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古代建筑范例

描写古代建筑

描写古代建筑范文1

[关键词]古典园林建筑;文化元素;传承

1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文化曾经十分辉煌,很多古典园林建筑如故宫、拙政园、网师园等都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文化是经过上千年的历史积淀不断完善发展出来的,尤其在明清时期,古典园林建筑文化进入了成熟期,是发展的鼎盛时期。可从很多方面看出园林建筑文化的成熟。比如文学上从曹雪芹的小说中描写出的大观园一定程度上映射了当时私人园林的兴盛;绘画上明清时期盛行园林山水画。从文徵明、仇英等人的山水写意作品也可看到很多园林风景的意境之美。但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国家人口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传统中式建筑由于不适应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的需求,逐渐被现代建筑所取代。传统的私家园林建筑文化由于在封建等级制度之下发展,被封建等级制度限制的建筑色彩、斗拱、天花等木制建筑形制已逐渐不适应现代人审美的需要,且皇家园林建筑造价不菲,不论是各式建筑彩画、各种琉璃瓦、各种动物的鎏金铜像、姿态各异的太湖石、还是传统建筑木雕、石雕、碑雕、漆艺其价格都比同样功能的现代建筑材料昂贵得多,因此皇家园林风格常见于旅游景区而难以成为大众性的建筑风格加以传播,目前农村常见的中式住宅多为民间建筑风格。随着新时代钢筋、水泥、微水泥、混凝土、透明混凝土、玻璃砖、铝蜂窝板、现代涂料等各种各样材料的层出不穷,斗拱等木制建筑材料和制作周期久的大漆和桐油涂料以及雕刻的汉白玉石料、雕刻琉璃砖已不再适应现代人们的需求。随着人口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高楼大厦型的小区,古典建筑的瓦式屋顶也逐渐淡出人民视野。加上西方的现代艺术理论传入,现代主义的建筑比原有中式建筑显得更加实用、简洁,因此得到了快速传播,成为了大众审美的主流。但古典园林建筑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它具有的天人合一的自然审美是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的。笔者认为完全抛弃传统园林文化是不可取的,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也不能简单地把古代传统的建筑形式和文化套用在现代建筑中,应该把古典园林风格与现代的建筑手法与现代的建筑材料结合起来使用。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古典园林建筑文化,通过不同古典园林建筑来分析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分析不同古典园林建筑中的文化元素以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和发展来解析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古典园林建筑文化。古典建筑中有很多值得借鉴与发展的艺术文化元素,把古典园林文化与现代潮流文化结合,让古典园林文化产生新的发展动力。譬如借鉴古典园林建筑的色彩、绘画、与部分形制,与现代建筑结合,以实现古典园林建筑文化的传承。

2明清园林建筑中与传统文化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其他园林。由于寺观园林建筑和陵寝园林建筑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对现代园林建筑的借鉴意义不如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大。所以本文主要分析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2.1古典园林建筑与绘画

古典园林建筑中常应用各种绘画元素,雕梁画栋一词就表现出中国传统建筑对绘画的应用。色彩作为绘画的一大要素,在传统园林中的应用各有千秋。私家园林如拙政园、留园,常使用石灰白墙和灰瓦,因此也有粉墙青瓦一说;皇家园林如颐和园和故宫常用红墙绿瓦,故宫红也成为故宫的标志性色彩,常用丹宸永固形容故宫。私家园林的色彩相对沉静,一方面源自于明清时期隐逸思想的盛行,文人仕子热爱隐逸文化从而选择低调的色彩,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明清时期制度限制平民阶级使用红、黄、蓝、绿等色彩。比如平民只能使用灰色的瓦而不能使用黄色、蓝色、绿色的瓦。红墙也是皇家贵族才能使用,平民百姓只能使用白色的石灰粉墙。不论是私家园林还是皇家园林它们的门、窗、天花、屋顶、陈墩、各式家具等常用各种图案构成,有动物:比如象征福的蝙蝠纹样、象征威严的狮子、象征长寿的鹤、象征皇族男性的龙、象征皇族女性的凤、象征禄的鹿、象征财富的貔恘、象征祥瑞的神兽麒麟、象征长寿的龟与鹤,有龟龄鹤寿的说法;文字如代表幸福的福字纹样、代表长寿的寿字纹样、万字纹样、日字纹样、代表爱情喜庆的喜字纹样、代表福寿深远,吉祥绵长的回字纹样;植物如象征高贵的国花牡丹、象征福禄的葫芦、象征纯洁的栀子花、象征的纯洁莲花、象征长寿的桃、牵牛花、来源佛教的西番莲纹、象征信仰、光辉和高傲的向日葵、象征品德高尚的四君子梅兰竹菊;其他图案如象征吉祥的吉祥云纹样、象征如意的如意纹样、象征富贵的轱辘钱等、象征纯洁的冰裂纹、象征平安的宝瓶纹。这些图案纹样很多都来自于自然,体现出古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古典建筑常见各种彩画,比如苏式彩画、和玺彩画、玄子彩画等。故宫和颐和园的建筑上有龙凤和玺彩画,还有各种苏式彩画,如梅兰竹菊、动物、云纹、葫芦、荷花、蝴蝶、故事图、建筑图等。颐和园有一条长廊上画了各种苏氏彩画,如戏剧故事包公斩陈世美、小说故事西游记、黛玉葬花、民间故事二十四孝等、传说七仙女、梁祝、哪吒闹海、八仙过海等。这些民间传说故事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一部分,往往象征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梁祝和红楼梦中象征的恋爱自由与封建礼制思想是相违背的,体现了古代人的思想觉醒。瓦当与滴水也具有图画美,瓦当与滴水常刻有各种图案,如故宫常见的蟠龙纹瓦当与滴水。此外也有雕刻荷花、寿字纹、栀子花纹、葵花纹的瓦当与滴水。明清时期山水画流传下来也很多,特别是以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更是独具一格。文徵明的拙政三十一景图生动描绘了它心中的山水田园,拙政园也是由文徵明参与建造,极大地融入了文徵明山水田园的绘画思想,因此也极富诗情画意。画家笔下的山水往往被作者赋予了自己的感情,因而或磅礴或飘渺或隐逸或巍峨,大多用于表达画家自己心中的山水意境,因此风格迥异。

2.2古典园林建筑中与书法

古典建筑中常结合各种书法,如故宫中乾隆帝康熙帝的题词匾额,拙政园唐寅的手提匾额。匾额与楹联在古典建筑中很常见,明清时期盛行题诗作对,楹联作为对联的一种形式,常能够表达出园子的特色。书法不仅能体现出园主的性情,也体现出园中景色之美,比如拙政园的匾额远香堂取自“香远益清”极富诗情画意,梧竹幽居、海棠春坞、听雨轩都通过书法展示出园中景色之美。

2.3古典园林建筑与文学

明清时期小说十分繁荣,明清小说中经常有关于建筑的描写。比如曹雪芹关于大观园的精细描写让人觉得身临其境,小说中关于大观园的描写让读者对贾府有着更加立体的了解,也为后人研究明清时期园林提供了一定的文字资料,现有的大观园就是根据书中描绘所建。红楼梦对园林最集中的描写体现在第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政与贾宝玉等人赏大观园并为大观园题匾额,不仅体现了贾宝玉的诗才,也体现出古典园林“天然图画”的自然审美:园内广植海棠、湘妃竹、杏花、芭蕉等植物,体现了对自然的喜爱之情,植物的清香气味是香景的构景手法;羊肠小道曲径通幽,体现了自然之趣,是欲扬先抑的构景手法;园内山石嶙峋、水曲曲折折贯穿整个园林,是运用了障景的构景手法,而出芭蕉坞到蘅芜苑水声潺潺则是声景的构景手法,由此可见大观园构建手法十分精妙。大观园的园林的自然审美可以一定程度上映射出明清时期古典园林的审美。戏曲与园林关系也十分密切,比如紫禁城就建有畅音阁、颐和园建有德和园大戏楼。

2.4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哲学宗教

明清时期儒道释互相融合,比如园林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中均有体现。出现这种三教融合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来自统治者推崇,统治者利用程朱理学等八股文章来限制文人仕子的思想发展,又利用道教和佛教让百姓心生畏惧,从而巩固自己的长久统治。儒家、道家的哲学思想相对比较成熟,明晚期还发展出了心学。宗教上来看,明清时期佛家和道家都是受众面比较广的宗教。就佛教而言,虽然分了好几支,但是汉传佛教如禅宗,藏传佛教如喇嘛教相对比较流行,清满清贵族很多趋向信奉藏传佛教,从宁寿宫举行萨满祭祀礼、故宫有大佛堂、英华殿(佛堂)、坤宁宫的萨满祭祀场、梵华楼(藏传佛教佛楼)、佛日楼(藏传佛教佛楼)、雨花阁(藏传佛教楼阁)、梵宗楼(藏传佛教佛楼)、宝华殿(藏传佛教佛殿)、咸若馆(藏传佛教佛殿)、慈荫楼(藏传佛教佛楼)、宝相楼(藏传佛教佛楼)等可见一斑。故宫中屋脊上的骑凤仙人就出自道教,故宫彩画也有道教的阴阳图,故宫很多建筑物品的摆放位置也顺应五行风水,如“乾清宫”“坤宁宫”“永泰宫”的取名也源自于易经,易经和道教很多学说一脉相承。交泰殿匾额“无为”二字取自于老子道德经。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取以多来自于儒家四书,“和”字也是儒家的重要思想。

2.5古典园林建筑中与制度

古典园林建筑的制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蓬勃发展。比如关于建筑规模、彩画规格、瓦片与墙体颜色、屋顶形制、开间数目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

