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风险管理研究范例6篇

税务风险管理研究

税务风险管理研究范文1

[关键词] 企业;税务管理;税务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从当前我国企业发展情况来看,税务风险是企业所要面临的重要风险,并且随着企业规模进一步一步扩大,该风险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就越明显,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是当前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同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企业税务风险控制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理论、制度存在一定的空白,这就导致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中,难以借鉴先进的理论成果,这也会对税务风险控制效果产生影响。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若干内容进行讨论。

一、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理论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刻影响着企业发展。当前,理论界尚没有制定统一的企业税务风险理论,且在税务风险研究中,更多的人将涉税行为的不合法现象定义为税务风险,认为企业在这种错误风险形式的影响下,会“付出代价”。这种思想,与企业发展的规律相适应。

本文认为,所谓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企业管理者能根据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对税务管理中的潜在风险进行控制,最终维护企业效益的一种管理行为。

在企业税务管理中,纳税人应该树立正确的纳税意识,通过科学评估本企业在管理中所面临的税务风险,寻找解决风险的方法,最终维护企业效益。本文认为,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中,应该重视基础信息的积累,通过事先预防、风险分类、原因分析等常见方法如后搜,改进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以提高税务风险管理效果。

二、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是企业成长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管理风险问题,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税务管理风险内容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初创阶段的税务管理风险

在企业成立之初,由于企业规模不大、总资产较少,这就导致企业所涉及的税务管理问题较简单,也容易解决。从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协调、信息不流通是诱发税务管理风险的重要原因;再加之企业在初创阶段需要开拓大量的市场,因此会将管理的侧重点放在业务拓展方面,这也会导致税务管理风险的发生。在企业初创阶段,税务管理风险主要表现为:(1)不能全面的了解税务政策,且在纳税能力上存在一定的缺失,导致缴税过程混乱,最终引发风险;(2)企业税务基础欠缺、会计管理效果不明显,导致企业在应缴金额、未按期申报缴税上存在漏洞,也会导致风险发生。

(二)企业成长阶段的税务管理风险

在企业成长阶段,营销量、服务范围明显提高,且管理规模扩大,相关管理逐步走入正轨,企业已经认识到内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在财务、税务方面投入人力,但与企业同意时期的其他管理内容相比,企业管理的重点依然被局限在企业发展资金筹措、市场扩展等方面。少部分企业受到创业阶段的错误思想影响,忽视了税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导致风险发生。总体而言,在企业成长阶段,税务风险主要表现为:(1)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导致在税务管理中出现多缴、少缴、漏缴等下线;(2)不了解税务政策,导致合理缴税能力确实,引发税务管理风险;(3)尝试“纳税筹划”,但由于对税务管理政策不了解,“纳税筹划”成为额外的税务风险。

(三)成熟阶段的企业税务管理风险

处于成熟时期的企业业务稳定、管理规范、会计制度健全,企业会将管理的重点转移在成本费用控制中,税务管理也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但受到管理模式、税务管理人才队伍规模等因素影响,此阶段企业税务管理风险主要表现为:(1)纳税筹划在税务管理中所占的比例快速上升,但受到经验、专业队伍等因素影响,纳税筹划方案容易引发新的税务管理风险;(2)受传统的税务管理思想影响,不能实现税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融合,导致税务管理与企业发展向偏离。

(四)衰退阶段的企业税务管理风险

处于衰退阶段的企业需要面对企业市场大面积流失、产品积压、员工人心涣散等问题,因此会将工作重点放在新市场开拓、凝聚人心等方面。此时企业所要面临的税务管理风险主要为:(1)欠税;(2)制度流于形式,有意、无意的漏税;(3)盲目的才删管理,忽视了税务风险。

三、企业控制、管理税务风险措施

(一)基本税务风险管理结构

早在2004年,COSO就在《框架》中明确了当前企业税务管理的基本要素,并从内部管理环境、设定基本税务管理目标、评估税务管理过程风险、税务风险控制方法等几方面,对基本要素的构成进行详细讨论。以企业税务管理的内部环境为例,企业在税务管理中,会制定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并讨论各种方法中的风险,通过明确风险属性,分别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同时,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可以随时修正其他要素。

(二)企业税务风险识别

识别、评估税务管理风险是管理税务风险的重要内容,为保证能正确认识诱发税务风险的原因,需要建立税务风险识别体系。常见的企业税务风险识别方法主要为:

1.财务报表分析法。财务报表分析法主要通过企业利润表、现金流动表等为依据,统计当前企业的收入、负债、利润等情况,并讨论其中的分享要素。工作人员可以结财务报表所反应的内容,计算出符合当前企业实际情况的指标,通过比对法,将本企业的财务指标与本行业其他企业的指标进行对比,若对比结果提示两者的指标差别过大,就说明企业可能存在严重的税务风险。在应用财务报表分析法时,可以统计企业早期的财务指标平均值做参考对象,通过对比现阶段的财务指标与前期的财务指标,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财务管理指标走向,进而判断财务项目中是否存在异常项目,进而识别是否存在税务风险。

