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诊断大全范例6篇

护理诊断大全

护理诊断大全范文1

【关键词】门急诊护理;常见问题;应对政策

急诊是医院救治病危病人的一个重要的场所,病危病人具有多种情况,具体的伤情也是比较复杂,并且病症也比较集中,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我国的急诊急救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急诊医学是很多专科的门诊基础,要不断强化医院的急救和院内重症患者的监护治疗,这也对护士的整体素质和急症护理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诊护理是一门应用最少数据,使用最短时间,并且应用最佳的技能来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患者的痛苦。作为年轻的医学护理的专业,它包括了所有的临床护理的急症处理,伴随着护理人员健康快速的发展,急诊的护理专业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作为一名急诊科的护理人员,不仅仅要掌握多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具有团体的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熟练的抢救技术,严谨的处事态度,高效的工作效率,良好的沟通技巧等等[2]。

一、门急诊中护理存在的问题

急症医学的特点是涉及到很多学科的参与与求助的,急诊护理对于病人常常设计到很多学科和专科。同样这也就要求急诊必须作为医院和社会的一个窗口,在医疗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全面的救治。由于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急诊的护患关系是比较短的,病人的病情比较危急,情况不好,很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我国急症护理的工作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就是整体的护理理念欠缺,护士在接诊、分诊的理念比较落后,专业技术也不是很熟练,抢救物品和管理不够完善,护士抢救的意识不强,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比较淡薄,护士长期的超负荷工作,护士队伍的年龄比较轻,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是比较薄弱,经验不足,缺乏一定的沟通能力,缺乏特殊事件的应急能力。

二、急诊护理的解决措施

1.树立并强化以病人为中心整体的护理理念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化护理作为基本的指导,以护理的程序为基本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管理,以其中一种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和护理理念,根据护理对象的心理、文化、精神等等各个方面的需要,提供一个适合的最佳护理方案。对于急诊的护理专业来讲,更为重要的是人而不是疾病,需要重视人对健康问题的各方面反映,而不仅仅是器官或是组织发生改变。护理工作主要就是由医院延展到院前,主要就是以救治病人的生命为基本的出发点,快速地开展和识别现场急救的情况,在医院内,要由简单的护理扩展到组织协调多方面的护理,使病危的病人在最短的时间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另外,作为一名急诊的护士,最好能够体恤病人的痛苦,能够同情病人的困难和遭遇,要尊重病人的想法,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不断的创造积极的条件,尽可能的满足病人从心理到生理到社会各方面的护理需求。给病人提供一个全方位优质的医疗服务。

护理的过程中,护理的本身理念得不到医务人员的认同,这样再好的工作理念,在先进的护理理念都是没有用处的,这样护理工作的质量也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所以,要加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制度的建设和改革,将这种服务的理念更加的平常化和日常化,以制度的强制性来保护先进的理念的落实,做到有理可查。

2.要不断提高门急诊重病症的护理情况

门急诊的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快速性,对护士专业的技能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根据急救工作的基本流程与急救工作特点,针对急救护士的素质要求特点来进行相应的学习和完善,急诊的门诊要不断的完善,要加强重症护理的治疗工作,要不断建立和完善临床的监督机制,以及抢救设施的严格管理,提高急诊病症的护理水平,并且由单纯的被动方式转化成为积极主动的护理病人,体现更为具体的护理工作,对于急救中出现的相关特点能够更为准确的反应。因此,合理、科学的管理模式,严格规范各种操作的流程,规范护理的行为,这些与护理质量都有一定的关系。

3.工作中,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

要不断提高护士的自我防范的意识,要有效提高急诊的护理情况,减少急诊急救中出现的医疗纠纷,要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首先要不断加强季节业务的培训,不断保障护理质量的安全,要不断加强急救物品的管理,保障急救整个过程的安全。要加强业务工作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急诊的抢救过程中,避免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就必须增强个人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对于急诊急救病人要及时、准确、完善的救治,对于拒绝接受救治的家属,要耐心的劝导,并且要记录上签字。若是,发生医疗纠纷,要注重自我保护的能力,消除护理引起的纠纷,要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避免医疗纠纷情况发生。

4.注重护理人员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急诊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重病的患者,突发的病情比较多,抢救的仪器比较复杂,急救技术也比较复杂,新技术,新理论比较多,护理人员的角色比较多元化,不仅仅要求具备自然科学的知识,各方面的知识都要具备,并且还需具有一定的判断思维。

三、急症护理的发展

急诊护理人员的队伍要更专业化,急诊护理人员是疑难杂症的服务者,要彻底掌握抢救的基本技能,和领先的服务水平,并且培育一批能够全身心投身于急诊岗位的专业化队伍。我国目前医院的急诊科是属于空白的阶段,这样很容易导致急诊医学和护理并不能完成一个完美的衔接过程,这样也制约了专科医疗的整体的发展水平。

急诊技术要求规范化,急诊重症的救治,要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就必须要形成一系列的急救规范,不断的完善急救的水平,从细节做起,不断加大管理力度,

