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评价范例6篇

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范文1

关键词 探究性实验 表现性评价 教学评价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表现性评价是生物科学素养评价的有效方式。表现性评价是在学生完成了一系列的任务(如生物实验、实习、调查等)过程中进行的,它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如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应用知识的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等进行评价。教师在生物探究性实验中实施表珊性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实验能力的提高,可以考查学生实验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

1 探究性实验活动的一般程序

一般来讲,生物探究性实验都要遵循以下步骤或流程(图1)。

2 探究性实验的内容选择

根据“可研究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探究性实验的内容可以是实践性强的学习内容,也可以是思辩性的学习内容;可以是目前已有结论的学习内容,也可以是暂时还没有结论的学习内容;可以是初步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广的承续性学习内容,也可以是检验已有成果而在不同背景先再研究的再生性学习内容,等等。例如“自己(和他人)的生物节律(生物钟)的测定”课题,其探究成果可以指导自己或他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某种植物净化环境的作用探究”、“区域性生态情况调查”、“其他星球的生命存在”等课题,可以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克隆技术的成就和影响”、“生物信息探究”、“20世纪生物科学伟大成就调查”等课题,不但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树立“科教兴国”的思想。而高中教材涉及的“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探究影响酶活性的环境条件”、“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探究细胞的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究废旧电池浸出液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插条生根的影响”、“探究不同类型洗涤剂对生物的影响实验”等课题,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总之,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因此,有关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学生未知的内容,应是探究性学习的内容。生物学与人类生存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和个人生活、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学生对这些关系的未知内容,也是探究性学习的内容。

3 探究性实验活动表现性评价的方法原则和操作流程

3.1 评价的方法和原则

探究性实验活动表现性评价不仅重视最终探究成果的评价,而且重视开题、实施和答辩过程的评价,全过程每个阶段都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权重进行评价。同时评价是建立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平等参与、协同合作、交互影响的基础之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并兼顾个人的表现。评价不仅重视探究直接结果的评价,而且重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多种收获与体验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仅重视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而且重视学生对所学生物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和实验中所体现出来的探究能力。

3.2 评价的操作流程

对于生物探究性实验活动表现评价的每一步骤的实施,都需要按照以下具体流程进行:

制定评价目标一确定评价标准一选定评价方法一制定评价目标一设计评价工具一实施评价具体目标一活动小结。

4 表现性评价工具设计

4.1 对探究性实验方案的评价

学生的探究性实验方案是学生自主设计进行自主探究的指针,科学的探究方案是学生有效探究的基础,对学生所设计的方案评价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探究方案的设计是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2)探究方案是否全面地分析了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

(3)探究方案的分工是否明确,时间安排是否合理:

(4)探究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

(5)当前是否已经收集到足够的文献,是否有研究的基础;

(6)探究方案是否具有创造性。

活动小组选一名成员为主陈述,小组的其他成员可补充说明,共同回答有关提问,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说明自己的探究方案,评审老师提出问题,小组成员回答问题,最后教师进行评议,讨论评审意见,确定成绩,记录表格见表1。

4.2 对探究活动过程和成果交流评价

在生物探究性实验活动过程评价中,可以采用表2让学生对照,进行自我评价和综合评价。

对学生最后的成果应组成答辩委员会进行评价,评价的主要标准是:

(1)对专题是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2)专题是否有内容上或形式上的创新;

(3)成果的可性度和可行性如何;小组代表进行主陈述与说明,简要汇报开题报告通过后方案的实施情况、研究分工情况、取得的主要成果,一级活动过程中的主要收获,评审老师就有关问题进行提问,可以要求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回答,也可以直接要求某一位小组成员回答。最后教师进行评议,讨论评审意见,确定成绩,记录表格见表3。

5 活动表现评价的成绩评定

表现性评价范文2

关键词: 表现性评价 评价标准 观察与记录

新课程指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那么,该如何科学地评价学生在课堂及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并通过评价来提高那些被评价者的表现,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笔者现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和评价实施方案及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地运用表现性评价方法,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认识“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主要是用来测量那些不能被客观性试题很好测量的学习结果时对学生在真实情景下运用知识和技能能

力的一种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既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又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融评价与学习为一体,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这种评价主要要求学生完成某种任务,并从学生在完成任务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来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这不仅是评价的工具,更是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参与,其根本点是力求在真实的活动情景中测量出学生的行为表现,是真实性评价的一种形式。

二、实施“表现性评价”

(一)为学生提供活动表现的时间和空间。

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都有自身的特长与爱好。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开展一系列的贴近学生生活、与所学教材紧密相关的学习活动,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

笔者在市教研活动公开课《口语交际――说得体话,做文明人》教案中设计了学生活动,可课前有一位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打电话跟我打招呼,说为了不让我丢面子,课上不要让他回答问题。事实上,这堂课他与平常的课一样,发言踊跃,参与积极,表现得非常快乐。由此可见,所有学生都需要有一个表现的机会,教师要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不同的学生各显其长。教师要善于给全体同学一个展示的机会。否则,那位打电话跟我打招呼的同学怎会在课堂上有如此好的表现呢?

