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初中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国际初中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国际初中教育

国际初中教育范文1

素质教育的提出在于区分旧时期的应试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纠正的是过去的历史教学中片面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将历史教育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中学的历史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课程,使学生获得相应的人文素质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无一不是让学生对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而这些条件也证明了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教育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之上,从而更加精确地阐述了在新时代的情况下从事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在我国中学历史课程发展的进程中,早期的课程设计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带有主观色彩的偏差。例如: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初中中学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草案)》中,强调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是由阶级斗争而形成的。这时的世界史内容具有强烈的战斗性意识,为的是要与帝国主义划清界限,导致学生对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缺乏了全面客观的了解。那一时期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具有极大的意义,但也同时片面理解了国际意识,与真正的国际意识还未能接轨。到了60年代后期,对于历史课程的内容出现了极左思想,导致了中学历史课程“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花”的狭隘排外史。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和世界逐渐融为一体,因此必须对于其他国家的文化以及历史的发展进行了解。随后中学历史教育的课程内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它认为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间里都各自有着不同的成就,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宝库。这时在中学历史中的世界史部分对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了更加客观的评论。学生在后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上更多的是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并形成了逐步面向世界、未来的意识。

二、国际意识教育推动了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的改革

课程专家叶澜曾经说过“21世纪新人的培养,不对学校千百万教师天天进行着的教学实践作改革,是不可能最终实现的”。在历史课程中,实现国际意识教育这一目标必须要从教学出发。每每问起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读书死记硬背”“、做题千锤百炼”为主。由此看出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是单一的,守旧的,也很容易看出学生缺少自主的发现、了解问题本质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老师方面,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在课前对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等都缺乏系统化的设计。在现今的21世纪,过去的备课式教学已被教学设计的理念所代替。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前拟定教学的目标、内容,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学的结构、内容、节奏以及最终能达到的教学目标进行全面系统化的设计。因此,提高历史课程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教学设计都必须以国际意识教育为目标,都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体化国际意识。不同的历史事件、历史问题、历史人物及历史概念等,都要具体的按新课标分为不同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例如凡是课程内容的表述中出现了分析、评价、比较、探讨等字眼,就为运用的层次。如上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时,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时候,多角度、多层次的联系古今中外,通过二战胜利原因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理解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的正义、合理性,体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艰辛,激发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感情等,让学生在中学历史教学阶段初步形成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热爱和平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第二、要关注过程和方法。教改后的历史课程教学注重的能力的培养、方式方法的培养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三位一体的理念。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凸显了历史的学习是从感知到积累,从积累到理解的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以探索性的方式,多层次多角度的看问题、想问题、发现问题,从而与他人进行交流、探讨、学习等一系列的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从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的问题。

第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与其兴趣相关的课程内容。教改后的教学目标从以前的照本宣科的应试教育变成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差距,以及学生的个人情感准备等,在课程内容中体现出了时代的特点,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枯燥的理论原理及概念,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三、国际意识教育丰富了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来源

在校本教学提出以后,不同学校在不同的条件下,按照学校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更加丰富的有特色的课程目标、内容体系,也提供了课堂外的选修、课外时间等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有一部分的学校还纷纷开展一些主题日的活动,在特殊的日子里开展特殊的教学活动、举办重大历史的讲座等,形式多样,让学生用生活化的方式来记忆历史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等。另外,学生们通过学习的内容从身边出发,从校园出发,了解校园历史,提高校园文化。例如在某学校在对学校建校以来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每年以不同的形式来展现校园的风采。因为校园文化不仅包括了精神文化,还包括了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学生在校园中成长,校园文化起到的作用则是潜移默化的。它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而今,我们早已踏进了网络时代、信息时代,网络是个开放性的无国界的小世界,在这个更加便捷的国际交流平台上,只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便能促使学生了解和学习历史。

四、总结

国际初中教育范文2

在教育领域,英语成为发展的重点,将英语国际化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我国初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有很大的困难,主要是国内和国外文化背景的不同所造成的,从而使我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缺乏热情与活力。初中英语教学与国际理解教育的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更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