3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建筑材料其时间、人工以及原料成本高于现代建筑材料,这也是传统建筑材料逐步被取代的原因。虽然有PVC、PP等塑料材料以及各种金属材料、陶土以及粘土制成的仿古的建筑材料,但是没有创新且风格单一可选择余地不多,颜色多为灰色、深绿色、深蓝色、枣红色以及深黄色等重色系,与大部分年轻人审美有一定差别。色彩上要更加多样以适应当代人的审美,可让马赛克艺术与瓷器相结合。由于现代材料的创新,人们有了更加多样的材料去表达自己对于建筑的审美。不论是私家园林还是皇家园林,他们传承的传统文化元素都值得我们借鉴,当然这种借鉴不能够是简单的照单全收,比如一些封建迷信的风水观已不合时宜,封建等级压制下对于建筑色彩形制等的要求已不再需要。建筑的本质还是居住的场所,因此,针对中式别墅进行私人订制,满足园主个人的审美理想,而不是仅是设计者的审美。针对普通建筑,继承传统门窗多样花纹的同时,可用更加多彩绚丽的玻璃来设计。明清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图案符号十分值得借鉴,比如祥云纹、蝙蝠纹、蝴蝶纹、海浪纹、万字纹、寿字纹、西番莲纹、龙纹、凤纹、鹤纹、牡丹纹、莲花纹等,这些文化符号很多从生活中取得,被赋予了一定的感情色彩,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活用于建筑中。龙凤、象、貔恘、麒麟等传统建筑中这些常见意象凝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寓意,在新中式建筑中可灵活运用。如蝙蝠相关的纹案有蝙蝠纹、洪福齐天纹、五福捧寿纹、云蝠纹、平安如意纹、福寿如意纹、万寿福禄纹等等。蝙蝠同福,寓意幸福。龙常用来代表皇家,古代认为皇帝是真龙天子托生。龙的图案有很多种,虬龙即有角的幼年的龙;蟠龙即无角的盘旋着的龙;螭龙是无角的雌龙;应龙有鳞有角有翅膀,是年老的龙,龙凤呈祥、双龙戏珠也是常见的纹样,故宫的九龙壁上有九条不同颜色的龙。故宫、颐和园的瓦当与滴水上雕刻着龙,和玺彩画画龙,柱子上雕蟠龙纹,处处显示天子的尊贵。因蝴与福谐音,蝴蝶寓意幸福也寓意自由、和平、幸福以及坚贞的爱情。庄周梦蝶和民间传说梁祝化蝶都可看出蝴蝶的寓意。鹿同禄,象征权利富贵、健康、美丽、爱情等。指鹿为马、逐鹿中原这些成语中可看出鹿代表着权利。从鹿车共挽、鸿案鹿车这些成语中可看出鹿代表着爱情。象同祥,象征吉祥、太平。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太平有象一词意味着天下太平。喜鹊象征日日见喜,喜鹊名字里有一个喜字,被认为是报喜讯的信使。民间有传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凤凰寓意品行高洁、爱情、权利,《山海经》说:“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狮子象征勇敢。狮子最早由西域进贡而来。狮子意象的传播与佛教的传入也有一定关系。鹤寓意延年益寿。与松合起来被称为松鹤延年。与鹿和梧桐合起来被称为鹤鹿同春。诗经中说鹤鸣九皋,鹤作为仅次于凤凰的鸟类,在明清时期是一品文官朝服上的图案。卷草纹寓意坚韧,欧式花纹也有卷草纹,但是风格不同。莲花象征纯洁,佛教传入后,佛坐莲花台、莲花座赋予了莲花的意象新的意义。东印度佛教文化中,莲花代表着纤尘不染。万字可解为德,在中国意味吉祥。随着佛教文化传入。古印度教认为“卍”字是吉祥的标志。传统文化意象常常含有美好的寓意,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朴素期望,可以借鉴使用到墙纸、壁画、瓷砖、家具中去。设计师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满足顾客的不同审美需求,个性化定制是中式传统建筑运用到住宅中去的重要方式方法,只有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要,理解顾客审美才能更好地传播传统园林文化。

4结束语

描写古代建筑范文2

 

有史以来,好的文学作品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其自身价值的体现,尤其在艺术设计领域,它的价值更是无可估量的。很多成功的设计作品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们是由设计师从各个学科或领域汲取灵感而得来的。所以有时候,一个成功的设计师同时又是一个好的作家或学者。中国古代就有很多文人都热衷于我们现代所称谓的设计,他们并非单纯用笔去描摹庭院楼阁,多数都会直接参与设计和建造。清代的李渔,对于诗、词、曲、戏剧、绘画、音乐无一不精,他的造园、建筑、室内装饰、家具设计,都具有专业水准,只是当时那个时代没有为他提供成为设计师的机会。除了李渔,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之间,还有很多文学家、诗人都热心参与风景名胜建设,柳宗元、白居易、范仲淹、苏东坡……他们几乎每到一地,就要给那里增添几处景观。有李白的《敬亭独坐》,从而有了安徽宣城的敬亭山;有王之涣《登鹳雀楼》,从而有了山西永济的鹳雀楼;有陆游的《沈园》,从而有了绍兴之沈园;有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从而有了闻名遐迩的绍兴兰亭……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以及社会性的传统文化,会直接影响着现代的艺术设计。尤其一些文化底蕴较为浓厚的企业,大到建筑、环境设计,小到其标志设计等,都对传统文化有一定要求。而这些传统文化,我们大多是经由一些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种种场景来感知和了解的。   一、文学作品中的园林艺术   中国古代的造园艺术很发达,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   除了这些皇家的园林,民间老房子里的天井、院子,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景观。例如,郑板桥老先生在《板桥题画竹石》中这样描写一个院落:“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彼千金万金造园亭,或游宦四方,终其身不能归享。而吾辈欲游名山大川,又一时不得即往,何如一室小景,有情有味,历久弥新乎?对此画,构此境,何难敛之则退藏于密,亦复放之可弥六合也。”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小天井,给了郑板桥这位画家多少丰富的空间感受,空间随着人的心境可收可放,是在不停流动变化的。   再有,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里,有关园林的形容更是不胜枚举,那些经典段落的描写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如“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中有一段写道:“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双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门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上面这段正是对园林各景的精彩描绘,其中“垂花门”“抄手游廊”“大插屏”正是现代园林景观中的“景门、廊、障景”的原型。[1]   还有,如描述大观园中运用的各种“园门、假山、墙垣”等,造成园中的曲折多变,境界层层深入,能使游人产生不同的感受,这就是造园手法中的“分景”。   另外,从明代诗人的一首小诗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窗子在古典园林设计中起着多么重要的美感作用: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   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   这个小房间本来和外部环境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又和外边联系起来了。外面的一切亭、台、楼、阁、植物、美景都可以通过窗子让人们“望景”,都可以通过窗子欣赏这种空间赋予我们的“美”的感受。   园林设计作为一种从古到今的艺术形式,它的布局和构景,本身就是一个完整、和谐的系统。无论是中国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通常都会借鉴于文学作品的立主题、分段落,讲究起、承、转、高、结的程序组合,首先立主景、配景,然后划分景区、景点,讲究游览路线在组织景区中的序幕、连续、转折、高潮和结尾的系列组织程式,这些都犹如诗歌中的抑扬回转,富有韵律节奏感。如园林中的从一个景区引向另一个景区,由封闭空间到开敞空间,从峰回路转到柳暗花明;也可以运用章回小说中的一波三折、隐喻等手段,引向主景高潮,但又意未尽,戛然而止,令人产生余音绕梁的意境效果。简单来说,中国的园林、庭园,“把凡是自然风景中能令人心旷神怡的东西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例如岩石、山谷、树林、草坪,蜿蜒的小溪,堤岸下气氛活跃的大河,湖边长着的花木,一泻直下的瀑布之类……把整片的自然风景包括湖、岛、河、假山、远景等等都纳入到园子里。”[2]   二、文学作品中的建筑艺术   建筑设计与园林设计一样,都是处理空间的艺术,建筑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也是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   首先,中国古典文学中就蕴涵了很多的建筑信息。“《诗经•斯干•绵》诸篇述周建筑,《轶宫》述鲁建筑,《殷武》述殷建筑,《定之方中》述楚建筑……”[3]这些文学著作,都对当时宫廷建筑的形态描写得十分真切。虽然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不易保存,留存至今的很少,但人们仍然可以从文学作品中通过其真实而形象的描述来欣赏和了解。   同样,外国文学中也有很多与建筑结缘或干脆以建筑命名的文学作品。如: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和著名作家雨果先生的《巴黎圣母院》等建筑文学的经典作品。可以说文学中的建筑其实是对历史与文学想象的一种抽象的视觉化。例如:意大利建筑师特拉尼在1938年设计的但丁纪念堂,虽然这个设计最终未能实施,但是他在纸上的建模其实就是对《神曲•地狱篇》的一种空间上的阐释。   回到现代,学术界及文化界其实就建筑与文学关系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息,并产生了不少值得一提的看法,比如:著名建筑师张永和在回国之后曾发表多篇文章,探讨文学与建筑的关系。张永和在《文学与建筑》中结合建筑文学和文学建筑的差异探讨文学和建筑的模糊界限,指出文学和建筑其实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之后,张永和还在《文学与空间》直接分析了他在所阅读的文学作品中发现的7个非常有趣的空间,这些经过仔细考据的空间也为张永和日后把这些空间由想法变为现实埋下了伏笔。#p#分页标题#e#   近些年来,文学和建筑艺术的撞击已经从纸上谈兵转为现实了,有很多项目将文学与建筑的关系变得更加具体。如2009年深港双城双年展,策展人欧宁从过去十年内在中国各城市建成的建筑中,挑选九个最具代表性的设计作为本届展览的参展建筑物,同时又邀请九位知名作家到这些建筑物实地考察。让他们根据体验和想象,撰写了九篇小说,内容是关于人与建筑的故事。可见,文学与建筑的亲密相通关系早已是显而易见的了。   三、文学与其他艺术设计   园林设计和建筑设计都是直观的,我们能在文学作品中直接感受到它们之间的联系,还有一些艺术设计看似与文学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它们也有着许多的共通点。   比如室内设计。一个好的室内设计师如果想完成好的设计作品,那么他必须掌握大量的材料知识,了解各种材料的属性,才能在做设计的时候得心应手。不懂材料知识的设计师就像写作时脑子里却没有词汇的作家是一样的,一个作家必须掌握大量的词汇,才能做到笔下有神。还有,室内设计要懂得各种家具、饰品以及色彩的搭配就像作家要懂得语法;室内设计要有个人的设计风格就像作家要有自己的文笔风格;一套整体的设计要有一个统一的设计主题就像一篇文章要有一个中心思想。再有,无论是室内设计还是文学创作都需要有广阔的知识面,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比如视觉传达设计。首先,文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在表达方式上十分相似,在文学作品中的比喻、比拟、象征、夸张、借代等的手法就极似视觉设计的思维方法中概念的发散性思维。其次,有许多平面设计作品可以直接将文字作为作品画面构成的主体,也就是我们说的文字图形化,即“将文字进行艺术设计,以图形身份出现,使其作为装饰元素的同时,还要强调它的语意传达功能。”[4]   如今,文字已经成为平面设计中最为重要的设计元素。“如果作者既具有视觉设计师的能力,又有文学家的天赋,那么同一个内涵同一个主题,是既可通过视觉手段也可通过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5]比如雕塑设计。雕塑是一种造型艺术,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尽管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但在审美本质上是共同的。都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以文学形象为主题的优秀雕塑艺术作品数不胜数,《三国演义》中的烽火连天,《西游记》的漫漫征途,《水浒传》的义旗招展,《红楼梦》的悲欢离合,都可以在雕塑艺术家们手中得到生动的再现。   四、结语   艺术设计的门类如果细分起来还有很多,如工业设计、摄影等,它们都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可以是字里行间里最直白的文字联系,也可以是隐藏在方式方法之间的相同点。所有这些共通之处,都能够帮助人们把握艺术特征,创造出突出而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文学中所传递出来的多元的文化,能够带给设计工作者丰富的美学思想和对设计、美的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并能够提供许多新的启发,可以说文学是艺术创作的灵感之源。