2.风险损失清单法。风险损失清单法的关键,就是对整个企业风险事件的产生原因进行讨论,与财务报表分析法相比,风险损失清单法的应用范围更广。当前常见的风险损失清单法就是以备忘录的形式,将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形式列举出来,并结合企业当前的管理内容对这些风险进行考察。企业决策者可以结合考察结果,讨论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并提出应对策略。

从税务风险的实际表现情况来看,部分税务现象表现的较为明显,而部分表现的隐秘,但两者都会对企业管理产生影响。为避免风险损失清单中遗漏隐性风险,可以聘请税务顾问,综合讨论税务管理活动可能造成的风险,可有效提高风险管理效果。

(三)企业信息与沟通机制

随着现阶段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企业内部的各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是企业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方法;从企业税务管理风险来看,强化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联系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税务风险控制。

1.构建企业税务风险信息控制系统。从当前我国企业的实际管理情况来看,构建企业税务风险信息控制系统需要重视税务信息的流动,因此,本文认为税务风险信息控制系统包括:内部税务信息反馈、外部税务信息征询、税务信息汇总、税务信息处理子系统。

在应用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系统时,企业决策者应注意基础信息的采集,根据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产品(服务)营销过程中的管理偏差等实际问题,制定阶段性的生产管理大纲,并要求企业税务管理流程严格按照大纲的标准执行。在执行结果反馈的过程中,决策者可以根据不同会计的反馈结果,综合指导税务管理工作。

2.构建企业税务管理活动沟通方式。在构建企业税务管理活动沟通方式的过程中,需要税务管理人员(或组织)的参与。一方面,税务管理组织可以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定期的联系不同生产部门,结合企业当前生产情况、可能产生的绩效等资料,预测下次缴税的实际数额。同时,税务管理人员需要了解相关纳税申报情况,一旦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户县严重的税务管理问题,税务组织可以快速协助有关部门开展税务处理工作,保证税务处理流程额规范性。

随着企业生产、管理规模不断扩大,税务管理风险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优化税务管理措施,是当前企业税务管理工作需要关注的重点。对企业而言,税务管理与控制是其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将税务管理置于整体发展战略之中,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降低税务风险对企业生产的影响。本文简单分析了企业税务风险控制的若干问题,对企业而言,在企业风险管理、控制中,应以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入手,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管理措施,保证税务管理与企业发展需要相适应,最终推动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

[参 考 文 献]

[1]齐东城.税务风险管理研究概述[J].商业文化(学术讨论),2012(4):380-381

[2]张磊.企业税务风险控制与管理[J].金融与财经,2014(13):151-153

[3]齐东城.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J].财政税务,2012(3):99-100

[4]彭喜阳.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及其管理研究[J].企业研究,2013(4):155-156

[5]姜剑.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J].企业研究,2012(6):93-97

税务风险管理研究范文2

【关键词】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成本研究

企业对于自身所负担的税务问题必须要有明确而清晰的认识,不然就会发生严重的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事情。比如,企业在其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按时足量的缴税,结果可能会导致企业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从而使自身的经济利益遭受比较严重的损失,进而迫使企业无法按照既定的生产经营规律运营,从而使得特定企业的税务管理活动发生风险。

一、企业税务管理活动中的风险分类

1.企业纳税流程与国家税法之规定相冲突

如果企业的纳税流程与国家的税法之规定相冲突,其直接结果就是该企业的税务活动违反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其具体表现为不按照规定时间缴纳税金或者不按照规定数额缴纳税金等情形,由此使得企业不得不面临一定程度的税务风险,遭逢一定的惩罚,严重情况会败坏企业的社会声誉,影响到企业的长远性发展。

2.企业在纳税流程援引法律法规不确切,不深入

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中引入一些优惠性政策。然而,存在部分企业没有对其内容进行合理的解读,导致缴款过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3.企业不重视缴税工作

伴随我国企业规模及形式的迅捷发展,很多企业已经深刻感知到税金是企业运营基本成本的一项内容。意外的是,许多企业未能充分重视缴税工作,甚至未将缴税工作列入企业预算。有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缴税按时即可,无需特别管理。

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1.明确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原理

管理企业的税务风险,需要首先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然后将风险管理的原理合理而有序地运用在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进程中,以期实现之后的目的:管理企业需要缴纳的税金,保证缴税的过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贯彻企业的成本节省目标等。与此同时,我们要考量企业自身规划决策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的缴税实务会触及会计处理问题,这里又要严格执行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及相关法规。

2.确保纳税流程符合国家法律制度

在企业的缴税实务中,为有效规避企业税务风险,实行纳税程序和申报工作要符合我国的法律,并且确保风险管理满足我国法律法规的要求。例如在管理企业账簿时,需要对进行实名登记。在管理企业税务档案时,需要进行相应的细致的管理工作。

3.进行充分预测并推断可能出现的问题

企业的业务风险管理之前提:要先将税务风险类型进行充分地预测与推断,然后对其进行有具体针对性的分析。在科学地分析的基点上,把税务风险缩减到最小值,从而保确企业涉税业务够获取到最优的经济利益。