关键词: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国际理解教育;方法分析

随着我国总体实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在教育领域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适应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趋势。尽管这样,我国在教育上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在英语教学方面。这要求教师在完成英语基础课程教育的同时,还要努力将英语进行国际化,适应全球化的总体要求。通常所讲的国际理解教育,其实就是指将英语学习作为学生了解和认识国外文化的一种方式。中国文化可以对国外进行吸收借鉴,让学生在不同文化交融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可以提高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其各个方面得到锻炼,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1我国初中英语国际理解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对国际理解不足,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较少:

要对学生进行英语国际理解教育必须是以外国文化为基础,我国在这方面还是存在不足的,例如不能够对国际进行准确的理解,同时在英语学习中没能跟中国文化很好的结合。英语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正是基于英语的这种特殊性,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过程应该注重结合本国的文化,使我国文化通过英语这一媒介在国际上更好地传播。我国自对外开放以来,越来越注重与国外进行合作交流,这使得英语教育在我国初中教育领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与此同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越来越多,英语教学在国家教育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往往只注重了技巧,忽视了对于语言应用的教育。其实,外语和汉语存在相同点,都是用来交流的一种工具。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时候,更应该注重对于语言实用性方面的教育。

1.2缺乏国际教育与理解意识:

我国在初中教育上往往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不足,从而让学生对英语存在错误的理解,认为学习英语只是为了考试而已,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热情。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教师们在国际教育和理解方面并未予以关注,从而使我们的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国际相融合,无法对国外文化进行充分地了解。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教师不能单单把它看成一门课程,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真正学好英语,并能够灵活地运用,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进行交流。因此,在教学上缺少国际教育和理解,会让学生降低学习的热情,从而偏离了英语教学的目的与意义。

2国际理解教育的方法

2.1提高中学教师对英语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识: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对学生进行英语技巧的教育,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习英语,学习英语有什么作用,最终引导他们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展现英语教学的魅力。当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对学生进行国际化的教育。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通过自身进行角色扮演来切实体会不同的文化所存在的差异,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与此同时,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时候要多加入一些本国的文化,通过文化交叉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首先从自身做起,必须对国外文化有足够的了解和一定的认知,从而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国际理解教育旨在通过教师学生共同的改变和进步,提高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

2.2进行多样的校园课外文化交流活动:

我国实行的传统教育模式在教学上通常只注重课本的上的知识,缺乏对学生课外知识的涉猎。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时候可以多利用课外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英语知识,更加全面的发展。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区分好先进文化和腐朽文化,在对文化进行学习的时候做到准确恰当。设定不同的情景让学生能够切实进入到一个拥有国外文化的氛围中,在真实情况下对英语进行学习。除了运用以上这些方式以外,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资源,那就是我们学校聘请的外籍教师。他们是完全在一个英语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对于国外的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在英语学习方面拥有很高的话语权,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外教这一资源对学生进行英语国际教育,必定会取得很大的成效。在枯燥的学习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讲座培训,给他们放映经典的英语电影,在愉悦的气氛中对英语进行学习。

2.3革新教学方法:

作为中学教师要有国际化的意识,所用的教学手段要与世界接轨。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将国家理解教育理念融合与课堂教学之中,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搭建高效、科学的教学平台。例如,教师可以尝试将西方发达国家的风土人情制作成课件,给学生视觉、听觉的刺激,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课堂的无限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3结语

通过对英语国际理解教育方法在我国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实践发现,采用这种方法以后,完全弥补了我国传统教育模式所存在的不足,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就是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国外的文化,发现国内和国外文化所存在的差异,通过两种不同文化的交叉与融合,使学生在一种新模式下进行英语学习,找到更合适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得到质的飞跃。这种新的教学方法迎合了当前我国在教育上实施改革的要求,适合学生今后对英语的认识和学习。学生更好地对国外文化进行了解和认识,也为我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所以,初中英语国际化理解教育方法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它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要求,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

