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月的古诗范例6篇

描写月的古诗

描写月的古诗范文1

1、宋代翁卷的《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2、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3、宋代司马光的《客中初夏》。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来源:文章屋网 )

描写月的古诗范文2

9.古诗三首

教材分析: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风景诗。诗人选取了从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热爱大好秋色的喜悦之情。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雪梅》这首诗写出了梅与雪的特点。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人评判,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

学情分析: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古诗教学只有多读多悟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收获。

教学建议:

教学本课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自主学习,通过初读解字词,熟读知大意,品悟情感的思路推进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反复诵阅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课可先引导学生解诗题,知作者,并通过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自读古诗,把握节奏,再通过自由交流理解诗意,其间适时引导朗读,体会词语的用法、诗的意境,在理解品读中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

体会诗句中含有的哲理。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古筝曲《渔舟唱晚》。

学生:搜集三首诗的作者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背诵古诗。

3.通过在读中想象意境,描绘意境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4.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难点

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画面引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渔舟唱晚》古筝曲,欣赏“残阳照水图”和“新月东升图”)同学们看了这么美的画面,有什么想说的吗?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的内容。(根据不同的话进行点评)同学们讲得很详细,语言也很美,但是有一个人比你们更厉害,他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两幅画面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你们相信吗?想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怎样讲的呢?

2.观看多媒体(走进作者及课文内容),了解诗人及作诗背景。

二、指导学诗,体会意境

1.理解题意。

(1)题目“暮江吟”你是怎样理解的?

(2)从题目看出这首诗是写景还是叙事?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

2.学生读诗自学,初步弄清古诗的含义,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大胆想象,用彩笔绘画一幅《暮江吟》的图画。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从学生的绘画中挑选出几份具有代表性错误的图画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对比诗文进行评析。

2.多媒体出示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两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3.多媒体出示后两句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出示注释,学生自读自悟后两句诗。

可怜:可爱。

似:好像。

(2)“露似真珠月似弓”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为什么“露似真珠月似弓呢”?老师指点回答。(因为这是可爱的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是月初,月亮还是弯弯的月牙。)

4.最后一句诗用了两个比喻,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们能说出来吗?

师指点:把月亮比作弓,把露水比作晶莹发亮的珍珠。

(1)提问: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时候江边的景色?

(从傍晚到夜幕降临的江边景色,可见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新月升起的时候)

(2)从诗中描绘的景物,你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5.朗读指导。

(1)请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古诗,看谁能读出诗的韵律美,节奏美,读出诗人的情感。

(2)(教师播放动画:诗人站在江畔激情吟诵)此时你们就是那位身着古装的白居易,面对奇景吟诗一首……谁先来展示一下?

(3)有与他不同理解的吗?以你的理解读读吧!全体同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

(4)看同学们读得热火朝天,我心里直痒痒,谁来和老师比试读一读。

(5)听范读。(出示课件: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第一句,平缓,轻柔;第二句,惊叹;后两句赞美)

(6)大家看着画面,听着音乐再次齐声读一遍。(呈现秋景图,播放古典乐)

四、绘画着色,感受诗文的画面美

学生通过学诗,了解了诗中描写了深秋时候,从傍晚到夜幕降临江边的景色,你们能把这两幅画涂上适当的颜色吗?

板书设计:

暮江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背诵古诗并默写古诗。

3.体会诗人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及诗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4.理解诗句的含义,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

体会诗句中含有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一首诗。(板书:题西林壁)

2.谁来说了你对苏轼相关情况的了解。

(学生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写此诗的背景,教师指点、补充)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互查,了解大意。

3.指名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诗中词句的意思,把不理解的标出来。

5.小组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深入感悟

1.小组汇报。

2.教师对学生汇报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引导,并适时提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你有没有体验过从不同角度看事情,结果各不相同的例子?你从这首诗中受到什么启发?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文,想象古诗描绘画面,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师范读)

4.两个同学对读,深入体会。

5.小组接龙练习背诵。

四、小结学法

初读,读准读通;再读,了解大意;三读,理解句意;四读,体会情感;五读,想象情境。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的大意,领悟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长短,应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在冬天,同学们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场雪了。老师带了一些图片让大家一饱眼福。(课件出示:人们把雪称为报春使者)

2.在冬天,我们总要提到一种植物,它就是梅花。(课件出示:人们也把梅称为报春使者)

3.那么雪和梅争着报春,谁更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雪梅》。

二、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作者在诗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来理解诗意。指名读注释。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说说诗意。

(1)一、二句的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

(2)三、四句的意思: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

(3)颜色洁白是雪的长处,是梅花的短处;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长处,却是雪的短处。(板书:各有长短)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不服输的语气;诗人为难的语气;各有长短的语气)

3.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怎样才能更完美呢?(板书:取长补短)

4.让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看看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吧!(课件引出主题)只有取长补短,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

5.这首诗写雪与梅的古诗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还告诉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的道理。让我们来背一背古诗。

三、拓展延伸

1.这首诗的作者在写完诗后大发感慨,又写了一首《雪梅》,算是对前一首的补充与解释。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雪梅(二)》)

2.课后收集描写雪与梅的古诗。

板书设计:

白____香

各有长短

取长补短

描写月的古诗范文3

新课标推荐的120篇(段)古诗文是诗中精华,内容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却富含人生哲理。做好古诗教学,首先应解决让学生从古诗中学什么的问题,其次是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以达到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的。本文以新课标推荐的部分古诗文为例,进行简要分析。总体而言,它们所表达的思想积极向上,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祖国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对亲情友情的歌颂,对快乐童年的回忆。

1 爱国诗

如陆游的《示儿》,该诗是陆游的绝笔,在弥留之际,作者还是念念不忘被外族侵占着的中原故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可以领会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著、深沉、热烈、真挚!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2 写景状物诗

写景状物诗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如李白的《望天门山》。这首诗,作者不仅描写了山的奇伟(中断),而且描写了水的湍急(回),由此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一片热情,并且于无形中塑造了一位在前进的道路上昂首挺立、心怀激荡、思绪奔放,迎太阳勇往直前的主人公形象。诗人对壮丽河山的满腔热爱和他豪迈个性的精神力量,在诗行间洋溢,全诗充满阳刚之美。再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为人们描绘了一幅多彩、广阔、深远而迷离的江南春色图,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如果诗人没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绝不会描绘出这样一幅饱含深情的江南春图。

3 亲情、友情、乡情诗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开元四年(716年)重阳节,作者在长安遥望家乡,思念兄弟作的节日思亲诗。首句两用“异”字,倍觉与亲人的别离凄苦;“独”字更突出怀乡之情的强烈。对亲人的思念,不一定逢佳节才有,但以逢佳节时更迫切,二句以一“倍”字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又以“每”字点出这种激情绵绵不断,表现出他离家时间的长久。又如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借月写旅中思乡之情的五言绝句,客中静夜不寐,忽见床前月光如霜,遂有天寒客久之感。而抬头望见窗外明月高挂,家乡、客中本一月共照,因之望月顿生思乡之情。作者紧紧抓住由眼前景物而触发的瞬息之间的灵感,以传神之笔写出这首千古绝唱。又如孟郊的《游子吟》,此诗是游子出门临行思亲人恩情之作,诗中“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深入表现母亲在游子临行时的心理状态,作者以极平淡的语言写极平凡琐屑的家常,却道出人类最伟大而永恒的爱――母爱。

4 田园生活诗

如王维的《鹿柴》,这首诗写鹿柴傍晚景致,前两句写幽深山境,静中寓动,愈显其静;后两句一派生机,以动托静,意境优美。这首诗的特点就是用极其平淡之语营造出一种恬静的境界,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5 童趣诗

如白居易的《池上》,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用直白的笔触描写了小孩采莲归来的情景。一个“偷”字使小孩的“顽皮”跃然纸上,一个“藏”字写出儿时的无忧无虑,“浮萍一道开”不仅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还勾起人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更给人留下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无限惆怅。又如袁枚的《所见》,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奇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6 歌颂劳动人民的诗

如李绅的《悯农》,两首诗生动地表现了农夫劳作之艰辛,同时也暗寓了粮食之得来不易,作者通过“锄禾”“汗滴”“种粟”“收子”等典型的劳动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反映了千百万农民的疾苦,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哀怜。

从以上看出,中小学语言教材中的古诗,虽然数量少,篇幅短,但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却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古诗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古诗内含的思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目的。笔者认为,理想的古诗教学,不应该是学生学习此首古诗的终点,而应该是学生阅读大量古诗,进而接触、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爱美情趣,全面提高素质的起点。

参考文献

[1]汪堂家.“论学”之识[N].文汇读书周报,2007-7-13

描写月的古诗范文4

一.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节令诗的分类

所谓节令,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节,后来发展为二十四节气。而在苏教版语文教材的节令诗中,作者借其所描写的不同节日与风俗,表达了自己不同的思想情感。教材中的节令诗(广义上词也属于诗歌,所以节令诗词可简称为节令诗),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教材中的节日诗词

