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管理制度范例6篇

科技创新管理制度

科技创新管理制度范文1

第一条组建*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是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和*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科技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农业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带动区域农业总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为了加强对创新中心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其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方面的作用,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创新中心是指依托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科技型农业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农业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引进、研发、创新和推广,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具有自我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新型农业科技研究、开发和推广机构。

第三条创新中心的主要任务:

(一)开展农业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

(二)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推广普及。

(三)培养、聚集农业科技中高级人才;开展面向农户的先进实用技术培训。

(四)提供面向农业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的技术诊断、咨询等中介服务。

(五)加强产、学、研联合,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第四条由市科技局牵头,会同市发展计划局、农业局负责指导和管理创新中心的组建工作。

第二章申请与审批

第五条申请组建创新中心的农业企业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属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省、市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内的农业企业,其他科技含量较高的科技型农业企业。

(二)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有资金支持研究开发工作,年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2%以上。

(三)已建有研究开发和推广机构,具备研究开发所需的场地、仪器设备和信息服务手段,拥有10名以上研究开发人员,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50%以上。

(四)企业的主导产业明确,且属我市优先发展的产业。企业运行机制良好,制度健全。

(五)已与国内、省内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科研协作关系。

第六条创新中心的申请、审批程序:

(一)申请单位填写《*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申请书》和《*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可行性报告》(文本可通过*市科技局网站下载),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市科技局、发展计划局和农业局。

(二)市科技局负责会同市发展计划局、农业局进行初审。对初审同意的项目,组织相关专家对其进行论证,提出论证意见。

(三)根据专家论证意见,由市科技局、发展计划局、农业局联合审定并发文批复,予以立项,并与获准组建创新中心的企业签订《*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组建计划任务书》。各方按《计划任务书》履行职责。

第三章项目实施与管理

第七条创新中心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建设经费实行以政府适当引导,企业投入为主的原则。项目立项后,市财政给予一次性科技专项经费资助,地方也应按一定的比例配套建设经费。

第八条资助创新中心的科技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主要用于购置仪器、设备及必要的技术软件等,不作为课题研究、日常运行和基建等经费。

第九条创新中心建成后,由市科技局、发展计划局、农业局组织专家,按《*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组建计划任务书》规定的要求进行验收。通过验收的创新中心,由市科技局、发展计划局、农业局联合发文,予以认定并挂牌。

第十条创新中心的研究开发项目优先列入市科技局、发展计划局、农业局的有关计划。

第十一条创新中心的组织机构依照科学、精干、高效的原则,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设置。在管理体制上,一般采用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创新中心管理委员会由依托企业的行政和技术领导组成。主要职责是:定期听取并审定创新中心的工作报告,决定创新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方向,审理财务预算和决算,协调创新中心对外技术合作等问题。

创新中心主任由管委会按依托企业执行的人事干部制度任免或聘任。创新中心主任的职责是根据管委会的决定,主持日常组织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创新中心要参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办法,建立有关人事、劳动、分配、财务、奖惩及科研项目管理等制度。

第十三条依托企业是创新中心的技术和经济后盾,要为创新中心提供主要建设经费和相关保障条件,并负责创新中心组建计划的实施。

第十四条创新中心在每年12月下旬向市科技局、发展计划局、农业局提交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和下年度的工作计划,并按规定完成有关的统计报表。

第十五条创新中心实行动态管理。市科技局每年会同市发展计划局、农业局及有关部门,对已建成的创新中心的运行情况和绩效进行一次考核评议。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并推荐申报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连续两次考评不合格的,由市科技局、发展计划局、农业局联合发文撤销其创新中心称号。