作者:吴晶晶 单位:杭州市拱宸中学

参考文献

国际初中教育范文3

(一)初中音乐教学是一个传播文化的媒介,做好这一环节的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的开发工作,将有利于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

从初中生的组成来看,当前国内初中音乐教学招收的初中生组成复杂,分布广。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国家,中华民族灿烂的五年文化和深厚的历史文明都有着十分吸引人的魅力。每一个初中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初中生置身于其中,也必定会受到中华文化和历史文明的感染和熏陶,并通过他们独有的方式,不断地向外推介和交流。由此两方面来看,初中音乐教学针对初中生开展有效的音乐教学进行本土资源的开发工作,能让他们更加意识到自身使命和任务的重要性,让更多的国家和人们展现和继承中华文化。

(二)初中音乐教学是一个传递国际正能量的桥梁,做好这一环节的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的开发工作,将有利于我国国际形象的提升

从目前国内初中生的特征来看,他们普遍年龄较小,生理和心理上还处在有待提升的阶段。这对于一些意志薄弱的初中生来说,往往会出现信仰迷茫、价值扭曲等问题。在此条件下,做好初中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的开发工作,不仅有利于保障他们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状态,而且有利于提升他们对困难的抵御能力,快速深入地适应初中的生活,并在不断的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素养,从而传递出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的开发的正能量,打破一些人对国人的偏见。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部分初中对初中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开发的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高,存在一定的偏见。部分教师认为,初中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只有学习能力提升了,初中生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的开发作用不大。另外一些教师认为,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的开发工作固然重要,但是应该让专门的教师队伍去解决这个问题,与自身无关。这导致一些教师在此方面的投入不够,深入程度也不够。

(二)教育的内容针对性不强

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的开发的内容一般集中在一些流行音乐之中,对于弘扬地方文化方面的音乐教育还不够。另外,教育内容更新不够。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的开发内容与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内发展形势等结合不紧密,也不够深入。目前的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的开发方式和内容仅仅是停留在较低水平。

(三)教育的方法创新不够

目前,一些初中开展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开发的方法,还十分的传统和老套。大多只是采用传统的方式,效果不佳。其没有很好地结合初中生自身的特点和个性发展的需求,没有综合考虑初中生的文化背景、兴趣爱好、领悟能力、思想意识形态等;忽视了初中生自我完提升、自我完善的引导,使得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的开发的方式方法不适应当前初中生自身提高的需求。初中生被动接受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的开发的方式,根本无法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三、加强和完善初中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的开发工作的具体策略

转型时期下,初中的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的开发工作已经变成联络到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我认为,应该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更新初中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开发工作的价值观念

鉴于初中生特殊的心理、思想和政治表现,要做好其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的开发工作,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念。要使得初中生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更强,适应社会的实践性更强,更符合初中生自身发展需求,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开放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的开发价值观。初中的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的开发工作要不断地向社会开放、向初中校园开放。通过信息媒体、网络新媒体手段等多种现代化的方式向初中生实施正确的引导,提升初中生在现阶段多元文化、多种价值观交汇的生活环境中的辨识能力和抵御不良思潮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初中生对各种社会环境、各种文化思潮等的接受能力。

(二)进一步优化初中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的开发工作的教育内容

在当前转型时期复杂的社会形势下,初中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的开发内容必须是符合时代要求,与初中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的开发内容的选择上,要让初中生选择与他们的成才观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作为一个特殊的学习环节,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初中生必须在中华文化熏陶的大环境中,积极吸收中华文化的精神,转变自身的生活、学习态度,培养初中生的积极向上的、诚实守信的环节特性,在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使其思想得到提升,意志品质得到锻炼。

(三)进一步创新初中音乐教学中本土资源的开发工作的教育方法

国际初中教育范文4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英语阅读;课程改革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翻转课堂越来越多地成为众多教师的选择。将其应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也能够收到一定的成效。现通过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生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对传统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挑战。

