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交易的量化交易范例6篇

股票交易的量化交易

股票交易的量化交易范文1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四川成都610072)

摘要:已有研究表明,量价关系对于不同类型的股票在不同市场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利用技术分析指标描述股票短期涨跌趋势,发现上涨放量有助于抬高股票收益率,下跌放量则会压低股票收益率。通过对不同股本规模和信息透明程度样本的分析,发现了交易量信号的异质性。即大市值的股票上涨放量信号略强于小市值股票,而后者的下跌放量信号明显强于前者:信息透明程度较高时交易量信号较为一致,信息透明程度较低时短期趋势在识别交易量信号中的作用可能失效。本文在对股票交易量信号差异解释的基础上,为短线交易提供了新的建议。

关键词 :股票收益率;交易量信号:量价关系;股本规模;信息透明程度

中图分类号:F830. 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7-0052-06

收稿日期:2015 -04-18

作者简介:徐加根(1969 -),男,湖北黄梅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资本市场和行为金融等方面的研究。E.mail: xujg@ swufe. edu. cn

孙文佳(1993 -).女,辽宁抚顺人,主要从事证券市场研究。E-mail: ryeowookjia@ 163. com

牛锋(1990 -),男,安徽阜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证券市场和金融资产定价等方面的研究。E-mail:star8285@ 163.com

一、引 言

股票市场中交易量通常与价格波动存在密切的关系,在证券市场领域也占据着重要地位。现有投资理论普遍认为,成交量是推动股价上涨的原动力,通过其增减速度可以推断多空双方的博弈力量,并对股价的未来波动进行预测。同时,成交价对应着交易量的变动,因此,成交量能够对价格形态进行验证。量价之间的这种关联性趋势规律表现为量价同向、量价背离等不同的市场现象。传统经济理论对量价变动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释,Morse提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解释了大交易量之后的价格惯性,认为股票交易产生于拥有信息优势的投资者与不知情投资者之间,成交量的大小度量了信息不对称程度,而未公开信息越多,股价越倾向维持之前的变化趋势。Campbell等提出的“资产配置理论”则对高交易量后的价格反转进行了解释,认为非股票资产的收益波动可能促使投资者对资产配置进行调整,进而导致大交易量,资产配置结束后,股票价格倾向恢复到之前的价格水平。二者从不同角度对大交易量的成因进行了解释,有其合理性但都较为片面。

我国股票市场同时存在信息不对称和资产配置的影响。首先,股票市场尚不成熟,上市公司信息透明程度参差不齐。其次,货币政策调整后的股市波动显示了资产配置对股市的影响,但对不同股本规模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经典分析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的适用性有待斟酌。当前投资策略普遍认为,股票价格的有效变动必须有成交量配合,正确把握交易量蕴含的市场信号,才能做到“低吸高抛”。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股票以及不同的涨跌阶段,成交量的放大和收缩可能透露不同的市场信息。鉴于当前我国股票市场的复杂性,对上市公司进行合理分类,厘清股票交易量对于价格波动的信号作用,为投资者正确识别市场信息以及监管部门完善市场微观结构建设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文献综述

量价变动关系作为投资者密切关注的对象,也成为许多学派的研究热点。现有研究中,Granger因果关系通常被用来检验股票交易量和股票价格之间的预测关系。赵振全和薛丰慧通过股票市场的日交易数据发现上海、香港的交易量都可以解释收益率。类似结论同样存在于高频数据中,李梦玄和周义利用交易日内每五分钟指数价格序列以及对应的交易量序列,认为沪深两市的日内交易量对日内收益具有预测作用。可见,股票交易量的特征代表着某种市场信息,对预测股票后续价格波动具有重要作用。

现有研究表明信息透明程度不同的股票在量价关系上可能存在不同的表现。中国沪深两市仍属于非有效的金融市场,内幕交易通常会对收益率和成交量形成巨大影响。唐齐鸣和张学功选取五家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的股票,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却显示,内幕交易股票仅存在由收益到成交量的单向因果关系。郑方镳等发现,在牛市和熊市中,在高成交量的交易日之后,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股票,其收益率与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的股票相比,更倾向于表现出反转。

此外,许多研究证实我国股市中的量价关系并不固定。李丽利用ARCH和DCC - GARCH模型发现股价和成交量序列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但相关系数是时变的,并且具有很强的波动性。郭梁和周炜星使用分笔高频数据进一步发现,中国股市成交价格波动和成交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一非线性凸函数,当归一化成交量较高时,价格变化的绝对值与成交量之间呈正相关性,当归一化成交量较低时,呈反常的负相关性。交易量与股票价格的关系还会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范从来和徐科军发现对于规模较小的公司股票来说,交易量的这一指标作用较为明显。但是,对于规模较大的公司股票来说,交易量的预测作用并不明显。王杉和宋逢明发现单位交易量引起的价格变化与股票价格水平的平方正相关,与股票的流通市值负相关。

现有文献对我国股票市场中的量价关系的研究结论不一,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忽略了股本规模、信息透明程度等因素上的差异对交易量信号的影响。此外,在计量方法上,已有研究为分析不同经济条件下的量价关系,通常对整体样本切割成块,牺牲了样本信息,损失了量价关系的准确性。并且,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量价关系进行估计时,得到的是二者之间的“平均”相关程度,也会错估真实的量价关系。并且,交易量与收益率存在互为因果关系,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可能导致异方差等问题,钱争鸣和郭鹏辉提出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有效避免了这一问题。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按照股本规模和信息透明程度对样本股票进行分类,消除股本规模及信息对称程度差异对量价关系造成的混淆。其次,利用技术分析指标表示个股涨跌趋势,通过引入二元变量对不同涨跌阶段的量价关系进行了解读。最后,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交易量在股票不同收益率水平下的信号差异。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及数据

本研究采用中证指数考察我国沪深股市的量价关系。郑方镳等、范从来和徐科军以及王杉和宋逢明的研究表明,我国股市中的量价关系对于不同股本规模和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上市公司有着不同的表现。本文以这两个标准对样本进行选取和分类,以期得到不同类型股票的量价特征。

股本规模方面,本文分别使用中证1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不同股本规模的股票市场数据。其中,中证100指数是从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中挑选规模最大的10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能够综合反映沪深证券市场中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大市值公司的整体状况,中证500指数的样本选择在剔除了规模靠前的股票的基础上选取流动性较好的500只股票,能够综合反映我国股市小市值公司的整体状况。

信息不对称程度方面,Lang以及Leuz和Verrecchia以各股票在整个研究区间内的股价波动作为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替代指标,但事实上,即便同一股票在不同时期所受市场信息影响也有所不同,本文采用过去5日的收益率标准差作为短期内信息透明程度的衡量指标,以短期波动前10%和后10%的数据分别作为信息透明与信息非透明的样本。

为尽可能丰富样本数据,降低市场异常现象的影响,从而更加有效地呈现真实的量价关系。本文结合两个指数的时间,剔除部分缺失数据后,真实研究区间为2007年1月15日至2013年12月31日,基本涵盖我国股市牛市、熊市已经平衡震荡的市场阶段。本文采用的指数收益率和交易量均为日交易数据,数据来源为RESSET数据库。

(二)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

日收益(Dretnd):为指数不考虑现金红利的个股回报率乘以100,单位为百分点。

2.解释变量

交易量(vol):为指数权重股的每日交易量,单位为10亿股,描述各股票当日的交易活跃程度。

虚拟变量up和down:为对各股票的短期不同涨跌趋势进行度量,文章借助技术分析工具,利用5日K指标①衡量个股超买超卖状况,数值在90以上为超买状态,虚拟变量up取值为1,否则为0。对于虚拟变量down,K指标数值在10以下为超卖状态,虚拟变量取值为1,否则为0。变量取值具体计算方法如式(1)-式(4)所示:

其中,Cn为第n日收盘指数;Ln为n日内的最低收盘指数;Hn为n日内的最高收盘指数。

(三)模型设定

“追涨杀跌”是股票投资中常见的市场行为,从短期来看,在市场上升阶段,成交量的放大意味着市场信心的增强,对收益率飙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市场下跌阶段,成交量的增加意味着悲观情绪的蔓延,会进一步压低股票收益。由于不同涨跌阶段下交易量释放的市场信号不同,本文引入表示不同涨跌阶段的虚拟变量,对量价模型进行了扩展:

其中,β1表示平衡市中成交量变化对股票成交量的影响,β2和β3分别衡量了超买和超卖状态下成交量信号的差异。为更加直观地得到各系数的拟合结果,将模型变形为:

震荡阶段、超买状态和超卖状态下交易量的放大对股市收益率的影响分别用系数β1、βup=β1+β2和βdown=β2+β3衡量。参数估计值的符号表明在对应状态下交易量的放大对收益率的作用,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反映对应状态下交易量信号的强弱。

