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分析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病理分析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病理分析报告

病理分析报告范文1

嗜铬细胞瘤过去是一种罕见病,随着诊断方法改进,对于本病报道也越来越多,为一种分泌儿茶酚胺的肾上腺髓质肿瘤,也可发生在肾上腺外,如腹主动脉以上的神经丛、膀胱、纵隔、胸腔或颅内等部位都可发生,这些部位的嗜铬细胞瘤又称嗜铬性副神经节瘤,嗜铬细胞瘤可发生在两性任何年龄,以中年患者居多,部分患者有家族史,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触摸肿块可诱发,有时呈持续性高血压,患者血尿儿茶酚胺增多,为主要临床诊断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中,男3例,女9例,年龄最大者54岁,最小者22岁,病史长者达7年,最短者6个月,2例以右上腹包块入院,10例均以阵发性及持续性高血压入院,其中1例血压高达270/128mmHg,高血压10例(83.3%),其中持续性高血压7例,阵发性高血压3例。血压正常者2例(16.7%),其余症状包括头痛(66.7%)、头晕(41.7%)。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重视术前准备,术前充分降压,一方面使机体血管放开,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各血管尤其心脏的营养,使血管床内外离子体液自我调节扩容,另一方面使血管α受体处于阻滞状态,术中挤压肿瘤时儿茶酚胺入血不致引起严重的高血压,术前扩容及术中超量补液,可减少肿瘤摘除后儿茶酚胺下降引起的低血压,增加手术的安全。

1.2.2  术中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和处理  手术操作应尽量减少对肿瘤挤压和牵拉,本组12例右侧肾上腺8例,左侧4例,其中1例术后20h死亡。

1.2.3  术后病理诊断  肉眼所见肿瘤均有完整包膜,直径3~6cm,重量均在105g以下,圆形或椭圆形,切面实性,其中7例伴有出血及囊性变,镜下观察肿瘤由富含血管的结缔组织分割成不规则的细胞巢或腺泡样结构,瘤细胞大小不一,胞浆丰富,淡嗜碱,含细颗粒,有的呈空泡状,常见嗜酸性核仁,核分裂很少见,有些肿瘤组织中可见分散的神经节细胞,伴有神经鞘细胞及神经母细胞成分,神经鞘细胞S-100蛋白阳性,神经母细胞NSE阳性。

2  讨论

2.1  病理诊断问题  诊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并不困难,主要根据大体检查肿瘤颜色和嗜铬反应,镜下大多边形细胞巢和腺泡周围以丰富血管及血窦,胞浆偏嗜碱,电镜下肿瘤细胞胞浆特殊形态的神经分泌颗粒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所显示的特殊着色反应有助于诊断,家族性嗜铬细胞瘤一般为双侧或多发,倾向于早发,患者年龄小,常与其他内分泌肿瘤伴发。

2.1.1  嗜铬细胞瘤与皮脂腺瘤鉴别  两者都发生在肾上腺,大体检查特点相似,都形成索状、腺泡状或片块状排列,细胞胞浆丰富,有时难以鉴别,可参考以下几点进行鉴别:(1)嗜铬细胞瘤呈巢状排列,胞浆偏嗜碱,不见亮细胞,皮脂腺瘤多呈条索片块排列,暗细胞胞浆嗜酸,常可见到典型的大亮细胞。(2)嗜铬细胞瘤胞浆嗜铬颗粒与皮脂腺瘤暗细胞的脂褐素相似,可根据嗜铬反应进行鉴别。(3)两种瘤的电镜形态互相相同,嗜铬细胞瘤胞浆特殊的神经分泌颗粒和皮脂腺瘤胞浆脂滴管泡状嵴的线粒体可作为鉴别依据。(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嗜铬细胞瘤嗜铬粒素、NSE、神经丝阳性着色,腺瘤则阴性,但Vimentin、细胞角蛋白可阳性。

2.1.2  性质鉴别  恶性嗜铬细胞瘤少见,肿瘤细胞结构和细胞形态与良性嗜铬细胞瘤难以区分,最可靠的鉴别诊断就是淋巴结转移,包膜和血管浸润只有相对意义,如有广泛包膜浸润,瘤组织侵入周围软组织可诊断为恶性。

