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分析范例6篇

病理学分析

病理学分析范文1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教学;病案分析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和机制,从而探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由于病理生理学在医学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使学生学好病理生理学课程,为后期临床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和职责。21世纪的医学教育提倡素质教育,注重临床思维方法训练,强调教学理性化、规范化,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病案讨论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将临床医学教育的概念和具体教学内容早期化、长程化,使医学生尽早体验医师角色,将基础所学与临床结合[1]。笔者探讨了案例教学在病理生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 课前准备

1.1 寻找合适的教学案例

1.1.1 寻找病案方法 为了更好地精选教学案例,保证教学案例的真实性,任课教师必须深入临床,搜集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教学案例;为了保证所选教学案例的先进性,他们还需经常到图书馆以及上网查询资料,及时跟踪病理生理学的前沿知识,在精心准备病例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教师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外语、计算机水平。另外,病理生理学是一门基础与临床相联系的桥梁学科。因此要组织和引导好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病案分析和讨论,任课教师对相关学科知识应具有一定深度的了解,为此他们必须学习基础知识,如生理、生化等和临床知识,如内、外、妇、儿科学等,才能保证正确全面地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因此,采用病案分析为基础的教学,可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2]。

1.1.2 成功病案应具备的特点 一个好的案例是开展好案例教学的前提,成功的案例应具有以下4个特点:①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②案例简洁,但包含丰富的信息,最好含5~10个句子;③围绕案例提出的问题恰当而且有教学意义;④通过多种途径,学生比较容易获得案例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例如学习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时所应用的案例患者,女,50岁,因上腹痛11个月,呕吐半年入院,呕吐物为粘液及隔夜食物,患者进行性消瘦,疲乏无力。体检:皮肤干燥松弛,弹性很差,血压12.5/8.5kPa,体征特点符合胃癌幽门梗阻。实验室检查:血pH7.45,K+2.7mmol/L,Na+137.5 mmol/l,Cl-89mmol/L,HCO-336 mmol/L。胃液分析:用组胺后无游离盐酸,尿:酸性,未见红细胞、白细胞,未见管形尿、蛋白尿。

1.2 设计讨论题 我们设计下述4个问题:①血pH、血K+、血Na+、血Cl-、血HCO-3的正常值;②患者有何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其发生的原因;③血pH7.45,而尿却呈酸性的原因;④治疗原则。讨论问题设计是否恰当和巧妙,是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兴趣、成功开展讨论课的重要因素[3],上述第一个问题显得索然无味,而后面的问题因与临床实际相联系,能激起学生想要探究的兴趣。但要想知道患者发生了何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必须先知道正常值,要探究其原因,了解其来龙去脉是前提,这样同时也复习了生理学的基础知识。简单的问题先提出来,可以帮助学生“热身”,消除紧张情绪,很快进入讨论。有些较深奥、复杂的知识,可以通过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在逻辑推理过程中寻找答案。在讨论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对问题做必要的调整。

1.3 对讨论问题的估计和预测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沿着要讨论的“正题”发展,但要避免将讨论变成讲座或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4]。对讨论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作出估计和预测,比如,上述病例可能有部分同学不能看出等渗性脱水的情况,教师要从患者的症状、化验结果方面进行引导,并提供分析的关键点,如病人补液要选用生理盐水的原因,除了病人发生了“等渗性脱水”这一理由外,教师可提示学生“出现低氯血症及低氯血症促进代谢性碱中毒发生的原因”。同时,教师要准备好评价记录表以备总结和改进。

2 课堂讨论

2.1 讲解和动员 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参与讨论。教师可指定1名学生简要介绍一下案例但不要对案例进行分析,或者谈论案例之外的话题。

2.2 掌握讨论课的节奏 如果讨论中出现了“冷场”情况,教师可提一些恰当的问题来改变种状况。

2.3 适时地引导/指点答疑 教师随时注意将一些重要的内容写在黑板上,以示提示和下一步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之用。

2.4 分时段给出补充信息。在讨论病例的基础上,一方面教师可引申出涉及讨论章节以外的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另一方面针对学生讨论发言中的某些观点和意见,可随时提出一些启发式问题,使课堂讨论气氛热烈、活跃[5]。