此外,在不同的收益率高位,由于投资者对股票未来走势的信心不同,交易量变化对收益率的推动或抑制作用也存在着差异。本文选取被解释变量80%、50%和20%三个分位点,利用分位回归方法对交易量的信号差异进行了探讨。不同分位点回归系数的确定可以通过下面的最小化问题来定义:

其中,x为方程(7)中的自变量,β为对应系数,q为设定的分位数,分别设为80%、50%和20%。

四、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通过表1中样本收益率与成交量的数据特征可以看出,在本文研究区间内小盘股的收益率和成交量均值均大于大盘股股票,并且波动性更高。两支指数收益率和成交量峰度值均明显大于3,呈现出金融数据典型的尖峰厚尾的特征,收益率偏度小于0,具有略微的左偏特征。传统OLS估计建立在标准正态分布上的假设检验缺乏稳健性,而基于不同分位点的分位数回归对极端值具有更强的耐抗性,能够提供更加完整准确的估计结果。

(二)相关性分析及平稳性检验

该部分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对收益率与成交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度量。表2中的相关系数显示,无论对于CSI 100中的大盘股还是CSI 500中的小盘股股票,收益率与交易量总体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2左右。在对短期趋势进行区分后,二者的相关性在不同的短期趋势下符号相反,说明了短期趋势在量价关系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不同股本规模的股票样本,相同的趋势下收益率与成交量相关性强弱及显著性均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为了防止模型存在伪回归问题,该部分对两支指数的收益率和交易量序列进行了平稳性检验,表3为两支指数的收益率和交易量序列ADF检验的统计值。结果显示,ADF检验均拒绝了数据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说明时间序列数据平稳。

(三)回归分析

该部分分别利用OLS方法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别对模型(6)的系数进行了估计,表4中,QR_80、QR_50、QR_20分别表示80%、50%和20%分位数的回归结果。

表4中的不同分位点下的回归结果显示,vivol、upvol和downvol的系数在20%、50%以及80%的分位数下均存在明显差异,甚至正负性发生改变。对不同分位数回归系数差异性的F检验均拒绝原假设,①这一结果也验证了本文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量价关系的恰当性。通过对表4的回归结果分析可以看出:

第一,无论是中证100指数还是中证500指数,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的结果均显示upvol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上涨阶段换手率的增加能够抬高股票收益率。但在下跌阶段,除少数分位点外,两个股票指数downvol的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下跌阶段交易量放大会进一步压低了股票收益率。由于在不同的市场阶段,交易量的变动会传递出截然相反的市场信息,单纯检验交易量与收益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可能存在较大的谬误,这也验证了在量价模型中加入趋势因素的合理性。这一结果同样说明,一旦短期趋势形成,对于逐渐放量的股票,“追涨杀跌”的短线投资策略在我国股票投资,尤其是大盘股投资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第二,从不同的分位点来看,大盘股股票交易量信号呈现出一致性趋势。在短期上涨阶段,大盘股交易量信号随着分位点的提高逐渐增强(upvol系数从0.1984上升到0.3212),说明在收益率的高位投资者情绪高涨,上涨放量作用更强。这一结果说明了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存在的“跟风现象”,对于高收益股票过分追捧容易导致价格泡沫的形成。在短期下跌阶段,随着分位点的提高放量信号总体呈逐渐减弱趋势。在收益率的低位,成交量放大对收益率的抑制作用更强,说明了市场对低收益股票容易产生市场恐慌,较强的投机倾向延误了价格的合理回归。当利用K指标无法确定短期趋势的情况下,分位数回归的结果传递出更加重要的信息。在收益率的高分位点,系数为正,放量能够进一步抬升收益率,但在低分位点系数为负,反而会压低收益率。与此不同的是,小盘股在不同分位点的放量信号相对平稳。

(四)交易量信号存在的差异

股本规模方面,通过对表3中两类样本回归系数的对比发现,在短期上涨阶段,中证100指数的放量信号(大致介于0. 2000-0. 3200之间)强于中证500指数(介于0. 1000-0. 1900之间)。但是在短期下跌阶段,中证500指数的放量信号(介于-0. 5300-0. 9200之间)则明显强于中证100(介于-0.0200-0.4600之间),这一结果显示了交易量信号在不同股本规模的股票中存在的非对称性。中证100的成分股多为大型工业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是机构投资者重仓持有对象。在市场上升阶段,市场对交易量变动容易形成一致性预期,相对于小盘股股票,同样的交易量变化能够对收益率造成更加有效的影响。并且由于大盘股的经营稳健性高,市场下跌阶段的抗跌能力更强。而对于中证500指数,成分股为沪深两市小市值公司的代表,本身波动率要大于大盘股票,在市场的下跌阶段,更容易遭受悲观情绪的影响。

信息透明程度方面,通过比较不同收益率分位点的交易量信号波动,我们发现,无论是中证100指数还是中证500指数,信息不透明阶段的信号波动都明显强于信息透明阶段的样本。更为重要的差异体现在上涨放量信号上,对于信息透明阶段,上涨阶段交易量的放大在各收益率分位点均对收益率有正向作用。但对于在信息不透明阶段,上涨放量在较低分位点(收益率为负)能够抬高指数收益率,但随着分位点的提高上涨放量信号逐渐变小直至为负。这一现象说明了,在估值震荡比较剧烈的阶段,投资者尚未充分消化市场信息,因此,对于交易量变动较难形成一致性预期,由于对短期趋势信心不足,上涨趋势中的交易量信号也呈现出不稳定性。

五、小结

通过加入趋势虚拟变量对传统量价模型进行扩展,结果显示了结合短期涨跌趋势在交易量信号识别中的必要性。同时,对不同股本规模和信息透明程度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交易量信号在不同数据样本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对于投资者正确识别交易量信号具有以下启示:

第一,股票市场中,甄别短期趋势对于正确识别交易量信号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依据K指标对股票短期趋势进行判断的基础上发现,上涨阶段交易量的放大能够释放出收益率上扬的积极信号,而下跌阶段的放量则会压低股票收益。因此,简单依赖交易量的变动方向可能混淆真实的市场信号,而股票的短期趋势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工具。对于量化交易投资者,追逐上涨放量的股票(尤其是经营稳健的大盘股股票),往往能够带来更高收益。

第二,交易量信号的强弱与股票收益率的分位点密切相关。实证结果显示,我国股票投资者具有明显的“跟风现象”,在不同收益率的高位,交易量信号的强弱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在利用技术指标无法确定短期涨跌趋势时,交易量的放大会呈现出相反的效果。在收益率的高位,即便短期趋势尚未形成,一旦交易量呈现放大趋势,投资者的追捧也会使股票在短期内上扬。但在收益率的低位,交易量的放大更有可能显示了悲观情绪的蔓延,会在短期内压低股票收益率。投资者在利用交易量对收益率波动进行判断时,结合即时的收益率数值能够得更加准确的交易量信号。

第三,对于不同股本规模的股票,交易量信号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数据显示,在市场上升阶段,股本规模较大的股票放量信号更强。相对于小市值公司,大盘股经营信息更加公开,投资者对其预期更加一致,交易量变动更加有效地推动股价波动。而小盘股股票,由于所受市场干扰因素较多,且不同股票之间表现差异较大,交易量变动对整体收益率传递的信号略弱。在市场下跌阶段,大市值公司由于其经营的稳健性,抗跌能力强,相比而言,小市值股票由于更容易遭到市场负面信息的影响,大量抛售引发的交易量放大会迅速压低股票收益。

第四,在信息透明程度异常的阶段,交易量信号同样会产生显著的差异。信息透明程度较高时,交易量信号随收益率分位点的变动幅度较小,结合短期趋势能够对其进行较好的识别。但信息透明程度较差时,交易量信号受收益率分位点的影响较大,并且上涨放量在不同分位点也会传递不同的信号。这一发现说明,在股票历史的收益波动较大时,由于市场信心不足,结合短期趋势在判断交易量信号时可能失效,需要在市场信息充分吸收之后才能对收益率变动进行良好预测。

参考文献:

[1] Morse,D.Asymmetrical Information in SecuritiesMarkets and Trading Volume[J].Journal of FinanCial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80 ,15(5):1129-1148.

[2] Campbell,J.Y.,Sanford,J.G.,Jiang, W.TradingVolume and Serial Correlation in Stock Return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 108 (4):905 -939.

[3]赵振全,薛丰慧.股票市场交易量与收益率动态影响关系的计量检验:国内与国际股票市场比较分析[J].世界经济,2005,(11):64-70.

