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资料范例6篇

预防传染病资料

预防传染病资料范文1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档案管理利用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5-075-02

甲型H1N1流感(以下的简称甲流)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流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在全球暴发流行,通过呼吸道和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首先容易发生聚集性病例的学生、青壮年、孕妇,(就我院2009年12月收住的8名住院患者中多是青壮年、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2岁,多是女性,只有一名男性重症,2名孕妇)其次是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2009年4月30日卫生部经国务院批准、将甲流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一、建立医院甲流病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传染病管理是社会卫生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甲流又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档案管理是传染病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染病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建立其档案管理非常必要,它不仅可以全面提供有效的防控传染病、预防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及采取必要的治疗的和防控传播措施与防止蔓延的资料,也为今后传染病防治研究提供真实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建立高质量的甲流档案,为管理甲流提供优质服务,是档案部门的重要职责和任务。

二、甲流档案的收集范围与内容

抗击甲流不仅是国家、社会之责任,更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切个人与单位都将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规范防控行为强化社会责任,严格履行甲流防控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所以收集范围与内容也将涉及很多方面,收集的范围主要包括从预防到疾病治疗的全过程以及病情痊愈后的分析、论证、科研,从甲流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标准、住院、出院指征、疫情登记报告、预防控制措施、会议记录、上级批示、宣传材料、接种甲流疫苗的情况(如接种登记册、不良反应、接种率等)疫情动态分析情况、传染病爆发疫情调查报告处理结果,疫情个案调查、统计分析材料以及发病控制情况、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等资料。

收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上级主管部门对甲流防控的安排,通知、批示、指导原则。

2、医院关于甲流防控的安排、统一应急防控抢救措施、防控领导组及分管领导成员、科室的职责任务。

3、甲流防控诊断标准、治疗方案、隔离措施、重要的电话记录、传真资料、简报、宣传资料、照片、录像带、录音带、光盘等磁性栽体材料等。

4、甲流预防控制方案、工作计划、总结,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疫情报告、隔离消毒、护理治疗感染管理等资料,健康人注射甲流疫苗的反应、随访统计情况。

5、对门诊就诊病人、住院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筛查、确认、隔离、消毒、治疗处理形成的资料,其中住院病历交归病案室管理,门诊病历由患者本人保管,以便复查时查阅,但医院就诊登记册要详细,包括姓名、性别、联系方式、住址、治疗、隔离措施、疑似病人以及与公安机关协助采取的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同时居家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和居家治疗的轻病患者,并配合疾控机构的流调。

6、甲流重症住院患者病例调查表[包括基本信息、发病诊疗经过和主要表现、既往健康信息(是否慢性病、是否怀孕、疫苗接种史、有无过敏史等)、治疗情况(发病后是否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病毒药治疗、是否使用中西医药治疗、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疗、是否使用氧气治疗、是否收治ICU病房)、有无并发症、结局(治愈、好转、死亡),临床检查及治疗情况报表,胸部影像学检查报表,上级疾控中心实验室检验报告。

7、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情况,考核记录及预防和治疗甲流医院各项经费的开支,相关设备(如救护车、负压病房的呼吸机、监护仪等抢救监护设备等)。

甲流病人需住院形成的病历由医院病案室保存,其它管理性材料归档案室管理,保存期限均为30年。接种档案将保存15年。

三、甲流档案管理的开发利用

通过甲流病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开发重点应取得以下三方面的利用效果:

1、为决策层提供有针对性、明确的建议。传染病管理档案是记录传染病发病情况、流行病学三间分布、疫情动态变化趋势以及传染病流行规律等的原始资料。通过对其整理、分析,可以为决策层提供针对性强、目的明确的建议,供决策层参考。

2、为公众提供有价值、有依据的信息。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疾病,如果不能通过媒体将有效的预防控制知识和措施及时传播给其主要受益者――公众, 它就失去了价值。而在政府决定公布疫情时,必须依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研究公布内容,分析其含义,并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传达科学的防治知识,避免造成不必 要的恐慌。

