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病理学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病理学论文

病理学论文范文1

1.1实验教学条件

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场地均不足,带教教师亦不足,常常是一名教师带教50名左右的学生。课程所需观察的大体标本摆放在授课教室内,缺乏系统性和联系性。学生使用的显微镜较陈旧,容易压坏切片,因需要赔偿,部分学生不愿使用。

1.2实验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以实验操作的方式进行。实验操作由教师准备考核的标本和切片,并对其编号。学生以抽签的方式抽取标本和切片,回答其病理变化。考核结果有较大随机性,不能对学生的整体实践技能水平进行评价。

二、课程改革后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

2.1课改理念及课改方案

课程改革应顺应科学发展的趋势,由单科教学向复合型教学模式转化;倡导多重思维方式,由单纯横向教学内容分类向纵横交叉分类模式转化;及时反映学科进展和新生病种,由教学内容长期不变向及时反映新病种、新进展的模式转化。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临床工作经验的病理学教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订病理学实验教学计划、考核大纲及实训指导,合理安排实验课课时、内容及考核标准。应用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实施教学,通过图片和视频增强直观性,降低学习难度。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三性”实验),即教学设计从医学生培养的整体考虑进行课程设置,不必强调本课程的独立性。

2.2实验教学内容安排

实现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比例达到1:1,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操作教学中,合理运用并加强巩固。增设“三性”实验,使其占实验总课时的1/2。遵循能力递进的教育教学规律,病理学课程设置的实践训练项目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及研究创新性实验四大类。

2.2.1验证性实验:通过验证性实验使学生掌握病理学的基本技能并深化巩固理论知识,包括:显微镜的操作及使用;标本及切片的观察方法;识别并描述基本病理变化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变特点;动物疾病模型复制、实验前后基本生命体征的观察、客观记录实验数据,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2综合性实验:临床资料和标本切片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能让学生成功搭建基础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分析疾病,明确疾病过程中形态结构与功能代谢、局部与整体、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建立形态结构与机能代谢、正常与异常、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间的有机联系,使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2.2.3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是以临床综合病例讨论为主体,选取真实的临床病例进行PBL教学,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接触病人。让学生在工作小组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在小组中开展合作学习、讨论评价,制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勇于探索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及专业核心能力,使之更快更好地对接岗位需要。

2.2.4研究创新性实验:开设研究创新性实验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经过整合选取,由学生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分小组搜集信息、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并形成报告。整个实验过程均以学生为主体,由教师协助指导完成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3实验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

以综合性实验“高血压的病理与临床诊断”为例,教师采用小班授课,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组6人,实验教学实施情况如下。

2.3.1课前准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设计本实验教学目标(包括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制作本实验教学课件,准备相关标本和切片,精心准备高血压病的临床病例资料,提出引导性问题,提前下发资料到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配任务,查阅书籍和网络资源,准备相关资料,提前预习。

2.3.2课堂实施:首先,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旧课的复习掌握情况及对新课的预习情况。其次,在提供的原病例资料的基础上补充高血压病的组织切片和大体标本,学生分组观察标本和切片,分析资料,展开讨论,资料可共享。每组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结合病理变化和临床资料,分析得出结果,并形成报告。再次,每组派出两名代表进行汇报,说出思维方式、学习过程、组员的学习表现及遇到的困难,其他学生可以随时提出质疑和补充。最后,由教师对每组汇报结果进行评价总结、分析点评,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对学生有分歧的地方进行统一讲解。

2.3.3课后反思补充:在课程实施后,教师通过反思可发现教学设计、教学资料中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补充和更改,使教学过程逐步完善。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操作的同时,学会合理搜集、利用学习资料,调整思维,体验独立思考与协作学习的不同与关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4实验教学条件的改善

2.4.1多媒体、网络设备:逐步完善了数字化资源建设,包括连接互联网的多媒体实验室、职教新干线的网络教学平台等。课前,教师通过网络下发预习资料,学生在网上搜集查询,做好课前预习;课中,采用实物、切片、视频及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繁杂、枯燥、抽象的病理学教学变得直观、形象;课后,教师上传教学课件,布置、批改课后作业,答疑辅导。

2.4.2显微互动及机能互动教室:所有实验室配备的显微互动系统都将数码显微镜与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等连接,在师生共享清晰图像的同时,还可利用语音、文字、图像互相交流。这样一方面可使师生之间的交流直观而有效;另一方面也可使教师迅速而有效地对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发挥计算机强大的图像处理和保存功能,在学生遇到知识难点、疑点时能够方便快捷地解决,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4.3标本、切片及病案:我院人体生命科学馆长期开放,供课堂教学及课后学生自学使用,展示了上千个人体解剖标本和病理学标本,观察正常与异常标本,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系统的观察模式。同时,也增加了切片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能够满足每位学生的正常使用及耗损。对临床病案和尸检资料加以整理和修改,以便在实验教学中应用,使实验教学更贴近临床,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2.5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实验考核是检验学生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是评价实验效果的重要举措。改革后的实验考核方式包括了3个方面:常规仪器设备的操作与使用(占20%),要求步骤清楚,操作规范,妥善保管;病变的观察描述及临床分析能力(占60%),要求切片、标本观察方法正确,病变描述准确,能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疾病,诊断依据充分,诊断正确;实验报告书写(占20%),要求格式规范,结果真实,思维连贯,论据充分,页面整洁美观。改革后的实验考核方式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可针对学生欠缺的方面进行强调和改进。

三、总结

病理学论文范文2

1.1调查对象

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1班(34人)采用显微数码互动教学模式授课,相同教师带教的2班(29人)用传统显微观察教学模式授课。

1.2问卷、考试及成绩分析。

所有班级理论与实验切片考试题目均一样,理论考试部分总分80分,实习切片考试总分40分,习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由实验室老师帮助放置考试切片。另外,随机抽取100个样本,从是否喜欢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是否支持本教学模式等方面开展书面问卷。

1.3数据处理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

2.1试卷难度与可信度

通过对本年级参加考试的63个随机样本计算可知,理论试卷平均分是64.4,标准差是9.0,难度指数是0.75,阿尔法信度为0.70。实验考试试卷情况:平均分是32.4,标准差为4.13,难度是0.75,阿尔法信度为0.75,克朗巴哈系数为0.81,这反映实验习题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信度较高。切片习题的难度适中,有利于了解学生对病理实验课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程度。

2.2学生对新教学模式的评价

问卷调查显示,91%被调查同学喜欢这种新的教学模式,87%的被调查同学认为显微数码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88%被调查同学表示喜欢显微数字切片技术,93%被调查同学赞同使用这种教学系统,90%被调查同学认为此模式增加了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同时,对尝试新教学模式的教师、及同学进行调研,大部分被访谈者支持这种教学模式,教师认为教学效果较传统教学模式更好,更容易讲解清楚教学内容;学生认为听课效果比普通教学模式好很多,图像也能看得更清晰,教师的讲解也能听得更清楚。

2.3阶段考试成绩

数码显微互动教学模式中的学生无论理论成绩还是实习成绩都比传统教学模式下显著性高,显示使用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知识的理解,也促进了对理论知识学校的热情,大大地提高了实验学习效率,成绩的对比肯定了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病理学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推而广之,在其他形态学课程也应该具有相同效果。

病理学论文范文3

改革措施

1改革考试内容经过多年教学改革探索,高职高专教育形成了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的教育教学模式,但目前绝大多数学校考试内容仍局限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范围,侧重于考核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忽视能力与技能的培养。因此改革考试内容势在必行,考试内容应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要体现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核。如在2010级护理专业考试中一道讨论题:炎性渗出液对机体的意义?通过这道题的考试,学生不仅要掌握炎症时机体为何会有渗出?渗出液的作用?还引导学生思考临床上机体发生炎性渗出时,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如何有效处理?

2改革考核模式现行高职教育考试模式对学生成绩的评定过分依赖单一的期末总结性考试,其成绩往往占课程总成绩的80%以上。这种以期末成绩为主确定学生课业成绩的做法,导致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过分依赖期末死记硬背搞突击,使考试的导学促教功能难以发挥。考试模式改革应变单一的笔试为多样化考试。根据不同专业课程培养目标、理论内容和实验内容的不同及学生特点,采用各种考试方法,突出多样性、针对性和生动性,强调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2]。护理专业考试模式: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笔者采用多种考试模式综合法。①随堂测试在病理学的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提问,形式有判断题、选择题等。在某些实验班级尝试采用PBL教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形式,对教学问题进行思考、探索、求解、延伸和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测评。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初步建立疾病与护理治疗的理念和思维构架,为其将来临床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随堂测试分数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加权分。②课后测试在病理学总论以及个论内容讲授完毕后,针对总论内容及各系统疾病,教师采集临床资料,精心编写病例,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写出病理诊断及依据,分析疾病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理变化基础等。撰写论文方面可由教师拟题,学生选题后通过查阅资料、参考文献或小组讨论完成。测试结果由教师存档,与期末笔试成绩相结合。③闭卷考试建立相应的病理学试题库,试题随机抽取,分A、B两套试题,其中一套备用。考试时间60min,考核中适当减少名词解释、问答等主观题型的数量及分值,增加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的比重,要求考生掌握病理学的重点概念等基础知识,同时注重考生的综合性和分析性测试。④加强实践课考核以往病理学考试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高分低能,不能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在此,笔者适当加强了实践课的考核力度,课堂出勤总分为五分,实践课教师实行课堂点名制,迟到、旷课的学生要扣分,无故旷课3次及3次以上的学生实践课成绩为零分。实践课程中,根据学生观察标本、课堂提问、实践课作业等完成情况综合给分。影像、眼视光、营养、美容等专业的考核方式因各专业学生人数较少,病理学总课时比例较低,无实践课,因此其考核模式为完全开卷考试。采用临床病例讨论、撰写论文等方法综合判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试评价方法的改革考试评价体系应该以正确评价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为主要标准,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①成绩结构多元化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成绩结构多样化。抓住考试对学生和教师教学的反馈和督促作用,充分利用平时考核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在平时就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体实施方案:总分百分制,随堂测试20%,包括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测试10%;实践考核30%;笔试考核40%。②评分标准灵活化有些题目的考试评分标准只具有参考性,如果学生答题与评分标准不一致,但其中蕴含了一种新观点、新思维应给予充分肯定。对答题有创见、有新意、言之有理者应适当加分,以鼓励独到的见解和创新。③评分制度科学化评分是考试的重要环节,对考试质量有重要的影响。笔者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难度、考试题型采取灵活的评分办法。如对主观性试题(综合分析题、病例讨论题、论文题)采用等级评分法;对客观试题(选择题)采用准确评分法、量化评分法。