科技创新管理制度范文2

一、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会计工作总体目标

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会计工作,不同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筹资活动以及投资活动管理会计工作,是由其特定的工作目标与工作内容决定的,企业四大业务活动管理会计工作任务是不尽相同的。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会计工作总体目标:加工分析获取的公司内外部科技创新活动财务与非财务管理信息,参与制订公司中长期与年度科技创新计划,编制年度公司科研经费总预算与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协同建立健全公司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体制与机制,积极推动实施公司“科技创新强企”经营战略;充分利用获取的公司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财务与非财务管理信息,与公司科技创新活动紧密融合,有效执行公司年度科研经费总预算与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用足用好各级政府部门对企业科技创新优惠政策,确保公司获取的各级政府资助科研财政资金专款专用,着力提升公司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制度执行力和投入科技创新活动的人、财、物资源配置效率,协同公司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层完善对科技创新活动运作管理;跟踪管理公司执行年度科研经费总预算与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情况,做好年度终了后年度科研经费总决算、科研项目经费决算以及年度内完成的研发项目经费决算工作,做到有效控制研发经费不当支出,做到有效评价公司年度科技创新活动投入与产出绩效,推动进一步优化公司科技创新活动管理。

二、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会计工作岗位职责

围绕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会计工作总体目标,管理会计工作机构及其人员应履行下列工作职责:

1.参与制订公司中长期和年度科技创新计划利用通过加工分析掌握的公司中长期和年度可对科技创新活动经费投入的最大限度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管理会计人员参与制订公司中长期和年度科技创新计划中涉及的资源配置方案和科研经费预算并提出完善意见,使得公司颁布实施的公司中长期和年度科技创新计划在经济上切实可行并努力加大对技术研发领域经费投入,进而有效推动实施公司“科技创新强企”经营战略。

2.参与公司科研项目立项申报与评审工作公司科研项目立项工作是实施公司科技创新计划的重要抓手之一。在公司科研项目立项工作(包括申请政府资助科研项目)中,管理会计人员承担编制拟申请立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及其编制说明工作,做到有效避免申报立项的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工作不严谨、不规范、测算依据不充分等问题,使得经公司评审立项的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符合可行与合理原则。3.参与公司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体制与机制工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健全公司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体制与机制,是推动公司有效实施“科技创新强企”经营战略和有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制度保障,管理会计人员应积极参与制订和完善工作,建立健全公司科技创新活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工作职责、运作制度、管理标准以及协同管理机制,从制度上确保公司科技创新活动运作科学化、规范化、高效率。

4.提供完善公司对科技创新活动投入的人、财、物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使用管理建议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优化管理的落脚点在于合理配置投入的人、财、物资源及其高效使用,实现公司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取得预期科研成果并转化为提质增效驱动力。对公司投入科技创新活动的人、财、物,以优化配置与高效使用为完善管理目标,管理会计人员应以整合分析财会部门对科技创新活动投入与产出会计核算生成的财务信息和掌握的科技创新活动运作情况等非财务信息为依据,整合分析公司用于科技创新活动的科研场所、科研设备、无形资产、科研人员、科研经费等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实际使用情况,每月向公司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层提供完善运作管理建议报告,推动公司不断提升对投入科技创新活动的资源配置科学化水平与使用效率。

5.跟踪落实年度科技创新计划与管理制度执行一分计划,九分落实。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有效管理,关键在于抓住“大力提升年度科技创新计划与管理制度执行力”这一牛鼻子,执行力越高,科技创新活动运作越有效。管理会计人员应将积极跟踪落实公司年度科技创新计划与管理制度执行工作列为日常工作内容之一,做到与科技创新活动运作紧密融合,及时向公司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层报告科技创新活动计划与管理制度执行中偏差事项,每月向公司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层提交科技创新计划与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分析报告,有效推动提升公司年度科技创新计划与管理制度执行力。

6.跟踪分析年度科技创新计划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经费预算是保障科技创新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跟踪分析年度科技创新计划经费预算工作,一是为增减经费预算决策提供财务信息依据;二是及时发现不合规或不合理科研经费支出,做到及时整改;三是及时掌握经费预算执行进度,规范后续科研经费支出。管理会计人员应将跟踪分析年度科技创新计划经费预算执行工作列为每月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对接公司财会部门单独建账归集核算生成的科技创新活动及其具体科研项目实际经费支出会计信息,对照经费预算确定的科研经费开支范围、资金来源及其开支金额,分析科研项目实际经费支出合规性;对发现的不合规经费支出(包括政府部门拨入的财政专项资金支出不符合专款专用政策事项),做到及时向公司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层报告,整改不合规科研经费支出行为;编制每月年度科研经费预算与实际支出对照分析表及其分析报告(年度科研经费预算总额和具体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分开编制),供公司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层优化经费预算管理与科研经费实际支出管理决策参考。