3、为传染病防治、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传染病监测是长期的、连续地收集、整理、分析传染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资料,为传染病流行特征和自然规律提供研究线索。同时传染病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开拓需要依靠经验材料和理论材料,要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因而传染病研究离不开档案资料。

预防传染病资料范文2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流行病学;趋势分析

传染病的危害性极大,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有极大的威胁,而且因其具有传染性,对社会的安全也有很大危害。健康是人的生存之本,也是一个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前提,因此抓好各地区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本文将从江苏省灌云县2006年1月1日―2012年12月1日的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具体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传染病的总体发展态势、流行特点及其规律进行分析、总结,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灌云县2006年1月1日-2012年12月1日的传染病疫情资料,包括传染病的原始登记,且均为历年传染病疫情订正数据,人口数来源于灌云县统计局的年鉴资料。所有传染病患者的发病病种根据传播途径分类可分为呼吸道传播、肠道传播、自然疫源传播、性传播以及血源传播等四大类。

1.2方法

将所有传染病患者的疫情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建立Excel数据库,传染病的报告种类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计算2006-2012年每年传染病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利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来分析灌云县传染病的总体发病趋势,传染病流行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2 结 果

2.1 2006年-2012年每年传染病的发病率及

死亡率

灌云县2006年-2012年传染病的年发病数在1051-2718例之间,2012年发病人数最多,年平均发病率为280.56/10万,发病率较高,且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年死亡率在0.22%-0.99%,平均年死亡率为0.49%,其中2012年的死亡率最低,2010年死亡率最高,具体情况见下表1。

2.2各类传染病的发病情况

灌云县2006年-2012年共12410例中,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病种在各类传染病中占首位,共6825人发病,占总传染病发病数的55.0%,年均发病率为228.67/10万,死亡10例,死亡率为0.48%。其次为肠道传染病患者,共3723人发病,发病率为30%,年均发病率为103.12/10万,死亡6例,死亡率为0.12%;发病率位居第三的是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共1030例,发病率为8.3%,年均发病率为45.45/10万,死亡3例,死亡率为0.09%;发病率位居第四的是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共 832例发病,发病率为20.38%,年均发病率为12.34/10万,死亡8例,死亡率为0.14%。

2.3几种主要传染病的发病及流行情况

根据灌云县2006年-2012年传染病的疫情报告资料分析统计,在呼吸道传染病中,肺结核的发病率最高,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55%,流行性腮腺炎占26.5%;肠道传染病中,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占40%,手足口病占28%,细菌性痢疾占20%,甲肝占15%;血源及性传播类传染病中,梅毒占36%,乙型肝炎占20%。从传染病的总体构成情况上看,发病率位居前六位的是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以及梅毒,发病率依次为25%、15%、10%、8%、5%、3%,其中六年来肺结核的发病数并无明显的变化,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发病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流行性腮腺炎以及手足口病的发病数上升的幅度比较明显,2006年-2009年梅毒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之后发病数逐渐减少。

3 讨 论

根据灌云县在2006年-2012年传染病疫情报告可知,呼吸道传染病在传染病发病中位居第一,其中肺结核的发病率最高,有关资料统计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结核病的发病率一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每年全国结核病的死亡率也极高,说明结核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并没有发挥到显著功效。肠道感染是由细菌、病毒以及肠道寄生虫等引起的,引起疾病的主要包括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细菌性痢疾以及伤寒等,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是发病率位居第二的传染病,其主要是指排除细菌性痢疾、霍乱以及伤寒以外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常见于≤9岁的儿童群体,特别是在3岁以下的儿童是该病的高发群体。流行性腮腺炎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并伴有全身发热症状,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等,严重的话可能会引发炎等并发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梅毒这类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的发病率在2006年-2009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在2009年-2012年发病率又逐渐下降,说明灌云县对这类疾病采取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并效果良好。而手足口病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上升较为明显,说明灌云县对于新发传染病的监测与预防控制措施比较欠缺。