4建立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的传输和控制的过程,完善的考试制度应该包括信息反馈系统[3]。首先,教师在考试后对考试结果提供的材料、数据利用青果教学软件进行全面的定性、定量分析,实现考试对教与学双方面的反馈调控功能;教学管理部门随后应当组织试卷评估工作,以客观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把评估意见反馈到教学单位,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后教师安排时间评卷,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真正做到“考试不是目的,而只是掌握知识的一种手段”。

改革的效果和体会

1改革的效果实施考试模式改革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1年对2010级100名三年制普通护理专业学生和50名影像、眼视光、美容、营养等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①大多数学生对课堂测试、课后测试与笔试相结合考试感兴趣。其中51.2%的学生很感兴趣,39.8%的学生比较感兴趣,只有9.0%的学生感到困难。②62%的学生认为病例讨论增强了她们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16.2%的学生对撰写论文感兴趣,72.3%的学生认为困难。

病理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双一流;信息化;病理学

为贯彻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功能,教育部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各大高校纷纷依据本校办学特点,启动了一流课程建设计划。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计划经过约三年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简称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进一步推动高校加强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社会实践五类一流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用户体验相关领域的课程学习资源。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是当前高校实现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内涵建设的重要议题。病理学是研究疾病机理的医学基础学科,是临床医学专业必修的核心基础课程。病理学在医学教育、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上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美国医学家WilliamOsler称“病理学为医学之本”。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病理学课程服务,如何结合信息化手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结合本校的授课情况将对此内容进行探讨。

1目前病理学教学现状

病理学侧重于通过大体标本和镜下标本观察疾病的形态学变化,来判断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临床病理联系。学科内容包含总论和各论。总论是各系统可能都会出现的表现,各论是各系统各疾病特征性表现。内容涉及广,同时与基础医学联系紧密,学生学习任务繁重。目前,病理学教学主要以问题或者临床病例导入的方式进行教学,但同样摆脱不了90分钟“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讲完,学生没有时间思考、内化吸收,对问题及临床病例也只是顺着教师的思路在走,完全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的发展。因此,保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是教学改革要迫切处理的问题。

2信息化手段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在教育教学结合信息化教学资源符合时展的要求。2020年病毒肺炎疫情更加体现了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

2.1视频、动画等资源应用于课程中。病理学侧重于形态教学,枯燥的讲解势必引起学生的疲倦、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效率不高等问题。将大量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引入课堂,如讲到下肢静脉的静脉瓣处易形成涡流时,可加入动画,切实感受涡流;栓塞的过程,通过视频方式演示,更具有吸引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用一系列图片,演示其变化过程,使知识更具有连贯性,让学生对疾病的理解更加透彻。

2.2“颗粒化”教学资源的建立。优化教学内容,凝练短小精悍“颗粒化”知识点,使复杂的内容清晰明了,学习更有针对性。“短视频”越来越受青年人的喜爱,学生是年轻的一代,跟随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将课程内容凝练、颗粒化、碎片化,会更受学生的喜爱。“颗粒化”教学资源如微课,大约在5~15分钟,一般不超过20分钟,能很好地抓住学生的眼球,而不会因产生疲劳感而失去学习兴趣。同时,将短小精悍的短视频推送至信息化教学平台如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可实现随时随地的交互式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颗粒化”教学资源往往是针对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使学生能快速地抓住问题,理解问题,更充分地利用时间,符合快经济的现代生活。

2.3“超星学习通”在教学中的应用。“超星学习通”是近两年流行的移动教学平台。教师可建立虚拟班级,实现签到、提问、讨论、做任务等教学手段,改善了传统教学中出现的旷课、迟到早退、瞌睡、玩手机等现象。同时,教师将课程相关的课件、图片、微课、习题等相关内容,传至“超星学习通”。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可发送“督学”提醒,实现过程性成绩管理。杜绝了平时不学,考试临时抱佛脚取得好成绩的考核制度,促进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可进行线上习题、考试试卷,通过后台数据处理,可及时追踪学生的薄弱点,及时调整教学安排。教师与学生可脱离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讨论互动。教学网络平台的建立,使课堂的时间有效节省,给予学生、教师充分的讨论时间,促进学生自我分析能力的提高。

2.4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引入。学校引进山东数字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医学形态学数字化教学平台”。平台中含有按章节归类的病理大体标本和显微镜下标本,标本数量足够大,并定期更新。只要在校园网下,学生与教师都能随时随地地通过手机、电脑进行登录查看。平台中的标本都能进行三维动画展示,实现360度的旋/翻转、放大、缩小,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图片上做标注。此平台的引入,将复杂的难以描述的变化轻松展示在学生面前,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勾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平台中还含有练习系统、评论系统等,丰富了教学资源,可全方面加强学生对疾病形态学改变的认知,提高学习效率。

2.5显微数码互动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我校病理学实验课程,以国家级医护实验中心为依托,已建有多媒体形态学实验室、数码互动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病理大体标本陈列实验室,并购入大量的病理学教学切片,有力促进了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的病理学课程的建设。随着一流课程的建立,优化配套“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软硬件设备,建设集颗粒化教学资源、职业技能鉴定、基本技能培训和综合实训为一体的教学平台。数码显微镜无线互动教室广泛应用于病理学教学。学生配有电脑显微镜一体机,电脑可鼠标、触屏两操作。同时显微镜下看到图片会显示在电脑上,学生可保存、标注图片,有利于再回看。教师端电脑能监控所有学生端电脑,同时能“屏幕广播”共享教师端屏幕,轻松准确地示范。也可指定学生演示自己的观察结果,与其他学生教师共享,锻炼了学生,也使教师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除了共享功能,学生与教师可在线交流。教师也可实现分组讨论、发放调查问卷、练习题、考试题、图片发放与收集等功能,使枯燥无趣的形态学教学,生动活泼,更具内涵。

2.6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含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1]。精品在线课程视频制作精良,推动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使高校间互通无误,促进学校与企业、医疗组织等单位的合作与共赢。推动病理学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将病理学知识与职业岗位能力相衔接。充分吸收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病理医师和技师参与建设,将学校的经验和医疗机构的优质资源融入课程内容,坚持向学校教学、青年教师培训、实习/见习生培训、进修学习等各类人群和机构免费开放,并制定相关激励措施,促进优秀教学资源的不断更新。形成学分互认机制,便于在不同院校之间共享,提升课程受益面。

2.7其他信息化手段。信息化的发展,也涌现出大量的病理学相关网站,如国家精品课资源网、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慕课)、华夏病理学网等,通过这些网站学生能获更多的病理学相关知识及前沿知识,扩宽视野、增加见识。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微信等社交平台,其中微信公众号也成为大家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其中有许多病理学相关公众号如病理学切片库、北京大学的北大病理教学、病理学学习助手等,内容丰富,资料众多,可以取长补短,得到自己想了解的内容。

3教师队伍建设跟进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双一流”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融入,是对教师提出的挑战。共享课、精品资源开放课程、“颗粒化”资源建设等要求教师学会凝练教学内容,重构与整合教学内容,并具有一定的视频制作能力。同时教师要参加各种培训、会议,了解最新政策,学习更好的优秀案例,为病理一流课程的建立做好充分准备。一流课程的建设任务量大,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做好的,要把基于信息化的病理学混合教学模式得到合理的应用和充分的发挥就要建设一支专业能力过硬的病理学教学队伍[2]。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随着信息化手段的增多,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多,教师要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病理学的发展、前沿研究,对学生提出问题要有发散思维,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教师单纯以讲授的方式上课,势必被时代所淘汰。教师要探求如何从课堂的领导者转变为课堂的参与者,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智慧课堂,实现师生交互式学习。

4结语

双一流背景下,医学教育的改革是大势所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中指出深化本科医学教育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进“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病理学作为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方面,应顺应时展需求,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改善现有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病理学教师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跟进最新教学理念,探讨自身发生路径,提高教学质量,回归初心。

【参考文献】

[1]张文敏,张春梁,陈裕庆,等.“双一流”背景下“互联网+”病理学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1):7-9.

