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论文范例6篇

植物学论文

植物学论文范文1

1.1传统的实验教学

传统的药用植物学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一般是带教老师介绍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然后由学生根据实验材料,按照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的描述验证学过的理论知识。虽然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实验内容和方法己经有了较详细的了解,并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实验操作也有较详尽而规范的要求和不断的督导,但是学生因为缺少实验学习的能动性,在实验过程中大多敷衍了事、照本宣科,不去分析实验的机理,不去探讨实验中的问题,使实验教学的质量在教学活动中大打折扣。

1.2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改进为了配合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改革,对药用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进行一些必要改革。在实验内容方面,可以把实验内容分为四部分,即基本实验技术;基础的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在实验教学方法方面:对于不同的实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通过实验课的学习获取知识[2,3]。

1.2.1基本实验技术基本实验技术是指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临时装片的制作、生物绘图技术、显微化学方法以及实验室常用药品、试剂、染液等的配制,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等等,这些基础性的实验技术,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并在期末的实验考核中能有所反映。实验教学方法就采用传统的教师先讲授,然后学生进行验证的教学方法。

1.2.2基础的验证性实验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为目的,通过药用植物学中的经典实验和观察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植物细胞的基本形态与结构观察;植物组织的主要类型及结构观察;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结构观察等实验。这些实验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但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调动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实验课显得枯燥,没有生机和活力。

如果我们尝试把“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索性”的实验,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如在实验教学方法上,采取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实验,上课时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对实验要点和实验注意事项简要提示,留出较多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然后通过相互讨论来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由教师做总结。对有些实验的材料,除了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外,鼓励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如细胞、植物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观察、分类学上的实验都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穿插徒手切片法、染色法、生物绘图法等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

1.2.3综合性实验主要针对的是植物分类学的实验,以基本实验技术和基础的验证性实验的技能为基础,变实验室单一观察的方法为实验室与野外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把传统分类学实验设计为以比较解剖和野外资源调查为主的综合实验。比如,先通过学习让学生直观的认识不同类群的植物,总结各类植物的特征,然后带学生到野外进行对比和扩展实验,巩固理论知识。如对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常见重要类群的特征和分布特点;校园常见物种的鉴定,检索表的编制;某一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珍惜濒危植物的调查等均可设计为综合实验。

通过综合性的实验,使学生既了解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植物资源的丰富性,又增强学生保护植被,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

1.2.4探索性实验通过基本技能实验,基础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植物学基础知识、操作和动手能力,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确定几个研究方向,让学生自己查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经教师检查修改后,利用野外实习和课外假日时间来完成实验的题目。通过探索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力和科研能力,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和将来的自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重视野外实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6]

2.1对生态环境的观察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环境,药用植物也不例外。野外实习首先要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生态环境。指出各类生态环境的特点,尤其指出重点考查的药用植物的主要生态环境。

2.2对单株植物的观察在观察其形态后,要注重从植物的分类学特征上进行观察,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对于一些当地特产的药用植物要重点观察药用部分器官的形态特征。对于细部的观察可以在采集后整理标本时进行。

2.3培养学生的采集标本能力

2.3.1对采集标本的选择

药用植物的采集要特别注意其标本的典型性和完整性。所谓典型性是指所采标本要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在同种植物中有较强的代表性。所谓完整性,是指整株标本的根、茎、叶、花、果俱全,尤其要采带花的,因为花是鉴定种类的主要依据。对于地下部分有突出特征的药用植物,如百合科、薯蓣科等,应注意采集这此植物的鳞茎、根茎等,它们也是鉴定物种的重要依据。遇到雌雄异株的植物,应分别采集雌、雄株。草木植物的茎生叶和基生叶不同时要注意采集基生叶,如茵陈、荠菜等。寄生植物采集时要把寄生全部或部分采下,并注明关系。

2.3.2采集的注意事项采集标本要注重质量,尽量减少野外采集的数量,对于植物的产地、生活环境、性状、花的颜色、采集日期等都要做详细记录,这对标本的鉴定和研究有很大帮助。一份没有记录的标本是没有科学价值的。

2.4培养学生的标本制作能力

2.4.1保证压制标本的质量

要指导学生做好药用植物标本,最初压制时,必须使标本舒展,叶片应有正面和反面两种叶子,为今后制作药用植物的腊叶标本做好准备。

2.4.2开展标本展评

在实习阶段,应组织学生随时进行采集制作标本的讲评话动,指导学生科学采集标本。野外实习结束后,可以进行以学生、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的标本展评话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4.3留存优秀标本把学生野外实习作为教学科研的一部分。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采集、制作一批高质量药用植物标本,也可以选择学生制作精良的标本,充实学校的标本室和教学科研素材。

3建立自由开放型实验室,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药用植物学的主要培教学目标是讲授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通过反复实践是很难掌握的。实验教学和野外实习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有限的课堂教授和实践时间内达不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为此,根据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我们进行实验改革,提出了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教学理念,在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的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

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含义:其一是指一个单元的实验内容在一段时间内向学生自由开放,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学习、实践,给学生提供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其二是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自由,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实验项目、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实施开放式探究,促使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自由开放型实验主要安排在课余时间进行,一般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向学生开放两个星期,指定一位教师或实验员在实验室值班。这段时间主要是让学生进行自由探究学习,教师一般不给予辅导,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设计、操作、得出结果。但实验准备所需用的仪器、药材标本、试剂要有充分的余地,比教学目标要求所规定的内容尽可能多,让学生自由选择,为学生特长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7,8]。

总之,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药用植物学试验教学、野外实习和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实施,有利于本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乃至他们今后的发展均有促进作用。只有教会求学者会学,求学者能学,才能开拓,才能创新。

【参考文献】

[1]孙敏,邓洪平,王明书,等.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8(5):812.