[4]李梦玄,周义.基于高频数据的中国股市量价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3):132-133.

[5]唐齐鸣,张学功,基于内幕交易下的中国股市量价因果关系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6):95-100.

[6]郑方镳,吴超鹏,吴世农,股票成交量与收益率序列相关性研究——来自中国股市的实证证据[J].金融研究,2007,(3):140-151.

[7]李丽,基于ARMA - GARCH模型的股市量价动态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4):144-146.

[8]郭梁,周炜星.基于高频数据的中国股市量价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10,(8):1242 -1247.

[9]范从来,徐科军.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率与交易量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2,(7):31-36.

[10]王杉,宋逢明.中国股票市场的简单量价关系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06,(4):65-72.

[11]甘元霞,谭硕.中国A股市场效率变迁——基于沪深指数量价关系的研究[J].投资研究,2013,(1):139-147.

[12]钱争鸣,郭鹏辉,上海证券交易市场量价关系的分位回归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0):141-150.

[13]Lang,M.L Cross-Sectional Determinants of Analysis Ratings of Cororate Disclosures[J].Journal ofAccounting Research,1993 ,31(2):246-271.

[14]Leuz,C., Verrecchia,R.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Increased Disclosure[J].Journal ofAccounting Research,2000 ,38(3):91 -124.

股票交易的量化交易范文2

关键词:权证发行 标的股票 流动性

一、引言

权证发行会对标的股票产生何种影响一直被人们所关注。近年来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权证发行对标的股票价格和波动率的影响方面,而关于权证发行对标的股票流动性影响的研究甚少。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却非常多,普遍的观点认为期权发行会改善标的股票的流动性。我国推出权证的时间比较短,而且政策性比较强,是在股权分置改革中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东为获得其所持股份的流通权所采取的向流通股股东补偿的股改创新方式之一。权证发行人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而非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这些条件下,我国的权证发行有没有提高标的股票的流动性就值得探讨,分析其是否有别于国外发达市场的实证经验。本文以研究权证发行对标的股票的流动性为目的,详细分析权证发行前后标的股票的流动性的变化。希望对如何完善权证这种新的投资工具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期权发行对标的股票的影响主要就是从买卖价差着手的,有的同时也研究标的股票的交易量和交易深度。Hayes&Tennenbaum(1979)对1972年5月到1977年9月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和纽约股票交易所中,43家发行期权的公司和21家没有发行期权的公司进行研究。先采用截面分析,把标的股票占纽约股票交易所总交易量的份额作为因变量,用哑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没有发行期权的公司股票交易量基本没有变化,而发行期权的公司股票交易量增长了约33%。然后又采用纵向,分析单个公司在期权发行前后标的股票交易量的变化情况,发现在所有的43家公司期权发行引起的标的股票交易量的平均增长为22%,即发行100手期权和约会使标的股票的交易量增加22手。而且其中的43家公司中,有40家股票的交易量显著增长,剩余的呈负相关的三家中有两家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

Grossman(1988)认为在合成证券和真实证券之间存在显著的区别,真实证券不是冗余的,如期权虽然其可以通过其它资产进行动态复制。真实证券的价格给市场参与者传递一些重要信息,但如果这些真实证券被合成的交易策略所替代这些信息则不能被传递。特别是在不完备的市场上,期权可以更加方便投资者投机和套期保值,以减少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因此,期权交易可以减少标的证券的不确定性并提高其流动性。

Fedenia & Grammatikos(1992)从信息效应、重新分布效应和波动效应三方面,详细检验了期权发行与标的股票买卖价差之间的关系,看买卖价差与哪个效应关系最密切。Stein(1987)和Grossman(1988)发现新的期权交易一般能提高标的股票的流动性,但是由新的期权交易者所产生的信息可能对股票市场造成稳定或不稳定的影响。Black(1975)认为更低的交易成本、资本要求和交易限制会使知情交易者偏向期权市场,做市商由于知情交易者所引起的损失就会减少,从而会减少标的股票的买卖价差。但如果足够多流动性驱动交易者转向期权市场,做市商的存货成本就会增加,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就会降低。Fedenia & Grammatikos用1970年到1988年340只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和1984年到1988年98只场外交易的股票作实证,发现期权发行提高了标的股票的平均流动性。纽约股票交易所股票的买卖价差在期权交易后下降,但场外交易股票的买卖价差在期权发行后有所增加,发现尽管波动效应会影响买卖价差,但期权发行也会对买卖价差造成特有的影响。

Kumar,Satin & Shastri(1998)用1983年到1989年北美几大股票交易所的所有发行期权的股票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期权发行可以有效的提高标的股票的市场质量。期权发行可以降低买卖价差,增加交易深度、交易量、交易规模和交易频率。同时还发现期权发行可以降低定价误差的方差,这也是更高的定价有效性和市场质量的证明。

我国在权证发行对标的股票流行性影响方面的研究很少,大部分研究都停留在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度量方法,度量指标的选取,单独研究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流动性与股票收益或股票定价关系等方面。刘海龙,仲黎明和吴冲锋(2003)在传统流动性的度量方法上,如交易股数、交易笔数、交易金额、换手率和流通速度,提出了有效流速的概念。王春峰,韩冬,蒋祥林(2002),李一红,吴世龙(2003),王春丽(2006)在研究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与收益关系中都选取Amihud(2002)定义的非流动性指标,都发现在熊市换手率和非流动性指标对收益率影响均不显著,而在牛市换手率与收益率呈负相关关系,非流动性指标与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在有政策和重大事件与无政策和重大事件的两种情况下,流动性与收益的关系有显著差别,即流动性与收益关系受政策影响较大。宋逢明,谭惠(2005)在研究中国股市流动性时引入了系统流动性的概念。发现我国证券市场作为订单驱动型的新兴市场具有许多特点:虽然有较低的买卖价差水平,但由于对应的报价深度也较小,我国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并不如表面上看到的那么好,依然存在相当的流动性风险;由于存在“政策市”和普遍“做庄”现象,个股流动性受市场范围内系统因素的影响非常显著;证券市场个股的流动性存在层次不明显,市场表现趋同的现象。

股票交易的量化交易范文3

[关键词] 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098

[中图分类号] F830.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200- 04

1 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含义

股票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股票转让、买卖和流通的场所,包括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两大类别,由于它是建立在发行市场基础上的,因此又称作二级市场。股票市场的结构和交易活动比发行市场(一级市场)更为复杂,其作用和影响力也更大。股票市场的前身起源于1602年,荷兰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桥上进行荷属东印度公司股票的买卖,而正规的股票市场最早出现在美国。股票市场是投机者和投资者双双活跃的地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金融活动的寒暑表,股票市场的不良现象,例如无货沽空等,可以导致股灾等各种危害的产生。股票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时时刻刻都是变化的。中国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深交所)两个交易市场。

流动性是股票市场的重要属性,是由于某种原因交易者购买或出售股票的意愿的程度。当市场参与者对金融产品进行估价和管理其投资组合,或者证券监管部门执行其相关政策时,市场流动性通常被假设充分地存在。然而不幸的是,由于股票市场流动性脆弱的本质却常常以剧变的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例如在1987年10月,席卷全球的股灾以及后来的亚洲和俄罗斯的金融危机中,流动性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上突然消失,给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全球经济的平稳运行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1.1 股票市场流动性的描述指标

(1)股票市场交易的深度。即在当前股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股票市场能够完成的成交数量。如果股票市场规模较小,则一定规模的交易将引起股票价格大幅度的变化,这也说明该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差。具有“深度”的股票市场便于大笔交易顺利执行,而不会导致股票价格的大幅波动,原因在于卖出和买入双方资金量匹配,不会在有大额卖出时,买入量不足,导致价格大幅下跌,或在大额买入时,无相应卖出导致价格抬升。通常那些流动性较强的大盘股的市场深度最好,大资金可以自由进出。

(2)股票市场交易的广度。股票市场广度是指一种技术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上涨股票数量与下跌股票数量的差额来判断未来市场走势。当市场广度为正时,表明上涨股票数量大于下跌股票数量,市场处于多头环境;当市场广度为负时,表明下跌股票数量多于上涨股票数量,市场处于空头环境。通过分析市场广度,可以消除指数由少数几只大盘股涨跌影响而出现波动的假象,更能全面反映整个市场参与者的空头或多头状态。技术分析人员一般会用创出N周新高的股票数量与创出N周新低的股票数量进行对比,来判断空头或多头市场持续的时间。

(3)股票市场交易的宽度。交易宽度指交易价格偏离市场有效价格的程度,在任何一个市场上,如果投资者不考虑资产成本的话,交易一般都能够迅速地执行。因此,流动性在交易的同时,还必须在成本尽可能小的情况下获得,或者说在特定的时间内,如果某资产交易买方的溢价很小或卖方的折价很小,则该市场具有流动性。这是从市场的价格层面来考虑流动性中的交易成本因素。