不断提升专业的护理技术,不断规划工作的具体方向。急诊护理的知识多样化。急诊护理因素比较多,并且存在一定的风险数对于个别的突发案例和急救情况。在应对突发状况时候,要运用职业的水平,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探讨相关的专业知识,注重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建立雄厚的知识平台,专业的技术发展水平。

急诊护理的范围存在一定的社会化。现代急诊护理工作不仅仅是停留在一些基本的急救情况上,还有一些疑难杂症,所以必须要培训处一支训练有素的急救队伍,这样才能够应对一些突发的情况。

【参考文献】

护理诊断大全范文2

【关键词】 门急诊护理 常见问题 应对政策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233-01

1 门急诊中护理存在的问题

急症医学的特点是涉及到很多学科的参与与求助的,急诊护理对于病人常常设计到很多学科和专科。同样这也就要求急诊必须作为医院和社会的一个窗口,在医疗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全面的救治。由于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急诊的护患关系是比较短的,病人的病情比较危急,情况不好,很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我国急症护理的工作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就是整体的护理理念欠缺,护士在接诊、分诊的理念比较落后,专业技术也不是很熟练,抢救物品和管理不够完善,护士抢救的意识不强,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比较淡薄,护士长期的超负荷工作,护士队伍的年龄比较轻,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是比较薄弱,经验不足,缺乏一定的沟通能力,缺乏特殊事件的应急能力

2 门急诊护理的解决措施

2.1 树立并强化以病人为中心整体的护理理念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化护理作为基本的指导,以护理的程序为基本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管理,以其中一种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和护理理念,根据护理对象的心理、文化、精神等等各个方面的需要,提供一个适合的最佳护理方案。对于急诊的护理专业来讲,更为重要的是人而不是疾病,需要重视人对健康问题的各方面反映,而不仅仅是器官或是组织发生改变。护理工作主要就是由医院延展到院前,主要就是以救治病人的生命为基本的出发点,快速地开展和识别现场急救的情况,在医院内,要由简单的护理扩展到组织协调多方面的护理,使病危的病人在最短的时间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另外,作为一名急诊的护士,最好能够体恤病人的痛苦,能够同情病人的困难和遭遇,要尊重病人的想法,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不断的创造积极的条件,尽可能的满足病人从心理到生理到社会各方面的护理需求。给病人提供一个全方位优质的医疗服务

护理的过程中,护理的本身理念得不到医务人员的认同,这样再好的工作理念,在先进的护理理念都是没有用处的,这样护理工作的质量也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所以,要加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制度的建设和改革,将这种服务的理念更加的平常化和日常化,以制度的强制性来保护先进的理念的落实,做到有理可查

2.2 要不断提高门急诊重病症的护理情况

门急诊的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快速性,对护士专业的技能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根据急救工作的基本流程与急救工作特点,针对急救护士的素质要求特点来进行相应的学习和完善,急诊的门诊要不断的完善,要加强重症护理的治疗工作,要不断建立和完善临床的监督机制,以及抢救设施的严格管理,提高急诊病症的护理水平,并且由单纯的被动方式转化成为积极主动的护理病人,体现更为具体的护理工作,对于急救中出现的相关特点能够更为准确的反应。因此,合理、科学的管理模式,严格规范各种操作的流程,规范护理的行为,这些与护理质量都有一定的关系。对护理专业要建立相应的护理技能,和专业的护理培训计划,采用多种渠道的护理方式配合,不断激发高龄护士对应急情况的处理预案,另外对于高工龄的护士的工作热情要不断的激发,这样才能完成重大的抢救工作,对于抢救设备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培训的力度,对于紧急突况的处理,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够提高急诊的抢救护理的水平

2.3 工作中,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

要不断提高护士的自我防范的意识,要有效提高急诊的护理情况,减少急诊急救中出现的医疗纠纷,要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首先要不断加强季节业务的培训,不断保障护理质量的安全,要不断加强急救物品的管理,保障急救整个过程的安全。要加强业务工作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急诊的抢救过程中,避免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就必须增强个人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对于急诊急救病人要及时、准确、完善的救治,对于拒绝接受救治的家属,要耐心的劝导,并且要记录上签字。

2.4 注重护理人员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急诊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重病的患者,突发的病情比较多,抢救的仪器比较复杂,急救技术也比较复杂,新技术,新理论比较多,护理人员的角色比较多元化,不仅仅要求具备自然科学的知识,各方面的知识都要具备,并且还需具有一定的判断思维

3 急症护理的发展

门急诊护理人员的队伍要更专业化,门急诊护理人员是疑难杂症的服务者,要彻底掌握抢救的基本技能,和领先的服务水平,并且培育一批能够全身心投身于急诊岗位的专业化队伍。我国目前医院的急诊科是属于空白的阶段,这样很容易导致急诊医学和护理并不能完成一个完美的衔接过程,这样也制约了专科医疗的整体的发展水平。