描写古代建筑范文3

关键词:建筑;传统文化;传统园林

园林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它蕴含着上千年的文人意象,是文人士子画中的山水、梦中的桃源,也是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它是集书法艺术、绘画艺术、空间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无论是建筑中的大漆工艺、石雕技艺、木雕技艺、砖雕技艺、泥塑技艺、彩画技艺、琉璃瓦技艺,还是叠山理水的技艺都值得借鉴与传承。古典园林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园林中的造园要素并非各自独立存在于园林空间内,而是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地表现出造园者的思想与审美。园林中富含的传统文化意象更加值得借鉴与传承。本文旨在分析古典园林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交织之美,以便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古典园林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园林与传统文化的交织表现在汉字、绘画等诸多方面,如园林中的匾额与楹联运用了不同的书法艺术,来表现出园主对书法的审美的不同。而园林本身也具备诗画之美,园林中风景如画,运用了很多绘画素材与雕刻技巧。园林本身的色彩搭配也十分讲究,如内敛含蓄的江南水墨画一般的青色、白色,热情似火的故宫红。不论是从各种彩画还是各类雕塑、雕刻作品、琉璃作品中都可看出绘画与园林之间的紧密联系。古人把园林作为重要的抒发诗情画意的场所,不少文人雅客喜爱绘画山水园林,他们的画作往往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极富张力。

一、汉字与传统园林

汉字元素在传统园林建筑中的应用集中体现在楹联与匾额、留题上。书法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美学艺术,不同写法会带来不同的美感,形成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等不同风格的字体。草书张扬恣意,楷书严谨典雅,行书劲挺奔放,小篆规范匀称,隶书简洁大方,哪怕同一种字体,不同人表现出来的美感也不尽相同。比如李煜瀛用颜体题写的“故宫博物院”,顺治帝用行楷题写的“正大光明”,拙政园中姚孟用隶书题写的“与谁同坐轩”,乾隆帝用行楷题写的“皇建有极、允执厥中、建极绥猷”等,各有不同韵味。除了书法外,汉字本身的意蕴也值得欣赏,比如常出现在古建筑彩画、琉璃瓦、花窗上的寿、万、福、喜等字,它们常常代表了园主对于长寿、幸福、健康的追求。

二、绘画与传统园林

中式建筑十分讲究绘画美,传统园林常常如诗如画,具有诗画之美,建造常用叠山理水的手法来让建筑本身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借自然之景让建筑更加富有诗情画意。古代盛行山水田园画,如唐代王维的《辋川图》、五代卫贤的《高士图》、南宋李嵩的《水殿招凉图》、明代仇英的《汉宫春晓图》、清代石涛的《松风草堂》。这些画作都画着园林山水,画中的园林山水不仅代表着画家的画工技巧,更是代表着画家心中的丘壑,画家常常通过画作表达自己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他们笔下的园林有水有山有木,充满着自然意趣。私人园林很多也与山水田园画一样依山傍水富有诗情画意,拙政园邀请了著名吴门画派画家文征明参与建造,从文征明所画的《拙政园三十一景图》中可以看出拙政园中的画意。拙政园景色如画,步移景异,时移景异。绘画与传统园林的关系十分密切,同样都表达出古人对自然美感的崇尚。无论是园林还是绘画,都讲究有山有水有木,无不体现出古人对自然的朴素热爱。很多文人墨客都有归隐田园的思想,这些思想可以通过园林、绘画以及诗词体现出来。从植物意象来说,古人十分喜欢通过植物意象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中国古典园林向来讲究天然,山水草木缺一不可,植物意象也由来已久。古诗词中植物意象常常用来衬托诗人的心境,象征诗中人的美好品德或者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之意,比如:《诗经》中的植物意象包括葛、蕨、桃、李、梅、棘、竹、桐、桑、荷、杞、榆、柏、韭、榛、卷耳、甘棠、木瓜、蒹葭、白茅等,多运用比兴手法来阐述诗人想表达的情怀;《离骚》中常以各种美好的植物意象来代指君子的品性,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来表述自身忠君爱国之情。植物意象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不断发展。提起菊,人们总能想联想到陶渊明,晋陶渊明爱菊,他的“采菊东篱下”的诗句让菊花与归隐有了更密切的联系,因此文人们常常用菊花意象比兴诗人淡泊名利的品性。随着绘画、诗词歌赋、戏曲与园林文化的共同发展,植物意象也成了诗画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意象不仅存在于园林的花草树木、匾额楹联中,还存在于建筑彩画、天花装饰、筒瓦装饰、滴水装饰、台阶装饰、花窗及门墙装饰、家具装饰中。植物意象既体现出园林主人的趣味,又常常与园林造景密不可分,比如拙政园的“海棠春坞”“梧竹幽居”,再如《红楼梦》中的“潇湘馆”“怡红院”,用植物意象为景色命名,使植物意象也成为了景致的一大亮点。绘画中常见山水花草等自然景观,古典园林建筑也常常与这些自然景观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幅画。因太湖石形态各异,有着“皱、漏、瘦、透”的特色,像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寄畅园的叠石都以太湖石为主,故宫也常见太湖石。中国常见的园林植物有梧桐、芭蕉、竹、海棠、芙蓉、松、柏、柳、梅、梨、枇杷、菊、牡丹、杏、百合、桂花、玉兰、银杏、黄杨、葵等。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梧桐与竹子常常与凤凰这种吉祥的鸟儿联系在一起,因此这两种植物意象在文人园林中也十分常见,小说《红楼梦》中因潇湘馆内竹子多,宝玉就为之题写匾额“有凤来仪”。古人常把雨打芭蕉的愁绪与自己的愁绪联系起来,以芭蕉的愁来诉说自己的情感。海棠花美又寓意着美好与吉祥,文人常用海棠花来喻佳人,海棠花也常常被用来表达思乡之情及断肠之情。《红楼梦》中,黛玉、宝钗等人结了海棠诗社,大观园的怡红院里种着海棠花。“怡红快绿”中的“红”指的就是海棠,“绿”指的就是芭蕉。拙政园有海棠春坞,留园、故宫、颐和园也都种植着海棠。梅兰竹菊是花中四君子,竹子代表不卑不亢、谦逊有节,因此在各种传统园林中也常见。拙政园的雪香云蔚亭栽有竹和蜡梅,梧竹幽居也有竹,《红楼梦》中黛玉所住潇湘馆里种植了竹子、芭蕉、梨树等,留园也种植有竹。沧浪亭种有梅,狮子林的向梅阁也种有梅。颐和园、留园、拙政园等湖中种有芙蓉,拙政园有芙蓉榭。故宫、西园寺种有银杏。承乾宫和乐寿堂种有梨花,永和宫和拙政园种有紫藤,慈宁宫种有玉兰。古人还经常把梅、兰、竹、菊放在一起隐喻四君子,把松、竹、梅放在一起隐喻岁寒三友,把玉兰、海棠、报春花、牡丹、桂花放在一起隐喻玉堂春富贵。这些隐喻表达着古代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时至今日,这些图案也仍然被用在服饰、建筑、绘画等各种地方。园林常常种植各种各样的植物以满足园主对美的需求,春赏海棠,夏赏荷花,秋赏菊,冬赏梅,每个季节都仿佛走在画卷中。建筑中各种绘画素材的意象都富含着传统文化,比如:代表长寿的万字纹、寿字纹、龟背纹等,代表幸福的福字纹、蝙蝠纹、蝴蝶画、葫芦画等,代表个人品行高洁的莲、菊、兰、竹、梅、栀子,代表高贵的牡丹,代表富贵的貔貅和鹿,代表皇权的龙,代表爱情与高贵的龙凤图案,代表力量的狮子等,都是建筑中常见的意象。这些意象是古人在生活与劳作过程中发现并加以创造出来的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象征吉祥或者幸福的意象现在还常常被应用在服饰、游戏、动画、影视作品、建筑、绘画、雕刻作品中。很多如《西游记》《红楼梦》等文学中作品的人物绘画,七仙女、梁祝等传说故事,二十四孝图、孟母三迁等德育故事等,也常被应用在园林建筑中,共同表述出园林主人的审美。建筑中各种雕塑、雕刻、琉璃瓦都体现出绘画美。如颐和园、故宫有铜狮子、石狮子、铜凤、铜鹿、铜龙等,它们姿态各异,或威猛,或憨厚,或可爱,各具特色。古时各种植物意象、动物意象以及人物故事意象在绘画、雕刻作品中都十分常见,用于表达吉祥如意、幸福长寿等意象。如龙、凤、麒麟、狮子、马、鹿、蝙蝠、蝴蝶等动物意象,牡丹、葫芦、桂花、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等植物意象。另外,如故宫屋脊上的按固定顺序排列的屋脊兽,有骑凤仙人、龙、凤、狮、天马、海马、狎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等,这些琉璃做成的屋脊兽细节栩栩如生,也常常有着十分美好的寓意。如居庸关云台的月宫玉兔捣药石雕图,颐和园的露陈墩吴牛喘月石雕图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传说故事息息相关。露陈座上常常雕刻有代表生生不息的花草纹、代表高升和如意的云纹、象征长寿的寿字纹、象征福气与幸福的蝙蝠纹、象征万象更新的万字纹、代表福寿绵长的回字纹、代表吉祥如意的如意纹等纹样。园林内铺设的石子路图案也充满绘画美,铺上鹤的图案,代表鹤鹿同春,常见的还有代表纯洁的冰裂纹、代表高洁的梅花纹、代表平安的宝瓶纹、代表财富的铜钱纹、代表幸福的蝙蝠纹、代表吉祥的祥云纹、代表长寿的万字纹、代表吉祥如意的如意纹、代表富贵绵延不绝的回字纹、代表吉祥的方胜纹、代表年年有余的鱼纹、代表富贵的海棠纹、代表善缘的扇形纹、代表高洁的莲纹等。这些纹路既富有内涵又富有美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古典园林常用框景手法,圆形、方形、宝瓶形、梅花形、海棠形、扇形等几何形状的洞窗、洞门把园中景色框成一幅幅画卷。这种框景不仅仅提升了园林的层次感,使得园林风景更加富有美感,而且可以突出景色重点,让景色更加如同一幅画作一般跃然眼前。仅仅将简单形状的图案叠加运用在花窗上,就可以形成各种款式的花窗,如拙政园各种款式的花窗就是各种简单形状的叠加运用,而这些款式各异的花窗不仅为拙政园的景色增加了层次感,也让园林显得更加精致玲珑。