3 课后总结

课后总结应该包括几个方面:①讨论课进行的情况,学生是否积极参与;②肯定和表扬学生精彩的辩论、独到的见解,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③强调2~3个重点,还可以请学生写出本次讨论课印象最深的几个问题,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教师在讨论课后,应针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因势利导,使学生加深对知识难点、重点的理解,如通过上述病案讨论,要求学生掌握等渗性脱水、低血钾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和酸碱平衡紊乱的关系,掌握静脉补钾的原则,并举一反三,掌握高钾血症及其他类型的脱水和酸碱平衡紊乱。

4 优点

“病案分析法”教学有如下优点:①可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深化,可利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积”;③使理论和概念具体化;④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但是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这一新型的教学方法改革尝试,与讲授理论课相比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思想上和教学方法上从传统“教”的模式,向“导”的模式转变,这是这一教改方式能够成功而不至于流于形式的关键。教师的“导向”作用体现在讨论课的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环节,都应予以充分重视。

5 不足之处

病案分析为基础的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理论讲授教学。教师应针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仍需要进行系统讲授,给学生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在病例分析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中,讨论时学生各抒己见,因此往往时间不宜控制,教师应掌握好时间分配,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争论,应放置课后解决。

综上所述,通过以病案分析为基础的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临床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真正达到提高病理生理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启良,刘玮,李菊英,等.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1,21(2):190-191.

[2] 董军,陆大祥,胡巢凤,等.“科研式”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1,3(2):102-104..

[3] 陈光平,叶宁海,何慧明,等.适应时展,改革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0):1237-1238.

病理学分析范文2

    临床病理讨论就是临床和病理共同对临床死亡病例的尸检结果与生前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以汲取经验教训,既是诊断病理学的延伸,也是临床医生与病理医生密切联系,加强协作的有效途径。在病理教学中引入临床病理讨论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医学整体教育质量的一个好方法。临床病例讨论可在实验室以小班为单位分组开展,精选2-3个典型病例,引导同学应用现有的知识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方面展开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其他组同学提出疑问或补充,最后老师解答疑难并归纳总结。临床病理讨论增强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不仅是对授课内容的回顾,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病例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使学生能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纵向和横向联系,理解各病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做到把整本教材的内容融会贯通起来,逐渐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过程。这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式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认真读书、独立思考、查阅资料、相互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2体验尸体解剖和临床外检工作有助于学生更好掌握病理知识

    病理学很重视疾病的形态学变化,而很多疾病的病理变化的获得来自细致的观察和实践。学生看到的病理教学标本都是经过福尔马林固定,其大小、颜色、硬度与新鲜标本有所不同,教学切片也是经过多道程序事先制好的,病变区域的形状、大小可因切面而不同。为使学生能正确且熟练地辨认病变的标本、病理切片,应尽可能的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临床病理工作。一般医学院校都有相应的附属医院,病理学老师都是身兼教学和临床外检工作,因此有条件让学生参与尸体解剖工作和临床外检工作,让学生亲生体验一下新鲜的人体病理标本是怎样的,和实验室看到的经固定液固定的标本有什么区别,还可以了解病理切片是怎样来的,从而对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使学生以后在实验中观察病变标本时能较快、正确地描述病理变化,同时了解病理的工作和流程,日后从事临床工作后更便于沟通。

病理学分析范文3

一、病理学教学中的研究性教学方法

1.首先需要病理学的基础理论方面

要想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研究性教学,首先需要使学生能够对其中的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的理解,病理学当中的一些基础理论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对之后的病理学学习有着较大的帮助,其中的一些基础知识还会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由于病理学的学习内容较为复杂,在其中各个环节结合在一起的情况下,往往会使学生处于一直能够比较茫然的状态下,在这样情况下,需要教师能够在病理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并理解,使学生能够灵活的利用这些基础知识来进行以后的学习,例如在对血液循环障碍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这样的病理知识看似十分简单,但是通过应用研究性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深入的对这些理论知识继续学习之后,可以结合相关的医学调查,来对西方人与中国人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进行研究,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能够使学生对血液循环障碍的基本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这样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会使学生对这样的病理特征印象更加深刻。

2.结合实际病例来进行研究性教学

在对病例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病例学的教学内容较为复杂,知识靠讲解来对病例学教材进行讲解的话,讲解的内容会比较抽象,在这样情况下,会使学生不能够充分理解此病例的具体特征,另外,单纯理论堆砌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进行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应的病例,来对病理学的内容进行讲解,比如在对炎症细胞的运行状态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病例,通过音频等方式来对炎症细胞的运行状态和游出进行讲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使学生们对炎症细胞的分类和形态进行掌握,在学生掌握了炎症细胞的具体运行状态之后,可以借助已经掌握的信息来对炎症发生的基本机制进行分析,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另外,通过实际案例的音频教学,可以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形象的影像资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开展相应的医学实验