病理学论文范文5

实验室开放的意义

1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传统病理学实验主要以学生观察大体标本、镜下观察切片为主,这种方法使学生在短期内能掌握疾病病变特点和诊断方法,但没有机会学习和了解切片制作原理和过程、动物模型制备等基础病理学实验技能。通过开放实验室,带领学生完成病理标本取材、固定、染色,某些疾病模型的制备,如大鼠糖尿病模型、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精子发育障碍模型等。不仅丰富了学生学习内容,而且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更促进了学生对病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贴近于临床的实际应用平常的病理理论课及实验课,大部分以书本的内容为主,距离临床实践较远,学生临床实习后往往会有一种实践和临床脱钩甚至需要重新再学习一遍的感觉。这样的结果常常导致学生觉得病理学晦涩难懂。而实验室开放恰恰是从这个角度,对平常上课的内容进行了补充。给予了学生更加充足的时间去观察、思考并参与到诊断和切片制作中来,给了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3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科研能力培养是医科类高等院校培养医学人才的一项重要任务。病理学理论和实验技能是医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素质,而具有良好的科研思维和操作能力将有利于医学本科生的进一步深造和发展。实验室开放本身,作为教学中的一个模块,又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场所。我们通过本科生参与病理学技术小组,参与教师科研等方式,让学生尽早接触科研,了解科研,并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验记录,整理实验数据,撰写相关论文。

4实验教学由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换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实验总体方案,实验步骤,实验方法。实验结束后陈述实验结果,总结感想和体会,分析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开放性实验教学将过去的填鸭式实验教学逐步转变为学生参与性、实践性的教学形式。这样的转变,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病理学习的兴趣,更增加的学生参与到实践中的机会。

5有效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通过实验室开放,实现了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医学院校在实验室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存在着实验室各自为政、相对独立,设备的使用率普遍不高等问题,这直接导致了实验室重复建设,设备重复购置,对高校的资金和人员投入都是极大的浪费。实验室开放通过优化整合现有的实验室人力资源及仪器设备,重新构建学校或学院级的较大规模、资源配置合理、设备完善的实验室开放平台。避免了实验室的重复建设、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使实验教学的投入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开放和利用,提高了实验室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投资效率。

实验室开放在培养应用型病理学人才上取得成就

我院实验室开放项目在五年的运行中在培养应用型病理人才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院病理系学生就业率达到100%,签约三级甲等医院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0%。通过实验开放,学生能够提前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和操作模式。在实习和就业过程中,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简单的技术性操作,得到了医院和医生们的认可。

实验室开放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实验室设备、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经费不足导致了仪器设备的损坏程度较大、更新率较低、实验室教学与临床脱轨等问题。实验室开放本身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对新知识和新技术充满渴望,一方面还要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的建设,使实验室开放水平再上新台阶,这样才能有利于应用型病理人才的培养。

2实验室开放的时间相对不足由于实验室数量较少,实验室开放要在满足正常的实验教学后,所以大多数实验室开放都是在晚上或周末才能进行。开放时间有限,同时也限定了学生参加实验室活动的积极性,而开放也变成了一种形式,实验室开放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病理学论文范文6

摘要:

“植物免疫学”是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新开设的专业选修课,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理论知识与应用结合紧密。结合选课学生的特点以及“植物免疫学”课程内容和发展的特点,经过2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考核体系等进行改革和探索,形成了基础知识、前沿进展与实践应用技术互为补充的课程内容体系,并引入了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案例教学、文献阅读研讨教学、参与式实验教学等教学模式,构建了从课堂、课下、实验、研讨以及考试等多方面的考核体系,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

植物免疫学;森林保护;教学改革

森林保护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检疫和防控的科研、教学、科技开发与推广、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森林保护专业在1998年曾被取消归入到林学专业,但由于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有害生物灾害,教育部于2012年又重新设立森林保护专业。2014年,我国也首次从国家层面作出了关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使森林保护工作迎来新的发展时期。同时,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森林保护逐渐向森林医学演变[1]。为此,北京林业大学修改了森林保护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增设了“植物免疫学”课程。该课程为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学生通过“植物免疫学”课程的学习,可以系统地了解植物的抗病性,充分掌握其类型、机制、遗传规律、变异规律,发挥其在植物病害防治过程中应有的作用。笔者根据近2年的教学实践,针对“植物免疫学”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考核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方案,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植物免疫学”课程的特点

植物免疫学是研究植物抗病性及其应用方法的学科,是在学习普通植物病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对病原-寄主互作过程中寄主植物反应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植物免疫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植物免疫学”课程主要介绍植物抗病性与病原物致病性的概念、类别、机制和遗传,以及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识别和两者互作的相关基因、信号的传递;在实践应用方面,“植物免疫学”课程主要介绍植物抗病性的一些研究方法,涉及植物抗病性的鉴定、抗病种质资源、抗病育种、抗病基因工程、病原物毒性监测以及持久抗病性等一系列内容。因此,“植物免疫学”课程是以植物抗病性为主线,通过阐述其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应用方法来展示、充实课程内容。它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应用内容,而且该课程内容繁杂、信息量大,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同时,植物免疫学还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学科,不断涌现出新的理论、新的研究结果。

二、“植物免疫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陈旧,缺少合适的教材

目前,有关“植物免疫学”课程的教材仅有2009年由商鸿生主编的《植物免疫学》一书,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许多新的研究成果都未能在教材中充分体现,尤其缺少林木抗病性方面的相关内容。因此,在“植物免疫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更多地依靠自己收集的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素材进行授课,包括植物免疫学研究中发现的新理论和新现象,以及林木抗病机制及抗病育种等内容。而将这些知识补充到“植物免疫学”课程的教学中,弥补教材内容陈旧的问题是当务之急。

(二)理论教学课时多,实践教学课时少

“植物免疫学”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主要讲述植物抗病性的基本原理、植物-病原物互作的分子基础及信号传导等理论知识,以及植物抗病性的鉴定、抗病育种、抗病基因工程、病原物毒性监测等一系列实验内容。而“植物免疫学”课程的实验课时仅4学时,导致授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另外,缺乏实践支撑的教学活动,又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产生障碍。

(三)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知识背景存在差异

“植物免疫学”课程是森林保护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它面向森林保护专业和梁希班(林学)的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森林保护专业的学生有“植物病理学”课程的知识储备,而梁希班的学生没有。此外,大部分学生都不具有“分子生物学”“遗传学”课程的知识储备。针对这种情况,授课教师应适当调整“植物免疫学”课程的授课内容,为学生补充相应的背景知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植物免疫学的知识。

(四)课程考核方式单一,难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植物免疫学”课程的考核采用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模式,主要以传统单一的笔试为主。这种考核方式只能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很难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植物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基于“植物免疫学”课程本身的内容和发展特点,以及所面向的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植物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植物免疫学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当前植物免疫学学科快速发展的现状和林木抗病性的发展动态,及时补充植物免疫学学科的前沿知识和实际应用案例,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高学生对“植物免疫学”课程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另外,在“植物免疫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笔者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活动为内容,以参与为中介,以发展为目标”的现代教育教学观念[2],针对选课学生的特点,明确了教学目标,优化了教学内容,并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开展了教学活动。在授课过程中,笔者既强化学生对“植物免疫学”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促进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又与时俱进地及时反映当前“植物免疫学”课程的研究进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植物免疫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植物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植物免疫学”课程作为森林保护专业和梁希班学生的专业选修课,其教学目的和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植物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原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和利用植物抗病性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达到科学利用植物抗病性知识控制植物病害的目的。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遵循“基本知识与新进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文献讨论相结合”的原则[3],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优化教学内容,及时反映植物免疫学领域的新进展

在“植物免疫学”课程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不仅要补充病原物的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致病性进化等知识内容,侧重讲授病原-寄主互作过程中寄主植物反应的内容,还要避免与“植物病理学”“林木病理学”课程知识内容的重复,使“植物免疫学”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化、系统化。同时,植物免疫学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教师需要不断追踪植物免疫学领域新的研究进展,充分利用网络、数据库资源,补充植物免疫学的新理论、新思路和新方法。如,教师可以用一些新的研究结果来解释以往的理论和假说,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植物免疫学”课程的知识,从而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另外,教师在备课和讲授“植物免疫学”课程的过程中,要增加林木抗病性方面的教学案例,并将林木抗病性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补充到“植物免疫学”课程教学中。

(三)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1.采用翻转课堂和微课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一种将课堂内容由“知识传授”变为“问题研究”的教学模式[4]。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课堂的管理者,它将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放在课前,课堂教学内容主要为“问题研究”,而不是“知识讲解”。因此,针对“植物免疫学”课程的知识特点,授课教师应选择一些知识点,如病原与寄主的识别机制、植物疫苗的应用、诱导抗病性、抗病育种、病原菌的侵入过程、转基因技术等,采用翻转课堂和微课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互联网上提供的“植物免疫学”课程学习视频、动画资源和研究论文等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再回到课堂开展讨论,从而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探究型”学习的目标。

2.采用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是利用生产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作为素材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根据“植物免疫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具体的案例,并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和交流,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该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和概念的理解[5]。植物抗病性在植物病害防治过程中已有大量的成功案例,教师在讲授这方面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并选取紧扣教学内容的典型案例,如植物免疫剂的开发与应用、植物R基因的发现与抗病育种等,让学生去查阅指定的案例资料,然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把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具体化,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植物病害防治实践中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促进了授课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3.采用文献阅读及研讨教学模式

鉴于植物免疫学学科快速发展的特点,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在设计“植物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时设置了4学时的文献阅读研讨课,目的在于将植物免疫学新的科研成果和方法引入到“植物免疫学”课程教学中,弥补教材内容滞后的不足,拓展学生的视野[6]。教师讲授文献阅读研讨课时,将班级学生分为小组,每组5~6人,教师列出讨论的主题后,各组挑选或者自选主题进行文献查阅,并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上开展交流讨论。在交流讨论过程中,首先其他组学生或是教师提问质疑,演讲组的学生要针对提问内容进行解答;其次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和解答进行总结和点评。文献阅读的内容主要为植物免疫学领域的经典、前沿文献,如植物先天免疫体系和诱导免疫、R基因的进化、林木分子抗病育种等;还可以补充相关的知识内容,如植物对昆虫的免疫反应以及转基因育种等问题。文献阅读研讨的提纲主要包括下面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文献的研究背景是什么,提出什么科学问题;第二,文献通过怎么样的试验设计,获得了什么试验证据来佐证文献的观点;第三,文献获得了什么重要结论;第四,文献中的试验设计是否存在瑕疵,论证是否严密;第五,文献结果对后续研究有何启示,如何设计试验进行证实。文献阅读及研讨是一种以学生自助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新型教学模式[7],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让学生了解了文献的基本要素和文献的阅读技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在讨论中为教师提供新的思路,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引导教学。

4.采用参与式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课是课程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延伸,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笔者对“植物免疫学”课程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摒弃了以往教师设计和准备相关实验内容、实验材料的做法,给予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笔者将班级学生分为小组,根据授课内容的进度,给学生布置阶段性的实验内容,让学生查找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自主准备实验材料、完成实验任务。不同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实验内容进行试验,最后在课堂上开展广泛的交流讨论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实验过程,开拓学生的视野。这种参与式实验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植物免疫学”课程的兴趣。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对“植物免疫学”课程从课上、课下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考核。“植物免疫学”课程的考核分为3部分:平时成绩(占40%)、实验成绩(占2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纪律以及课堂测验等基本情况;实验成绩考察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如何根据已学习的理论知识去解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期末考试成绩除了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外,还要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这些概念和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考核体系综合考察了学生在“植物免疫学”课程学习全过程中的表现,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对该课程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五、“植物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通过对森林保护专业的“植物免疫学”课程进行改革,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学生上课的出勤率达到90%以上,且课堂气氛活跃。在文献查阅过程中,学生开始自发选择教师布置的专题以外的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开展文献的查阅工作;在专题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对不同专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简单的听讲转变为主动地参与,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植物免疫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植物免疫学”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还使学生掌握了植物免疫学的研究方法,养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植物免疫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磊 田呈明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参考文献

[1]沈瑞祥,杨旺,周德群.森林保护专业改革之管见[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2,32(1):1-3.