苏教版语文教材写节日的诗词有五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上册)、《清明》(三年级下册)、《元日》(四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和《水调歌头》(均为七年级上册)。所提及的节日按照先后顺序分别有春节、中秋和重阳。清明既是节气又兼节日,虽为节日,但主要作为时令的标志,因此将清明归入时令一类,此处不再赘述。首先看古诗里对春节的描写。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新正、元日、元旦、正旦等,是夏历的一岁之首。春节表现了中华民族注重家庭和睦、五谷丰登等美好愿望,时间为夏历的正月初一,辛亥革命后,为了与世界历法同步,我国开始推行公历纪年,定公历一月一日为元旦,夏历一月一日为春节。春节广义上并不是指正月初一当天,从祭灶到元宵约二十天期间皆可称为春节。从节俗看,春节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包括贴春联年画、吃团圆饭、放爆竹、亲友贺年等。教材中所选的北宋王安石的诗歌《元日》(四年级上册)就描写和反映了这一习俗。诗题《元日》所指的就是正月初一。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交代了当时春节燃放爆竹的习俗,这一习俗延续至今。另一习俗是饮屠苏酒,诗人于是写到:“春风送暖入屠苏”,古代的习俗是正月初一这一天,全家人先幼后长,来饮屠苏酒(美酒名)。[1]末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交代了古时春节的另一习俗,在正月初一这天,人们用新的桃符换下旧的。“桃符”是用桃木写的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旁,以之来压邪,与现今的贴春联年画有些类似,王安石的诗歌说明在北宋时期民间便有这种习俗了。换新桃符表达了人们渴望新年万象更新的美好祝愿,也有希望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家人平安的寓意,其次是对中秋节的有关描写。中秋节作为我国另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合家团圆的心愿,包括对月亮的特殊情感。但中秋成为法定节日的时间较晚,北宋太宗时才定为官方节日。具体时间是夏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恰逢三秋之半,仲秋之中,故亦称为“仲秋节”;又因为此节在八月,适逢秋季,所以又称为“秋节”和“八月节”。节俗有赏月咏月,吃月饼,家人团圆。苏教版语文教材中选择了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七年级上册)一诗,其中有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正说明了当时中秋赏月的习俗。北宋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七年级上册)序是一首著名的咏月词,开头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句已经家喻户晓。之前的小序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交代了写作背景。此次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大约四十一岁,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任,来山东密州做地方官,与弟弟苏辙已经七年未见。此时正值中秋,作者醉酒诗兴大发,于是赋词表达与手足深情,又表现出中秋应当赏月和团圆的节俗,还提及了赏月时饮酒的习俗。古代,人们庆祝中秋由来已久。《周礼•春官•竽章》中云“中春、昼击土鼓,咏诗以避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2],即在周朝时期,其节俗已经初露端倪,当时每逢秋分会举行迎寒和祭月的活动。从汉魏到南北朝,中秋的节俗才从祭月发展到赏月。如汉代枚乘《月赋》、南朝梁沈约《咏月诗》等[3],都说明了当时社会赏月之风盛行,而现在的节俗是唐宋以后才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最后为重阳节的民俗描写。在古人的观念中,九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所以称为重阳[4],节俗有登高、赏菊和佩茱萸等。重阳登高大约萌芽在汉代,其原始意义是驱邪免祸消灾。登高野宴也成为了主要的内容。[5]届时,人们登临高山或其他高处,饮茶酒,插茱萸,形成复合型的节俗活动,所以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或茱萸节。王维有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上册),诗句后两句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体现了佩茱萸和登高这两个重要的节日习俗。此外重阳节正值秋季,正在盛开,因此还有赏菊和饮菊酒之俗。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就说明了这一点。

2.教材中的时令诗词

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时令诗词有五首:《春夜喜雨》和《春晓》(均为二年级上册)、《清明》(三年级下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和《观刈麦》(均为七年级上册)。先看对“雨水”的描写。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历史上很早就有相关记载,《礼记•月令》中有“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6]时间是公历二月十九左右,物候是气候回暖,雨水连绵。杜甫的《春夜喜雨》(二年级上册)反映了这一节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说明在雨水前后有大量降水过程,天气渐暖,预示春天已经到来。此外民间又有“以雨水为二月节”的说法,即把雨水作为农历二月的开始。再看“清明”这个时令。民俗节日中,节气兼节日的唯有清明,因此显得十分特别。由于还有插柳和祭扫祖先的节俗,因此清明节又被称为插柳节和拜扫节。时间大约是公历的四月五日,物候有气温升高,雨量增多,适宜春耕春种。晚唐的杜牧长于近体诗中七绝这一艺术形式,被选入教材的诗歌是《清明》(三年级下册),有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就说明了降雨的物候。节俗有:扫墓祭祖,春游踏青。祭祖扫墓是清明时的主要节俗,包括坟前祭拜和培修坟墓两个方面。唐玄宗鉴于当时寒食上墓风气之盛,下令民间在寒食扫墓;又由于两者时间相近,所以寒食节的部分节俗与清明发生关联,后来清明扫墓就沿袭下来。[7]清明正值暮春,人们把扫墓和郊游巧妙地结合,使得踏青也成为一项重要节俗。踏青时有放风筝、荡秋千等娱乐活动。杜牧所写的“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处,一语双关,说明人们祭拜祖先时庄严神圣而心情沉重;绵绵春雨又使人们更为愁苦,如同“断魂”一般,这是时令引起的人们情绪上的变化。最后谈谈“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因为此时适宜种植如稻、麦等有芒的农作物,所以称之为“芒种”。[8]时间是公历六月六日左右,物候有:炎热潮湿,梅雨不断;节俗有:夏收夏种,饯别花神。白居易在《观刈麦》(七年级上册)中写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芒种时节小麦成熟,人们忙于在入梅前收割小麦。此处讲的就是芒种节气前后农民收麦时的农忙场景。此外,芒种节气过后,春花多凋谢零落,预示着花神退位,因此民间也有饯别花神的节俗。[9]

二.语文教材中节令诗的写作特点

教材中涉及的节令诗都比较通俗易懂,语言简练而生动。虽然描写的节令并不相同,但是都描写了相应的节日或者时令所特有的风俗与物候。

1.写作手法:白描为主,借景抒情节令诗的描写相对应节令的物候和节俗,通常都使用白描手法,如韩愈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或是王安石的“千门万户瞳瞳日”,都是直接描写物候和节俗,十分生动形象。此外,借景抒情也是主要的写作手法,不同的物候能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正因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因此“路上行人欲断魂”;而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如同“月有阴晴圆缺”,也都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景物描写达到抒感的目的,例如,“雨纷纷”既是景语也是情语,借雨天表达了对祖先的悼念崇敬之情。此外如韩愈的“绝胜烟柳满皇都”,巧用对比,但相对白描和借景抒情来说对比的手法出现较少。

