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生活护理范例6篇

老年人生活护理

老年人生活护理范文1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精神障碍; 老年病人; 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749.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217-0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人口老年化,老年精神障碍病人的发病率逐渐增多,从广义上讲,老年期精神障碍是指在老年期(60岁以上)可以见到的各类精神障碍的总称。然而,由于这些障碍本身的复杂性和多面性,经常不能被识别,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加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因此,研究如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改善这些老年人的预后,让他们更好的回归社会,近年来,本科对入住老年精神障碍病人除尊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外,还从护理角度出发,进行了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自本院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住院的老年精神障碍109例。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2)文化程度小学以上。3)平均年龄为67岁,其中60-69岁88例,70-80岁21例。

1.2 方法 采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L-30)[1]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1]于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疗效和生活质量评估,拟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

1.3 干预方法

1.3.1 支持性心理护理 结合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给予安慰、启发、鼓励、保证、暗示、督导等方法,采用个别与集体相结合的形式,时间为12周,每次30分钟。

1.3.2 全程给予健康教育 根据《精神疾病标准健康教育》[2]依不同阶段自编表格式健康教育方法和计划,内容包括疾病认识、易发生的危害行为、药物副反应、饮食及睡眠、自我缺陷、社会功能、用药及复杂情况等。时间为12周,每周评定1次。

1.3.3 自护训练 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恢复两方面,采用娱乐,帮助病人自理日常生活,适当活动,人际交往训练等方式,每天上下午各练30分钟,时间为12周。

1.3.4 其他 1)力争满足其合理要求。2)加强安全护理、安全检查、针对相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干预。3)转移注意力。

2 结果 护理干预后病情总估计均明显下降,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 讨论

3.1 生活质量 WHO将生活质量定义为个人在其所处文化和价值系统的背景下,参照自己的目标,期望和关注自己生活状态的感受等评价[3]。老年期精神障碍更应着重于生活上的照顾及护理,防止并发症和意外,另外心理护理对疾病的恢复也有重要意义。

3.2 影响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精神状态与之同时存在多种慢性疾病或功能残缺,多种药物治疗,社会功能损害,还有患者的职业,住院时间、病程、经济状况、个性特征、文化程度,所以对住院患者除药物治疗外,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很重要。因此,将护理干预整合到老年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生活质量综合评价问卷(GQOL-74)包括客观生活质量评价和物质生活满意度两方面,分四个维度(躯干功能、心里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能较全面客观地评价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1]。

3.3 老年患者的特点 年龄的增长、体质差、抵抗力低、生理上的衰老,躯体疾病以及退休、丧偶、孤独、经济困难等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得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易发生合并症。因此,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显得更为重要。

3.4 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 本研究显示:通过12周的治疗,患者的在病情控制、生活质量的改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患者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的恢复上效果更明显,其生活质量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行为医学编辑部,2001,10(特刊):74-168.

老年人生活护理范文2

武汉协和医院副主任医师 任宏宇

慢性咽炎主要是由于急性咽炎治疗不彻底而反复发作,转为慢性,或是因为患各种鼻病,长期张口呼吸,以及物理、化学因素、颈部放射治疗等经常刺激咽部所致。自觉咽部不适,干痒,分泌物多而灼痛,易恶心,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以上症状在说话过多,过食刺激性食物,疲劳或天气变化时加重。

慢性咽炎的生活护理:

1.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2.经常接触粉尘或化学气体者,应戴口罩、面罩等防护措施;3.平时适时饮淡盐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4.避免烟、酒、辛辣、过冷、过烫刺激食物;5.注意口腔卫生,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6.冬苋菜、蜂蜜、番茄、杨桃、柠檬、青果、海带、萝卜、芝麻、生梨、荸荠、白茅根、甘蔗等食品具有清热退火,润养肺肾阴液的作用,可适量选食;7.保持室内空气流通;8.不要长时间讲话,更忌声嘶力竭地喊叫。

相关阅读

介绍几种中医疗法

1.罗汉果1个切碎,用沸水冲泡10分钟后,不拘时饮服。每日1-2次,每次1个。适用于慢性咽喉炎,咽喉干燥不适,喉痛失音,或咳嗽口干等。

2.橄榄3克,胖大海3枚,绿茶3克,蜂蜜1匙。先将橄榄放入清水中煮片刻,然后冲泡胖大海及绿茶,闷盖片刻,入蜂蜜调匀,徐徐饮之。每日1-2剂。适用于慢性咽喉炎,咽喉干燥不适或声音嘶哑者。

