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范例6篇

中药材种植

中药材种植范文1

****区的**.**.**.**.**等地属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地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壤质地良好.野生药材资源丰富且民间素有传统的中药材种植和经验,****药业有限公司就建在**市区,该公司集科研加工和制药为一体的大型企业,研制各类中成药销往全国及世界各地,根据这一情况,我单位考察组成员于元月十一日至十四日分别深入该公司就药材发展的前景和销路问题与王总经理进行了座谈,该公司重点是建立药材生产基地,以制药企业为龙头,采取订单农业,各级政府搞好协调,行业协会搞好技术服务,药材价格受市场调控,公司采用最低保护价收购,该公司目前又与**县合作建立**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占地面积130.27亩,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年生产中药饮片2万吨,中药材提取物两千吨,年工业总产值6亿元,带动中药材种植20万亩,他们的宗旨是要建成全国一流西北最大的制药企业,就目前**地区种植面积还远远满足不了该公司的生产能力;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又深入到**县中药材产业办公室和张守宗研究员就我县气候.土壤.降雨量及适合我县种植的中药材进行了详细座谈。张守宗研究员是多年从事野生中药材训化研究的专家,他先后出版了中药材栽培技术和规范化栽培与加工技术等专著,他认为:就我县气候.土壤及降雨量最适合种植的首推品种是:黄芪.黄芩.板蓝根.秦艽.甘草.银柴胡,因为以上品种可在阴湿,半湿润环境中生长,可育苗种植,也可进行大田直播,适应性较强,只要出苗,可耐干旱,尤其秦艽即可林草混种,也可单独种植。张守宗研究员还领我们现场参观了陈薪乡石具村石具山退耕地上沙棘,紫花苜蓿,秦艽混种示范基地。他认为:以上品种目前市场需求量大价格比较稳定,它不但有药用价值,而且已渗透到社会各个基层,尤其秦艽,全国年需求量150万公斤,而全国年产量仅有三分之一,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二.**考察情况

**省**市**县全县有17个乡镇,215个村,129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9.42万人,流动人口30万人,耕地面积122万多亩。中药材种植面积26万多亩,该县年平均气温7.8℃,年平均降水量432mm,无霜期130天到150天左右,该县种植中药材有200多年历史,有200多个品种,群众经济来源主要是以粮食作物和中药材为主,元月15日至17日我单位考察组一行和**县种子管理站取得联系,在郭菊梅站长的带领下,我们首先深入到****药业发展有限公司;****药业发展有限公司组建于2003年元月,是一家以中药产业化发展为主线,将中药材种植.经营储备.中药饮片批发.中药材基地建设.中药材种籽种苗.物流配送.信息咨询融为一体的现代化药业公司。在洪建雄副总经理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药材加工及储备情况,并向我们介绍了中药材发展前景,市场的需求及适合我县种植的品种,洪经理认为:吴起和**气候土壤条件相近,黄芩可大面积种植,板蓝根.黄芪.甘草.柴胡可少量示范种植,待试种成功后可大面积推广,并承诺,他们可以提供优质药材种子,药材可以按市场价回收到他们公司,随后我们又参观了**乡**村药材种植基地,和药农面对面交谈,了解药材价格.行情,药农认为,种植药材受市场调控,如果市场行情好,就有好收益,如果市场行情不好,就会赔钱。种好是药,种不好就是柴。

三.**.**两地中药材发展的主要经验。

两地医药产业发展之所以能够并驾齐驱领跑全省医药产业,主要源于两地政府高度重视医药产业,加大政策扶持,产业引导力度,倾力提供高效服务,营造宽松发展环境,概括两地医药产业发展经验,主要有四个方面。

经验之一:以战略思维谋划产业发展,高起点定位产业,大手笔规划产业,**县以**药业有限公司为依托,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实现产销一条龙,药农种植品种由药业公司确定,保障药农利益;**县以**药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几家大型公司为依托,种植品种多,而几家大型公司和全国各地制药厂都有供销关系,确保了药农种植各个品种都有销路,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经验之二:以创新精神改革体制机制,股份制注入强劲动力,多元投资积聚巨大能量,政府搞好协调,给与一定的资金扶持,把中药材发展作为一项主导产业来抓,从品种的选育,管理和技术指导给与全方位的服务,两地专门成立药材产业办公室,负责抓好药农的种植技术培训,招商引资,药材销售等一系列服务,使当地一大批医药企业迅速崛起,形成密集的企业集群,推动医药产业增长态势。

经验之三:以“重点项目”推动自主创新,打造公共平台基地,完善科研服务体系,两地着眼于增强医药企业竞争力,充分发挥“创业主导者”作用,**县与**药业有限公司合作投资三亿多元,占地130.27亩,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的**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带动种植中药材20万亩,药农年种植药材收入3亿多元,两地共同特点是通过中药材的发展,既给农民增加收入又给当地政府增加财政收入。

经验之四:以优质高效服务扶持产业发展,定政策“放水养鱼”,办教育:招财引智,打造最佳发展环境,**县定期通过电视.广播举办培训班等形势给药农讲解种植药材技术,药材市场信息,确保了药农利益,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有力保障。

四:我县中药材发展几点建议

我县历来都是天然药材生长区,据史料记载,在我县境内生长着150多种中药材,其中有几十种都是名贵中药材,但是由于多年来群众把药材作为家庭重要经济来源,乱采乱挖导致药材生长环境破坏,大部分药材几乎绝种,退耕还林后要抓好群众的后续产业,药材是首选项目,而我县气候.土质又和**.**相近,药材又是粗放型经营,既可草药混种又可大田种植,既可育苗种植又可大田直播,如果我县要把中药材产业当作一项主导产业来抓,首先要抓好以下四点:

一是要坚持生态适宜的具有发展优势的药材,突出特色和重点,抓住1-2个品种,持之以恒地持续不断地抓下去,抓出效益与品牌,根据专家推荐,黄芩可大面积种植,秦艽可药草混种,黄芪,板蓝根.银柴胡.甘草可小面积试种。

二是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要抓好此项工作,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必须大力支持,要成立专门机构主抓此项工作,从药材的种植,种苗的调运.技术服务,市场调研,销售形成一条龙,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退耕还林后的后续产业。

三是发展中药材产业首先是技术,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就是好技术,要形成一定的气候,既要注重种植技术的研究,又要解决好中药材深加工问题,要与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研究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这样中药材的发展才有生命力。

四是中药材发展应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根据市场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发展规模要与药材质量,效益挂钩,单项药材必须做优做强,才能做大药材产业,要将制药企业与药农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要改变观念,努力造就一种合作关系,才能在市场上实现多赢的目的。

五.适合我县种植的中药材品种简介

1.黄芩为唇形科草本植物,株高20-60厘米,主根粗状呈圆锥形,适应性强,喜阳光,耐寒,能在田间越冬,耐旱,怕积水,适合在肥沃的沙质土壤种植,生育期两年,每亩需要种子4-5公斤,亩产量300-350公斤,目前市场价每公斤5-6元。

2.秦艽为胆龙科草本植物,株高20-60厘米,主根粗大呈圆锥状,喜湿润凉爽气候,适宜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或沙壤土中栽培,生育期三年,亩需种子2公斤,亩产量150-200公斤,目前市场价每公斤45-55元。

3.柴胡为伞形科草本植物,株高50-80厘米,地下根多分枝,呈圆锥状,喜温暖湿润气候,出苗期间需地表湿润和遮荫,耐寒怕积水,疏松肥沃的土地上生长良好,不宜在盐碱地种植,生育期2-3年,亩需种子2.5公斤,亩产量80-100公斤,目前市场价格每公斤15元左右。

4.板蓝根为十字花草本植物,株高50-150厘米,根直而长,呈圆柱形,适应性强,喜温暖环境,一般土壤都能种植,不耐涝喜阳光,生育期两年,亩需种子3公斤,亩产量500公斤,目前市场价每公斤6-7元。

中药材种植范文2

关键词:中药材;种植模式;优化;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119-02

一、中药材种植现状

甘肃省作为中药材资源大省,拥有植物类中药材资源2 000余种,藏药材500余种,可资开发的资源蕴藏量约27万吨,在国家确定的382个中药材重点保护的品种中,甘肃省就占了276种。中药材种植作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和发展潜力。2009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已位居全国第一。目前,大规模种植的品种有当归、党参、红(黄)芪、大黄、甘草、板蓝根、柴胡、半夏、杜仲等十余种,其中当归、甘草、党参、大黄、黄(红)芪五种大宗药材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5%、75%、60%、60%、50%,道地药材品种规模化种植优势明显。据调研材料显示,① 在陇南和定西等中药材主产区,中药材种植年平均纯收益可达1 200~1 500元/亩,是同类地域种植粮食作物收入的2~3倍以上。然而从总体上来看,甘肃省中药材种植的规模效益并未显现出来。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计算:甘肃省中药材单位产出比云南省低6.33%;② 这说明,甘肃省中药材种植规模虽然很大,但产出效益相对较低。

二、中药材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实地调研的情况以及所获得的相关资料来分析,造成甘肃省中药材种植效益偏低的主要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

1.组织化程度低,管理滞后

甘肃省中药材主产区虽已将中药材生产作为当地重要支柱性产业,而且主要品种如岷县当归、陇西黄芪、白条党参等名品的种植已形成较大规模。然而,就中药材种植的组织化程度来看仍然偏低,虽有数量众多的当地政府牵头组织和种植户自发成立的农业合作组织及各类专业协会,但大多流于形式,实际上仍以家庭分散种植和销售为主,这使得中药材主产区经常出现 “产能过剩”和“产能不足”交替的局面。除组织化程度偏低以外,中药材种植环节上的管理滞后也是造成种植效益偏低的原因之一。这种管理滞后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管理体系不健全。到目前为止,省、市、县各级政府在中药材种植方面没有统一的专职管理机构,中药材种植被当做普通农产品仍属农业部门管理;二是没有全省统一的中药材种植规划和计划,主产区的中药材种植规划与计划仍然是各自为政,产品结构高度雷同;三是市场管理滞后,各类市场参差不齐,既无统一的管理规范,各市场之间也未形成有机的协调。上述问题导致中药材种植长期处于盲目种植和无序竞争状态。同时,片面追求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提高,导致中药材生产过剩和市场价格不稳定,无法形成品牌效应。

2.中药材的GAP实施程度低

2006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颁布实施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是对中药材品种、产地、种植、采收、加工等一系列过程进行规范与管理的部级法规,它不仅是中药材生产的总指导原则,而且使中药材的种植具有适地性和可控性。但由于甘肃省约80%以上的中药材种植地分布在相对较为落后的山区,不仅单片种植规模小,而且组织化程度低,管理滞后,再加上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从而导致GAP的实施程度偏低,品质下降,农药超标等问题层出不穷。

3.专业技术人才稀缺,种植过程缺乏专业化指导

就目前中药材的种植规模而言,已初步形成了产业化的雏形,而产业化的运作必须以良好的管理和充足的专业人才作为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但由于管理体系不完善和专业人才的缺乏,甘肃省目前尚没有一家专业技术机构和专业化的技术人员队伍对中药材种植进行全面的指导和监督,从而导致中药材的规范种植、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农药的使用和初加工较为混乱。专业化指导的缺乏不仅使已有的品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效益难以体现,而且限制了整个中药产业的发展。