[2]孙敏,王彦涵,王明书,等.高师植物学实验教学中的科学索质教育探讨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J].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0.

[3]郁达,卢祥云,吴金男,等.加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1):15.

[4]黄宝康,张朝晖.药用植物学野外教学的几点体会[J].药学教育,2001,17(1):37.

[5]王丽红,刘娟,郑淑琴.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综述[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4,27(5):69.

[6]叶创兴,廖家遗,廖文波,等.从严要求,提高生物学野外实习的质量,打好生物学专业学生宽广的基础[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1(5):24.

植物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花锚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花锚属植物全球约有八十余种,分布在北半球及南美,其中已进行有关植化研究的只有4种:Haleniacorniculata,H.elliptica,H.campanulata和H.asclepiadea。我国有该属植物两种,为花锚H.corniculata和椭圆叶花锚H.ellipiticaD.Don[1,2]。椭圆叶花锚(又名黑及草;藏语称“去合斗拉果玛”;蒙名为希赫日-地格达),是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2],为龙胆科Gentianaceae花锚属HaleniaBorkh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青海、四川、甘肃等地,生于海拔2500~4400m的林下或草原[3]。它性味苦寒,全草入药,为藏蒙药系统中治疗肝胆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现代医学验证其对治疗肝炎有疗效。以花锚为主药材研制、开发的治疗肝胆系统疾病的成品藏药,具有疗效稳定,效率高等特点,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我国藏药事业的迅速发展,椭圆叶花锚的药用资源需求量快速增加,由于过度采挖,导致其野生植物资源日益枯竭。为了扩大花锚资源的有效利用,笔者对其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分离到的化学成分、有效活性成分及其药理活性和人工引种栽培技术、组织培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为该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化学成分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花锚属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口山)酮及(口山)酮苷类、裂环烯醚萜类、三萜类、黄酮类以及一些生物碱类化合物等。

1.1(口山)酮及(口山)酮苷孙洪发等[4]从椭圆叶花锚中得到五种(口山)酮成分,分别为1,7-二羟基-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1,5-二羟基-2,3,7-三甲氧基(口山)酮,1,2-二羟基-3,4,5-三甲氧基(口山)酮,1,5-二羟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和1,7-二羟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

孙洪发等[5]又从椭圆叶花锚中得到3种(口山)酮苷成分,分别为1-o-[β-D-木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2,3,5,7-四甲氧基(口山)酮,1-o-[β-D-木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2,3,5-三甲氧基(口山)酮和1-o-[β-D-木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其中1-o-[β-D-木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2,3,5,7-四甲氧基(口山)酮(花锚苷)和1-o-[β-D-木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2,3,5-三甲氧基(口山)酮(去甲氧基花锚苷)为该属植物抗肝炎的两种有效成分。

张德等[6]采用元素分析(EA)、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差示扫描量热(DSC)等分析方法首次从藏药花锚中分离得到两种针状结晶化合物,分别为1-羟基-3,7,8-三甲氧基(口山)酮(1-hydroxy-3,7,8-trimethoxyxanthone)和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口山))酮(1,7-dihydroxy-3,8-dimethoxyxanthone)。

高洁等[7]从椭叶花锚乙醇提取物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8个(口山)酮化合物,分别为1,7-二羟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1-羟基-2,3,4,7-四甲氧基(口山)酮,1,7-二羟基-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1,7-二羟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1,5-二羟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1-羟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1-羟基-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和1-羟基-2,3,5,7-四甲氧基(口山)酮。

1.2其它成分Rodrigaez等[8]从花锚中分离得到了一种的黄酮类葡萄糖苷;高光跃等[9]从椭圆叶花锚全草中测出含有獐牙菜苦苷和当药苷;Dhasmana等[10]从椭圆叶花锚全草中分离得到齐墩果酸和谷甾醇葡萄糖苷;Rodrigaez等[11]从花锚中分离得到了一种二糖酯裂环烯醚萜。

2药理活性

花锚为藏蒙药中治疗肝胆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其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青海、四川、甘肃等地藏民族地区,目前对花锚药理活性的研究报道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2.1保肝降酶作用张经明等[12]采用花锚煎剂(含花锚苷)对CCl4造成的肝损伤模型的研究表明,花锚苷可明显增加核糖核酸;药理实验证明,花锚中的花锚苷和去甲氧基花锚苷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可增加核糖核酸,增加肝糖元,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加速坏死组织的修复,是该植物抗肝炎的主要有效成分。周富强[13]通过不同剂量西宁花锚对CCl4实验性肝损伤后肝糖元的含量的研究,发现西宁花锚对CCl4损伤后小鼠肝糖元的储存的恢复有一定的药效,可显著提高肝糖元的含量。

马学惠等[14]在齐墩果酸防治CCl4引起的大鼠急性肝损伤作用的研究中,发现该药物能使血清GPT明显下降,肝内甘油三酯积累量减少;同时,能使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减轻,糖原蓄积增加,具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宫新江等[15]的齐墩果酸对环磷酰胺所致大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表明,齐墩果酸能抑制环磷酰胺所致的肝细胞上清液ALT,AST及LDH活力升高,肝细胞MTT值减小,说明齐墩果酸可抗环磷酰胺所致肝细胞损伤。

