诚然,戏剧在警顽醒愚、开启民智、移风易俗方面,可谓善莫大焉、功莫大焉。楚剧是湖北地区的代表性地域剧种,享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基因――即楚文化及其所代表的传统价值观。一方面,楚文化为楚剧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另一方面,楚剧作为楚文化的重要符号和载体,使楚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得到传承与升华,赋予了其新的生命与涵义,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了新的血液与活力。

一、楚文化的传统价值观

(一)楚文化的概念及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何谓楚文化?目前,我国学术界皆各自表述,尚无定论。笔者认为张正明先生所言甚当。他认为,“所谓的楚文化,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两个大小套合的概念。考古学上的楚文化,以体现在考古遗物上的为限,主要是物质文化。历史学上的楚文化,则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根据现有的资料,可以说楚文化有六个要素:其一,是青铜冶铸工艺;其二,是丝织工艺和刺绣工艺;其三,是髹漆工艺;其四,是老子和庄子哲学;其五,是屈原的诗歌和庄子的散文;其六,是美术和乐舞。假如可以把六个要素比作六根支柱,那么,楚文化的美轮美奂的高堂殿宇,正是凭借它的六个支柱营造成功的”[2]。

楚文化的秉性既刚烈激越、勇于进取,又柔美绮丽、浪漫神秘。它与中原文化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两大核心。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历沧桑而不朽、越千年而常新,楚文化居功至伟。

(二)楚文化的传统精神价值观。曾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3]

楚文化的传统精神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之一。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源头活水与深厚沃土。若没有优秀传统价值观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失去根本,无所依托。楚文化的传统价值观是多方面的。本文侧重探讨其精神价值观,仅略举数端如下:

1.不畏艰难的创业精神。《史记・楚世家》记载,“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水,以事天子。”叙述的是楚先王熊绎在荆山中创业至艰、辛苦备尝的情形。他们在深山开荒、生产、劳动,辛勤地建设家园。在周天子的征伐和列强环伺之下,最终从“蕞尔小邦”,发展壮大为“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的强国,这种努力奋斗、不畏艰难的创业精神令人赞叹。

2.广采博纳的开放精神。楚国建国之初,虽处蛮荒之地,而无拘墟之见。楚人善于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比如,楚之制度主要源自于周制;楚之文字取法周之文字;楚之冶炼术学自越人;楚之铸造术拜随人之赐等等。楚人在迈向强国的征途上,兼采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各家之精华,为己所用。从而使自身脱胎换骨,一跃而成为诸强中之佼佼者。此广采博纳的开放精神令人称道。

3.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楚国在发展过程中,楚人多有创获。哲学方面,道家思想提出“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柔弱胜刚强”。政治方面,建立王制、首创县制等。经济方面,发行了“银布币”用于流通。法律方面,楚国是“有法则治,无法则乱”的法制社会。文学方面,庄子散文独步天下;屈骚文学别创新体。艺术方面,楚文物的帛画、漆画皆别出心裁。楚人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令人惊叹。

4.忠诚不渝的爱国精神。楚国的卞和,楚令尹孙叔敖,楚国大夫屈原,楚大臣申包胥,此四人皆属忠君爱国之典范。卞和是一位有爱国献身精神的“忠臣义士”。屈原矢志救国,虽屡次谗害、饱受谣诼,然而其忠君爱国之志,九死无悔。当吴国驱兵攻入郢都,楚大臣申包胥到秦求救,痛哭于秦庭七天七夜,终于感动秦王,挽救了楚国。楚人之爱国精神永远令人慷慨激昂、血脉喷张。

二、楚文化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在楚剧中的传承与升华

文化的消亡,只表明该文化赖以依存“文化生态”①遭到了破坏发生了改变,并不必然意味该文化的价值观也随之消亡。楚文化虽然在西汉初年便已消亡了,但是楚文化的精神价值观却永存。在新的时代,它依托楚剧这个文化载体,得以传承并升华。限于篇幅,笔者仅撷取几部典型戏剧来稍作论述。