(4)股票市场交易的即时性。是指股票市场交易在时间上是否能够立即执行,证券市场既然是市场,其流动性的高低必然首先表现为证券交易能否迅速地、无阻碍地进行。因此如果股票能迅速进行交易的市场是流动性高的市场,否则其流动性较低,交易的即时性越强,市场的流动性越高。从这一层面衡量,流动性意味着一旦投资者有买卖的愿望,通常总是可以立即得到满足。

(5)股票市场交易的弹性。即由于一定数量的交易导致价格偏离均衡水平后再恢复均衡价格的速度,在一个以弹性衡量的高流动性的市场,价格将立刻返回到有效水平。或者说,当由于某一突发的订单不平衡导致价格发生变化后,新的订单立即大量进入,则市场具有弹性;当订单流量对价格变化的调整缓慢,则市场缺乏弹性。

1.2 股票市场流动性的衡量方法

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几个基本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冲突,对流动性的衡量有大量的研究,但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难以找到一个“无异议的、可操作的流动性定义”。可依据上述的基本要素,将各种流动性的衡量方法大致分为如下类型:

1.2.1 价格法

基于价格的流动性衡量方法,是从流动性的市场宽度演变而来的,最主要的价格指标是价差衡量指标、价格改善指标和价格自相关模型。其中最常用的价差指标是买卖价差,在实行报价驱动机制的股票市场上,作为流动性提供者的市场需要分别向买卖双方报出卖出价和买入价,买卖价差是指为市场提供即时交易服务的补偿。衡量买卖价差有两种方法:①绝对买卖价差,即买卖价差的绝对值(等于卖出报价减去买进报价);②相对买卖价差,即用绝对买卖价差除以最佳买卖价格的平均值,所得到的百分比买卖价差。以买卖价差衡量流动性程度最大的优点在于,买卖价差可以直接衡量立即交易成本。价差越大,说明立即交易成本越大,市场流动性越低;价差越小,说明立即交易成本越小。买卖价差实际上是衡量交易成本的直接指标,而不是流动性,以买卖价差衡量流动性存在一些不足,只有在做市商同时完成一买一卖,且买价为买进报价,卖价为卖出报价时,才能以报价价差衡量交易成本,但实际上买卖往往不是同时发生,而且买卖价差不能说明在买卖价差以外和价差以内成交的交易。例如,大额交易以及可协商定价的交易,其交易价格往往与做市商的买卖报价不一致。再者买卖价差对交易规模不敏感,忽略了交易量对价格的影响,不能反映在价格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吸收每一单位成交量的能力。此外还包括有效价差、实现的价差、定位价差等价差衡量指标,以及价格改善指标和价格自相关模型。这些指标大都基于价格变动这个交易成本来衡量,考虑的角度忽略了交易量、交易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1.2.2 交易量法

基于交易量的流动性衡量也是一种重要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换手率,它是一个从成交量角度直接衡量流动性的指标。换手率的公式有两种:①以交易量(股数)除以总流通股数,这种方法使用比较普遍;②交易金额除以流通的市值。换手率不但测量了一定时间内证券市场上实际交易的股票数量,或价值相对于市场上可交易的股票数量及价值的大小,而且换手率的倒数也被用作衡量证券持有时间的指标。因此,高的换手率表明股票在市场交易的次数相对较多,交易频率较高,完成一次交易的时间相对较短。换手率指标考虑了流通股本的大小,但没有考虑价格变化的影响,因为在同等换手率的情况下,价格变化越小,则流动性越小。换方之,换手率仅代表市场交易的频率次数。如果买卖双方不断地进行股票虚假交易,造成需求旺盛的假象,其交易代表的信息含量却很少,这就不能表示市场的流动性强。

此外衡量流动性的还有市场深度、成交率等衡量指标,但基于交易量的流动性指标的主要缺点有两个方面:①忽略了价格变化的影响,而价格变化往往是衡量流动性的主要因素;②交易量大小与波动性有关,而后者又将妨碍市场的流动性。

1.2.3 量价结合法

为了克服买卖价差和单纯交易量方法衡量流动性的不足,一些学者发展了几个结合价格和交易量的衡量流动性的指标,如价格冲击模型和流动性比率法。其中流动性比率衡量交易量和价格变化的关系,其基本原理是,若少量的交易引起的价格变化较大,则市场流动较差;若大量的交易引起的价格变化较小,则是市场流动性较高。常用的指标有:①Amivest流动性比率,是指使价格变化一个百分点时需要多少交易量,但该指标没有考虑公司流动股本数量,可能会出现流通股本越多的股票流动性越高的情形;②Martin流动性比率,Martin指数假定在交易时间内价格变化是平稳分布的,因此可用每日价格变化幅度与每日交易量之比衡量流动性,Martin指数以价格波动的平方来代表价格变化,克服了价格变化正负抵消的缺陷。但是,Martin指数在使用中不但会碰到与Amivest流动性比率相类似的问题,而且Martin指数会随着每日交易情况而变化,比较容易受个别极端的价格变化的影响;③还有Hui-Heubel流动性比率、Amihud流动性比率等。

尽管基于交易量的流动性比率指标克服了买卖价差的缺陷,但仍然不是最理想的指标。与买卖价差一样,基于交易量的流动性比率也没有区分临时性的价格变化,及由于市场状况等发生变化导致的长期价格变化,也没有区分新信息到达后对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基于交易量的流动性比率提供了过去的价格变化与交易量的关系的信息,但不能说明当大于平均规模的订单突然出现时对价格的影响。流动性比率指标无法衡量交易对价格的即时冲击,更无法区分交易对价格冲击是单期、还是多期的。流动性比率没有去除非交易因素对价格变化造成的影响,如最小价格升降档位、买卖报价差、套利或卖空价格限制、新信息到达等的影响。

1.2.4 时间法

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交易的即时性,交易执行时间也是衡量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方法。时间法最主要的指标有两个:①执行时间,即从订单到达到订单得到执行的时间间隔;②交易频率,即在一个特定时间内的交易次数。时间法的优点是衡量方法简便,缺点主要是限价订单的执行时间与其价格密切相关、交易频率与市场波动性有关、没有考虑价格变化的影响。

基于时间的第二个指标是弹性指标,即从价格发生变化到恢复均衡价格所需的时间,弹性是由交易引起的价格波动消失的速度。关于市场弹性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标,一种测量方法是用当前最佳卖(买)价与下一个最佳卖(买)价之间的差额,另一种方法是以相邻两次订单的价差来估计弹性。在假定股票的基本价值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将会随机地围绕基本价值波动,市场弹性越好,则价格偏离价值以后返回的速度越快。相应地,两次相邻订单的价差越小,则价格返回真实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市场弹性就越好。弹性指标考虑了价格变化的影响,但也有3个主要的不足:①选择均衡价格带有很大的随意性;②没有考虑新到达的信息对价格变化的影响,因此不能区分价格变化是由于新信息的影响,还是由于交易的影响;③与市场波动有关。

基于时间法的第三个指标是交易的频率,交易频率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的交易次数,它反映了交易的频繁程度。实际上,交易的等待时间和交易的频率是两个联系密切的指标,因为当委托价格下交易的频率越高意味着交易就越频繁,交易的等待时间也就会越短。但是在利用交易的频率这一指标时,必须在不考虑交易数量的前提下,一般来说,市场的波动性越大,价格的变动就越大,交易的频率也会相应越大。另外,委托的价格也是决定交易频率的重要因素,因为股票价格是决定投资者选择的最直接动机。

时间法衡量流动性的局限在于对交易的等待时间指标,它受委托价格影响很大,对于交易频率指标,它受到市场波动很大的影响,而且两个指标都没有考虑价格变化的影响。对于弹性指标来说,我们并不能准确地判断均衡价格的具置,而且没有考虑到新的信息对价格的冲击,另外市场波动性也会对弹性有较大的影响。这些都削弱了我们对流动性指标准确的度量。

2 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分析

所谓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波动性,如未来收益、资产或债务价值的波动性或不确定性。股票风险是指上市公司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或波动性,它直接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相关。一般而言,收益的不确定性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和损失的不确定性两种情形,而现实中人们更关注的是损失的不确定性。流动性可以定义为,投资者在对价格影响很小的前提下在股票市场内迅速进行大规模交易的能力。但股票市场并不是必须流动的,也就是说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有可能面临由于市场缺少流动性而导致的交易困难和交易成本的上升,甚至面临无法交易的境地。投资者面临上述情况的可能性即流动性的不确定性,称为流动性风险。高度发达的现代资本市场,使投资者基本上摆脱了无法交易的困境(只要投资者愿意付出足够的交易成本),所以流动性风险主要指投资者因为市场缺乏流动性导致的交易成本上升和交易困难,亦可以采用术语非流动性来替代,即无法在指定的时间内以合理的价格轧平一个头寸的风险。