2.2  在高血压病人中筛选病例  嗜铬细胞瘤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以高血压为主,不论持续性或阵发性,大部分病例均以高血压为主要症状,因此如何在高血压病人中筛选此类病人十分重要,据统计在高血压病例中嗜铬细胞瘤约占0.5%,如遇年龄不大、阵发性发作、波动明显、发病骤然、伴有恶心腹胀出冷汗等情况,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性,应测定24h内VMA或儿茶酚胺含量的检查及B超、CT等检查,加强这方面的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首要条件。

病理分析报告范文2

[关键词]传染病;网络直报;分析

2004年以来,国家对传染病报告实施网络直报,应用快速共享的网络平台,改变了传统病疫情报告的流程和方式,首次实现了对甲、乙、丙三类法定传染病信息的同步收集,使传染病信息的收集更加及时全面,提高了疫情资料的分析利用率。为掌握邓州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指导今后网络直报工作,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笔者现将邓州市2010年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情况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邓州市35个网络直报单位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数据。

1.2方法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取2010年邓州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传染病报告情况

2010年全市所辖医疗机构35家,其中市直医疗卫生机构8家,乡镇卫生院27家,全部实行了网络直报,网络直报覆盖率为100%。市直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实现网络直报率分别为100%和88.89%;网络直报管理制度健全率分别为100%和96.20%。

2.2人员设备情况

网络直报人员状况:全市2010年共有网络直报人员44人,其中专职人员16人占36.36%,兼职人员28人占63.64%;高级职称1人占2.27%,中级职称7人

15.91%,初级以下者36人占81.82%;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23台,拥有率为65.71;网络畅通率为88.57%。

2.3传染病报告情况

2010年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9种2865例,传染病总发病率182.03/10万,无甲类及乙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发生;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3种2327例,年发病率为147.83/10万;丙类6种538例,年发病率为34.18/10万。市直医疗卫生机构报告2259例,占报告总数的78.85%,乡镇卫生院报告606例占报告总数的21.15%。医院传染病零缺报单位主要是乡镇卫生院,零缺报率为8.57%,法定传染病迟报率为1.84%,迟审率为2.23%,重卡率为0.17%,漏报率17.91%,报告卡的录入过程中错误发生率为5.90%。

3讨论

2003年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加快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是加强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部分。自2004年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以来,全市网络直报单位到2010年年底已达35家,传染病网络直报单位覆盖率达到了100%。传染病的个案信息实行网络直报,为控制疫情赢得时间,但并不能解决报告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漏报问题[1]。随着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不断升级,网络直报工作存在的问题暴露更加明显,具体表现在(1)网络直报人员,多数单位只有一名网络直报人员,并且多数是兼职,这样就不能保证所有传染病在法定时限内及时进行报告和准确录入。各直报单位应安排业务素质高并且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疫情管理,以保证传染病疫情报告水平[2]。(2)乡镇卫生院传染病报告例数较少甚至一年无传染病报告,分析原因一方面因为报告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可能与基层医生传染病诊断能力偏低有关,笔者认为应该加强传染病报告培训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诊断标准的把握能力和报告意识。(3)存在迟报、漏报及疫情报告卡填写不规范等问题,建议网络直报单位和疾控机构均应加强疫情报告质量管理和督导,同时制定科学的管理手段和配套的制度提高报告质量。

参考文献:

病理分析报告范文3

【关键词】 医院感染病例 质量 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619-01

医院感染病例及时报告,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利于发现潜在隐患,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多存在漏报、错报、不完整和不准确等问题,对医疗质量评价和全面质量管理构成不利影响[2]。我院通过对1025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全面分析,并总结病例报告所存在的问题,以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时发生医院感染的所有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病例所涵盖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产科等。

1.2方法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的相关规定,制定并要求临床医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表”,医院感染管理人员需对病例报告进行认真核查。对病例报告填写的完整和规范程度进行评估,医院感染的漏报病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以及时发现住院期间未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对发现感染后,未在24h内,将“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表”交送至医院感染管理科视为迟报。

1.3结果

在本组1059份病例报告中,排除病例填写不完整,缺少诊断依据或诊断错误者82例。实际共发生医院感染1025例次,漏报病例48例,迟报病例33例,及时报告944例。