(一)创业精神的传承与升华。楚剧《万里茶道》讲述清朝年间,在汉口经营茶叶生意的女子玲珑和掌柜叶天韬因茶结缘、因茶生情的故事。正如剧中所唱:“茶道漫漫发汉江,试问江水与道长;身在关山万里外,一回首处是我乡。”天涯羁旅之思、劳碌奔波之苦,尽在此曲中。该剧运用“汉风楚腔”演绎了汉口人远赴异邦创业的故事,以小人物的情感展示了大时代的大情怀。剧中人物的不畏风霜、万里创业,其精神与楚先民之精神可谓血脉相续。

(二)开放精神的传承与升华。楚剧《三月茶香》以20世纪20年代初汉正街为背景,由两个茶庄的纠葛,叙述汉茶“进军”万国茶会的艰难。一方面,该剧藉由茶品、茶道,以寓人、寓事,进而晓谕人生之理;另一方面,剧情的重心倾向于展示湖北人坚忍不拔、顽强正直的个性,尤其是他们的包容胸怀、开放精神。

(三)开拓精神的传承与升华。有些楚剧刻画了剧中人对于封建礼教的蔑视,同时歌颂了美好纯真的情感。比如,《喻老四》无视社会习俗,展示了恋人约会的美好;《双下山》藐视佛门清规戒律,为真爱仗义执言;《秦香莲》嘲讽并严惩忘恩负义者;《宝莲灯》赞美弱小者对抗强权、并最终战胜邪恶。此类戏剧对于那些无视陈规陋习、敢于开拓人生天地者,热烈颂扬、不吝赞美。

(四)爱国精神的传承与升华。《虎将军》以徐海东将军为原型,这部戏截取了徐将军率领红25军西征的一个断面,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外有敌军围剿之忧,内有左倾分子干扰之患,然而虎将军的革命信念坚定如铁,对党、对人民、对战友深情如海。该剧成功再现了徐海东将军重情厚谊、光明磊落的个性。这部戏所聚焦的人物的爱国情怀,与楚先民那种忠君爱国相比,已经大大升华。

三、结语

楚文化是我国古代优秀地域文化的代表,而楚剧是湖北地区优秀的地域剧种。二者密切相关。一方面,楚剧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不断从楚文化传统价值观中吸取养分;另一方面,楚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在楚剧中得到传承与升华。二者互惠共存、相得益彰,共同为国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支撑与动力。

注释:

①文化生态:主要指相互交往的文化群体凭以从事文化创造、文化传播及其他文化活动的背景和条件,文化生态本身又构成一种文化成分。人类与文化生态是双向同构关系。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

参考文献:

[1]陈多,叶长海选注.中国历代剧论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470.

[2]张正明.楚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谈治国理政[C].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3-164.

[4]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9.

作者简介: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概况;研究视域;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198-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号角。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历久弥新的精神品质,是全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宝藏。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理论界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相关研究。加强对已有研究的梳理,探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新的理论生长点,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概况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大出版社纷纷举办各类研讨会,共同搭建传统文化研究平台。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众多中华经典古籍经过整理和编译逐渐面世。1995年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读本》(北京燕山出版社)三辑共30册,1999年出版的《中华传世名著精华丛书》(山西古籍出版社)共25册,2011年出版的《青少年国学修养必读丛书:中华圣贤经典》(长江文艺出版社)包括仁、义、礼、智、信共5册等。

理论界中百家争鸣,一大批经典学术著作和高水平科研论文相继出版。学者们从各方面出发,对“中国文化全局、中国传统哲学、西方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文化价值”进行研究,出版了许多优秀经典著作。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进行研究的科研论文相继出版。笔者对1979年至2013年之间发表的科研论文进行收集与整理,发现对该领域的研究和探索自1979年开始至今从未间断,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十几年中研究走向了高潮,以“主题”搜索项为例(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人文与社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2000年至2009年十年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近3 000篇,是1979年至1999年二十年间发表总数的近24倍,而自2010年至今过去的近3年间已发表5 000余篇,达到了过去十年(2000年至2009年)研究成果的近2倍。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视域

基于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回顾与总结,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视域进行梳理。

(一)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传承的探讨与思考

1.对“传统文化”范畴的相关探讨

我国著名文化学者庞朴站在时空对“传统文化”进行界定,顾冠华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1]。

关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内涵,学术界存有几种不同视角的阐释。何劭h以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内涵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资本”,并从“文化资本再生产”和“文化资本转换”的角度探索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肖瑜用模因论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演绎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2];余清臣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类型,本身也是对特定生态进行适应的结果,它的核心特质都能在其与特定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得到深入理解[3]。

