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七夕的诗句范例6篇

描写七夕的诗句

描写七夕的诗句范文1

一、教材分析:

《蝉》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它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一首托物寓意的诗。虞世南是唐初著名书法家,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

二、剖析诗意: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意: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三、作者介绍

永兴县文懿子虞世南,字伯施,汉族,余姚(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原有诗文集30卷,但早已散失不全。民国时期,张寿镛辑成 《虞秘监集》 4卷,收入 《四明丛书》。

四、创作背景

李世民夺位李渊后,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成为重臣,但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于是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这首诗可能是他受唐太宗知遇之恩而作,所以诗中的蝉是一种清高尊贵的形象。

五、艺术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达官贵人。显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了。这“贵(人)”与“清(客)”的统一,正是为三、四句的“清”无须借“贵”做反铺垫,用笔巧妙。

次句描写蝉声之传播。梧桐是高树,用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清高挺拔,且与末句的“秋风”相呼应。“流响”二字状蝉声的抑扬顿挫和长鸣不已;“出”字则把蝉声远播的意态形象化了,让人感受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全句虽只写蝉声,但却从中想象到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句对蝉声传播的生动描写,后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三、四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一、二两句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声远播,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作者却别有慧心,强调这是出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一个真理: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扬。它突出强调一种人格的美,强调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和“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作者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作者以蝉自许,雍容不迫的风度和气韵。

实际上,咏蝉这首诗包含着诗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2.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教学重点:了解古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出示《蝉》这首诗,学生自由读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二)了解作者资料

(三)学习这首诗

1、第一句:垂緌饮清露

(1)垂緌,帽带结在下巴下边的下垂部分。暗示自己的显宦身份。

(2)清露,纯洁的露水。饮清露,暗示自己清廉的品质。

(3)该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的手法暗示自己的显宦身份和清廉的品质。

2、第二句:流响出疏桐

(1)流响,指接连不断的蝉鸣声。

(2)“疏”字写梧桐枝干高挺清拔,让人感到流响易于流传。又与末句秋风相呼应。

(3)诗人以蝉自比,则其名声也就不同凡响。

3、三、四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居高”的“高”有哪两层含义?

明确: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2)三、四句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诗人笔下的“蝉”带有自况的意味。

4、小结:

在众多的咏蝉诗中,李商隐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也很有名。这三首诗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观察蝉的眼光、心情也就不同,因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被称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乞巧》

一、教材分析:

《乞巧》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日积月累,它是唐朝诗人林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全唐诗》中。

二、剖析诗意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②,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③。

注释

①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②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③几万条:比喻多。

诗意: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三、作者简介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死时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四、创作背景

幼年时的林杰,对乞巧这样的美妙传说也很感兴趣,也和母亲或者其他女性们一样。仰头观看那深远的夜空里灿烂的天河,观看那天河两旁耀眼的两颗星,期待看到这两颗星的相聚,于是写下了《乞巧》这首诗。[

五、艺术赏析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会认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能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并且感受古诗的语言美,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本单元我们走进了民间故事,学了两篇《牛郎织女》的课文,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也和“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有关。

(二)解题

首先,请同学们看老师写的这首古诗的题目《乞巧》,怎么理解乞巧。

(三)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1.自由读古诗

2.区别“宵”和“霄”

《乞巧》这首诗中有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模一样的,你发现是那两个字?

看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它们都有一个“肖”字,只是部首不一样,一个是宝盖头,一个是雨字头)

“肖”表示他们的读音,知道宝盖头和雨字头代表什么意思吗?(如果学生能回答出两者的一样的最好,不能回答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做适当的点拨,得出:“今宵”是今天晚上的意思,“碧霄”是碧绿的天空)

3.全班齐读古诗。

(四)、切题导入,学习《乞巧》

1.课件出后资料,生自由读,并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再进行适当的补充)

3.同桌结合资料理解诗的大意

4.指名说诗的意思

5.根据诗意想象乞巧的场面

有三、四行诗你看到了怎样的场面?从哪些字看出的?(理解:家家、几万条、尽)

世上的红线是穿不完的,诗人用一个“尽”字表明了家家户户的女儿们都在对月穿针,场面异常热闹

(五)、设置情境,感受诗意

1.据说织女能织出五彩的锦缎,光的像波光粼粼的湖水,亮的比天上的云霞还要耀眼,凡间的老百姓给她织的锦缎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云锦”。织女在云锦上值得图案更是美不胜收!她织的花,红似火,白如雪,娇艳欲滴,引来蝴蝶蜜蜂偏偏起舞,她织的鸟,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孩子们看见了,都想去捉呢!古代的女子针线活做得好课时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知道原因吗?

2.指名学生回答

3.师:让我们一起来到这场景中(随机问学生:姑娘,你在月下干什么呢?)