7.协同公司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人员做好研发经费实际投入审核确认工作对公司科技创新活动研发经费实际投入审核确认工作,是公司科技创新活动有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公司财会部门规范归集核算科技创新活动研发投入工作的前提条件,政策性强,要求做到审核确认及时、真实、合理、基础证明资料完整。积极协同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人员做好研发经费实际投入审核确认工作,是公司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会计人员日常工作内容之一。管理会计人员应通过监督检查手段,督促公司科技创新活动职能部门及其人员严格执行公司制订的科研经费投入管理制度,有效执行公司年度科技创新活动经费预算与具体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严格区分自筹资金与各级政府拨入的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做到事先筹划好科研经费投入资金来源、用款支出与经费预算有效对接,切实做到每笔科研经费投入合规合理、手续齐全、证明资料完整;对发生在公司生产经营部门或公司外部的科研经费,管理会计人员应积极协同公司科技创新活动相关管理人员与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办理审核确认手续,做到真实、合规、合理、确认手续齐全以及证明资料完整;通过协同公司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人员做好研发经费实际投入审核确认工作,强化公司科技创新活动科研经费来源与支出日常管理规范化工作,有效提升公司科技创新活动管理精细化与规范化水平。

8.编报已完成科研项目经费决算与年度科技创新经费决算工作对公司科研部门完成研发的科研项目,管理会计人员应根据财会部门对该科研项目研发经费投入单独建账生成的会计信息,对照该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及时编制已完成研发的科研项目实际研发投入经费决算,连同该科研项目研发完成申请验收其他资料,办理已完成科研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年度终了后,管理会计人员应根据财会部门对公司科技创新活动及其具体科研项目研发经费支出单独建账生成的会计信息,对照年度科技创新活动经费总预算与具体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及时编制年度科技创新活动经费投入总决算与具体科研项目经费决算,为年度科技创新活动运作情况绩效评价提供财务信息。

9.协同公司财会部门用足用好政府部门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各项优惠政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为了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以大力支持我国企业“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双轮驱动发展为抓手,积极实施以财政专项资金资助企业科研项目技术研发和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给予税收优惠为主要杠杆的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政策。政府部门鼓励企业科技创新优惠政策含金量很高,但要享受这些优惠政策,相关企业必须符合条件。管理会计人员应将协同公司财会部门用足用好政府部门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各项优惠政策工作列为日常管理会计工作内容之一。政府资助科研项目(课题)申报、实施以及验收三大阶段,均需管理会计人员积极参与,参与申报政府资助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与经济指标测算工作,参与落实并监督政府资助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有效执行工作,参与政府资助科研项目研发完成后经费决算编制与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考核分析工作。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与复审工作,需要管理会计人员积极参与,协同公司财会部门,参与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与复审工作中涉及的近三年公司技术研究开发费用、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梳理界定与报备工作。申请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工作,需要管理会计人员积极参与,协同公司财会部门,参与梳理界定符合国家税务总局文件规定政策口径的科研项目及其技术研发支出。

10.其他相关管理会计工作除了上述九项与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有效管理密切相关的管理会计工作职责之外,在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中尚存在需要管理会计人员发挥职能作用的其他管理事项,如中止的科研项目已发生经费支出善后管理、召集公司科研机构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研发人员不定期培训宣讲政府与公司颁布实施的科研管理政策或制度、涉及公司科研部门签订的经济合同事前审核与事后执行监督等等工作。

三、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职责分解落实

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中财务会计工作职责在于:建立健全公司科技创新活动会计核算办法,推动建立健全公司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体制与机制,按照适用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单独建账并明细核算公司科技创新活动投入与产出,承担向公司管理层等公司内部相关部门编报科技创新活动投入与产出财务报告职责,同时履行会计监督职责;并按照不同政府部门规定的政策口径编报科研项目研究开发费用明细表、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科研投入明细表等财务报表或归集表,承担公司对外部编报科技创新活动投入与产出财务报告职责,申请享受符合条件的政府部门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各种优惠政策。在公司科技创新活动中管理会计工作职责在于:利用公司财务会计部门核算生成的公司科技创新活动投入与产出会计信息,以优化完善公司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为目标,结合掌握的公司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情况,积极开展参与公司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体制与机制构建、参与科研计划和管理制度制定、编制科研活动经费预决算、优化科研投入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推动提升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制度执行力、监督规范技术研发经费支出、控制与防范科研活动中不合规的经费支出、科学评价科研活动绩效等工作;承担向公司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层提供优化管理报告职责,着力推动公司有效实施“科技创新强企”经营战略。