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作为交易性风险,实际上还包含信息不对称风险、搜寻风险、信贷约束风险等一些风险的影响。因为流动性水平及其变化,是股票市场相关一些基本的、经济的或政策性不确定性的驱动,是每个投资者对存在信息不对称风险、搜寻风险、信贷约束风险和其他基本面风险等投资约束条件,做出适时最优交易策略反应的综合结果。所以,正如价格风险是由资产市场内外的经济条件变化所引致的那样,流动性风险也是一些风险,辟如信息不对称风险、搜寻风险、信贷约束风险等综合的反映。

3 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可以将影响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因素分为市场参与者因素,与市场微观结构有关的因素、与市场交易品种有关的因素三大类。

3.1 市场参与者因素

3.1.1 投资者情绪

传统数学建模然后进行实证检验的方法,往往与现实的情况有较大的差距。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市场流动性与交易者的行为密切相关,市场流动性的变化与市场参与者对市场未来的预期有关。例如,短期价格波动引起的交易者情绪、风险规避程度和他们对未来价格预期的信心等因素,都会影响市场流动性。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外部环境乐观、影响市场的利好消息占主导地位时,投资者往往对未来充满信心,表现为风险偏好型,买卖交易容易达成,流动性风险较低。然而当市场参与者对未来价格预期失去信心时,市场参与者就会更加厌恶风险,成交量降低,市场流动性水平会急剧下降。

3.1.2 投资者策略

证券市场中的反馈现象,是指投资者根据股票前期表现情况来决定当期的投资策略的行为。投资者的差异性对于市场的流动性至关重要,即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程度、投资策略、投资期限,更重要的是具有不同的信息反馈模式,导致投资者对同样的信息可能做出不同的反应,进而产生不同的需求。不同投资者之间就更容易找到交易的对手,需求与供给就可能相互抵消,进而提高证券的流动性,促进证券价格的稳定。因此,反向交易策略型的投资者在市场的单边下跌或单边上涨过程中,可能为市场提供必要的流动性。

3.1.3 投资者“羊群行为”

羊群行为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行为”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或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因此,“羊群行为”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曾被传统的金融学认为是非理性的、不科学的羊群行为研究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羊群行为也可以称为群体心理,受社会压力传染。特别最近10年来,随着人们对于金融市场本质不断深入地认识,加上频频爆发的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对于投资者行为的深层次思考,使得对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的研究成为一个极富挑战性的现实意义的方向。

股票市场的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凯恩斯很早就曾指出“从事股票投资好比参加选美竞赛,谁的选择结果与全体评选者平均爱好最接近,谁就能得奖。因此每个参加者都不选他自己认为最美者,而是运用智力,推测一般人认为最美者”。可见,羊群行为是出于归属感、安全感和信息成本的考虑,小投资者会采取追随大众和追随领导者的方针,直接模仿大众和领导者的交易决策。就个体而言,这一行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的,经济学家们还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比较极端的理性主义者,如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加里・贝克尔认为“人类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理性的,经济学家们之所以不能解释,是因为他们情不自禁地用非理粗心大意、愚蠢行为、价值的特别改变等臆断,说明他们解释不了的现象以掩盖他们知识上的缺乏,而这些臆断恰恰暴露了他们所掩饰的失败”。贝克尔的观点虽然比较极端,但却可以让人们相信,只要人们不要臆断地分析,个体股市参与者的“羊群行为”多少还是有几分理性的。

社会心理学可控实验证实,当观察现实很模糊时,大众就会成为信息源,或者说大众的行为提供了一个应该如何行动的信息。在股市上,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个体无法从有限的股价信息中做出合理的决定,从众就是其理,虽然这种理性含有不得已的意味。所以一般认为,股市的羊群行为经常是以个体的理性开端的,通过其放大效应和传染效应,跟风者们渐渐表现出非理性的倾向,进而达到整体的非理性。当股市炒作过度时,就出现了“非理性繁荣”。

假如你在绝望时抛售股票,你一定卖得很低。当市场处于低迷状态时,其实正是进行投资布局,等待未来高点收成的绝佳时机。不过,由于大多数投资人存在“羊群效应”的心理,当大家都不看好时,即使是具有最佳成长前景的投资品种也无人问津;而等到市场热度增高,投资人才争先恐后地进场抢购,一旦市场稍有调整,大家又会一窝蜂地杀出,这似乎是大多数投资人无法克服的投资心理。

3.2 市场微观结构因素

3.2.1 交易所制度

股票的交易分为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两种。场内交易是指通过证券交易所进行的股票买卖活动,目前在世界各国,大部分股票的流通转让交易都是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的,因此证券交易所是股票流通市场的核心,场内交易是股票流通的主要组织方式。在场内市场的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根据事先确定的交易规则,集中进行交易,各种交易信息能够在市场参与者之间充分传播,价格发现功能较强,从而有助于提高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而在场外市场的交易过程中,尽管做市商对他们接受的交易指令信息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性,但他们能够在市场整体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利用自身的证券存货和现金进行交易,并努力保持市场的稳定,从而有助于鼓励其他市场参与者进行交易,保持市场整体的流动性,同时也使得市场更富有弹性。

3.2.2 信息透明度

股票流动性是市场投资者交易活跃程度的反映,是投资者参与交易意愿的综合表现。上市公司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可以减轻公司管理层和股东之间,以及市场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强广大投资者在公平价格上进行交易的信心,更多投资者的参与导致公司股票流动性的增加。如果透明性降低,则知情交易者会变得更好,而非知情交易者会变得更坏,因为前者可以更大限度地利用其私人信息的价值。为了从其他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活动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交易者愿意推迟交易。

3.2.3 交易成本

中国股票市场交易成本主要包括券商佣金、过户手续费、印花税和买卖价差。微观结构理论对交易成本的研究是从买卖的价差开始的,买卖价差通常又被称为报价差,是做市商的买入报价与卖出报价之间的差额,因此是投资者为市场的流动性所支付的成本。这个成本是可以观测得到的,有的人称其为隐性成本,原因是对研究者来说买卖价差的数据多数时候是不可获得的,即便得到了,由于成交价不一定等于出价或要价(在有些情况下成交价等于出价或要价),也不一定介于这两者之间(但在多数情况下,成交价的确介于出价和要价之间),由此决定买卖价差不一定反映了真实的交易成本。

3.3 市场交易品种因素

如果股票市场内投资品种的替代性增强,则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品种的组合,增加了投资品种的供给,使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得以增强。股票的规模对市场的流动性也有影响,上市公司的股票规模与股票流动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的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大楷.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与宏观经济变化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

策,2013(2).

[2]袁野梅.关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探讨――以2009-2011年深圳股票市

场为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6).

[3]李瑞银,淑换.股票市场流动性与货币政策的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

刊,2013(1).

[4]柏宝春.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教

学,2013(3).

股票交易的量化交易范文4

【关键词】中国 市场 期权 权证

一、期权与权证的内涵

期权是指在未来一定时期可以买卖的权力,是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量的金额后拥有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指美式期权)或未来某一特定日期(指欧式期权)以事先规定好的价格(指履约价格)向卖方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特定标的物的权力,但不负有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买方有执行的权利也有不执行的权利,完全可以灵活选择。

权证是发行人与持有人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持有人有权利在某一约定时期或约定时间段内,以约定价格向权证发行人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资产(如股票)或权利。权证二个主要特点:(1)权证表征了发行人与持有人之间存在的合同关系,权证持有人据此享有的权利与股东所享有的股东权在权利内容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即除非合同有明确约定,权证持有人对标的证券发行人和权证发行人的内部管理和经营决策没有参与权;(2)权证赋予权证持有人的是一种选择的权利而不是义务。与权证发行人有义务在持有人行权时依据约定交付标的证券或现金不同,权证持有人完全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自主选择行权还是不行权,而无需承担任何违约责任。权证的主要种类有: (1)以发行人为标准,可以分为公司权证和备兑权证。公司权证是由标的证券发行人发行的权证,如标的股票发行人(上市公司)发行的权证。备兑权证是由标的证券如股票发行人以外的第三人(上市公司股东或者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权证。考虑到市场发展的实际,除为解决股权分置而发行的权证外,《暂行办法》对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作为备兑权证发行人的资格条件没有规定。 (2)以持有人的权利性质为标准,可以分为认购权证(向发行人购买标的证券)和认沽权证(向发行人出售标的证券)。(4) 以行权方式为标准,约定持有人有权在规定期间行权的为美式权证,约定持有人仅能在特定到期日行权的属于欧式权证。(4)以结算方式为标准,可以分为实券给付结算型权证和现金结算型权证。实券给付结算以标的证券所有权发生转移为特征,发行人必须向持有人实际交付或购入标的证券,而现金结算方式则是在不转移标的证券所有权的情况下仅就结算差价进行现金支付。