在病理学教学当中应用研究性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相关的病理学基础知识,开展相应的医学实验,在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其中的教师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科研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结合病理学的教学内容和自己的科研内容,将病理知识进行实时更新,并且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任务当中,这样在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另外还可以使学生增加其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结合临床的病理医疗事故来进行研究性教学

病理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医生都根据病理情况来对患者进行诊断,但是由于这样的情况,大对数的病理学诊断事故也是由此发生的,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病理医疗事故,来进行研究性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引起学生的强烈反响,另外,一些负面的病理可以提高学生的警觉性和综合素质,防止在以后的实际病理医疗当中出现类似的情况。

5.病理学教学中的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应用优势

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研究性教学方法,能够使课堂的主导观念发生一定的转变,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其中的病理教学更加形象,另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性教学能够为社会培养一批综合性较强的医学人才。

病理学分析范文4

【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6-03--01

本文选择2016级的两个高专护理教学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对PBL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照研究,对比实施教学后,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级的两个高专护理教学班作为研究对象,两个班级同时开课,其中2016级高专护理第一教学班作为观察组,2016级高专护理第二教学班作为对照组,每组均50人,两组的学生均通过参加全国高等院校考试进入学校学习,所有学生随机分班,且两组主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成绩无明显差别,两组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两组学生的总教学课时相同,授课教师均为本校病理教研室的骨干教师,教学进度和教学的主要内容保持一致。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教师的理论教授为主,师生互动较少,实践课内容以教师的展示为主,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后由教师进行解答。

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1)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准备教学所用病例,精心设计问题,并对学生提出学习任务要求。(2)学生提前进行预习,了解相关病理知识,并了解病例内容。(3)学生每10人结成1个学习小组,小组讨论后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书写学习方案。(4)对病理知识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小组内对资料进行评估整合,得出问题的初步结论。(5)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资料内容,对问题进行实验,并进行组间讨论,重新确定主要问题,并再次查阅资料进行整理,形成清晰的小组意见[1]。(6)课堂上,由每个小组的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并阐述每个小组不同的观点,由小组内其他成员内进行补充,其他小组成员有疑问和其他观点时,可以进行讨论,教师在旁进行引导。(7)通过对讨论结果的整理,对病理知识以及对病例的认知达成共识,按照具体病例情况撰写讨论报告。教师在审阅报告后,对不同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小结,并对学生的小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对于关键知识点和知识难点进行统一的总结和讲解[2]。

1.3 评价指标

通过考试的最终成绩来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具体效果,考试成绩分为理论成绩(70%)和实验成绩(30%)两大部分,考题内容在题库中进行随机抽取。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版本为SPSS19.0的统计学工具,对研究过程中记录的各种统计数据资料进行计算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分别用 t 和 进行检验,P

2 结果

2.1 考试成绩

观察组中,有5人成绩在91分以上,有27人成绩在81分到90分之间,成绩优良率为64%,平均分为80.8;而对照组,有1人成绩在91分以上,有12人成绩在81分到90分之间,成绩优良率为26%,平均分为74。观察组的整体成绩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2.1 满意度

观察组中有29人为非常满意,有19人为一般满意,有2人不满意,总满意率96%;对照组患者中有10人为非常满意,有21人为一般满意,有19人不满意,总满意率62%。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PBL的教?W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病理学属于形态学科的范畴,学习内容相对枯燥、抽象,而将FBL应用其中,通过具体分析典型的临床病例来进行抽象病理变化知识的教学,让学生的学习内容由静变动,消除了课堂的沉闷气愤,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了病理学的教学质量。

PBL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成了学生为主导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分组学习的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对于未来学生在医院团体中工作也是非常有益的。

病理学分析范文5

【关键词】肿瘤;细胞学;诊断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2-1842-02 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B

临床上对于皮肤和黏膜的结痂性、溃疡性及菜花样病变的检查中,目前多采用手术活检组织学切片方法或针吸细胞学方法做出诊断,而应用刮片方法检查较少。为探讨细胞病理学检查方法在皮肤和黏膜病变诊断中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局限性,对我院22年来在临床细胞病理学检查中所遇236例皮肤和黏膜病变患者的细胞刮片检查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病理科1984年8月~2006年8月皮肤和黏膜病变刮片236例(部分病例同时做针吸细胞学检查),有106例获得组织病理学核对;其中额面17例,鼻旁8例,眼周(眼睑)9例,唇部11例,颊黏膜6例,牙龈7例,舌15例,乳腺5例,18例,躯干8例,足底2例。