科技创新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科技创新;工商管理;重要性;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企业市场环境竞争形势愈发激烈,各大企业都在积极推动自身体制改革优化,尤其是在工商管理项目的过程中进行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企业工商管理科技创新过程中,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调控,可以确保企业的市场经济项目运作。但是在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进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就要求企业相关领导部门对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才能充分发挥出企业工商管理中运用科技创新的职能和效用。

二、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一)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各个行业的运营机制也在日益转变,企业想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对工商管理系统进行科技创新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手段。综合科技创新的各项优势,提高企业对其重视程度,积极促进整体管理控制和企业运营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加强企业项目中科技创新含量,向科技型方向转化,规范项目管理和标准要求之间的系统化流传,从根源上实现项目运行和技术转化的战略目标。

(二)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能确保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对于企业工商管理系统,科技创新能够有效促进企业从传统工商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化工商管理模式,符合市场经济形势发展趋势。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运用,可以提高企业领导阶层对项目运行和企业管理的认知程度,以创新意识的思维模式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的可持续性战略发展目标。科技创新的工商管理模式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积极增加科技创新程度,为企业积蓄发展动力和创新潜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三)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运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所以,企业领导阶层要对管理体系中的各个部门进行综合性评价性监督,增加关注度和重视程度,体现出科技创新的特点,完善企业整体管理系统的构建,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能优化企业管理控制模式

企业管理系统的优化得益于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运用,企业要有机地把工商管理系统与科技创新产业相结合,转变传统管理控制模式,实现企业管理系统的现代化和科技化。管理职能和成效提升有利于规避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市场风险,也可以保证企业效益的长远性发展。

三、完善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地位,增加对其重视程度

企业工商管理系统的成效性能够体现出企业自身的整体运营实力和综合管理水平,可以反映出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加强企业项目运营中科技创新的含量,提升科技创新地位,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控制的成效性有明显作用。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上层管理部门对科技创新的态度直接影响基层项目管理的运行。提升企业管理控制阶层对科技创新的认知,转变落后的意识形态与思维模式,积极构建符合市场需求与经济形势要求的管理模式。

(二)利用科技创新持续优化企业工商管理系统

任何一个企业的良好运转离不开管理系统的合理性与完善性,经济形势不断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应不断随市场形势持续优化。近年来,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和项目结构在不断发生转变,根源在于科技创新的引入,增加了管理系统的科技性与时效性。科技创新代表了先进化技术与开拓性的思维方法,企业积极加快对科技创新项目的产业化进程,有助于提升管理控制水平与企业竞争实力。加大资金投入,持续对工商管理科技创新项目升级更新,确保企业运行框架和发展需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建设创新型团队

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想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样离不开高端专业人才的引导。因此,企业要制定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建立一支具备科技创新型能力和意识的高水平管理团队,主要对企业项目运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对企业管理控制模式不断改革优化。团队建设要提高员工对科技创新的认知程度,着重培养员工对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和项目经验的掌握,确保创建的团队符合企业管理阶层的实际需求。

(四)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

从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已经逐渐被市场经济形势所淘汰,总结经验不难看出,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是符合当前环境的有效措施。因此,需要企业管理阶层充分意识到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培养科技创新理念和思想,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最终实现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作用,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市场形势,理清科技创新与工商管理之间的关系,加快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控制系统化进程。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地位,加大领导阶层对其重视程度,建立企业工商管理科技创新型团队,将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为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亚鹏,许恒源.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J].商,2015(47):122-122.

[2]傅宏.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3):137-137.

[3]宋美静.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研究[J].经贸实践,2016,5:110.