综上所述,对于肺结核传染病,应加强新生儿卡介苗的接种工作,并加强规范结核患者的归口管理,加强专业医师的知识培训。对于肠道感染传染病,应加强对婴幼儿的护理,提倡母乳喂养,保证患儿的清洁,避免交叉感染。对于流行性腮腺炎,应提高腮腺炎疫苗的及时接种率和覆盖率,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宣教工作。目前,灌云县的传染病发展态势非常严峻,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对策,重点加强呼吸道传染、肠道感染、性及血源传播传染病以及新发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

参考文献

[1]宋俐,茅群霞,朱玉莲.1950-2005年江苏省传染病流行动态及趋势分析[J].疾病监测,2011,7(22):479-482.

[2]杨维中,马煦,杨超美等.四川省2006-2012年乙型肝炎发病的队列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2.17(5):321-323.

[3]冯淑范,吴建林,熊国屏等.肺结核患者社会经济状况问卷调查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17(5):323-325.

预防传染病资料范文3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在生物课堂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既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着重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现以“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为例,谈一下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学生运用探究、比较的方法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情境体验、音乐欣赏、图片观察与分析、课外探究等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首先播放《健康歌》来导入新课,为以下新课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出课题后,我并不急于往下进行,而是让学生思考: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呢?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纷纷提出了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怎样保护自己的健康?哪些病会传染?怎样预防传染病?”

这样由教师设疑转到学生设疑,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且将提问的机会也留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供了动力。

二、观察对比、表达交流、归纳概括,创设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空间

让学生观察对比幻灯片中狂犬病和近视眼的图片,并说出二者病因有何不同、与健康人接触后结果有什么不同,学生表达交流、归纳概括病原体和传染病的概念。接着展示几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图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体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三、分析资料,讨论探究

学生了解了传染病的概念之后,急切想知道传染病是怎样传染的,我把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分析教材69页有关流感、肝炎的资料来讨论探究:传染病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过哪些环节?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此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讨论分析时间,并深入到学生当中与他们一起讨论。为了使学生更形象、直观地了解流感是如何传染的,给学生播放动画(课件),最后通过班级交流探究结果,由学生概括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学生在回答过程中,要给予适当的鼓励、点拨、补充。然后马上播放动画:你能分别说出流感、肝炎、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吗?帮助学生合理地搭上理论联系实际、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条线。

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还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吗?如何针对这三个环节来预防传染病呢?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些常见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在老师的点拨提示下,归纳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并让学生举例说出一些常见传染病的主要预防措施(如:麻疹、乙脑,要预防接种,以保护易感人群为主;肝炎、淋病应以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使学生明白,预防传染病,要做到综合与重点措施相结合。

四、运用知识,关注社会

1、新流感:简单介绍新流感(因近期流行,学生很熟悉),让学生说出防治方法,然后再出示相关防治图片。

2、“非典”:“非典”曾给人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非典”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3、艾滋病:艾滋病作为世纪顽症,目前科学界对它也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它对人类的危害极其严重。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引起了我国和世界的高度关注,因此给学生普及艾滋病的知识十分必要,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首先学生在歌曲《爱的奉献》的熏陶下,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十分全面,接下来播放影视资料,包括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预防艾滋病的方法、艾滋病患者图片、“红丝带”(防治艾滋病的国际性标志)图片,以此来激发学生正确地对待艾滋病人,关心他人的情感。同时也帮助学生解决了如何与艾滋病患者相处的问题。

五、畅谈收获,自我总结

学完本节课的内容之后,让学生自由发言。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都有表现自己的体会,尝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转入巩固练习,以一个具体病例分析不同的处理措施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的什么措施,再次帮助学生合理地搭上理论联系实际、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条线。

六、课堂延伸,巩固升华

课件展示:课外调查当地常见的传染病,把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每个小组书写一份调查报告。又一次帮助学生合理地搭上理论联系实际、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条线。

预防传染病资料范文4

血源性疾病

血源性疾病是指致病因子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引起易感者感染的疾病或综合征。许多致病因子都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目前常见的血源性疾病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博拉出血热、梅毒、疟疾等。