4.师:不论陈家的姑娘还是王家的姑娘,或是李家的姑娘都在穿针引线,这正是——姑娘们来读——,难怪唐朝诗人崔颢曾这样赞叹(课件出示: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学生齐读)这是怎样的盛况啊,民间《乞巧歌》这样唱到: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生齐读)

5.师:就让我们一起加入到乞巧的人群中去,眼望浩瀚的银河和皎洁的明月,许下美好的心愿吧

6.师询问学生的心愿(姑娘:七夕之夜,你要乞的是什么?)

7.学生齐读全诗

8.小结:诗人先写了“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生背第一句);再写了七夕的热闹场面——(指名生背第二句)

六、总结:

古诗之中包含着美好的愿望或者意境,还要同学们细细体会,多多琢磨,课下大家还可以在多找一找古诗中包含着民间传说或者神话古诗的古诗来读一读。

板书设计:乞巧

描写七夕的诗句范文2

关键词: 秦观 《鹊桥仙》 别样七夕情

七夕鹊桥相会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引得历代文人墨客通过诗词寄托自己的情愫,表达对牛郎织女的美好祝愿,也使得“牛郎织女”的传说更加动人、意蕴丰富。如:“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诗经・小雅・大东》)这是先秦的哀叹;“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这是汉人的惋惜;“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陷河梁。”(曹丕,《燕歌行》)这是魏士的浅吟;“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这是唐人的感叹。

在众多作品中,秦观所作的《鹊桥仙》可谓情致不同,别有一番风味。且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上片开篇两句“纤云弄巧,飞星传恨”描绘了隔河相对的织女和牛郎准备赴会的情景。一个在“弄巧”而成多姿多彩的纤云,准备穿着它前往与爱人相见;一个正急切地飞渡银河,赶去赴会,着一“恨”字流露出久别的怨恨。这一工整的对偶句不仅交代了时间、环境、人物和事情,而且把人物的情态生动地表现了出来。“银河迢迢暗渡”是情节的进一步展开,叙述了他们长途漫漫、宵行赴会的情景。后两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则就两人的七夕重逢,推出词人秦观的爱情观。“金风”,指秋风。这里不说秋风而改说金风,恰巧彰显了此风的珍美难得。“玉露”,即寒露。着一“玉”字,正好描写出露珠之晶莹清润,亦兼带清爽之意。古代文人常以“金风”、“玉露”并提,用来突出珍美圣洁的特定环境和氛围,如唐代诗人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一句。但在此秦词的情趣却与李诗有别。李诗强调的是牛郎、织女仅能在每年的七夕才得一见,表达对他们难以相聚的同情;秦词凸显的则是牛郎、织女相会于“金风玉露”这一美好的时刻,从而表达对他们爱情的羡慕与赞美。

总的说来,上片表述的意思是:秋云纤薄,变换出繁多而巧妙的花样,让人不禁联想到,那是织女灵巧的双手在不停地织着美丽的锦缎。再看银河两侧,织女星、牛郎星闪烁不停,似乎在诉说着无限怅恨;流星飞逝,传递着他们天各一方、经年不见的离愁别恨,令人感到一丝凄凉。但是对于此情此景,秦观在词中表达的却是一种欣喜,他为牛郎织女的相会而高兴。在他眼中,牛郎织女虽然一年只能相见一次,但这一次却远远胜过人世间无数夫妻的天天见面。“相爱容易相知难”。试想,假如夫妻间天天见面却彼此不知心甚至吵闹不休,怎能比得上牛郎织女这一对相互牵挂的恩爱夫妻,尽管他们一年只能于七夕相见一次。

词的上片是写“佳期相会”,词的下片转而写“依依惜别”。

下片前三句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展开想象,词人设想织女牛郎相会于鹊桥的情景。开端作者把情人相会时的那种情意比作悠悠无声的流水,以“流水”形容柔情,让人格外感到爱情的温柔缠绵。然而,“别恨长长欢计短”,愈是情深意厚,就愈加感到韶光苦短,这一夕的佳期,竟然像梦幻一样倏然而逝;那萦绕着幸福的鹊桥,转瞬间却成了他们离别的归路。“忍顾”,实为不忍顾,运用的是反问语气。“顾”,意为看。着一“忍”字,把爱人分离时那般悲痛欲绝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全句意为:他们依依难舍,怎么会忍心看那条鹊鸟搭桥而成的归路呢?正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看都不忍看,当然更不忍走了。所以,这里不说不忍走而说不忍看,意蕴更显深厚,能把“别时难”的内心情感和外在场景融为一体。作品中主人公难舍难分的感情表达得更为酣畅淋漓,达到了无可遏止的地步。