二、股票期权与股票权证

在我国,最广为人知的期权和权证就是股票期权和认股权证。有许多人认为,认股权证是股票期权的一种。但从全球现有的认股权证和股票期权在交易所交易中所采取的具体形式看,它们之间大致在如下六个方面存在区别:

(1)认股权证的有效期通常比股票期权的有效期长:认股权证的有效期一般在一年以上,而股票期权的有效期一般在一年以内。股票期权的有效期偏短,并不是因为不能设计成长有效期,而是交易者自然选择的结果。就像期货合约一样,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一般聚集在近月合约上,远月合约的交易量一般很少。

(2)标准化。认股权证通常是非标准化的,在发行量、执行价、发行日和有效期等方面,发行人通常可以自行设定,而交易所交易的股票期权绝大多数是高度标准化的合约。当然,当前随着it技术的发展,柜台市场与交易所场内市场出现融合的趋势,柜台市场上的非标准化的股票期权也开始进入交易所场内市场。

(3)卖空机制。认股权证的交易通常不允许卖空,即使允许卖空,卖空也必须建立在先借入权证实物的基础上。如果没有新发行和到期,则流通中的权证的数量是固定的。而股票期权在交易中,投资者可以自由地卖空,并且可以自由选择开平仓,股票期权的净持仓数量随着投资者的开平仓行为不断变化。

(4)做市商。认股权证的做市义务通常有发行人自动承担,即使是没有得到交易所的正式指定,发行人也通常需要主动为其所发行的认股权证的交易提供流动性。而股票期权的做市商必须是经由交易所正式授权。权证类似于股票,需要发行,然后再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但期权可直接在交易所交易。

(5)执行时的稀释效应。由于认股权证可分为股本权证和备兑权证,前者由上市公司发行,公司通过增发股票履约,因此具有稀释股权的效应。但期货执行时交易的是现已发行的股票,不具有稀释效应。

(6)从数量上看,期权可被创设无限多份,但认股权证由于需要满足创设条件,只可为有限数量。

现在通过比较,容易理解全球股票期权的交易量远远大于衍生权证的交易量的原因。显然,在可交易性、信用风险等方面,股票期权要优于认股权证。大致上可以这么来说,交易所交易的股票期权就好比是现在的工业化大生产下的高度标准化、正规化的产品,而认股权证则像是手工作坊阶段量身定制的产品。虽然,对个别人来讲,量身定制的产品要好于标准化的产品,但是从适用面上就显得窄。但是另外一方面,高度标准化的产品也不能完全取代量身定制的产品。

虽然二者之间存在上述差异,但认股权证与股票期权之间并不存在本质性的区别。目前在全球,同一种股票既认股权证又有股票期权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香港,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的股票既有相应的股票期权在交易,同时也有数量多达61种之多的衍生权证在交易。galai and schneller(1978)证明,在给定相同条件的情况下,标的股票相同的认股权证的价格与股票期权的价格应该相等。不过,veld and verboven(1995)研究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ase)交易的有效期长达1年以上股票买权(即看涨期权)与条件相似的股票衍生权证之间的价格关系。出于可比性的考虑,他们对价格水平的衡量是采用隐含波动率指标。结果他们发现在整个有效期间,衍生权证的价格显著高于相应的股票期权的价格。为了解释这一现象,他们对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在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衍生权证的交易者中散户居多,市场进入的门槛比股票期权的低,并且交易费用也比股票期权的交易费用低。因此,veld and verboven的研究表明,导致认股权证和股票期权之间价格差异的原因是市场的微观结构因素,而并不是因为它们之间存有本质性的差别。

三、期权与权证的主要区别

从上述认股权证与股票期权之间的比较看来,它们之间的差异既包括了期权与权证的区别,又含有具体衍生产品的特殊性,概括说来,期权与权证两种金融衍生工具大类的重要区别在于:

(1)期权是一种在交易所交易的标准化合约,其行权价格、到期日等条款已标准化,不利于在经常变动的市场中灵活调整,也缺乏创新的空间。相反,与权证挂钩的相关资产的数量远较期权的选择多。通常的情况是活跃股票的权证品种多,而活跃股票的期权则较少,投资者往往较难找到合适的期权。而每当市场出现一些新的持续性热点,权证发行人看准时机,就可发行新的备兑证,在符合创设条件的前提下,适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满足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权证市场可创新的空间很大,针对各种不同市况以及针对一些有较明确观点的投资群体,发行人可以适时推出带有特殊结构的权证,如锁定回报权证、跨价权证、一揽子股票权证等,方便投资者选择符合自己观点的备兑证进行投资。

(2)期权是一种标准化合约,只要有成交就会产生一份期权合约,因此理论上,期权成交的数量可以是无限的。而单只权证是由上市公司或券商等金融机构发行的,可以在交易所交易也可以在场外交易,发行量通常会在发行文件中给出一个上限,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增加发行量,供给量是有限的,标的股票的选择范围相对较为广泛。因此,权证相对于期权更易受到供求关系和市场情绪的影响,价格短期波动也可能会更加剧烈。从目前亚太区来看,权证按照现货同样的买卖,制度安排上可能前期准备更简单一点,更容易做一点。而期权实际上受监管可能会麻烦一点。

(3)期权市场可运用的策略远较权证市场丰富。投资者参与期权投资,除了可以像买卖权证一样买入认购(或认沽)期权,还可以卖出认购(或认沽)期权,赚取权利金;而在权证市场,只有发行人才可以卖出备兑证收取权利金,投资者只能付出权利金买入认购证或认沽证。例如,买入认沽期权和卖出认购期权两种操作,表面上看都是看跌的策略,但实际的投资效果大不一样,所适合的市况也有差异,如果再把买进和卖出期权进行组合,其策略就更加丰富,可以达到根据自己的观点量身定做一个投资工具的效果,给投资者的满足感更大。

(4)权证和期权具有替代性,因此同一地区二者的地位往往不同。以香港市场为例,香港权证市场有发行商持续报价,权证流通性普遍较佳。而期权市场则有所不同,虽然有上市期权供投资者买卖,但不少股票的上市期权交投较为清淡,买卖差价亦较宽,以致香港期权市场活跃程度不及权证市场。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期权和权证互为补充,可以同步发展,让投资者来选择的。从目前我国具体情况来看,可能首先选择权证。我国证券市场虽然建立较晚,但经过十年多的发展,可以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历史。无论是在市场规模,参与者构成还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但是,我国证券市场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大部分是结构性的问题,比如市场的完全性、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都与成熟的资本市场有较大的差距。不仅因为权证按照现货同样的买卖,前期准备的制度安排上较于期权更简单,更是因为权证从设计角度可以设计出更加的灵活、更加适合不同投资者的产品。另外,权证走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中国投资者对权证认识可能会强于对期权的认识,因此我认为在当前的中国市场,权证市场更适合市场的需求,也更容易被接受,目前更应该发展权证市场。当然,随着市场的发展,十年、二十年后,期权市场会发展的越来越大,届时就可以让期权与权证市场相互配合,两条腿一起走路了。

发展是事物内在的必然要求,中国证券市场也必须通过不断的深化和完善,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环境变化。金融衍生品20多年的发展表明,作为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它不仅仅帮助单个经济实体控制了风险,同时也通过在全社会范围内更有效的配置风险和经济资源,提供信息,增进了社会福利。我们相信,在发展中的中国,更多类似与期权、权证的金融衍生品将会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股票交易的量化交易范文5

本世纪七十年代,受“石油危机”的冲击,西方各国经济动荡,通货膨胀日益加剧,利率大幅波动,股票价格剧烈动荡,股市风险日益突出,尤以系统性风险更为严重。股指期货应人们规避风险的需要而产生。1982年4月24日美国堪萨斯市期货交易所推出第一份股票指数合约――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合约。随后,美国其他交易所相继推出各自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股票指数期货的创新,不仅在美国得到推广,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我国海南证券交易中心曾于1993年3月推出深圳股票指数期货,但由于当时的股票市场规模小,不规范,股票指数的编制欠合理等原因,这一创新试验由于出现过度投机和大户联手操纵市场而被迫中途夭折。芝加哥期权交易所、香港交易所等海外交易所近期相继推出了中国股指期货和其他衍生产品交易,说明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市场的需求日益迫切。但这种状况也可能导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失衡,进而对金融安全产生威胁。加快国内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已势在必行。上海证券交易所近日宣布组成专家项目小组,重新启动股票指数期货的开发,使我国对股票指数期货的研究再次升温。