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危险估计

患者血液中含有致病因子是造成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先决条件。据有关研究资料报道,医务人员因针刺伤或其他锐器损伤接触受污染的血液后,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危险性分别为2%~4%、3%~10%及0.2%~0.5%;因黏膜接触或已损伤皮肤接触及咬伤等方式引起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尚不清楚。这些疾病除经血液传播外,还可通过、阴道分泌物、血性体液、唾液、血制品、渗出液等媒介传播。

影响血源性疾病传播的愿因

①血源性致病因子的传播方式即感染剂量。不同的传播方式可使机体获得不同剂量的致病因子。在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中,血源性致病因子主要通过针刺伤、锐器损伤、黏膜或破损皮肤接触等方式传播,接触血量越大、时间越长,机体获得致病因子的量越大。据研究资料报道,使用空心针、深度皮肤或接触大剂量血液所引起的血源性疾病传播明显高于黏膜接触。②医务人员暴露越大,受感染的危险性越大。医院是患者就诊治疗与康复的场所,即使特定致病因子在人群中感染率非常低,医务人员因职业关系接触这些致病因子的频率也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医院内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暴露频率也不相同,外科、急诊室、创伤科、血液透析室、实验室、病理室、血库工作人员暴露频率较高,护士高于医生。③人群中致病因子感染率的影响。医务人员接触及感染致病因子的危险性随人群感染率的升高而增加。④暴露前后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可减少血源性疾病传播。接种乙肝疫苗可预防感染乙肝病毒,医疗操作中戴手套可降低皮肤的血液接触。

预防传染病资料范文5

年初以来,我中心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指导部门的悉心关怀下,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为契机,全面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系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培训,增强能力建设,提升应急处置整体水平

为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我中心成立了应急指挥部和应急反应组织,组建了应急反应专家库和应急专业队伍,建立了反应敏锐的应急预警系统。同时制订和完善了各类传染病防控预案,加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和装备,并设专人专库管理。与此同时,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各种培训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推进疾控事业的开展。截止到目前,共举办应急管理和处置培训班18次,其中卫生应急培训班4次,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培训班5次,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培训班9次。通过强化人员培训,切实提高了各专业技术人员基本素质,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免疫规划管理工作

(一)我辖区的免疫规划工作在去年的基础上有了稳步发展,有力保障了计划免疫工作在本辖区的正常进行。截至目前,共办理接种本2638本,补办接种本164本。全区累计报告接种率分别为乙肝疫苗__%、卡介苗99.53%、脊灰疫苗99.19%、百白破99.18%、白破97.9%、麻疹99.54%、A群流脑疫苗99.34%、A+C流脑疫苗__%、乙脑99.34%、甲肝98.99%。安全注射率100%。

(二)对各乡镇卫生院、市区内接种门诊以及首针医院开展督导活动,累计督导39次,针对督导发现的部分接种门诊存在冷链温度记录不全、接种时操作不规范、预检诊不符合规定以及接种完疫苗后儿童未留观30分钟等情况,均下达了整改意见书。

(三)开展AEFI病例搜索及上报工作,共报告一般反应病例73例,未发现异常反应病例。

(四)开展麻疹病例流调追查以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截至目前,我区共发现8例疑似麻疹病例,2例为确诊病例,6例为排除病例,并对患儿进行了采集标本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经过追查,2例确诊病例均不是本辖区麻疹病例。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我区于__年3月份对辖区区8月龄至4周岁未完成麻疹免疫的儿童进行了查漏补种,发现麻疹漏种1611人次,补种1568人次。接种率97.33%。

(五)开展接种率调查工作。为迎接国家免疫规划常规疫苗接种率评估,我中心于10月份组织开展了辖区内适龄儿童的接种率抽查工作,共查找适龄儿童420人,接种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并发放通知对辖区内适龄儿童进行查漏补种工作。