急诊技术要求规范化,急诊重症的救治,要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就必须要形成一系列的急救规范,不断的完善急救的水平,从细节做起,不断加大管理力度,不断提升专业的护理技术,不断规划工作的具体方向。急诊护理的知识多样化。急诊护理因素比较多,并且存在一定的风险数对于个别的突发案例和急救情况。在应对突发状况时候,要运用职业的水平,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探讨相关的专业知识,注重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建立雄厚的知识平台,专业的技术发展水平。

急诊护理的范围存在一定的社会化。现代急诊护理工作不仅仅是停留在一些基本的急救情况上,还有一些疑难杂症,所以必须要培训处一支训练有素的急救队伍,这样才能够应对一些突发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黄玉萍 鲍志强 郑建敏.急诊医学的发展与发展中的急诊医学[ 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 第1期.

护理诊断大全范文3

急诊护理工作总结一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

如要求护士听到救护车的鸣声后要迅速推车到急诊室大门接诊病人。为病人搜集整理提供面巾纸,纸杯和开水。为无陪人的老弱病人代挂号、取药。每个急诊住院病人均有护士或护工护送入院。为了解决夏天夜间输液病人多,实行弹性排班,加派夜间上班人数。这些措施得到病人的好评。特别是在有医患纠纷时,甚至打骂我们医务人员时,我们的护理人员做到尽力合理解释,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受到医院的表扬。

二、加强学习,培养高素质队伍

急诊科制定学习制度和计划,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开展急救专业培训,选送护士到麻醉科、手术室学习气管插管,要求急诊八大件操作人人过关。与医生一同学习心肺复苏新进展、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急诊处置、创伤急救。提高了急诊急救水平和抢救反应速度。全科人员自觉学习尉然成风,目前有8名护士参加全国高等教育护理大专班和本科自学考试。两位工作一年的护士参加护士执业考试均通过。指派高年资的护士外出学习部级《急救护理新概念与急诊模拟急救培训》。

三、做好新入科护士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根据急诊科的工作特性,制定了新入科护士三个月的培训计划,要求其三个月内搜集整理掌握急诊的流程,院前急救,如何接急救电话、掌握急诊科所有的仪器使用,同时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与考核。在实施培训第一年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实习生做到放手不放眼,每周实行小讲课。

四、关爱生命,争分夺秒

是急诊科努力的方向,也是做好“急”字文章的承诺。如XX年11月7日送到急诊科的高处坠落伤的患者,既无陪人而且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呼之不应,口腔内血性液体溢出,双下肢开放性骨折。当班护士见状即给氧、静脉注射,并果断采用气管插管,气管内吸痰,吸氧等处理,同时开通绿色通道,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五、做好急救药品及急救仪器的管理

急救药品准备及各种急救设备的调试是急诊工作的基础,现已施行每项工作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做到班班清点、定期检查,这一年里未出现因急救药品和急救仪器的原因而影响抢救工作。从而保证了抢救患者的及时、准确、快速。

急诊护理工作总结二

一、全年各项护理工作量及工作达标情况

1、工作量:

急诊人次。参加抢救人次。配合急诊手术

例。护理留观病人人次。出车车次。处理突发事件次。

2、工作达标情况:

急救物品完好率达。无菌物品合格率。病历书写合格率。护理综合满意度。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

二、加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提供优质服务

1、强化服务理念

全科护士参加医院组织的优质服务培训班活动,不断进行礼仪行为培训、规范常用礼貌用语及操作过程中的交流用语,并使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就沟通技巧方面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培养护理人员对纠纷苗头的预见性,有效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分歧,共同构建护患之间互相信任感,全年实现0投诉,综合满意度达99.1%.

2、以人为本,充分满足病人的就诊需求

不断改善输液大厅的环境,安装电视等设施,提供纸巾、水杯、无陪人患者床头一杯水等便民服务。不断优化就诊流程,及时进行分诊,对急危重患者采取使用急诊优先服务卡优先缴费取药等措施,减少候诊取药的时间。并通过环境的卫生督促、护理巡视及健康宣教等工作来提高服务质量。重视三无人员的病情处理、基础护理和三餐饮食、及时了解其情况、帮忙联系家属或救助站,今年救助此类病人达人,通过身份证联系省外家属人。此举措受到了患者家属及其他病人的赞许。对患者的意见及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整改,不断提高服务形象

三、科学化、制度化的护理管理,重点监督制度落实情况。

1、通过分组区域管理,进行分组连续性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有效利用人力资源,通过高年资护士的动态质控,减轻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减少护理隐患,保证各班的护理质量。

2、对质控员进行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各区域的物品、工作流程等管理,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讨论修订,保证各区域的护理质量。切实履行绩效考评制度,如实反馈人员层级能力,使护理质控落实到位。

3、通过一年时间调整,护理队伍结构趋于合理,根据急诊区域划分,基本上按个人工作能力定岗,基本实现护士层级管理,达到人员的合理分配使用。

4、畅通急诊绿色通道,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对于各种急、危、重症病人就诊时,合理利用绿色通道的措施,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5、不断完善护理工作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6、制定各区域详细工作指引及各区域工作告知事项,新入科人员工作注意要点等,系统引导新入人员和年轻护士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