3.板蓝根15克,山豆根10克,甘草10克,胖大海5克。共置保温瓶中,用沸水冲泡,盖闷20分钟后即可当茶饮用。也可加水煎煮后,倒保温瓶中慢慢饮用,每天1剂。适用于慢性咽炎咽喉疼痛明显者。

4.胖大海5克,蝉蜕3克,石斛15克。水煎代茶饮。适用于慢性咽炎伴有声音嘶哑者。

警惕老年人“隐性心衰”

文/肖艳

“隐性心衰”是指老年心脏病人心脏功能损伤之前,已出现典型的症状体征,对此医学上称之为隐性心衰,也可看作心衰前兆。如果能早期发现隐性心衰,及时做预防处理,有可能防止严重心衰危及生命。隐性心衰的表现主要是:

心衰气喘

老年人稍事劳作或运动后常有气不够用的感觉,安静休息后便会好转,这是年老体弱的表现。但如夜间睡眠必须垫高头,平卧时出现咳嗽气喘,睡眠中常憋醒,需坐起来喘息一阵才缓解,这就是心衰气喘的症状。

心衰咳喘

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咳喘不同,咳喘多为泡沫性痰,或带有少许血丝,坐位时轻,卧位时重,用抗生素效果不明显,两肺底持续存在细小音时,应考虑隐性心衰。

倦怠、乏力、失眠、烦躁

冠心病或肺心病人出现倦怠乏力,反应迟钝,淡漠或烦躁不安,失眠或嗜睡,睡中常憋醒,是心衰造成组织供血和脑血灌注不足出现的症状。

白天尿少,夜尿增多

心功不全,心肌收缩力减弱,肾脏血液灌流不足时,会导致白天尿量少;夜间平卧后,心脏负荷相对减轻,心排血量增加,肾灌注血量也增加,夜尿便明显增多,提示有隐性心衰。

心率、心律有改变

自己感到心慌心跳,脉搏增快,每分钟80次以上,稍加活动超过100次,并有强弱不同的交替脉,或有间歇脉,说明已出现心律失常,应尽早做心电图检查。

老年人生活护理范文3

【关键词】老年痴呆病;生活饮食能力;临床调查;护理;对策

老年痴呆属于慢性进行性的精神衰退疾病,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认识功能、情感方面的障碍与精神行为的异常,该病症病情隐秘、发病缓慢,目前只能得到适当的延缓,尚无法彻底治愈,成为除了心脏病、脑瘤及心血管疾病外,造成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死因[1],是医疗卫生工作人员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我院为总结老年痴呆病人临床护理的有效对策,对46例患者的临床状况及护理工作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分析结果做一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为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我院治疗的老年痴呆患者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为61-87岁,平均为73.12岁,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含中专)、大学各种文化程度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3、10、7、14、2,病史1年-5年,平均2.46年,住院时间为50d-77d,平均为60.36d。患者均符合CCMD-3中老年痴呆症状的诊断标准,不存在肝、肾、心、肺等重大器官疾病,以日常生活的能力量表在入院后及出院前为所有的患者进行评定。

1.2方法

1.2.1基础护理为全部患者实施常规的基础护理,并以不同患者的症状特征为依据,设计出系统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以及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以帮助患者对认知力、记忆力、简单日常事务操作能力等能力进行培养,并由具有专业经验或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在患者入院后的一周之内,以及出院之前的一周之内,以ADL量表对患者能力状况进行评定。

1.2.2具体对策1)护理人员针对AD患者的病症状况,对病房的环境进行优化设计,及时清理路面障碍物,保证休息室中的干净清洁,为患者常使用的东西及经常去的地方加设醒目的标记。2)动态观察记录患者的睡眠、饮食与两便状况,为患者设计低盐、低脂、易咀嚼消化的软食饮食方案,通过耐心细致的引导,使患者了解生冷、过热等食物的特征,避免误食引发其他病症。3)根据患者自身状况,为其设计合理的日常生活规划表,引导患者按时休息、饮食、参与活动、进行锻炼,并适当地为患者进行鼓励、帮助。4)以卡片、图片等形式,来记录简单的单词、短语等,引导患者通过视觉、听觉进行学习,并为患者反复地讲述基本的生活常识,或者患者患病之前的喜好、熟悉的事情等,激发患者的情绪,训练患者的注意力以及记忆力。5)对时间、地点及人物等进行简单的设置,为患者反复讲解,并引导患者亲自去体验,以培养患者的定向力,使患者形成潜在的活动习惯[2]。