王晓峰等[16]采用原代培养的小鼠肝细胞,以3H-胸腺嘧啶和3H-亮氨酸掺入的方法,研究经齐墩果酸预处理后的小鼠的肝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变化,结果发现齐墩果酸能促进肝细胞DNA及蛋白质合成,且合成速率明显增高,具有保肝作用。另外王晓峰等[17]报道齐墩果酸在对小鼠肝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的直接作用时,小鼠血清样品与不同浓度的齐墩果酸分别作用后,谷丙转氨酶活性则显著降低,说明齐墩果酸对谷丙转氨酶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2.2降血糖作用苗德田等[18]研究了齐墩果酸对大鼠血糖的影响,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对化学性高血糖模型大鼠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柳占彪等[19]用齐墩果酸对高血糖大鼠治疗,结果发现单一的齐墩果酸具有降低高血糖的作用,同时在血糖降低时肝糖原和血清胰岛素均有明显升高。

2.3抗炎作用戴岳等[20]采用多种实验性炎症模型证实齐墩果酸对二甲苯与乙酸引起的小鼠皮肤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对角叉菜胶等多种致炎物引起的大量足垫肿胀都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2.4抗氧化活性肝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是造成肝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洁等[7]在研究藏药花锚中(口山)酮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时,从椭叶花锚乙醇提取物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8个(口山)酮化合物,且该类化合物在一定程度上能显著抑制Fe2+-Cys诱导大鼠肝微粒体丙二醛的生成,有效降低肝微粒体膜的氧化损伤。因此,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2.5其他作用椭圆叶花锚的干浸膏可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具有调节体液免疫的作用,使降低的血清溶血素及脾细胞免疫溶血活性提高到正常水平[21]。另有报道椭圆叶花锚全草的氯仿可溶部分(富含口山酮葡萄糖苷)具有抗阿米巴作用[22]。

3人工栽培

高原野生重要植物资源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培育地道地产中藏药材是实现高原地区中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保证中藏药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1人工栽培的重要意义花锚属与獐牙菜属植物等同属于藏茵陈类药物,被称为“藏药中的奇葩”,是治疗肝中毒、肝炎的最佳药物之一。但是这种药物资源一般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高寒缺氧环境中,其再生周期较长甚至不能再生,藏茵陈供需矛盾也由此变得越来越突出。

尽管野生椭圆叶花锚在青藏高原地区分布广泛,资源较为丰富。但是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民族医药特别是藏药事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资藏医药领域,椭圆叶花锚的药用资源需求量快速增加。但是,藏药产业一度出现重成品生产轻药材来源、重开发轻保护的问题,造成过度的采挖及收购现象,特别是在植物生长阶段的花期大量采收导致资源量锐减,野生植物资源日益枯竭。因此,对作为原料植物药的椭圆叶花锚进行人工栽培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人工引种栽培为了解决藏茵陈类药材资源严重短缺的实际问题,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经过3年的栽培与试验,成功地解决了以往藏茵陈种子萌发率低、出苗率低、人工栽培难以成活等关键技术问题。3种藏茵陈类药用植物——川西獐牙菜、抱茎獐牙菜和花锚人工种植成功,并通过鉴定。经过专家的监测和对比分析,这次人工栽培的3种植物,其主要有效成分齐墩果酸和芒果苷的含量基本接近于天然野生资源,川西獐牙菜的有效成分含量甚至显著高于野生资源,人工条件下栽培藏茵陈类药用植物的质量及其本身的药用价值完全可以得到保证。随着青海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椭圆叶花锚人工引种栽培技术的开发研究,青海省椭圆叶花锚人工种植规模逐渐扩大。椭圆叶花锚人工引种栽培试验在该省也初见成效。陈桂琛等[23]对椭圆叶花锚的引种栽培的研究表明,栽培的椭圆叶花锚植株在植株高度、分枝数量、单株生物量等生长状况指标明显高于野生植株,其有效化学成分接近野生状态的水平,说明野生椭圆叶花锚的人工栽培是可行的。吉文鹤等[24]运用RP-HPLC建立了花锚中青兰苷、去甲氧基花锚苷和花锚苷的含量分析方法,为栽培花锚替代野生花锚入药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栽培花锚中花锚苷和去甲氧基花锚苷的含量和在野生花锚中的含量相比无明显差别,可以初步证明栽培花锚可以替代野生花锚入药。纪兰菊等[25]在研究栽培花锚的品质能否代替野生花锚入药时,通过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析,得出结论:同一产地的野生与栽培花锚药材色谱分离图叠加比较,显示了良好的相似度。证明栽培花锚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数量符合花锚药材的指纹特征,可以代替野生花锚药材入药。

3.3组织培养随着对花锚属植物药用成分不断深入的研究,药用潜力的挖掘,该属植物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造成了该属植物野生资源的日益匮乏且面临枯竭。该属植物的人工引种栽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可行,但是,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对其的培育效率。

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及应用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但还有相当多的植物目前尚没有相应的离体培养技术。目前,花锚属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至今尚未见成功的报道,仍然是个空缺。因此,建立该属药用植物的离体快繁技术的需求日渐增加,它也是实现高原地区中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