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成本决策

1.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成本的类型

一般情况下,企业所遭遇的风险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所以,作为企业所有风险中一部分,企业的税务风险也会相应地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企业税务风险的严重与否将直接决定企业负担的成本及支出。在分析和管理企业的税务风险时,涉及到的成本包括有:解决税务风险时的成本;税务管理工作的成本以及因风险导致的经济损失等。

2.科学预测企业税务管理的成本

为降低企业所面对的税务风险,我们要在企业税务风险出现之前,对可能导致风险的所有因素进行充分管理以及预测,与此同时,在企业运行进程的内部,针对有可能出现的具体化的税务缴纳过程中对风险进行分析、分解,并尝试性地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解决措施。

3.明确在解决企业税务风险时采取措施的成本

为了能够科学合理地预期企业需要承担的管理税务风险成本,我们要清楚地了解在应对企业税务所有风险时采取的各项措施的具体分项成本,从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增加企业的管理环节,降低企业的损失,确保企业的获取充分合理的经济利益,维护企业的在约定的目标期限内的整体利润。

4.采取措施控制税务管理工作的成本

许多企业为了达到最高最优的经济收益,往往会采取一些较为合理、科学的操作将各自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进行成本最低规划,比如一些企业把他们自身的税务管理工作进行时间节点前移,将之前已经发生的税务风险凝结成可供于日后工作流程借鉴的实际经验,进而,依照该经验进行科学有效的风险预防工作。

四、结束语

企业在进行自身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进程中,需要逐步地有效加强自身管理税务的能力以及管理控制的力度,由于企业所面临的具体税务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效果,导致企业的整体经济利润状况进一步降低,引致企业的未来发展的前途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有鉴于此,为了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企业应当在生产经营活动运行流程中充分明确其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并根据具体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出科学而合理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及内容[J].江西社会科学,2012 (3).

[2]罗威.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J].暨南大学学报,2012(06).

税务风险管理研究范文3

关键词:财务管理 税务风险 风险分析 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6-104-02

企业的税务风险是在企业履行税务责任之前出现的,对于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预先掌握,了解企业税务风险的预先性特征都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成本。所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有效的管理税务风险成本,了解税务风险产生的环节和原因并有效避免税务风险成本的增加是企业拥有良好效益的重要保障。文章对税务风险作出大体的概述,主要从税务风险的概念、形成原因、风险特征、风险管理认识方面来整体把握企业的税务风险,分析我国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企业税务风险概述

1.企业税务风险的概念界定。我国的税务风险研究起步较晚,因此还没有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界定概念。著名的澳大利亚经济学者Michael Carmody,对税务风险进行了较好的概述,指出税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必然性等特征,相关适用的税务机关或者相关税法的在解释方面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会计的记账标准变化和公司监管管理要求的变化等。这些都可能导致企业的税务风险增加。具体的企业税务风险的概念是指企业的涉税行为因为不能正确、及时、有效地遵守税法规定,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现象。企业的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相关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有关的税收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具体指企业应该纳税而没纳税或者少纳税而必须要补税、罚款、缴纳滞纳金的行为,这样会导致企业遭受一定的刑事处罚并且影响企业的名誉,从长远来看更加加大了企业的风险成本。二是企业的一些经营行为适用税法的不准确,具体是指企业没有用好国家在税收管理上的优惠政策而多缴纳了不必要的税款,加重了企业的税务成本。

2.企业税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国际上有许多对企业税务风险形成的原因研究项目,大多数都是运用分类方法作为企业税务风险研究的依据而展开的,举例来看,在2009年尹淑平和杨默如两人指出企业的税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企业税务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这一部分与国家的税收政策和税务部门的工作实施有直接现实的联系,具体是指因为国家税收政策不完善以及税务部门工作效率低且不能运用相关政策和法律对企业税收作出合理规范和调整的时候,这时就会造成企业的税务风险,从而增加企业的税务成本。二是指企业的税务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具体是指企业对税务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强或者企业对税务风险防范的专业性不强,缺乏相关税务风险防范的体制机制等,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税务负担。总的来说企业的税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国家税收政策的不良运用和征管;企业缺乏相关的专业防范意识和防范机制不健全;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沟通缺乏等都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税务风险。

3.税务风险的主要特点。总的来看,企业的税务风险具有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一是具有主观性特征,主要是指纳税人和税务部门都存在着主观性,对税收业务存在不同的认识。同时不同的税务机构对不同的税务政策也存在着理解不同的主观性特征。这都会因为纳税人和征税人缺乏沟通无法形成统一见解而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二是具有必然性的特征,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的最终目的是取得税后净利润的最大值,这从客观上与我国税收的强制性形成矛盾,企业为了追求税务风险的最小成本而造成与税务部门的信息不对称。致使企业难以有效地规避税务风险,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潜在的持续性影响。三是具有预先性的特征,主要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或者税务信息核对时就已经知道税务风险已经存在企业应该实际缴纳的各项税务费用之前的一些相关行为中。也就是说企业的税务风险是在企业需要履行的责任之前产生的。因此企业的税务风险具有预先性特征。