三、传染病防治工作

1、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工作

实行24小时在岗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疫情电话24小时畅通,安排专人负责网络直报的卡片审核工作,确保疫情报出后2小时内及时审核。全区各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转正常,疫情网络直报及时、准确。传染病报告卡自诊断至报告平均为0.63天,录入至审核平均为14分钟;无迟报卡片,无迟审卡片。

2、全力做好人感染__禽流感防控工作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生委《关于加强人感染__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要求,中心领导高度重视,紧急部署,成立了区疾控中心人感染__禽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关的方案和预案,明确了工作机制,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于4月3日组织辖区内医疗机构和全体应急全员开展了相关知识的培训;4月8日至4月9日,对辖区内医疗机构人感染__禽流感防控工作进行了督导;4月12日和4月16日,针对__禽流感举办了两次相关应急演练。

__月20日,北京市卫生局通报确诊一例廊坊赴京就诊患者为人感染__病例。接报后,__区卫生局高度重视,迅速安排部署、召开会议、制定措施、组织专家开展风险评估,研判疫情形势,并认真贯彻和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安排部署。__区卫生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王庆乐为组长的人感染__禽流感防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成立了人感染 __禽流感医疗救治专家组和__区人感染__禽流感应急处置组,下发了《关于做好人感染__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开设预检分诊和发热呼吸道门诊,开展主动搜索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卫计委《人感染__禽流感诊疗方案》等三个规范性文件,从技术层面指导全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防控工作。二是加强监测,做好应急响应工作。7月20日,紧急启动四级应急响应,区疾控中心派出2组8名工作人员对患者就诊医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工作,共调查密接人员41名,并按照国家卫计委《人感染__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二版)》要求进行严格判定,最终确定密切接触者16人。对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措施。期间共采集密接人员咽试子样本60份进行__病毒检测,未发现阳性样本。按照相关要求,于7月23日对6名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观察,于7月25日18时,对剩余10名密切接触者解除医学隔离观察措施。辖区内5所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强化监测工作,即对流感样病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采集咽拭子进行__禽流感病毒检测,及早发现病例。辖区各医疗机构共采集流感样病例(ILI)咽试子样品173份,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ARI)咽试子样品14份;主动搜索病例2055例,其中发热伴流感样病例8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7例,肺炎病例105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0例,人感染__禽流感疑似病例0例。共采集咽试子样本70份,血液30份,鸡肉制品8份,经过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未发现阳性样品。三是强化人员技术物资储备,有效应对突发疫情。根据我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人感染__禽流感应急预案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强了对临床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能力和规范报告意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注意询问患者禽类或活禽市场的暴露史,加强预检分诊和病例筛查工作,发现人感染__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要严格按规定时限报告。区疾控中心强化了物资储备,对应急物资和消杀药品储备等进行一次彻底的自查,检测试剂、耗材、消杀药品、防护用品等方面随时更新补充,确保应急处置所需。同时加强应急值守,全天24小时双岗值班,要求应急队员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强化应急意识,增强责任感,保持24小时待命状态,一旦发生疫情,确保做到及时、有效、规范处置,严防疫情传播蔓延。四是加强宣传,普及防控知识。我们利用报纸、宣传橱窗、分发宣传资料等形式,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普及人感染__禽流感防治知识。继续加强疫情防控风险沟通工作,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当前传染病疫情,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引导公众勤洗手、保持居室通风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开展适当体育锻炼以增强抵抗力,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和防病能力。同时呼吁民众理性应对,勿要恐慌,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避免接触病死禽、畜,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的有效途径。

3、以重点传染病防治为重点,加强疾病防控和监测工作

(1)流脑监测。根据市疾控中心《关于进一步做好__年流脑监测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区设立万庄镇为监测点,于1月和4月分别开展了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调查工作,采集咽拭子210人份,未检出脑膜炎奈瑟菌。

(2)霍乱监测和培训工作。我中心于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外环境水、市售(海)水产品、市售食品等开展霍乱监测。共采集外环境水监测54份,监测海水产品和市售食品各108份,经过检测,未发现霍乱弧菌。