[2]邹秀月.参与式教学在“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中的应用尝试———参与式教学方法探讨[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10-12.

[3]王永林,田呈明.“菌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1,29(2):61-64.

[4]秦炜炜.翻转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3(8):84-90.

[5]王华荣.以案例教学推动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4):62-64.

[6]陈长卿,高洁,白庆荣,等.“植物免疫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J].北京农业,2012(21):241.

[7]田易,倪兵,吴玉章.文献阅读研讨课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2):265-266

第二篇:“互联网+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摘要:

“互联网+”时代,信息时代的特征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研究如何运用移动学习终端,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职业院校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新的教学模式,实践了“互联网+移动终端”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将学生被动变为主动,更好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课程;教学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作为新形态,正在快速改变着传统的业态,同时也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适应“互联网+”的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我们职业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互联网的思维,以“互联网+移动终端”为平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为目标,搭建了课程网络平台,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开发了云教材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一、“互联网+”教育的新概念

“互联网+”教育被普遍认为是未来互联网行业最受关注的领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互联网正在重塑教育,提高教育效能,使教育发生革命性的改变。“互联网+”教育对传统的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并进一步倒逼传统教育改革。“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更多地关注了“人的维度”,基于互联网,学生的学习全部过程、评价和反馈信息等都能够作为数据进行信息的转化,基于互联网的思维,教师更加注重学生深度的需求,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二、“互联网+”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到职业教育要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201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互联网+”计划,“互联网+”已经开始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教育又被普遍认为是未来互联网行业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1]因此,互联网环境下职业院校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三、目前传统课程教学现状

1.纸质教材不能完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职业院校教学中选用的教材多数为项目引领的纸质教材,该教材主要由文字和相关的静态图片组成,纸质教材中对于实践项目实际应用不能够直观地展示,学生的学习要靠想象,不能够与知识点对应的实际岗位知识实践相对应,难以理解。因此,很难吸引学生兴趣,甚至一部分学生对于纸质教材的应用,认为就是用来看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造成资源的浪费。

2.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不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高职生源的多层次化,现今课堂教学多是教师进行知识的讲授,学生被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教师进行统一讲授,致使部分学生跟不上、听不懂,教师无法掌控学生,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越来越少,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信息化时代,学生更多地倾向于通过电子产品进行知识的获取,而对于传统课程的知识获取兴趣不高,对于专业知识不知道如何在实际中应用感到困惑。因此,在课堂上表现出没兴趣,不想学习,更不能主动学习,以至于在工作岗位后不能胜任,出现不断更换工作现象。

四、“互联网+”背景下新的教学模式

互联网已经叩响了“万物互联时代”的大门,也无疑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传统意义上多媒体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因此,涌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其中,“MOOC”“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关注,吸引更多的教育者借鉴和引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慕课(MOOC),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任何学习者只要注册后登陆MOOC学习平台,可以进行相关课程资源的学习、在线测验、在线交流等。这种学习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学习者可以在移动端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实现了学习足不出户,可以学习更多的资源。MOOC课程整合多种社交网络工具和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形成多元化的学习工具和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翻转课堂也有人译为“颠倒课堂”,是指对于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行调整,将课堂的学习权交给了学生。[2]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时间,学生更专注于主动地进行项目学习和探讨,从而来获得更深层次对于知识的理解。教师主要是进行了学生学习的引导和组织,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学生在课前通过看视频、微课、阅读电子,与学生交流等进行。在课上主要是交流探讨实践。翻转课堂模式是与混合式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有所重叠,目的都是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MOOC”“翻转课堂”均属于开放教育资源、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的教学模式。两种教学模式都来自于美国,美国在短短3~5年内能够流行实践,因为那里有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3]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习惯、职业院校的硬件设施等影响,这些先进的教学模式都不能马上进行实践应用,那么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先进理念的基础上要进行不断地探索实践和改革,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五、“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课程改革实践

在“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背景下,借鉴国外“MOOC”“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依据学生自身特点和课程特点,借助互联网新技术,整合教学资源、“线上+线下”有效相结合,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更好地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不断加强信息化教学改革与探索,在全院50多个专业中电类专业率先进行了“互联网+移动终端”进行教学信息化改革,通过整合学习资源、技能闯关设计、学习平台搭建、移动学习云教材开发、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1.开发移动数字化学习资源“云教材”

为了更好地利用移动终端开展学习,对“PLC控制系统设计”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重构,将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录制成微课,便于学生反复地进行学习,将技能练习设置不同的闯关测验和交互自我检验以及知识闯关等,形成了适合于移动学习的“云教材”。该教材具有丰富的富媒体资源(微课、视频、动画、交互、闯关、测验等)能够直观地在移动端进行交互学习,并能够对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学习时长、学习笔记的分享、测验结果统计等)进行记录和统计,方便了学生学习,也为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提供了便利。

2.搭建“互联网+移动终端”网络学习平台“云班课”

通过云班课平台为“PLC控制系统设计”课程创建班课,学生通过移动端的APP进入到班课中,在班课的资源中可以进行随时随地在线课程资源学习,在活动中可以参加课程的答疑讨论、测验等活动。教师在班课中可以实现学生开课前线下的移动签到,线上的课堂讨论等活动。云班课的建立,一是能够为教师记录每个学生每项学习行为,包括课上利用移动端在平台开展的答疑讨论、头脑风暴、在线测验、投票问卷、资源学习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保留教学过程数据,为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二是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沟通和资源分享,满足教师和学生之间课堂和课外的教学互动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在移动设备上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借助移动终端和移动学习资源“云教材”及网络学习平台“云班课”平台对课程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在课前利用移动终端随时开展在线云教材的学习,在网络平台云班课随时开展交流讨论。教师课上根据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首先利用云平台开展5分钟自我检验,验证学生学习效果,然后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论坛式交流讨论,团队合作进行方案的设计、实施。这种教学模式颠覆了原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而是将学生变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培养了学生进行程序设计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实施了移动学习背景下的开放考核方式

在课程的考核中改变了以往的期末一张卷的考核方式,采用了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主的考核方式。考核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成绩的生成是通过学生在移动端学习系统自动进行的成绩的统计,教师只需登陆云班课导出数据即可,方便了教学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最后根据教师设定的每项成绩的百分比形成每一个学生的个人成绩。这种以过程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解决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5.课程实践效果

通过对课程进行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云教材的使用情况,对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如图9所示,调查显示95%的学生认为采用翻转课堂和移动学习方式后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方式,学习变得更加的主动。另外对翻转课堂的实施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于移动学习的“云教材”能否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效率在移动端开展了投票问卷,问卷结果如图10所示,多数学生认为翻转课堂的实施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能够充分地利用移动端开展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尤其能够增强团队凝聚力。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依托“互联网+移动终端”平台实施“翻转课堂”教学。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云班课”、数字化学习资源“云教材”、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一是实现了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二是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沟通,学生和教师随时都可以开展学习、交流,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学生通过移动工具开展学习、交流、闯关等活动,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将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了主动学习,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互联网+”教育目前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也是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快速发展,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手段的不断革新,新的环境要求教师拥有互联网思维进行课程教学。充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自信、自强的信念,使之走出成功之路。

作者:郝敏钗 乔振民 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乔峰,曹效英,路璐.“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情况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5).

[2]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3]郝丹.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

[4]周庆礼,刁爱军.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职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2014,(12).