科技创新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 科技统计 技术创新 管理手段

一、引言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我们经济发展目标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过程中,科技统计应运而生,做好科技统计是目前的统计内部很重要的工作之一。科技统计运用一系列复杂的算法和指标可以准确地测量某一地区的科技活动的机构与规模,运用情况和传播情况,以及对当地将会产生的影响,通过科技统计所得的结果,与当地政府及时沟通,可以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科技政策以及管理制度,为之后的科技发展奠定基础。就科技统计来说,科技活动的数量以及特征就是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得来的数据资料、科技活动的结构和规模是重要内容,科技统计可以评价当前的科技活动展开情况和制定未来科技活动的发展规划,为科技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二、科技统计的发展现状

我国科技统计起步比较晚,并且发展缓慢,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确定了科技统计调查措施,但是直到现在,这些措施仍然还存在着不足之处。1985年国家科技发展委员会牵头与统计局和教育部联手,进行了建国以来首次科技普查,这是科技领域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决策。[1]1985年以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科技统计工作体制,比如统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国防科工委和教育部门分别负责企业所开展的科技活动、独立开发与研究机构、国防科工领域呈现的统计业务和搞笑实施的科技活动。国家统计局也制定了呈报国家科技统计年度数据的相关制度,负责科技领域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提升,科技方面所支出的费用增加,我国科技领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国家也针对科技领域的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007年,我国进行了首次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2009年,实施了第二次全国R&D资源调查,通过这次资源调查,很好地了解到了我国在科技进步与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科技成果的发展变化,了解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整体面貌与综合科技实力,能够推动中国科技与世界科技发展状况相接轨,对鞭策我国科技实力提升有很大促进作用,并且稳定了我国目前的科技创新体制,有利于推动我国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能够科学高效的实现企业的健康绿色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有很大推动作用。[2]

三、科技统计是管理技术创新的基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地对统计制度与方法进行完善和革新,相关的企业和统计部门分别制定了统计报表体系和科技综合统计体系收集整理了很多能够反映企业和社会各个部门科技发展情况的数据资料和具体指标。近年来,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减,在2006年和2011年的科学技术大会上,我国最高领导人都表达了要重视科技发展的核心理念。[3]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念,党的十提出实行创新驱动型的发展战略。

实践表明,技术创新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进行科学决策,而科学决策的前提是掌握丰富而正是有效的大量数据。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从数据中得到能够展现企业和社会各部门发展状况的资料,这时,就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制定具体的科技创新管理流程和规划。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科技的创新管理,要按照科技统计得相关指标和数据,采集相关信息,并且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统计。除此之外,我国科技指标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行管单位也应该同时完善和健全现阶段的科技创新管理活动。科技统计可以很好地反映科技活动展开的情况。在保证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吻合我国统计工作全方位需求时,能够推动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科技统计的真实水平对我国创新管理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统计数据越真实,越全面,就越能够对创新技术管理提供真的依据,推动创新科技管理的更好的发展。

从科技统计看,其核心内容就是将所获得的诸多统计数据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正_的理念,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将整理的内容做成数据突出、内容充足、观点鲜明同时分析合理的统计分析报告。科技统计的信息水平重点就是在提取、加工和分析整理统计数据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挖掘使用调查中的真实原始数据,继而合理的为相关的部门提供合理真实的统计数据资料,最大程度发挥统计数据的作用。

四、科技统计中科技创新管理的应用

为了更加高效的进行技术创新,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实施规范以及流程制度,这个过程中要牢牢掌握我国科技发展的状况,掌握我国科技行业发展的态势,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预测在技术创新中应用这种或那种技术的可行性,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4]科技统计活动是检验当前技术创新管理状况的重要方式,通过追踪调查得到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状况,进行反复的对比,由此得出合理的结果,找出其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给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进行改进和调整。并且在进行技术创新管理的数据统计之后,应该做出具体的统计表,供日后对比使用。[5]