2.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理性思考

(1)传承的具体方式

众多学者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提炼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观点。1)批判继承:张岱年认为“传统文化之中既有优秀传统,也有陈腐传统,对于其中的陈腐传统需加以批判,对于优秀传统则要加以弘扬发展”[4]。2)抽象继承:冯友兰(1957)首先提出对中国哲学史中某些具有抽象和具体两层含义的哲学命题,只需要继承其抽象意义即可。3)现代解释:汤一介提出对儒学的传承就是对儒学现有内容的现代解释,从而“使其有可能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部分得以发展”。4)宏观继承:这一观点的代表性人物是成中英,他认为儒家伦理中宏观伦理拥有较高的创造性和进步性,应当继承;微观伦理仅是封建集团的具体道德习俗,阻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应当摒弃。

(2)传承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关系

科学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1)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在文化结构中“马克思主义是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5],优秀传统文化是全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着强大的精神支持,两者之间体现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文化具体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2)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当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具体再现,也构建着“未来的传统文化”,两者仅是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将两者对立即割裂了文化传承的历史联系;3)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既定地蕴有外来文化因素,同时传统文化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全世界,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交流对话、碰撞摩擦中相互吸收各自需要的养分,实现共赢。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认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任何一个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文化传统大部分是保留的”,“涤荡旧社会的污泥浊水,绝不意味着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6]。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文化资源

1.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荣启、唐骅等学者提出:积极参与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步骤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展开;采取多种形式,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进行生产性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蔚然成风[7]。

2.巨大的精神文化宝库

张岱年把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划分为四项基本观念,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舒金城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分为“朴素的唯物主义无神论传统和注重现实、讲求实效的求实精神;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自强不息、胸怀博大的民族精神;尚中贵和的思想;重视人的价值和理想人格的培养;贵民、重民的思想;道德文明和礼貌待人的传统”七个方面。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境遇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历史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与此同时,外来文化不断利用各种传播途径进行文化渗透,拜金主义、消费主义思潮乘虚而入。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乏力

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研究,杭州师范大学容中逵在2008年至2011年期间发表了系列科研论文,站在大教育视野下审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问题,指出“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主要由于家庭、学校、大众传媒教育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影响没有提供足够的传统文化原料和养分所致;更上位的成因,便是国家宏观教育决策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忽视”。

(四)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可依途径

1.明确文化传承的产业化方向

洪瑶提出,我国传统文化只有采取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式,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才能加大传播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力度,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才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冲破外来文化包围圈,重振文化大国雄风[8]。

2.重视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突出作用

有学者提出,学校教育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应当“精心编制系统的传统文化读本,开设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在学生中组织民俗文化的各种社团,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大学教育阶段适当增加传统教育文化的权重,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据一个相对合理的地位”[9]。

3.更新文化传承的现代传播途径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与传播学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广泛关注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传播,要及时占领网络、虚拟社区等现代媒介阵地。多元化地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进行传播。

4.配套文化传承的相关政策与法规

还有部分学者提出政府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政府引导与支持,规范传统文化产业市场;同时注重立法保护,不断完善现有法制体系,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事业上升到法治高度。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展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号角,正是基于目前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欠缺,不难预见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趋势将是: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广大理论研究工作者将在全面认识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构建立足于现代实践、顺应时代潮流、融会贯通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参考文献:

[1]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

[2]何劭h.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学理论,2009(14).

[3]余清臣.现代学校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一种文化生态学的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08(7).

[4]张岱年.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J].中国文化研究,2000(4).

[5]朱兰芝,孙占元.立足社会现实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6]章开沅.传统文化与现代化[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7]李荣启,唐骅.新世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广西民族研究,2010(1).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传统文化 继承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之时,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自于西方,要使这种外来文化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并在革命和建设中一直发挥指导作用,必须使之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及开拓创新

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首批党员,也是中国现代史上较早对传统文化给予客观评价的政治家之一。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认知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首先,对传统文化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一方面,批判地继承是对传统文化的基本立场。他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1]P533“中国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1]P707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颇深,十分赞成把传统文化延续下去。他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1]P534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必须把传统文化贯彻到革命的实践之中去,“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的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近年来所进行的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八股的整风运动,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2]P41。