4最佳采集时期

从生物量的角度考虑,花期的生物量高于果期,更高于其他时期。杨慧玲等[26]在研究不同地区和生长物候期藏药花锚有效成分齐墩果酸的含量变化实验中,比较了野生状态下不同海拔、栽培条件下不同生长时期花锚的齐墩果酸含量,为确定该药材的采收时期、不同地区药材的质量以及栽培地点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发现花锚花期齐墩果酸含量最高,而幼苗期、蕾期和果期都低于花期的含量。因此,花期得到的药材最多质量也最好。

吉文鹤等[24]研究了花锚中去甲氧基花锚苷和花锚苷的含量随着不同生长期的变化趋势,为药材的合理栽培和采收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表明,去甲氧基花锚苷和花锚苷含量在营养期含量最高,从6~9月逐渐降低,从抗肝炎活性成分的含量角度考虑,6月份(营养期)为花锚的最佳采收期。

5结语

花锚属植物是藏蒙药中治疗肝炎类疾病的常用药物,全草入药,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该属植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口山)酮及(口山)酮苷、裂环烯醚萜类、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它黄酮苷等,具有抗肝炎、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等功效。在我国,该属植物药用历史较长,故具有很高的药理研究价值,特别是有关抗肝炎方面的研究显示出较大的市场潜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其降血糖作用、抗氧化活性和调节体液免疫的药理活性研究报道较少,这些研究工作都亟待进一步的深入;另外对野生植物的过度采挖造成资源贫乏,采用人工的方法达到该药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已成为目前及今后对该属植物重点研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包保全,孙启时,包巴根那.花锚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3,26(5):382.

[2]何廷农,刘尚武,吴庆如.中国植物志(第62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291.

[3]黄燕,郁韶明.16种药用植物种子发芽的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2):124.

[4]孙洪发,胡柏林,樊淑芬,等.花锚的三个新口山酮[J].植物学报,1983,25(5):460.

[5]孙洪发,胡柏林,等.花锚的三个新口山酮苷[J].植物学报,1987,29(4):422.

[6]张德,祝亚非,林少琨.藏药花锚中新化学成分的鉴定[J].中草药,2003,34(1):9.

[7]高洁,王素娟,方芳,等.藏药花锚中的(口山)酮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4,August:364.

[8]SylvainRodriguez.Xanthones,secoiridoidsandflavonoidsfromHaleniacorniculata[J].Phytochemistry,1995,40(4):1265.

[9]高光跃,李鸣,冯毓秀,等.11种獐芽菜及近缘植物中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J].药学学报,1994,29(12):911.

[10]H.Dhasmana.XanthonesofHaleniaelliptica[J].Phytochemistry,1990,29(3):961.

[11]SylvainRodriguez,etal.Corniculoside,anewbiosidicestersecoiridoidfromHaleniacorniculata[J].HelveticaChimicaActa,1996,79:363.

[12]张经明,鲍文莲,高海平,等.花锚及其(口山)酮苷抗肝损伤和毒性的研究[J].中草药,1984,15(10):34.

[13]周富强,西宁花锚(HaleniaSibiricaBorn)对小鼠肝糖原含量的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84.

[14]马学惠,赵元昌,尹镭,等.齐墩果酸防治实验性肝损伤作用的研究[J].药学学报,1982,17(2):96.

[15]宫新江,丁虹,邱银生,等.齐墩果酸抗环磷酰胺所致大鼠肝细胞损伤作用[J].医药导报,2006,25(11):1114.

[16]王晓峰,李继尧,于吉人.齐墩果酸对肝DNA和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影响[J].贵阳医学院学报,1999,24(2):117.

[17]王晓峰,李继尧,于吉人.齐墩果酸对肝损伤小鼠血清及肝细胞培养液转氨酶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9,34(6):378.

[18]苗德田,吴小凤,蔡德海.齐墩果酸对大鼠血糖的影响[J].武警医学院学报,1998,7(3):149.

[19]柳占彪,王鼎,王淑珍,等.齐墩果酸的降糖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1994,29(12):726.

[20]戴岳.齐墩果酸的抗炎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89,3(2):98.

[21]张杰.花锚及复方花锚免疫药理实验研究[J].青海医药杂志,1986,(3):17.

[22]H.Dhasmana.XanthonesofHaleniaelliptica[J].Phytochemistry,1990,29(3):961.

[23]陈桂琛,卢学峰.椭圆叶花锚的引种栽培[J].云南植物研究,2004,26(6):678.

[24]吉文鹤,纪兰菊.栽培花锚中抗肝炎活性成分的含量在不同生长期变化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183.

植物学论文范文3

1.1外表观察

将花序揉碎观察能够发现未成熟果实,呈黄绿色细小状,并伴有黑色花药。观察谷精草的花茎能够发现花茎为细长状,通常一片区域内花茎长度参差不齐,但半径都在0.5mm以内。整棵谷精草质地均为柔软状态,细闻能够闻到轻微草香。

1.2品种鉴别

谷精草在我国多产于江苏、浙江、湖北等地,其中以江苏苏州、浙江湖州以及湖北黄冈等地为主,主要生长于水量丰富之地,例如水边以及稻田边。若生长地点为溪沟或是池沼等潮湿地段,则根茎会较多。谷精草药物全草可入药,多在秋季开花结果后将其采收,将泥土稍作清洁后放置阳光下晒干。购买谷精草时应注意将其多余叶片摘除,只留下花序即可。谷精草由于其外观上的特点,又被称为戴星草、佛顶珠、流星草、珍珠草、谷精珠以及文星草。就目前临床使用而言,存在轻微混用情况,例如将华南谷精草或是硬叶谷精草当做是谷精珠来使用。