1.3统计学方法以SPSS13.0对数据实施统计分析,并以t检验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以s±x的形式表示,P

2结果

ADL能力量表部分项目评分结果(表1)显示,经过耐心细致的护理之后,老年痴呆病患者在梳头(刷牙)、饮食、服药、行走、上厕所、洗澡以及打电话等几个方面的能力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

表1 ADL能力量表部分项目评分结果

项目 入院后的一周内(n=32) 出院前的一周内(n=32) t P

梳头(刷牙) 1.71±0.93 1.26±0.64 2.13

穿衣 1.85±0.77 1.29±0.69 2.94

饮食 1.62±0.64 1.22±0.33 3.07

服药 1.87±0.67 1.31±0.84 2.97

行走 1.69±0.92 1.26±0.63 2.14

上厕所 1.37±0.63 1.08±0.48 2.06

洗澡 2.04±1.06 1.48±0.83 2.32

打电话 2.97±1.00 2.43±0.97 2.16

做家务 2.69±1.10 2.28±0.66 1.77 >0.05

做饭 3.24±1.14 2.75±0.94 1.81 >0.05

购物 3.12±0.80 2.88±1.02 1.03 >0.05

处理钱财 3.03±1.07 2.72±1.14 1.10 >0.05

3讨论

老年痴呆病作为当前临床高发病,分为健忘期、混乱期以及极度痴呆期几个病情阶段,病情会从记忆力逐渐减退一直发展到生理机能全面衰退,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临床治疗老年痴呆病患者,普遍在药物治疗之外,配合实施精细护理、心理调节、康复训练等工作,以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尽可能地延缓患者的病情,收效良好。

临床调查结果显示,老年痴呆患者治疗过程中,可以发挥最大作用的人群是照顾者,我院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的临床护理工作结果,也证实了良好的护理工作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因此,临床治疗AD症状时,一定要加强对于护理工作的重视。

参考文献

老年人生活护理范文4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47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72-0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患者有进行性发展的肺功能下降,气促逐渐加重及渐进性呼吸困难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临床治疗以控制感染、平喘、改善通气功能等对症治疗为主,治疗周期长,患者易有焦虑、恐惧、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产生,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2]。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90名COPD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90例,为我院2010――2013年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均符合第七版《内科学》中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均无认知功能、语言功能、听力功能障碍,排除合并冠心病、脑卒中、严重肝肾疾病等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0-88岁,平均年龄(73.2±4.7)岁;观察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61-90岁,平均年龄(73.4±5.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祛痰、止咳、抗感染、平喘、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

1.3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呼吸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等。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人性化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3.1心理护理老年COPD患者因反复住院,长期遭受疾病折磨,普遍有焦虑、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收集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料,对每个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估,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特点给予有针对性地心理调节,加强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并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同一病例经我院医生治疗成功病例,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1.3.2氧疗干预氧气吸入治疗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护理人员通过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氧疗的必要性,安全性及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使患者积极进行氧疗。本组根据患者病情采用持续低流量吸氧,控制氧浓度在25%-29%,氧流量在1.0-2.0L/min,每天氧疗15小时以上。氧疗同时给予更换湿化液,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保证有效吸氧。

1.3.3饮食指导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伴营养不良及体质量不足,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饮食偏好,制定个性化的食谱,注意饭菜的色、香、味,增加患者的食欲。以易消化,易咀嚼的食物为主,鼓励患者多进食水果及蔬菜,以增加机体免疫力。避免进食生冷、过热食物,避免饮用易产气饮料。饮食采取少食多餐,防止过多热量导致的呼吸功能负荷加重。

1.4疗效标准采用自制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量表评价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包括指导内容,技能动作示范方式,总体满意度三个条目。每个条目分0-2分,2分为非常满意,1分为满意,0分为不满意。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评价治疗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分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家庭及朋友支持,生活前景5个条目。每个条目0-2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5统计学分析本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选择相应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均以P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对照组护理前Spitzer生活质量评分(4.1±1.3)分,护理后Spitzer生活质量评分(5.8±2.1)分。观察组护理前Spitzer生活质量评分(3.9±1.2)分,护理后Spitzer生活质量评分(8.8±1.4)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护理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3.9±1.0)分,观察组护理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5.8±1.2)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老年人生活护理范文5