最值得赞赏的是词的结句,秦观并没有沿用时俗陈套,以凄婉低沉的情调作结,而是笔锋一转,另辟蹊径,以全新的境界迸发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千古名句。这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也是对牛郎织女纯洁爱情的歌颂赞美,既照应上片末两句,又就相会时间之短立论,进一步阐发词人的爱情观。在这里,词人以安慰而又带有议论的口吻强调地提出:人们的爱情只要坚贞不渝,经得起时空阻隔等各种不利因素的考验,则又何必一定朝夕相守、形影不离。终日长相厮守,倘若能相濡以沫,固然是一种幸福,但若是貌合神离,逢场作戏,身在咫尺,心在天涯,又岂能有真爱?倘是真爱,即使分隔两端,又怎能阻止心灵的交会,即便一年之中只一日相会,又怎能中断每日思想的交流呢?故分离并不是一种不幸,恰是一种坚定,是检验两情长久的最好砝码。其实,秦观所提出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不过是宣示了一种对爱情一反传统而又非常现实的观点:爱情的最可贵之处正在于内心感情的真纯持久,而不在于双方形影的须臾不离。因为从主观上说,真心相爱的情侣固然总是以能够相亲相偕、形影不离为最大幸福;但从客观上看,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又往往迫使他们不得不忍受短暂的乃至长久的分离,正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于是,这样的分离反倒恰巧成为检验双方爱情是否真纯持久的试金石,正所谓“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秦观《鹊桥仙》描绘的爱情是如此纯洁、真挚、坚贞、动人,与《花间集》中艳情词的缠绵悱恻、妖娆艳丽截然不同。词中亦无生死相许、相随天涯的山盟海誓,流淌于其间的,是夹杂着淡淡哀愁的真情一片,词人准确地把握了牛郎织女传说故事中包含的情感内核――超越世俗爱情的灵魂之爱,“真正的爱情是诞生于不变的灵魂之中,爱上心灵之美的人才是爱上了永恒,爱情的升华在于追求灵魂心灵的结合”。在词人眼中,牛郎织女的爱情并非尘世间凡俗的爱情,而是象征着灵魂心灵结合的美好理想,这种看法胜过白居易《长恨歌》中“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以“永远相爱不相离”为最高愿望的爱情境界。

总观全词,正是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使这首词流传久远。大多吟咏七夕的诗词是为牛郎、织女感到悲伤,感慨他们的别离,在作品中弥漫着悲苦。而秦观能跳出他人的一般见识,大大赞美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这首词的确写出了新意,表达了词人秦观对爱情的一种进步的认识。明人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卷二评价此词:“(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腐朽为神奇。”的确,“化腐朽为神奇”,秦观完全当之无愧。

参考文献:

[1]韩梦迪.从美学的角度浅析不同的七夕之悲――对比秦观与朱淑真的《鹊桥仙・七夕》.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3).

描写七夕的诗句范文3

【关键词】乞巧;古诗教学;语文教学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把古诗编排到各册的相关单元中,也与其他课文一样有了相应的单元主题,如《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编在四下册第一单元“走遍千山万水”中,《咏柳》、《春日》编在三下册第一单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中。古诗编排在相应的单元中,诠释古诗词内涵的角度也要与单元主题吻合,教学活动也要有所创新,要赋予它新的学习魅力。

一、巧妙地设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二学段(三四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的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教师用书》上也提到这首诗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必串讲诗句。”因此设计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该是重视给学生一种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

1.巧妙地解题切入。

从读题、解题、质疑开始,给学生一个释题的方法:读古诗也可从题目入手质疑,带着疑问阅读古诗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读题后,让他们先查字典理解“乞”的意思为“向人讨、乞求”后,猜想提问会“向谁讨、讨什么”。接着阅读“资料袋”,了解“乞巧”是一个节日的名称,这里的“巧”有“心灵手巧”的意思。在理解了题目的字义后,让学生质疑――再读题目,心中有什么疑问,学生会提问,“什么时候乞巧,谁乞巧,在什么地方乞巧,向谁乞巧,怎样乞巧”?这样就从题目入手,激发学习动机,而后教师顺学而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诗思考。

2.巧妙地引导自主感悟。

读题质疑,带着疑问读诗,边读边思。用“你从古诗中读懂了什么”这样的中心问题展开交流,边读边悟,读中想象,读中品味,这样的流程设计完全不同于以往“就诗论诗、解诗”的古诗教学了,而是类似于我们平常课文的阅读教学。交流中,学生们能紧扣解题时质疑的“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向谁乞巧,为什么?”等5个问题去读诗,一一地交流自己从诗句中读到的收获。老师顺学而导,引领学生读诗句,想画面,品情感,完成了了解民间故事“乞巧”,体会人们美好愿望的教学重难点。比如,交流时当学生谈到了“我读懂了‘什么时候乞巧’这个问题,是在‘七夕’乞巧。从‘七夕今宵看碧霄’这句诗知道的。”老师可以追问“读着这句诗,你的脑海中有什么画面?”,用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说出诗句描写的画面,其实就是说出自己的诗句意思的理解。理解意思的同时,相机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3.巧妙串讲“画面”,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乞巧》的诗意理解只要学生们能大致理解即可,无需教师串讲,所以在交流完四句诗的学习收获后,引领学生们齐读,想象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领学生说出一个个画面,串讲诗意。教学中,学生会把一个个画面分开来讲述,教师要引导“把这些画面组合起来,想想是怎样一个场面?然后把这个美丽的故事给大家讲讲。”