三、文学与传统园林

诗词歌赋与小说戏曲中都有与建筑相关的意象,古典园林与文学密不可分,园林既是文人雅客们谈论诗词歌赋文章的场所,也常常被文人墨客在笔下提及。如:从“飞阁流丹、桂殿兰宫、绣闼、雕甍”的描述可以看出滕王阁之美,从“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不知其几千万落”可看出阿房宫的巍峨雄伟;从小说《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匾额“杏帘在望、旷性怡情、万象争辉、文章造化、文采风流、凝晖钟瑞、世外仙源、有凤来仪、蘅芷清芬、怡红快绿”可以看出大观园的诗情画意之美。用汉字表述出来的传统园林被赋予了诗歌的美感,让人如同身临其境,也为研究传统园林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资料。戏曲与园林关系也十分密切,戏曲艺术与园林艺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戏台的搭建讲究对称美,而戏台也常常与园林共同构建出一幅画卷。从古至今,戏台或戏楼都蕴含着中国古典美学,常常以中式的红色为主要颜色。古代很多官宦人家专门建设戏台以供休闲娱乐,如:故宫设有畅音阁供皇室听戏,拙政园园主也常在卅六鸳鸯馆听曲,《红楼梦》中也描写有唱戏的场景。戏曲中也常有描写园林的句子,比如:《桃花扇》中描写“起朱楼”,《西厢记》写到“太湖石”“粉墙”“梨花深院”“角门”,《玉簪记》写到“粉墙花影”“帘卷残荷”“柴门”,《牡丹亭》写到“断井颓垣”“云霞翠轩”“十二亭台”“芍药栏”“太湖石”“雕栏”“花院”。戏曲中的园林不仅表述了事件发生的场所,也常常用于烘托气氛,让听戏的人们感觉身临其境。此外,更有计成的《园治》、文震亨的《长物志》、李渔的《闲情偶寄》等描写园林以及生活艺术的书籍。园林建筑反映着文学意象,而文学也体现着园林建筑形态的变迁,园林与文学的发展相辅相成,随着文学的发展,园林很多彩画、雕刻等也随之改变,比如随着《红楼梦》的出现而出现在建筑彩画中的《红楼梦》相关人物场景,随着《西游记》的出现而出现在建筑彩画中的《西游记》相关人物场景。

四、结语

描写古代建筑范文4

意大利画家拉斐尔所绘的圣母画作都具有“鹅蛋脸”一样的共同特征,这种以“圆”为特征的人物形象为拉斐尔赢得“描绘圣母第一人”的美誉。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是中唐时期仕女画的标本,所绘仕女体态丰腴,运笔细劲古拙,圆浑而有力,丰满的仕女形象洋溢出柔润圆腴的韵致,反映了中唐仕女形象的时代特征。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中的团花,由不同的动植物组成各种圆形的图案,寓意团圆。民间美术作品《一团和气》中团形的人物图样,人物善和亲切,体态浑圆,身体鞠成一团,喜庆而又诙谐。在以空间变换为主的建筑艺术中,大家熟知的古罗马克洛西姆竞技场,代表了古罗马建筑的顶峰,它是一个椭圆形的竞技场,被称为罗马最完美的艺术创作,至今仍为建筑学界所借鉴[1]。

在视觉艺术表现中,“圆”不单以静止的形态出现,还以各种运动形态展现自己,这种运动形成各种曲线或旋转形态,使圆具有较为复杂的表现力,为艺术家塑造理想的艺术形象提供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巴洛克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鲁本斯,用复杂的半圆曲线使画面人物全部的动作增加了强度,在鲁本斯的作品中常用螺旋式的结构,利用纵横交错的曲线进展创造汹涌澎湃的动势;荷兰画家凡高的作品《星月夜》用跳跃密集、旋转扭动的线条描绘奇特的星月在深蓝色的天空旋转形成黄色的漩涡,描绘出流动、神秘的个人幻觉夜景,在二维艺术中展现动态节奏,将圆的运动形态发挥到极致。在视、听、动觉综合的舞蹈艺术中,西方的“轮舞”即圆圈舞是欧洲民间舞蹈中流行最广的形式;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中“飘然旋转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舞女在旋转时如飘雪般轻盈,舞袖时在空中形成如云流动起伏的优美画卷。

“圆”在视觉艺术中的意象构成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或者说是“有情感的表象”,是意中有象,象中有意,物我同一,主客包容,既非纯客观的如实描写也非纯主观的自我表现[2]。无论从西方还是东方的美学观来看,意象绝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对历史上和生活中早已被广泛运用的古老意象的继承和再创造。一些经典的图形意象不仅寄托了人们自身的情感,同时也成为人们心中模仿的对象。中国古代人通过对自己生活领域的认知,构建了一个有序的“天圆地方”的宇宙图像,“圆”成为人们解释宇宙的具体模式。中国传统信仰中以“圆”为极致,佛教认为,圆者,圆融无碍圆满无缺也;儒教的思想“天人感应”、“阴阳五行”、“三统”循环所建构起的天人合一的秩序;道教以“太极图”解释宇宙图像。人们以“圆”为象征,其内涵被无限延展,图示人们生活的宇宙空间、人类的信仰、社会伦理秩序,在诸多观念的影响下,形成中国“求全求美”的美学观。“圆”在视觉上给人以完美无缺、包容无限、运动不息、动静统一的美好感受,这一特点正好与中国“求全求美”的美学观相吻合。中国古代很多重要的造型都模仿“天圆地方”这种形象,中国文化也借“圆”表达情感,在中国汉字语言中带圆的词语如“团圆”、“圆满”、“圆润”、“花好月圆”等都寓意美好。人们用“圆形”象征完美,中国的审美传统赋予“圆”特殊的象征意义,“圆”在中国承载了非同一般的语言信息,这一审美传统刺激了中国艺术家的创造精神,而被广泛应用在视觉艺术中。天坛是中国古代建筑和景观设计的杰作,鲜明地体现出中国古代文明中对世界和宇宙的认识。其主体建筑之一祈年殿是世界上最大的圆形木结构建筑[3],整个建筑以圆形表达,其独特的形象语言生动地讲述着社会文化意识对它的影响,甚至其本身就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图式,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博大精深的内涵。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圆是神的象征,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神按照自身的形象创造了大宇宙,因此地球也呈圆形。文艺复兴时期,圆象征着完美、永恒与神圣,圆无起点,也无终点,成为神性的象征。