2存在的问题

2.1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临床上很多医生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常忽视该制度的重要性,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进而导致错报、漏报、迟报或病例报告填写不完整等问题的出现。尤其是有些医生认为,患者出现医院感染,最关键的是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抗感染治疗,病例上报则无关紧要,因此思想上对病例报告持有轻视或忽视的态度。

2.2未有效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部分临床医生未能有效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仅依靠临床实践经验,因此在病例报告过程中存在较大偏差。此外,限于现有的医疗条件,由于缺少相应的病原学诊断依据,加之医院感染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因此给诊断带来了较大困难,使得不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进而造成病例漏报。另外,医生的诊疗和病例书写水平也是影响病例报告质量的关键因素,尤其是针对经验较少的年轻医生而言,这是造成病例填写不完整、错报和漏报的主要原因。

2.3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到位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到位,进而造成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形同虚设,这也是影响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质量问题的关键因素。由于医院专门参与感染管理的人员十分有限,因此难以保障相关规定的严格落实。此外,在医院感染管理病例报告工作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难以让临床医生积极主动的重视医院感染管理报告制度。

3讨论

3.1加强人员培训

加强人员培训,是提高临床医生思想认识的有效方法。医院可通过开展系统的全院培训,让所有临床医生明确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并全面学习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的相关要求和书写方法,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此外,针对年轻医生,医院的培训内容还应涉及医院感染诊断的相关知识,以提高临床医生的专业水平,保障报告质量。

3.2完善相关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报告制度也要进行完善,力求制定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规范要求。在医院感染管理报告制度中,要明确临床医生责任,并对实施细则进行深入阐述。此外,与之相配套的奖惩制度也要同步出台,奖惩措施的制定要科学合理,以规范医生的行为,并保证医院感染管理报告制度的顺利落实。

3.3强化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病例报告工作,必须要有专人严格监督,才能确保执行质量。因此需强化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职责明确到人,并制定完善的监督准则。针对人员短缺这一问题,可通过筛选并动员临床医生,兼任监督人员的办法,让临床医生也参与到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管理中来,尤其是对漏报病例的筛查,可充分发挥临床医生的专业特长,同时还能降低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工作负荷,有助于医院感染管理病例报告工作的认真落实。

参考文献

病理分析报告范文4

【摘要】目的,了解2011年云阳人民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方法?调查云阳人民医院2011年度传染病原始报告卡,并核对传染病网络报告符合情况。结果?2011年云阳人民医院共报告传染病1793例,及时率100%,平均诊断-网络报告时间为0.173天,报卡完整率为 99.67%(1787/1793), 一致率为99.83%(1790/1793),准确率为98.94%(1774/1793)。结论?2011年云阳人民医院疫情报告质量较高,应注意保持,但个别疾病种类报告卡质量有待加强。

【关键词】传染病;报告质量;分析

传染病网络报告制度是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其完整、准确和及时的报告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的传染病防治措施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是了解当地传染病发生情况的重要措施。为了解云阳人民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现将我院2011年传染病报告卡报告质量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来源选择2011年云阳人民医院传染病网络报告数据为调查对象,数据来源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以及疫情报告责任人原始报告卡资料。

1.2 疫情分析 对导出的报告卡数据采用EXCEL2003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计算各种传染病网络报告及时率,将导出数据与原始报告卡核对,计算一致率、报告卡完整率、准确率。

2 结果

1.1传染病报告及时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其他乙类传染病以及丙类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上报网络直报系统。通过对传染病报告卡上的诊断日期及网络直报告系统中传染病报告卡的录入日期来计算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性。报告及时率(%)=报告及时病例数/报告病例数×100%;2011年云阳人民医院共报告1793例传染病,报告及时1793例,及时率 100%,平均诊断-网络直报时间为0.173天,其中诊断-网络直报时间平均时间最短的病种是结核性胸膜炎 ,为0.003 天。最长的是肺结核(菌阴),为0.712天。各病种报告诊断-报告平均时间见表1。