一、阜新市城市老年生活护理供需现状

在调查中发现,阜新市城市生活的老年人口数量较多,且受访者的教育程度集中在初高中及中专,收入来源多为退休金,遇到的疾病困扰多是视力、记忆力、听力下降,对老年生活护理服务的需求较大。

调查显示,老年人对上门服务的生活护理提供方式有较大意愿,对日常健康保健讲座 、陪同散步、帮助理发、帮助洗澡、建立家庭病床等服务项目感兴趣;在服务人员素质方面,受访老人对服务人员有医学护理专业背景和有工作经验的需求较大;在老年护理服务的价格方面,愿意为服务支付的价格很低。

阜新市能够提供生活护理服务的机构较少,服务项目不齐全,护理人员数量较少,在生活护理方面的人才稀缺。而家庭护理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在生活上自己照料自己,其次是选择子女或孙子女照料,选择政府、社区、集体照顾的比例最少。并且在调查中显示子女无法照料老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个人供给状况来看,大多数老年人接受私人公司提供的老年生活护理服务,且老年群体大部分对私人公司提供老年生活护理服务有信心。

二、影响老年生活护理需求的因素

(一)家庭结构小型化,子女负担过重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人们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病后照料的需求强烈。由于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子女与父母的分住,子女参与社会竞争的激烈, 老人希望完全从家人和晚辈那里得到生活照料的需求已经无法实现。[4]

(二)文化程度的不同

具体来看,相对于学历低的老人来说,学历高的老年人对老年生活护理需求大。老年人接受教育年限越长对自身的护理问题认识越清楚,因而其护理需求就越迫切。同时,就现代老年群体而言,一般情况下接受教育程度与经济收入成正相关关系,这也意味着这部分老年人有经济承受能力来接受老年护理服务。

(三)宣传力度薄弱

老年生活护理服务的宣传力度薄弱是影响老年生活护理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调查中发现,很多老年人不了解老年生活护理的运营模式,收费标准以及服务项目,且受传统的养老模式影响,对老年生活护理服务的概念模糊。

三、影响老年生活护理供给的因素

(一)对老年人照料成本过高

对于老年生活护理服务机构来说,要充分考虑照料成本,具备充足的资金才能使服务平台链条式运营。照料成本是研究老年生活照料问题中不可忽视的方面。照料成本是在照料老年人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和牺牲,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无形成本。同时研究发现,我国老年人的长期照料95%以上均由自己和家庭支付,其他途径占不到5%。[5]

(二)专业服务人员的稀缺

我国护理教育一直以培养普通临床护理人才为主,尚未设立专科护理制度,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几乎是一项空白。老年护理教育观念严重滞后,认为老年护理只不过是生活照顾,不需要专业技能。很多职业院校即使开设老年护理课程,由于师资、办学条件限制,教学效果远远不能满足老年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的需求。[6]

四、解决老年生活护理供需矛盾的对策

(一)合理规划老年护理服务

合理规划老年生活护理服务,减轻子女负担,努力构建政府、企业、个人和家庭良性互动的老龄服务新体系,提高服务质量,搭建服务新平台。

(二)加大老年生活护理的宣传力度

老年生活护理服务的提供要通过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服务机构宣传等有效途径进行,利用一定的传媒吸引老年群体加入。力图使需求者了解老年生活护理,认识到老年生活护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多渠道增加老年护理服务资金保障

完善政府财政支持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适当加大对养老服务产业的投入;在国家政策范围内,提高养老金水平,提高老人购买养老服务的能力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对民办养老机构及其建设项目加大信贷投入,并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提供优惠利率。[7]

(四)加快老年护理服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高校重视老年生活护理的重要性,开设相关课程,注重培训与实践,提高服务人员的能力与素质。老年服务机构、老年服务管理部门和有关老龄研究机构应尽早开展行业服务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此外, 要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养老经验, 大力开展有特色的、专业化的老年生活服务。

老年人生活护理范文6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化明显增多,给老龄人的健康问题带来严重影响,而我国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尚未改善,给我国的老年护理事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研究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要,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老年护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我国老年护理的首要任务。

1 我国老年护理现状

1.1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是简称人口老化,它是指社会人口年龄结构中一定年龄(6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即老年人口系数)较高的一种发展趋势[1]。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已近1.3亿,占总人口数的10.09%,据预测,2025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24.00%,2050年将达到25.50%,将成为世界上老年人绝对数最多、老年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目前已接近70岁,其中男性为67岁,女性为71岁,女性老年人增长速度较快。