二、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分析

1.企业纳税人员素质偏低。国家对税收采取强制性措施,是因为税收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国家税收的前提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良好的财政政策可以促进国家的各项事业有序发展,而企业税务则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但现今却存在着一些企业对税收认识不足,税务人员素质偏低的现象,主要是指一些纳税人员虽然有的并没有偷税漏税的心理导向,却因为对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认识不足和把握不准确或者主观上没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去运行而导致企业偷税漏税的行为产生,最终可能导致企业面临刑事惩罚的危险,从而潜在地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成本。另一种是企业的纳税人为了个人利益降低税务成本,而从心理上就存在偷税漏税的想法并且善于钻法律的漏洞,存在侥幸心理,最终产生偷税漏税的行为。

2.对税务风险的应对重视不足。对企业税务风险的应对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企业自身存在问题,没有一个健全的税务管理制约机制,导致税务风险发生时,不能够及时地进行补救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的税务风险成本。另一个方面是指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税收管理重视不足的现象,现今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对于中小型的企业而言,其税收贡献较小,不能像大企业那样受到多方的制约和监督,并且对中小型企业的税务控制需要各区、县的税务机关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精力和时间,导致一些区、县的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税收控制力度不强。现今在区、县税务机关普遍存在着抓住大的税源可以明显见成效,而抓中小型企业的小税费时费力从而监管不到位的现象。

3.企业缺乏健全的税务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税务风险成本的措施就是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加强对税务管理的有效控制。现在的一些中小型企业普遍没有建立起有针对性的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并且缺乏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导致企业不能从源头上对税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另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由于企业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容易导致企业对税收情报的收集不全的现象,税收的信息情报可以有效展示国家在税收方面的相关税收政策,如果企业不能进行及时掌握则很容易造成企业的相关财务管理人员不能有效地将国家政策与税务管理进行挂钩,造成企业不能用好国家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而缴纳不必要的税务资金,最终给企业的整体利益造成损失。

三、如何有效加强企业的税务风险防范

1.构建税务管理规范机制。加强企业的税务风险防范需要企业建立健全税务管理机制,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应对过程和方法。首先需要建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企业税务风险的框架建立的核心是对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总体过程,实质上是对企业的内部的整体税务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框架的建立可以有效地保证税务风险的应急方案得到正确的执行。具体的内容有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的反映策略等。具体的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再者要制定一整套的企业风险防范策略,建立税务风险防范委员会,聘请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进行企业的税务管理,可以对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源头,并提出相应的具体应对措施。健全相关的税务管理体制,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内外部产生税务风险的危险,从而有效减少企业的税务风险成本。

2.提高企业纳税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提高企业涉税人员的整体素质是进行企业税务风险防范的基础,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来进一步加强企业涉税人员的整体素质。具体的方法是:首先企业应该开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应用和国家税收政策转变的专题报告或讲座,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纳税人员对税收政策的掌握水平,也能从整体上加强涉税人员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范开展工作的能力,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再者企业还应该加强对相关税务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也能从整体上把握企业所生产的相关产品产生的税务情况,还能及时的了解国家在税收政策上的调整,有效加强企业的综合税务风险防范策略。对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给予重用,让他们成为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中坚力量,从而有效减少企业的税务风险成本。

3.认识企业税务风险危机应对的重要性。我国的税收管理改革正在不断推进,未来各地的税务机关必然被各省局进行集中的统一管理,因此对于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也将成为企业需要不断重视的基础环节,而如何加强企业的危机处理是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在风险危机爆发后企业应该从多方面去有效处理危机,具体来说:在风险危机前期管理中,企业应该从思想、态度、相关体制、物资等方面做好应对准备,制定风险防范的前期应对方案,建立风险危机的防范警报系统。在风险发生中时,要求企业对风险发生作出综合、细致的分析,对风险发生有一个真实的了解,然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有效处理税务风险,将风险的危害降低到最小化。在风险发生后,企业要针对风险的形成和处理做一个细致的总结,充分认识危机产生的原因,以便弥补今后再次发生税务风险的不足。具体的过程如图2所示:

4.企业要进行定期纳税检查。企业进行定期的健康纳税检查可以有效地保证企业实现健康纳税,也有利于税务管理机关的征税安全,可以进一步实现企业的纳税风险最小化。具体做法是企业应该定期的进行一定的税务检查,这样可以及时的发现企业在税务管理上出现的问题。以便在发现问题之后可以及时的进行纠正,也可以聘请相关方面的专业税务审计师对其进行税务审查,可以从源头上消除企业的税务风险。

结语

总之,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不仅涉及范围广、理念新,还需要运用多种学科进行整体的分析和把握。目前来看,在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这一领域,学术界的相关探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更是百家争鸣,日新月异,没有一个完整的定论。需要相关人士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从整体上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成本进行探索,通过不断的研究找出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以及在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到企业税务管理的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 朱光武.基于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成本的研究[J].中国商贸,2014(22):132-132,133

[2] 韩芹.税务筹划的法律风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

[3] 张晓.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

[4] 马婷.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J].投资与合作,2014(11):129-129

[5] 齐东城.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6):99-100

税务风险管理研究范文4

关键词:国有企业;税务;管理;对策;税法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3-73 -02

