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印台区中药材种植管理技术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本文对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中药材种植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重点分析了丹参、党参、黄芩、金银花、苦参的种植技术,建议通过合理选地整地,加强田间水肥管理,适时采收、加工等,有效提升中药材产量与品性,增加农民收益,进一步促进印台区中药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高其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使之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关键词:印台区;中药材;种植;管理
1印台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格局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中药材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目前“一带、六区、多点”的空间发展格局。其中,“一带”为中药材产业发展带,沿铜罕公路展开,为该区中药材产业发展“主轴”,主要功能区及相关产业配套设施均分布于中药材产业发展带两侧。“五区”分别为综合旅游药材种植区,万亩(合667hm2,下同)金银花种植示范区,万亩苦参种植示范区,良种繁育与标准化种植示范区,万亩党参种植示范区,中药材深加工产业区。“多点”为各主要功能区辐射带动的周边农户、合作社发展的小型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在该区东北部山区的阿庄镇主要进行果药套种示范,可进行套种示范的品种主要有款冬、黄精等;西北部的金锁关镇示范栽培黄精、淫羊藿等药材。
2主要中药材品种的规范化栽培技术
2.1丹参的种植技术
丹参味苦,具有清热活血行气止痛祛瘀、通经理气散结、凉血消痈之功效。
2.1.1选地、整地。育苗及播种选择地块要选择在地势较高、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灌溉或用水较方便及可靠排水的肥力地块。播种前应先将地块翻耕,并施加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基肥,整细耙平,作高畦播种。丹参根深,入土约33cm以上。因此,在前茬作物收获之后,深翻土壤35cm以上。结合整地,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2500kg/667m2~3000kg/667m2,加过磷酸钙50kg/667m2,翻入土中作基肥。于栽前再翻耕1次,整细耙平,作成1.3m宽的高畦,四周挖较深的排水沟,以利田间排水。
2.1.2田间管理。种植丹参时需要施加充足的肥料,施用量为1000kg/667m2~1200kg/667m2,施入地块前要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并整细搂平。在生长初期追肥,以施用氮肥或粪肥为主;秋后要重施长根肥,以过磷酸钙等磷钾混合肥为好。
2.1.3采收加工
2.1.3.1根的收获。根的收获可分不同时期进行。可于栽培后当年11月或第二年春季萌发前采挖;种子繁殖的,于移栽后第二年的11月或第三年早春萌发前采挖。
2.1.3.2根的加工。当根晒至五六成干时,把一株一株的根收拢,扎成小把,晒至八九成干,再收拢一次,当须根也全部晒干时,即成商品药材。北方可直接把根晒干即可。一般产干货300kg/667m2~350kg/667m2。以无芦头、无须根、无霉变、无不足7cm长的碎节为合格品;以根条粗壮、外皮紫红色者为佳。
2.1.3.3种子采收。留种田植株于第二年5月开始开花,可一直延伸到10月份。6月份种子陆续成熟,分批剪下,曝晒打出种子,再晒至干即可。种子不耐贮藏,最好当年播种。
2.2党参的种植技术
党参是一种药材,也是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具有补中益气、和胃生津、祛痰止咳、健脾益肺之功效。
2.2.1选地、整地。种植地块的土壤必须疏松、肥沃,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一般选择砂壤土或腐殖质土,育苗地耕翻深度10cm左右,移栽的耕翻深度25cm~30cm。同时,要施加充足的底肥,一般施饼肥100kg/667m2,农家肥1000kg/667m2,钙镁磷肥50kg/667m2,混合发酵后施入。移栽地还可适当增加基肥。整地后做畦,畦宽1.2m,畦长视地形而定。