三、甘肃省中药材种植模式优化探讨

综上所述,组织化程度低、GAP实施程度低、专业人才缺乏和管理滞后是导致甘肃省中药材种植模式不合理,规模大产出效益低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切实有效地提高中药材的种植效益,促进甘肃省中药产业的发展,就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对中药材种植模式进行优化。

1.尽快建立和健全管理体系与管理规范,提高管理水平

中药材作为特殊的农产品,其药用特性决定了其必须实行专业的技术指导和严格的管理。同时,就农产品生产的一般规律而言,也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专业化管理,才能有效地提高其产出效益。从整个中药产业的未来发展考虑,甘肃省应尽快建立和健全包括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市场管理和质量管理等在内的一整套有关中药材种植的管理体系和管理规范。在此基础上,按照市场需求对中药材种植从品种选择、空间布局、种植标准、质量检测以及市场体系建设等环节进行统筹规划和严格管理,使中药材种植真正形成规范、有序、高效的生产管理模式。

2.进一步加大GAP的实施力度

甘肃省中药材种植效益偏低的根本原因在于GAP实施程度偏低。从调研情况来看,定西市GAP基地种植面积仅占总面积的19%;同时,由于近年来中药材市场的繁荣,导致农民片面追求产量忽视质量,在中药材种植中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使中药材品质不断退化;在初加工中采用硫磺熏蒸药材,使砷、汞等有害重金属成分超标,导致中药材质量下降,有效成分不稳定,这些因素造成中药材加工销售乃至中成药生产方面的诸多困难。因此,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的 GAP亟待加强。在实施GAP方面主要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应根据GAP的要求具体制定道地药材种植全过程的技术规范,所有的中药材种植必须按技术规范进行;其次,尽快组建专业机构对中药材种植和初加工过程进行全面的专业技术指导与监督;最后,尽快制定中药材质量检验标准,对中药材成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并对检验合格的中药材颁发质量检验证书,凡未取得质量检验证书的中药材一律不得上市交易。

3.完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

目前,甘肃省中药材种植计划主要是种植农户根据上年市场行情安排来年种植。虽然地方政府和各类协会组织在政策引导、信息服务、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而且一部分中药生产企业也在主产区建立了自己的种植基地,但家庭分散式的种植模式仍然主导着中药材的种植。这种分散化的生产模式不仅对中药材的产业化发展不利,而且也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对此,应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完善:一是通过财政、金融的手段,积极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建立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省内外大企业集团和各类投资者在地道药材产区建设种植基地,并通过基地加农户的方式提高中药材种植的组织化水平;三是建立健全各类中介服务体系,如各类专业协会和专业机构,向种植专业合作组织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等有关市场信息,引导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

4.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加大专业人才吸引力度

科学规范的中药材种植模式需要高效的管理、科学规范的生产模式,而这一切都有赖于专业人才的工作。为了促进甘肃省中药材种植模式的优化乃至中药产业的发展,首先,应制定特殊优惠政策以吸引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其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高校资源,通过设立专业和扩大招生等方式,加快中药材种植乃至整个中药产业专门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药材种植乃至整个中药产业的管理、生产规范及市场交易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刚,曹方,方伟,王志扬,陈垣.甘肃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开发研究,2002,(1).

[2]黄璐琦,姚乃礼.如何促进西部的中药产业发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S1).

[3]蔺海明,安文芝.甘肃省中药产业现状分析[J].西部论丛,2005,(2).

[4]魏永红,胡建萍,杨清.甘肃省县域特色农业发展探求――岷县当归生产经营现状、前景及对策[J].甘肃农业,2004,(12).

[5]魏进堂,沈剑虹.浅析定西地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优势[J].甘肃农业,2003,(10) .

[6]钱卫,元四辉,吴忠.论中药产业的发展方向[J].中药材,2001,(7).

中药材种植范文3

节约、集约利用林地是科学发展的集中体现,根据“以用为先、依法进行、分类处理、集约利用”的原则,林权管理部门认真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积极做好林地资源管理工作,向合作社提供政策支持和优质服务,实现了林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在有限的空间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流转数量增加和规模逐步扩大。合作社自成立起就开始注重林地流转,在自有500亩林地的基础上通过互换、入股、租赁等方式进行流转,目前已将4个村(白岩乡作落村、檀木村、桥六村和马颈坳镇汩比村)集体和农户承包的3000亩林地流转连片使用。签订流转合同手续的农户有228户,流转林地3500亩,流转期20年,每年按70元/亩支付租金,共计年租金24.5万元。通过流转让农村闲置林地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展,为实现现代林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供了保障。

二是投入财力人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社投入资金90万元,劳动力2200个,整治林地3500亩,人行道路7300米,兴修排水渠2400米,灌溉池320口,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高了林地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了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林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三、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极力创建就业平台四、林权改革效益突显,合作经营实现“五赢”

中药材种植林业专业合作社在林地流转中使农户、支部及合作伙伴得到实惠,实现了森林资源资产要素与市场要素的有机结合,促进林业的规模经营,激活了林业要素市场。实现了“五赢”:

一是专业合作社股东每年实现赢利500万元。

二是农户不仅有土地租金,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收益13180元。

三是得到战略合作伙伴湘泉制药等企业的扶持,共同谋划基地发展,湘泉制药等企业先期垫付成本(如:苗木、种子、化肥和除病药物),统一收购时剔除成本,获得赢利160万元。