1.2 方法:细胞病理刮片检查由细胞病理医生完成,对患者体表病变进行常规消毒后,采用针吸细胞法、压舌板刮片法以及载玻片刮片法进行标本采集,涂片3~6张,经95%乙醇湿片固定15~30分钟,HE染色(个别涂片做了特殊染色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经光镜阅片后发出诊断报告。病理组织切片诊断由高年资病理医生完成。通过刮片检查与病理组织切片诊断的核对,对皮肤和黏膜病变细胞病理刮片检查的应用范围、诊断准确率及误诊做出评价,对假阴性诊断及可疑阳性诊断病例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对皮肤和黏膜常见恶性肿瘤的临床所见与细胞形态学特点的观察:(1)发生在额面部位附有黑色或红斑结痂,缓慢进展的浅表溃疡性病变,剥去结痂后刮片,镜下肿瘤细胞呈片块状结构,周边常有一层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细胞大小形态一致,无明显异型性,胞质嗜碱,核为卵圆形、短梭形及深染。这些病例在诊断为基底细胞癌后,大都获得病理组织学证实。(2)发生在体表及口舌的溃疡性或菜花样的浅表性病变刮片,镜下多能见到鳞癌细胞,诊断并不困难。(3)发生在足底部皮肤表面,近来迅速增大的黑色或褐色病变,见到恶性细胞及色素,提示恶性黑色素瘤。(4)发生在(同时常可触及到乳腺肿块)病史较长的湿疹样病变,通常在刮去结痂后露出新鲜创面,刮片中见到大量腺癌细胞,而难见到胞质透亮的Paget细胞,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大多数为Paget病。(5)炮竹烧伤20余年经久不愈溃疡2例和1例枪伤疤痕溃疡,污秽恶臭,刮片坏死物多,需经2~3次刮片复查才见到鳞癌细胞。

2.2 106例皮肤和黏膜病变刮片诊断及病理组织学结果:额面17例:鳞状细胞癌阳性5例,基底细胞癌阳性5例,可疑3例,良性病变阴性4例。鼻旁8例:基底细胞癌4例,可疑2例,良性病变2例。眼周9例:鳞状细胞癌阳性1例,基底细胞癌阳性、阴性各1例,腺癌阳性3例,阴性1例,良性病变阴性2例。唇11例:鳞状细胞阳性3例,可疑1例,阴性2例,基底细胞癌阳性3例,良性病变阴性2例。颊黏膜6例:鳞状细胞癌阳性3例,良性病变阴性3例。牙龈7例:鳞状细胞癌阴性8例,可疑3例,良性病变阴性4例。乳腺腺癌5例均阳性。18例:Paget病阳性12例,可疑2例,阴性1例,腺癌阳性1例,良性病变阴性2例。躯干8例:鳞状细胞阳性5例,良性病变阴性3例。足底黑色素瘤阳性2例。

2.3 106例皮肤和黏膜病变刮片诊断的准确率与错误统计:见表1。

3 讨论

3.1 假阴性诊断及可疑阳性诊断病例的原因分析:本组恶性肿瘤病例中,假阴性5例,其中4例(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Paget病和腺癌各1例)因涂片内癌细胞数量不足,1例鳞状细胞癌因细胞分化好而导致漏诊。可疑13例,其中8例(3例鳞状细胞癌,3例基底细胞癌,2例Paget病)因涂片内癌细胞数量不足,Paget病在涂片中常缺乏典型的派杰氏细胞造成诊断困难,国外学者近年来也证实了Paget病细胞涂片的这一个特点[1]。5例(3例鳞状细胞癌,2例基底细胞癌)因细胞分化好,未能做出明确阳性诊断。

3.2 关于皮肤和黏膜病变的细胞标本采集方法:足够的细胞数量是作出正确诊断的前提,而不同的标本采集方法效果不同,目前尚无统一的规程方法。工作实践中我们认为一般情况下载玻片刮片法优于压舌板刮片法和针吸细胞法。采用载玻片刮片因锋利而获取细胞量满足诊断需要,操作简单、安全实用,值得推广。