一、引言

国有企业对于整个国家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国有经济在取得盈利的同时,也肩负着维护国家经济平稳运行的重任。但是由于国有企业在某些行业和领域往往有些垄断的现象,所以它们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不是很强,据有关权威资料披露,国家税务总局曾对多家大型国有企业进行调查和暗访,结果显示,大型国有企业对税务风险管理的意识薄弱。追其究竟,错综复杂,这个现象的背后,有着很多的原因。

二、大型国有企业税务风险意识不强的原因

(一)大型国有企业的定位模糊

要想更深层次地分析国有企业税务风险意识不强背后的原因,必须从源头说起。从新中国建立的那一天起,为了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第一代领导人便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经过和平的赎买政策,将一些生产资料和企业纳为了国有企业。一开始国有企业是不纳税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有企业由最初的放权让利到后来的两步利改税,到后来的利税合一,这些历程都代表着国家在一步一步地摸索国有企业的改革模式。这些改革虽然结束了国有企业不纳税的历史,但是在国有企业的骨子里还是带有浓厚的政府行政的影子,政府仍然对于国有企业有很大的把控权,可以指导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参与利益分配,甚至可以随便调动人事。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很多大型的国有企业的资金和收益仍然由国家掌控,所以从大角度整体来看,国有企业的收益和纳税均属于国家的收入,都是国家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因此在很多人的潜意识当中,认为国有企业的纳税和利润无非是左手换到右手的关系,由于这个“所谓的意识”的存在,造成了很多人对于国企纳税有误区,让国企在心理上对于税法的地位和作用不是特别重视。再加上政府的管理干部中有相当一批老干部的存在,他们仍然会以过去的思维用行政的手段干预国有企业的人事任免、资源调配、资金管理,这样就造成了国有企业纳税的混乱,造成了不良的税务后果,因此,多方面的制度原因最终造成了大型国有企业税务风险意识薄弱的局面。

(二)国有企业本身缺乏防范税务风险的利益驱动

我国的国有企业历史渊源,情况复杂。一路走来各种发展各种改制,本来就造成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经过国有企业二十多年的体制改革,虽然明确了“政企分开、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在2003年,国家又成立了国资委,从此国资委作为出资者开始对于国有企业进行管理,而且出现了政绩导向性的管理办法,这与现代企业的利益导向性的管理模式背道相驰,而且在以往的案例中,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具有公益性和政策性的特点,所以一些税务违规的问题上,都是通过集团公司的高层和税务机关进行协商,实际上在一些违规的税务问题上很难按照税法所规定的执行。

其次,从另一个方面说,国资委的考核制度也严重影响着国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其实,国资委作为监管国有企业的机构,它们考察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利税贡献。说白了就是谁交的税多,谁的业绩就越好。这个观念形成以后,当税务机关要求企业进行补缴税款的时候,大多数企业都会很乐意地悉数交上,而不会去更深层次地研究补缴税款的原因,更不会考虑企业的税务风险。总结地说就是现在的制度和模式造成了国有企业领导对于税务风险的管理没有内在的动力。国资委后来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颁布了一系列办法,把原来单纯的净资产收益率的考核指标改为经济增加值。而经济增加值的核算是税后的净营业利润减去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收入资本成本后的所得。这一考核目标的公布要比以前的更为全面,虽然这一改革有利于国有企业增强税务风险意识,但是这条路仍然很长。

(三)税务机关自身问题

税务机关作为税务工作的专门机构,它们的态度也就决定了监管的力度。税务机关必须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执法,不能因为国有企业财大气粗,国有企业老总根底深厚就妥协。所以税务机关对于大型国有企业税务的征收管理方式以及税务问题的解决机制也影响着企业对税务风险的敏感程度。从目前我国的征收税款的方式来看,我们采取的收缴税款方式并不是很合理,就母亲而言,我们主要还是采用以财政收入为主要核算目说乃笆占苹的制定模式。再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尽平衡,贫富收入差距比较大,因此各地市的税务机关也就“因地制宜”,所以他们的征管方式更多地会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同时由于税务体系中的问题,每一年可能都要有一定的税收任务,所以就造成了各地市税务机关有一定的完成既定税收计划的趋利性。另外有一个因素就是,大型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都比较大,它们能够很显著地影响当地的财政收入,在我国目前唯税收计划论的税收征管体系中,在当地的税务机关完不成本年度、本季度的税收征收计划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寻求大型的国有企业进行税款帮助,久而久之,大型国有企业和税务机关的关系就变得非常暧昧,他们甚至站在了同一战线上,一旦当大型国有企业面临着税务风险的时候,他们就会和税务机关进行协商,从而得以解决。税务机关和大型国有企业之间这种“互帮互助”的关系导致国有企业的税务问题的解决已经建立在了法规层面之外的双方协商的处理机制上,这样严重的影响了法律的公正性,也严重削弱了大型国有企业对于税务风险管理的意识。