中药材种植范文4

关键词:中药材;种植;质量风险;风险管理;质量安全

中药材作为一类特殊的农产品,近年来其种植规模逐步扩大,产量不断增加,由于其也属于药品中的一类,更应当加强质量管理,但由于生产不规范、检测技术滞后以及对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研究不够,部分中药材的质量安全情况令人堪忧。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生命健康日益重视,人们越来越关注市场上中药材的质量问题。不断提高中药材质量安全水平是中药材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从本质上来看,产品质量的优劣更多地是依赖于生产过程控制环节,也就是说产品质量主要是生产出来的,而不单单只依靠检验方法,换而言之,质量来自于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属于一种比较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在中药材种植加工过程中采用科学的质量风险管理方法,对提高中药材质量安全水平方面能产生积极作用。

一、质量风险管理的概念

质量风险管理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风险是指具有不确定性,是损益发生的可能性并且可能导致危害性后果。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从风险来源讲,导致产品质量风险的风险源也有很多。

质量风险管理本质上来讲是管理方针、目标、规程和实践的系统应用,是用来分析、评价和控制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风险。

质量风险管理是用来识别、评估和控制质量风险的系统程序。它可以被前瞻性以及回顾性地应用。

应根据知识和经验对质量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控制应与最终保证质量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的目标相关联。

二、中药材种植加工过程中质量风险管理流程

中药材种植加工过程中质量风险管理可以分为四个步骤: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沟通和风险审核及回顾。

1.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进行风险管理的第一项任务,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了对风险的识别、分析以及风险分析过后的风险评价。这些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弄清楚可能产生的风险因素、风险发生的可能程度、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当前控制程度并对风险等级进行评定。有效的风险评估工作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并对中药材种植加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要有深入的了解,如种植品种、土地、气候、人员、设备、浇灌、农药、化肥、采收时节、加工方式、仓储等,并对种植加工过程中的质量风险有较为全面正确的认识,能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在风险识别环节中,需要能够对风险有较为细致的识别,可以参考并利用已有的风险识别经验和信息。可供参考的资料主要来源于检验数据和生产数据资料。可依据这些数据资料形成对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控制标准,当出现偏离的情况时,可以认定为可能会产生风险。在风险识别的进行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识别指标,根据这些指标进行风险识别不仅可以提高识别效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在识别风险后,是对风险进行分析。风险分析主要是分析出现这个风险的可能有多大、后果有多严重、当前控制的情况,并对风险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当前控制程度进行评判。在风险分析这一步骤中,我们可以使用所有可用的信息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估计。风险分析得越科学风险评估的结果也就越准确。风险评价是对可能性、严重性、可控性和其它因素的全面考虑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判断是否需要采取对应措施。在进行风险评价之前,应当预先建立一个风险标准,然后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当前控制程度等综合情况来评价风险等级。

2.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将风险控制在一定合理的可接受范围内是评价风险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风险控制是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之上开展的,根据风险评估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风险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在风险控制过程中,先判断评估后的风险是否超过了风险控制的标准。若风险超过了可接受标准,首先要采取相关措施手段进行风险控制,目的是尽可能降低风险,其次是采取适当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多数风险都有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合理利用现有的风险控制方法,寻求风险的更进一步降低,是风险控制的基本思路;再就是分析找出风险的各种可能来源,从源头上杜绝风险。风险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预估性,故找到风险的可能来源,能够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风险,也就有可能及时找到有效减少风险的办法,使其可以从根源上解决。

3.风险沟通

及时有效的风险沟通是风险管理系统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正常良好的基础。风险沟通交流的工作内容是在风险管理实施的各个阶段,对进行的程度和各方面的信息进行交换和共享,为后续风险管理的更有效开展打下基础。通过沟通,促进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使各方掌握更全面的信息,从而能调整或改进措施和效果,达到更好的降低风险的目的。

4.风险审核、回顾

在风险管理流程的最后阶段,也就是在完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及风险沟通后,应该对风险管理运行产生的结果进行审核,特别是应对那些可能会影响到原先质量管理决策的事件进行审核,同时进行定期回顾。审核或回顾应确认质量风险管理文件得到有效执行,确认风险管理过程运行的是否有效,并形成相P的记录文件,以便为后续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数据资料,如果审核或回顾后发现风险未被降低至可接受范围,则应重新评估风险;定期进行回顾评审的目的,是防犯已发生的质量危害再次出现,通过风险回顾,结合新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可以进一步降低已接受的质量风险,同时可以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对风险回顾的效果进行考核。

三、结语

对中药材种植加工过程推行质量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也是当前对中药材质量安全水平要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我们亟待采取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本文通过对质量风险管理概念、实施的主要步骤进行探讨,以期为中药材种植加工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基于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缺乏,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中药材种植加工过程中的质量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陆菁《关于提高我国中药材质量安全水平的几点思考》《江苏大学》. 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卫生部令第79号).

中药材种植范文5

[关键词]GAP;资源经济;中药资源;资源管理;第三方认证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e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GAP,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five Ps (GMP, GLP, GSP, GCP, GAP), analyzed the GAP based on economic theories,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core problem of GAP is ignoring economic laws Once the GAP, is a process of certification, but neither the GAP announcement could be transformed into signal transmission quality in the product market, nor consumers could recogni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AP and nonGAP herbs in the terminal market, so manufacturers lack motivation for GAP certification In this paper, we pointed out, that the GAP certification system should be redesign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economics, third party certification body, supervised by drug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 to certificate GAP as high quality standards, to improve signal transduction mechanism of GAP certification, and to integrate GAP with the market