3.3 临床资料在皮肤和黏膜病变刮片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意义:本结果显示,刮片中的细胞形态学特点与组织切片具有一定差异,并且在皮肤Paget病中表现得较为突出。这表明单纯依靠镜下所见到的细胞形态结构对皮肤和黏膜病变的刮片做出诊断往往具有一定片面性。因此我们认为,在掌握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变肉眼特点的基础上,通过镜下观察分析,对皮肤和黏膜病变做到准确的细胞病理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4 皮肤和黏膜病变细胞病理学刮片诊断的临床意义及可靠性:采用刮片法在细胞病理学检查中具有较广泛的应用范围,适合对头面部、口腔、躯干、乳腺、、会阴等部位皮肤和黏膜的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腺癌(包括Paget病、睑板腺癌)的检查和初诊,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表明细胞病理学刮片诊断皮肤和黏膜病变的可靠性很强。

3.5 皮肤和黏膜病变细胞病理学刮片诊断的局限性及对应措施:通过对恶性肿瘤的漏诊病例和可疑恶性病例的分析证实,刮片法在皮肤和黏膜病变的细胞病理学检查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为:(1)获取标本不满意(细胞数量不足)是漏诊和做出可疑恶性诊断的主要原因。随着取样技术的熟练满意度会升高,对位于眼睑内的病变,有误伤眼球的危险时,建议活检。(2)癌细胞分化好是漏诊及可疑恶性诊断的又一原因。这类刮片在光镜下常能见到细胞核轻度异型,及伴有橘红色胞质的角化不良细胞,但由于缺乏明显恶性形态特征的癌细胞,致使恶性诊断依据不足。因此对分化较好的恶性肿瘤刮片确诊有困难时,应建议作病理组织学活检诊断解决。

参考文献:

病理学分析范文6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早期影像学诊断意义和病理特征以提高胃癌的防治水平。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0例早期胃癌患者,对其影像学诊断意义和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男女比为2.6:1;其中隆起型9例,浅表型15例,凹陷型16例;腺癌36例,占90.0%,未分化癌4例,占10.0%。结论 胃癌是恶性程度较低,早发现、早治疗,可达到预防与治疗目的,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胃癌;早期影像学诊断;病理特点;防治

胃癌(Carcinoma of Stomach)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发病率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在我国,胃癌的死亡率占所有肿瘤死亡率的23.3%,位居各类癌症死亡率之首。分析其早期影像学诊断意义和临床病理特点,有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一、二级预防也有重要意义[1]。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胃癌患者40例,现将其早期影像学诊断意义和临床病理特点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早期胃癌40例,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45~82岁不等,平均为62.5岁。所以病例均经胃镜检查后诊断,住院时间11~76d,平均为18d。

1.2 临床表现:本组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25例,如上腹胀痛、恶心、食欲减退等。15例患者症状则以“胃外”表现为主,如贫血、皮肌炎等。贫血:胃癌患者的溃疡面因长期小量渗血,很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症状,患者常感觉疲乏、倦怠,并有黑血便表现。血栓性静脉炎:该病症往往反复发作,表现为肢体苍白、发凉、酸胀、乏力、间歇性跛行,有的患者还感觉肢体麻木、刺痛。皮肌炎:主要是关节背面有红斑、色素沉着,肌肉感觉肿胀、压痛及运动障碍等。合并慢性支气管炎11例,高血压22例,冠心病及心律失常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2例,糖尿病5例,并存两种以上慢性器质性疾病者9例。

2 结果

2.1 临床特点本组男性36例,女性14例,男女比为2.6:1。其中40岁以下患者5例占12.5%;40~60岁患者16例占40.0%;60岁以上19例占47.5%。

2.2病变部位 病变发生于①胃窦癌18 例,占45.0%,其中11例位于胃窦小弯侧,5例位于大弯侧,2例位于幽门前区;②胃角癌14例,占35.0%;③胃体癌6例,占15.0%,其中2例位于胃体小弯侧,2 例位于胃体大弯侧,贲门和胃底癌共2例;④多灶癌2例,占5.0%

2.3 病理表现本组早期胃癌表现为隆起型9例,浅表型15例,凹陷型16例(其中有8例为早期溃疡癌)。

2.4 病理类型 本组发现腺癌36例,占90.0%,未分化癌4例,占10.0%。腺癌中,根据肿瘤腺体形成程度和黏液分泌能力又分为高分化腺癌4例、中分化腺癌15例、低分化腺癌16例、黏液腺癌2例、印戒细胞癌1例。