其次,对传统文化汲取精华、除去糟粕,使传统文化顺应历史发展的需求。传统文化渗透在思想的内容、表达方式之中,通过思想的确立和不断成熟而获得新时代的发展。以思想中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重要方面为例。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河间献王传》中有“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其中“实事求是”被后来用来概括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中国历来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劳动人民是安邦治国的根本所在,“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则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用“群众路线”对其阐释,主张“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表达了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忠于人民,鞠躬尽瘁的道德追求。《周易》里有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厚德是对志士们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则用“独立自主”的词语延续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民族气节,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强自信的民族精神的升华。

思想中的实践论、认识论、对立统一的辩证法亦是如此。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把主观的思想和现实的践行结合起来,所谓“习行践履”“知行合一”。则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认识辩证发展过程的理论同中国传统哲学结合起来,用“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等中国式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赋予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中华民族的形式。中国从庄子那里便有了“方死方生”的辩证哲学,还有传统的阴阳和谐统一思想。则以事物的两面性为基础建构了一个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辩证法思想体系。

二、邓小平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

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邓小平。他复出伊始便着手进行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支持并鼓励了全国范围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党在思想文化工作中确立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原则奠定了基础。

首先,邓小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与一脉相承,主张“实事求是地肯定应当肯定的东西,否定应当否定的东西”[3]P333。一方面,他对于传统文化中所存在着的封建主义的残余,毫不留情地予以批判,指出“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行具体的准确的如实的分析”,既要“划清社会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界限”,又要“划清封建主义遗毒同我们工作中由于缺乏经验而产生的某些不科学的办法、不健全的制度的界限”[3]P90。另一方面,邓小平充分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指出:“我国古代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成就,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伟大作用。”[3]P335邓小平明确提出要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例如,“艰苦奋斗”“爱国主义”的传统美德,他说,“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年至七十年”[4]P306;“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3]P327。并且,邓小平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指出:“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3]P367

其次,作为中共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邓小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传统文化的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之中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体现。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社会治理有着“革故鼎新”和“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的主张,而邓小平理论中最重要的思想便是“改革开放”;中国传统文化的治世哲学中强调社会进步、人民安康,而邓小平理论中则表达为“三个有利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从来就有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安邦固”的传统思想,而邓小平理论中则生动地体现在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各项方针政策中;中国传统哲学中强调在对立中把握统一,邓小平理论中则把它应用在治国方略当中,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礼记》里对理想社会的设想有“小康”、“大同”的阶段性的发展,而邓小平理论中则把它落实在“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部署之中;等等。

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以、、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同样十分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且与实践相结合,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符合时展要求的继承和发展。

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人心,得到了全国上下、党内党外的广泛认同。究其原因,就会发现“三个代表”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它与中国传统思想相适合。第一,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说的就是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体现了推动先进生产力的要求。显然,这是对传统文化中富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二,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具有鲜明的中国风范,既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又有广泛的交融共享性;第三,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等,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十分深入,充分肯定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以及对当代的价值。他指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是以同志为代表提出来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渊源。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八荣八耻”,涉及到了爱国、爱民、科学、勤劳、互助、诚信、守法、艰苦奋斗的内容,实质上就是传统文化中给中国人民以极大影响的基本品质。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它坚持以人为本,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中民贵、民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思想;它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兼顾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各方面的问题,是对传统“贵和尚中”及“天人合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和谐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儒家主张“和为贵”、“和而不同”,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求同存异,社会和谐发展;道家主张人与万物的和谐相处,提倡“阴阳调和”、“天道合一”,顺其自然、海纳百川,建立自然和谐的安邦之国;墨家主张“事功”、“兼相爱,交相利”,提倡个体与群体的共同努力,建设美好家园;法家认为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各司其职,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

非常注重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2014年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6]在同志的领导下,实现中国梦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热烈地开展着,它们非常有效地促动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关注和学习,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中国梦是关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想,是近代以来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夙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同时倡导天下为公、追求天下大同。这些优秀思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构提供了丰富养料,使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相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中共全党深入开展的活动。它既是对思想中“群众路线”精神的继承,也是传统文化中“民贵”和“民本”思想的当展。