“圆”在视觉艺术创作中的不可替代性

“圆”不仅有优美的形态和深厚的审美内涵,“圆”还蕴藏着科学理性的态度,这决定了“圆”作为艺术造型在视觉艺术创作中的不可替代性。从艺术发源的角度来看,艺术创作的初衷很简单,是人本能的一种创造活动,都是为满足当时人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需要。陶器是最古老的艺术创造之一,在我国已有八千年的历史,从考古挖掘出来的陶器中发现,无论是陶瓶、陶盆、陶壶等均是由一系列的圆环从下到上堆砌而成。从制造的角度来看,圆的器物较其它形状成形较快,圆在造型过程中,直径变化时转换自然,无需费力,是人的本能创造活动在陶器中的体现。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原始时期对陶器的装饰部位集中在人们视线之内,仰韶文化中的陶器,口径小的陶瓶、陶壶等装饰集中在器体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不在人的视线之内,无需装饰。口径大的陶盆则装饰在器体的内侧,如此便足以满足对陶器的观赏。从使用的角度看,陶器的整体构造从器体、纽、到提梁等都用圆形或环形,作为容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抬、抱、提等,圆形与人手臂的环绕、手指的弯曲相吻合,换成其它任何形状都没有“圆”实在。因此,圆形造型成为陶器艺术创作的必然选择。

建筑艺术中,基于科学理性思考的圆形建筑作品比比皆是。古罗马克洛西姆竞技场的椭圆形设计保证了在可以容纳5600多人的观众席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清晰地看到竞技场中搏斗、厮杀的场面。设计者巧妙地安排了一系列环形拱和放射状的拱,并建有内外圈环形走廊,外圈供观众出入和休息用,内圈供前排的观众使用。竞技场的形制对现代体育场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中国福建土楼,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建筑模式”,特别是圆土楼,其规模庞大而雄浑天然的纯粹形态,很多地区的居住建筑望尘莫及。[5]土楼建筑兴于防御,当年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客家人,来到陌生的环境,生存艰难,既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相抗争,又要与当地土著及先来之汉民争夺资源,如何凝聚所有人的力量,保护整族人的安全成为客家人首要考虑的问题,为满足这种聚族、防兽、防寇的居住需求,封闭性的建筑成为首选。封闭性的建筑具有很好的防御性,这种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居住空间,使其成为一个安全的居住性堡垒。圆形形制的土楼是客家土楼诸多形制中的一种,对土楼中最常见的圆形土楼和方形土楼的对比研究表明,圆形土楼相比于方形土楼具有更节省原料、更保温、更能避免回音、更能提高抗震性能等诸多优点,为客家人提供了安全、结构合理的居住环境。#p#分页标题#e#

描写古代建筑范文5

关键词:阻隔;情感;审美特征

爱情是人类共有的美好情感也是文学作品的常见主题,但并不是所有的追求都有收获,所有的有情人都能终成眷属。正如现实的不完美一样,文学中也经常为爱情设置了一个阻隔障碍:或为自然物阻隔或为社会阻隔,或为礼教阻隔或为心理阻隔。阻隔之物不同,阻隔的情感类型也不同,有一见钟情的炽热之爱,也有低回婉转的含蓄之爱;有凄美的人神之恋,也有刻骨的生死之情。阻隔之物增强了爱情的力度,也加深了人们痛苦的心灵体验与悲剧意识。

一、水域阻隔

水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们靠水而居、寄情山水,但也为水域制造的灾难和造成的行动不便所困扰。在文学作品中浩渺的水域也成了阻隔爱情的自然景观。较早写水域阻隔情感的是《诗经》,《诗经·蒹葭》诗歌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歌抒发了主人公对那在水一方、可望而不可即的“伊人”的执着追求。全诗三章是递进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主人公的思念加深,追求更加炽热,忧思像晨雾一样难以散去。这首诗最大特点就是“伊人”的朦胧美和“伊人”位置的不确定性。正因为不确定性才有了主人公阻隔情感的产生,也衬托出主人公坚定不移的决心与执着的追求。《诗经·汉广》也是此类型的诗歌:“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蒹葭》里面“水”是虚指或泛指,没有具体名称,而《汉广》一诗则有具体地名。但同样描写的是水域茫茫,隔水相望的场景,抒发了无船可渡、无法相见的情感。全诗充满了深深的遗憾与伤痛。钱锺书《管锥编》论“企慕情境”这一原型意境,认为《诗经》中以《秦风·蒹葭》为主,而以《周南·汉广》为辅,也就是说二者类型一致,都是隔水相望,追求那个爱恋着的人。“二诗所赋,皆西洋浪漫主义所谓企慕之情境也。古罗马诗人桓吉尔名句云:‘望对岸而伸手向往’,后世会心者以为善道可望难即、欲求不遂之致。德国古民歌咏好事多板障,每托兴于深水中阻。但丁《神曲》亦寓微旨于美人隔河而笑,相去三步,如阻沧海。近代诗家至云:‘欢乐长在河之彼岸。’”钱先生认为《蒹葭》、《汉广》中“可见而不可求”的境界就是西方浪漫主义所谓的“企慕情境”,诗中主人公思恋的人或追求的理想近在咫尺但又无法接近。阻隔双方的是茫茫的水域,也是无法言说的困境。《诗经》这种对阻隔情感的描法为后世文人所借鉴,《古诗十九首》中“涉江采芙蓉”一诗写道:“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此诗借用了“楚辞”采芳草寄情意的表达方法,抒发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涉江采芙蓉”,水域衬托出所思之远,道路迢递。宋代李之仪著名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是一首具有民歌风味的词:“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此词中“江水”意象独特,既是阻隔情感的空间障碍,也是悠长相思和离愁别恨的象征。词人用质朴的语言、反复的咏叹抒发了那隔绝中坚贞美好的爱情。在文学作品的水域阻隔中,“保留自然带给人们的神秘感,这是经典美学的特点”,也是自然水域带给人们的独特审美体验。

二、道路阻隔

在古代,交通不便,道路险阻。游子思妇远隔万里,道路阻隔不能相见使得他们的情感除了思念还有怨恨。《古诗十九首》中“行行重行行”写道:“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汉代末年,社会动乱不安,游子远行,道阻且长。此诗首句“行行”已觉路途遥远,“重行行”更递进一层,表现道路极其遥遥。“与君生别离”,一个“生”字更能体现主人公那种思念不得相见的痛苦。“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道路的阻隔让思妇产生了怨恨之情,“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岁月的流逝更是加强了诗歌的悲剧意识。李商隐的许多诗歌都表达了追求爱情的执着和聚散分离无奈的感伤与惆怅,《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这首诗化用了汉代刘晨遇仙女的典故,写那被道路阻隔、相思不得相见的情感:刘郎已经怨恨仙女住在遥远的蓬山,而诗中主人公所思恋的对象更是像隔着一万重的蓬山一样遥不可及。全诗充满了对道路阻隔物产生的怨恨与无奈。欧阳修《踏莎行》:“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此词与李商隐的类似,采用递进手法写空间对情感的阻隔,明代杨慎《词品》:“欧公一词:‘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石曼卿诗:‘水尽天不尽,人在天尽头。’欧与石同时,且为文字友,其偶同乎?抑相取乎?”明代卓人月《古今词统》:“‘芳草更在斜阳外’、‘行人更在春山外’两句,不厌百回读。”总之“道阻且长”的描写方式,拉长了空间阻隔的距离,加强了诗歌的悲剧意识,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心灵共鸣。

三、墙头阻隔

墙本是人们遮风避寒的建筑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墙增加了文化属性。在男女恋爱过程中,墙成了“礼教”的象征。《诗经·郑风·将仲子》写道:“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女主人公警告其爱恋之人“将仲子”,不要翻墙过来约会,害怕父兄责怪。《孟子·滕文公下》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认为“逾墙相从”的行为是违背礼教的,会受到别人的轻视与不齿。高墙既是阻隔爱情的建筑物,也是封建礼教的象征物。尽管这样,许多男女恋人还是想要突破这层障碍,古代文学中频频出现“跳墙”的行为,《西厢记》张生第一次与莺莺约会就是采用了“跳墙”行为。莺莺让红娘送张生一书笺:“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认为“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一句是让他“跳过墙来”。可见,跳墙是当时许多人突破礼法、私自约会的首选行为。“墙头马上”则是墙阻隔情感的另外一种故事类型。白居易诗歌《井底引银瓶》叙述了一个女子为情私奔却为理法不容的悲剧故事:“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墙虽然阻隔了男女主人公自由行动,但阻挡不了他们“一见知君即断肠”的感情。男子骑的高头大马首先冲破了墙的视线阻碍,也因此才有了后来女子“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的大胆私奔行为。尽管他们突破了现实中墙的障碍,但最终还是难以被理法所容:“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蘩”,可见在古代,象征理法的高墙坚不可摧。所以白居易规劝那些痴情年少的女孩,千万要慎重,不要轻易私定终身与人私奔。元代白朴杂剧《裴少俊墙头马上》的故事就是根据白居易的诗歌改编而成,但大大丰富了原诗的内容,并且把原诗的悲情故事改为喜剧结局。主人公李千金敢爱敢恨、追求自由爱情与婚姻,勇敢地冲破封建伦理的高墙,成了戏曲中难得的勇敢坚毅的女性形象之一。总之,以上作品都是借助“墙”这一意象展开故事情节,正因为墙具有“阻隔”的特点,所以在叙事中,更衬托出情感的难得与不易,使得故事更具吸引力。这也是许多文人喜欢“阻隔情感”故事模式的重要原因。