一、“翻转课堂”模式的由来

“翻转课堂”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Wood-landParkHighSchool)两位化学教师JonathanBergmann和AaronSam的一次教学尝试。他们录制PPT演示文稿的播放与讲解,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只是为了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后来他们把这种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完成课前知识学习,课堂上完成作业进行知识内化的教学模式称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翻转课堂不仅颠倒了传统课堂教学知识学习和知识内化的顺序,而且还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协作探究式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段虹,2015)当前,在很多学科的教学中,都开始逐渐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应用翻转课堂尤其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运用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首先英语教师要成为阅读经验的分享者及领路人,其次要让学生成为阅读课的主体和问题的提出者和解决者。

(一)英语教师成为阅读经验分享者及领路人

英语阅读教学承担了重要的使命,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教师既是知识教授者又是文化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这种多重身份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课前:初中的英语教材虽然版本不同但是大都以某个主题为线索,因此教师应该以单元为主题,提前准备好导学视频、预习导航卡、学习任务单、主题网络资源等。教师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并上传到指定的学生网络群。学生在课前通过资源包,提前学习语言知识内容、自主阅读。课中:教师发放课前准备好的教学辅助材料,第一种方式是发放统一的主题资料,确保人手一份纸质教学资源,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材料中巩固课前学到的语言知识。第二种方式是在全班分小组阅读多份同主题不同内容的材料,学生快速阅读材料,并展开小组讨论。教师在课上对阅读材料进行点评,带领学生赏析选段,提出思辨的问题,引发他们的深层次思考。课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上进行主题检索,扩大知识面。同时,要求学生改写、缩写、扩写、仿写相关内容,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二)学生成为阅读课的主体和问题的提出者和解决者

真正的阅读是学生为主体的自主选择,它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种。遗憾的是,很多英语课题仅仅把阅读课限定为课内阅读。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课内阅读是英语阅读的起点,而课外英语阅读才是学生施展本领的舞台。课外阅读的材料可以基于主题,但是不拘泥于内容,也可以是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的阅读材料。在自主阅读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主题词汇的收集、句式的整理、篇章结构的理解,另一方面要注意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度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在使用课前阅读资源时,学生应该提前分好组,各有分工,然后每个组有一个主要的研究任务。比如文学体裁的作品,不同小组分别从作家、写作背景、情节、人物、主题、与自己的情感链接以及语言赏析与运用等六方面,以问题为支点,对一部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完成学习任务单。

三、案例

国际初中教育范文5

【关键词】政治;时事;案例

在初中政治教学时,部分教师忽略了在课堂上渗透时事政治给学生,从整体上分析初中政治教学,在开展应试教育时,初中政治试卷会经常出现一些时事政治热点问题。当前新课改将时事热点问题引进到初中政治教学中,因此初中政治课堂上渗透时事政治是非常重要的。

1.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时事政治重要性

在开展初中政治教学时,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初中政治教师在课堂上会给学生总结当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时事政治,通过初中政治教师对发生的时事政治进行分类总结并直接发给每位学生,然后让初中生根据教师总结的时事政治进行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全面培养初中生的政治素养。不利于初中生今后的政治学习,当初中生升入高中以后,由于没有很高的政治素养,导致学生跟不上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思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为了提高初中生的政治素养,需要政治教师将时事政治合理的渗透到初中政治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平时多关注社会当前时事政治新闻的习惯。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初中生政治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进行相互结合,全面的提高初中生课堂政治学习质量。帮助初中生逐渐提高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初中政治知识理解能力,初中生全面提高政治素养,初中生通过掌握我国大政方针以及社会上的时事政治新闻,有效提升学生初中政治课堂学习效果。

2.在初中政治课堂渗透时事政治方式

在政治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以学生为课堂主体,针对在课堂上初中生播报当前社会的时事政治新闻,教师应根据这些新闻信息组织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教师应根据播报的时事政治新闻信息,找出对课堂政治教学有帮助的信息。在政治课堂上组织学生根据国际海牙仲裁协议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适当引导,并给出指导意见,使学生更加理性的去分析问题。通过教师合理的将时事政治引入到政治课堂中,使学生们意识到时事在政治的重要性,并不是单单为了应付政治考试而学习时事政治。通过在课堂上渗透时事政治可以提高学生整理时事政治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合理渗透时事政治新闻信息,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所学的政治知识,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政治知识的能力。