二、巧妙地拓展,丰富古诗内涵,促进理解感悟

古诗的理解,光凭想象理解,对大部分孩子来说有难度的,因此,教材编排时在课后编了“资料袋”,正是出于辅助学习的考虑。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相关学习环节,多次阅读“资料袋”,获取相关信息,帮助理解、感悟古诗内涵。第一次,可以通过阅读“资料袋”理解课题的“巧”,学生知道了题目中的“巧”是“心灵手巧”的意思,知道了“乞巧”是一个节日。第二次,是在教学诗句“家乡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时,感受“穿针乞巧”这个热闹的庆祝活动的场面时,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袋”,了解了“穿针乞巧”的民风民俗,还知道了“乞巧”的人物是古代的女子。

另外,让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简要说说“牛郎织女”的古诗,教学时,淡化处理“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为了突显故事“乞巧”。还可以结合阅读民间《乞巧歌》,帮助理解古代女子在七夕乞巧的美好愿望。

再者,在结课时,拓展阅读其他描写“七夕”的古诗,如唐・祖咏写的《七夕》、后唐・杨璞写的《七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七夕乞巧”这民间故事,从而对“乞巧”这民间故事印象更深刻。

三、巧妙地联系,深层探究整体,把握人文价值

一首古诗,一个故事,就蕴含着一定的人文价值取向。教学中,在理解诗意后,可以巧妙联系整体,深层探究,正确把握人文价值取向。教学时,在最后环节,用问题“乞巧节,仿佛看到了家家户户的少女正对着秋月穿红丝,她们穿尽红丝又是为什么呢?”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他们会谈到是为了“希望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能干、那样美丽、那样有智慧;织女是织布的能手,要是自己有她那样的本领,生活肯定会更好的的。”这时出示出示《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进行拓展阅读,加深对诗歌人文价值的认识。

描写七夕的诗句范文4

关键词:节序词 七夕 乞巧 七夕词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6-0041-02

王国维曾经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词的创作在宋代大兴,成为“一代之文学”,被宋代文士们认为是任情山水,流连光景,传情达意,怀古咏物的一种主要途径。作为一种抒情文学样式,宋词很适合表达岁时欢庆的场景。在宋词中,抒发节日的喜怒哀乐成为必不可少的主题之一,于是逐渐形成了以岁时节令为题材的重要类别――节序词。所谓节序词就是以时令节日、民俗风景为表现对象的一类词作,或抒情、或感怀、或睹物思人、或寄托遥深。

《全宋词》中的节序词数量众多,可见节日在宋人的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而这其中,以表现爱情为主题的七夕词更为引人注目。其感情的丰沛真挚都使我们感受到了“爱(狭义的男女之爱而非普遍的爱)”作为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具有的璀璨夺目的光辉。

一、 七夕由来

在我国,农历的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七夕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还有很多好听的名字,如女儿节、兰夜、乞巧、巧夕等。每逢七月初七,夏日的芳美还未褪尽,秋日的簌簌又为节日增添了几分清爽,空气中飘浮着果实成熟的芬香,到处都是爱情的味道,正适合爱情故事的上演。

这个爱情故事的男女主人公就是牛郎和织女。在中国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牛郎织女的故事有无数版本,而流传最广的,就是下面的这个:

勤劳纯朴的牛郎,父母双亡,被兄嫂赶出了家门,只得到了家中的一头老黄牛。在这头老黄牛的帮助下,牛郎娶了下凡的织女为妻。夫妻俩你耕田来我织布,生活过得宁静而幸福,还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后来,织女下凡的事情被王母娘娘知道了,派了天兵天将将织女抓回了天庭。老黄牛就让牛郎披着它的皮,带着两个孩子飞到了天庭去追织女。眼看就要追上织女的时候,王母娘娘从头上拔下了一个簪子,在天空中一划,就形成了一条天河,阻隔了牛郎和织女。两个有情人被无法跨越的天河所阻断,再也无法在一起,于是情人的眼泪就随着天河的水流淌起来。两个小儿女看见父母不能相见,也伤心地哭了起来。他们的哭声被玉帝听见,玉帝被他们的真情所感动,于是命喜鹊在天河两岸搭起了一座鹊桥,并允许他们每年七月初七都可以沿着鹊桥,与自己的爱人和孩子团聚。于是每年的七月初七都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这个故事充满了重农的气息,老黄牛在故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孩子在家庭中的作用也被凸显出来,这些都鲜明地反映了农业社会人们的家庭观和爱情观――男耕女织,生儿育女,充满了劳动气息和生活气息。这就是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社会里无数人的婚姻爱情模式。