(四)税务机关对于大型国有企业的监管有难度

众所周知,大型的国有企业家大业大,经济规模庞大,业务的种类非常繁多,他们的会计核算非常的繁琐和复杂,需要缴的税款的种类非常的多,这就造成了计税的困难。同时,大型国有企业的分公司、子公司遍布各地,有的甚至在国外,这就进一步造成了税务机关的计税困难,而且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人手有限,有些税目需要大型国有企业进行自己申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偷税、漏税的情况。再加上各个地区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在素质、征管手段、征管经费上面有较大的差异,使税务机关对大型国有企业的监管非常有难度。同时,中国的法制制度仍然需要完善,在我国法制化的进程中,税法的公平性、完备性以及实用性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大型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种类十分复杂,一些新兴的业务和交易也在不断的出现,这就使很多纳税业务无税法条例可依,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事先进行纳税安排的难度,同时也无法回避一些税务风险。同时,在税法制度不太完善的中国,各地的税务机关拥有较大的灵活自主决断权,当同一个税务问题出现时,不同的机关、不同的层次或许对这一问题有着不同的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税收征管的混乱,同时也给企业进行税务风险防范管理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三、增强大型国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意识的对策

(一)指标必须得治本,要想增强大型国有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必须从源头抓起,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所以第一步做的应该就是,划清政企界限,建议国家取消对于大型国有企业老总的行政职务,从各个层面规范大型国有企业的行为。让大型国有企业变为与其他企业无异的普通纳税人。消除大型国有企业身上那种自带的优越感。

同时国家有关机构应该加强对大型国有企业的管理,尤其是进一步完善大型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管理制度,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大型国有企业的绩效管理办法里面加上这么一条,增设管理人员的“纳税模范”这一奖惩制度,包括一些纳税方面的指标考核,例如:依法纳税申报考核、依法履行纳税义务考核以及违法违规指标的考核。同时大型国有企业也应该将重要班子成员的升迁和奖惩与税务风险管理相挂钩。在纳税管理方面表现良好的干部,可以在晋升的时候加分,表现不好或者有污点的将被计入档案,当然,如果有严重的违反税法法规的行为,可开除公籍,并且在晋升中一票否决。

(二)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于违反税法的大型国有企业的追究力度。法律就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准则,税法也不例外。当有些大型国有企业破坏税法秩序,违法偷税、漏税,有关机关应该加大追缴力度,同时在国家和省级税务机关网站上通报批评,给这些大型国有企业一些舆论上的压力。同时国家应该明令禁止地方税务机关和当地大型国有企业对于纳税问题上的协商处理机制,不能让两个单位相互勾结,肆意破坏税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同时要加强税务机关内部工作人员的学习,要统一培训工作人员,同时完善税法的有关空白,不能出现一种税不同的机关有不同的征法这种混乱现象。

(三)应该加强有关大型国有企业纳税管理的监督与自我监督。为了保证纳税的进行和税务管理,建议国家应该在大型国有企业内部设置税务监察这一机构,专门监管大型国有企业的税务执行和缴纳情况。同时在职工中应该形成税务监察自律组织,大型国有企业的员工可以监察本企业的纳税情况,并有权利检举。同时在社会上要形成监管的风气,当大型国有企业出现了有关税务方面的问题,群众都可以向纪检部门或者税务机关反映,这些都可以进一步督促大型国有企业进行规范纳税,加强税务管理。同时对于严重违反税务法律法规的大型国有企业,除了税务机关要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有关司法部门也应该追究其责任。同时在银行系统上也应该对这些企业的资信进行处理,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违法税法的成本,可以起到很好的警戒作用。

四、结语

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各个大型企业的纳税管理依然存在薄弱环节,这就要求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实实在在肩负起监管和管理的责任,规范税栈关,加大对国企的管理力度,国家立法机构也应该填补税法当中的空白,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的纳税风险防范意识,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 刘文,对增强大型国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意识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2010,(05):12-13.

[2] 唐冰颖,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J].湖南大学,2013,(12):14-146.

[3] 温小丽,中国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08)::56-57.

[4] 罗威,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J].暨南大学,2012,(06):43-46.

税务风险管理研究范文5

一、企业税务管理活动中的风险分类

1.企业纳税流程与国家税法之规定相冲突

如果企业的纳税流程与国家的税法之规定相冲突,其直接结果就是该企业的税务活动违反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其具体表现为不按照规定时间缴纳税金或者不按照规定数额缴纳税金等情形,由此使得企业不得不面临一定程度的税务风险,遭逢一定的惩罚,严重情况会败坏企业的社会声誉,影响到企业的长远性发展。

2.企业在纳税流程援引法律法规不确切,不深入

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中引入一些优惠性政策。然而,存在部分企业没有对其内容进行合理的解读,导致缴款过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3.企业不重视缴税工作

伴随我国企业规模及形式的迅捷发展,很多企业已经深刻感知到税金是企业运营基本成本的一项内容。意外的是,许多企业未能充分重视缴税工作,甚至未将缴税工作列入企业预算。有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缴税按时即可,无需特别管理。

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1.明确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原理

管理企业的税务风险,需要首先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然后将风险管理的原理合理而有序地运用在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进程中,以期实现之后的目的:管理企业需要缴纳的税金,保证缴税的过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贯彻企业的成本节省目标等。与此同时,我们要考量企业自身规划决策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的缴税实务会触及会计处理问题,这里又要严格执行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及相关法规。