3.分析初中政治渗透时事政治和案例教学方法

3.1把握时事政治案例教学的重点

在开展初中课堂时事政治案例教学时,政治教师应该严格筛选时事政治信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兴趣,应该使学生明确案例具体作用,教师在选取政治新闻信息时,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课堂教学时政治教师可以将经济全球化渗透到政治教学中,在课堂上引入中美贸易战案例,贸易战由多方面因素引起。为了让学生了解贸易战不单单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分析国际上当前局势,使学生了解中美关系,帮助学生了解到美国跟中国和美国跟日本之间关系存在着差异。得出维护国家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国家利益,需要提高民族责任感和荣誉感,有效维护国家的利益,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案例教学,帮助学生加深政治课堂理论知识。

3.2采用多元化方式进行案例教学研究

在课堂上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在政治课堂上渗透时事案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合理应用到教学课堂中。教师在课前通过引入PPT以及相关视频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兴趣。在开展哲学生活指导课堂教学时,如果只是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政治理论知识内容,学生不能充分的理解到哲学给生活带来的乐趣。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热情,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合理的引入寓言小故事,通过讲解寓言小故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帮助学生详细了解哲学的含义。在初中政治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合理引入案例,有效集中初中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顺利开展下一政治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时教师根据本节课堂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创建相应情景展开课堂教学。使初中生熟练的掌握当在生活当中如果遇到相同问题时,应该如何进行处理。在课堂上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对问题进行处理,通过学生独自解决问题,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更加的成熟、稳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政治课堂上教室合理渗透时事案例,可以全面提升初中生政治素养,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知识兴趣。通过政治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引入时事政治新闻信息,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讨论,逐渐培养学生分析案例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创建不同教学情景,通过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积极性,可以有效的提升初中政治课堂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余婷婷.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跨学科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2]高灿灿.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的有效渗透[J].新课程•中旬,2018,(9):54.

[3]陈晓伯.巧用时事热点,促进效率提升——初中政治教学中时事热点渗透策略分析[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6):164.

国际初中教育范文6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时政教学;引入策略

一、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价值

将时政新闻与初中政治课本知识相结合,创新和发展时政教学模式,对于打造高效初中政治课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将时政教学模式引入初中政治课堂的价值。第一,可以拓宽初中生的国际视野。因为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时代,国际视野的培养至关重要,而且时政新闻有很多也涉及多个领域和国家,让学生了解国际大事,提高文化品格。第二,顺应时代对教育行业提出的发展要求。新课标主张以学生为本,因此,应该及时转变“填鸭式”教学模式,将时政教学引入初中政治课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师与学生之前的互动和交流,形成良好的教学关系,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打造生动具体的初中政治课堂。第三,丰富课堂内容,实现教堂结构多样化。现如今我国初中政治课堂大多内容固定,结构单一,学生只能在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中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将时政新闻引入课堂教学中能够实现课堂内容的丰富化和课堂结构的多样化。第四,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将时政教学模式引入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五,增强政治教学的时效性。初中政治教师将实时的新闻热点作为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时效性,能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热点和人们主流的思想动态,也能熟练地掌握初中政治教材中的相关知识,从而加深印象,使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更有效果。

二、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方法探讨

(一)深入分析教材,选择时政新闻热点

如果教师选择的时政新闻脱离教材,就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抓不住重点,不能进行高效、有针对性的学习,所以,教师要增强时政新闻和教材知识的黏合度,注意根据初中生的兴趣爱好筛选出一些能够引起他们关注的,能够让他们产生兴趣的时政内容,从而使政治教学紧随时政热点,与时俱进,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此外,初中政治教师尤其注意的是,要选择正面的时政新闻,因为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选择一些负面的时政新闻可能会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选择一些有正能量的新闻开展教学,通过积极向上的内容确保学生思想走向的正确性。