[Key words]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 resource economic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ources; resource administration; thirdparty certification

doi:10.4268/cjcmm20160702

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的简称,我国自2003年开始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国食药监安[2003]251号)。在GAP认证试行的13年来,我国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全国累计196家中药材基地实现了GAP种植,许多出口企业和注射剂生产企业都主动按照GAP要求进行种植,GAP种植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GAP认证能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市场与政府分工更加明确。为了简政放权,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13项国务院部门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10号),规定取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GAP认证取消引起行业争议,去路问题又成为社会关心的热点。本文在回顾与总结GAP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采用经济学理论对GAP的去路问题进行了分析,为理性思考GAP发展问题提供思路和借鉴。

1GAP的现状及成就

11GAP实施的背景

栽培药材的主流化导致GAP势在必行。我国的中药材来源曾经以野生药材为主,栽培品种很少,种植不成规模。随着中药工业的崛起,资源消耗方式发生转变,许多野生药材已不能满足需求,栽培药材比重逐步上升,在1995年时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仅占农作物面积的019%,到2014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12%,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超过1 98536 khm2(不含林下种植和野生抚育),已超过烟草、糖料[1]。如何规范中药材的种植过程,避免种植不当引起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图1)。

12中药材GAP理论研究

总结中药材GAP的理论研究文献,第一类是现状分析,如张尚智对GAP基地现状的文献学分析[2],李隆云较系统的介绍了GAP的意义、背景、法律依据、基本内容、认证和申报要点等内容[3];第二类是探讨GAP实施过程中的理论问题,如陈秀斌GAP认证后的维护及市场开拓问题[4],张永清研究次生代谢产物与GAP的关系问题[5];第三类是新方法在GAP过程中的应用,如黄璐琦等探讨生态学的原理在GAP的应用[6],李津发探讨信息技术在GAP的应用[7],郭兰萍等对GAP药材发展提出了较为系统建议[8]。

13中药材GAP实践研究

GAP实践研究集中在单个药材规范化种植的规程或实施条件上,如三七[9]、穿心莲[10]、地黄[11]、丹参[12]等药材的规范化种植规程,土壤、大气、水等条件上。据不完全统计,经过规范化种植研究的中药材在100种左右,大宗常用栽培品种均涵盖在内。此类研究对规范该种中药材的种植过程有积极意义。

14GAP基地的阶段性成就

从药监局的公告来看,我国GAP实施13年来累计公布196个GAP基地,包括126家企业和70个药材品种。对中医药行业而言,GAP认证的教育意义更为明显,从种植户到企业到消费者,规范化种植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药材需要规范化种植这一命题已经确立。但GAP药材在市场上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以人参为例,虽然人参是GAP公告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药材,但是据文献报道吉林省已通过国家GAP认证的人参种植面积仅占全省种植面积的2%,在药材市场也很难找到GAP认证的人参药材[13]。

2中药材GAP 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与其他规范实施情况相比GAP进展缓慢

GAP是我国药品监管体系5个P(GMP,GLP,GSP,GCP,GAP)中唯一只适用于中药材的质量规范。GAP管理体系的建设是5个P中较晚的一个,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最直接的表现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自2002年已经试行了12年,至今尚未转正,而其他4个P早已转正并在各自领域强制实施(表1)。

22与农业GAP相比也进展缓慢

与中药材GAP相近的还有良好农业规范(农业GAP)[14],在起步阶段,中药材GAP与农业GAP相比,中药材GAP还是走在了前列[15],2006年1月国家认监委《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实施规则(试行)》(CNCAN004:2006)比中药材GAP晚3年,但农业GAP在试行1年后便修订转正,而中药材GAP至今仍在试行。近几年来烟草GAP发展迅速,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十分丰富。

23中药材GAP配套措施不健全

我国虽然较早实施起了中药GAP认证检查,但却始终未能建立起完整的中药材GAP认证体系。以前的中药材GAP认证只是从检查的角度审视中药材种植过程的规范化,缺乏配套的政策措施,未能将GAP生产的药材与一般药材区别开来,无法实现GAP药材的优质优价,导致中药材GAP无法与市场有效对接。GAP只能停留在基地层面,导致GAP的生产流通使用脱节,不能通过GAP产品进入中药材市场。GAP认证不能在产品层次的形成信号直接限制了GAP在中药市场上的作用,导致企业积极性不高,许多GAP基地名存实亡(图2)。

3中药材GAP认证核心问题商榷

31中药材GAP生产及产品的定位

中药材GAP与农业GAP定位存在根本差异。单从字面来看,“良好”意味着是推荐标准,“规范化”则带有强制执行的意思。“规范化”与“良好”的差别反映了药监部门与农业部门对植物品质管理认识的差异,单纯从监管的角度讲强制标准更便于执行。前文已述5个P中其他4个P均已在各自领域强制执行,将GAP强制推行更符合药品监管的惯性思维。

强制标准与推荐标准定位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理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强制标准依靠行政管理力量,一般采用去尾方法(利用标准排除质量低劣者),推荐标准是依靠市场力量进行拔尖的方法(使优良者在竞争中胜出)[16],从目前政府改革的整体方向上来看,依赖市场手段显然更符合目前改革的要求。因此,中药材GAP认证应定位在优劣产品的区分上,应突出GAP中药材比一般中药材更加安全――通过规范化大大的降低了中药材产品的变异。

32GAP认证主体的作用应明确

认证是制度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内容之一,认证的本质是一种信号的甄别和发送过程。一个完整的认证体系,包括信号标准的制定、信号的甄别、信号的传递。认证是一种依赖市场自治的手段。曾经GAP认证的主体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必然会造成CFDA与市场的作用不清晰,并与CFDA监管市场的主旨不一致。

321认证属于市场行为首先需要区分的是“认证”与“认可”存在区别,认证与认可分别对应“Certification”和“Accreditation”,认证含有证明的意思,带有非强制性;认可含有许可的意思,认可更强调法律赋予的权利[17]。如果将GAP定义为一种许可制,那么CFDA代表国家进行许可是可行的。但是如果GAP定义为认证,则需要第三方机构进行。CFDA则需要从认证机构转移到认可机构(对第三方进行认可)、监控机构(对第三方进行监督)和标准制定机构(制定认证的标准)层面上来。