五、科技统计是技术创新管理的手段

科技统计指标对于技术管理的创新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如果统计指标但已不充足,则不能全面地反映出技术创新管理的诸多功能。因此若想全方位的展现技术创新管理的多种功能,需要列出明确的科技统计指标,运用尽可能多的统计指标来衡量,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展现技术创新管理的实际情况。如果科技统计资料不准确、不真实,则不能科学的制定技术管理创新的发展规划,不能在科技创新管理实施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更不用提技术管理创新的实施效果。

六、结语

目前应该及时完善科技统计的指标标准,了解当前科技活动的具体需要,国家统计局也应该继续努力,创造更合理的数据统计,只有拥有一套完整全面的指标评价体系,才能更深层次更直白的表示出国内国外某国某地区的创新能力和潜力,随着国家的创新政策的不断出台,我国在科技统计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制度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为青海省测试计算中心)

参考文献

[1] 许建礼,王强,杨忠民,田水承.《技术与创新管理》创刊30年刊载论文统计分析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5,35(2):272-276.

[2] 王斐.浅析科技统计以及技术创新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5,26(01):190.

[3] 高俊荷.浅谈科技统计与技术创新管理[J].内蒙古统计,2013,06(03):14-15.

科技创新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 科技 创新活动 教学管理人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275-02

十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1]。高等学校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不仅要发挥科研与人才优势,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学研用合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储备科技创新力量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推动涉及多方面因素,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其作用不容忽视。科学合理的定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角色作用,对于保障高质量的科研训练顺利开展意义重大。

一、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忽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大学生是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效果与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息息相关。教学管理干部往往着眼于繁杂的事务工作,容易忽视对学生思想状态的关注和把握。当前,部分大学生对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

科技创新的意识薄弱。初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在经历了多年的应试教育后,习惯于灌输式教学而非启发式教学,往往容易“师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积极探索、“标新立异”的精神。高校缺乏针对大学新生的创新思维训练活动,导致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信心不足,部分学生认为科技创新是拔尖学生的专利,自己不具备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因而缺乏了创新欲望,阻碍了其创新能力的形成[2]。

科技创新的动机功利化。当前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功利性过强,仅仅把科技创新与自身利益挂钩,如获取创新学分,为找工作、推免研究生增加砝码等等,缺少了对于真理本身的热忱和追求。很多学生不愿意潜心去做长期的、系统的研究,往往在项目申报初期充满干劲,结题时却拿出平庸成果突击应付了事,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极大影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深入推进。

缺乏投身科学研究的恒心和毅力。科学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学科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在短期内都很难出成果,如果不能学会承受和享受科研的过程,科技创新活动就很难开展下去。但是,当前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往往对于项目开展中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失败没有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有的学生一遇到问题就情绪波动、轻言放弃,有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觉得自己做的工作太琐碎,于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恒心和毅力。

2.缺乏整体规划与完善的支撑制度

在欧美发达国家,创新的理念融入在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级教育顶层设计中,不少高等院校为学生开设了结合创新的相关课程计划,设立有专门的创新训练研究中心,用以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3]。在我国,很过高校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整体规划、统一组织和有效指导,还停留在临时性、随机性的学生活动或各类、各级竞赛的层面,要么活动方式单一、受益面窄、成效小,要么片面追求成果,浮于表面,没有将创新教育提到一个基础教育的高度,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切实有效的分类指导[4]。有关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如项目管理普遍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进行支持,造成管理程序不明确、管理职责不明晰;还有些制度不利于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竞赛奖励的风气不利于学生进行长期、系统的基础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功利性追求;如何建立为之有效的评价机制、引导机制,以调动科技创新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也是亟需解决的难题。

3.忽略过程管理

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多采用的是目标管理的方式,存在着重立项轻管理、管理方法简单、管理分散等问题[5]。例如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很重要的是通过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逐步领悟和掌握科技创新的原理和方法。然而,大部分教师都承担有较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很难拿出大量的精力专门指导本科生的科研实践工作,而教学管理人员往往容易着眼于项目申报初期的立项数量和申报材料,对项目的开展过程基本忽略,没有对科研导师的教与研、引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过程进行有效协调,而是听之任之,导致达不到预想的科研训练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力度和质量。

二、教学管理人员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角色作用

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领航员

教学管理人员要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领航员,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大学生端正科技创新动机,引导大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这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具有关键作用。