1.3植物考证

在《中国药典》中,对谷精草的记载如下,干燥,带有花茎,属于头状花序,一般采收季节为秋季,将花序连同花茎拔出之后再晒干。《本草纲目》中对谷精草的记载如下,“此草收谷后。荒田中生之,江湖南北多有。一科丛生,叶似嫩谷秧,抽细茎,高四,五寸。茎头有小百花,点点如乱星。九月采花,阴干。云二、三月者,误也。”在2004年,缪朱雷对谷精草原植物进行了科学细致的考证,考证结果显示赛谷精草的性状,以《本草纲目》的相关描述要更为贴切。

2谷精草科药材主治功能

谷精草药物在临床上具有明目效果,还能够对服用者起到疏散风热效用。在明目方面,多用于因风热上攻导致的双眼酸痛。患者临床症状上主要表现为双眼眼睑发红、有肿痛感且在光线明亮处易流泪;部分严重患者存在风热头痛症状。此类病症在谷精草的使用上通常伴有、荆芥、木贼。若患者眼部疾病是由肝火上炎造成双眼发肿并伴有疼痛感,应将谷精草与青葙子或是决明子配合使用。除了治疗眼部肿胀疼痛之外,还对因风热造成的牙痛或头痛有缓解效果,使用上可与清热泻火类或是疏风散热类中药材联用。谷精草药材的明目作用早在我国古代就有所研究,例如在本草纲目中明确写道,“加而用之,甚良”,也就是说在治疗眼部疾病时,将谷精草加在药方中能够达到更优治疗效果,且其效果“似在之上”。由此可见,谷精草作为传统中药用药材料,其明目效用在古代就已经被发现。

3历代医药家对谷精草的研究

3.1开宝本草

开宝本草是马志、刘翰等人在公元974年编制完成,但由于中药材的不断挖掘,其书中提到的中药材已经逐渐不足以支撑现阶段对中药材查询的需求。此书中提到,谷精草味道稍带辛辣,性情温和,属于无毒类药材。在咽喉麻痹、牙痛以及轻度痤疮上能够达到治疗效果。

3.2唐本草

唐本草也叫做新修本草,记载了844种药物,其中不乏一些例如安息香、诃黎勒等外来药品。该书将中药材按照草木、虫鱼、米谷等分成了几大类别,内容较为丰富。书中提到,谷精草对于治疗肝脏虚弱、风热引起的双眼发红且看事物存在灰暗感的患者较为有效。

3.3本草正义

本草正义编写于1920年,由兰溪中学当时的任教教师张氏编写,书中同样将药材分为了草木、果蔬、金石等类别。该书中提到,谷精草质地较轻,闻上去味道清淡。患者在服下之后其药性能够直达头顶,将脑部风热病症有效驱除。在此过程中,患者因风热造成的眼部疾病或因风热造成的神经麻痹能够得到有效缓解。另外,谷精草由于其药性特点,同样能够达到患者外部皮肤。这种中药材味辛、性温,因此服用后可以上升并扩散。相对于其他以降低温度来明目的方式而言,谷精草能够将患者风热症状彻底消除,实乃一剂良方。

3.4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中医研究者的必读书籍,该书从古至今经历了多次修订整改、内容补充,现如今已经能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读者清楚了解各类药材的使用方法。本草纲目主推药材的实用性,以辨证观念实施治疗。该书中提到,谷精草对于治疗头风痛、双目存在遮蔽感有效。谷精草体质较轻,性情上浮,能够在使用后在患者体内上行。凡是治疗眼部类疾病时将谷精草加入其中,均能达到有效治疗效果。且其明目、消退遮蔽感的效果在治疗之上。

4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谷精草水浸剂,其比例为1∶6,将其放置在试管内,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能够有突出的抑制效果,另外该草药对铁锈色小芽胞癣菌也有着明显杀灭作用。毛谷精草水浸剂,该药剂主要是针对部分皮肤真菌引发的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而这部分真菌主要有:絮状表皮癣菌、须泡癣菌、石膏样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等各种真菌。谷精草煎剂,该品种并没有完成鉴定,煎剂为100%,此煎剂主要针对绿脓杆菌,有着明显突出的抑制治疗效果,通过试管法对其进行调制,其有效浓度为1∶320,而这种方法对于肺炎球菌还有大肠杆菌的临床抑制效果则不如人意。已经有相关临床研究报告显示,谷精草对于因为肝火上逆而引发相关疾病,这部分疾病一般有:头目发热、夜盲症、青光眼、鼻渊、压痛等,其临床效果令人满意,除此之外,谷精草对于部分眼科疾病也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太平圣惠方》中对谷精草也有着详细的记载,在其卷三十四中做如下介绍:谷精草为主药可制成谷精草散,该药方中需要药材如下:30g谷精草,烧成灰的马齿苋15g,晒成干的甜瓜蔓苗15g,白矾7.5g,烧成灰的干漆7.5g,烧成灰的干虾蟆90g,川升麻15g还有猪牙皂荚30g。将上述药物捣烂并细磨成粉,放入钵里面让其分布均匀,每天应用剂量共1.5g,将该药粉在伤口位置涂敷,每天涂敷3次,对于虫牙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李时珍《本草纲目》里面有详细注明谷精草对脑通和眉痛有突出的治疗效果。药方如下:剂量为两钱的谷精草、三钱地在还有一钱乳香,将其研磨成粉。每天应用剂量为半钱,在竹筒中烧,用烧出来的烟熏患者鼻子。对偏正头痛的治疗方法主要如下:使用谷精草并将其研磨成粉,加入白面糊,调匀之后分布在纸上然后贴于患者疼痛位置,等到干了之后再进行更换;又能够有另一个用法,使用剂量为一钱的谷精草末还有铜绿,再加入半分硝石,混合均匀之后随着头痛的位置,吸入对应的鼻孔当中。

