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中秋的诗句范例6篇

描写中秋的诗句

描写中秋的诗句范文1

王禹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赏析】

@首《村行》是北宋王禹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开头两句,交代了时、地、事。时令是秋季,这是以“菊初黄”间接交代的;地点是山间小路,这是以“山径”直接点明的;事情是诗人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领略山野旖旎的风光。而人物自然是诗人本人,这是从诗的结句中的“吾”字而得出的结论,这是从诗行里透露出来的消息。这两句重在突出诗人悠然的神态、浓厚的游兴。

三、四两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下,这是目睹。这里,“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愈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数峰”句写数峰宁静,不从正面着墨,而从反面出之,读来饶有情趣。这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的“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说它们‘无语’或如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说‘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并不违反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这样,‘数峰无语’‘此山不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的废话……”

五、六两句进一步描写山村原野的景色,诗人选择了“棠梨”与“荞麦”这两种具有秋日山村特征的事物来加以描绘,用“胭脂”和“白雪”分别比喻“棠梨叶落”的红色与“荞麦花开”的白色,把山村原野写得色彩斑斓,可谓有声有色有香。

读完这六句诗,我们自然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在那初黄的时节,人到中年的诗人骑着马在山间小路穿行,他神态悠然,任凭马儿随意行走,尽兴地观赏着秋日黄昏山野的景色:时而倾听着回荡在众山沟里的秋声,时而观看默默无语伫立在夕阳下的数座山峰,时而又将视线投向那红似胭脂的棠梨落叶与洁白如雪的荞麦花……诗人在这六句诗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景图,很好地体现了宋人“以画入诗”的特点。

描写中秋的诗句范文2

【关键词】古诗词 景物描写 手法

中国古典诗歌“贵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说恨,而是借助于外界事物来表达,诗人惯用的手法便是借景抒情,于是就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写景诗。但写景因抒情的不同而方式各异,常用的写景方式有:

一、动与静的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比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将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是动态描写的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做了不少文章。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二、正与侧的结合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三、虚与实的结合

“虚实相生”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也是诗词重要的表现手法。诗词中的“虚”是指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在字里行间体味出的虚像和空灵境界,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实”是指诗人描写的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与实往往是相对的,虚实相生可以使作品的结构更为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如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虚写叱咤赤壁的周瑜:雄姿英发,年华方盛却卓有建树,实写诗人自己光阴虚掷,早生华发,“虚”“实”对比,有志报国与壮怀莫酬之情溢于言表。

再比如欧阳修《踏莎行》正是运用“虚实相生”艺术中“虚”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凄清的离别气氛,更好地抒感。上阕写实,通过仲春之融怡明媚风光反衬“行人”之离愁别恨。下阕写虚,想象描绘出一幅楼头思妇图:柔肠寸寸,千绕百转,晶莹的泪珠流过粉妆的双眼,画楼太高,且不要凭倚而望,行人在春山之春山外。通过“行人”设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像来写愁思。妻思夫,夫念妻,画尽人间悲欢情。

四、远与近的结合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仰视、俯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如杜牧的《山行》,前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五、白描手法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洁明快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柳永的《雨霖铃》这首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诗人没有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寓情寓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为千古绝唱。寒蝉、长亭、兰舟,这些景物通过白描勾勒出离别的不舍,离别时的心理冲突。“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道尽了恋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别情。自述“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直言出离别甚于常时;而冷落凄凉的秋季又是白描手法的妙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六、声与色的结合

描写中秋的诗句范文3

古典诗歌中的表现手法是诗人用来抒感、表达主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创作者往往借助各种表现手法来表达思想情感、阐述哲理,表现写作意图。诗歌的表现手法有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比(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情感)、兴(托物起兴,借某一事物的开头来引起正题中要描述的事物和要表现的思想情感)。发展到现在,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乐写哀、对比映衬、典故、想象、象征等。

解题金钥匙

在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这一知识点时,命题者往往从多个角度入手,常见的考查角度有以下几点:

一、情感态度角度

题型:1.诗句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诗句通过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3.诗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阐述什么样的哲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解读:反复阅读诗句,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层含义,结合诗歌主旨、意境和创作的时代背景等来分析。如“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诗人先写“地”“鸦”,而不写“月”,但却让我们分明感受到月亮的存在,因为“地白”“栖鸦”是月亮朗照的结果,既然地白如霜,栖鸦可见,即使诗人没有明写“月明”,我们也可以处处感到“月明皎洁”。因此这两句是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同时又暗扣“望月”这一诗题。