四、急诊专业护士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

1.全年科室组织业务学习次,病历讨论次,操作培训项。

2.第二季度组织全科人员按要求完成了急诊岗位技能培训,操作考核人人过关,全科护士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3.全院考核毕业三年内护士急救药品知识,全部合格,达标率为。新毕业生考核岗位技能操作,全部达标。成绩良好。

4.基本完成全年护士进修培训计划,安排了护士到ICU进修学习危重病人护理,安排年轻护士到儿科注射室进行小儿头皮针穿刺技术,提高小儿头皮穿刺技术水平。外派多名护士外出短期学习,并将新的护理理念带回科室。全年完成了名轮科护士的急诊培训工作。

5.每季度进行三人、两人配合抢救演练,通过演练不断加强护士的应急应变能力,反复加强急救技能的训练。

6.根据护理部要求进行微型培训,培训年轻护士的技术操作熟练度及急救仪器的使用能力,要求每组人员利用班上空闲时段进行小组病例讨论及护理查房。效果良好。

7.制定急诊岗位培训小本子,组织人员对科室人员层级能力评定,指定辅导老师,实施一对一辅导教育。要求每人每季度完成护理病例个案分析一例,通过案例分析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保证护理质量。

五、护理实习生带教

学生带教工作进一步规范,小讲课、操作示范、教学查房、抢救配合演练等教学工作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尤其是抢救配合演练的教学方法收到全体实习生的一致好评。今年顺利完成人次的实习带教任务六、配合医疗开展专科发展

护理诊断大全范文4

关键词:矿井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提升系统诊断流程

1.研究背景

矿井机电设备是在采矿中所需要的一系列重要工具,以帮助各种矿产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开采和保障开采人员的安全。但是随着现代开采垂直深度的不断加深,一般的矿井都达到了500米左右,更深的甚至都超过了1000米的垂直深度,加上井内的迂回,更是加大了对矿井机电设备的要求。

但是近年来,关于矿井机电设备的问题频发,给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矿井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主要为这么几个方面:第一,设备的陈旧。在我国矿井机电设备大多数都没能得到更新,基本上还是上个世纪的产品;第二,施工人员的技术不强而且安全意识薄弱。根据调查统计所掌握的资料来说,在以往的平均每100起机电设备事故当事人中,44%人只是小学毕业,38%的人只是一般的初中的文化程度,在这些事故的当事人中大多数都没有受过较高的教育和特殊的训练。可见机电操作人员文化基础差、安全意识淡薄,是引发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重要原因。第三,管理与维护的不足。在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通常都会被维护人员忽略,只有当问题出现了之后才会组织人员去维修,这是管理者的失职。

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做好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意义重大。首先是保证设备无故障、安全可靠地运行;其次可以保证设备发挥最大设计能力;最后就是能及时正确地对各种异常或故障做出诊断,并对必要的干预措施(包括控制、调整、维修、治理及连续监测等)提供指导意见。

2.1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矿井机电设备控制的项目有很多,但是由于故障而引发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2.1.1矿井的供电与通风

前面已经提到矿井的垂直深度在不断加深,而且迂回程度也在不断加大,必然会造成供电线路过长、负荷增加、供电网络复杂的现象,在矿井底部,开采矿产资源的难度也会加大,就会导致对电流以及电压的需求加大。大部分的矿产资源的开采都可能伴随着矿井延深开采而导致瓦斯等级增加,这就更加需要做好矿井的供电管理了。在通风上由于矿井的开口较小,深度较大,若没有机电设备的作用,完全无法实现矿井的通风,在矿井中做好通风对设备要求是最高的。

2.1.2矿井的排水与提升系统

在矿井中由于机电设备排水设施陈旧,可见排水系统不完善,不能满足开采需要,从而使开采的效率降低,抵抗各种可能出现的灾害的能力变差。同时,每一水平都设有排水泵房,所以造成设备维修量增加,岗位工人多,资金投入增大,矿产资源开采的成本增加。提升系统是对开采人员安全保障的一个重要系统,若提升系统的陈旧,不符合现代开采的需求,就会体现在提升系统功能的不健全上。在提升系统上应该设有的功能有,闸瓦磨损保护、防过卷保护、限速保护、超速保护、信号提醒、欠电压保护、深度指示器失效保、过负荷保护、松绳报警装置、后备保护等系列的保护功能,但是由于机电设备的陈旧以及管理不当可能会使这些功能的失效,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2.2矿井设备的停车故障与信号警报

停车故障包括紧急停车故障和事故停车,前者故障发生时交流电或直流电的回路被断开并立即制动停车,这类故障的主要包括提升机两终端过卷扬;两终端超速;制动系统液压站电动机故障;液压站蓄能器充氮压力太低;制动盘温度超过200℃;提升机错向运行;高压故障;主电机过载;主电动机失励磁;保护回路失电;直流主回路过电流;直流主回路过电压;PLC通讯故障。后者故障发生时,提升机将按照给定速度图自动减速,在速度低于2m/ s后,制动停车。此类故障包括1.制动轮变形;泵过载;开车时安全门打开;紧停后未调零;尾绳故障;主轴承温度超温;操作限位开关失灵;制动盘过温。