第三篇: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摘要:

“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是促进我国现代林木种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北京林业大学原来的“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较为陈旧、关联性差、知识点覆盖率低、设计缺乏问题引导,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致使该课程教学效果一般。随着学校教学实验条件的不断改善,笔者对“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以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半开放性实验为思路,设计了关联性强、知识覆盖面广的创新性实验,制作了详细的实验指导书,明确了合理的考核方式。从改革效果反馈看,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对“林木遗传育种”课程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目标。

关键词:

林木遗传育种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人才培养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2]58号),要求全面提升林木种苗良种化水平,争取到2020年我国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到75%以上。201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9号),提出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并提出重点突破种子创新、新品种选育、高效繁育等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提高种业科技创新能力[1]。“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是林学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现代林木种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2],它的前身是林学专业的“遗传学”和“林木育种学”2门课程,2015年被整合为“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由于知识内容的不断更新以及课时数的限制,原来的“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林木种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教学内容陈旧

“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包括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群体遗传分析、花粉生活力测定与形态观察、优树选择与遗传变异观测等4个主要的实验内容。其中,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仍然让学生观察百合等植物材料的减数分裂永久制片,学生难以掌握减数分裂的制片方法并提高各种减数分裂异常情况的识别能力;优树选择与遗传变异观测是在没有开设“林木遗传育种学实习”课程时的权宜手段,目前已调整到新开设的实习课程中[3]。这些陈旧的实验教学内容未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要。

(二)实验教学内容关联性差

“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各个实验不仅采用不同的实验材料,而且各实验内容相对孤立、关联性差、相互之间没有逻辑关系,致使学生不能系统地将各部分实验结果进行连贯分析。尤其当学生未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或更高层次深造时,由于逻辑思维训练的不足,使得他们不能将不同实验内容中所掌握的实验技能系统完整地应用于科学研究中。

(三)实验教学内容知识点覆盖率低

由于实验教学条件的限制,“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仅覆盖了细胞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杂交育种等少量知识点。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代遗传育种研究中,分子遗传学、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等研究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引入最新的研究手段,尤其对于本科阶段接触分子生物学研究较少的林学专业学生而言,很可能意味着毕业后就落后于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步伐。

(四)实验教学内容设计缺乏问题引导

“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原有的实验教学内容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问题引导性的实验。学生经过实验过程仅能获得一个通用的结果,难以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讨论和分析,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因此,有必要重新设计实验教学内容,以问题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过程收集数据,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解释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实验条件的改善

近年来,随着北京林业大学对“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的不断重视,林木遗传育种本科教学实验室的教学仪器、设备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购置了光照培养箱、电泳仪、纯水制备仪、核酸荧光定量分析仪、凝胶成像仪、微量移液器等仪器设备。另外,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投建的生物教学中心显微互动实验室,基本满足了现代“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的要求,为开展问题引导性实验奠定了基础。

(二)实验内容的设计

针对“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整合、调整实验内容,设计了不仅符合当前教学实际而且具有创新特点的实验教学内容,包括:实验一,多倍体树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制片及染色体行为观察;实验二,树木异倍体有性杂交、后代遗传变异及其亲本分析;实验三,树木开花授粉习性观察;实验四,树木花粉收集、贮存与生活力测定;实验五,质量性状的群体遗传平衡分析等。新设计的实验教学内容缩减了验证性实验,增强了创新性实验,使知识点覆盖率提高,涵盖了细胞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杂交育性、倍性育种、遗传变异分析等内容,满足了林学专业本科生对现代“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重要知识点的学习要求。其中,实验一,多倍体树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制片及染色体行为观察,属于细胞遗传学内容,包括减数分裂染色体制片、减数分裂时期的识别、多倍体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联会特征与染色体行为观察等知识点;实验二,树木异倍体有性杂交、后代遗传变异及其亲本分析,涵盖了杂交育种、倍性育种技术、遗传变异分析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知识点内容;实验三,树木开花授粉习性观察,学生在对树木开花授粉习性进行观察时可以掌握雌雄花发育观察、控制授粉杂交操作、杂交结实习性观察等知识点;实验四,树木花粉收集、贮存与生活力测定,主要教授学生有关花粉采集与贮藏方法、花粉形态变异观察、花粉生活力测定等技术方法;实验五,质量性状群体遗传平衡分析,属于群体遗传学内容,包括质量性状观察与分析方法、群体遗传分析方法、遗传数据处理与分析等知识点。这5个实验内容充分整合了遗传学和育种学的重要知识点,保证了学生学习的全面性。同时,在新设计的实验内容中,笔者充分挖掘了近年较为成熟的科研成果,如多倍体配子变异规律及其细胞学机制和异倍体杂交全同胞子代遗传变异分析等,通过对其进行整合和设计,形成了关联性实验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考能力。尤其利用SSR分子标记手段,筛选共显性分离的引物进行杂种亲本分析,既可以分析杂种子代的真假亲本,又可以分析子代的分子核型,让学生接触到分子遗传学分析方法和技术,引导他们利用分子手段探讨研究遗传学问题。

(三)实验方案的制定

以新设计的实验教学内容为基础,笔者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方案。首先,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已成为北京林业大学遗传学和林木育种学教学的基本特点,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4-5]。然而,完全的开放性实验也造成实验试剂耗材的巨大损耗,课程成本显著增加。新设计的实验内容形成了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半开放性模式。它既便于控制实验进程,又给予学生较大程度的自主空间。其中,多倍体树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制片及其染色体行为观察、质量性状群体遗传平衡分析等实验内容采用室内随堂开展的形式;树木开花授粉习性观察实验采用室外开放形式;树木异倍体有性杂交,后代遗传变异及其亲本分析,树木花粉收集、贮存与生活力测定等实验则采取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形式。其次,通过实验材料的一致性来强化实验内容间的关联性。如,减数分裂观察和有性杂交实验采用相同的多倍体材料,学生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行为及其异常现象,结合有性杂交实验的结果,对2个不同实验结果进行关联,分析探讨造成后代变异的原因,强化实验内容间的关联性。树木开花授粉习性观察和树木花粉收集、贮存与生活力测定等实验可由学生自主选择校园里的树木材料进行花粉收集与授粉习性的研究,一方面可以节约实验时间,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探究树种的花粉生活力与授粉习性间的关系。最后,以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如,教师提出“多倍体通常是高度败育的,因此产生了无籽西瓜、无籽葡萄等品种,那么为什么多倍体会高度败育?利用多倍体进行杂交能否获得种子呢?”“很多植物都能产生未减数配子,那么不同植物的未减数配子变异规律如何?”“异花授粉植物能否通过自交繁殖?”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统计分析,解答这些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热情,而且还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实验指导书的编写

为保证实验内容的可操作性和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林木遗传育种学”实验教学改革课程组根据实验内容和实验条件的实际情况,编写了相应的实验指导书,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书的内容包括各实验教学内容的目的、材料、仪器设备、试剂耗材、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参考文献,以及附录和实验报告格式模板等。在“林木遗传育种”课程实验教学开始前,首先学生要对实验指导书进行认真研读;其次指导教师讲解实验内容、步骤和注意事项;再次各实验小组通过讨论和文献查阅拟定实验方案、制定实验计划;最后学生开展相关的半开放性实验内容的学习。实验报告格式模板的提供在于保证最终提交的实习报告的一致性和规范性以及便于存档性。实验指导书的编写,不仅为实验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学生未来开展相关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五)实验成绩的考核

实验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成绩除含实验报告质量和出勤情况外,还特别强化了对实验成果的多媒体汇报环节,并要求各小组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收集实验结果的相关照片资料,而且还要保留小组成员的实验操作照片,以督促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另外,根据成绩权重,各环节占据不同的分值,其中实验态度占40分,主要考核各小组的团结协作精神、学生参与实验过程的认真态度以及是否严格遵守实验管理规定;实习报告的质量占40分,主要考核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是否科学准确,报告撰写是否认真规范等;多媒体汇报环节占20分,由每个小组推举1名学生代表完成,主要考核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熟悉程度、多媒体制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多媒体制作应美观、大方,汇报中要能体现团队协作的精神。实验成绩考核的目的是为了督促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实验过程中,真正掌握实验技能,培养学生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

(一)学生的评价

“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结束后,笔者对参与学习的2014级林学专业6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68份,收回问卷68份,有效问卷率100%。从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改革后的“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知识点覆盖较好,各实验内容间具有系统性和关联性,半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实验效果,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对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2.65%的学生对实验指导书的详实程度和指导作用表示了认可(“非常好”和“好”);95.59%的学生认为“林木遗传育种学”实验课程激发了他们研究学习林学专业的兴趣(“非常好”和“好”),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很有意思,很喜欢”“这门课程总的来说很有特点,能激发学生独立动手动脑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很有创意”“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自己设计、自己独立思考并完成的实验课程,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对实践能力的提高确实帮助很大”“这学期的‘遗传育种学’实验在我们自主思考、主动操作的过程中结束,这种实验模式锻炼了我们的能力,让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可见,总体而言,改革后的“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案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体现出学生对开放式、创新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渴求。尽管如此,学生也提出“希望教务处应安排更多的实验学时数”“增加组内成员的相互评价环节”等建议,这将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完善。调查结果还发现,学生对不同实验内容的喜好程度差异较小。学生最感兴趣的实验内容是“树木开花授粉观察”,占22.05%;其次是“树木花粉收集、贮藏与生活力测定”,占20.59%。这2部分实验相互关联,学生通过室外套袋、去雄、控制授粉或不授粉等设计,分析了不同树种的授粉习性,并对收集的花粉进行了活力的测定。实验表明,学生对有性杂交等育种技术相对具有更强的兴趣,也可能与减数分裂观察等遗传学知识点相对难度较大有关。

(二)教师的评价

1.改革后的“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通过新实验教学方案的实施,很多学生对林木遗传育种的实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认识了通过育种手段创造变异、选择变异并利用变异的遗传育种本质。此外,任课教师发现,“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新的实验教学方案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需要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制定方案、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分析讨论等一系列环节,完成实验任务。一旦遇到困难或问题,马上展开团队研讨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如林学14-1班的4名学生利用离体培养基萌发法对花粉活力进行测定时,发现使用传统方法将培养基滴在凹槽载玻片上,存在培养基面积小、容易干燥、花粉容易集团、观察不便等问题。他们分析后将其改为用培养皿固体培养基薄层培养,将花粉倒扣于有水的培养皿上盖中以保湿的方法对花粉进行萌发,其萌发效果良好,并且便于操作和观察,该方法也在各小组广泛使用。可见,“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增强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改革后的“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方案设计合理、内容饱满多名教师对改革后的“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一致认为新的实验教学方案更加符合当前的本科生教学实际,并且做到了与当代林木遗传育种学前沿知识的衔接,知识点覆盖面广、内容设计合理,满足了当前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尤其将科研成果或进展整合到教学内容中,是现代高校“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总趋势,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投身科研工作的热情。

总之,“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对林木遗传育种研究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提升了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的目标。

作者:王君 胡冬梅 康向阳 杨丽娜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资助项目:

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BJFU2016JG018。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2014(2):13-14.

[2]陈金换,程武,康向阳.林木遗传育种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及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23):192-193.

[3]王君,康向阳,李伟,等.“林木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5,33(4):59-62.