由上可见,、、都非常重视传统文化,并且把传统文化应用到经世治国的方略之中。这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对它进行了时代性的转化,使之发挥最大作用,从而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中国共产党传承传统文化的经验启示

1.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传统文化,用“扬弃”的手段传承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相适应,促使传统文化不断向现代化转型。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漫长历史的磨砺和沉淀,内含着丰富而有价值的内容,为治国安邦、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等方面提供经验和参考,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应用。但是,传统文化毕竟是在中国传统社会特定的时代,在宗法社会、小农经济社会产生的文化,不可避免地有着历史局限性、阶级局限性以及当时人们认知的局限性,存在着封建性、保守性和专制性等因素,这些因素与当今社会所提倡的民主、开放、创新等现念格格不入,必须加以改进。若想在现代社会继续展示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就必然涉及到向现代转型。这种转型既包括传统文化的内容与时展主题的结合,也包括形式上符合时代特点的表达。中共历届领导人的思想便是从内容到形式很好地发展了传统文化,从而有效地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并成功完成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任务。

2.用开放的姿态对待外来文化,但更重要的是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发扬中国特色。当今世界处在知识化与信息化高度膨胀的时代,中华民族当然不能盲目自大、拒绝与世界交流。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应当学习当今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先进文化。我们必须时刻关注世界文明发展前沿,吸收一切文明成果,在与世界的各种交流中扩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影响力,提高中国的软实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学习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必须时刻注重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保持我们的特色。中国共产党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们,不管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如果我们全盘否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信奉“教条主义”“全盘苏化”“全盘西化”等等,必然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中共历届领导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能既积极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又坚持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把国外先进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我们事业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传统文化专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指的是具有稳定的价值追求、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十六以来,党中央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国民教育全过程,纳人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提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任务.高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一、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性

《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的第七条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传承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成为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解决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传承民族丈化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而言,中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遗失和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缺失。

1.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

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被边缘化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高校功利主义教育培养模式致使大学生漠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较为模糊,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机制。

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越来越倾向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培养模式,功利主义在教育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突出表现在: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设置市场化导向增强,而弱化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大学教育更注重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而忽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习时间分配上,大学生除了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外,绝大多数时间用于外语、计算机的学习,忙于考取各种证明自己就业优势的“证书”,忽视了对传统人文学科的学习。

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指导也是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的重要原因.正如有学者指出:“我国高校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多限于文艺活动、文艺表演、书法、艺术、乐器表演等,在这些活动上冠以传统文化之名。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精神只能有大致的、概括的、笼统的了解。但究其深处,则对传统的了解甚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强调也往往表现在对其总体精神的提倡上。不少高校将传统文化教育放置于诸多学科的最边缘,甚至不将其纳人到正常教育教学之中;不少高校虽然强调传统文化的一些表现形式,但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进而形成制度化的教学机制。

2.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

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文化素质教育”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专业课程之下,正在沦落成学生获得学分的工具;其二,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政治理论课教育之中,成为纯粹服务于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

自1999年起,我国部分重点高校相继成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一大批高校将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列人教学计划,进人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高院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提出了诸如“通识教育”的说法,许多高校增加了人文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的比例。然而,关键问题是这些课程仅仅作为大学生选修课来开设,许多学生只是把这些课程看作是“拿学分”的工具。对于我国大学目前开展的通识教育,一些学者已经明确指出其中的弊端。有学者在评价大学通识教育时,认为大学“不是把通识教育课程看成是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而是把它看成仅仅是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说到底只是在传统的‘专业主义’不变的前提下给学生加点‘小甜点”,“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发展通识教育,我国大学发展通识教育的努力实际将只能流产,再过十年二十年,也不大可能有什么结果。”

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单纯服务于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是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的另一集中体现。诚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正如有学者指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源泉……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对中国优秀文化精神吸收、弘扬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这种观点带有普遍性,几乎成为学术界的共识.然而,该观点最大的不足在于将传统文化视为辅助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资源,而不是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该观点看似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但又将传统文化教育寓于政治理论教育中,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具有的学科特点和独立性。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全民族的传统文化素养,而不是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工具。结果是,有识之士不断地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传统文化教育却一直没有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处于附属的地位。