古人以劳动为乐,享受着平凡而又怡然自得的生活。他们对于劳动一直持着歌颂的态度。像故事中的织女一样织得美丽的云锦,能够拥有这样的手艺是对女人“妇工”的具体要求。古代的妇女没有读书做官的权利,对她们才能的判定并不是以读书识字为标准。女红成为她们需要拥有的技能,并且成为一种美德被发扬光大。女红对于女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出嫁前是闺中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出嫁之后,女红的手艺优劣甚至决定了女子在夫家的地位。汉乐府诗中就有这样的展现:“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去。新人工织嫌,故人工织素。织嫌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嫌来比素,新人不如故”。这是一首弃妇诗,弃妇问前夫新娶的女子怎么样呢,前夫将新妇和弃妇做了一番比较,比较主要集中地女红上面。可知“妇工”对于女性而言的重要性。

再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对于儿媳妇刘兰芝的不满,刘兰芝说:“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可以看出,焦母对于“织作迟”也曾经抱怨过。

正因为女红的手艺对于古代的妇女如此的重要,所以七夕节乞巧的风俗逐渐成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非常重视的活动。每年的七月初七是织女与她心爱的男子相见的日子,尘世间的女子在这一天可以向好心情的织女讨教织补的工艺,好提高自己的水平。七夕乞巧的方式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穿针引线”。据汉代刘歆《西京杂记》所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气孔针于开襟楼”,可见在汉代就已经有了七夕乞巧的风俗。宋代孟元老在其《东京梦华录•七夕》中也有这样的记载:“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可见,乞巧作为七夕节中的重要活动,已经形成规模,独具特色。另外宋代周密《武林旧事•乞巧》中亦有:“妇人女子,至夜对月穿针,杯盘,饮酒为乐,谓之乞巧”的记载。

二、宋代以前的七夕作品

七夕见诸于文学作品,最早是在《诗经•大雅•大东》中,其中载有:“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的诗句。著名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梁时刘孝威作《七夕穿针诗》:“缕乱恐风来,衫轻羞指现。故穿双眼针,特缝合欢扇”。唐时王湾亦有《闰月七日织女》:“耿耿曙河微,神仙此夜稀。今年七月闰,应得两回归”。唐代崔颢有首《七夕》更是将七夕乞巧的风俗融入诗句当中,他是这样写的:“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可见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并且已经成型。连诗人都在为牛郎织女可以相见而感到高兴。

唐诗中描写七夕风俗的诗数不胜数,内容大多围绕着牛郎织女的爱情作着诗人式的感慨。诗歌或感于二人的相爱而不相见,或借此抒发自己对于爱情的见解,或借七夕之际赞颂爱情的纯真和美好。“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天外凤凰何寂寞,世间乌鹊漫辛勤”;“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莫嫌天上稀相见,尤胜人间去不回”唐人的爱情就在这欲语不得,欲罢不能中道破了心事。

七夕的风俗由来已久,无数的文人墨客都在这一天同时沉浸在爱情甜蜜而又略带伤感的爱情气氛当中。到了宋代,岁时节令体系日臻完备,节庆民俗活动愈加丰富。宋人对岁时节令的重视程度较前代尤甚。于是,作为节序词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七夕词开始在词人的笔下展现了它含情脉脉的一面。

三、宋代七夕词

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有太多沉重的文化因素,像是清明节和端午节,然而也会有像七夕这样充满了浪漫气息的节日。可以想象,每年到了七月初七,家家户户都会在月下饮秋水,吃赤豆,交流各自对于爱情的看法。女孩子们则躲在一边穿针引线地乞巧,以求获得可以和织女媲美的女红手艺。宋代的文人在如此安逸的生活环境中,更容易生发出爱情的感慨。借着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在词中表达自己对待情感的愿望以及理想的感情世界。因此,七夕词从来都不乏浪漫和感伤的情调,这在文人骚客笔下表现的尤为明显:

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鸟散余花纷似雨。汀洲老香风度。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苏轼的“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就是对“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的化用。伟大的词人坡在这样一个普天同庆的浪漫日子里,也不禁想起了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提笔写下了这样魂牵梦萦的词句。又如:

双针竞引双丝缕。家家尽道迎牛女。不见渡河时。空闻乌鹊飞。西南低片月。应恐云梳。寄语问星津。谁为得巧人。

这首词以欢快的笔调写出了宋时百姓欢度七夕的场景。“家家尽道”说明七夕节在宋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尽管这个节日的女性味道更浓烈些,正因为这样,其七夕的风气流传下来,中国文人渐渐养成了某种柔弱的女性气质。这种女性气质使得词的表达更加的婉约含蓄,藏而不露,心性细致而温柔,深情一片,充满了浓情蜜意。