[4]康向阳,胡冬梅.“林木育种学”开放式实验教学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1):68-70.

[5]胡冬梅,张金凤,沈一岚.创新性遗传学大实验对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6):5-7

第四篇: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

针对林业院校开设“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所遇到的主要问题,结合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教学实践,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置与优化、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问题。优化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采用了启发式、课题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改变了单一的考核形式,初步建成了具有林业院校特色的“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体系,实现了以应用分子植物病理学知识解决森林病理学实际问题的培养目标,促进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生优质课程;课程建设

分子植物病理学是分子生物学与传统植物病理学结合形成的一个新兴领域,作为植物病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旨在揭示植物病理学基本问题和现象,阐明寄主-病原物互作中相关基因的功能及其信号调控网络的作用[1-2]。分子植物病理学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国际植物病理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尤其是病原菌致病机制、寄主-病原物分子互作以及病害控制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不仅推动了植物病理学科新的里程碑式的发展,而且对相关学科如基因工程、植物学等的发展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广大生物学家所关注[3]。“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是林业院校森林病理学方向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学好该门课程能让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植物病理学新理论、方法和进展,有利于学生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和森林病害防治工作。为了进一步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北京林业大学启动了研究生优质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分子植物病理学”作为北京林业大学建设的优质研究生核心课程之一,将重点聚焦在选择适合林业院校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内容上,注重更新“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从而构建具有林业院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一、“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复杂,特别是病原-寄主互作机制涉及分子层面的知识,其概念抽象晦涩、不易理解,致使林业院校的学生感到该门课程难学、学习效果不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2方面。

(一)缺乏适合高等林业院校研究生学习的教材

“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在20世纪80年代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国内外不少高等院校已在研究生课程中开设了涉及分子植物病理学内容的课程。目前,以分子植物病理学为书名的教材很少,主要以王金生先生编写的《分子植物病理学》教材为主,书中介绍了分子植物病理学形成初期的重要发现和概念。而比较新的分子植物病理学发现或者概念的提出常见于相关的期刊,如《MolecularPlantPathology》《MolecularPlant-MicrobeInter-actions》等,其中绝大部分研究对象为农作物或模式植物,林业院校的学生对此较为陌生,因此编写出适合林业院校研究生的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内容难以理解和掌握

“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教学内容多,学时有限,加之森林保护专业研究生学习背景复杂,有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学过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有的学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植物病理学”课程。这使得很多研究生对“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关键知识点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产生困难,致使学习效果不佳。

二、“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自2009年开设以来,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已成为森林保护学科林木病理方向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它是“森林病害综合管理”课程的理论基础,而且已初步形成了适合于林业院校林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但与重点农业院校相比,林业院校的“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还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如何加强“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建设,巩固和提升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学科“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北京林业大学“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建设主要以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建设为核心,在反映课程核心知识的基础上突出林业院校的特色。在教学方法上,以案例教学为主,将课堂搬进实验室,边做边讲,通过实验解决抽象的理论知识问题;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课题式、项目式、问题式的教学方法授课,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在课程内容上,要能及时反映本学科的最新科技成果,吸收国内外高校“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的先进教学经验,整合优秀的教学成果和教材。在考核方式上,期末考试采用部分开卷、部分闭卷的考试形式;平时成绩采用研究报告阅读、撰写小论文、设计实验等方式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优化教学内容,凝练研究热点,强化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的传授

“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内容大多属于方向广、信息量大的学科前沿知识,其内容主要包括:分子植物病理学概论、分子植物病理学中的常用方法、林木病原物分子生物学、木本植物的抗病性及抗性基因、林木与病原菌互作的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与分子植物病理学和分子植物病理学理论知识的应用。作为森林保护学科森林病理学方向的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能为研究生开展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储备。通过教师的讲解,让研究生掌握“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同时结合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前沿知识讲座项目,邀请国内外优秀的分子植物病理学专家讲授最新研究进展、研究热点,提升“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前沿性。

(二)整合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网络教学平台

尽管“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材不多,但是其教学资源却很丰富,如发表在《Plantcell》《Plo-sPathgoens》《MolecularPlant-MicrobeInterac-tions》《MolecularPlantPathology》《MolecularMi-crobiology》等期刊上的有关分子植物病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很多。另外,《Science》和《Nature》等综合性期刊也时常发表一些关于分子植物病理学突破性进展的文章。因此,笔者根据“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内容对病原菌分子生物学、林木植物抗感病性和林木与病原菌互作机制等内容的国内外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了整理、归纳和分析,并从中选择了一些经典案例开展了课堂教学活动。另外,对于主讲教师而言,还可以依据所搜集整理的资料内容,编写体现课程知识结构的专业教材,并及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特别是最新的研究动态,做到使“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常讲常新,同时还要积极开发网络教学资源,构建“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资料库、案例库,为研究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主要涉及到病原菌侵染过程、植物抗感病规律和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分子机理等内容,其教学内容跨度大,涉及微生物和植物2个领域,而且微观事件和过程比较抽象,导致研究生理解困难。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将抽象的内容图表化、形象化,以便研究生直观理解。例如,采用Flash动画演示病原菌识别寄主的微观过程;借助电镜图片和信号网络图展示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病理过程。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优质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启发式、课题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首先,在正式讲课前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提出一些植物病理学中重要的生物学问题和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分子生物学、功能基因学和系统生物学等方法去解析这些生物学问题和现象;其次,选择一些经典的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案例作为主要授课内容,阐述如何发现、提出和解决植物病理学的问题,并揭示重要的植物病理学现象背后的分子机制;最后,开展案例讨论,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让学生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举一反三,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四)完善课程考核办法,提高教学实效性

在“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学习结束后,除采用开闭卷考试外,还采用文献讲解与翻译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方式。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命题,要求学生在查阅文献资料后,设计出实验方案,然后对实验方案进行小组讨论,考察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子植物病理学”是森林保护学科的学位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可以掌握分子植物病理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植物免疫系统、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分子机制等基本知识。因此,笔者认为学好“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将有助于森林病理学方向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提高学生应用分子植物病理学知识解决森林病理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一)课程教学内容得到完善

通过“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改革,任课教师整合和精选了一些适合林业院校学生的教学实例。这些实例以林木病害为研究对象,如板栗疫病菌、梨火疫病菌、柑橘溃疡病、松材线虫病等,采用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思路和方法开展病原菌群体遗传变异、致病机制、寄主抗病性和病原-寄主互作等分子机理的研究工作。除此之外,任课教师还吸收整理了农作物病害研究进展中的最新重要成果,作为知识拓展讲解的内容,引导学生讨论林木病害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教学实践证明,整合和精选“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不仅显著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课程影响力和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与课程改革之前相比,“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改革后显著提升了该课程的影响力,目前选修“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的研究生除森林保护学科外,还有植物学、林木遗传育种、园林植物等学科的研究生,选修人数亦从之前的10人左右增加至现在的20人以上。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基本上无旷课情况发生。课堂上,学生能认真听讲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交流;课后,学生也能主动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阅读。

(三)研究生学位论文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的结合得到加强

“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促进了森林保护学科森林病理学方向研究生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的开展。目前,近2/3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内容涉及分子植物病理学热点问题,如病原菌致病分子机制、病原菌基因组与功能基因组研究、病原菌与林木互作机制等。大部分研究生将其学位论文的内容发表在SCI期刊上,如《BMCGenomics》《FungalGeneticsandBiology》《PlantDisease》《MolecularGeneticsandGenomics》《PLoSONE》等。这一现象表明,“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本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密切相关[3-4]。

总之,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其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任课教师要不断追踪分子植物病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随时更新分子植物病理学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真正形成教有所成、学有所获的教学相长氛围。

作者:王永林 田呈明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资助项目: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建设,项目编号HXKC15031;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黄栌枯萎病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项目编号YETP0737。

参考文献

[1]王金生.分子植物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3-10.

[2]张娜,杨文香,王亚南,等.硕士研究生分子植物病理学教学现状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3):362-364.

[3]陈媛,苟光磊,卢玲.以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为契机深化算法设计与分析[J].教学改革,2014(3):42.

[4]王永林,田呈明.“菌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1,29(2):61-64.

第五篇: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

本文着重从工程制图课程传统教学存在问题出发,提出了工程制图课程从教学内容设置、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

课程改革;工程制图;高职

1传统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1.1授课形式单调,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

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模式仍然采用先教后练,教师先逐条讲解基本理论,之后学生做一些练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PPT课件,通过简练的语言把抽象的空间几何形体表达出来,但一节课50分钟,学生面对不停的PPT切换,往往是目不暇接。多媒体ppt教学方法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这就会使很多教师过度的依赖教学课件,很少会在写板书或者在黑板上演示图形的图解过程,这样也会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较差。

1.2课时少,任务重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工程制图课时不断减少,但是工程制图的教学内容没有改变,在有限的课时内需要讲制图标准、正投影理论和工程图样的识图,教学要求不断提高。对于大一新生,还没有摸清楚专业方向,专业课程基本没有开设的情况下,要在工程制图课程上要求他们学会识读专业图样,确实很难。面对课时少、教学内容多这样的情况,教师授课压力不断增大。因此,为完成教学内容,教师就必须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教师仍占主导地位,没有多余时间进行师生间互动,习题课、实践课也是能减则减,最后教学效果不理想。

2《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通过调研,本人认为《工程制图》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课程内容设置、资源库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都需要改革:

(1)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2)在内容设置上,注重针对性,即行业性、适用性、先进性,增加实际工程案例教学。工程制图理论性强、系统性强,内容包括制图工具的使用、制图标准;基本投影理论、正投影理论和投影图;工程图识图等内容。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制图工具和制图标准:学生应了解常用的制图工具,学会使用工具、仪器绘图技巧;熟练掌握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严格遵守国标绘图规则。这部分是必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如果教师只是理论讲授课程内容,学生会觉得比较枯燥。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该部分内容安排了2-4学时尺规作图,教师带领学生绘制一些基本图形,例如:绘制直线、等分线段、椭圆、圆弧连接等。通过绘图练习,让学生们熟练的掌握制图工具的使用,也强化了制图标准的实践应用。正投影原理和投影图:学生应掌握正投影法图示空间几何体的基本理论和投影方法,掌握绘图和阅读空间几何体投影图的能力。这部分知识系统性、理论性较强,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但是从土建类毕业生工作以后的实际情况来看,此部分内容实用性不是很强。所以,在安排授课内容时,只讲授最基本的投影理论,而对于直线的相对位置、面上取点、基本体表面取点、平面截切平面体等内容尽量减少课时。考虑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与后面专业识图内容密切相关的平面立体影以及轴测图绘制的内容精讲。专业施工图的识读:学生应熟悉工程工图的内容和图示特点,初步掌握绘制与阅读专业图样的方法,能根据专业需要绘制和阅读工程施工图,是工程制图的重点部分,也是难点内容。因为大一的学生,还没有接触专业课程,没有专业知识,却要读专业工程图,确实很难。因此,在授课内容和课时安排上,尽量补充与工程图相关的专业知识,课时尽量增加。

(3)建立课程核心资源库建设。为学生提供灵活、高效、逼真的操练环境,有助于发现或理解规律的本质,使学生所学内容更好的在实践中检验,更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培养综合能力。《工程制图》课程素材资源的媒体类型包括文本资源、图片资源、音视频资源、动画资源等。以职业能力为线索,选择典型工程实例的图样,系统地规划课程的素材资源。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广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行业信息平台,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影像资料、声像资料和FLASH等教学资料,将抽象的繁琐的投影理论描述简单化、形象化、直观化,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课程学习任务。

(4)加强硬件建设、推行电脑绘图。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工程绘图软件孕育而生,并不断完善。在工程实践中,大量工程制图价软件的使用,提高了工程绘图的质量与绘图效率,特别是CAD软件、BIM等信息化的推广。因此,教学过程中,手绘和软件绘图有机结合,侧重CAD绘图所占的比重。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绘图要求和技巧之后就不断强化读图和软件绘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

(5)互联网+时代下微课资源建设。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微视频等迅猛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信息资源形式,以短小精悍、主题突出、交互性好、趣味性高等特点在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中得到迅速推广。但是,自2011年微课的研究开始在国内迅速开展起来,以“微课”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搜索到的相关文献从2011年到2016年12月共15817篇文献。其中“微课”+“高职课程”为主题的文献有827篇,占微课相关文献的5.21%;以“微课”+“制图”为主题的文献有62篇,微课在工程制图课程的相关研究只占0.39%。由此可见,微课在土建类制图课程中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因此,笔者力求能完整地研究微课在高职教育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并且在微课制作与应用方面进一步探索,解决教育中的现实问题。

(6)考核方式。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各占50%,凡有一项以上(含一项)成绩未达到合格的,不能取得该课程学分。总评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卷面考试成绩(50%)。平时成绩评定依据主要有:出勤情况(5%)及课堂表现情况(5%)、习题集作业完成情况(20%)、A3板图绘制(10%)、平时测验(10%)。期末考试常采用书面闭卷考试方式进行,包括绘图和工程图样的识读两部分内容。采用这样考核方式,学生在平时得表现、平时的作业都计入总评成绩,会激发学生平时的学习热情,减少期末时候考试压力。

3结语

总之,《工程制图》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从课程的内容安排、资源核心资源库的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思考,只有不断探索,不断革新,才能适应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希望能通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对土木工程制图课程进行系统的教学改革,因此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尹晶 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李辉,梁宁等.基于“微课”背景下的工程制图教学模式改革的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0).

[2]朱琳,林丽.《土木工程制图》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2016(05).

第六篇:以人为本电气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

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审视目前的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者关注:首先是对“以人为本”之“人”的理解,其次是对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所涉及到的各类人不同需求的分析。因此,本文按照这样的思路,详细分析了任课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各自的需求,并对其不同的需求提出了相关的研究性论述。

【关键词】

以人为本;教学需求;个案例析;教学改革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颇受相关职业院校教师或职业教育研究者的关注。虽然面对这已进行多年的教学改革,既有总结与分析其研究现状的任课教师,也有结合相关教学改革理论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者。但是,却很少人能够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对目前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探讨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以人为本”为之“人”,然后才能结合其具体的需求探讨课程的改革问题。

1“以人为本”之“人”

“以人为本”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然而对这种教学理念核心内涵的理解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也正是“仁”与“智”论争,使广大的高职教师和研究者越来越对其内涵有了一个明确的理解与把握:从人的特性出发,基于人的发展,根据人的本性而开展的教学管理方式即为以人为本的管理。以人为本的核心在学校管理中就是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管理的根本。[1]在这一段引文里,读者可知以下的事实:首先,“以人为本”是一种管理理念。在以这种思想为核心的管理实践里,一切管理都要从人的特性出发,着眼于人的发展需求。其次,对于教学实践而言,“以人为本”的教学实践是基于“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因此,“以人为本”之“人”就应该是“学生”。再次,既然“以人为本”是一种管理理念,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里,它所涉及到“人”就不能仅仅指向“学生”,而应该是教学活动涉及到的广大师生。尤其是对于教学活动而言,任课教师不仅是教学管理的实施者,而且也是教学管理的客观对象。甚至可以绝对地说,学生的发展取决于任课教师的发展。而任课教师的发展,又取决于教育教学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因此,“以人为本”之“人”,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对象,即参与学习的学生、参与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的任课教师和管理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育教学实践的管理者。甚至还要应该包括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相关的研究者。

2“以人为本”的教学需求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应该是以“需求”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所谓“以人为本”的教学需求,基本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学生的发展需求。对于参与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学习的学生而言,学生的需求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类,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生未来工作的职业需求。对于前者而言,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学生能够满足后者职业需求的前提。众所周知,职业需求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与管理的提升不断变化的,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学生就会不断地产生新的学习需求。因此,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是个持续化的过程。其次,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提升需求。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提升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任课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拓展培养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的知识传授途径与培养途径。因此,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是保证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能够满足学生持续增长的学习需求的最佳途径。再次,教学管理者的创新管理需求。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管理的创新。在创新的带动下,无论学生的学习,还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它们都要表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而这种与时俱进的核心就是对传统教育教学途径的继承与创新,就是对传统教育方法的改革与选择。最后,研究者研究与时俱进的需求。作为职业教育研究的焦点课题之一,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但在这多年的改革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因此,研究者要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结合学生的就业需求,对其研究实践进行与时俱进的研究。因此,研究者研究与时俱进的需求更应该成为“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下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改革的研究对象。

3“以人为本”视角下的教学改革

“以人为本”视角下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其实质就是一种满足各类“人”的不同需求的一种教学更新。因此,下边以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实践所涉及到的各类人的“需求”为视角对此进行详细地分析:

3.1学习需求视角下的教学改革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学生是重要的教育教学对象。因此,把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一个思考对象。由于未来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的不同,他们对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的学习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故而给PLC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那么,怎样教好这门课程,使学生对该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一直以来是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立足点。[2]因此,任课老师的教学改革应该基于学生的需求。高职学生在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满足学业的需求。作为一门技术骨干课,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的考核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因此,满足学业考核的需求是所有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需求。其次,满足继续学习的需求。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也可能是只为满足未来的工作需求。但对于另一部分人而言,他们还有进一步的学习需求。无论是中职学生为了追求更高的学历而要进行的高职学习,还是高职学生为了继续拓展技能而进行的更高层面的学习,他们的学习需求都是彼此不一样的。再次,职业需求。这是所有学生都必须面对的学习需求。但是,对于从维护工作与从事开发研究工作的学生,他们的学习需求也是有所不同。因此,任课教师还应该对此进行详细地分析。

3.2教学需求视角下的教学改革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一般会涉及到两个主体,一个学生,另一个就是任课老师。因此,在教学的视角下的审视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的改革还应该关注以下问题:

3.2.1管理需求化的个性化方法选择

管理需求化的个性化方法选择是各地职业院校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加适应学习的发展需求,选择个性化的考核方法。例如,在新的考核过程中,我们弱化理论占分比例,增强实验项目考核,以此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验、项目设计环节。经过改革,《电气控制及PLC技术》考核分期末试卷、项目设计实物、实验和考勤四部分组成,它们分别占40%,30%,5%和5%。[3]这也就是说,管理需求视角下的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也应该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3.2.2需求化的课程资源构建

对于教学需求而言,还存在一个共同化和个性化的问题。所谓教学需求的共同化是各地所有职业院校任课教师在教学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时所表现出来的共性需求。例如,教学资源的构建。无论是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还是微课进行的课堂教学,任课教师都一定要拥有其所必需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对于情境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而言,教学情境设计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与案例教学法所需要的案例教学资源,都需要各地职业院校的任课教师共同努力构建。因为,尽管各地院校面对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有不同的教学资源需求,但是,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毕竟有其基本的知识组成与操作技能培养的需求。因此,需求化的资源构建是其课程教学改革的课题之一。其次,既然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有共同的资源需求,那么,也就肯定会有其个性化的需求。职业院校个性化需求的课程资源构建就是针对其办学特色的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性的现实,各个职业院校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所需教学资源的差异性。就以微课而言,不仅各职业院校任课教师对其运用存在着差异,就连相同专业的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任课教师而言,他们的微课改革对其教学资源的需求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不同的职业院校应该构建不同的教学资源。

总之,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而这一理念的核心就是不同人在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不同需求。因此,本文结合对“以人为本”内涵的理解,详细分析以上三种不同的教学需求及其视角下的教学改革问题,以供教学改革的参与者思考。

作者:李伟文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系

参考文献:

[1]毛艺林.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管理理念及其践行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4(12).