1.2 传染病网络报告一致率:对传染病报告卡片与网上录入报告卡片逐一核对其一致性,比较的指标包括:性别、年龄、病人归属地、职业、疾病名称、病例分类、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填卡日期共9项内容,有一项不符者就算不一致卡片。一致率(%)=两卡一致数/查卡数×100%;通过云阳人民医院1793张传染病报告卡核对后,传染病登记本、个案报告卡和网络报告完全一致的有1790张,一致率为99.83%,不一致的病种为流行性腮腺炎和手足口病,主要为出生日期和年龄与传染病登记本不符,1例儿童缺填写家长姓名,分病种报告卡一致性统计数据详见表2。

1.3 传染病报告卡报告完整率:填写的传染病报告卡内容至少包括有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病人归属地、现住址、病名、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填卡日期、报告单位、报告医生、十四岁以下(含十四岁)儿童家长姓名、在校学生校名、联系方式等,可认为卡片填写完整。缺任一项,则认为不完整。填写完整率(%)=填写完整卡片数/查卡数×100%,2011年云阳人民医院报告的1793张传染病报告卡经核对后,填写完整的有1787张,完整率为99.67%,其中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和猩红热三个病种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分别为99.01%、99.77%和98.31%(主要为缺家长姓名和在校学生的班级或联系方式),其余病种卡报完整率均为100%,分病种报告卡完整性统计详见表2。

病理分析报告范文5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发病以婴幼儿为主。2007年6月~2011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患者365例。为进一步了解手足口病在我县的流行特征,制定出科学的预防控制措施,对5年报告的手足口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07~2011年各乡(镇)、县直医疗机构及外地医疗机构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报告的病例,按传染病疫情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外来人口病例均纳入本资料。

质量控制:根据网络直报疫情信息,由我中心对报告的所有病例进行核实、汇总和统计。

统计学处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将网络直报信息导出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流行病学分析

地区分布:将全县57个乡(镇)划分为12个片区,下寺、普安片区发病高,其次是开封、公兴片区,主要原因为普安、下寺为新老县城所在地,人口密度和流动性较大有关,至2010年各片区均有病例报告。57个乡(镇)中50个乡镇有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是下寺97例(26.6%),其次是普安镇41例(11.2%);上寺17例(4.7%);香沉15例(4.1%);国光14例(3.8%)。各片区发病情况,见表1。

年龄分布:我县手足口病年龄4个月~14岁,其中以1岁组儿童发病最高,报告119例,占总病例数的32.6%。0~ 18例(4.9%);2~ 97例(26.6%);3~ 55例(15.1%);4~ 39例(10.1%);>5~ 37例(10.1%)。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不明显[2],各年龄组发病,见图1。

性别分布:所发病例中男245例(67.1%),女120例(32.9%),男女性别比2:1,有明显差异。

职业分布:手足口病例主要分布在托幼儿童、散居儿童和学生当中,其中托幼儿童121例,占发病总数的33.2%,散居儿童227例,占发病总数的62.2%,学生15例,占发病总数的4.1%,其他2例(0.5%)。以幼托、散居儿童为主,农村高于城市。

病例时间分布:2007~2011年除9月份无病例报告外,其余各月有病例报告。病例在2009年形成一个高峰,后逐渐下降。4~7个月是发病高峰[3],共报告病例316例(86.6%),4月份病例最多[3],比葛利辉等的报告发病高峰提前1个月。发病130例(35.6%)。1月报告6例,2月报告3例,3月报告9例,4月报告130例,5月报告102例,6月报告47例,7月报告37例,8月报告12例,9月报告0例,10月报告5例,11月报告7例,12月报告7例。2007~2008年手足口病发病分月分布,见图2。

采取措施:①疫情发生后,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报告的所有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采集了部分患者的粪便和咽拭子标本,送四川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患者送医院隔离治疗。②组织相关人员多次深入各手足口病患者所在小学、幼儿园、社区、村组及各乡镇集镇发放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单,开展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专题讲座。发放了消毒液,指导患者家庭和学校开展了消毒工作。③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严密监测疫情,要求各卫生院实行日报告制度。④定期指导医疗机构的就诊和消毒工作。认真学习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重点培训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转诊、不典型病例的发现和诊断等,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实验室检测结果:四川省疾控中心对2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粪便和咽拭子标本,进行了肠道病毒EV71、CoxA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18份标本肠道病例EV71核酸阳性。该县的手足口发病流行株以肠道病毒EV71为主。