虽然信号警报的故障不会对人员的安全和作业造成最直接的影响,但是此类故障发生之后会要求组织相关人员来进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业效率,这类问题的出现最有可能的是温度和电压与电流的影响。

3.诊断的方法探究

为了有效的规避以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矿井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上就必须严谨认真,按步骤进行。在诊断之前需要做的就是矿井机电设备的监测,对其工作的正常性进行检测。

3.1机电设备的监测工作

为了保障人员的安全,最重要的监测工作就是对提升系统速度的监测,一般是正力加速、等速运转、负力减速和低速爬行等四个过程,在以下的速度图中我们可以以a0为初始加速度,v0为箕斗滑轮脱离卸载曲轨的速度,则可以通过如下公式来监测:

1.初加速阶段:

时间: t0 = v0 / a0

距离: h0 = 1/2(v0 t0)

2.主加速阶段:

取:a1=a3

时间: t1=(vm-v0)/a1;

距离: h1 = t1×( vm + v0)/2 。

3.减速阶段:

取箕斗进入卸载曲轨的爬行速度为:v4;

时间: t 3= (vm − v 4)/a3 ;

距离: h3 = t3×(vm+ v4)/2。

4.爬行阶段:

取爬行距离:h4;

时间: t4 = h4 / v4 ;

5.制动停车阶段:

行程忽略不计;

时间:ts=1s。

6.等速阶段:

距离: h2 = Ht(h0+h1+h3+h4) ;

时间: t 2= h2/ vm ;

7.提升一次循环时间(取θ =8s):Tg = t0 + t1+ t2+ t3+ t4+θ 。

各阶段速度与深度的对照图

对机电设备的监测还包括对通风系统的监测、供电系统的监测、排水系统的监测信号报警的监测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对供电系统中重要回路的监测,在现代矿井中的各种机电设备都是通过供电来保证它的工作的。对回路的监控可以随时随地掌握机电设备的工作状况,出现故障能够及时得到抢修。

在监测工作中需要吸取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来实施操作,或者对现有的员工进行培训,以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安全意识。通过监测可以及时的发现那些老化的陈旧的设备,给负责人提供需要更换设备的信息,保证设备能够满足安全开采需要。

3.2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

随着各种问题的频繁出现以及科学研究技术的突飞猛进,在机电设备的问题诊断上有多种方法,通过研究整理,主要的诊断方法可以从下表中看出:

主要诊断方法分类

分类依据 分类内容

识别模式 模糊识别诊断 逻辑识别诊断 神经网络识别诊断

统计识别诊断 函数识别诊断

诊断手段 温度诊断 压力诊断 污染诊断

强度诊断 振动诊断 电参数诊断

诊断目的和要求 常规诊断与特殊诊断 在线诊断与离线诊断 直接诊断与间接诊断

定期诊断与连续诊断

诊断对象 电气设备诊断 机械零件故障诊断 工程结构故障诊断

模糊识别诊断是通过经验和感觉对设备的问题进行分析,这种方式往往需要诊断者对机电设备有很深的了解,本身具有丰富放任诊断经验;统计识别诊断温度诊断,是通过对以往数据的分析来找到某种规律,诊断出机电设备的故障,这就需要诊断者的文化素质较高,对数据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强度诊断也可称为振动诊断,通过测量放大器将测振传感器感受的振动信号放大,而后通过检波器以振动的峰值或有效值显示,从而了解机械的振动是否正常,进而就可以判断事故是否存在故障,在进行强度诊断前需要掌握正常情况下振动规律,画出诊断前和诊断后的振动幅度图像。常规诊断与特殊诊断,是指采用一般的手法或者特殊的手法进行诊断,特殊就表现在诊断的方式,诊断的部位,以及诊断的时间和距离上。定期诊断与连续诊断,与时间间隔密切相关,定期诊断的成本较小,但是在诊断的间隙设备出现的故障容易被忽略,连续诊断可以保证设备出现故障能及时处理,但是成本较高。总之,各种诊断方式都存在它的优点和缺点,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方式混合诊断,这样所得出来的诊断结果更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

3.3机电设备的诊断流程

故障诊断系统在运行中有四个主要工作:诊断者可以从PLC监控程序控制的需要接受相应的数据,如何确保顺利沟通数据交流的可行性与准确性,这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工作――网络通信交流;获取的数据需要有效的保护,以免造成数据的丢失,使诊断结果出现错误,并在同一时间内备份诊断的结果,比如数据处理结果需要备份,要涉及到正式运行的数据库;它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故障诊断系统的数据,对具体操作handle-fault诊断,然后设计各种故障模式、推理机等,通过这种智能的手段来诊断设备故障,这个是该系统的核心和主要诊断控制系统。