对鼻血难以止住的症状治疗如下:将谷精草研磨成粉末,每天服用剂量为两钱,和温水吞服。小儿雀盲,也成称为夜盲,对此类疾病治疗方法主要如下:使用羊肺一具,使用竹刀将其剖开,然后在里面放置谷精草一撮,通过瓦罐将其煮熟,每天服用一些药物,能够收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此类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宜使用铁器煮熟,如果患者难以食用,那么将其炙熟之后再捣烂,将其做成丸子,大小如绿豆般,每天服用大约三十颗。《临床常用中药手册》当中对于谷精草科药物的应用也有着记载,如夜盲症:使用羊肝一具,谷精草30g,使用水将其炖熟,将羊肝吃下还有将药汤喝光;感冒发热头痛症状,还有咽炎,将谷精草剂量大约为912g使用温水煎熟,然后饮用;鼻窦炎症状,使用以下药物:谷精草18g,白芷4.5g,草决明、密蒙花、夜明砂等药物各9g,木贼、蝉蜕还有钩藤等各6g,蔓荆子15g还有防风和辛夷等药物各3g,使用温水煎煮,每天服用1剂。中心性视网膜炎,对此类疾病需要用到以下药物,谷精草、车前子、甘草、决明子还有党参等,每种药物均10g,温水煎服,每天服用1剂。孙平根对鼻渊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研究,收治该院鼻渊患者共118例,对其应用谷精草为主药的合剂进行治疗,而其临床治疗痊愈率达到62.7%,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可知对鼻渊患者应用谷精草合剂治疗能够收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5谷精草治疗方案分析

5.1治疗牙痛

牙痛病症采用外敷方式治疗。选用30g谷精草、90g干虾蟆、15g马齿苋、30g猪牙皂荚、15g甜瓜蔓苗、7.5g干漆、7.5g白矾以及15g川升麻。其中马齿苋、干漆与干虾蟆均需烧制成灰、甜瓜蔓苗需要使用质地较干者。将上述药材仔细研钵,将其研细并让其充分混合。将研磨好的药材分为剂量为1.5g的小份,每天3次敷在牙痛处。

5.2治疗头痛

选取2钱谷精草、1钱乳香、3前地在。将药材一同研磨成粉末状,将其放在烧烟筒内,剂量为每天0.5钱。用其燃烧出的气体熏蒸鼻腔能够达到通气效果,同时缓解头痛症状。

5.3治疗胆热

此种治疗方案适用于因热邪瘀积造成的肝胆不适。选取1.8g谷精草、0.9g桔梗、1.5g白芍、1.5g龙胆草、1.5g荆芥穗、1.5g、1.5g玄参、1.5g决明子、1.5g连翘与1.5g牛蒡子。将上述药材以锉刀锉成细末状,加上10段灯芯,使用400mL的水煎服。当400mL水煎至约240mL时,将药物中的渣滓去除,当因疾病产生不适时服用。

5.4治疗眼部疾病

谷精草对于眼部疾病中双目红肿、存在遮蔽感的症状较为有效。选用谷精草30g以及一个羊肝,用水炖煮后只喝汤,长此以往能够达到明目效果。另外,也可以将谷精草、甘草、龙胆草、木通、生地黄、荆芥、赤芍、茯苓、牛蒡子以及红花一同用水煎服,能够治疗因头风造成的牙痛以及双目红肿,达到明目效果。

6讨论

植物学论文范文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伴随科学技术、工业技术飞速发展而来的同时也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环境问题也就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最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他们都把环境保护、植物保护纳入到了国家的重点工作当中。

号称我国第三次“”的林业改革也明确的把植物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改革发展的目标。此次改革除了是要丰富和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扩展和延伸农村发展空间、提高林业竞争力的支持和手段、促进新农村建设以外,更是为了提高林业植物的生产、发展力度,减少人为或自然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当前我国植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领导没有加大重视、宣传力度不到位。我国许多的地方领导都没有对植物保护的作用、意义理解到位,他们往往只重视眼前利益,忽视了植物保护所带来的长远利益和对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这就是导致我国植物保护工作存在一定问题的关键原因。因为,如果地方的领导没有对植物保护加大重视,那么在植物保护的具体工作过程当中便会出现资金不足,导致设备、技术水平落后等现象发生;而宣传力度不到位具体体现在社会、农村当中的许多人都只把林改作为发展、改善农村经济的一种措施、手段,没有理解到其对子孙后代的重要意义,没有一种植物保护的全民意识。