一、我国开设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意义

1、规避股市系统性风险。股票市场上的风险分为非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可用投资组合理论予以防范,而对于系统性风险投资组合理论则无能为力。据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股票市场上系统性风险占据着重要地位,高达65.7%,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股市的系统性风险,其中美国27%,英国35%,法国33%,德国37%,加拿大20%,瑞士24%。正因为这样,才造成我国股市投机过度,价格剧烈震荡。如果我国有了股票指数期货,投资者可以通过套期保值来化解系统性,同时也会起到稳定和规范股市的作用。

2、合理促进投资者结构。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发达证券市场的实践证明,机构投资者在股市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会进行短期投机性的做法,能帮助进行定价,也有助于长远的市场基础建设。但是,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较大的系统性风险,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由于资金份额比较大,所以比散户面临更大的系统风险,而股票指数期货可以满足机构投资者有效防范系统风险的要求。所以,上市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将有利于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从而促进散户向机构投资者转变,更加有利于改善投资者结构。

3、拓展和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证实,凡是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金融市场也比较发达。金融市场的发达,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金融衍生市场的发达程度。而从我国的现状来看,虽然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及外汇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并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时至今日,各种金融衍生品市场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建立和完善各种衍生性金融市场是一种必然趋势。目前建立股票指数期货市场是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第一步。

4、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入WTO后,国内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必将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挑战。为了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的金融业务必须与国际接轨,金融市场必须符合国际惯例。加快我国证券市场的开放已成为我国股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股指期货的推出为加快我国A股市场的开放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这就是说, 建立和发展包括股票指数期货市场在内的衍生品金融市场,也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二、我国开设股票期货面临的问题

目前,股指期货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最活跃的期货交易品种,各个方面的研究都已经很成熟,所以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应借鉴国际金融市场上比较成功的股票指数期货产品的设计模式,并根据我国股票市场的需要进行构造。

(一)股指期货合约标的指数的选择。首先,由于我国目前的综合股价指数是以股票的发行股数为权重,而其中国有股和法人股是不能上市流通的,因而指数变动不能准确反映股价的实际变动情况。沪深两市的成分股指数则因为包容股票样本过少,既缺乏市场代表性,又容易通过刻意打压和拉升高权重股操纵股市,影响市场平稳运行,因此我们应考虑重新建立一个综合股价指数作为标的。

目前,世界各国通行的股价指数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算数平均数,这是早期较简单的一种指数,采用此法最著名的是美国道琼斯平均数。这种方法是将所有股票的价格相加再除以股票的种数,任一股票价格的较大变化,都会使这种指数发生跳跃式变化。例如股票分割,即把一股分成两股、三股或四股等,这时所算出的平均数将产生严重失真,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前后均价不变,就应相应地缩小原除数。这种使平均数保持不变的除数,被叫做常数除数。上述独特的常数除数的引入,虽然使得道琼斯指数能够前后一贯地在100多年里延续至今,但却使现在的道琼斯指数很难被人看懂。这是因为除数既不是真的股票数目,则所算出的平均数自然不是真的股票平均价;第二种是几何平均数。这种指数的计算方法是n种股票价格乘积的n次方根。采用几何平均数的主要目的是可用它来求增长率、变动率等相对数的平均值。目前,采用这种计算方法的有美国价值线指数、英国的金融时报30种股票指数等;第三种是加权平均数。这是根据各种股票在市场中所占比重大小,加权后所求出的平均数。其权数一般就是计算期的交易量。当前世界主要股价指数,包括美国的标准普耳500种股价指数、香港恒生指数,以及我国的上交所综合指数和深交所成分指数,都属于加权平均数类型。由于加权平均数使用交易量作权数,所以股票分割、送股等所形成的价格变化,可以直接表示在前后乘积的变化之中,而不必再作调整,说明这种指数优于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所以我国要新设计一种可作为股指期货合约的专用指数,也理应是这种加权平均数。对于股票指数所包含的股票样本的选择应借鉴标准普尔500指数、恒生指数、日经指数的经验,选择适当数量的股票样本,合理分配各行业股票在样本中的比例,这需要进行定量的分析论证,不能随意选取,否则可能会造成损失。

(二)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场所的选择。一般情况下,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所的选择有三种:分割模式、整合模式和混合模式。分割模式下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只在期货交易所交易,以美国、英国为代表;整合模式是由证券交易所开设股票指数期货,以日本为代表;混合模式即证券交易所和金融期货交易所分别设立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由俄罗斯、巴西、波兰等国采用。可以看出,采取分割模式的国家和地区的期货业和期货市场的发展基础都比较好。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较多地采取整合和混合模式。在我国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模式的选择方面,笔者更倾向于选取整合模式,即在现有的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开设股票指数期货品种交易。主要理由:

一是证券交易所在法律法规、监督管理等方面更具有优势。由于我国证券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超出期货业,因此与期货交易所相比,我国证券交易所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监管力量、人员素质等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从期货市场看,我国期货交易试点于1990年,但因我国期货立法滞后,导致盲目发展和运作混乱。从1995年起转入整顿和加强监管阶段,大大压缩了期货交易的商品品种和交易场所,现在虽已走上正轨,但仍有差距。况且,近几年一些以骗钱为目的的地下期货公司,利用境外股指期货进行非法交易,引发许多社会、经济问题,国务院曾经三令五申明令禁止,但屡禁不止。显然,在这种背景下要在我国期货交易所立即开办股指期货交易并不合适。将股票指数期货放在证券交易所交易,市场的监管更有保障,同时证券交易所完全有能力结合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特点,借鉴期货交易的有关规则和监管做法,吸收部分具有实力和比较规范的期货公司成为证券交易所的会员,发挥他们在期货交易方面的优势,使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得以顺利开展。

二是我国证券业的整体实力比较强。虽然我国证券业的发展时间不长,但已经是初具规模,以证券公司为代表的证券经营中介机构在资金实力、发展规模、规范经营、网点数量及分布等方面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相比较而言,尽管我国期货业的起步要比证券业稍早一些,但期货业的整体实力无法与证券业相比。更具特色的是,我国证券业在引进国外道氏理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和K线图的基础上,还陆续开发出一些分析股市行情的电脑软件,从而使这些理论为广大股民所掌握并应用于实际操作中。而在国外只有少数专家才使用这些理论。

(三)股票指数期货的参与主体。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参与者,可以按照其参与目的、资金实力等分为: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其他机构投资者、中小投资者。在开设股票指数期货之后,哪些市场主体可以参与这一新品种的交易,是一个需要讨论的要点。从总体上看,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只允许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小投资者不能参与。其理由主要是,股票指数期货的推出主要是为了满足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基金管理公司套期保值的需要,由于股指期货的进入门槛比较高,中小投资者通过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来实现套期保值是不现实的。其参与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目的只能是投机,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投机股指期货的风险是相当大的,股票指数期货演变为市场投机的工具违背了我们设立股指期货的初衷。

股票交易的量化交易范文6

在国外,很多实证研究证明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是相关的,其相关系数因时期和国家不同而不同。Bossaerts(1988)通过分析得出股票资产和债券资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这种相关性并不强。[1]Chan,Norrbin和Lai(1997)通过研究得出至少存在一种非静态的因素,这种非静态的因素对股票和债券资产的价格会产生重要的有差异影响,即两种资产价格运动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背离。[2]Scruggs和Glaba-danidis(2001)通过研究得出股票与债券的协方差矩阵是不稳定的,其结果是二者的相关性会因时间变化而改变。[3]AddonaKind(2005)通过研究得出G7国的股票与债券收益率存在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会发生显著的趋势性转变。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集中于经济因素对股票与债券相关性的影响,这种研究致力于对股票与债券相关性理解给出全新的认识。[4]在国内,更多的研究集中于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是否存在“跷跷板效应”。杜海涛等(2002)通过数据分析对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5]谢美琴(2002)对债券市场在股票市场中的资金分流机理进行了探讨。[6]李晓蕾(2005)则通过实证研究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我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7]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我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并不存在“跷跷板效应”。一种观点是: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跷跷板效应”在资本市场容量比较小的时期会出现,而在我国资本市场容量放大的时期,资金的约束不再是影响两个市场的主要因素。另一种观点是:股票与债券资产的价格并不是简单的此涨彼跌的关系,两者的相关性会受政策的较大影响。实际上,我国国内金融市场的极不成熟,导致资产内在价值决定因素在资产价格中处于次要地位,而更重要决定地位的因素是全社会资金流动的状况。因此,本文选取交易所政府债券市场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交易所股票交易对政府债券交易的影响。