主要控制系统与诊断系统所显示数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各种传感器,在前处理设备,通过计算机,这些数据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实时显示各种模拟动画,比如提高机器速度和减小磨损量等。另一部分是由于诊断信息,把一个复杂的处理过程以一个合理的方式将故障信息通知该系统的操作者。

总结

对设备故障的诊断可以有效的减小各种事故发生的几率,保证生产的安全,提高作业的效率。所以在这方面的研究上希望本文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为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提供理论参考,如有不足之处,还有待指正。

参考文献

[1]王琳.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监测的常用方法及其发展趋势[J],工程技术2000/04

[2]周东华,王桂增.故障诊断技术综述[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98/01

[3]母晓斌.煤矿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J],工业技术,2010/03

[4]秦伟奇.对电气安全工作的困惑和建议[J].建筑,2009/11

护理诊断大全范文5

[关键词] 内镜;集中管理;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2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b)-068-02

随着医院的发展和病人医疗要求的提高,医院各种内镜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内镜诊疗因具有创伤小、费用低、住院时间短或大多不需要住院、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日益受到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推崇。但由于内镜精密度高、配套购置价格昂贵等原因,导致医院内镜购置数量有限,与需要内镜诊疗的病人量较大之间存在矛盾。内镜使用后如何确保消毒灭菌的效果,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和难度,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内镜诊疗业务的效率、质量和安全。那么,医院如何更好地合理利用内镜资源?如何规范其诊疗技术操作?如何标准化内镜消毒隔离及质量控制制度?如何进行内镜的维护和保养?如何提高内镜的诊疗效率?等等这些问题,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个新课题。我院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论证,适时地对全院存放在各科室的内镜实行了集中统一管理,较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1 情况简介

我院原来多种内镜都分散在临床各科室,也就是说,有的在门诊,有的在病房;有的在内科、有的在外科、有的在妇产科。2006年2月医院成立了内镜诊疗中心,将分散在各科室的胃镜、纤维支气管镜、膀胱镜、宫腔镜、肠镜等多个镜种,由内镜中心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医院内镜中心配置护士长1名、专职医生、专职护士若干名。经过一年多的调整和运行,内镜中心集中管理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内镜诊疗业务量持续增长,内镜诊疗质量和病人满意度不断提高,医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内镜集中管理模式的优点

2.1 共享设备资源,减少资金投入

医院医疗内镜属精密医疗器械和设备,一般来说,购置价格相对比较昂贵。原来内镜分散在相应科室管理,还需要配套的相关器械或设备,才能完成相应内镜诊疗业务。科室内镜实行医院集中统一管理后,有些配套性用品、工作站、灭菌器等可以多镜种共享,原来内镜分散管理导致的设备或器械的重复投入的资金,可以节省下来用于购置临床急需的新型的内镜设备,用于扩大内镜的诊疗业务范围和业务量,不断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内镜诊疗的需要。

2.2 节约人力资源

目前,我院内镜中心拥有6个镜种,可以同一时间独立开放或协调多个镜种进行诊疗并承担相应急诊工作。内镜分散在科室管理时,配合护士的设置非常矛盾。若设置的少,存在节假日值班、三班倒困难;若设置的多,不接诊时存在闲置问题;若设置兼职配合护士,就会影响到专职护理岗位的专业性和责任心。因此,内镜集中管理较科室分散管理节省护理人员近1倍,况且还有利于提高配合护士的责任心、专业技能和工作效率。

2.3 有利于内镜专业护理队伍的建立

内镜中心需要配备数名专职护理人员,用于配合内镜医师的诊疗。这些护理人员在诊疗配合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会逐步熟悉、掌握内镜及配件的构造、操作流程、清洗消毒和灭菌以及维护和保养等相关知识,其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经验会不断积累丰富。加之集中统一的内镜管理,使其护理人员获得专业技术培训及交流的机会增多,内镜新技术、相关信息的获得及运用推广就比较容易。这样,一支集各科内镜的使用配合、消毒灭菌、维护保养等技能于一身的内镜专业护理队伍,就会在实践工作中逐渐成长起来。

2.4 消毒隔离工作更加规范

内镜集中统一管理后,我院引进了一套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内镜清洗消毒专业设备,该套设备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或配置,可用于多个镜种的清洗和消毒。由于专用清洗消毒设备成套,操作流程化、成本低耗化、环节质控标准化,便于医院质控部门的监督和管理。所有内镜在使用后都能得到专业人员的及时清洗、消毒和灭菌,这是独立临床科室没有能力达到的。

2.5 内镜相关规章制度及收费标准便于制订和执行

内镜医院统一管理之后,由于人员和设备的相对集中,便于制订、执行和规范各科内镜管理规章制度和收费标准。我院内镜中心在护士长的统一协调管理下,各专科内镜都实行了统一的约诊制度、基本情况登记制度等,充分整理、完善和规范了各种相应制度。如内镜室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内镜室工作人员防护制度、内镜室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内镜室收费管理制度等。内镜的集中管理又便于促进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改进,使医院内镜诊疗工作的业务管理和安全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 内镜集中管理的几点体会