322认证具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在市场化机制里运行中药材GAP认证制度并非无法可依,《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为认证的开展提供了全套的管理制度和充分的法律依据,市场力量可以通过这些法律开展GAP认证工作。CFDA可以通过与认证监督管理部门共同完善标准和管理制度实现对GAP认证的有效监管,从而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安全。在现有的认证认可法规里,提供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2种认证,与中药材GAP相似的农业GAP属于产品认证的范围。中药材GAP可以参考农业GAP产品认证的理论和方法(图3)。

4中药材GAP的发展

41将GAP定位从规范标准转变为优质标准

目前,中药材GAP虽然是规范标准,通过国家和企业的努力,以及农业上良好农业规范的带动,实际上被认为是一种优质标准。但在管理层面仍然按照规范标准进行管理,尚未建立起优质标准应有的管理制度。考虑药品的需求弹性较小,消费者愿意为优质支付更高的价格。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讲,转变GAP认证的理念,将GAP药材定义为一种质量稳定更为安全的优质药材显然更加符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

42改变政府在认证中的角色

在GAP认证过程中,药监部门应在3个方面对市场进行监管:一是通过控制标准保证第三方认证的合理性,二是通过第三方机构的认证许可权设置第三方的准入门槛,三是通过社会反映对第三方认证实施监督。第三方应该是由行业专家组成的、以信誉为担保、接受标准制定部门和认可机构监督的非政府部门。在中药材GAP过程中,标准制定任务应该是由专业标准委员会依据市场需求制定。认可机构和监控机构可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共同承担,二者共同委托第三方开展GAP认证,并进行监督。

经过经济学理论指导下重新设计GAP认证过程,其中虚线部分是原有的GAP认证过程,实线为重新设计的GAP认证过程(图4)。由图可见CFDA的地位不变,仍然是行政认可机构,但其认可对象由基地改为认可第三方认证机构。第三方机构(Thirdparty Certifiers,简称TPC)凭借自身信誉获得市场认可,CFDA可以通过市场反馈TPC信誉实现对TPC机构的日常监管。

43完善认证证明体系和市场对接机制

一个认证过程必须包括“认同”与“证明”2个阶段。认同是对中药材的生产过程符合GAP标准的认同,一般需要通过检查的方式实现。证明则需要通过第三方(证明人)的信誉担保,为产品提供证明。一个完整的认证体系包括认和证的2个过程,现阶段“认”的过程相对完善,但“证”的过程极度缺乏。为了提高企业执行GAP的积极性必须建立起GAP基地认证后的证明体系,引入追溯系统和关键点控制等理念推动GAP证明过程的建设。

建立起可溯源的质量追踪体系最简单的方式是通过图标的方式向市场传递信号。目前GAP药材缺乏有效的产品标识形式,导致GAP药材与一般药材在市场的各个环节都无法区分。产品标示的缺乏使得GAP药材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丧失殆尽。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为了推动厂家和市场对GAP药材的认可程度,必须设计质量信号对GAP药材通过市场途径传递。

5中药材GAP认证需要注意的问题

51认证的法律基础

GAP认证并非无法可依。国务院取消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GAP认证,并非意味着GAP制度的终结,而是GAP新制度的诞生。首先,国务院是从简政放权的角度取消GAP认证,并非否定GAP对市场的意义,GAP可以参考一般商品的认证流程重新由社会力量参与制定。社会化的方式运作GAP符合国家改革的大政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为社会力量开展认证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撑,因此食药总局GAP认证的取消是社会化GAP认证诞生的开始。

52强化事后管理

在GAP社会化对认证机构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遵循事物渐变式发展的规律,机构许可逐步进行,在认证力量尚未崛起时,应该维持在少数几家机构认证。少数几家认证的优点是中药责任明确,管理方便,同时不缺乏竞争机制,避免了可能涉及到寻租的问题。政府始终处于标准制定、监督、认可的层面上对第三方进行管理。尤其是对GAP企业和第三方认证机构的事后管理,防止虚假认证、虚假宣传等问题扰乱药材市场秩序。

53完善配套措施

GAP转变为优质标准,就要考虑与其他已经有的优质标准进行匹配,道地药材认证和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认证之间的关系要明确。从概念的内涵上来讲,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应涵盖GAP药材标准和道地药材标准,GAP药材标准应涵盖道地药材标准。中药材GAP是保证中药质量的一个手段,应以保证中药的疗效为核心,应与中医理论保持一致。在GAP基地的选址、种植技术和采收加工方面,应注重与中医药传统经验的结合,注重质量的前提下兼顾产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DB/OL]. (20150830). http:// stats. gov. cn/tjsj/ndsj/.

[2]张尚智. 对中国中药材GAP基地现状的文献学分析[J]. 农学学报,2012,2(3):65.

[3]李隆云.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 GAP 认证进展[J]. 重庆中草药研究,2012(1):43.

[4]陈秀斌. 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加强GAP认证后的维护及市场开拓[J]. 海峡药学, 2011, 23(1):155.

[5]张永清, 商庆新.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与中药材GAP[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 7(2):67.

[6]黄璐琦,崔光红,戴汝为. 中药材GAP实施的复杂系统论[J]. 中国中药杂志, 2002, 27(1):1.

[7]李津发,阂秋应,鲁纯纵,等. 用信息技术推动中药材GAP的实施[J]. 中草药, 2004, 53(10):108.

[8]郭兰萍, 张燕, 朱寿东,等.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GAP)10年:成果、问题与建议[J]. 中国中药杂志, 2014, 39(7):1143.