四、身份阻隔

古代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阻隔物除了以上有形之物还有许多无形之物,其中描写较多的是人和神的爱恋情感,由于人神异类,所以这类爱情多数是悲剧情感。写神的爱情故事较早的文学作品是屈原的《湘君》、《湘夫人》。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但在祭祀或表演时,反映的却是楚地人们对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祗的崇拜意识和“神人恋爱”的构想。以《湘君》和《湘夫人》为例:人们在祭湘君时,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时,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爱慕之深情。他们借神为对象,寄托人间纯朴真挚的爱情;同时也反映楚国人民与自然界的和谐。与屈原同时期的楚国文人宋玉写了《高唐赋》、《神女赋》,这两部作品都写了人神恋爱,《高唐赋》中神女不介意人神之异,为楚王自荐枕席,打破了人神的界限。但此赋中,宋玉是向楚襄王讲诉先王之事,或是不想让楚襄王失望。《神女赋》则表现了人神之殊的特点。赋中写道:“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神女徘徊犹豫,最终则匆忙而去:“欢情未接,将辞而去;迁延引身,不可亲附。”只留下宋玉独自忧伤:“情独私怀,谁者可语?惆怅垂涕,求之至曙。”《神女赋》第一次为人、神设置了一道无法逾越的身份障碍。曹植《洛神赋》则延续了这样的写作模式,《洛神赋》描写了美丽而多情的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抗琼?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但“我”狐疑不定:“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其实造成“我”和洛神之间感情阻隔的是“我”的心理障碍:“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人神之殊途”导致了人神相恋却无缘相聚的悲剧结局。无论以上这些人神之恋是有感于“君臣之义”还是将思恋对象虚化或神化,其中塑造的神女形象和人神情感阻隔模式都为后世文人所继承。

五、生死阻隔

在无形的阻隔物中,人神之恋的情感是人们幻想虚构的,但生死阻隔却是人们无法逾越、无法逃避的现实障碍。白居易《长恨歌》叙述了唐明皇对杨贵妃深情的思恋:“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为了慰藉唐明皇那刻骨铭心的相思,作者在诗歌最后安排了唐明皇与死后的杨贵妃相见:“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但终究还是难以排遣生死之隔产生的哀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天长地久只是人们美好的希望罢了,“绵绵无绝期”的遗恨才是现实的写照,即使贵为帝王也没有一人能跨越生死的界限。古代文学中最能够体现生死阻隔情感的文学作品是悼亡诗词,较早写悼亡诗的是西晋潘岳:“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悼亡诗》其一)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曰:“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淋漓倾注,宛转侧折,旁写曲诉,刺刺不能自休。”思恋之人阴阳两隔,主人公倍感凄凉落寞。情深意长是所有悼亡诗词的共性,只是表现手法不同而已。苏轼《江城子》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对亡妻真挚的深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情真意切却难相见,生死相隔之情最让人刻骨铭心、耿耿于怀。总之,“阻隔情感”类型多样,或为实物所阻,或是身份之殊,或是生离或是死别。阻隔强化了情感的悲剧意识,加深了人们对痛苦的深刻体验,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时空审美意义并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从传统心理学意义上来说,“阻隔情感”也符合传统的含蓄之美,更能让人体现那种潜藏在心灵深处的爱恋与相思。

参考文献:

[1]钱锺书.管锥编·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123-124.

[2]王东,上官张帆.论气象审美与科技的关系[J].阅江学刊,2019(4):109.

[3]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467-468.

[4]曹明纲.先秦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764-768.

描写古代建筑范文6

古典园林的造景追求并非一蹴而就,其成熟的构思和对造景艺术与天人关系的追求都是经过不断磨砺而形成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园林景观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先秦时期园林景观有鲜明的神话色彩,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文学作品中的园林景观也演变成为供人休息游赏的场所。就建筑风格而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园林景观都将环境与建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相地合宜”的古典园林建筑原则。此外,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无论是精巧别致的私家园林,还是辉煌奢华的皇家园林,其色彩都明艳鲜亮,内部以白墙相衬,用淡褐色装修,形成素净明快的色彩格调。下文将就以先秦作品和《红楼梦》中的典型园林景观为例做详细说明。

二、先秦文学作品中的园林景观

先秦文学作品中描述的事物大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原始认知,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的园林景观提供了最初的摹本。先秦文学作品中的园林景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神话中的园林

神话传说中的园林往往带有浓重的神话色彩,例如,神话传说中的“悬圃”具有“登之乃灵,能使风雨”的神奇功能。先秦文学作品中的悬圃往往被安置在昆仑神山的第二层,犹如一个空中花园,在《离骚》《淮南子》《山海经》等文学作品中都有关于悬圃的描述。除了悬圃,蓬莱仙岛也是先秦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园林景观,蓬莱仙岛常出现在远离陆地,地域广阔的地方,且多有“无风而洪波万丈”的滔天海浪作为与外界隔绝的天堑。这些蓬莱仙境中常有高山流水和繁盛的草木,仙岛上的宫殿也都流光溢彩。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蓬莱仙岛的构建和描述中已经出现了石头、山水植物等后世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总体而言,先秦文学作品中的园林景观都展现出“万物有灵”的原始思想理念,且具有明显的共性特征:首先,这些园林景观的选址都倾向于比较偏远的地方,悬圃选择建在高山之上,蓬莱仙岛则在海浪汹涌的海岛上,这些地方均与世隔绝,不易被尘世干扰,较为适合人和动植物休养生息。其次,在建筑形式方面,这些神话园林均由宫殿、高台等元素构成。建筑风格庄严肃穆,让读者在惊叹其神奇辉煌之余顿生向往之情。最后,这些神话园林中的植物大多未经修饰,呈现出原始的生长状态,因此,树木多茂密繁盛,其中还有许多具有神奇功能的稀有植物。

2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是指隶属于帝王或诸侯的园林景观,其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并逐渐变化和发展。皇家园林在建筑形式和装饰风格上多参照神话园林,因此多临水而建,其选址不仅要环境优美,还要物产丰富,以满足日常生活、宗教活动、饲养狩猎、农业生产的需求。先秦重要文学典籍《诗经》中记载周朝祖先公刘就曾选择“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之地修建都城,此地不仅水源丰富,而且地势平坦,利于进行农耕生产。除了参照神话园林的建筑形式,先秦文学作品中的园林还多采用“囿”与“台”的建筑形式。台的边缘多为斜线和直线形式,这体现了先秦人民对于山岳的崇拜。台多建在环境优美之地,商周时期台多为宗教祭祀之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台演变成为供帝王或诸侯饮酒游赏的场所。在东周时期台的构建要素已经不止是宫殿楼阁,还囊括了天然山水。先秦时期文学作品中的皇家园林总体展现出“图腾崇拜”和“万物有灵”的原始建筑理念,建筑形式和风格也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同时,这些皇家园林在选址方面多以物产丰富、环境优美、依山傍水为参考依据,植物均具有保佑国家兴盛的象征理念,建筑则要流光溢彩,这些建筑原则显然受到了神话园林的影响。

三、《红楼梦》中的园林景观及造园手法

文学作品中的园林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地发展演变,至明清时期,文学作品中园林文化已呈现出新的艺术特点和价值,而《红楼梦》作为清代著名文学作品,包含了明清时期典型的园林文化。

1《红楼梦》中的园林景观

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这一章节就有多处文字涉及园林景观,贾政等人从“曲径通幽”这一景观开始游览大观园,在潇湘馆、蘅芜苑、沁芳亭等处都有贾宝玉题咏的诗词对联,在蘅芜苑的不远处“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这里就是富丽奢华的正殿,经过正殿“正面现出一座玉石牌坊,上面龙蟠螭护,玲珑凿就”贾政命诸人为此牌坊题名,一众文人清客的题词都未能合贾政心意,于是,众人示意宝玉拟题,贾宝玉见了这块牌坊却“心中忽有所动,寻思起来,倒象在那里见过的一般”其实,这些建筑景观正是他在宁府秦可卿房中睡觉时梦到过的“太虚幻境”。贾府中的大观园可以看做天上太虚幻境的一个缩影,因此,大观园中的园林景观与太虚幻境中的颇为相似。贾府中的大观园是为了迎接皇妃贾元春省亲而建,因此,它虽是贾府的私家园林,但其在建筑质量、工艺、风格、规模等方面都接近了皇家园林的标准。大观园的园林景观主要分为六个部分,贾政等人在经过这处名为“曲径通幽处”的石洞之后,就进入了大观园的第一部分园景区域,这里位于大观园前部,建筑华丽。在这处景区的尽头是一座斜阻的青山,转过此山就到了贾政颇为满意的“稻香村”,在“稻香村”附近的山坡上是大观园的后花园,这里有牡丹亭、荼縻架、芭蕉坞和芍药圃,此处繁花似锦,主要供贾府诸人观赏花卉。沿盘山小道经过这片花圃,再翻过“大主山”,经过一座板桥,便到了蘅芜院,蘅芜院不远处正是“省亲别墅”,这里也是大观园的正殿。过了正殿就进入了后来宝玉所住的怡红院,出了怡红院的后门“便是干坦宽阔大路,豁然大门前见”。通过对太虚幻境和大观园园林景观的描述不难发现,其园林艺术吸取了许多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