讨 论

2007~2011年该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具有明显地区性、季节性和性别差异,4月~7月为最高峰。以<5岁的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发病为主,其中1~2岁年龄组最高,与2000年山东省一些地区调查结果一致[4],主要原因可能为该年龄组儿童抵抗力低、幼托儿童相互接触密切,易引起交叉感染[5]。发病人数中农村高于城市,男童多于女童,可能与男孩喜好活动,接触密切频繁,相互传染的机会大有关[6]。

该县2007报告第1例手足口病病例,至2009年达到发病高峰,后呈下降趋势,与有关资料报道的手足口病有在人群中每隔2~3年流行1次的规律一致[7]。由于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因此,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地区和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适时适量对环境、室内常用用品及托幼机构玩具进行消毒,室内通风,勤晒被褥,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都是预防的重点。

由于该病的传播途径复杂,隐性感染较高,给防病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今后疾控机构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足口病等夏季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对重症肠道病毒感染病例的识别、诊断、报告、救治及应急处置工作水平,防止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继续加强对托幼机构及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指导力度,督促落实各项防病措施,减少暴发疫情的发生。同时做好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减少肠道病毒感染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S/OL].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

2 王连森,毕玉强,房玉英,等.2008年山东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19):45-46.

3 葛利辉,汤洪洋,唐莉,等.南宁市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病特征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9,11(25):1176-1177.

4 王晓华,李文琳.小儿手足口病1602例报 告.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4):272.

5 于雪静,闰静,王皓,等.93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7,7(3):369-373.

病理分析报告范文6

【关键词】 肺结核; 报告; 转诊; 追踪; 队列分析

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是喀什地区结核病诊断水平最高的医疗机构,提高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报告肺结核患者的转诊、追踪到位和纳入治疗对喀什地区结核病患者发现有着积极作用。利用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2013年肺结核患者报告和到位信息,分析喀什地区追踪、诊断和纳入治疗工作状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为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预防保健科、各临床科室及门诊2013年“疑似肺结核病人门诊登记本”、“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推荐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简称“传染病报告卡”);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获取的各种数据信息资料;现场调研县级结防机构及定点医院诊断流程信息等。

1.2 方法 根据对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报告的肺结核病例从筛查、确诊、纳入、转诊、追踪等内容进行队列分析,使用Excel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报告与转诊

2.1.1 报告 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由各门诊、临床科室在诊断肺结核后24 h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在“疑似肺结核病人门诊登记本”上登记,遇诊断变更等情况时及时订正卡片信息。预防保健科每天收集“传染病报告卡”经过甄别后上报,对部分反复治疗的菌阴病例没有继续报告,2013年对涂阳、菌阴、结核性胸膜炎和未痰检病例3773例进行网络直报。

2.1.2 转诊 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对报告的3773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例都填写了一式三份的“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推荐单”,一份存档、一份交患者,一份交患者所在地结防机构,并交代患者出院后及时去县级结核病诊疗门诊接受后续治疗等相关事宜。市疾控中心定期对医院传染病报告与转诊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预防保健科每月对报告和转诊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全所通报。

2.2 到位情况 报告的3773例患者中经疾控中心排查有787例重报(其他医疗机构已报告),70例正在接受住院治疗,另有8例2012年住院2013年出院患者,综合以上情况,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报告的患者应有2924例到结防机构接收后续管理,见表1。

2924例患者中639例转诊到位(转诊到位率21.9%)、1657例追踪到位(追踪到位率72.5%)、其他到位2例、总到位2298例(总体到位率78.6%),追踪未到位505例、无追踪信息121例,见表2。

2.3 到位后诊断治疗情况 县级结防机构或定点医院对到位的患者进行拍片、查痰等诊断检查,最终确诊。2298例患者中,经确诊有2例非活动性肺结核,555例非结核,1741例活动性肺结核(见表3),活动性肺结核排除率达到24.2%(555/2298)。

555例排除肺结核的原因分析如下(见表4),分析表明排除的肺结核病例中:45.0%为非结核、42.0%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复发涂阴或重报)、11.0%未注明原因、2.0%为其他原因未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包括拒绝治疗、身体耐受性差未接受治疗等)。