3.1 合理布局,避免交叉感染

内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之后,由于内镜种类较多,不同镜种的安装要求、消毒隔离要求不尽相同,有的还差别较大。因此,如何合理布局、避免交叉感染是内镜中心管理的首要问题。首先,应从建筑结构设计上考虑候诊区、诊疗区、办公区的相应分离。其次,各镜种诊室间的布局应遵循从污染区、清洁区到无菌区的渐进原则,要力求做到避免镜种之间及诊疗区与办公区之间的交叉感染。

3.2 作好病人的分诊和预约工作

3.2.1 根据内镜申请单数量和病人的实际需要,结合内镜中心各镜种及相关医护人员的准备情况,分诊预约病人,合理安排诊疗顺序,缩短候诊时间,以保证各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合理分诊预约患者就诊也是确保内镜就医安全的重要前提。

3.2.2 分诊预约病人时,对急诊病人、一般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要根据轻重急缓的原则,统筹安排,合理预约。特别是对住院患者要注意事前与临床科室主管医护人员进行协调或沟通,以便取得积极配合,保障病人诊疗的顺利进行。

3.2.3 按人性化原则进行分诊与预约。例如,一般消化道内镜多需禁食准备,为了减少患者禁食时间,一般其内镜诊疗应安排在上午进行。而对饮食限制相对较小的膀胱镜等,应尽量安排在下午进行。人性化分诊与预约病人,还要相对体现病人的年龄、性别、工作时间和个性要求。

3.2.4 按时间段进行约诊病人。即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准确告知患者进行内镜诊疗的具体时间,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内镜候诊区的病人数量,又能节省病人的候诊时间。对住院病人更需要计划好诊疗时间,到时电话通知病房即可,无需病人等候。

3.3 认真做好内镜室的护理工作

3.3.1 内镜中心必须设置手术及危重病人的专用观察室,备齐各种抢救药品、器材和相关物品。内镜室护理人员利用观察室对手术病人、危重症病人进行集中管理,必须熟练地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能延续住院部病人的液体治疗,特别是要做好术后病人病情的短期观察等工作。

3.3.2 内镜室护理人员在进行分诊和预约病人时,要按照约诊制度,丰富约诊内容,要让病人明白内镜诊疗前的各种注意事项,要让病人了解在诊疗过程中会出现的不适情况,更要引导病人学会配合诊疗过程中放松应对的技巧等。可以说,预约护士的工作质量与内镜诊疗能否顺利进行是息息相关的,预约护士的工作效率是和病人满意度成正比的。

3.3.3 内镜中心采用手术室的管理模式,对内镜室护理各项工作的落实及医疗安全是大有好处的。病人就诊前换鞋、病人家属不允许进入诊疗区。配合护士从候诊区引领病人进行检查,治疗结束后,将病人送出或交送家属,做到全程陪护。全程陪护对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也非常有效。

3.4 强化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4.1 内镜中心必须对消毒隔离工作常抓不懈,要严格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建立统一的软式和硬式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流程,切实提高内镜室工作人员的消毒灭菌观念。从事内镜清洗消毒的所有护理人员,都必须经过内镜消毒隔离知识、维护保养知识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4.2 建立集中的内镜清洗消毒室。根据不同镜种对消毒隔离的要求不同,集中统筹安排清洗消毒区域及洗清设备。配备专用计时器、高压水枪、高压气枪、干燥箱、蒸馏水发生器等。

3.4.3 严格内镜清洗消毒管理。按照消毒隔离相关要求,不同镜种要设置专用清洗水池,制订清洗消毒流程。对手术使用的硬式内镜,凡能耐受压力蒸气灭菌的部分或全部,首选压力蒸气灭菌。对于软式内镜且需要进行高水平消毒时,要根据内镜的诊疗目的,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或特殊的专门消毒方法,切实保证内镜消毒质量。

3.4.4 加强内镜诊疗工作的环节质量控制,设专人担任质量控制员,进行内镜清洗消毒的全过程控制,要做到每日监测消毒剂的浓度,每月或每季度对所有内镜及其配件进行化学、生物学监测,确保内镜的消毒灭菌效果。

3.4.5 定期对所有内镜及其配件进行集中维护和保养,分析所有内镜的使用情况,找出影响内镜使用效率的关键要素,不断进行诊疗工作的调整和优化,促使内镜诊疗业务量和诊疗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3.5 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理念和知识,指导内镜室的护理工作

3.5.1 准确了解病人的相关信息,特别要注意病人的心理护理,运用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根据病人病情和个体的差异,为病人提供温馨、细致的个性化、专业化服务。

3.5.2 面对复杂的医疗环境,要教育护士必须严格执行内镜的清洗消毒技术的操作,加强消毒灭菌的管理工作,提倡规范性护理行为,避免习惯性护理行为。护理语言和行为要维护病人的合法权益,要特别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比如在内镜的诊疗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合理的遮蔽,避免不必要的暴露等。