2.修辞艺术:使用多样,相得益彰节令诗喜用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夸张、通感等,都比较常见,这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精湛技艺。A.对偶:整齐悦耳,凝练和谐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常见的修辞手法就是对偶,如律诗的中间两联均要求对仗,节令诗中这种手法也有,如苏词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句既朗朗上口,又起到了比较的作用,人的离合如月的圆缺,更好表达出对于手足分别、人生无奈的感慨。又如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都是这种手法。B.比喻:生动形象,文采斐然在节令诗中也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诗人用本体、喻体的有关文字,找出了事物的相似点,更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如“天街小雨润如酥”,意思与“润物细无声”类似,但是以“酥”喻春雨,更能表现出春雨滋润万物、使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强大力量,正因为如此,韩愈的这首七绝就令人耳目一新了。C.夸张:借助想象,引起共鸣夸张也是节令诗中重要的修辞手法之一,适当的夸大需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杜牧的“路上行人欲断魂”,“断魂”既能表现出阴雨不断使行人心情沉郁,更能表现出扫墓时的庄严而神圣。D.通感:感同身受,真情流露节令诗中广泛运用通感。通感又叫“移觉”,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如苏轼的词句“高处不胜寒”,使用非常精妙,有空灵蕴藉之感。[10]作者虽未曾去过天上,但是通过想象之语使人如身临其境,通感能表达作者与笔下人物同样的情感。

3.语言风格:典雅含蓄,通俗质朴中国古典诗歌历来注重典雅含蓄之美,通过描写景物,创造意境,为表达情感服务,节令诗也是如此。“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借这种浪漫想象之语,表达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一般来说,节令诗多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主,语言不夸饰雕琢,而是朴实平易,如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直言明说,今天读来仍然通俗易懂。

4.形式体裁:古体近体,诗词兼具教材中诗歌的形式多样,如《观刈麦》(七年级上册)是古体的乐府诗,《春晓》是五言古诗,因为近体诗不押仄声韵。《清明》(三年级下册)、《元日》(四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均为七年级上册)等都是近体诗,且都是七言绝句;《春夜喜雨》(二年级上册)是五言律诗。除了诗歌,还有词作,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七年级上册)。

三.研究古代节令诗的现代意义

学习古代的节令诗词,不仅与今天的中小学生语文学习有关,而且对现代的许多读者都有启发意义,也有利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

1.拓宽学生与读者知识视野的意义

在节令诗的研究及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将文学的内容与民俗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联系起来,也会让同学们了解古代民俗的特点,甚至比较古今民俗的不同,这样就可以扩充语文教学知识的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学可谓事半功倍。同时,对于成人读者来说,在阅读这些节令诗时,因为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识,也能促进人文学科不同知识的学习,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文学民俗,都会加以了解,从而拓宽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

2.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

当今现代社会,少数人重视物质财富,忽视精神生活,民俗节日的氛围不浓,逐渐式微;一些年轻人追究时尚,看重“洋节”,因此,保护传统的民俗节日迫在眉睫。学习节令诗词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能起到保护传统、传承文明的作用。这些节令诗词,有助于学生和普通读者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以及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特点,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描写月的古诗范文5

语文高考古诗词的阅读鉴赏题从一卷移到二卷,变客观题型为主观题型,答题的难度显然有所提高。鉴赏中有关表现手法的分析,以前只要求考生对题目中的解说进行正误判断,热现在则要求考生作出分析,并作简要的阐述。这就要求考生对常见的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有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下面就结合具体的古典诗词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2、烘托

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3、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

4、用典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5、比喻和象征

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如唐代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满希望的心理,写自己应试前紧张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如李白常借雄奇不平凡的事物,如大鹏、天马、雄剑及高山大河,来寄托他的理想,象征他的才能;喜欢选取高洁美好的事物如明月、凤凰、松柏、美人等,来象征报的人品节操;又常选取遭摧残、受拘羁的人物事件来比喻他的经历和处境。

描写月的古诗范文6

[关键词]柳得恭;王士祯;松京杂绝;秦淮杂诗;神韵说

[中图分类好]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2013-03-28

作者简介:朴雪梅,女,朝鲜族,吉林延吉人,朝鲜-韩国学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朝鲜古代文学。(延吉 133002)

王士祯(1634-1711年)是清初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和诗论家之一。他的神韵说经《带经堂诗集》传入朝鲜后,在朝鲜北学派诗人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朝鲜北学派发掘诗歌的审美价值、探寻朝鲜文学的特性奠定了基础。

泠斋柳得恭(1748-1807)是朝鲜北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与李德懋、朴齐家、李书九同誉为“后汉四家”,与其他北学派成员一样深受王士祯诗歌理论的影响。得益于他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他在接受王士祯怀古诗方面显示了其雄厚的功力。[1](243)特别是其怀古诗《松京杂绝·九首》,从诗歌的素材、结构、表现以及主题意识(广义的意味上讲)等方面,都受到了王士祯《秦淮杂诗》的影响[2](62),这也使得这组诗成为了最能体现柳得恭接受“神韵说”诗歌理论影响的作品之一。