(二)列出要考查表现的重要方面。

表现性评价实际上是对被评价者在完成表现性任务过程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观察与评估,因此,必须事先确定评价的内容,并将它分解为构成表现成果的可观察的具体行为。能否设计出适当的表现性任务是保证表现性评价的信度和效度的基本前提。

(三)尽可能用可观察、可测量、可量化的被评价者的行为和成果特质作为界定表现的标准。

在制定评价标准时,教师一般应把《语文课程标准》上对相应知识、能力和情意、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了解到对自己的要求,可以依据这一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及改进。一般情况下,评价标准主要由教师制定,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参与对标准的商讨。

公开了表现性标准,使所有的人――学生、教师、家长――都知道优秀的含义和成功的要素,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到指导和调控的作用,融评价与学习为一体,使学生们可以知道自己的位置和努力的方向,真正促进了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按行为表现的顺序排列考查内容,以便于观察和判断。

以语文朗读教学为例:初读课文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评价,字读准了没有,是否流畅;默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积极思维,找出课文的重点、难点、段落与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品尝作品的艺术魅力。学生默读完毕回答课后问题时,就可及时组织现场评价,让学生自己评价答题的水平、表达的能力和表述的效果,看谁的思维灵活,谁的见解独到;再次朗读课文时,分小组、分角色赛读,然后马上评价,谁读出了自己的情感,谁又读出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课文学完了,评谁能熟读成诵,谁能最先背诵。

(五)着眼观察与记录。

有专家指出:“如果我们关注的是学生本身,那么最有效的评价就是在对学习起关键作用的情景中观察学生。”“我们可以用许多种方法评价学生:我们可以观察他们所做的,听他们所说的,看他们所写的,以及分析他们所创作的。任何可以觉察到的行为都适用于评价。”

观察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工具,能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行为并有效地把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和学期的等级评定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日常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角色成为了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

表现性评价很重视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很重视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定目标、自我评价、自我调整,从而获得全面发展。表现性评价积极主张学生参与评定,并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意识到评价是发现问题、自我提高的方式。自评使学生有了更多的自我反省、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机会。学生互评重在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合作、沟通、交流和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

家长评重在表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情感的方面及自身的一个纵向比较。

(七)评价结果的收集和分析、反馈。

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除教学过程中的即时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及时反馈外,教师还应分阶段组织教师、学生、家长将日常学习情况记录进行综合分析,填出《学生语文学习表现性评价结果报告单》,使学生明确改进要点和制定改进计划。

及时反馈,对结果的再分析和讨论,使评价的结果得到有效的运用,以期为形成下一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更适应学生差异、更富针对性的个性评价表提供支撑,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改进教学这一最终目标积累素材。

总之,表现性评价通过学生外在的、可观察的行为或学业成果判断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运用,不仅为学生展示和证明自己的学业进步提供了机会,也为教师更真实性地了解学生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评价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注意提供让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在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的活动,抓住任何可利用的机会向学生反馈他们的表现和发展,采用有意识、有目的的随机性教学与评价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部级实验区长沙开福区新课程实验探索.体验新课程语文.湖南教育出版社.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表现性评价范文3

【关键词】医学物理;表现性评价;应用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n the Teaching of Medical Physics

ZHANG Hai-tao,SONG Qing-huan,LIU Lan.Luohe medical college,Henan 462002,China

【Abstract】 Performance assessment evaluation is a new kind of qual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s,It can effectively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 of the traditional test.The application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medical physics teaching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preparations,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and post-processing stage.Discussed each stages of the specific methods of operation,And proposed the operational strategy in application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n university educational evaluation.