2.2.2种植方法
2.2.2.1选株留种。母株在留种采收时也应注重选择树冠健壮、完整、无患任何植物病害发生的健康植株,并能合理修剪去除有害侧枝,于次年6月中旬开花至同年7月上旬,果实初呈灰黄褐色时,分期分批予以采收。
2.2.2.2种子处理。果实全部采收干净后,要严格合理保管贮藏,切忌过分高温、风吹日晒或干燥。种子应先用干燥砂纸拌匀然后贮存于通风阴凉处,至第二年9月末至10月中下旬再陆续将全部种子用少量含水分25%以下的细湿干砂纸拌匀处理后,贮存于干燥室内的阴凉处贮藏备用;或是用少许含湿水量25%以上的细湿干燥砂纸拌匀然后贮藏于干燥阴凉处约两个半月后,再慢慢将种子取出阴干再贮藏备用。
2.2.2.3育苗。一般于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条播、撒播均可,以条播为好。条播行距20cm~25cm,开7cm~10cm深的平底沟,将种子连同湿砂均匀撒于沟中,然后表面撒一层较薄细草木灰,再其上再覆盖撒上薄薄的一层细干草屑粒料及适量的细表土,以防地面遭受雨水长期侵蚀冲刷地面时露出种子粒料和造成土壤板结,播种量5kg/667m2。
2.2.2.4移栽。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开始挖当年种植种苗,过程中要注意力度,避免根部损伤。然后将种苗按大、中、下分类,合理移栽。挖出的种苗如未及时移栽时,要将种苗放置在荫蔽处,以防失水,降低成活率。移栽秧时,在畦整好以后的平畦面基础上再按畦行距20cm左右开沟,栽种时株距约6cm左右,芽头斜向上,覆土深度高于主芽头3cm深度左右。
2.2.3田间管理
2.2.3.1苗期管理。及时均匀地补充浇水,保持表层土壤充分湿润。出苗后移栽定植后一定要提前做好工作随时清理铲除地面杂草、松土。当小苗生长到株高约6cm~10cm时,结合生长后期除草松土技术及化学除草松土措施来进行科学施肥,第1次除草中耕和追肥,施入的农家肥量1000kg/667m2,应结合适时追肥兑适量肥粪水后充分广浇喷施;苗高达12cm~18cm时,进行了第2次的叶面追肥,用过磷酸钙、尿素、水(2∶2∶1000)等配制好的尿素水混合作液肥使用(滤去残渣)喷浇。党参幼苗期因怕直射太阳强光、高温,应考虑于当年早春6月上旬萌动前在株行距在畦的苗面上适当种植一些遮阴草作物,可选择同时或按行、株距各间隔25×40cm种植一些大豆等作物。
2.2.3.2大田管理。移栽的当年12月中旬,要适时松土除草,并施加充足的保温肥,确保植株安全越冬。可从栽植第二年4月上旬开始至植株进行封垄,及时认真对地面进行第一次全面除草松土追肥及第二次除草,防止田间的土壤板结和过早发生草荒。植株幼苗枯萎前,及时深耕整土地或覆土以蓄水和保墒。第3年的管理与上年相同。第一次是在移栽后12月施加农家肥,第二次在翌年4月上旬施加,印台区主要施加农家肥1000kg/667m2或尿素7.5kg兑水浇灌,可以有效促进植株生长于根部膨大,是提高产量的关键;第3次于5月中旬,正值开花结果期,施农家肥1000kg/667m2,并增施磷肥,喷施过磷酸钙1kg/667m2,兑水50kg;第4次于12月中旬,施轻度发酵的饼肥50kg/667m2,厩肥2500kg/667m2;第5次于第3年3月下旬,施农家肥1000kg/667m2。
2.2.4采收加工
2.2.4.1收获。党参种植必须是做到足年采挖,育苗栽培或直接移栽,一般在栽种完后至少2年以上即可完成收获,直播及移栽,一般则至少3年方可收获。收获时成熟饱满的党参种子一般分出大、中、小3级,把大、中级的前两级经水洗去皮后切块加工,小级以上的药材也既可直接切片经加工直接采收入药,也有的可切片直接播种留种。
2.2.4.2加工。党参分级洗净表面泥沙污物后,按其颗粒粗细、长短均匀分开放置,然后在木搓板子上用力进行多次搓揉搅拌均匀取出后洗净即可进行晾晒,反复洗涤3次~4次以上至全干。党参根应以使其根条肥厚且粗壮、质软而坚实、油润、气味清甘浓、无残留任何杂质、无任何明显虫蛀、无明显腐败与霉变、水溶性浸出物不少于32%为合格。
2.3黄芩的种植技术
黄芩植物的根可以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化痰燥湿、泻火清热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
2.3.1繁殖方式。播种在春、夏、秋季均可。在5月中、下旬为最适。套种时播种量应适当增加至1kg/667m2左右。播前用25mg/L的赤霉素溶液或冷水浸泡种子12h,待部分种子裂口时再进行播种。直播黄芩多采用开沟条播,按行距20cm,开深3cm~5cm的浅沟,覆土1cm~1.5cm,稍加镇压,播种量3kg/667m2。
2.3.2育苗移栽