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情感,倡导以创新为荣、以创新为乐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自身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创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形成敢于创新的个性与独立自主的意识;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实行适当宽松、灵活多元的管理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精神开路;建设有效的创新机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对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端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动机。注重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把科技创新同国家、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在浓郁的学术环境中培育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通过学术讲座、科技报告会等第二课堂进行榜样教育,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科技创新榜样,使学生通过榜样的成功事迹与优秀品质受到感染与鼓舞,从而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从崇敬到效仿,最终将科学精神内化。

引导大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教学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要注意跟踪关注学生的状态,与指导教师保持沟通,及时纠正学生科研工作中的随意行为和责任意识缺失的思想;及时帮助学生克服科技创新中遇到的挫折,引导学生对挫折进行正确归因,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为科技创新注入持久精神动力。

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划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过程的纲领,也是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基础。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必修课构成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选修课拓宽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教学则是科技创新能力训练的关键环节。教学管理人员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划师,在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预先进行整体规划,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使之能够符合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成长的规律。可通过开设专门的创新思维教育课程、适当提高选修课程的比例、增设学科交叉课程、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设置科技创新学分等办法发展学生的个性兴趣,提高学生创新动力。

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管理运行制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保障,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党和国家对人才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的制定有关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并协调做好机制建设与保障工作。基本的建设内容应包括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工作条例,明确各方人员的责任与义务;组织成立专门的科技创新活动专家委员会,负责学生科研项目进行评审与评价;建设教学管理制与导师负责制相互协同的运行机制;创设提供活动基金、创新学分、成果表彰、奖惩措施等激励制度;勾画名师参与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有效机制,通过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有关措施、业绩考评、职称评审奖励制度等激发名师们培养创新人才的热情和责任心等。

3.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者

教学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中应注意加强过程管理,保障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过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重在过程、允许失败,主要管理手段是跟踪管理、加强反馈和持续改进,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培养,最终达到预期目标[6]。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管理分为起始过程、计划过程、实施与控制过程、结束过程四个环节[5]。梳理各个环节的管理流程,规范管理办法,明晰具体工作职责,有利于提升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与管理效果,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在过程管理的起始阶段,教学管理人员要明确活动开展目标、搜集相关信息、拟定活动方案、做好宣传工作,起始过程的工作重点是充分利用各种方法手段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兴趣为先、自主创新;计划过程的首要工作任务是组织项目立项,具体指组织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项目前期调研与申请书的撰写,筹备立项答辩活动,公示予以立项的项目及公布立项结果,传达专家委员会评审建议并指导学生撰写项目合同书等;项目实施与控制过程的工作要点在于管理机制的落实,具体包括召开启动会议明确责任与义务,组织学生自主管理,组织项目随机抽查与中期答辩,定期举办交流活动等,教学管理人员一方面要做好动态监控工作,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科研导师的积极性,开展协同管理;结束过程指项目验收与总结阶段,教学管理人员须做好学生项目答辩、成果发表、经费报账、学分认定、档案管理等工作,并注意及时总结活动开展效果,进一步优化管理制度。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保障其成功运行,教学管理人员作为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须扮演好自身角色。要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层次发展,在管理过程中始终需要围绕一个重点,即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创新教育,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做好科学的机制建设与跟踪服务工作,使学生能够在完善的科技创新平台上自由发展、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宋真,阎秀丽,仇姝婷.论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教育[J].邢台学院学报,2010,25(1):8-9.

[3] 乔凤合,陈文强,艾方林.创新教育在美国[J].中国高等教育,2005(1):46-47.

[4] 范新爱.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师,2009(10):27.