【Key words】Medical Physic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pplication strategy

医学物理学是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检验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是把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人类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保健的交叉学科,在现代医学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医学物理教学大多通过纸笔测试,以学生书面考试成绩及实验报告书写的得分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对学生个体思维方法与过程是否得到发展,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形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缺乏关注和沟通。

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作为质性评价的一种具体方式,因其发展性特征而备受人们关注。它将学习与活动结合起来,依据学生在实际解决问题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因此,它不仅能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作为一种新的评价理念和方式,表现性评价能有效弥补传统纸笔测试的缺点,如能在高校学业考评中合理运用表现性评价,必能增强高校学业考评的有效性、发展性。

本文结合目前高校学业评价现状,探索在医学物理教学中实施表现性评价的策略。一般来讲,医学物理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阶段、具体执行阶段和后期处理阶段。

1 前期准备阶段

1.1 制定评价目标,明确评价内容 评价目标的确定一定要清晰、明了,以保证评价主体时刻清楚评价目标是什么。评价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因此评价的内容应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与进步。应涵盖以下方面:①医学物理学基本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训练;②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体验。具体内容可根据每次评价的目标而定,由教师灵活把握。

1.2 建立评价标准,设计评价工具 评价标准应该用具体、简练、易操作的目标术语描述,在制定标准时可以借鉴以下策略:①列出要评价的活动表现的重要方面,作为指导和评价学生活动表现的标准;②按活动表现出现的顺序列出评价的标准,以便观察和判断;③尽可能用可观察和可量化的学生行为和成果特质来界定表现性评价的标准,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字眼。

有了评价标准之后,需要教师设计恰当的评价工具。一般使用的工具是评价表,常见的有核查表和等级量表。核查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行为或结果的描述,二是记录“是”或“否”进行判断的地方;等级量表在形式和用途上与核查表类似,它能够提供不同水平的等级(如优秀、良好、一般、较差)或频率等级(如总是、经常、有时、从不),相比之下较核查表精确些(见表1)。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可设计在一张评价表上,也可用不同的表格区分开来。另外,评价表格的设计要体现“以质性评价为主”的理念。

1.3 确定评价方式,选择评价方法 表现性评价实施的具体方式要考虑评价主体多元化的需要,使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和教师的综合评价结合起来。允许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能够充分调动评价对象的参与积极性,为他们提供自我反思的机会。此外,评价的实施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这也是在评价的准备阶段应做的重要工作。对于学生在物理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访谈、讨论或由学生递交书面调查报告多种方法来进行。

2 具体执行阶段

具体执行阶段是物理教学活动中表现性评价的第二个阶段,即对反映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表现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的过程。这个阶段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实验、合作和交流活动,并对他们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具体包括选择评价实施的时间、地点或者提供需要的设备仪器,以及创设恰当的表现性情境等(见表2)。

1.4 后期处理阶段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改进、促进发展,这个阶段包括评价结果的评定和反馈,以使评价真正发挥激励和促进功能。评价的结果不能简单地给学生打上分数,还要使用恰当的描述性评语,对学生给出客观分析并提出改进要点。评语要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构建一种有利于沟通和发展的心理氛围,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发展。

结果评定可分步进行:先由学生按评价标准的要求自评,再进行小组内学生互评,由组长写出评价意见,最后教师根据自评与互评的结论,参照观察、记录情况做出综合评价。评价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使学生获得自己学习的有关信息,即在哪些方面表现突出,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以便学生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它能较好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只是简单地对其在医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如何在物理课堂中更好地利用表现性评价还有赖于广大教师的不断实践探索和广泛交流,使其日趋成熟。

参考文献

表现性评价范文4

一、表现性评价及其对实验教学的意义

上世纪90年代,表现性评价成为教育界和测量界的热门课题。它是在学生学习完一定的知识后,通过让学生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来测量学生的状态,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常以扩展性的任务和对学生复杂行为表现的分析为基础。表现性评价目前被许多国家及学科采用,相较于传统的评价方式,通常有以下特点:(1)在表现性评价中,学生必须自己创造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用自己的行为表现证明学习过程及结果,因而要求激发学生高水准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表现性评价要求教师在教学和评价中担任新角色,要求教师要完成表现性任务的设定,评价规则的制定以及长期的对学生表现的观察记录,这一切任务及最终对学生的评判都要依靠教师自身的经验智慧。(3)表现性评价能够消除学生对传统评价的抵触,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评价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自我提高的方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设计、观察、操作、思维及数据分析处理等实验能力,实验态度习惯、与他人分工合作的能力、环保意识等实验素质,都应作为教师考评学生的关注点。而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实验教学过程,通过制定灵活的评定量表及检查表等工具,能够更加全面地对学生的上述能力及素质进行考察。对于学生,由于测验具有导向作用,学生在经历过表现性评价后势必会考虑以这种新的评价标准为依据寻找自身不足,调整学习策略,而又因这种评价在实验教学中多次重复进行,必然对教学会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上述实验能力及实验素质的提高;对于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对完成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表现性任务,获得学生发展状况的丰富信息,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还可以对教学目标产生积极的影响,鼓励学生发展复杂的能力和技能。