3.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

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集中体现为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被金钱奴役的境地。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公益性的,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权利,至于国家投人大量资金的公办高校更应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然而,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将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市场化,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贵族的专利,成为普通民众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某大学开设国学班,讲授《周易》、《四书》、《道德经》、《庄子》等国学经典课程。然而,该班一年只上24天课,总收费达2.8万元,平均一天的学费高达一千多元。国学博大精深,一年断断续续地上几十天课,就能使受教育者真正理解国学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精华吗?毋庸置疑,国学热反映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回归,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但问题在于现在的国学热在很大程度上是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催发的,它的轻狂虚华与国学的沉稳坚实形成鲜明对比。司文化传承的主体应该是人民大众,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人的专利终究会使传统文化脱离群众实践,远离群众生活,丧失其最为深厚的生存土壤。

(二)提升高等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形成“文化自觉”

笔者认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应该从三方面去理解:其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程度,以及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学习和初步研究的能力。其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及其精神的态度和感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特指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其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体力行。主要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维护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地洛守中华传统美德.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首先,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当代大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了解,缺乏必要的历史文化常识,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都在浓厚传统文化的环境中长大,能够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然而问题在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粗浅的层面,而且认识有余而行动不足。对于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并不十分知晓;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学生并不热情。

其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存在偏差。一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无用论”的观念。他们认为,面临市场经济和激烈的求职竞争,大学生更应该关注实际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至于传统文化,学习与否似乎与未来求职没有直接的关系。另外,还有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落后论”的观念。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片面夸大中国传统文化落后愚昧的一面,对本民族文化丧失了自信,认为传统文化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将来发展中国的是西方的“先进文化”而非中国传统文化。

青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如果大学生失去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追求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长期下去,必然导致本民族文化的灭亡,最终导致本民族的衰落。

最后,大学生传统美德观念较淡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目前大学生中仍存在一些与传统美德不相符合的现象。在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上,个人优先集体;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注重权利而忽视义务;在团结和竞争关系上,强调个体竞争意识,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在诚信和利益关系上,更加看重利益而丧失诚信,在欲望和责任关系上,追求个人欲望,缺乏对社会、家庭和婚姻应具有的责任感。

大学生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客观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所谓文化自觉,就是人类对自身命运前途理性的认识和把握,这种认识和把握形成主体的一种文化信念和准则,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态度。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当代大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更要具备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文化修养,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鉴于目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将传统文化教育纳人高院教育教学之中,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民族复兴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发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弘扬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正如有学者指出:“今日之中国文化,是昨天中国文化的延续,又是明天中国文化的母体”。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主要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生存精神,“厚德载物,包容会通”的仁爱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公而忘私”;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人际和谐”;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强调“修身慎独”。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彰显其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世界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拉近了世界各种大文明圈的距离,以基督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世界各文明相互交流、相互竞争,冲突和摩擦也再所难免.党的十六大中明确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华民族必须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发现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潮流的适应性,进而主动整合世界文化,在新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目前,部分高校开始在素质教育试点、通才教育实验和公选课实验的基础上探索通识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付诸实践。北京大学推出“元培计划”,复旦大学成立了本科学院复旦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等。在授课内容方面,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讲授中华元典,如“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然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为学生提供一些选修课,申报一些精品课程,而是牵涉思想导向、教育方针、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诸多方面。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思想政治教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就目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这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课题,也对反思传统文化提供一个平台。即,如何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要使其能够得到中国人民普遍认同,就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文化,相反,二者还可以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仅是着眼于欧洲,它的视野囊括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它的体系容纳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理论上的相似性,诸如唯物辩证法与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与传统文化的“天下大同”的政治伦理思想等等。所有这些共同性都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具有强烈的家族性和地域观念,强调重义轻利,内省特征明显。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天人合一的生态观,重信义的义气观以及传统的和合意识和整体利益道德准则等,都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必须大力发扬优良传统文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价值。

(二)坚持“综合创新论”的方针,使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符合

传统的东西未必都是积极合理的。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中华民族几千年社会变迁,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局限性。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来源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冲击,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趋向会发生新的擅变。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两个基本间题,解决三大矛盾。

两个基本问题是指如何反思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其集中表现在三大矛盾上,即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根本上说,无论是两个基本问题,还是三大矛盾,归结一点就是解决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适应的问题,这也是高校能否真正落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

解决中国文化与历史潮流相适应的问题,首要的就是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方针。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极取营养,发展自己。