本文拟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和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以王士祯的《秦淮杂诗·十四首》与柳得恭的《松京杂绝·九首》的审美表现、审美体验为切入点,探讨柳得恭诗歌对王士祯“神韵说”的接受样相。

一、物象之纯美

“清”作为古代诗学概念,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这一时期已开始用“清浊”来比喻善恶美丑。三国时期,曹丕将其引申到文艺学领域。他认为作品风格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作家的气质才性,而作家的气质才性又有清浊之分,清浊即高下。唐宋以后,“清”与“浊”的概念在文学理论批评发展中逐渐变成诗歌审美的重要范畴。“清”作为一种审美范畴内涵十分丰富,从审美情趣上看,它有超凡脱俗的特点。从作品的意境、风格、语言上看,有轻盈、流丽、潇洒的特色。清人王士祯十分推崇司空图的“清奇”之说,在此基础上衍生了“清远”的思想,他在《池北偶谈》卷一八中解释道:“汾阳孔文谷云:‘诗以达兴,然需清远为尚。’薛西原论诗,独取谢康乐、王摩诘、孟浩然、韦应物,言‘白云抱幽石,绿筿媚清涟’,清也;‘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与传’,远也;‘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清远兼之也。总其妙在神韵矣。”[3](105)在此,“清”是事物摆脱世俗功利性后的审美表现,而王士祯所说的“白云抱幽石,绿筿媚清涟”为清,表现的正是在泯灭了世俗欲念后对物象的审美观照。

(一)相同点

王士祯以“清”为审美价值取向,远离世俗功利性,体现了描述物象纯美形象的风格,给十七世纪的朝鲜诗坛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为他们创作诗歌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王士祯尚“清”审美思想的影响下,柳得恭的诗作物象中也呈现出远离世俗功利性的审美特征。如王士祯的《秦淮杂诗》共计十四首,其一至其七以早已荒芜的古迹为其描写对象,其八至十四以历史人物为吟咏对象,体现了历经兴亡的归于平凡的清寂之美。柳得恭接受了王士祯神韵说的影响,其《松京杂绝》前六首都以繁华落尽见真淳的历史景物为描写对象,婉转地道出了古都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下面首先看一下他们对古都宫廷旧址的吟诵:

秦淮杂诗·其二

结绮临春尽已墟,琼枝璧月怨何如。惟余一片青溪水,犹傍南朝江令居。

松京杂绝·其二

輦路依俙暗紫苔,行人尽解上荒台。台前倘不徘徊去,只为松京噉炙来。

两首诗都以宫廷旧址为描写对象。《秦淮杂诗》中“结绮临春”是南朝亡国之君陈后主为金屋藏娇所建楼阁,标志着陈后主引宾客日夜与嫔妃文臣游宴、大制艳词的糜烂奢华生活。《松京杂绝》中的“輦路”是天子或王臣所乘车骑留下的车辙,由此推论,诗中的“荒台”也应该是高丽的王宫旧址。如今“结绮临春”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与青溪水融为一体变成了自然景色的一部分,荒台也已经面目全非,只留下一行长满苔藓的车迹。两座宫廷旧址都失去了昔日的霸气与奢华,只剩下了残垣断壁,但它不凡的身世,使其不同与周围的物象,独具历尽富贵荣华、观尽世间冷暖、超然度外的“清古”与“清寂”之美。

由此可见,两位作者从非功利性出发,在审视物象本真之美上对清的解读达到了高度契合。但两首诗的着眼点却有所不同,王士祯以南朝陈后主的风流雅事为背景,使该诗清中带“艳”;柳得恭以游历战火后满目疮痍的古都宫廷遗址的游客心境为背景,清中有“真”。类似的差异点在王士祯的《秦淮杂诗》后七首与柳得恭的《松京杂绝》后三首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二)相异点

王士祯的《秦淮杂诗》后七首注重描写文人雅事,分别吟诵了秦淮河岸著名“顿杨”、“杨雨香”、“博寿”、“沙”、“马湘兰”、“顾横波”、“范珏”,她们都是沦落红尘的风尘女子,但其艺名流芳百世,其义理不让须眉。站在时代更替、物是人非的秦淮河边,反观历史中历代名妓与文人墨客的风流韵事,已是真假难辨,只有想象中美姬孤傲的身影还在惹人遐想,给人以“清艳”之感。但柳得恭在吟诵历史遗迹之清古、清寂之余,也捕捉到市井人家平凡生活中的美,使他的诗作平添了几分清真之美。如其七描写了“红衣红裙,似男非男”的商妇憨态可掬的模样;其八吟诵了寒食节探亲回家的民妇富有地域特色的着装;其九则描写了市井集市平常的晨景,展示了市井百姓生活中的平凡景象。虽然是市井俗事,但通过柳得恭对景物的陌生化处理,使其成为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凡尘俗景,显现出新奇而简洁的清真之色。如,《秦淮杂诗·其十一》与《松京杂绝·其九》:

秦淮杂诗·其十一

新月高高夜漏分,枣花帘子水沉薰。石桥巷口诸年少,解唱当年《白练裙》。

松京杂绝·其九

郎当征铎满通街,店舍晨鸡喔喔呼。午正门东灯影乱,小儿叫卖澹婆姑。

两首诗都以古都现实的市井生活为背景,吟诵了古都返璞归真的祥和景象。王士祯笔下的石桥巷口景色宜人,古朴中不乏清艳之美。枣花开满岸边,新月高挂天际。有一群少年在那里唱着明朝郑之文为名妓马湘云谱写的戏曲《白练裙》。柳得恭则以三种音色,还原了松京城最常见的晨景,黎明前的松京城午正门东集市,车马清脆悦耳的铃铛声和店舍里传来的公鸡啼鸣声划破了夜色空寂,卖烟的孩童闻声而起,提着灯笼叫卖。虽都是现实的市井景色,但王士祯的诗作却掺杂着些许联想与想象,借助昔日名妓马湘云所在的古城古道石桥边,烘托出唯美、清艳的氛围。柳得恭的诗作则落笔实处,通过实景表现实情,着墨于此时此地古朴真实的松京城本色,清真之美跃然纸上。

综上所述,“清”作为诗歌审美形态之一,具有超脱尘俗而明晰省净的内涵。[4](49)王士祯与柳得恭的诗组都选取了符合该审美标准的物象为吟咏对象,都偏向于吟诵退去之色后古都古迹的清古、清寂之美。但由于对诗歌价值的不同追求,使两位诗人对“清”的解读表现出一些差异。王士祯重视纯粹内在精神与审美活动,认为诗歌重要的是具有审美的真实与客观的共感带。[5](113)因而他并不执着于现实世界,更注重人类普泛的情感领域。但柳得恭认为诗歌不仅要具备审美价值,更需“以上讽刺,以下风化”的社会功利性,因而十分注重诗歌的写实性。审美主体迥异的价值追求投射于审美客体,就会呈现出不同的审美追求。

二、视角之平远

“远”作为古代诗学概念,语出钟嵘《诗品》:“古诗,其体源于国风。陆机所拟十四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可见,古代诗论中的“远”是指一种广阔深邃的艺术境界。唐代皎然《诗式》提出诗歌风格的十九体,谓“远,非如渺渺望水,杳杳望山,乃谓意中之远”。宋代严羽《沧浪诗话》把“远”列为诗歌九品之一。陶明濬《诗说杂记》卷七云,“何为远?沧溟万顷,飞鸟决眥者是也。”这里的“远”,已经完全脱离了其表示距离的本义,而是指诗歌创造出来的一种情思浓厚、意境深远的境界。明代李东阳《麓堂诗话》云:“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浓而近者易淡,淡而远者难知。”可见,“远”还有幽深含蓄的意味。而王士祯在《池北偶谈》卷一八中说的“‘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与传’,远也”中的“远”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对审美客体保持新鲜感的审美态度,一层是对审美客体的远距离观照和全面把握。在此段 暂且讨论第二层意思,即对审美客体的远距离观照和全面把握。简言之,远要自近山而望远山,取其小景,窥得其神。

(一)相同点

王士祯十分重视诗画相通论,并把它看作是营造“神韵”之境的基本途径,认为达到“以上画境”的诗才是好诗。[1](242)因此,他的诗歌多采用全境式的视角,捕捉最具特色的景象。柳得恭继承了王士祯采用“平远”视角、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的创作手法。如《秦淮杂诗·其一》和《松京杂绝·其一》都以全境式的视角描绘了古都步入春季的景色。

秦淮杂诗·其一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

松京杂绝·其一

门千户万总成灰,剩水残山春又来。吹笛桥边踏青去,礼成江上打鱼回。

两首诗都以全境式的视角把握了古都初入春季的景象。《秦淮杂诗·其一》中的秣陵舟是秦淮河河面的景物,水上楼阁是秦淮沿岸的景色,雨丝风片是对步入春季之后江南春雨绵绵的天空景象,浓春烟景则是烟雨蒙蒙的秦淮河岸整体景色的描绘。王士祯通过江中舟、河岸楼及雨丝等三个意象,再现了雨季秦淮河岸的凄冷景象。《松京杂绝·其一》的首句是对战火下松京城凄凉景象的回忆,属于虚景;第二句是对春季松京城山水景色的描写,属于实景;第三句着笔描绘了新罗敬顺王向高丽太祖乞降的“吹笛桥”与迎送宋朝使臣的“礼成江”的景色。两首诗都选取了最能代表身份的景物,通过对这“一鳞一爪”的详细描写,以实出虚,再现了江山易姓后古都异常凄凉的春日景色。

由此可见,两位作者对“远”相同的解读,在于以平远视角取景,以小景见大景。虽然两位作者的写作手法相近,但王士祯对景色的描写相对模糊,而柳得恭诗作对景色的描写却相对真实,这种差异在其它诗作中更为突出。

(二)相异点

如上所述,王士祯和柳得恭都采用了以平远视角取景、小景传大景之神的表现手法,但在是否要求形似的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种分歧在实景描写中尤为突出。如《秦淮杂诗·其四》和《松京杂绝·其八》都是对古都街景的描写,但一个神似貌离,另一个形神兼备,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秦淮杂诗·其四