(二)利用时政导学,采用问题跟进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初中政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时政素材,并将时政素材进行整理,从而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启新课题,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投入深度学习中。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时政导学不能平铺直叙,要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对时政新闻进行加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展示,从而为新课时的学习开一个好头,激发学生对于政治课本内容和时政新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政治核心素养。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导学中采用问题跟进的方式,在时政导学过程中设置几个问题。因为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以问问题的方式进行导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后续的学习当中。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时政教学过程中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但充分利用了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问题驱动学生的思考动机,使学生对政治知识学习产生兴趣,还提高了初中政治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开展时政案例的讨论活动

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引入时政案例,并让学生和同学们一起参加讨论,可以让枯燥乏味的政治知识变得具体化、生活化。而且学生在讨论时政案例的过程中,其分析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以初中政治课本内容为基础,在课前提前准备好合适的政治新闻,并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观看完成之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开展讨论活动,针对刚才观看过的时政视频,结合课本内容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使学生熟悉社会热点和国家动态,还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将时政新闻和课本知识进行结合的统筹能力。在激烈的讨论后,教师可以请某些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方向有误、思考不全面的学生进行及时的修正和补充,确保学生理解的正确性,避免学生的政治观念发生扭曲。

(四)创建时政公众号,实现时政教学形式多样化

新媒体在教育事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媒体不但开启了媒体新纪元,也在教育事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初中政治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确保时政教学课堂方向的正确性。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可以选择与初中政治课本内容密切相关的时政热点,并对这些时政热点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将整理后的,与初中政治课程相匹配的,适合初中生学习的时政新闻在学校创建的时政公众号上,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定期推送相关的时政热点新闻。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但可以更加高效地掌握初中政治课本上的内容,还能将课本知识与时政热点新闻融会贯通,从而加深自己对政治知识的理解。除此以外,学生还可以在公众号文章下方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政公众号能够将时政热点知识和政治课本内容知识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大大提高了初中政治教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

三、结语

国际初中教育范文7

关键词:右脑开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应用策略

根据两侧大脑的不同生理特征,同时出于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培养的考虑,我国教育更倾向于对人体左脑的开发,而忽视了对右脑的开发,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难以得到提升。本文的研究课题——初中生物中的实验教学,是以实际生物体作为研究对象所开展的一种教学,教学过程中所要运用到的学习能力,与学生右脑所控制的相关区域联系密切。因此,加强学生右脑开发,会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带来很大帮助。本文将就右脑开发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一些简要的论述,望对广大初中生物教师有所帮助。

一、脑科学与教育

脑科学是一门对人类大脑结构及其功能进行具体研究分析的学科,其主要目的是研究人类的脑认知意识和智能的本质与规律,已经成为本世纪最具有挑战性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话题,引得各个国家争相关注并进行研究。国际上对脑科学的研究要提前一些,美国、欧洲都有相应的脑科学研究计划,而我国则是在近几年来加强了对脑科学研究的重视。理论上讲,直到20世纪初期,脑科学才与教育有了更为紧密的联系。日本作为第一个明确提出开发右脑潜能观点的国家,制定了脑科学的相关研究推进计划,计划具体包括“阐明脑功能、征服脑疾患以及开发脑型计算机”这三个方面的重要举措;紧接着,美国在1989年率先做出了进行全国范围内的脑科学计划的提议,该计划一经推出,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以及诸多国家进行积极响应,使之成为一场全球性的脑研究活动;随后,在2013年美国又公布了“脑计划”,其主要目的是推进创新神经技术;我国则于2001年9月正式参与人类脑计划研究,我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到了要增强对脑与认知科学规律的探索。我国的脑计划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中国脑计划领军人物蒲慕明所带领研究的“一体两翼”结构。可见,对于人脑开发的相关研究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及社会进行密切关注,并且应用到教育领域。脑科学的相关科研成果正在对人类自身发展以及教育领域的进步产生着前所未有的影响。教育在宏观上是对人类素质和能力进行的提升,而究其根本是对人脑进行塑造的一个过程,脑科学的逐步发展为我们认识教育本质及人类的学习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支持,对国家发展与进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从国家及社会的宏观发展趋势来看,脑科学与教育领域的关联性正在不断地被深入探索与挖掘。因此,学校、教师及学生个人也应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重视对右脑的开发与利用,为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推波助澜。