2.4 纳入治疗情况 确诊的1741例患者中收治1418例,未收治323例,未收治比例为18.6%。资料表明未纳入治疗病例的原因主要为:复发涂阴、结核性胸膜炎、和身体耐受性差患者,其中复发涂阴和结核性胸膜炎占绝大多数。

3 讨论

杨太华等[1]报道,2010年第五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喀什地区疏勒县调查点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高达2726.7/10万,菌阳患病率545.3/10万,涂阳患病率272.7/10万。提示喀什地区结核病疫情较严重,结核病现患病例还较多,还需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提高病人发现工作水平。

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肺结核或可疑者中发现肺结核患者可以提高患者发现工作水平,这与医疗机构报告与转诊、结防机构追踪、结核病诊疗门诊的诊断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加强结防机构与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私营医院等非结防机构合作,促使非结防机构诊断的肺结核及可疑者转诊到结防机构,是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水平的一项有效措施[2]。另外,提高结核病诊疗门诊的诊断水平、优化流程及扩大免费治疗政策对患者发现水平的提高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3.1 报告与转诊情况评价与分析 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对肺结核患者的报告与转诊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版)》要求开展,肺结核病例诊断后,于24 h内进行网络报告,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写错误时及时进行订正报告。本研究结果显示,报告患者的转诊率为100%,但只有21.9%的转诊患者主动到属地结防机构就诊。段琼红等[3]报道,加强宣教将促进患者的主动就医行为,可以认为肺结核患者本身不理解到结防机构就诊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医院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力度较小。

3.2 到位情况评价与分析 分析表明,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报告和转诊的患者到结防机构的总体到位率78.6%,这与国家、自治区和地区结核病防治“十二五”规划关于到2015年报告肺结核患者的总体到位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无论从疫情控制还是工作要求角度看,目前的转诊和追踪工作力度都还较小。

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启用,为利用系统报告信息开展患者转诊追踪工作提供了便利实用的操作平台[4]。从研究结果看,未到位的患者中拒绝就诊、无追踪信息、查无此人及地址不详、其他占62.8%,这与患者就诊意识、报告信息完整性及结防机构的追踪能力密切相关。

3.3 县级诊断水平及流程评价 本研究结果表明,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是喀什地区诊断水平最高的医疗机构,但经其诊断并到位的肺结核患者排除率较高为24.2%,提示县级结核病诊疗门诊对到位的肺结核患者重新诊断时可能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症状及检查结果会有所改变或县级诊断水平存在一定偏差。

另外,结果显示排除的患者中45.0%为非结核、42.0%为结核、11.0%未注明原因、2.0%为拒绝治疗或身体耐受性差未接受治疗等,提示县级结防机构或定点医院对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还不够熟练,操作错误现象较严重。

3.4 纳入治疗情况分析 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有18.6%没有纳入治疗,未纳入治疗病例备注栏标明大多数为复发涂阴或结核性胸膜炎,较少部分患者因身体耐受性差而没有接受治疗,提示在诊断中因胸片拍摄技术和涂阴患者读片水平、结核菌镜检水平不高可能存在误判的情况。

4 建议

一、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还应加大对肺结核患者的健康宣教力度;二、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对肺结核患者的报告与转诊工作流程应该大力推广到各非结防医疗机构;三、加强对县级结防人员的培训,尤其要提供对“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水平和运用能力的培训;四、结防机构及基层医疗机构要加大肺结核患者及可疑者追踪力度;五、优化诊断程序。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等非结防机构报告的肺结核患者就诊时将诊断证明、痰检结果单及拍片或CT结果单复印,县级结核病诊疗门诊凭借复印的诊断材料及患者既往治疗情况确定患者的诊断分类,不再重复拍片、查痰等,从而减少定点医院工作量、节省卫生资源、提高定点医院诊断水平、缩短患者等待治疗时间。

参考文献

[1]杨太华,瓦哈甫・沙力,杨津民,等.新疆喀什地区结核病患者诊治管理现况研究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1,33(10):663-665.

[2]李建伟,钟球,黄桂清,等.医院系统转诊在肺结核病人发现工作中的意义[J].中国防痨杂志,2007,29(4):312-314.

[3]段琼红,汪鹏,吕静,等.武汉市社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求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2,34(8):509-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