三月秦淮新涨迟,千株杨柳尽垂丝。可怜一样西川种,不似灵和殿里时。

松京杂绝·其八

爱侬双绶尺来垂,洽过田中白鹭鸶。寒食归宁斗笠小,芜城踈雨不禁吹。

前一首诗是对秦淮河岸杨柳的描写,后一首诗是对寒食节省亲回家的着装的描写。两者都以最具特色的景物作为吟诵对象,利用以实出虚的方式,构筑了完整的古都景象。前一首诗作是对三月秦淮河岸的风景的描写,三月的秦淮由于雨水充足,涨了不少水,但秦淮河到底涨成了什么样子,仅仅通过作者的“三月秦淮新涨迟”还难以还原其原形。充足的雨水使柳树长势甚好,但仅凭“尽垂丝”这一模糊的描写还很难捕捉到秦淮河两岸春雨霏霏、杨柳依依的景色。略有笔墨的景色描写,虽深得其“韵”,却难以现其“形”。柳得恭以民妇头上长长的发带、小巧玲珑的斗笠为切入点,通过对两件饰物的描写,再现了寒食佳节松京城们拖着长长的发带、带着小巧的斗笠、迎着小雨前行的富于地域特色的民俗景象。作者对长长的发带的比喻——“田中白鹭鸶”,使的着装显得异常生动鲜明。

由此可见,虽然他们都主张“诗画相通”,以“平远”视角捕捉大景中的小景,以小景展示大景之神,但对形似的问题却存在较大差异。王士祯在《香祖笔记》中对诗画相通解释道:“余尝观荆浩论山水,而悟诗家有三昧,曰远人无目,远水无波,远山无皴。又王懋《野客丛书》太史公如郭忠恕画,天外数峰,略有笔墨,意在笔墨之外也。”可见他注重的是“意在笔墨之外”的“神”,只要神会,不必具体到水中的波、山峦的起伏。因而,王士祯诗歌对于物象没有客观真实性的要求,只论形象,不求符合现实世界的真实性。[5](114)柳得恭接受了王士祯诗画相通论的影响,也常以画论诗,但他却很注重“象形”与“会意”的统一。他在其《湖山吟稿序》中写道:“六书之数,一曰象形,二曰会意,三曰指事,画长于象形,而诗长于会意,文则长于指事,不诗之画,枯而无韵。不画之诗,暗而无章,诗文书画,可以相须,不可单攻也。”[6](326)可见在柳得恭看来,形似与神似并不相互矛盾,而是相辅相成。诗文不仅要会意,还要吸取绘画的“象形”,不可偏向于任何一方。因此,柳得恭作品中的景象十分具体真实,特别是《松京杂绝》后三首对景物的描写更是跃然纸上。

综上所述,两组作品虽然都以平远的视角取小景之实,再现了大景之虚。但基于他们对形与神的不同理解,使两部作品呈现出了“形神统一”与“神似貌离”的差异性。

三、意境之清远

王士祯在其《池北偶谈》卷一八中指出:“‘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清远兼之也。总其妙在神韵矣。”在此,“清”倾向于浸透着主体情趣的审美客体的审美表现,即重在景物描绘,而“远”则侧重于审美客体中所蕴含的主体思想情感的审美表现,重在情感的抒发。倘若两者兼之,则会体现出一种山水清淡之色与超尘脱俗的境界。[5](119)简而言之,“清”指对物象的超脱功利性的审美观照,“远”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由符合“清”标准的物色构成的景色的观赏视角,二是指作者隐于景中的韵味之“远”。当诗歌满足这三项标准时,就能够营造出清幽淡远的意境,而读者需以“观、味、悟”这三个阶段玩味其中真味。

(一)相同点

王士祯的《秦淮杂诗》与柳得恭的《松京杂绝》所描摹的审美客体都没有强加诗人的判断与情感,需要通过作者在诗中描绘的文化意象,品味作者的言外之意、味外之味。且看两首诗对昔日君王与宠妃游玩场景的描写。