温情气质成为宋代词人笔下扣人心弦的力量,造就了无数动人心魄的爱情篇章。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天人合一的词成为了千古以来吟咏爱情的绝唱。其抒情,悲哀中有欢乐,欢乐中有悲哀,悲欢离合,跌宕起伏。那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情韵兼到,风骨俱高,于黯然销魂之际笔锋陡转,流泻出欢快之意,以明朗的调子曲终人散,升华了无数情感,成为千古佳句。

谈到七夕词,柳永的《二郎神》也是不得不提的: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这首《二郎神》是柳永对于北宋七夕市民生活的白描,将北宋七夕的风俗尽现笔端,人物描写惟妙惟肖,至今仍然使我们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七夕节热闹的气氛。一位可爱的少女在月色中穿针引线,期望自己可以成功乞巧。好不容易穿上线了,她松了口气,没想到就在回廊的尽头,听见了金钗丝语之声,原来有人在月下定情呢!金钗成为七夕节男女恋人交换定情的信物。宋代词人曹勋也有“是向夕、穿针竞立,香霭飞浮。别有回廊影里,应钿合、钗股空留”的词句,其中亦提到金钗定情,可见七夕定情,也是乞巧之外七夕的另一个风俗。

词人与百姓不同,词人的爱情观与平民百姓的爱情观也不同。词人的温柔气质,使他们的爱情即使是无望的追求与反抗,都没有那么激烈,有的只是无可奈何,有的只是心有不甘。他们在尘世的罗网中编织着自己美好爱情的梦想,又在这种乌托邦式的梦想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他们尽全力捍卫自己心底最柔软的守候,在词作中投入了全部的执着。于是才有了欧阳修“一别经年今始见。新欢往恨知何限。天上佳期贪眷恋。良宵短。人间不合催银箭”的感慨;毛滂“下帘时。人间天上,一样风光,我与君知”的誓言;王之道“蛛丝有恨,鹊桥何处,回首又成惆怅。长江滚滚向东流,写不尽、别离情状”的叹恨;谢逸“桥横乌鹊,不负年年云外约。残漏疏钟,肠断朝霞一缕红”的脉脉深情。

七夕词是宋词当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有着痴绝的情韵和美。它不仅使我们深入地了解了宋时的时序节令,民风民俗,更成为了无数词人抒发爱与情的途径。词人借着七夕的美丽传说,将心中那“不管天上人间,愿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愿望呐喊出来。于是,今天的我们才能看到如此多优美的爱的词篇,字字句句,哀感动人。

参考文献:

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黎亮、张琳琳.节令.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4(宋)周密.武林旧事.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5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描写七夕的诗句范文5

唐诗五首

【教材分析】

《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作品。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1.了解诗意,体会情感,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明确写景手法,积累写景手法的专业术语。

一、导入新课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名家辈出,佳作迭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中,感受律诗的格律之美。

二、教学新课

野 望

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疏通文义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教师指导:一定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义。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目标导学二:理解诗句,概括内容

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明确:描绘了诗人临近黄昏时徘徊在东皋之上,四处眺望,走走停停,不知止于何处,一副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待的画面。

2.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明确:这两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了起来。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

目标导学三:品味分析,体味感情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明确: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明确: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3.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黄鹤楼

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谈谈你所了解的江南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著名诗文。

明确:湖北:黄鹤楼 崔颢 《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 范仲淹 《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 王勃 《滕王阁序》

目标导学二:朗读古诗,分析探究

1.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明确:生1:我喜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因为这两句对仗工整,用词优美,我眼前好像也出现了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生2:我也喜欢这两句。“历历”“萋萋”两个叠词读起来流畅、舒缓,感觉非常宁静。

生3:我喜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两句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它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2.诗中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3.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明确: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发出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4.第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第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

三、板书设计

黄鹤楼愁

使至塞上

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朗读诗歌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不仅是作诗的妙手,而且是绘画的行家,所以苏轼盛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浓郁的诗情画意是王维诗作最大的艺术特色。

写作背景: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2.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和韵律。

3.全体学生配乐齐读,并感知诗歌内容。

目标导学二:梳理诗义,概括内容

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颔联和颈联的画面。

明确:地上随处可见飘飞的蓬草,天空偶尔出现一队北归的大雁。只见灿黄无垠的大漠上,挺拔着一柱直冲云霄的烽烟,绵长如带的黄河边,一轮火红的落日显得异常浑圆、壮丽。

2.这是一首律诗,你能简要概括每一联的内容吗?

明确:首联叙事,颔联写景且蕴含感情,颈联描绘出一幅经典的画面,尾联叙事。

目标导学三:赏析诗句,把握情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明确: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再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第三,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三、板书设计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目标导学一:译诗,解说内容

请结合文中注解自译全诗。

提示:我驾轻舟一叶,顺流而下,一直远渡到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峦从我的视野中一点点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还是故乡的水好啊,它不远万里把我送到江汉平原。

目标导学二:评说,深入赏析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明确: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2.颔联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明确: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

“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磅礴,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

3.颈联的描写有何妙处?