答题要点:表现手法+抒发的情感。如通过对比、欲扬先抑、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衬托等表现手法,抒发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建功立业之豪迈,离别思乡之愁绪等。

二、意境形象角度

题型:1.描述诗句中通过表现手法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其中的含义。2.诗句通过什么表现手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3.诗句通过什么表现手法塑造了怎样的形象?4.对运用表现手法来描绘画面、情境的诗句进行扩充性描写。

解读:我们要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句中的景物和形象,体会诗歌中的情境、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诗人在描摹细致委婉、隐秘难言的情感时,往往通过景物来渲染或衬托。如“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张可久《清江引・秋怀》)中,前两句道出诗人的思乡情。然而这种思乡之情有多深有多浓,诗中并没有直接表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一组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那么诗人为什么要把这幅秋景着上浓丽的色彩呢?因为他要衬托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显然,这里用的是以景衬情的表现手法。

答题要点:意象特点+表现手法+深层含义。

三、整体分析角度

题型:1.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2.从表现手法上对诗歌内容作整体分析。

解读:根据诗歌内容,可侧重赏析诗句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如“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群争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答题要点:表现手法+描绘的情景+抒发的情感+表达的作用。

模拟训练题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旅夜书怀

[唐]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本诗前四句写“旅夜”的情景,试分析一二句的景物描写与三四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不同?

(2)本诗后四句是“书怀”,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本诗的七八两句。

2.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杜甫《春望》首联言明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怀凄然。

B.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将明月拟人化,想象奇特。

C.白居易《观刈麦》中“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侧面写尽农民矛盾的心理。

描写中秋的诗句范文4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2―0095―01

表达技巧是高考诗歌鉴赏重要考点,表达技巧的分类有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立意结构、修辞。其中表达方式中的描写和抒情是常考内容。

1. 描写

①根据着眼点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描写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即正面的描写和侧面描写。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②按描写的文笔来分,描写又可以分为细描和白描,细描指采用工整的细腻的笔法,把描摹对象纤毫毕现地绘画出来,笔法细腻,形象丰满。白描是不用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如,《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临行又开封”是人物的行动细节,也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反映。这种生动的细节使抽象的思念变得具体可见,体现了诗人提炼生活素材的功夫。

③根据观察的角度,描写又分为远近、高低、俯仰、上下、内外、天空地面等多角度描写。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

④根据景物的特点,描写可分为动静、虚实、明暗(昼夜)、点面等。

A. 动静结合。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

B. 虚实结合。在古代诗歌鉴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古代诗歌中的“虚”一般有以下三类: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已逝去之景之境,如苏轼的《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的史实;设想未来之景之境,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实”在诗歌中即为实景、实事、实境。

C. 明暗结合。比如,《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后两句明暗对比:一缕夕阳射进蔚然深秀的树林,落日余晖映在一块青青的苔藓上,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D. 点面结合。比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面两句就是面的描写,后面两句就是点的描写,点面结合。

⑤从感官的角度,可分为: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等。

2. 抒情,从抒情的方式来看,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

如,《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又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艺术手法,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即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触景生情、用典抒情。

① 借景抒情。顾名思义就是借助景物来抒感。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如,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诗歌中一二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凄清伤感的暮春落花图。三四两句描绘出了幽竹在山窗下不改清阴,抒发了作者回归故乡的喜悦。

② 寓情于景。如,《从军北征》(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全诗是一个壮阔而又悲凉的行军场景,诗中将景色、动作、声音、感情四者融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情在景中,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③ 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可以是景物,也可以是动物或其它事物,常含有象征意义;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移情于物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石灰就象征诗人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④ 触景生情。触景生情也叫因景生情,是诗人由所见的景物激发出情感,并且情感完全融合在景物中的间接抒情方式。