1.2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社会人口老龄化所带老的问题,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它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诸方面,带来一系列的问题[2]。如:社会负担加重,据联合国统计预测到2030年2个劳动人口就要供养1个老年人。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跟不上老年人的需要,家庭养老功能减弱,老年人将更多的依赖于社会等。

1.3 老龄化社会对护理需求大大超过其他人随着老年人年纪的增大身体机能将逐渐下降,患病几率将逐渐上涨。据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70%以上的人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而且因慢性疾病而影响活动能力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根据我国城市老年人医疗服务调查,老年人2周就诊率为23.75%远远高于其他年龄组14.66%的水平;老年人住院率为7.62%,比其他年龄组4.36%高得多。再加之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增多,理解能力的下降将大大增加我国医疗和护理的需求量。

1.4 老年护理医疗保障制度不全、保健体系不明确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针对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建立了相关的保障体系,而我国由于经济不发达,针对老年人健康问题的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全、体系不够完善,远远满足不了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健康问题日益增长的需要。我国老年人口中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老年人基本上不能享受退休金和公费医疗,其供养和医疗费用主要由家庭承担。

2 我国老年护理展望

2.1 完善老年医疗保障制度,确保老有所医 早在1965年美国在社会保障法中就建立了老年人医疗保障计划:建立老年人医疗保险,并建立了一系列的服务机构,如:护理之家、日间护理院、家庭保健、老人养老护院等[3]。日本在1975年就开始着手老年保健的立法,一系列老年保健措施,如老年人健康检查制度,卧床老年人的功能康复,家庭护理和访问知道基本形成一个体系,并于1982年建立老年保障法,1983年完善了老年保健对策的综合体系[4]。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社会、社区和家庭等整个体系共同参与老年人的护理,建立老年人福利制度和老年医疗保障法,大力发展老年医疗保险事业,确保老有所医。同时还要在社区建设上增加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加大政府的专项资助和扶持,老年人家庭养老护理不再难,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便有了保证。

2.2 加强老年护理教育,培养专业老年护理人才老年护理学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存在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反映的学科。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老年人健康问题也具有特殊性,因此在我国医学院校、中职护理院校中普及老年护理学和社区护理学,有条件的院校应开办老年护理专业,让学习护理的人员学会老年疾病的护理知识和技巧,掌握促进老年人健康的知识和方法,以维持老年人的最佳功能装套,提高其生活质量。已从事老年护理和社区护理的护士,可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进修,补上老年护理的专业知识,实现向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转型[5]。

2.3 加大医疗投入,提高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大家都知道,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是相对的,医疗保健系统立马当先迎接了严峻的挑战,为更好的服务老年人,医疗机构应引进先进的医疗护理器材和设施,如各种助行器、可推、坐、洗澡、排便的多功能轮椅等,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确保老年人安全。

2.4 维护和增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护理是人对人的帮助,所以要用心去体会,注意互相间的心理活动及沟通。依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变化与发展的特点,应加强老年人自身的心理保健。在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时应勤快、细心、耐心、周到、不怕麻烦,要充分考虑老年病人的特点与习惯,尊重、关心老年人。同时还应改善和加强社会的老年心理卫生服务,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做到既满足老年人的生理需要,又尽量让其参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满足其精神需要。

2.5 通过社区宣教,帮助老年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古人云“饮食有节、起居有节、不妄作劳”是很有道理的。为维护老年人自尊需要应进行适当的修饰,改善外貌形象;老年人退休后面临一“空巢”期,应适当扩大社会交往,多交知心朋友,多接触大自然的良辰美景,或欣赏有没的音乐艺术,获得爱与归属感;搞好起居卫生,养成良好的休息、睡眠习惯,做到学习与运动相结合,这对发挥老年人的智力、增强老年人的体力、提高老年人的青春活力是很有效的。

总之,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全面、系统、规范的护理服务是老年护理的最终目标。我国应建立完善的老年医疗保健福利体系,如;老年人护理院、老年人疗养院、日间老人护理站、敬(养)老院、老年公寓等,运用老年学知识,开展老年病防治工作;知道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健身锻炼,延长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殷磊.老年护理学[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9):644-645.

[2] 张多来.人口老龄化及老年护理伦理思考.衡阳医学院报,2000,4(1):47.

[3] KeisterK.J,BlixenC.E.Quality of life and aging.Journal ofGeron to logical Nursing,1998,2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