(3)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按照《__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要求,中心积极深入医疗机构、乡村、学校、托幼机构进行疫情主动搜索,分析流行趋势,提高预警能力,控制疫情传播;同时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随访,对发现的病例及时进行个案调查及消毒处理。

(4)开展聚集性病例和食源性疾病的调查工作。截至目前,我中心调查处理腹痛、腹泻聚集性疫情8起,食源性疾病1起。

4、艾滋病防治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管理。按照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定期对病人及感染者进行随访、检测和发放抗病毒药物。

二是开展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深入大型工地、学校、社区等场所开展大众宣传活动,已覆盖人群7118人次,发放宣传材料__份、安全套12770个;深入到市区内各足疗、按摩、保健、酒吧、美容美发、歌厅等娱乐服务场所,开展性病艾滋病防治干预活动,已覆盖人群1096人次,发放宣传材料3054份、安全套3054个。通过发放宣传画、宣传小册子、安全套、发展同伴教育员等方式,让辖区内外来务工人员和高危人群更多的了解一些艾滋病防治知识,树立防范意识,保护自身健康。

三是开展自愿咨询检测工作。我中心设立自愿咨询检测室,有单独的房间,能进行保密性咨询,有保密文件柜保存资料。环境安静舒适,室内张贴规范服务要点、注意事项、工作制度等;并备有宣传资料、转介卡、安全套和有关咨询登记表。

四、地方病、慢性病防治工作及健康教育

1、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一是开展碘盐监测工作,采集碘盐样品300份,监测数据已上报市疾控中心。二是开展碘缺乏病宣传工作,发放宣传资料260余份,接待咨询群众80余人。三是按照国家CDC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的要求,完成尿碘和盐碘质量控制考核工作。

2、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我中心建立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领导小组及实施方案,已经建立示范单位和“健康加油站”一个,制作展牌3块,印制宣传资料3种共计300余份,并配置体重秤、自测血压计、腰围尺、控油壶等物品。

3、开展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我中心设立卫生宣教栏4个,每季度更换一次内容。设立四小、区医院、区妇幼保健院、京南食品有限公司、康乐小区和万庄镇6个健教试点,并进行了季度督导活动。开展“全国肿瘤防治周”“世界高血压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爱牙日”“世界卒中日”“精神卫生 日”“全国高血压日”等宣传工作,共计制作宣传横幅7条,出动宣传人员2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2600余份,接待咨询群众480人次。

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1、乡镇项目工作开展情况

截至目前,辖区5个乡镇纸版居民建档累计为11.44万份,建档率77.12%,纳入老年人管理10874人,管理率__%,糖尿病管理__人,管理率为__ %,高血压管理12853人,管理率为71.42% ,重性精神病管理336人,管理率为76.34%。各乡镇卫生院都设置了不低于2平方米的2个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换内容,累计印发宣传资料6种11.48万份。各乡镇卫生院均建立了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建立了传染病网络报告和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传染病疫情报告设备基本齐全。各乡镇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均已开展,均配备了有资质的卫生协管员,制定了详细的协管组织制度和协管方案,组织了各乡镇村医进行了系统的培训。

预防传染病资料范文6

目的了解1960─2013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简称昌吉州)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规律,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60─2013年昌吉州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资料。结果1960─2013年昌吉州共报告病毒性肝炎85860例,年均发病率147.23/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23049.017,P<0.05);乙型肝炎报告例数最多39722例,占肝炎报告总数的82.90%,发病率263.30/10万;其次为丙型肝炎6110例、占12.75%、发病率40.50/10万;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较少,分别占3.08%和0.17%;丁型肝炎无发病报告;肝炎未分型报告527例,占病例总数的1.10%。结论昌吉州病毒性肝炎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今后应加大防控力度,提高新生儿乙型肝炎和甲型肝炎疫苗的及时接种率,继续做好大龄人群疫苗的查漏补种,提高疫苗的有效接种率,并开展防治病毒性肝炎的宣传教育。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发病率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损害为主、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传染病之一[1]。病毒性肝炎一直是昌吉州传染病的高发病种,占甲、乙类传染病发病首位,是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为了解其流行特征和规律,并为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本文分析了1960─2013年昌吉州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通过查阅昌吉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资料获得1960─2003年的发病资料,2004─2013年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昌吉州统计局。