2.确保纳税流程符合国家法律制度

在企业的缴税实务中,为有效规避企业税务风险,实行纳税程序和申报工作要符合我国的法律,并且确保风险管理满足我国法律法规的要求。例如在管理企业账簿时,需要对进行实名登记。在管理企业税务档案时,需要进行相应的细致的管理工作。

3.进行充分预测并推断可能出现的问题

企业的业务风险管理之前提:要先将税务风险类型进行充分地预测与推断,然后对其进行有具体针对性的分析。在科学地分析的基点上,把税务风险缩减到最小值,从而保确企业涉税业务够获取到最优的经济利益。

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成本决策

1.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成本的类型

一般情况下,企业所遭遇的风险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所以,作为企业所有风险中一部分,企业的税务风险也会相应地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企业税务风险的严重与否将直接决定企业负担的成本及支出。在分析和管理企业的税务风险时,涉及到的成本包括有:解决税务风险时的成本;税务管理工作的成本以及因风险导致的经济损失等。

2.科学预测企业税务管理的成本

为降低企业所面对的税务风险,我们要在企业税务风险出现之前,对可能导致风险的所有因素进行充分管理以及预测,与此同时,在企业运行进程的内部,针对有可能出现的具体化的税务缴纳过程中对风险进行分析、分解,并尝试性地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解决措施。

3.明确在解决企业税务风险时采取措施的成本

为了能够科学合理地预期企业需要承担的管理税务风险成本,我们要清楚地了解在应对企业税务所有风险时采取的各项措施的具体分项成本,从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增加企业的管理环节,降低企业的损失,确保企业的获取充分合理的经济利益,维护企业的在约定的目标期限内的整体利润。

4.采取措施控制税务管理工作的成本

许多企业为了达到最高最优的经济收益,往往会采取一些较为合理、科学的操作将各自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进行成本最低规划,比如一些企业把他们自身的税务管理工作进行时间节点前移,将之前已经发生的税务风险凝结成可供于日后工作流程借鉴的实际经验,进而,依照该经验进行科学有效的风险预防工作。

税务风险管理研究范文6

【关键词】 税务风险; 最优选择; 博弈模型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日趋严重。2006年全国各级税务稽查部门共检查纳税人86万户,查补税收收入386.4亿元。2007年全年共检查各类纳税人53.7万户,查补税款430.2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11.3%。2008年共检查纳税人40.5万户,查补收入513.6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19.4%。2009年共检查纳税人31.3万户,查补收入1 192.6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132.2%,超过2006―2008年3年查补收入的总和,比1985年全年税收总额还多。其间包括了北京泰跃、海天房地产、天津龙腾、重庆龙芯等一系列重大案件。在这个背景之下,很多学者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了研究,并且将企业偷税行为作为企业的主要税务风险。笔者认为这里存在两个误区:第一,很多学者在研究企业税务风险时是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的,而在企业实际的工作中,每一个企业都会分为若干个部门,其中就包括决策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及财务部门,而在各个部门的日常运作中,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着博弈,博弈过程往往就是税务风险产生的过程。第二,企业税务风险可以分为主观性风险与客观性风险。偷税行为只能归入主观性风险,表现为企业主动偷税的行为;而客观性风险是指企业未采取任何主观性的税务管理或规划,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税务管理活动方面的风险。由于企业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企业税务风险,就属于客观性税务风险。下面将通过企业部门之间的博弈过程来阐述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二、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

(一)博弈模型的参与者

该博弈模型的参与者有两个: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

(二)博弈双方都有权利作出自由选择

1.研究税法规定。2.不研究税法规定。如果选择前者,意味着本部门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金钱,同时税收的因素会影响本部门制定方案,使本部门的效益无法实现最大化。但最后的结果是导致整个企业税负减轻,企业整体效益提高,而其他部门即使没有付出成本,也能“搭便车”获得额外收益;如果选择后者,意味着本部门可以不用考虑研究税法规定的成本,同时在制定方案时也不用考虑税收的因素,只需要按照本部门的目标制定方案(比如,销售部门在与客户签订合同的时候,只考虑本部门业绩,没有考虑收款方式、收款时间等因素,直接导致企业多交税或早交税;生产部门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只考虑产品的性能,忽略了原材料税款抵扣等因素,导致企业多交或早交税),取得本部门的效益最大化同时还可享受其他部门因为研究税法而创造的效益。但最后结果会导致整个企业税负加重,企业整体效益下降。

(三)假设博弈双方都是理性经济人,都以自身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公司没有统一组织安排的前提下,部门之间缺乏关于税法规定的交流

企业经营过程中,假设双方都不研究税法规定,双方都只能获得5个单位净收益。而如果一个部门研究税法规定,将为企业创造4个单位的额外收益,但同时会付出3个单位的成本。由于企业无法确定额外的4个单位收益与哪个部门有关,因此企业会将增加的4个单位收益平分给两个部门。也就是说研究税法的部门最终只能获得4单位的净收益(5+4/2-3);而另一个部门不研究税法,最后反而将获得7个单位的净收益(5+2)。如果双方都研究税法规定,则各自付出3单位的成本,同时各为企业创造4单位的额外收益,从而最终各自获得6个单位的净收益(5+4-3)。图1的支付矩阵描述了这一博弈。