描写中秋的诗句范文5

关键词: 唐诗 俳句 中日自然观

对待大自然,中日两国人民都认为要与之和谐相处,在自然的怀抱中生活。与此同时,两国人民的自然观也各有特色。本文拟从唐诗和俳句的对比来看各自的特色。

一、日本人喜欢纤细而朴素的自然,中国人偏爱雄伟华丽的自然

中国的自然景观华丽而巨大。日本的景色美丽而纤细。对于自然景物,日本人认为小而纤细的东西最美,中国人还是觉得大山大河最具美感。

唐开元年间山水诗人孟浩然的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道: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

又如诗圣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唐诗也为我们再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色。再来看看日本俳句名家的俳句作品。

小林一茶的俳句:

せ蛙 负けるな一茶ここにあり。?摇?摇?摇?摇?摇

やれ打つな ハエが手をする足をする。?摇?摇?摇

瘦青蛙,别输掉,一茶在这呢。

不要打哪,苍蝇搓它的手,搓它的脚呢。

周作人在《苍蝇》一文中,曾对小林一茶的俳句十分推崇,因为他觉得小林一茶能“以一切生物为弟兄朋友,苍蝇当然也是其一”。①从上面的2首俳句可以看出,俳句作者对于自然界的任何微小的生物都有怜爱之心。作为日本的传统,对于朴素单纯的事物评价非常高,越简单细小的东西越美。

又如,日本著名俳人松尾芭蕉的俳句也经常描写小的事物。

て死ぬ けしきはえず 蝉の声。?摇?摇?摇?摇?摇

海士の屋は 小海老にまじる いとどかな。?摇?摇

不曾见过频死的秋蝉还在拼命地叫。

渔夫家,小虾盛满平箩里,混入一只小蟋蟀,形似小虾在鸣唱。

二、日本人对于季节的感受更为敏感,俳句中经常会出现季语

生活在岛国的日本人对于季节的转换和天气的变化非常敏感。这种敏感通过俳句的“季语”表现出来。说到俳句,首先要提的就是“季语”,只有充分理解了“季语”的含义,才能欣赏俳句。当人们读到季语时,就会联想到当时的季节,进而理解这首俳句要表现的内容及情感。例如:山吹を 踏んでく 雀かな(正冈子规)(「山吹指棣棠这种植物,是这首俳句的季语,意指春天)。这首俳句让我们联想到盎然的春意,一只飞来的雀鸟落在了柔软的棣棠枝条上,枝条难以承受突如其来的重量晃动弯曲了,这突然的晃动又让雀鸟大吃一惊,自然与动物的和谐,充满生机的春天,让人为之感动。

大多数俳句都有季语,例如:

春雨や 小の小 ぬるるほど

春雨细细落 润泽沙滩小贝壳(与谢无村)

五月雨を あつめて早し最上川

五月雨纷纷 汇集名江最上川 奔腾向前方(松尾芭蕉)

菊の香や 奈良には古き たち

奈良秋菊溢香馨 古佛满堂寺庙深(松尾芭蕉)

初雨 猿も小蓑を 欲しげなり

初寒降雨 猿要小蓑衣(松尾芭蕉)

在这四首俳句中,“春雨、五月雨、菊、雨”分别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季语。

三、两国人民都非常善于捕捉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声音

唐诗和俳句有很多都描写了大自然的声音。打开王维的诗集,我们在欣赏一幅幅色彩明丽的山水风景画时,仿佛还听到自然界各种奇妙的声音。这里有风雨的啸吟:“阴风悲枯桑”(《送陆员外》)、“飒飒松上雨”(《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有鸡犬的喧闹:“朝日众鸡鸣”(《晓行巴峡》)、“犬吠寒林下”(《过李揖宅》);有猿猱的啼叫:“秋月听猿声”(《送杨少府贬郴州》)、“可宜猿更啼”(《送张五归宣城》);有鸟儿的鸣啭:“园庐鸣春鸠”、“雉响幽谷”(《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还有深山古寺的清磬疏钟:“鸣磬夜方初”(《饭覆釜山僧》)、“秋雨闻疏钟”(《黎拾遗听裴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时而,飞流直下的悬泉瀑布声如雷吼:“瀑泉吼而喷,怪石看欲落”(《燕子龛禅师》);时而,秋暮山中的蝉鸣蛩响撩人愁思:“草堂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愁”(《早秋山中作》)等。大自然的各种天籁,万千景物在运动变化中发出的音响,都被诗人一一收摄进诗中,组成一幅幅有声画,一章章交响乐。②