科技创新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 创新体系; 创新能力; 构成; 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9-0022-01

一、烟草商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构成和评价

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依靠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能力,也就是通过引入或开发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使企业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能力。企业创新能力是一个组合性概念,一般由市场能力、技术能力和整合能力三方面构成,从企业的多个侧面得到体现,比如创新资源投人能力、创新管理能力、研发能力、产品生产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

无烟叶烟草商业企业以卷烟的购、销、运、存为基本业务,主要是通过对卷烟的购进和销售以及因此而必需的运输和储存业务,完成卷烟由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转移的过程,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无烟叶烟草商业企业的创新主要体现于卷烟的购进、销售、储存、配送四个流通的基本环节,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合理组织卷烟流通的四个基本环节,提高流通效率和服务水平。

当前考核评价无烟叶商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指标很多,相对集中的指标包括创新体系、创新成果、创新人才、服务营销等四个方面,创新体系可以较全面反映创新管理能力和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成果直接体现研发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创新人才在另一层面体现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服务营销最直接反映创新营销能力。因此应该从建立完善创新体系入手,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有效提升服务营销水平,从而实现全面提高无烟叶商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建立和完善符合自身特点,切合实际的创新体系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二、建立和完善创新体系,全面提高无烟叶烟草商业企业创新能力

(一)无烟叶烟草商业企业创新体系的涵义、特征和构成要素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一个企业中,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及创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相关的各种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创造新产品和满意高效服务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以及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

烟草商业企业创新体系就是通过创新活动及创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使企业能够在商品的购进、销售、储存、配送等各环节向客户和消费者提供高效满意服务,使营销服务系统不断改进和完善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以及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

烟草商业企业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动态调整性等特征,其构成要素,国内外学者有诸多观念,大体上是三种视角:一种是按照功能,一种是按照职能,再一种是把两者结合。本文认为,将功能和职能结合,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创新目标等方面构成无烟叶烟草商业企业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

(二)建立和完善烟草商业企业创新体系

烟草商业企业创新体系构建的目标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围绕企业主营业务这个核心,以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为目的,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工业企业积极合作,研究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创新成果不断出现,质量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奖励和考核力度进一步增强,创新人才的有效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形成开放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建立和完善商业企业创新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健全四级创新组织机构,明确各级创新机构职责,整合科技创新资源配置。

(1)第一级,成立专门负责企业创新的领导机构,比如烟草企业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对本企业科技创新工作进行全面的规划、组织、管理和协调。

(2)第二级,领导机构下设烟草商业企业技术中心或负责创新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企业科技创新的组织安排、企业自主研发、与工业企业、零售户和行业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研活动。

(3)第三级,在企业各部门或跨部门成立创新小组,开展创新研讨活动,组织技术革新、发明创造。

(4)第四级,技术推广站,在烟草流通营销、专卖、物流、企业内部管理等诸环节将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通过构建四级创新机构,明确各级创新机构职责,实现烟草商业企业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和合理配置。创新机构组织的建立健全是创新体系构建的前提。

2.构建三维一体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三者相辅相成,确保企业创新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三个维度包括创新管理维度、科技创新机制维度、科技创新文化维度。管理维度中卷烟营销业务、物流配送业务、专卖监督管理业务三大主营业务以及其他支撑业务是核心,科技创新的科研组织管理、科技人才管理、科技项目及成果管理、科研资金管理管理是基础。科技创新机制维度包括组织保障机制、绩效激励机制、信息机制等。是创新体系的支撑。科技创新文化维度包括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组织创新氛围、加强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文化维度是创新体系的是保障。三成互相促进,以实现科技创新管理工作平稳、有序、高效的运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成果质量和数量持续增长,有效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3.加强创新管理,完善创新管理的各项制度,提高创新管理水平。加强创新管理要从创新人才管理、科技项目及成果管理、创新资金管理和信息管理几方面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服务体系,使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有目标、有制度、有方法,使科技项目及成果管理从项目选题开始,贯穿实施全过程,成果评价科学,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及时有效,使资金管理科学规范合理,既保证创新资金落实到位,又保证研发经费专款专用,使信息管理畅通高效。创新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贯彻落实是创新体系发挥作用的基础。

4.建立创新组织保障机制、协调竞争机制、信息反馈机制,完善企业绩效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并完善创新人才评选表彰、职务晋升和薪酬分配机制,加大对在科技项目、专利、专著、论文以及小改革小发明中有贡献人员的的奖励力度,使创新人才待遇更加具有内部激励性和外部竞争性,使创新成为企业各级单位和部门以及全体员工的自觉要求和行为。

5.重视创新文化建设,构建企业创新核心价值观,建立学习型、创新型组织,营造创新文化氛围,使创新活动的动力和活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