2《红楼梦》中园林的造园手法

首先,大观园采用了主题造园的手法,其主题即为“天仙宝镜”,这四个字原是正殿玉石牌坊的题词,后贾元春认为太过招摇就更名为“省亲别墅”。站在这块玉石牌坊下,越过院中广阔的大水池,可以尽情观赏水池对岸的各个景区:由“曲径通幽处”导入的花柳繁华;以“稻香村”为主的农田村舍;繁花似锦的大花圃。面对这特色各异的景区,不禁让人恍若身处天上,俯瞰人间一般。曹雪芹将此处定名为“天仙宝镜”实则是要提醒读者,这些富贵繁华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罢了。正是这个“天仙宝镜”的主题,使大观园笼罩在一片神秘的气氛中,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朦胧感。在这块“宝镜”中可以看到人间众生诸相,这里既有穷困,也有奢华;既有淡泊明志之地,也有富贵奢靡之乡。尽显世间的沧桑和坎坷,让人在感受命运浮沉的同时,不免发出千古兴亡之慨。为园林设置一个思想主题,是文学家曹雪芹对中国园林艺术的一大贡献,园林有了主题就可以化繁为简,依照主题进行总体规划,确定各个景区的特色要点。其次,大观园还采用以景区造园的手法,按照大观园的园林景观特色和方位,基本可以划分为:园前区、葬花区、花圃、稻香区和寒塘区。这些景区的建筑风格和意境都与之后入住的人物性格有契合之处。如稻香区为丧夫守寡的李纨所居,葬花区则是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居住,寒塘区归身世凄楚、性格冷傲的妙玉所住。曹雪芹将大观园的建筑景观与其主人的性格身世相互映照。例如,果敢决绝的探春所居住的“秋爽斋”,室内陈设每一件都精美珍贵,且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大,这一方面体现了探春大度豁达的性格特点,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她系出名门、气质高雅的身世特点。在贾宝玉所居住的怡红院里,建筑装饰锒宝嵌金、流光溢彩,且兼具中西建筑风格,这显然与中国传统建筑装修风格相违背,但却恰恰反映了贾宝玉出生不凡、叛经离道的性格特点。再如,薛宝钗所居住的蘅芜院,它其实是“太虚幻境”中神仙洞府的缩影,是世外高人修身养性的处所。因此,蘅芜院内建筑用材虽规格极高,但建筑外观却朴实无华。进入院内迎面就是一块气派非凡的插天大山石,院中没有种植任何花木,均以香草为饰,表面看来似乎过于简陋,实则不然,古时院内摆放的山石皆以大为贵,蘅芜院中的这块插天山石显然是上等珍品。而香草虽然不似繁花耀眼夺目,但却比花草树木更加名贵。蘅芜院中看似朴素无色的油壁也是由优质木材精制而成,这种木壁需要用上好的桐油反复粉刷,极耗工时。这种建筑装修手法与“自云守拙”的薛宝钗可谓相得益彰。曹雪芹运用多种造园手法将大观园中庭院建筑风格与诸人性格一一照应结合,将读者的阅读目光吸引到人物性格的细节和局部描写上,以其细腻的笔触撩拨读者心绪。

四、结语

描写古代建筑范文7

 

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长城开启了工程,这个堪称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十分繁杂,在秦朝统一中国之后,才连成了万里长城。长城位于中国北部,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约有6700公里。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华民族的雄伟气势,世界奇迹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失芳华,却变得更有韵味,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能真正的亘古不变,永恒如一。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摇篮,长城地带是文学艺术生长的一片肥沃的土地,它曾被许多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称颂,其中包括诗词赞颂、欢歌高唱、书法绘画等,也曾被嵌入了许多中国民间传统故事中当背景,例如孟姜女哭长城、戚继光坐镇蓟州等,长城所体现的文学艺术形象早已经深得民心,不仅受千万中华儿女的爱戴,世界各国人民也是慕名而来,一睹其雄伟的光景。   一、长城的历史文学艺术   早在几百年前,万里长城就被列入了中古世界八大奇迹的行列。长城由于修筑的时间和工程量都是十分艰巨的,在这样的奇观背后,其深藏在内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是相当丰富的。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长城就已经成为一座历史的丰碑,封建社会的政治历史、战争和文化事件都给予了这座丰碑不断的风雨洗礼,使其蕴藏了艺术的光辉。长城建筑的城墙城门、关城和烽火台等都给古代文学家带来灵感,从而促成了许多诗词歌赋和民间文学的诞生。   (一)长城与边塞诗词文学艺术   边塞诗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极其重要的流派,有不少的骚人墨客,诗人词家在长城的雄伟风韵的熏陶下,将长城和离别融合,将悲痛之情、斗志之情洒于长城,写下遗留万世的诗词名句和不朽的篇章。受百姓千载传诵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出自王维笔下的边塞诗词;还有将长城关城和战争结合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是王昌龄的古往今来的不朽诗句。更有伟大领袖借长城的雄壮河山景色来抒发自己的革命胸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时滔滔。”这些历代的文学艺术家们踏遍长城,而长城本身就是建筑中的艺术奇迹,为它所留下的文学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二)长城与民间传说故事   长城铸就出来的民间传说故事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并且都还是家喻户晓的。这些以长城为背景的民间故事也给文学艺术带了一丝光芒,有的将传说编制成文章,有的为了让传说故事变得更充满传奇色彩,加以创新改编,形成一个丰富的故事。   在许多的传说里,最著名的当然非“孟姜女哭长城”莫属了。这是一个发生在秦朝的故事,当时有一个叫孟姜女的善良女子,有一天她在家里的院子干活时,发现了一个为了逃难而躲在她们家院子里的一个男人,他就是范喜良。由于当时秦始皇为了建造长城而到处抓人去做劳工,但长城的建造历时相当长,而且施工量也是非常巨大的,耗去的人力物资也是难以计数的。此后,俩人日久生情,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结为夫妇。但在结婚当天,范喜良还是没能逃过命运的劫难,被官兵发现后抓去做建造长城的苦工。   孟姜女为了能和丈夫相聚,就踏上了寻夫的道路,经历了风霜雨雪,跋山涉水,到达了长城建筑的工地后,她向工人们询问,有没有范喜良这个人时,工人告诉她一个噩耗,丈夫已经去世了,尸首被填埋在了长城的城脚下。晴天霹雳的噩耗劈头而来,孟姜女伤心欲绝,在长城的城脚下止不住哭泣,一直大哭了三天三夜,似乎连老天都被感动了,下起了倾盆大雨来,风也吹得越来越猛烈,天气变得十分不寻常,这时突然一声巨响,只见一段长城发生了坍塌,而露出来得正好就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终于见到了逝去的心爱的丈夫。那天之后,孟姜女因为对丈夫的深爱而哭倒了长城的故事也就传开了。   二、文学艺术对长城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的旅游事业由于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因此正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中。而政府发展旅游事业的重点之一就在于宣传国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作为旅游胜地的长城,可以说是中华的另一个威武象征,如同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和克服困难的坚韧毅力。   而恰恰是的“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点燃了长城作为中国特色旅游点的导火线,使世界各国的人民都因为这样的一段文字而来长城挑战自己,希望能一睹万里长城雄奇壮丽的身影,通过这独特的雄伟奇观,向全世界的人们展现出深藏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鲁迅先生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独具特色的长城因为有了奔腾起伏的文学艺术的点缀,而将内藏的文化气息展现出来,给中华大地画龙点睛,在文学艺术里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映入眼帘的长城雄风,为历代的文学艺术家勾起灵感,文辞的风格各异,有抒发悲壮之情的,有描写兵民生活疾苦的,还有形容戍边征战的,这些生活的诗篇都为长城穿金戴银,披上光辉的衣裳。   三、千年帝国和万里长城   提到万里长城,大家自然而然会联系到中华帝国,就如同提到金字塔就会想到古埃及一般。在神秘辽阔的中原,一直屹立的万里长城是中华的形象代言人,更是东方专制主义的象征,这要和卡夫卡的《万里长城建造时》联系起来。   (一)卡夫卡与万里长城   弗兰兹•卡夫卡是一位享誉盛世的奥地利小说家,一生中有许多优秀作品。而卡夫卡与中国也颇有渊源,他生前就偏爱研究道家思想,还读过《论语》《道德经》等中国古代著作。而他所创作的《万里长城建造时》通过表面描述中国的长城建筑和历史,深刻的透露出在西方人眼里的中国传统与长城。   虽然这一部小说读起来并不是通俗易懂的,但在篇章与篇章中,起承转合,能够从中读到一种西方的中国长城文化,长城的成功建造已不仅仅是一座雄伟的建筑,而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被赋予了特殊的奇迹意义。#p#分页标题#e#   而卡夫卡笔下的长城与当初封闭保守的中华帝国的联系也是相当复杂繁多的。这一部天书般的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奇幻神秘的故事,从中国人修建万里长城的目的开始进入一个巧妙的中华时代,不断地剖析了修建长城的方式和修建时所引起的矛盾与战争。小说的整体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就是讲解修建长城其深刻的意义并不在于长城建筑的本身,而是揭示了修建长城与民族之间密切相关。第二部分,是通过描写修建长城的总过程透露出中华帝国是个权利和阶级都分明的国家,使用隐喻的手法,将中华帝国的本质和百姓生活在历史漫长的时间里是怎么表现的完完整整地质朴地叙写出来。长城的筑成在卡夫卡的文学世界里就像是一个梦幻,从无端处开始,又止于无端处,帝国领导者、普通老百姓、无休止的修建工程,这些苍老的剧情在广阔的文学世界里无限延伸,一个万里长城成就了许多的文学艺术,承载了数代人的悲伤离别,也揭开了一个古老帝国的序幕。   (二)西方文学里的长城时代   在卡夫卡的小说里曾这样写道:“不过那些终于作为工程领导者———尽管属于最低等级———来从事这项工程的人,事实上是堪当此任的。他们是对这项工程进行过许多思考而且还在继续思考的泥瓦匠人,自打第一块基石埋入土中,他们就感到已与这项工程融为一体。当然,除了渴望能够从事基础的工作,驱使这些泥瓦匠人的还有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工程终于完美无瑕地竣工的心情。民夫可没有这种心情,驱使他们的只有工钱。至于高层领导者,甚至中层领导者,为了保持精神方面的强大,他们讨厌工程多方展开。”这就是西方文学中的长城时代,卡夫卡笔下的长城时代。他们透过修建长城来看彼时的中国发展,长城在当时具有的军事意义是最为突出的,从为了抵御边塞部落的侵袭,一直到今日的华夏标志,长城时代在西方的文学里不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在长城时代里,百姓的生活就是围绕着修筑长城而活,上空盘旋着战争的硝烟,耳边传来的是阵阵的军队声音,再多汗水伴随着城砖的堆砌,都化成了工人们归心似箭,融合成了诗人和文人的滴滴墨水字迹的灵魂。   四、结语   文学艺术的传播在长城的历史长河中,仍在不断地被持续传播给世界各地的人们,长城已经成为我们中华的一个稳定的形象,通过文学作品中的长城,向世人宣颂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象征民族坚强的体魄,以其巍巍雄姿展现出坚强不屈的毅力。   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播还需要与世界文明接轨,蜿蜒曲折的万里长城在文学世界里点缀了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通过长城建筑所体现的文学艺术,最终的目的还是需要唤醒世人对民族的文化的谨记,文学艺术承载了中华民族信息推向全世界,使长城悠久的文明历史价值走入世人的视野。因此具有的独特景观和气势,与中国富有壮丽河山的盛名相呼应。而关于东方中华民族的专制主义为这个古中国带来多少警示和多少统治的意义,已成为历史,帝国中生活的臣民的心态是否平衡也已然逝去,失去意义。   给我们留下深深思考的是将来应该如何利用文学艺术将传统的民族精神从历史延伸到现代。千年的帝国苍穹和万里长城遥远地述说着地域广阔的东方帝国的传说,无论是权力至上的秦始皇,还是贪婪腐败的无能官吏,或是懦弱愚昧的百姓,都一样的精彩,这就是历史,无法改变的历史,这就是本质,令人无法不佩服的长城文学艺术。