(四)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各自的选择

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在明确了各种情况下各自的收益以后,都可以选择研究税法或不研究税法。他们需要做的决策是:为了取得本部门利益最大化,应该选择研究税法,还是不研究税法。于是,两个部门之间就开始了博弈。

三、博弈过程分析

两个部门之间的博弈过程如下:先来看生产部门的策略选择。生产部门在选择本部门策略之前,首先会考虑销售部门的选择。根据已知的支付矩阵,可以发现,销售部门如果选择了不研究税法,那么生产部门如果也选择不研究税法,将获得5个单位净收益;如果生产部门选择研究税法,反而只能获得4个单位的净收益。于是,在销售部门选择不研究税法的前提下,生产部门也会选择不研究税法(因为5>4)。如果销售部门选择研究税法,那么生产部门选择不研究税法将获得7个单位的净收益,而选择研究税法却只能获得6个单位的净收益。结果,在销售部门选择研究税法的前提下,生产部门也会选择不研究税法(因为7>6)。综上所述,无论销售部门选择的策略是研究税法还是不研究税法,生产部门都会选择不研究税法这一策略,这也是生产部门的一个占优策略。

同样的道理,如果分析销售部门的策略选择,也会得出类似的结论。即无论生产部门选择研究税法还是不研究税法,销售部门都将不研究税法作为最优选择,这个策略就是销售部门的占优策略。

四、博弈结果分析

第一,博弈双方都得到了一个占优策略,这个策略就是选择不研究税法。因此,在这个博弈模型中就存在一个占优策略均衡(不研究,不研究)。

第二,结合之前的支付矩阵可以发现,这个占优策略均衡并不是最好的结果,很明显如果博弈双方都选择研究税法,那么双方都能获得更多的净收益(因为6>5),同时还能为企业减轻税收负担,创造更大的效益。但是为什么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不选择更好的策略来实现(6,6)这个更好的结果,反而将不研究作为占优策略呢?原因就在于,由于研究税法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创造的额外收益却要与其他部门分享,虽然双方都知道,如果两个部门都研究税法可以获得更多的净收益,但由于同时担心本部门研究税法,而其他部门不研究会导致本部门净收益的减少。结果,博弈双方为了实现收益的最大化,都会选择不研究税法的占优策略。因此,(5,5)是该博弈模型的一个必然均衡结果,而且是一个很强的占优策略均衡。

第三,以上分析的是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的博弈,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都有着类似的博弈过程,通过分析同样可以得出类似的占优策略均衡。

第四,该模型反映了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各部门从实现本部门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所选择的(不研究,不研究)均衡策略的结果,并不如合作策略(研究,研究)的结果,这个均衡策略也是企业产生税务风险的原因之一。也可以说,企业各部门之间在是否研究税法规定这一问题上存在分歧,特别是很多企业老板认为,税务风险是财务部门产生的,与其他业务部门无关,财务部门少交税是理所应当的。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各个业务部门更加缺乏研究税法规定的积极性。而在这种情况下各个业务部门会更加担心研究税法规定反而会使本部门的净收益减少,同样会失去主动研究税法的动力。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企业各个业务部门都不去研究税法规定,更谈不上去识别税务风险,税务风险也就在企业各个经营环节中不知不觉的产生了。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税务风险不仅来自于企业主观的偷税行为,也来自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只要消除这种信息不对称,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税务风险。

五、博弈模型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启示

(一)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对税收法规的学习

只有加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对税收法规的学习,才能从根本上规避企业税务风险。将税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作为企业各部门的日常工作。特别是业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税务风险的重要性,企业要统筹安排各部门的一线员工进行税收相关法规的培训,以降低业务部门的学习成本。同时,还要对业务部门订立合同、拓展业务等经济行为实施税收监管以提高业务部门税务风险识别、评估及应对的能力。

(二)设立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或税务咨询岗位,全程参与企业生产的各项经营决策

通过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来管理企业税务风险,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立税务风险管理部门,该部门应该独立于财务部以外。条件不成熟的企业可以设立税务咨询岗位,帮助各个部门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税务问题。从企业的成立到生产经营决策,到原材料的采购,再到产品的销售等每一个业务环节,都要接受企业内部税务专家的监督,真正通过税收的手段来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

(三)加强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消除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对称

税收产生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而财务部门仅仅只是负责核算和缴纳税收。因此各部门主管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与财务部门、税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定期与财务主管、税务主管的业务沟通,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汇报各自部门的生产经营情况。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遇到了涉税疑难问题,也应及时与税务主管协商,制定解决方案。各部门与财务部门、税务部门还应在事前积极沟通,共同设计最为合理的方案,最大程度地减少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对称,以降低企业税务风险。

【参考文献】

[1] 宋洪祥.企业经营决策的税收管理与风险控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9: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