二、人类右脑的主要功能

实际上,右脑是人类祖先对于那些无含义基因进行遗传的保留区域。也就是说,人类祖先将原始的基因信息都保存和存储在了人类的右脑的原皮层之中。并且经过人类几百万年的进化,积累了许多与自然界和社会抵抗的经验,再对这些经验进行总结,通过基因重组的方式重新存储在人的右脑皮层中,致使人类右脑原皮层具有了工作能力。对于非抽象性的定理和概念,主要是由右脑进行思维的。右脑是“图像脑”,右脑侧重于处理感官所能感知到的信息,并且将感知到的信息转换为图片的形式进行传递,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对信息的处理。因此所能够处理的信息量大且处理速度很快,属于输入型大脑,充分体现了人的潜在意识;而由于人的语言中枢存在于左脑皮层中,就导致人的左脑与右脑对于信息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左脑更倾向于将感知器官发现的信息转换为词汇,以语言的形式进行传输,所以左脑主要完成需要语言逻辑进行分析的理性问题,被称为“文字脑”。这也就导致其对于信息处理的速度相对较慢,属于输出型大脑,是人的显性意识的具体体现。右脑皮层另外一个杰出的贡献就是使人类具有创造性思维。这是一个高级思维的过程,是指在人类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分析,从而产生与已有的认知基础不同的信息结果,能够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使人具备了非凡的工作能力。人的本能反应也是存在于右脑开发的原皮层中众多工作能力之一。当一个人遇到危险时,其第一时间的反应是难以根据书本上的专业知识对危险处境进行解决,这时,右脑开发的巨大潜力就能够及时帮助人们从危险中脱离出来。那是因为隐藏在右脑中的先祖所留下的遗传基因会唤起人的本能反应,使得人们在条件反射的状态下做出对自身机体最有益的反射。此外,人的右脑还掌握着人类的一些高级情感,也就致使人的右脑开发能够控制人的心态,进而左右人的行为。在通常状态下,右脑可以控制人的喜怒哀乐和个人行为,使人维持稳定的情绪状态。右脑具有杰出的记忆能力。我们所接受的传统教育观念一般都是进行左脑思维,从而导致了一般人都是左脑发达,右脑潜能被发掘的程度很小。由于右脑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刺激,在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下,右脑就会被闲置。但是右脑的记忆能力是左脑的10万倍,是高速脑,能够储存人类的长久性记忆,而左脑则是低速脑,只能进行短暂性的记忆。因此,想要进行人才培养,就要把处于沉睡状态的右脑充分开发出来。

三、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与右脑开发

1.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物实验教学作为一门以物体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需要对所要实验的对象进行实时监测,细致入微地观察实验体在实验前后发生的变化。将当前所看到的与过去看到的表象相联系,并对所观察到的变化进行总结,得到一定的实验结论,这都是右脑功能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右脑的开发程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使初中生物教学的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观察的实验,比如可以让学生观察一棵植株发育的全过程,再将其整理成植物生长日记,或是组织学生定期到户外的公园等地进行采风,让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生物体,切实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

2.注重提高学生的绘图水平

绘图是对实验结果的直观体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自然也离不开绘图这一重要环节。这是一个需要学生对实验对象进行细致观察的过程,观察其每一个微小的变化,从而对图画进行构建。在构建的过程中,掌握该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以及在不同时期其结构的主要变化,能够充分活跃学生的理性思维,并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相应的形象对象,加强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同时还通过构图的过程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3.着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的规划和实施来进行完整的生物实验过程:先制定完整的实验计划,再逐步完成计划,最后通过实验的过程对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及概念进行总结和梳理。在完成实验后,要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反思,回顾自己在实验中所犯的错误,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同时还能够发现实验中自己不甚理解的地方,及时向教师进行请教,对自身知识网络的构建起到一个良好的规范作用。这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一个过程,符合新课改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要求,促进对学生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这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工作,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决。教师还可以督促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实验结果进行探讨,使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与沟通,互相交换意见,完善自身知识储备,也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4.要注重左右脑并行开发