(三)坚持鲜明的教学特色,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目前,部分高校并没有真正使传统文化教育融人正常教学内容之中,没有厘清高校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混同,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教学工具,或者试图将传统文化教育并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所以,必须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差别与联系,坚持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教学特色。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5

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方式。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我们要珍惜文化遗产,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善待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一、珍惜文化遗产,树立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理念是基础。强调,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文化遗产是我们认识历史文化、探索历史足迹的载体,是我们学习历史经验、赏析历史文明的教科书,是我们继往开来、指引未来的指南针。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要明确其需求,更要明确其价值尺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遗产。

二、珍惜文化遗产,做好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宣传是保障。强化舆论,加大宣传,使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深入人心。一是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遗产,应从娃娃抓起,从小就应灌输他们保护和传承的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之心。二是大力宣传优秀文化遗产对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光靠个别文化工作者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三是通过媒体广告、QQ、微信微博等形式,宣传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博大精髓,让更多人参观学习,真正让优秀文化遗产走出去、引进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珍惜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根本。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传承好。我们要始终致力于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与各地的文化交流,助推文化事业发展。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把发展势头好、生态环境优、文化底蕴深的资源科学保护、合理开发。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要大力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思想精华,创建有文化、有品味、有道德的城市环境,以饱满的热情和优异的成绩为建国七十周年献礼。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党员;传统文化;价值文化;传承

价值文化是指在一定范围时间内受到民众的广泛认可,代表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方向,能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能体现出中华传统美德,凸现着爱国主义情怀,主宰并传承着社会进步、发展的文明的文化价值观念。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给予现代化解释,赋予其时代特征,是对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贯彻执行,是当今中国价值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价值观、价值实现问题直接影响我党事业的成败和国家的繁荣兴衰,而他们的价值观、价值实现问题归根结底在于他们内心认同并遵循的价值文化。民办高校学生党员价值文化的建设应做好对传统价值文化的传承。

一、民办高校学生党员价值文化建设要传承传统价值文化

中国传统价值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中国传统价值文化完全可以实现理性的现代转换, 成为当代中国价值文化的主要内容,自然也可以成为当代大学生党员价值文化的有机内容。

(一) 传承传统价值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党员政治思想的提高

爱国主义和民族责任感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文化中贯穿始终的主流。中国古代各家思想都把改造社会、治国安民视为人生的最高归宿,都认为人生价值是在“济世”、“治国”、“安民” 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实现的思想理念。[1] (P. 143)《大学》为士大夫和知识分子设计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道路,对于帮助大学生党员树立胸怀天下,立志报国的高尚人生理想、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范都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二) 传承传统价值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党员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

从传统价值文化中获取精神食粮,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道德修养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传统道德文化中的“君子”人格是一种高尚的理想人格,要具备“仁爱之心,自律自重”,“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积极进取,德才兼备,“孜孜于学,注重实践”,“安贫乐道,谨守正义”等等。这些标准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不失为个人道德修养的高尚境界。传统价值文化可以引导大学生党员善于运用传统道德文化丰富、激励自己的思想道德追求,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的民族自身,更加清醒地认识我们的具体国情,树立“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社会责任感,实现从传统的理想人格到共产党员高尚道德情操的升华。

(三) 传承传统价值文化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党员“明哲思辨”

中国传统价值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涵的“明哲思辨”哲学思维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粹所在。早在先秦时期,墨家在阐述“辩”的目的和作用时就曾指出“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与墨家一样,儒家也强调“是非之辩”,以求得对“真”的认识。[2] (P. 53)古代思想家的这些辩证的哲学思想理念对大学生党员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等价值标准的分析与探讨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能够帮助大学生党员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逐渐树立明哲思辨的哲学思维,使学生的价值观内容得到进一步充盈,使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

二、民办高校学生党员价值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

为把握民办高校学生党员传统价值文化的传承现状,我们以大连艺术学院为例对各层次各专业共80名大学生党员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中,大部分学生党员的价值观念系统是好的,但是在价值文化传承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对传统价值文化之于当下中国社会的作用有正确认识,但对传统价值文化的未来认识不清