[9]崔秀明, 王朝梁, 陈中坚,等. 三七GAP栽培的环境质量评价[J]. 中草药,2002, 33(1):75.

[10]苏丹. 穿心莲GAP标准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D].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

[11]张来起, 李光胜, 袁燕东,等. 地黄GAP标准操作规程(草案)[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 17(1):8.

[12]舒志明,梁宗锁,卫新荣,等. 丹参GAP规范化栽培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2004(6):98.

[13]朴亮. 人参GAP认证研究与实践[J]. 人参研究,2012, 25(2):60.

[14]周顺利, 周丽丽, 肖相芬,等. 良好农业规范(GAP)及其在中国作物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 11(5):42.

[15]周顺利, 周丽丽, 肖相芬,等. 良好农业规范(GAP)及其在中国作物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9, 11(5):42.

[16]杨光, 王诺, 郭兰萍,等. 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分析《中国药典》标准管理中药的局限性[J]. 中国中药杂志, 2013,38(23):4168.

中药材种植范文6

【关键词】××县中药材种植发展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文明和谐××”的主题,努力做到“在解放思想上有新飞跃、在提升能力上有新进步、在解决问题上有新成效、在创新机制上有新突破”,树立科学监管理念,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水平,促进食品医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发展。为此,××县委、县政府重视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把中药材种植产业确定为我县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为进一步掌握我县中药材种植情况,促进中药材种植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局近期对全县的中药材种植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前景

(一)政策背景。国家2002年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纲要》要求“各级政府对发展中药种植(养殖)应给予各项农业优惠政策支持,加强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家养研究,加强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产业化生产,加强植保技术研究,发展绿色药材。”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绿色经济强省和发展云药产业的战略目标。州委、州政府也提出了生物经济富州和建设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发展战略。以上表明,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由此看来,当前在我国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前景非常巨大,特别是我县这样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气候适宜,土壤多样的农业县,发展中药材的种植是大有前途的。

(二)市场需求。中药材的用途越来越广,除了用于中成药品、中药饮片生产,还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近几年来市场需求逐年增长,野生中药材显然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发展中药材种植是必然的趋势。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中药材的价格也在上涨,这对中药饮片企业和中成药生产企业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加大,但对中药材的种植来说却是利好消息,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我县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

二、我县中药材野生资源及种植情况

(一)中药材野生资源

我县地处××大峡谷腹地,西侧有高黎贡山,东侧为碧罗雪山,峰峦叠障,山高谷深,海拔高差大,以独特的垂直自然气候而闻名,特殊的地理、气候、土壤条件,能满足多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和药材资源,素有“物种基因库”的美称。经调查,我县野生的中药材有*红豆杉、厚朴、杜仲、天南星、云黄连

、川滇小檗、粉叶小檗、山乌龟、苦良姜、雪胆、秦艽、重楼、竹红菌、松茸、岩白菜、岩陀

、青羊参、三分三、胡黄连、茯苓

、猪苓、木香、黄精、石斛(黄草)、香附等上百个品种。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经多年的掠夺性采挖,资源急剧减少,生态告急,有些甚至趋于濒危,使我县野生药材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二)中药材种植情况

由于中药材种植技术管理要求比较高,我县中药材种植起步较晚,原来的中药材产业均为以采集野生资源为主。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以发展集体“副业”的形式,种植了一些木香、贝母、黄连、砂仁、草果、红花等。但受市场信息不灵通,中药材种植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指导,价格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小,上不了规模。目前,我县的中药材多属农民自发种植、自产自销。主要品种及分布情况如下:

1、草果

植种面积较大,全县有5000余亩,生产有序且逐渐形成规模,产量较高,年产量20多万公斤,经济收入200多万元。主要分布在上江、大兴地、老窝、鲁掌四个乡镇。

2、砂仁仅在上江乡有零星种植,种植面积小,产量较小。

3、萝芙木

为引进品种。由××方正植物生化有限责任公司、××州食品药品检验所从2003年开始引种,截止,共种植850亩。上江乡境内种植有590亩,其余的260余亩分布在老窝乡、鲁掌镇、大兴地乡等地。经*省科技情报所进行查新和有关专家评审,列为××州科技成果,2007年获××州科技成果奖。

4、黄连

为××县原生品种。*福维临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曾在福贡县驯化种植。在××县鲁掌镇三河村种植有150亩,秆杆乡堵堵洛村种植有10多亩。

5、薏仁

为引进品种,由××州分水岭科技示范园引进,种植面积1060亩,目前长势良好。主要分布在老窝。

6、桔梗为引进品种,由××州分水岭科技示范园引进,种植15亩。目前长势良好。主要分布在老窝。

7、木香为原引进品种,××县种植有15亩,主要分布在秆杆乡堵堵洛村。

8、茯苓

为引进品种,由××州分水岭科技示范园引进,在老窝乡分水岭种植有120亩,老窝乡的崇仁村、银坡村种植有10亩。目前长势较好。

9、芍药为引进品种,

由××州分水岭科技示范园引进,在老窝乡分水岭种植有100亩,老窝乡荣华村种植有30亩。

10、重楼为原生品种,老窝乡老窝村种植有40亩。

11、牡丹为引进品种,

由××州分水岭科技示范园引进,在老窝乡分水岭种植有100亩,老窝乡荣华村种植面积35亩。

12、杜仲为××县原生品种。老窝乡中原村种植有10亩。

13、天麻为××县原生品种。老窝乡老窝村、崇仁村、银坡村、荣华村共种植有20亩。

14、党参为引进品种,老窝乡各村均有种植,共种植200多亩。

15、黄草为引进品种,老窝乡荣华村种植有3亩,六库镇新村种植有13亩。

除以上品种外,我县境内还种植有红花、草乌、川芎、红豆杉、当归、秦艽

、花椒、厚朴等多种中药材,但面积较小,年产量也较小。

2008年××县中药材种植情况及分布统计表

三、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药材种植归口管理部门缺失,无长远的产业种植规划。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科学的规划,我县的中药材种植一直处于无序状态,各乡镇各自为政,致使我县中药材品种多、单品种产量小、产品质量次,种植上不了规模,没有能占领市场的主导和优势品种。