明确: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海市蜃楼喻云之奇特,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4.赏析尾联,并思考:本诗题为《渡荆门送别》,清代诗人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你有什么看法?

明确:诗的尾联的妙处在于:诗人明明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采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沈德潜认为“送别”二字可删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板书设计

钱塘湖春行

目标导学一: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正音正字。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3.学生借助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诗文大意。

目标导学二:感悟全诗,质疑释难

1.通过朗读诗句,你体会到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早春。从“水面初平”“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乱花”“浅草”看出。

2.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通过哪句诗可以看出?

明确:骑马。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

3.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做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明确: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

4.在所有的景物中,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呢?(品读末尾两句)

明确: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相比较其他地方的景色,白堤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不禁赞叹道:这才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啊……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三、板书设计

钱塘湖春行

可取之处

紧扣文本特点,对五首诗的教学都紧扣住朗读这一环节,以读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

描写七夕的诗句范文6

一、节令诗

节令诗顾名思义是指在节日场景和某些特殊时令所作的诗歌。

二、鉴赏节令诗

应了解不同节令所蕴涵的民俗活动:

人日,即正月初七。古代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怀友的感情。如薛道衡的《人日思归》。

上元,即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古时候,一到过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普天同庆。挂灯于门上,除了节日期间照明之外,更多的是为了增添节日气氛。元宵节这天人们不光吃元宵,观灯、赏灯也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称“灯节”。东汉年间,正月十五定为“上元节”,这天要燃灯祭祀“太乙神”。此风俗历代相沿,到隋朝时,每年还要举行盛大灯会,招待各国使节。元宵节成为灯节到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如欧阳修的《生查子》。

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即从立春那天开始,第五个以天干“戊”搭配某个地支纪日的那一天),春分前后,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这是春社;而立秋后第五戊日,称为秋社。古人多借这个节日集会竞技,开展难得的娱乐活动。

寒食,清明前两日,此日禁火吃冷食。

清明,是祭祖扫坟或到郊外踏青的日子。如杜牧的《清明》。

上巳(阴历三月三日),此日人们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后来演变为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七夕,七月七日,传说此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在古诗中多借七夕表达爱情。

中秋,八月十五,这一天月色最好,是合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如苏轼的《水调歌头》。

重阳,九月初九,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赏菊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冬至,是节气中的起点,相当于一日中的子时。古人认为冬至是阴极阳生之时。

除夕,一年中最后一天晚上。“除”意为除旧布新。是日,阖家团圆,共迎新春。如崔涂的《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三、节令诗的思想情感分类:

1.表现节令风俗,游乐蓬勃旺盛的活力。

明代的胡震亨《唐音癸签》记载:“唐时风习豪奢,如上元山棚,诞节舞马,赐纵观,万众同乐,更民间爱重节序,好修故事……遇逢诸节……朝士词人有赋,翌日即流传京师,当时倡酬之多,诗篇之盛,此亦其一助也。”由此可知节日风光,助长了诗歌的发展。如《全唐诗》中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这首诗描写了长安城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两京新记》记载:每年的元宵节晚上,长安城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不,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诗歌的前两句写满城灯火流光溢彩,璀璨烂漫。桥上灯火,密如繁星,夜禁解除,锁链打开,任游客通行。人马过处,尘土飞扬,灯光为之暗淡。明月照时,只见人头攒动,盛况空前。此诗即表现游乐蓬勃旺盛的活力和高涨的气氛,据说唐武后神龙之际,写诗赋元宵灯会的有数百人,以此诗为最佳。

2.借节日表达感遇伤怀之情。

大多数的节令诗较偏向于此类。譬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佳节,诗人登高饮酒赋诗,游子思乡之意、感叹人世无常之情常常流露于诗文之中。又如刘辰翁的《水调歌头》:“明月几万里,与子共中秋。古今良夜如此,寂寂几时留。”诗人写明月如洗,普照万里江山,虽然两地分居,却能共赏中秋圆月。从古到今,中秋的良辰美景是年年如此,可是不知什么时候人间就有了这种在离愁别恨的寂寞中度过良宵的不幸。句中化用了苏轼的《水调歌头》“千里共婵娟”的佳句,用月来慰离情。不过诗人没有满足以月光联系亲人的感情,还通过质问来表达对月圆人不圆的怨恨。

阅读训练一

忆秦娥

张孝祥

元宵节。凤楼相对鳌山[注]结。鳌山结。香尘随步,柳梢微月。

多情又把珠帘揭。游人不放笙歌歇。笙歌歇。晓烟轻散,帝城宫阙。

[注]鳌山:堆叠彩灯作山形,称为鳌山。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的上阕怎样描写元宵节欢闹的场景?