秦淮杂诗·其二

结绮临春尽已墟,琼枝璧月怨何如。惟余一片青溪水,犹傍南朝江令居。

松京杂绝·其六

晩樵青石洞中归,凄咽寒山草叶吹。犹似当年宵猎罢,一声胡笛凤加伊。

两首诗都需要通过“观、味、悟”三个阶段对诗作加以玩味,才能领悟诗中的真滋味。首先,“观”即是外观。在先秦文献中,“观”被引申到艺术领域,泛指对艺术作品外观形式美、形象美的审美感知和把握。“结绮”阁是陈后主宠妃张丽华的住所,“凤加伊”表面指狩猎时吹的笛子,但它与高丽32代君王禑王的宠姬、密直副使赵英吉的女儿同名。从外“观”上看,两首诗都只是对昔日游玩地的描绘。但中国古典美学不满足于接受主体一时的感官愉悦和停留在作品表层的徜徉,这就需要第二阶段的“味”来品味其中的真滋味。“味”对接受主体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细”,二是“久”,三是“复”。“味”强调的是接受主体对自己头脑中形成的阅读后象进行回味和反思的一种回溯性的心理活动。王士祯在其诗文中,只描绘了青溪水畔的江令故居与结绮临春两阁,但作为南朝奢华糜烂宫廷生活标志的“结绮临春”和张丽华葬身之地“青溪水”,再加上助纣为虐的江总昔日宅院,三者共同构建的组图很容易使读者联想到昔日南朝的奢华、城池沦陷时陈后主与张丽华慌张躲入井中避难的狼狈像和张丽华被隋军斩首时的凄惨景象。这些想象中的景象在时过境迁后归于平静的现实景象的映衬下,不禁让人感慨世事无常。柳得恭的诗作也只是攫取了“青石洞”、“寒山”、昔日狩猎时的胡笛声这三个意象,作者巧妙利用禑王的宠妃与“凤加伊”,①引导读者联想到禑王经常在平民中选拔貌美的女子乔装成男子在宫中狩猎游玩的历史事件,由此抒发了作者的无常之感。玩味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悟”,在这个阶段,接受者心灵与接受对象所传达的内在生命结构之间产生深层的契合。两首诗都通过对君王游玩地的今昔对比,道出了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的苍凉之感。但两首诗所指之“境”却与之大相径庭,一个偏向于抒情,另一个倾向于反思。金柄珉教授就曾指出王士祯的《秦淮杂诗》抒发了对明王朝的哀悼之情[2](63),而柳得恭的《松京杂绝》与其说是对高丽王朝的哀悼,倒不如说是对高丽王朝的哀诉。

(二)相异点

如上所述,王士祯的《秦淮杂诗》与柳得恭的《松京杂绝》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了诸多相似之处,但两者迥异的诗学观使他们所营构出的意境却大相径庭,一个倾向于情绪的宣泄,另一个倾向于反思历史的功过。由于王士祯的神韵诗以表达感受为主,它的侧重点不是再现景物,因此,王士祯的诗作出现了反复出现相同的景物的现象,如江总宅院反复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在其二“结绮临春尽已墟,琼枝璧月怨何如。惟余一片青溪水,犹傍南朝江令居”;第二次是其六“青溪水木最清华,王谢乌衣六代夸。不奈更寻江总宅,寒烟已失段侯家。”两首诗从不同的侧面吟诵了江令宅院的变迁和世事无常,抒发了作者对古都的“哀悼”之情。柳得恭对朝鲜不重视自国历史文化现象提出过多次批判,认为诗歌以温柔敦厚、反映现实、传治世之音为目的,因此他的诗偏重于“叙事”。诗的编排也相对紧凑,一到三是对宫廷旧址的描写,四到六是对代表松京城作为国都的历史场域的描写,七到九是对松京现实市井生活的描写,这些景物以高丽历史为线索而串联在一起,相对来说叙事性比较强。

王士祯的诗作不仅有对同一场景的反复吟诵,也存在着同一首诗中同时出现不同朝代人物的情形。且看《秦淮杂诗·其八》和《松京杂绝·其四》

秦淮杂诗·其八

新歌细字写冰纨,小部君王带笑看。千载秦淮呜咽水,不应仍恨孔都官。

松京杂绝·其四

苍苍终古几人看,一片嵯峨蜀莫山。辽宋金元明使者,于今次第眼光寒。

两首诗都存在着时空上的跨越性。王士祯的诗是横跨南朝与明朝两代,柳得恭的诗则历经辽、宋、金、元、明五朝。王士祯的“新歌细字写冰纨,小部君王带笑看”写的是明朝时期福王阮司马以吴绫作朱丝阑、书《燕子笺》诸剧进宫之事,后句“千载秦淮呜咽水,不应仍恨孔都官”指涉陈后主的狎客孔都官宫中纵饮作乐误国之事。孔都官与明末阮大铖尽管时隔数百年,但两人皆因便嬖荒淫亡国而被作者编排到同一首诗里。而柳得恭的诗歌虽然在时间上横跨辽宋金元明五代,但描绘的却是同一件事。“蜀莫山”指松京城,如今它不再是,这也就失去了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作为一国首都的历史也被人淡忘,以至于现在外国人看待松京城的“眼光”都变“寒”了。可见在王士祯神韵说的影响下,柳得恭在创作作品时也采用了显景隐情、意在言外的创作手法,其作品感情指向隐蔽,写出的事件画面相对客观。王士祯侧重于审美客体中所蕴含的主体思想情感的抒发,柳得恭则追求诗歌的社会功利性,因此一个偏重于“情”,另一个偏向于“事”。这使两组诗歌作品以相似的艺术形式,展现出了貌似神离的意境之美。

由此可见,虽然两组诗都选用了显景隐情的艺术手法,需要读者通过“观、味、悟”三个阶段加以玩味、品读其言外之意,但不同的诗学观决定了不同的诗学内涵。虽然指向“清远之境”的表现手法相近,但由于王士祯认为“诗缘情”为主,其意指偏向情绪的渲染;柳得恭则认为“诗言志”为本,其所指倾向于写实。

注释:

[1] 金柄珉:朝鲜中世纪北学派文学研究[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 金柄珉:朝鲜北学派文学与清代诗人王士祯[J].文学评论,2002年 第四期

[3] 傅璇琮等主编:中国诗学大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4] 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上一篇减负提质

下一篇电商仓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