脑科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人类的左右脑并非是完全独立进行工作的,几乎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通过两侧大脑的协同配合共同完成。左右脑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其侧重点有所不同,导致两侧大脑在相同的反映区域上的活动强度有区别。左脑与右脑本就是起到协同作用的一个有机体,二者通过相互配合,从而为人体活动提供支持。因此,两端大脑的开发缺一不可。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并不是指完全放弃对学生左脑半球的开发,教师应避免这一误区。在整个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引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总结出相应的知识点,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左右脑协同作用来完成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使右脑开发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脑科学全面开发的角度来研究初中生物实验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生物综合水平具有积极影响,为给社会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做出努力。

四、结束语

右脑开发控制着人们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同时,右脑还隐藏着无尽的潜能尚未被完全开发,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右脑开发的重视程度,从根本上对学生的生物实验学习水平进行培养,对学生观察能力及绘图能力进行提高,充分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左右脑的协同配合,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进一步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叶迪.浅析右脑开发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人间,2016,224(029):260.

[2]刘文星.如何有效进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7.

[3]邵倩.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发右脑的研究——基于形象思维的训练[D].苏州大学,2010

国际初中教育范文8

1、用新闻热点开始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老师能否充分得培养学生对初中政治的兴趣,关键在于能否创造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将学生们导入新的课堂。用最新的国内外新闻热点作为一堂初中政治课的开场能够帮助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在初中政治的备课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吸收有意义的时事新闻。在上课前通过提及时事新闻导入课堂,则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时事新闻,提高学生认识能力

时事新闻的显著特点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深厚的思想性。而在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时事材料虽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初中政治课堂上穿插一些具有很强的新闻时效性的时事,增强实例的新鲜性和现实性,从而使得学生对课本知识点有更全面的理解。在初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把国内外的时事新闻和教学内容相结合来分析课本知识点,通过理论和现实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此外,在此过程中,教师所选择的时事新闻一定要和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联系性和说明性,以确保时事教育和初中政治教学相结合的效果。

二、如何选择时事新闻

为了确保时事教育和初中政治教学相结合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在时事新闻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一下几点:

1、注意时事新闻的时新鲜性和现实性

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所引用的时事新闻,应该充分注意其时效性、新鲜性,这有这样才不失时事新闻的特征,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此外,还应注意所穿插的时事新闻应该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实践有着一定的交集,要从学生们的身边出发,向国内、国际扩散。引用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相贴近的时事新闻,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初中政治课堂的实效性。比如说,在《大长今》风靡国内的时候,我正在讲授初中政治哲学部分的内容。在讲到发展论、矛盾论等理论知识的时候,学生们会感到陌生和枯燥,但是我经常会引入《大长今》中里主人公的实例来分析课本上的理论,收到了不错的课堂效果。学生们不仅注意力被提高了,而且对理论的理解更直观、更深入。

2、注意时事新闻的时效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新闻热点时时刻刻得发生在国内、国际的每个角落。每天都有丰富多彩的时事新闻被通过各种媒体渠道传递给社会。教师在选择时事新闻和初中政治教学相结合的时候,更应该注意所选择的时事新闻的时效性。教师只有全面、灵活得选择时事新闻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事新闻的选择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质量的精炼,只有引入有针对性的时事新闻,才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得理解课本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注意时事新闻的综合性

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引入的时事新闻应该注重其综合性。所谓的综合性,就是要综合、全面的分析所选择的时事新闻,从多个角度、层次来理解。比如,在讲到国家政府职能的时候,我们可以引用国家“抗震减灾”的新闻来分析,政府是如何充当人民旨意的捍卫者和执行者,政府是如何通过财政调节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保障的支出等。这些空洞的理论的知识,通过学生们所关注的新闻时事来分析,增强了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通过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来分析新闻热点,避免学生片面看待新闻热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将社会和课本理论知识看成一体来学习。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