1.2方法将1960─2013年昌吉州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汇总,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率,取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发病概况1960─2013年昌吉州共报告病毒型肝炎85860例,年均发病率147.23/10万,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32.00%,位居传染病第1位。

2.2发病趋势昌吉州病毒性肝炎发病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χ2=23049.017,P<0.05)。1977年发病率最高为1079.04/10万,1968年最低为0.24/10万;以20世纪60年病率定基比为100.00%,增长速度定基比104.09%~921.72%,增长速度环比-52.47%~329.42%,发病率波动幅度较大,53年间发病率上升了921.72%,见表1。

2.3各型肝炎发病情况2004─2013年昌吉州病毒性肝炎报告以乙型肝炎为主,累计报告39722例,发病率263.30/10万,位居肝炎病例报告总数第一;其次为丙型肝炎6110例、发病率40.50/10万;丁型肝炎无发病报告;乙型肝炎占病毒性肝炎报告总数的82.90%,其次是丙型肝炎占12.75%,见表2和表3。

3讨论

1960─2013年昌吉州共报告病毒型肝炎85860例,年均发病率147.23/10万,发病呈上升趋势,占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32.00%,且所占比例逐年增长,可见昌吉州病毒性肝炎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分型可明确肝炎型别,从而提高治疗和防控的针对性,以前昌吉州对病毒性肝炎的分型报告要求不严格,自2003年开始使用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后,要求对肝炎病例分型报告,因此本文只统计了2004─2013年昌吉州各型肝炎的发病数据,主要以乙型肝炎为主、占82.90%,由于乙型肝炎具有病程长、难治愈、容易转化成慢性的特点,造成久治不愈的患者作为传染源逐年增多,以及一些青壮年外出机会多、防范意识薄弱,造成发病人数增多[2]。随着乙型肝炎血清学诊断技术的普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体检机会亦增多,使更多的乙型肝炎感染者得以发现导致报告人数增多;有些医疗单位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也作为患者上报,造成误报人数上升。每年开展的传染病漏报调查和相关文献均有显示[3-4],因此患者人数的上升也与乙型肝炎的规范报告有很大关系。昌吉州乙型肝炎的发病变化主导着全州的病毒型肝炎发病趋势,与国内其他研究基本一致[5-6]。

疫苗接种是病毒性肝炎最安全、经济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因此在继续做好适龄儿童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的同时,应做好成人及学生接种乙肝疫苗的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他们主动接受预防接种的认识,增强人群的免疫水平;同时加强医源性感染的控制,减少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切断传播途径,规范乙型肝炎病例的报告,逐步降低和控制乙型肝炎发病率[7-8]。丙型肝炎目前尚无疫苗预防,只能通过加强相关教育及改善卫生条件预防其传播。

参考文献

[1]王镜泉,刘建华,官陈平,等.福州市2007─2011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14(1):44.

[2]方允静.2004─2014年江苏省灌南县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5,31(18):2525-2527.

[3]郭晓荣,郝惠莲,邱琳.陕西省乙型肝炎报告质量调研结果分析[J].疾病监测,2005,20(9):478.

[4]杨海,梁转萍,.关于制定规范乙肝报告办法的建议[J].疾病监测,2005,20(3):154.

[5]郑强,王新旗,曹岩,等.2004─2010年新疆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1,26(6):6-10.

[6]朱荣.江苏省2010年与2011年病毒性肝炎疫情对比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2,23(3):38-39.

[7]张守荣,赵建海,张永基.不同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8,14(3):253-255.

[8]初晓妍,孙晓静.2004─2010年烟台市牟平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2,18(2):154-155.

上一篇新员工培养

下一篇可爱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