3.5.3 建立完善的知情同意制度,积极运用各种现代化视频手段,增加内镜相关诊疗过程的透明度,增加病人及家属对内镜检查或治疗的信心和理解。同时,完善科普宣传也是护理健康教育的延伸。

4 小结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院内镜的诊疗范围不断扩大,可以说,内镜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医院临床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水平。综合性的内镜中心从体制上已不再隶属于消化内科、泌尿外科、妇科等某单一科室,而是全院共享的诊疗科室。随着内镜业务内涵扩大和外延扩大的发展,对内镜消毒隔离的要求亦越来越高,严格的内镜感染控制管理是保障病人诊疗安全的关键。我院在实践工作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推广实行了内镜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在各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富贵,王海森,郝顺霞,等. 河北省56所医疗机构消化道内镜消毒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06,22(9):693-695.

护理诊断大全范文6

【关键词】放射诊疗机构;放射防护;监测;公众照射

放射诊疗技术的应用是医疗机构重要诊断和治疗措施之一,但因其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性危害,是放射工作人员、受照者和公众主要放射危害来源。为保障公众健康安全,了解放射诊疗机构的放射防护现状,做好放射卫生管理和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工作,对本市放射诊疗机构的放射卫生防护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共监测和调查放射诊疗机构32家,设备41台,分市直组(共7家,其中综合医院2家、荣军医院、中医院、妇保院、计生站、疾控中心各1家;共19台设备,其中医用加速器2台、PET-CT 1台,CT 4台、DR 2台、500mA X光机7台、乳腺机3台)与乡镇组(共25家,其中镇街道卫生院及其分院19家、企业医院1家、个体医院2家,牙科3家;共25台设备,其中CR 2台、500mA X光机15台,牙片机3台,200mA X光机5台)。

1.2方法:依据GBZ130―2002《医用χ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和GBZ138―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以放射工作人员的操作位、观察窗、电缆孔、外环境机房门口等操作位置和活动场所为检测点,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最高条件下采用BH3103B便携式χ-γ剂量率测量仪测量;现场调查安全操作和机房防护设施等放射卫生防护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本次共监测分析放射工作人员操作位、观察窗、电缆孔、外环境机房门等外照射566点,合格551点,合格率97.3%;其中市直组监测外照射239点,合格239点,合格率100%;乡镇组监测外照射327点,合格312点,不合格15点(均为朝向候诊区机房门),合格率95.4%;放射工作人员操作位、观察窗全部符合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2.2依据GBZ130―2002医用χ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共调查评价32家放射诊疗机构安全操作与机房防护设施。安全操作:陪检者防护措施、受检者非照射部位防护措施、质量控制监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和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培训合格率依次为62.5%、71.9%、93.8%、96.9%、96.9%。机房防护设施:通风排气设施、机房外窗合格率仅为62.5%、78.1%。机房设置位置、机房面积、机房防护厚度、机房内布置合理无杂物、“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工作状态指示灯、受检者候诊位置选择恰当等各项基本合格。市直组各项合格率明显高于乡镇组。

3讨论

3.1调查结果显示放射诊疗机构外照射基本合格,操作位、观察窗照射量率全部合格,放射工作人员操作场所放射防护水平明显高于及机房外环境(包括机房门外、窗外)防护水平,说明放射诊疗机构和放射工作人员对放射防护重视,有自我防护意识,防护设施逐渐完善,放射防护水平明显提高。

3.2安全操作是杜绝放射事故的重要手段,所调查单位均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上墙公示,但日常工作中是否严格遵守执行,有待卫生监督部门监督和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受检者和陪检者防护措施、通风排气设施、机房外窗合格率较低,说明放射诊疗机构对受检者、陪检者及公众照射不够重视,建议卫生监督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减小非正当照射,控制放射危害,预防放射随机性效应发生。同时不容忽视医疗照射正当化问题,本地区90万人口拥有40多台放射诊疗设备,并有逐年增长趋势,医疗照射明显增多,放射诊疗机构虽然多数已配备受检者防护用品,但大部分机构在放射诊疗过程中未按要求使用防护用品。公众照射和医疗照射正当化也是今后放射卫生监管重点。

3.3监测调查不合格单位主要为镇卫生院分院,这些单位使用200mA X光机,机房老旧,放射科工作量较小(曝光时间日平均不足10次),对于不合格项和调查问题医院领导高度重视,2家撤并放射科,3家计划购置500mAX光机和机房改造,3个镇卫生院计划购置CR、DR,均表示严格按照要求整改达标后申请验收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为更好地做好放射诊疗工作有了质量保证。

通过监测调查,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医疗机构均高度重视放射防护工作,为做好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张丹枫,赵兰才编著,《辐射防护技术与管理》;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8

[2]GBZ130―2002医用χ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

[3]GBZ179-2006医疗照射防护基本要求

[4]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5]GB16348-1996 X线诊断中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