2.简析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阅读训练二

二月二日[注]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二月二日:蜀中风俗为踏青节。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颔联的抒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阅读训练三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注]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注]寒食为清明前两日。今日便是寒食,民间春游祭扫之日。江南有赛龙舟、荡秋千之习俗。此词作于乙卯年,张子野年已八十六矣。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这两句话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烘托了怎样的节日气氛?

2.最后两句词人是如何描写出月色的清明?

阅读训练四

客中守岁

白居易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守岁”的“守”字有什么意义?

2.这首诗的尾联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阅读训练五

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颔联中“乱”和“孤”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简析这首诗的语言特点。

阅读训练六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②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思故园、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③。

[注]①刘辰翁生于南宋末叶,宋亡后,隐居不仕。②银花:明亮的灯烛。③“海上心情”,苏武牧羊典故。《汉书・苏武传》:“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题名“春感”,实际上是因我国一个传统节日有感而作。写出这个节日的名称及词中暗指这个节日的景物。

2.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的表达效果。

阅读训练七

太常引・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中的金波、飞镜比喻什么?

2.“被白发欺人奈何”是什么意思?词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兴叹?

3.本词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试从这一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理解。

阅读训练八

朝天子・秋夜客怀

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元曲中哪些意象体现了游子思乡的离愁别恨?

2.作者写中秋夜景有什么特点?

3.试从写景抒情的角度赏析本曲。

阅读训练九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古今词语》云:“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但有更深层的内涵,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分析这首词蕴涵的思想感情。

《古诗阅读之节令诗》

阅读训练一:

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词人先从正面描写彩楼上搭起的灯笼山,大街小巷车水马龙,游人熙熙攘攘,胭脂香气随尘飘荡。然后描写晓月斜挂柳梢,闪现着淡淡的清光,天将放亮,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欢腾中,这是从侧面写出节日的气氛。

2.在鳌山结和笙歌歇两处运用顶真的方法,语句连接紧凑,生动明快。

阅读训练二:

1.二月二日江上踏青春游,伴着和煦怡人的东风和温暖的旭日,一切都散发着浓浓的春意,就连那动听的笙声,也似乎带着春回大地的暖洋洋的情意。表现了诗人愉悦的感受。

2.移情。“各无赖”“俱有情”,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花柳和蜂蝶上,极写春游之乐――风和人乐。

阅读训练三:

1.这两句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动作描写。词人写到水面上龙舟竞渡,少年手中桨叶翻飞。郊外,少女站在竹制的秋千上,像燕子似的飞起飞落。这段人物的动态烘托出欢快热闹的气氛。

2.运用衬托的手法。词人写到月亮升到中天,清澈明亮的月亮照着庭院,月光把无数飞舞的杨花照得晶莹剔透,月光下杨花飘过也看不见影子。词人用“杨花过无影”衬托月色的清明,工巧之至!

阅读训练四:

1.守岁的“守”,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的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有的希望之情。

2.运用了对写法。不说我思念故园亲人,而是想象故园亲人在除夕夜里惦念着我,含蓄委婉地写出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阅读训练五:

1.诗人羁旅他乡,除夕感怀,“乱”“孤”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烦闷、孤寂之情。

2.这首诗写出了巴蜀之路和客中除夕夜的特点,看似寻常、平淡的语言,却写出了客居他乡人共有的感触,充满了异乡漂泊之感,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具有普遍意义。

阅读训练六:

1.元宵节(或“上元节”),银花、戏鼓、明月。

2.①“辇下风光”指故都临安的美丽风光;“山中岁月”指自己隐居山中寂寞而漫长的岁月;“海上心情”指自己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②三组名词性意象叠加,对具体内容不着一字,只用抒情感叹之笔虚点。③这首诗读来别具沉郁苍凉、吞咽悲苦、欲说还休之意味。

阅读训练七:

1.月亮

2.旧时代的文人每当仕途坎坷或壮志难酬时,便有叹老之感,同时也表达了词人的那种追求完美事物的理想。

3.这首词的上阕,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词人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想到嫦娥以及月中桂树。词人运用这两则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出怀才不遇的内心惆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词的下阕,词人又放飞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想象更加离奇,更加远离尘世,但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与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这首词的主旨。

阅读训练八:

1.秋夜的月光、桂香、砧声、雁声。

2.景象开阔,凄凉。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相融合,写景手法多样。

3.本曲运用了写景抒情的手法。写景主要写动景,月光桂香在随风飘荡,砧声雁声打破了秋夜的沉寂。它们从视觉、听觉、嗅觉上引发了游子的离愁别绪。

阅读训练九:

1.“明月”用以象征词人美好的理想和高洁的人格;“云”则象征小人,明月多被云遮,含蓄地抒发了词人含冤被贬的愤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