2.3.2.1苗床选择:山坡旱地可采用育苗移栽方法,育苗应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做苗床,宽130cm~135cm,长视需要而定。
2.3.2.2播种方法:床址选好后,施腐熟的厩肥或堆肥5000kg/667m2,于4月上中旬,将已催芽的种子拌湿沙均匀撒畦面,上盖0.5cm~1cm的过筛粪土,并在苗床上盖塑料薄膜,以便增温保湿,促进及早出苗。
2.3.2.3苗期管理:多通风,苗高3cm时,及时拔草和间苗。苗高5cm~7cm时,按40cm~45cm的行距和长25株/m~30株/m的密度,定植于大田。
2.3.3田间管理
2.3.3.1选地整地:人工栽培黄芩,应选择壤土、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做床。施农家肥2000kg/667m2。采用大垄高床技术,床宽130cm~140cm,床高10cm~12cm,床间距30cm。
2.3.3.2中耕除草:因黄芩幼苗前期生长速度缓慢,出苗后至田间开始封小垄,要注意松土或除草至少3次~4次。搂地松土返青后至封垄前,仍要中耕除草2次左右,以免影响黄芩生长。
2.3.3.3适时追肥:黄芩生长期间,每年要追肥1次~2次。第一年于定苗后,第二年及以后于返青至封垄前,进行一次土壤追肥。追肥视植株生长情况适时适量进行追施[1]。2.3.4采收加工。黄芩播种后2年~3年收获为宜。收获季节在晚秋或春季萌芽前,挖出后抖净泥土,晒至半干,撞去外皮,然后迅速晒干或烘干。同时防止雨淋水洗。可收干品药材300kg/667m2左右。
2.4金银花的种植技术
2.4.1繁殖方法。分春秋两季,春季宜在新芽末萌发后;秋季在8月底至10月中旬为好。一般选择l2年生健壮的枝条作压条,长50cm~80cm,覆土后踩紧,压条露出土面2/5,遇大旱要及时浇水。
2.4.2田间管理
2.4.2.1中耕、除草。每年中耕、除草3次~4次:出新叶时进行第1次;7月、8月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在秋末冬初霜冻前进行最后一次。
2.4.2.2追肥。栽植后的头1年~2年内,是金银花植株发育定型期,多施一些人畜粪、草木灰、尿素、硫酸钾等肥料。栽植2年~3年后,每年冬前或春初,应多施畜杂肥、厩肥、饼肥、过磷酸钙等肥料。“立夏”后每茬花采收后即应追适量氮、磷、钾复合肥料,为下茬花提供充足的养分[2]。
2.4.3采收加工。在5月至7月时采摘,采后在通风干燥处晾干,栽后到第二年为盛产期,并保持多年,产干花220kg/667m2~300kg/667m2。2.5苦参的种植技术苦参具有滋阴清热、燥湿、杀虫、利尿止泻之显著功效。苦参野生种植于气候向阳处宜;最喜春季温暖之气候;对栽培土壤要求不那么严。
2.5.1繁殖方法
2.5.1.1种子繁殖。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用40℃~50℃温水浸种10h~12h,取出后稍沥干即可播种。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整好的高畦上,按行距50cm~60cm、株距30cm~40cm开深2cm~3cm的穴,每穴播种4粒~5粒处理好的种子,用细土拌草木灰覆盖,保持土壤湿润,15d~20d出苗。苗高5cm~10cm时间苗,每穴留壮苗2株,也可育苗移栽。
2.5.1.2分根繁殖。春、秋栽植两季栽培均可正常进行。秋植栽一般于枯枝落叶干燥后进行,春植栽应于初春萌芽前进行。把母株根挖出,剪取下部分粗根作药,然后分别按母株根茎上的生芽、生根多少,用刀切成单行数株,每一株内必须具有根和芽2个~3个。按上述定株、行距分别栽穴苗,每穴分栽幼苗1株。栽完后再盖土、浇透水[3]。
2.5.2田间管理
2.5.2.1选地、整地与施肥。苦参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向阳的黏壤土、沙质壤土或黏质壤土栽培。施入充分腐熟的堆肥或厩肥3000kg/667m2,捣细撒匀,深翻40cm~50cm,耙平整细,作成1.3m宽的高畦。
2.5.2.2中耕除草。苗期保持田间无杂草和土壤疏松、湿润,因此要进行中耕和培土,以利苦参生长。
2.5.2.3追肥。每年追肥2次:第1次在5月中、下旬进行,施稀粪水2000kg/667m2;第2次在8月上、中旬进行,以磷、钾肥为主。
2.5.3采收加工。根可在栽种2年~3年后的8月~9月茎叶枯萎后或3月~4月出苗前采挖。刨出全株,按根的自然生长情况,分割成单根,去掉芦头、须根,洗净泥沙,晒干或烘干即成。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几种药材的调研及种植技术的推广,可以进一步提高印台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作者:刘艳琴 单位: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