日本描写声音的俳句也不逊色,俳人松尾芭蕉描写声音的俳句就很多。例如:

古池や 蛙びむ 水の音。?摇?摇?摇?摇?摇?摇?摇

寂静的古池塘,青蛙跃进池水中,扑通水声响。

ほろほろと 山吹き散るか の音。?摇?摇?摇?摇

风吹花落水声凉。

静さや 岩にしみ入る 蝉の声。?摇?摇?摇?摇?摇?摇

幽冥厉蝉声,悄然浸岩中。

在仅仅17音节的俳句中让我们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青蛙蓦地跃入古池塘发出清脆的扑通声、瀑布的落水声、寂静庭院里的蝉鸣声等,万籁都可以从俳句中听到。日本人可以说是大自然的“知音”。

四、日本人和中国人都想把个人寄托于自然,与自然山川融为一体

芭蕉的一生可以说是在旅途中度过的。正是旅行让他从自然中探求到艺术的本质。他悟到人应该顺应自然。从他的旅行日志「奥の道中,我们能够读到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强烈愿望。「奥の道着重描写了以“寂”为核心的思想,并表现了人对自然的归属感。他在开篇就写道“积日羁旅,漂泊为家”,表达出了他对身世的感慨和对旅行的执著。行旅中,芭蕉写出了大量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俳句和散文。例如:

夏草や 兵どもが の

夏天草凄凉,功名昨日古战场,一枕梦黄粱。

さや 岩にしみ入る 蝉の声

山色幽静透禅院,细听蝉声沁岑岩。

蛤の ふたみへれ 行く秋ぞ

蛤蜊壳离肉,此时分别去两地,秋日行迟迟。

野ざらしを 心にの しむ身かな

心悲壮,曝尸荒郊有何妨,秋风透心凉。

小林一茶的一生也是在旅途中漂泊的一生。从古代开始,日本人就认为只有把自己置身于自然之中才能发现真我,自我就意味着回归自然。

唐代田园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其诗曰: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写出了山、雨、秋、月、松、石、竹、浣女、莲、舟等景物,体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再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诗中借描绘深秋辋川山水田园的恬静风光,通过寒山、秋水、柴门、暮蝉、落日、孤烟等田野乡村景物的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诗人和裴迪两个幽居山林、诗酒自娱的隐者形象,表达出诗人的田园之乐和闲适心情。

唐诗和俳句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日自然观的异同。充分理解唐诗和俳句,对于我们认识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自然观有所帮助。

注释:

①?si=1.

②陶文鹏.传天籁清音绘有声图画――论王维诗歌表现自然音响的艺术.文学评论,1983,(2).

参考文献:

[1]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郑民钦译.东瀛美文之旅丛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6.

[3]詹福瑞,葛景春.王孟体诗选.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4]陈铁民.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华书局,2005.9.

描写中秋的诗句范文6

关键词: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四时风景

Abstract: 《A Quatrain》 is a famous composition by Du Fu wrote(Two golden orioles sing amid the willows green),which be read with admiration by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Lots of readers express various appreciation and feeling from different angles on this poem.The poem describe four seasons in the Sichuan province, which express the love of nature,the love of real life and joy of feeling.

Key words: Du Fu;《A Quatrain》;“Two golden orioles sing amid the willows green”;four scenery

宋学家程颢有《秋日偶成》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1]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怡然自乐的人生观,其中的“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更是道出了一种“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人生境界。每读这首诗便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诗。虽然历来对这首诗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都离不了借景抒情的普遍看法。的确,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4句话写了4幅风景图,通过对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感和积极乐观的美好心态。但是对于这4句话彼此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作者是怎样构思这4幅画面的,却很少有人探究。经过多次的反复阅读,尤其是在前引程颢诗的启发之下,笔者认为杜甫的这首绝句中的4句诗绝不是简单的一时的景物堆砌,而是选取了一年四季中每个季节里最富有特征的自然物象加以传神地描写,从而构成4幅美妙的四季风景图。也就是说,作者是以概括的笔触描写了他所生活的成都草堂之四时美景。众所周知,杜甫一生大都在辗转漂泊,穷困潦倒,正如他在《登高》一诗里所写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只有在他晚年,由于朋友的帮助,他在四川成都的浣花溪畔才勉强修建了一座简陋的草堂,从而度过了一生中虽然短暂但是对于他来说却是最难得的安稳日子。由于生活境遇的稍微好转,杜甫的内心便有了一种难得的闲适情趣,因此这个时期所创作的诗便呈现出萧散自然的风格特点。在他笔下,安静明秀的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便成为这时期他诗歌的主要特色。而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诗便是这时的代表作,下面笔者作一具体分析:

首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春回大地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的美景。其中,鲜艳亮丽的色彩给我们留下了非常鲜明的印象。“黄鹂”对“翠柳”,黄鹂鸟儿不一定是黄的,但翠柳一定是绿的,这样的搭配在视觉的感应方面极富吸引力,令我们想到春天来临之后百花齐放、百鸟齐鸣的局面。春天可写的景物很多,但作者并没有一一呈现,而是只写柳树上边的鸟鸣,这鸟也不是一群,而是只有两只,两只鸟的叫声似乎有点单调,不足以传达出春天的繁华热闹,但是我觉得有这两只美丽鸟儿的叫声就足够了,清脆而又悦耳,完全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不是吗?实际上透过这两只鸟的叫声,我们完全能够联想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3]的热闹景象。但是叫声写得太多了,就只能是“呕哑嘲哳难为听”[4],那样就令人不堪忍受了。所以此处应以简洁为妙。

次句“一行白鹭上青天”给我们呈现的是另一番景象,如果首句以五彩缤纷繁华热闹而取胜,那么,这次句就是以淡雅素净视野开阔为特色了。“白鹭”对“青天”,天是蓝的,鹭是白的,两者相衬,既对比鲜明,又简洁疏朗。同时,作者这里用了一个极富力度的动词“上”,这“上”字的运用令我们联想到刘禹锡的那首著名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5],这两句诗都用了一个“上”字来写鸟飞的姿态,“上”给人的感觉是排除各种艰难险阻迎难而上,其中既包含了鸟儿无畏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但实质上更传达出诗人的豪情壮志,所以这两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既然刘禹锡这首诗写的是秋景,那老杜这首诗难道不也让人想到秋天的景象吗?秋天,天高气爽,令人心旷神怡,但秋天也是候鸟南飞的季节。记得小学课本里学到写秋天的文章,里边有这样几句话,“秋天到了,大雁要飞到南方去了,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这里的“一行白鹭”不正是让我们联想到秋天南飞的大雁吗?所以,笔者认为第二句是写秋景的。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一提到雪,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白雪皑皑的冬天,虽说从成都往西往远处望,是常年积雪不化的川西高原,红军翻越大雪山的情景至今令我们难以忘怀。但杜甫这里写的不可能是其他季节的雪景,而应该是冬季。其理由除了雪是冬天特有的自然景物外,还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推论:其一,前边两句分别写的是春秋两季,而接下来的第四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则使人直接联想到的是雨水充足、水涨船高的特有的夏天景象,那第三句也只能是写冬天了。其二,从作者的观察位置来看,此时是作者坐在屋里从窗户向外望去所看到的景色,一个“含”字非常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这正是于尺幅之中见千里之景;再说,作者为什么要坐在窗前向远处望,而不是如下句一样尽情地站在门外观赏西山雪景呢,难道还不是因为天气严寒门外难以久立而只能蜷缩于一隅吗?

结句“门泊东吴万里船”正如上句所分析的那样,夏季雨水充沛、水涨船高,正是水上交通运行的黄金季节,这船不是附近的渔民打渔的小渔船,而是从万里之外的东南逆江而上的大商船。作为久负盛名的锦城,地处天府之国的成都正是唐代商业非常发达的大都市,虽然自古就有蜀道难的传闻,但因为成都地处岷江上游,周围又汇集了好多的河流,水上交通十分便利,东来西往的船只经常汇聚于此进行各种商业贸易,所以杜甫自然而然地将这一夏季常见的景象置诸笔端。

综上所述,杜甫这首《绝句》正是选取成都四季特有的自然景观,加以准确传神的描写,从而向我们展示了4幅非常鲜明生动的画面。杜甫虽然地处一隅,但他心情愉悦、生活悠然,故此他能“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6],这岂非“思理之致”乎?

参考文献

[1](宋)谢枋得、(明)王相.千家诗[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91

[2]王长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23

[3]王长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453

[4]王长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