关于传统价值文化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56.3%的学生认为很重要,43.7%的学生认为有一些规范作用。对于传统价值文化的未来,14.6%的学生认为很乐观,37.5%的学生认为比较乐观,39.6%的学生认为很难说,8.3%的学生认为不乐观。但是,对于全球化和传统价值文化,有6.3%的学生认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全球化将导致传统价值文化的衰微甚至消失殆尽,62.5%的学生认为全球化与传统价值文化并行不悖,16.7%的学生认为传统价值文化会在全球化的洗礼下完成涅,还有占比不少的14.5%的学生认为不清楚。可以看出,很多学生由于自身对传统价值文化认知的匮乏不明白全球化与传统价值文化的关系,对传统价值文化的未来缺乏清醒的认识。

(二)对传统价值文化与自身关系有正确认识,但对传统道德、理想人格的继承发扬不够

在多元文化碰撞和交流的今天,大学生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价值文化?72.9%的学生认为全部继承和发扬,27.1%的学生认为应该区别对待传统价值文化。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了传统价值文化对自身的用处,并有相当部分学生对传统价值文化的精华和糟粕有观念上的区分。对您是否用仁义礼信忠孝廉作为道德标准?54.2%的学生选择是的,43.8%的学生选择尽可能,2%的学生选择偶尔一点点。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读书人的理想,现在怎样?16.7%认为这一直是自己的理想,75%的学生选择我会考虑,2%的学生选择这是别人的事情,还有6.3%的学生选择已经过时。可见,传统价值文化中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和治国安民的理想人格在当代学生党员身上比较缺乏,是一根软肋,这是当今学生党员价值观现状出现迷茫的重要原因。

(三)对传统价值文化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总体上传统价值文化教育的途径缺乏、不成系统

对于中国四大名著,2%的学生都没有看过,41.8%的学生部分看过,45.8%的学生都看过,10.4%的学生多次看过。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我国传统价值文化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更多是一知半解。对仁、孝、忠等传统伦理道德,您主要是通过什么习得?43.7%的学生选择自小耳濡目染,14.6%的学生选择是从课外书、影视上看过,27.1%的学生选择是学校教育,14.6%的学生选择家长言传身教。有人提出把传统价值文化道德教育引入课堂,对此您怎样认为?37.5%的学生选择非常支持,45.9%的学生选择比较支持,14.6%的学生选择无所谓,2%的学生选择不赞成。可以看出,以往教育中对传统价值文化教育的途径比较缺乏,而对传统价值文化道德教育引入课堂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选择非常支持和比较支持。

三、探索民办高校学生党员价值文化传承策略

民办高校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党员对中国传统价值文化的传承缺乏成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更不用说从联系实际上升到思想理念的能力。因此,在教育要将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与传统价值文化的教育紧密结合,找准契合点和着力点,使价值文化的传承在民办高校党建中实现现实化、主导化和大众化,才能使之有利于我们做好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确保大学生传统价值文化传承的正确方向

任何社会的文化都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中的体现,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时代性与阶级性,中国传统价值文化也不例外。传承传统价值文化,必须以科学的价值观为引导,以确保传统价值文化传承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价值倾向的继承、延续、创新、升华,既具有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着时展的进步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就是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统领的地位与作用,确定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方向与服务目标,从而确保价值文化传承的正确方向。

(二)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提供价值文化传承的课程保障

要将传统道德文化渗透于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之中,必须要以学习为切入点,在教育中注重对传统道德思想的学习和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民办高校大学生价值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努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将其融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备课、授课、教学、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要采取有效措施科学规划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情,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关键作用,鼓励教师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选修课程,造就一批既具有高深专业造诣又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素养的优秀教师队伍,带动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

(三)以社会实践为平台,推动价值文化传承的有效践行

以丰富的社会实践为平台,保障大学生党员传统价值文化传承的有效践行。要以传统价值文化为基础,充分利用祖国富饶的历史与人文资源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了解社会,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考察、实地调研、社会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将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知与行紧密结合起来,让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学生的头脑,内化为自身的价值理念,并外化为自身的行动指南,最终实现传统价值文化的有效传承。

(四)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营造价值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

传承传统价值文化,必须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在学生党员群体中广泛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舆论环境氛围。为此,要积极举办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系列讲座、文化沙龙、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辩论赛等;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广播站、校报、学生社团等多种传媒手段,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校园的建筑、板报、橱窗、标语等校园文化方面都成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