描写古代建筑范文8

 

在欧洲,精心设计的园林美景被誉为人间的伊甸园[1]。在亚洲,尤其作为世界园林之母的中国园林,自然就有着卓越的成绩。中国古典园林有着传统的哲学思想,有风水学的深厚精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能直接地给人以如吟诗、诗画般赏心悦目的美感享受。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园林体系,不仅很好地体现出这些优点,而且还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造园者利用这些独特的风格为世人创造出了独特的意象空间[2]。最先论及意象概念的是《易传》:“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就是说,圣贤之人借助具体存在的形象已充分表达心中的意念或者思想感情。“景”乃是大自然之景,“情”乃是触景生情,因此说意象空间也就是古人对自然之景触景生情后,利用自然之景创造出变幻莫测的空间感觉。   而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是向往自然,追求自然,而择取最能诱发人们产生向往、追求自然的则是园林美景。园林乃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大自然环境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方面的需求[3]。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园林体系,不仅很好地体现出这些优点,而且还具有以下4个独特的风格特征:一是利用建筑美与自然美融糅;二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三是诗画的情趣;四是意境的涵蕴。造园者利用这些独特的风格为世人创造出了独特的意象空间[4]。   1利用建筑美和自然美的融糅变幻空间   园林中的建筑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幢建筑,它是作为人们生活方式中物质的依托,并且有人的内在灵魂。人的思想意蕴是通过园林中的建筑而展开的,用主体的建筑变幻空间,使园景有开有合,有虚有实,空间相互穿插通透[5]。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所以求得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从根本上来说当然应该追溯其造园的哲学、美学乃至思维方式的主导。匠师们把建筑的协调感融糅于自然环境之中,当然也少不了一些细节处理。   2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2.1以山、水池变幻空间   山、水、建筑、花木被称为造园“四要素”。谈到山水在园林中的地位和作用。古人曾说“天下之山,得水而悦;天下之水,得山而止”。园林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水的聚散开阖,构成以溪口、湾头,置之假山[6];矾石,水桥,并将环水建筑或濒水,或贴水,或退遐而建错落变化,在大与小、动与静、明与暗、开与合、虚与实的对比中,造就了池水弥漫之感、无尽无踪之态,使有限的空间变得无限旷阔,达到山高水远的效果。有时以山取胜,虽然占地面积小,却有大山之势,气象万千,把自然界丰富的山体形象缩拢寸地,集纳在有限的空间里,既有雄奇峭拔之势,又有洞谷幽绝之趣。水以山为面,水得山而媚[7]。中国北方是多干旱地区,艰于有水,但以园林的构建需要,有水方成名园,所以古代北方造园家也因地制宜地进行创新。如:著名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在康熙时就已基本建成,在其广阔的苑林区中,湖泊景区最为重要。湖泊景区中景观是开阔深远与含蓄曲折兼而有之,就整体而言,水面的形状、堤的走向、岛的布列、水域的尺度等都是精心设计(图1)。就连一个进水口的位置都是精心推敲而置,比如设计者把进水口的位置定在宫墙的东北隅,进水口前的河段上作成环水道,需要水的时候放入水,不需时则可使河水循另道南流。在进水口处置“暖流喧波”一景,利用水的落差创造了一处园林景观,因此说承德避署山庄的设计者推敲精致而又不落斧凿之痕,完全达到了“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境地。   2.2以植物变幻空间   以植物造景在空间上常常起到藏露含蓄的效果,用植物变幻空间,使园林意境高雅而深远,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空间,由于植物的季节气象变化往往呈现出不同色态的意境,从而增加空间的时间量[8]。如岭南私家园林余荫山房,此园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完整保留至今,是粤中的四大名园之一。园门设在东南角,入门经过一个小天井,左面植腊梅花1株,给人清静淡雅的感觉,西半部以1个方形水池为中心,池北的正厅为“深柳堂”,堂前的月台左右各植炮仗花树,大面积覆盖遮蔽的阴凉效果尤为宜人,旁边古藤缠绕,花开时宛如红雨一片。花木往往是某些园林的观赏主题,讲究树木的孤植和从植的画意及其色、香、形的象征意义。所以说中国私家园林式一种既有居住功能,又包含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余荫山房中的植物巧妙栽植,再现了大自然的风景,极大丰富了园林空间的精神内涵。当然创作是必须合乎于自然之理,否则就不免于矫揉造作,失去园林的灵魂。   3诗画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造园者对自然风景,凝神关注后产生的审美意识的结晶,具有诗质,众多古人称画为“凝固的诗”,成园为“立体的画”。所以说诗画情趣又是中国古典园林意象空间的另一种表现形式[9]。意在笔先是中国古代造园家在设计时融入的艺术旨趣,而中国古代造园家大多又是士大夫,有着较高的绘画素养,懂诗知画,在园林布局和设计时往往习惯运用文学手法,用简练的诗句构成景点的主题,根据诗意,用画理绘图,构成具有画意的完美景观。如著名的扬州个园,其不仅用石之奇,而且布局也令人赞叹,犹如华中一样,譬如走进园门,便是“春山”,湖石依门,修竹迎面,石笋参差亭立,构成一幅以粉墙为纸、竹石为绘的生动画面,让人宛若春晓的感觉(图2)。当然在扬州个园的景色中,已经积淀了浓浓的诗情韵味,充分体现了富有画意的主题思想和精心构造的文人园成为当时造园者的追求。   4意境   园林的意境是在园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也就是以有限的空间描写无限的艺术创作原理,是比直观的园林景象更为深刻、更为高级的审美范畴,且将造园者的人生态度蕴含于其中,它通过意象表现出来,没有意象也就无意境可言,其实园林之有意境不独中国为然,其他的园林体系,如英国和日本的园林,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意境蕴涵,但其蕴涵的广度和深度则远不建于中国古典园林。如苏州四大名园的“拙政园”,园主王献臣,因仕途不得志,隐退在苏州,园主的造园思想是超尘脱俗的,在建筑上以主体建筑远香糖与之呼应,山水上则以远香堂北侧的注水面和远香堂南的主假山,以及堂东的小土山来营造外部空间,而主景,水中荷花更是有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思想境界,不仅如此,整个园林体现了当事造园者看破红尘、寄情于景物之中的思想感情(图3)。直到现在游人获得园林意境信息,不仅通过视觉的感受,还通过借助于文字信号的感受,达到以“味”入景,以“字”入景而引发意境的遐思。所以说中国园林是通过艺术加工过的高山流水,清风明月,鸟语花香,亭台楼阁,不断地为欣赏者们创造着变幻莫测的意象空间,更重要的是激发游人对美的感悟,美的抱负、美的品格和美的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意在给人以无穷的联想,达到忘其美之所在、复又与美同在的文化环境。#p#分页标题#e#   5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举世公认的一种综合艺术,它融汇了绘画、建筑和工艺等多门艺术的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灿烂的结晶,然而在现代21世纪的园林设计者们往往忽略了古人造园的思想,忽略创造意象空间的重要性,中国5000年封建意识形态成为现代园林设计的最终庇护所,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成为现代设计师们抄袭的对象。如果不将旧文化的统治地位打破,传统会成为包袱,一旦打破了旧文化的束缚,确立了新文化体系,在中国古典园林体系中传统才能够获得全新的意义。从目前中国园林建设概况来看,其发展的必经之路必将是接受现代园林的洗礼,这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除旧布新,这种新主要在于造园思想、园林景观的全面更新。相信,博大精深的中国园林传统亦必然会发挥其财富的作用,真正做到弃其糟粕、吸取精华,从而融汇于新的园林体系之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