病理学论文范文7

 

基础医学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奠基石,而随着信息现代化的发展及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面临新的挑战。以病理学为例,通过阐述临床情景模拟法在病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及对其进行评估,来引发医学人士对基础教育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新思考。   1情景模拟的概念   广义的情景模拟[1]是结合专业背景与行业特色,按实际的工作内容给学习者设计直观的、模拟仿真的工作场景,让学习者模拟岗位角色,根据实际工作的程序和方式、方法模拟岗位操作,使学习者在模拟操作过程中,巩固扩大专业知识并培养职业技能素质。而模拟教学是培养学生临床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学生理论学习与实习以及进入社会之间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2]。在病理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2临床情景模拟教学的实施   2.1对象   以河北北方学院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分为两组:1—4班为实验组,5—8班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又按班级分为4个小组。   2.2方法   实验组采用临床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课程结束后都采用试卷和实景操作考核两个方面,同时对研究对象做问卷调查并加以分析。具体的临床情景模拟操作法如下。   2.2.1课前准备   将病理学课程进行优化组合,选择部分章节(如各论中介绍疾病的部分)作为演示内容,在上节课结束前将已准备好的下节课要讲解的临床病例资料通过文字(将资料印制成册)、录像、声音、图片等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实验组并进行简单讲解,要求每个实验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结合所给病例,预习教材相关内容,仔细思考并讨论,形成书面讨论报告,每个实验小组在上课前一天交给教师。并在课余时间每组按照临床病例的需要自行分配角色,按角色模拟排演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临床表现,以此来推测这种疾病的病理学变化。   2.2.2课堂安排   在课堂上先由4个小组学生进行临床模拟演示,然后由每个小组的一名代表发言,向大家汇报讨论结果,其他成员可补充发言。在这期间教师积极与学生融为一体,讨论病例,倾听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并适时地诱导学生,深入讨论,使得授课主题清晰化。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病例讨论的情况,肯定正确观点,剖析错误观点,查漏补缺,总结出本节课的理论知识、重点与难点。   2.3教学方案的评估   在病理学课程结束后给学生发放自制的调查问卷,根据学生期末考试(包括试卷与实景操作)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所得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3结果   3.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试卷成绩和实景操作考核情况   实验组的理论知识成绩和实景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3.2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情况通过自制问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该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受到学生的好评,大部分学生乐于接受,见表2。   4讨论   4.1情景模拟在国内外医学中的应用现况   目前情景模拟教学在医学范畴内应用不广泛。中国的医学学者主要研究情景模拟法在护理专业教学、考核及临床科室护士培训等方面的应用,有统计资料[3]显示,通过模拟法培训过的护士在考取执业证书及晋升职称考试的合格率等方面均比未参加培训的同年资的护士高,同时其论文写作水平及科研能力有所提高,数量及推广新业务能力也有较大的提升。而国外报道,在户外模拟应对突发事件或入院前所采取的应急措施的训练,此训练方法技术作为一项成本投入低而收效高的培训手段正在被大力推广到医学的其他领域甚至其他行业[4]。   4.2情景模拟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4.2.1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习效果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置于一定的情景,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使学生融入特定的情景中去,加深学生对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实验组的理论知识成绩和实景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4.2.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由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逐渐转向“应用型人才为主”。教学实践打破传统教学中的“老师讲、学生听”,而是应以学生为主角,临床病例为基础,以病理学相关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方法。它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与应用,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忙于死记硬背,理论与实践脱节等方面存在较多优势。问卷调查(表2)也显示,有92.25%的学生认同临床情景模拟教学的应用促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同时通过自己亲身体验临床病例并从中学习到一些临床知识,开拓了视野,为今后走上临床岗位奠定基础。   4.2.3培养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人体形态学教学中,用哲学观点和方法论指导学生分析问题,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人体的结构、功能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5]。教学实践不拘泥于讲解病理学知识,还融入了一些哲学的观点和理念,以辩证思维多方面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96.48%的学生认为通过情景模拟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所提高。#p#分页标题#e#   4.2.4以人为本,加强团队协作精神   和谐社会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医学教育是为广大医学生服务的,故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医学知识外,还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在临床情景模拟教学过程中需要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在实践中也发现有内部矛盾,比如有的学生想当医生的角色而不愿意充当病人的角色,这样就需要小组成员之间沟通,最终从大局出发,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从调查结果看到95.77%的学生认为通过情景模拟加深了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并愿意在今后的学习或生活中和其他同学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通过病理学教学实践中引入临床情景模拟,旨在抛砖引玉,引发广大医学工作者的思考,为基础教育快速稳定的发展,也为临床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医学人才拓宽思路。

病理学论文范文8

①可以分解、细化和落实的各类病理制片流程,让精细化管理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以此来提高病理技术实验室的制片质量与制片效率;②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实验室等级,参与ISO15189、CNAS-CL37JCI国家卫计委三甲医院评审与复评等的认证与考核,提高病理诊断与技术行业的等级、地位和公众信任度;③可以让病理技术实验室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以及研究与应用各类新技术,为它提供平台与支撑。

2国内外现状与趋势

欧美先进国家病理学技术实验室的功能与定位十分明确,有资质的实验室平台、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标准化的操作指南和完善的质控体系,而且需要通过相应协会的认证,颁发证书后才能开展实验。在美国,病理技术实验室需要通过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的认证,香港伊丽莎白医院病理学部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通过了国际病理资格认证。我国病理科实验室的建设不仅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也落后于国内同级医院的实验诊断科室。随着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ISO15189实验室认证体系在我国的推广,卫生部2009年《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颁布,以及国家卫计委三甲医院评审与复评工作的开展,对病理科的建设与管理有法规上的支持,对评审、认证与考核有了明确的要求,各技术实验室规模与框架已建立,人员、设施、操作标准也已逐步完善。但管理模式还不统一,管理细节尚有盲区,需要研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提高病理制片的质量和效率。

3我科病理技术实验室的具体实施细节

3.1设置各二级实验室圆形展板

在病理技术各二级实验室中,细化分析制片操作流程的各个步骤,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出精细化管理措施,放在台面圆形分页展板上展示,可一目了然。内容有各实验室的简介、工作制度、收费标准、技术人员资质等级、操作流程、质控标准、培训考核、持续改进、仪器设备保养维护、试剂使用安全规范和应急预案措施,以及实验室的长、中、近期目标,室间、室外质控记录及人员继续教育和科研合作,共15项内容。这些内容是在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著的《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卫办医政发[2009]31号)、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2004.4)、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医学实验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病理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CNAS-CL37:2012,17025)、JCIJCI医院评审标准(第四版)以及2013年江苏省三甲医院评审标准基础上建立的,有标准和规范,内容详细,对病理技术室实验室的科学化管理有极大帮助,也为今后病理技术实验室参加各类检查、评审、认证、考核打下基础。

3.2明确各类技术人员的分工、操作权限以及岗位责任制

三甲医院病理学技术岗位职责一栏分为技士、技师、主管技师、副主任技师、主任技师5级,各级人员在各类病理制片中有不同的分工与职责。我科的病理技术操作权限、晋级,是在人员职称等级的基础上再按制片项目分类培训、考核(理论+实践操作)、授权上岗、质控评估后逐步升级,复评再授权升级进行的。等级分为:简易等级,常规等级,复杂等级。简易等级是指新职工(从事病理技术工作<3年)通过各类技术培训,考核取得相应操作资格,可以进行简单标本制片,职称为病理技师;常规等级是指从事病理技术>5年,复评授权升级,可进行常规标本制片(不含微小、疑难、纠纷类标本),职称为高年资技师或主管技师;复杂等级是指从事病理技术>10年,复评再授权,有高质量的制片,可以进行微小、疑难、纠纷类标本制片,职称为高年资主管技师或副主任、主任技师。我科现有病理技术人员4人,中级职称1人,高年资主管技师授予复杂等级操作权限;初级职称3人,1人从事病理技术10年以上,1人从事病理技术5年以上均授予常规等级操作权限;1人从事病理技术工作3年,授予简易等级操作权限,上述人员均有本科学历,通过(常规石蜡制片、细胞学制片、IHC、冷冻制片、FISH、已开展分子病理学制片项目)培训、考核(理论+实践操作)、质控质量等综合评估后,由科室授予操作权限,每年有复评再授权,现有操作权限持续的评审,比较公平、公开,有效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完善岗位责任制方面,从两个方面入手,①主观上加强人员责任性教育,培养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②客观上制定定期质控与安全管理检查制度,在科务会和质控安全管理会议上分析,针对隐患和不良现象及时纠正,加强措施、完善流程、有整改落实记录。如细化分析病理技术各实验室用电情况,区分哪些是持续不间断用电、哪些是工作时用电,一般冰箱、自动脱水机、冷冻切片机、全自动免疫组化仪、水域式烘箱为持续不间断用电;自动滴蜡机、烘片仪、电炉、离心机为工作时用电;对于工作时用电的线路使用定时供电,即设置定时控制器,在工作日和工作时间通电。日常也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工作完毕及时关闭电源,避免电器引起火灾。科室所有冰箱的温度监控通过物联网的“冷链”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措施较为先进。

3.3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随着病理学技术的发展,病理技术实验室要逐步通过国际标准化认证(ISO15189,JCI等)的趋势。我科2012年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管理小组由科主任、诊断组和技术组的骨干以及专职秘书组成,负责对病理诊断与病理制片质量控制与实验室安全运行进行全面管理。内容包括:实验室的规划设置、工作制度、实验流程、质控与安全管理、培训考核授权、持续整改、仪器设备维护、各类试剂安全管理与使用、废弃物的处置等方面。原则是岗前培训、定期检查和持续整改。培训内容分为:业务技术(各项制片的流程与规范),公共安全(消防常识与演练、危化、有毒试剂的安全使用与应急预案、废弃物品的分类处置与应急预案)。定期检查和持续整改是根据培训内容的不断更新、实际操作是否合理规范来进行不断督促与改进。秘书负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日常性事物的前期协调。

3.4树立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