(二)植物保护建制散步完善、设备基础落后。我国目前仅在县级以上建有植物保护的相关机构,部分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在县级也还仍未设建植物保护站。虽说存在由农服中心指导县级以下的城、乡进行植物保护工作这么一项措施,但是现阶段农服中心也没有专业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所以许多城乡、农村的植物保护工作还不能进行技术保障性的实施。还有,当前县级植物保护站所设立的人员编制在5到8人之间,但是这同一个县的平均耕地面积来看,是无法全方位完成植物保护工作的。所以,应该呼吁大众力量,在社会上树立起植物保护的大众意识,以全民的力量来落实好植物保护工作;部分保护站内的基础技术设备如电脑、显微镜、天平、虫情测报灯等不完善,缺少植物保护基本的物质条件,导致植物保护工作不能有效的展开,这也是当前我国植物保护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植物保护站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能力普遍较低,技术力量薄弱。目前,国内多数植物保护站内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受过专业的植物保护培训,其素质能力普遍偏低。在日常的植物保护工作当中,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运用先进、科学的技术方法进行植物病虫害防治,当植物有发病的症状出现是,大部分人采取的办法都是一味的进行撒药,同时对植物病虫害发生的现象、时间、规律没有进行科学严谨的记录、分析。这样非但不能有效的对植物进行治疗,更加不能了解到发病原因,以及采取如何的措施进行预防。同时,大量喷洒的药剂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污染,这同植物保护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三、植物保护工作改良措施

(一)政府加强重视、加大宣传力度。植物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所以以政府应该加大重视力度,彻底贯彻专项专管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归属,对农、林以及植物保护等相关部门的协调运作提出硬性规定。通过考察、调研制定出一套适合地方的法规、政策。对防治方法、、检疫标准、防治适期等标准进行统一。建立、完善科学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机制以及突发灾害的应对机制,对植物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控制。同时还应该加大对相关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植物保护技术能力;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关于植物保护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宣传,在社会上树立起植物保护的大众意识。

(二)加大植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古人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切实的干好植物保护工作,除了要求让专门的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以外,还需要有较为先进的物质基础设施作为保障。所以各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植物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更新施药机械,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降低残留药剂对资环环境的污染,推广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实现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1。

植物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植物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在高等农业院校,植物学课程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农业生产类(农学、植保、园艺)、林学等专业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大致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被子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建成,第二部分是植物类群和演化,第三部分是被子植物类群简介。植物学是农业院校大学一年级学生最先接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教学成效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质量。目前其传统的教学和实习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为了充分体现植物学课程教学在农口专业教学中的基础地位,本文就当前植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小结,并对怎样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了探索。

1植物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理论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植物学课程具有相对较为稳定的教学内容、教材和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传统的理论授课,教师往往吃透一本教材,准备一套PPT即可对该课程进行常年授课。这样植物学课程教学内容就偏陈旧,缺少一些植物科学前沿的东西,不利于整个学科的发展。

1.2学生学习植物学的积极性不高

植物学课程是一门综合农学、园艺、园林、植保、中药等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概念多并难以理解,有些内容实践性又强,都使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感到无趣。再加上内容陈旧,教法单一,学生的积极性更提不起来。

1.3实践教学安排不合理,实习形式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习环节大多安排在理论课程后面,一般是在全部理论课程结束后再组织学生去野外实习,但这时候北方地区要么是夏天要么是冬天。植物的许多重要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都不能同时展现在同学们面前,使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严重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往往结果事倍功半。野外实习方法仍然采用一套僵化的固定模式:即指导老师带着一群学生到相应的实习地点,沿着安排的路线进行植物类群的识别和标本的采集,回到学校后再对标本进行鉴定、梳理和压制,最后进行一些简单的考核,上交一份实习报告就算完成实习任务。整个过程实习过程就是识记一些植物名称,技术能力锻炼有限,获得的知识并不系统,实习结束后,在实习中所学知识马上就会遗忘,整个实习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2植物学理论教学改革的建议

2.1丰富教学内容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植物学教材相对固定,可能使用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换。植物学教学内容也就相对固定,缺少一些新的科技前沿的内容。这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是不协调的,应该摒弃旧的观念,加快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另外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入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增加一些植物学的研究热点与当前科学研究的进展,不仅可以学到经典的教科书知识,同时还可以感受到科学研究的魅力所在。

2.2丰富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使书本上的抽象难懂的概念变得形象直观。另外,还可利用课间的10分钟,放映一些相关的视频,例如:针对园艺专业的学生,让他们观看一些园艺博览会、牡丹花会节、梅花节、展等视频,并将视频内容与课程中相关的理论知识相融合,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2.3提高学生学习植物学的积极性

随着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教学手段的增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随之提高。在保证正常的教学时间的前提下,可让学生积极参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PPT讲述2-3个科或属的植物。另外,可以引导学生时时观察校园里植物生长,并用照片记录下某种植物在不同时期外部形态的变化,然后在微信、QQ或微博上分享自己拍的照片,大家一起进行学习和讨论,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提高学生学习植物学的积极性。

3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3.1适当调整实践教学时间和地点

实践教学应紧跟理论教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地点,使学生尽快熟悉和掌握植物的形态特征,并与理论知识相对应,避免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现象。例如: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打破教材上固有的章节顺序,可以参考校园周边植物生长状况,实时讲解相应的科属,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3.2充分利用周边植物资源进行实践教学