二、股票市场与政府债券市场的关联性

(一)股票与政府债券的差异股票与政府债券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1.期限与投资者结构差异股票是权益类证券,无到期日,投资者只有在二级市场出售才能变现。政府债券是固定收益类证券,期限和到期日是确定的,持有人既可以在二级市场出售也可以持有到期。政府债券持有人一般有两类:一是投资者,其目的是持有债券到期,获取到期收益;一是交易者,其目的是通过二级市场买卖,获取债券买卖价差收益。债券投资者在债券持有期间,相当于锁定了部分债券,市场供给会减少,市场的流动性会受到影响。

2.价格的影响因素差异股票价格是公司价值的反映,其价格波动受宏观经济和行业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但同时股票所在公司本身的因素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会更大。政府债券,其价格变化主要取决于市场收益率曲线,而市场收益率曲线主要是受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因此,通过获取股票所在公司经营状况及收益分配等内幕消息,股票投资者是很可能获得收益的,政府债券投资者则不能通过这种途径获得额外收益。也就是说,内幕消息对政府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影响很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其存货的管理行为等。

3.风险对冲的工具差异由于受个体风险影响加大,股票一般只能通过组合管理来降低存货风险。也就是说,为减少股票存货风险,股票做市商更倾向于通过频繁地调整买卖报价,吸引客户买入或卖出。政府债券由于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其价格变化是同方向和同步的。政府债券做市商既可以调整买卖报价,也可以在现货市场上买入、卖出特征类似的债券,还可以在回购或融券市场中借入、借出该债券,甚至可以进行远期和期货对冲操作。因此,政府债券做市商比股票做市商拥有更多的风险对冲工具,其存货总量变化的范围可以更大。[8]

(二)在金融市场功能方面的互补性

1.聚敛功能方面的互补性依靠具有较高未来收益和能对所投资企业、行业产生影响的金融工具吸引投资者是股票市场的特点,偏重于风险低、流动性好、收益稳定的金融工具吸引投资者是债券市场的特点。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同时存在,能够通过提供不同投资偏好及投资组合的金融工具满足不同投资者对多样性资金的需求。

2.配置功能方面的互补性股票与债券对于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作用是有差异的。一般情况下,股票的价格波动比债券的价格波动大,在资金与资源的配置功能上股票市场相对债券市场能动性更强。股票市场在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与市场风险的再分配上,比债券市场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在促进资源、财富的重新与更有效配置、提升市场活力方面股票市场相对债券市场推动作用更大。实际上,市场价格的波动在一定的幅度内才是合理的。具有相对价格稳定性的债券市场能够一定程度上平抑资本市场的价格,并规避一定的市场风险。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并存并协调发展,既能展现资本市场的价格机制活力,又能调节与平抑价格的波动。

3.反映与调节功能方面的互补性在反映功能方面,股票市场对上市的微观企业运行状态、价格变动、发展前景等有一个较好的反映。债券市场能反映各类微观企业和政府发行的期限不同的政府债券的状况,尤其是债券市场对微观经营机构或部门在资本市场上的债务融资状态以及国家政府的债务融资状态有比较好的反映。在调节功能方面,股票市场能自发地对微观经济产生调节作用,债券市场的自发调节的作用相对就弱一些。[9]

4.资金方面的互补性在市场景气,资金流动性增加时,投资风险收益预期就会上升,盈利性就优先于安全性被考虑,股票投资在投资组合中的比重就会增加,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向股票市场,导致股票价格不断攀升,这会进一步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股市。相反,在经济不景气,资金流动性下降时,投资风险收益预期就会下降,股票市场的资金就会流向债券市场,导致债券价格的回升。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在资金方面发生着相互的流动,并起到了资金的互补性作用。

三、交易所股票交易与政府债券交易情况

(一)交易所股票市场与政府债券市场1.交易所股票市场在我国有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两家全国性证券交易所,这两家交易所实行会员制的组织形式,带有较明显的行政特征。企业股票或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或者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我国股票市场存在A股和B股等股票类型,A股是供境内投资者以人民币交易,B股是供境外投资者以外汇交易。虽然A股和B股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但在一定时期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起到过作用。从我国股票市场产品结构看,股票市场交易产品品种比较少,上市公司的普通股票是主要品种,衍生产品极少,组合产品品种也比较单一且规模很小。我国这种相对单一的股票市场产品结构是有碍于市场风险的有效分散的,也有碍于活跃市场。从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看,股票市场的显著特征是散户占市场的主导部分,机构投资者等相对较少。2.交易所政府债券市场我政府债券市场已经形成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以及商业银行柜台债券市场并存的债券交易市场格局。银行间债券市场采用以场外询价交易为主的报价方式,商业银行柜台交易市场是通过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按照其报出的债券买卖价格与投资者进行交易。交易所债券市场是具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进行记账式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交易的场所,即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进行债券买卖的场内交易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采取集中竞价、撮合成交的方式,投资者只需将交易需求输入交易所的电子系统,电子系统会通过集中撮合达成交易。以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代表的银行间政府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对市场信息不是非常敏感,他们参与政府债券投资主要是为了进行其资产期限的匹配。以券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为代表的交易所政府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对市场的信息非常敏感,他们参与政府债券交易主要为了获取目标业绩收益,因此交易所政府债券市场的价格发现效率是高于银行间政府债券市场的价格发现效率的。[10]

(二)交易所股票与政府债券交易情况比较自2002年,我国交易所股票与政府债券交易额的对比情况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其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在2002年我国交易所政府债券交易额是略高于股票交易额的,这种微弱交易额优势一直持续到2004年,到2005年我国交易所股票交易额开始超过政府债券交易额,之后股票交易额开始快速上升(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下降较多),政府债券交易则自始小起小落,总体比较平稳。但总的趋势是我国交易所股票交易额大幅攀图1我国交易所政府债券与股票交易对比情况升,而交易所政府债券交易额增长非常缓慢,两者差距在拉大。统计数据说明我国交易所市场发展是严重不平衡的,交易所政府债券市场呈现出边缘化趋向。实际上,交易所股票市场和政府债券市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政府债券市场中交易所政府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格局是不利于交易所市场价格发现机制的实现的,是不利于政府债券市场的功能发挥的。

四、实证检验

(一)参数的选取及数据处理根据实证检验模型设定的需要,分别选取度量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和政府债券交易的额度(交易额)的参数。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额以亿元为单位,跨度为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考虑到深圳证券交易所政府债券回购的量非常非常少,在参数和数据选取时暂不加以考虑。因此,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政府债券交易区分为政府债券回购业务和现货业务,并以亿元为单位,跨度为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在具体的实证研究中,为方便数据处理,对以上各参数变量的时间系列数据都做自然对数处理。自然对数处理后的时间系列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政府债券回购业务时间系列(以Zshh表示)、上海证券交易所政府债券现货业务时间系列(以Zshx表示)、深圳证券交易所政府债券现货业务时间系列(以Zszx表示)、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业务时间系列(以Gsh表示)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业务时间系列(以Gsz表示)。以上数据来自于我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统计数据和国研网统计数据等。

(二)单位根检验对我国2002年1月份到2010年12月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额和政府债券交易额的各参数变量的时间系列进行ADF检验,其检验结果如表1:从表1各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看,其原系列Zshh、Zshx、Zszx、Gsh和Gsz都是存在单位根的,即都是不平稳的。但其一阶差分系列DZshh、DZshx、DZszx、DGsh和DGsz在各自相应显著性水平下都不存在单位根,即都是平稳的。

(三)面板数据的检验为研究我国交易所股票市场对政府债券市场的影响,建立包括众多因变量和解释变量的面板模型。其中,N为交易所政府债券交易种类数,i分别为1、2、3,分别代表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政府债券回购业务、上海证券交易所政府债券现货业务、深圳证券交易所政府债券现货业务。N''''为交易所股票交易种类数,i''''分别为1、2,分别代表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业务、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业务。T为样本期间数。假定时间序列参数齐性,即参数满足时间一致性,也就是参数值不随时间的不同而变化,上述面板模型可写为:通过EViews5统计软件,对我国交易所股票市场对政府债券市场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其检验结果如表2。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额(Gsh)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额(Gsz)对深圳证券交易所政府债券现货交易额(Zszx)的影响最大(分别为-1.666901和1.809917)且最显著(显著性水平1%),但两者影响的方向正好相反(一系数为正数,一系数为负数)。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额(Gsz)对上海证券交易所政府债券回购额(Zshh)影响很大(1.724261)且最显著(显著性水平1%)。其他情况下,则影响不大,显著性水平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