2.5 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本组仅限于黏液层内者17例占42.5%;已累及黏膜下层者23例占57.5%。发生淋巴结转移者仅6 例占15.0%,剩余34例均为无淋巴结转移。

3 讨论

早期胃癌是指位于黏膜下层以上的癌,不管其面积多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限于黏膜内的癌称黏膜内癌,侵至黏膜下层者称黏膜下层癌。根据肿瘤大小,“早期”癌又进一步分为微小癌和小癌,微小癌肿瘤直径

普通X线检查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①腹X平片 普通X线片密度分辨率低,但有些贲门胃底癌在胃泡较清晰时可见贲门区及胃穹窿增厚或隆突表现,当胃癌侵犯幽门致幽门管狭窄或梗阻时,在站立位片可见胃扩张及较大胃气液平面,此时对诊断有所参考价值[3]。②常规胃钡餐造影检查 通过钡剂在胃内的充盈、涂布情况来了解有无充盈缺损、龛影,粘膜有无中断、破坏,胃壁的柔软度及胃蠕动等情况,从而达到诊断胃癌及其它疾病的目的。该检查对进行期胃癌的检出率较高,对早期胃癌及浅表性病变容易漏诊是其缺点[4]。③胃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低张胃气钡双对比造影可显示粘膜面的细微结构,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CT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①普通CT检查 由于扫描速度慢,呼吸动度、胃蠕动影响及扫描不连续性等因素,故空腔脏器(胃等)容易产生伪影,使图像质量下降,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对肿块型胃癌有一定诊断价值[5]。②螺旋CT检查 螺旋CT的扫描速度明显提高,螺旋扫描具有连续扫描及对感兴趣区域容积式采样的特点,能够在同一屏气时相中完成整个胃的扫描,可获得高质量的图像,能较好地反映组织的密度和脏器的形态以及肿瘤的部位、范围、形态和大小,判断血管是否受侵及其程度,对胃肿瘤的CT分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进展期胃癌之肿块型及溃疡型的病人,螺旋CT扫描可清楚显示病灶所在的部位、形态及大小,显示肿块向腔内外凸出的情况,显示不规则形溃疡病灶的形态,溃疡口部及底部的增厚情况,同时可清楚显示病灶表面凹凸不平,病灶相邻组织结构的受侵情况及淋巴结的转移情况。③双期增强CT扫描 可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及其分期[6]。鳞癌及腺癌在CT平扫上多显示与同层肌肉等密度而粘液腺癌密度多低于同层肌肉,以此可间接提示患者预后。④ CT仿真内窥镜(CTVE) 是利用特殊计算机软件将螺旋CT容积扫描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重建出空腔器官的内表面立体图,从而达到显微内窥镜检查的效果。它能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病灶的部位,立体形态、大小及病灶表面情况,能很好地显示肿瘤的隆起、溃疡、环堤、病灶周围粘膜的走行形状及周围正常胃壁的情况,能显示出病灶表面的恶性征象,对病灶的定性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普通X线腹部平片由于腹部组织密度相近的关系,缺乏天然对比性,故对胃癌的诊断价值不大;常规x线胃钡餐及低张胃双对比造影检查,因费用较低、无创伤等,故患者易于接受,但大多数在服钡剂及产气粉后,需要翻滚旋转才能使造影剂及气体充分充盈胃腔,使病灶显示清晰,因而对年老体弱及重症病人检查起来有一定困难。螺旋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对病变的位置、大小及范围判断准确,同时还能观察到胃腔以外的相邻组织器官的变化情况。因此,螺旋CT横断图像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及CTVE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更全面、更可靠,且患者易于接受,在胃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费用昂贵,一般病患难以承受,而且不能取活检,是其缺点。在选择何种检查方式时,可视病人不同情况而定,在条件许可时,可选择二种以上检查相互补充。为使胃癌的影像诊断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加大力度对胃气钡双对比造影、螺旋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及CTVE的研究、探讨、创新,仍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郭启勇.实用放射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36.

[2] 葛汉忠.螺旋CTXR期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附42例报告)[J].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1):890-893.

[3] 李晓坤,王烨,田顺典.CT诊断胃癌的价值探讨[J].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65-66.

[4] Mochiki E,Ohno T,Kamiyama Y,el a1.Laparoscopy assisted gtrectomy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 in young and elderly patient[J].World J Surg,2005,29(12):1585-1591.

[5] 陈锋.胃癌术前胃壁浸润范围的影像学分析[J],淮海医药,2007,27(6):51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