二、植生实验教学中引入表现性评价的可行性分析

(一)具备实验教学改革大环境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方向,是目前整个社会弘扬的主旋律,而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又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2]。因此,对实践教学的改革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高校不仅专注高等教育,也是培养基础教育人才的重要基地,所以高校的实验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植生实验教学实施表现性评价具备了良好的改革大环境。

(二)学科与实验课程发展要求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随着新的研究技术与研究成果不断渗透,该学科的内容、研究技术与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充实,相应地使学科的实验课在“内容、形式和模式上”都要作出调整,实验课的核心不再是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和技术学习,而更多地转向解决和研究植物生命现象的思路和方法上[3],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植生实验课所需的“内容、形式和模式上”的变化。

(三)具备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在植生实验教学中实施表现性评价,要求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最好形成教师团队,依靠团队力量共同完成表现性任务的设计、评价标准的制定等课前准备。在高校从事植物生理理论及实验教学的人员综合素质较高,且一般不止一人,容易形成团队力量。

(四)开放的实验室环境学生要完成表现性任务,单纯的实验课堂已无法满足要求,需要有相对开放的实验室环境供他们在自由支配时间来进行实验。对此,充分利用高校的公共实验资源,如省级或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综合实训室以及植生实验室的非上课时间等都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措施。

三、表现性评价在高校植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植生实验教学中实施表现性评价主要包括表现性任务的设计、表现性评价内容和标准的制定、表现性评价的具体实施等过程。相比较传统的测验,表现性评价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通常选择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来运用表现性评价。

(一)设计表现性任务好的表现性任务具备以下特征: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应用性,可操作性,与知识的联系性以及一定程度的开放性。由于受学时的限制,传统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开设的实验内容主要为基础性、验证性实验,综合与研究性实验较少。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了“口头表述”“、基础性实验”及一定比例的“半自主性综合实验”这几种类型的表现性任务。其中,前两种表现性任务的设计旨在考察学生对基本实验原理的把握与理解、基本的实验操作与分析能力,而“半自主性综合实验”[4]则与它们不同,它是由教师限定半自主性综合实验命题,学生设计方案之前,教师通过做命题内涵及实践意义的引导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随后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这类实验因能考察锻炼到学生较多的实验能力及素质,是目前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一大方向。

(二)设定评价标准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定了表现性任务以后,应结合表现性任务的要求和表现性评价的特点制定评价标准。结合植物生理学实验自身的特点,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实验设计能力,仪器使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工合作、实验态度、习惯等实验素质,数据处理及分析能力,问题处理能力以及实验报告等方面。结合上述要求,为突出实验内容的综合性和实用性,我们选取了与农业生产关系较为密切的“玉米幼苗对逆境的生理响应”实验作为表现性任务,并设定了如评价标准(表1)。

(三)实施表现性评价(1)如上,教师在设计好表现性任务并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标准以后,应将任务及标准提前发给学生,对表现性标准做出相关解释并对表现性任务给予意义和方案方面的提示,让学生产生兴趣。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学生对照标准可以检查自己达到的水平,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有效性。(2)学生在开展具体表现性任务的实验过程中,对其出现的问题和错误,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并鼓励学生以组为单位定期讨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求学生要做好实验记录。(3)实验结果采取综合评价的形式由三部分组成:学生自评,组内成员间互评以及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做出的评价(师评)。评价活动结束后,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使学生获得自己学习的有关信息,方便学生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与改进。

四、植生实验教学实施表现性评价的建议

表现性评价范文5

一、在表现性评价中要重视引导学生表现

表现性评价的核心特点是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评价。可以说,表现性评价就是给学生实践能力评价的一个过程。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这一课为例,教师在做课堂引导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照相机是怎样应用透镜的原理在胶片上留下影像的呢?我们先来尝试看看照相机的原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拆卸照相机、观察照相机的结构、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简易的照相机。学生在动手研究照相机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联想和尝试。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表现性的评价。表现性评价必须应用在学生的表现中,教师要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各种评价,其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地探索物理知识。