遵照植物学实践环节要求,充分利用新乡市的公园、绿化带、花卉市场等公共资源,根据不同的实习目的和要求,进行相应的安排。例如:认识和鉴别观赏园艺植物,可以去花卉市场和人民公园;认识和鉴别木本植物,可以去森林公园和海洋公园;认识和鉴别野生的药用植物,可以去关山和九莲山。

3.3充分利用校园植物大学

校园就是一座活生生的“植物标本馆”,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讲到植物类群中的蔷薇科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的蔷薇园进行实地讲解,讲述相关科属的特征、识别要点、生长习性和代表植物等,使学生看着植物活体来学习,这样就更直观、更形象,进而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对校园植物进行详细的实地调查、信息数字化采集,编写一个校园植物名录,建立一个校园植物数字标本馆。为植物学教学实习以及植物爱好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4结语

植物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农业科学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相关农口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面专业课的学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学校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与摸索,才能探索出适合当今植物学科发展的教学模式。

总之,我们应该不断进行植物学教学改革和创新,把植物学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杨宝玲.浅析农林类高职院校植物学教学[J].科教文汇,2010(10):168-169.

[2]郑相如,王丽.植物学(第2版)[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1-4.

[3]吴瑞云,覃瑞,刘虹,等.植物学自主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资讯,2009,10(30):244-245.

[4]席嘉宾,廖文波,凡强.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2(6):88-89.

[5]张乃群.高等师范院校植物学教学改革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105-107.

[6]李晓娟,高述民,郭惠红,等.提高“植物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5,33(5):63-65.

[7]段代祥.多媒体技术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771-17772.

[8]王政,何松林,李永华,等.旅游管理专业“观赏植物学”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6):151-152.

[9]马慧丽.《园艺植物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9(38):99-100.

植物学论文范文6

《根、茎的解剖结构》专题,对于初学植物学的生物竞赛生,经常是个不易跨越的难点。此处知识结构略显零散,知识点极多,包括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根的此生结构、双子叶茎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单子叶植物根、茎的初生结构、裸子植物根、茎的次生结构这几大部分;同时出现了很多生僻且易于混淆的新名词,如:初生、次生、原生、后生、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等。所以,高中生在以常规方法学习本专题知识之后,经常会出现遗忘、混淆、知识结构模糊不清等情况。

一、知识框架主干的明确――主要模块的选择

本专题的知识模块极多,如果混杂在一起,会让学生觉得知识混乱,容易混淆、遗忘。因而本文作者在众多的知识模块中,选择了四个主要模块,作为本专题中,最为核心的知识框架主干:双子叶植物初生茎横切、双子叶植物初生根横切、双子叶植物次生茎横切、双子叶植物次生根横切。

这四部分的知识模块之前,关系联系非常紧密:

首先,选择自然界中最为典型的双子叶植物为例,让学生建立根与茎结构的基础模型,摒除其他类群的干扰。当学生的脑海中已经坚实的建立了基础模型之后,再陆续进行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三生结构等其他知识的学习,此时更加容易学生理解,方便其记忆,而且记忆效果良好,不会遗忘和混淆,这也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关于同化的理论相符合。

其次,横向的比较:根与茎作为植物的营养器官,在结构上是相联系的,也有着大量的相同结构与不同结构。在生物生物竞赛考试中,这四个主要模块中的细节经常被拿来相互对比。因此将四个模块并列排出,也便于学生进行教学章节之间的互相关联,对比其相同与不同点,从而在答题时更为得心应手。

最后,纵向比较:不论是根还是茎,其次生结构都是在初生结构的基础上,反分化而进行的。因此在“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的模块中间,便于学生加入“根与茎的次生生长”部分的知识,使得知识模块之间紧紧相连,融于一体。

二、主要模块中知识的呈现

对于四个主要模块,本文作者选择了手绘简图、文字共同构成图表的形式,以手绘简图作为概念图的核心。

1.核心――手绘图

在本专题中,本文作者选用手绘简图作为概念图的核心,以其原因是手绘简图有便于学生在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1)对实验能力的培养

绘制简图是一种传统的植物学研究方法。尝试观察植物组织切片的照片、手绘植物简图,相当于在植物理论课训练时,提早渗透植物实验的技巧,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经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培训之后,当生物竞赛学生通过联赛考试并且进入省队选拔阶段之后,接受生物竞赛植物实验训练时,他们会更为得心应手。

(2)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帮助

植物学是一门基于观察实验的传统科学。因此在理论学习阶段掌握一定的实验技巧,对植物学的整体学习很有帮助,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更为轻松的掌握植物学理论知识的记忆方法。

(3)对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让引入绘制简图的环节,很容易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画得像”,“画得简洁、清晰”之上。这就能够鼓励学集中注意力观察细节,的能培养学生去繁就简的能力,增进他们的表达能力。

2.辅助――文字描述为主,示意图为辅

在概念图的核心――手绘图之外,辅以文字表述。这些文字主要分为两方面的内容:

(1)图注结构名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手把手的指导学生,把重要的结构名称使用特殊颜色的彩色笔把结构名称标注出来。在本专题的学习中,根、茎横切面上的各部分结构及其特点都是重要的考点。而这些结构恰好能够通过图注的形式被标注在植物简图上,这样,在之后的复习中,学生也能够一目了然,直观地看到各部分结构的名称、位置以及特点。

(2)知识扩充

在课程开始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把他们觉得重要、有趣或者难以记住的细节知识点用能够擦除的铅笔标注在图注、结构周围。

(3)知识超链接

上一篇气象学论文

下一篇全球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