(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服务体系不健全。中药材种植涉及选种、播种、育苗、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种植管理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需要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体系。目前我县尚未建立与中药材产业发展相配套的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体系和专业人才队伍,在中药材种植的种苗供给、种植管理培训、技术指导以及产品销售等都未达到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三)种植形成不了规模,单品种产量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我县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形气候,适合多种药用植物的生长,中药材种类多,但是由于缺乏龙头企业、种植大户,起不到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农户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不高,种植规模小,单品种资源总量小,分布分散,不能满足现代制药业对资源的大量需求,难以适应中药材供求市场化,农户只能小打小闹、自产自销。因此,销售价格低,经济效益差。

(四)无药品生产企业和中药材购销企业,中药材销路不畅。我县无药品生产企业和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境内对中药材的需求量不大,加之无中药材购销企业,致使我县的中药材无法进入县外市场,种植出来中药材销售不出去,农户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回报,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

(五)我县中药材的种植推广尚处于起步阶段,广大干部群众对中药材种植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政策扶持少,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不够。

(六)经济文化落后,信息闭塞。中药材种植与常规作物相比,投入较大,种植管理技术要求较高,市场风险也大。而我县农户普遍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必要的种植和管理技术,质量意识、科技意识淡薄,经济底子薄,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农户对中药材种植缺乏必要的市场、价格、供求方面的信息,在品种选育、种植等方面都存在盲目性。

四、对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几点的建议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努力推动中药产业向上发展,根据调研提出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我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巨大潜力,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州委、州政府发展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的高度上来,把加快中药材种植产业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主要工作来抓,要整合各类资源,拓宽服务领域,为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当好参谋,做好服务,开亮绿灯,把我县的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中药材种植发展的领导,县、乡(镇)都要组建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有人抓、有人管,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认真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做好科学论证和规划工作。根据《××州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发展规划》,县、乡政府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化规划,推进我县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

(三)围绕省委、省政府绿色经济强省和云药产业发展战略以及××州建设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发展目标,结合当前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干事创业的形势,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税收、土地、人才、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倾斜,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将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纳入优势农产品推进工程,与扶贫开发、退耕还林、林业产业、小流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规划安排、项目设置、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当前我县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村官制度,多选派一些农学、林学和中药学等方面的干部和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指导和带领农民群众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我县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服务。

(五)健全和完善产业发展服务体系,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中药材协会等中介组织,充分发挥中药行业协会的作用,使中药行业协会担当起履行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代表、行业协调的职能,发挥规范市场行为、信息交流与经济技术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中药材信息网络建设,为中药材的产、供、销等各个环节提供准确、快捷的服务。逐步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户提前、产中和产后系列化配套服务,促进产业发展。

(六)加强对种植户的培训,加大中药材种植管理、采收加工、贮存保管等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强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培训。针对我县耕地少的情况,大力推广立体种植技术,发展林药、粮药间套种植技术,在农作物间套种药材、药材间套种其它药材,挖掘林下面积,种植木本、草本和藤本药材。

(七)加强招商引资,加大投入,建设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和种苗基地。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鼓励企业、团体和个人投资建设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和种苗基地。把基地建设成为我县中药材示范种植、种苗培育、野生中药材引种驯化种植试验、科技培训、信息交流的中心。同时,积极争取省、州的支持,县财政也要安排专项资金,开展中药材质量检测、鉴定和品牌的注册、申报、认证工作。

(八)培育种植示范户,加大带动辐射推广力度。各乡(镇)要积极鼓励、培育一批种植示范户,发挥典型示范和龙头带动作用,加大扶强扶优力度,积极扶持种植大户,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中药材种植向产业化、规模化和科学化发展。增强我县中药材的市场竞争力和和增加市场占有率。

(九)拓宽中药材销售渠道,解除种植户有药材没处卖的后顾之忧。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根据自然条件、市场需求,选择那些品质好、产量高、市场销量大、效益高的药材品种进行栽培。二是加强与药品生产企业、中药饮片企业沟通协调,与药品生产企业、中药饮片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以订单种植、定向供应等模式,成为药品生产企业、中药饮片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三是大力引进资金,在本地培育和扶持中药生产、饮片加工企业,加强中药材深加工和包装,提高我县中药材的附加值,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中药材产业体系,加大中药材的内消能力。

(十)充分利用政策,结合当前我县的生态环境建设、退耕地还林、小流域治理等工作,大力发展杜仲、苏木、厚朴、黄柏等高大乔木的种植,林药并举,一举多得,积极响应了国家的政策,可以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既绿化了山川,美化了环境,改善了生态,还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十一)突出重点,大力发展云黄连等道地药材和草果的优势品种。云黄连是我县的道地药材,产量高,品质好,种植前景好,我们要加大驯化引种力度,予以重点发展。草果是食药两用的植物,市场需求量巨大,经济效益高。目前我县已有一定的种植基础,初步形成规模,有的种植户已经有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收入,示范引导作用较强,大家种植热情高,且草果在我县宜生面积广,全县大部分乡镇都适宜种植,各级政府要积极鼓励,正确引导,走规模化、规范化发展道路,把草果培育成为我县中药材产业的主打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