二、在表现性评价中要重视给予学生引导

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即时给予学生引导,学生可能将会产生学习挫折感,继而放弃实践。教师应用表现性评价引导学生实践时,要用评价的方式给予学生引导,帮助学生渡过学习的难关。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这一课,让学生拆卸照相机为例,部分学生看到照相机的复杂结构,立刻便产生了退缩的心理,他们觉得自己一定不能了解照相机的影像原理。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假设撇开电力学的结构,单从物理结构来看,照相机的结构分为哪几个结构?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发现照相机的原理颇似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能够证明这一推测呢?学生决定利用手中的材料,利用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制作一个简易的照相机。在学生制作照样机前,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手中的材料可对应照相机哪个结构?在制作的时候,应该最先制作什么,然后制作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认为首先要用硬纸板做一个照相机的壳子,该壳子必须得是黑色不透光的颜色。其实,在制作完盒子以后,要在盒子不可拆卸的一面挖一个很小的洞……学生在一边观察照相机的结构特点,一边动手实践操作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地引导。比如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给硬纸壳开洞,洞开多大才合适呢?用什么样的物品取代凸透镜的功能呢?在表现性评价中,教师一边给予学生引导,一边给予学生评价,是这种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教师只有利用边引导边评价的方式,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渡过学习的难关,最终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实践的全部过程。初中物理教师应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时,要注意在评价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突破难点,完成实践全过程。

三、在表现性评价中要重视给予学生激励

初中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时,要用激励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学习情况。这个激励的过程可以分成几种形式,现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来说明。教师在引导学生实践的时候,可用表情语言、动作语言、口头语言给予学生激励。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研究照相机影像原理时,部分学生对学习没有信心,他们可能不愿意动手实践。教师可用期许、鼓励的态度给予学生激励,让学生愿意尝试学习。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用口头语言给予学生激励,比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该拿哪件物品取代凸透镜的功能时,学生考虑到使用铝箔纸,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发现铝箔纸如果滑动,那么它就不能起到成像的作用,为此,必须将铝箔纸固定。学生仔细地思考过凸透镜的成像原理,便能将铝箔纸固定在纸箱小洞的两倍的距离。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观察得非常仔细,对凸透镜的成像原理了解得非常透彻。学生的实践完成以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践态度、学习成果、学习创意等情况给出综合的评价,这种评价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到这一次实践学习的情况,引导他们找到知识结构需要完善的方向。

表现性评价范文6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表现性评价;学生积极性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5-135-01

一、表现性评价的内涵

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它可以引发动机,形成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表现性评价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给予正面积极的评价。他能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效能感,消除学数学的恐惧心理。它是在学生学完一定的知识后,通过让学生完成某一实际任务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表现性任务和对表现的评价。它的评价方式有别于传统的纸笔测验评价,是对学生能力行为进行直接的评价。表现性评价侧重于评价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要求学生建构各自独特的答案,且答案不存在对错之分,只存在程度之别(如优秀、中等、合格或不合格)。

二、表现性评价的意义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真挚情感的灌注,多给学生一些鼓励、支持。我们常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作为教师应尊重有个性的个体,欣赏每一个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给学生针对性的、全面客观的评价。我们知道,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的教学对学生的评价,特别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形式单一、内容狭窄、方法简单,在“对”与“错”、“好”与“坏”的二分法评价中,使很多学生无法获得学习的成功,无法发现自己的潜能、激励自己,从而失去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部动力。

三、表现性评价的实施

1、在数学创设问题情境和建模中,数学新教材内容的截取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在教学内容上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到亲切感,也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真谛。建立最近发展区,寻找链接点,从而动态评价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猜想等思维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通过学生表现出来的兴趣去评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

2、在探索、猜想、尝试、验证活动过程的评价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学习过程中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动手实践的能力,关注学生在探索、猜想、尝试、验证活动过程中是否自己创造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用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而不是选择唯一方法或答案,从而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学习策略的掌握。因此,我们不仅要注重评价学生是否找到了规律、掌握了知识,更要关注学生是否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达成学习的目标。

3、在巩固练习中,要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个别学生的不满意评价结果创设第二次评价机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动力。实施新课程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遵循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些知识和技能背后所隐含的数学意义。

4、在应用与拓展的问题评价中,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拓展提高和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比较自由地回答,但回答这样的问题不只需要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还需要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特别是需要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表现性评价的激励性

1、在评语激励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表现主要是对作业的书写、格式、算理以及推理思维的过程中。运用批注和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让学生及时加以改正。一方面及时提醒学生要细心,另一方面使其改正不良倾向,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解题的良好习惯。

2、恰当的评价不但能给学生亲切的感受,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学习的动机。“好样的,有自己的思想了。”“有进步了,继续呀。”“不错,老师为你高兴。你在进步呢。”“你能行,老师相信你。”“不要急,有时只能慢慢来。”这些带有感彩的语句能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对他们的学习充满希望从而逐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安全预评价

下一篇形成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