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共7篇)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共7篇)

第一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1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概述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快速的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大大增加,深基坑支护技术成为了建筑过程中重要的技术保障。由于建筑公司和队伍在实践过程中对深基坑支护技术不断的完善和升级,大量的新技术、新结构和新工艺在设计坑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的城市建筑间距很小,有的深基坑边缘距已有建筑仅十几米、甚至几米,给基础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给周围环境带来极大威胁,也相应地增加了施工工期和施工费用。另外,原来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理论、设计原则、运算公式、施工工艺等,已不符合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的实际情况,导致一些深基坑工程出现事故,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深基坑支护的安全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应予以高度重视。此外,在进行深基坑建设时,施工人员需要对深基坑周围的地质和水文条件、降水量、排水量等进行综合考虑,从而确定合理的深基坑建设类型和深度,加强设计的合理性,施工的稳定高效性以及整体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建筑工程地下深基坑支护的内容大致如下:包括深基坑工程,深基坑工程是一个安全保障的支挡工程,它建设的目的主要是对深基坑开挖实施保护,降低施工周围环境的破坏程度,保障地下主体工程安全施工等;还包括在深基坑工程过程中的其他方面的施工,如土方开挖、施工机械的利用、降水防水等。

2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

2.1支护结构设计中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选择不当

深基坑支护结构在设计过程中应预先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分析施工环境的地质条件,而地质压力是影响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在深基坑开挖之后,相关的土体物理参数时刻都在变化,无法对其进行具体估计和分析,而这会直接影响到土压力值的计算。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当内摩擦角发生微小变化时,其土压力就会随之发生改变;同样,开挖技术和结构设计的不同,也会导致土压力的改变。由此可知,许多外在因素都会造成深基坑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改变,从而最终影响参数的取值。

2.2深基坑土体的取样具有不完全性

在设计深基坑支护结构之前,必须要对环境周围土体进行考察,选取土体样本,分析其物理参数,确保地基土体适合深基坑的施工。根据国家关于深基坑施工的相关规定,在施工范围内的钻孔采样数目不应过多,这时因为过多的钻孔会提高施工成本,降低工程效率。但是,由于地质结构相对复杂,有限、随机的样本无法完全表征土体参数。因此,支护结构的设计也无法反映真正的土体状况,为实际的施工建设带来影响。

2.3深基坑开挖存在的空间效应考虑不周

根据大量的施工经验可知,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深基坑水平位移最大处位于中间位置,而两端的位移较小。而由于空间位置的结构会影响到各边界的受力情况,需要对深基坑的空间效应进行仔细分析。对于深基坑的设计通常是在平面中考虑的,比较符合细长条深基坑的实际情况,而无法适用于其他形状的深基坑,在这种情况下再使用传统方式将会严重影响到实际施工质量,给工程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应在传统设计方式的基础上,仔细考虑深基坑开挖的空间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调整。

2.4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与实际受力不符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十分复杂,采用传统的极限平衡理论已经无法精确计算出土体受力。极限平衡理论是以开挖后土体结构与开挖之前相同的前提下进行的,但是实际中开挖后土体的物理参数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在实际工程中,有些依据极限平衡理论设计的支护结构符合安全标准,但在实际施工中很难达到标准;而有些安全系数较低的设计方案,甚至无法到达要求的,在实际施工中仍然可以执行。因此,在实际开挖过程中,不能只根据极限平衡理论进行施工,还要根据土体实际情况,考虑到土体受力,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调整。

3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彻底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

现阶段,随着我国建筑水平的提高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经验技术的累积,已经对深基坑土壤结构受力有所了解,并逐渐改进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法,进行技术创新。但是由于国际上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整体设计水平仍然不高,精度较低,并且没有同意的体制进行规范。我国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极限平衡原理分析土体的受力,但是分析结构与实际情况会有所偏差,无法保证施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深基坑支护机构设计的要求,应摒弃传统的设计观念,在实践中创新,逐步建立起新的设计理念,提高支护结构设计的准确性。

3.2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管

深基坑支护系统的施工质量,对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有着重大的影响,但由于深基坑工程特别是土钉墙和喷锚工程专业特殊性强,许多施工单位缺乏岩土工程专业工程的相关经验,出于利益的驱使,偷工减料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对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的不负责,因此土建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应对负责人权责明细,以此杜绝此类事件发生,保障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

3.3重视施工过程的观测

深基坑的土方开挖原则应用在深基坑土方施工之前,需仔细定夺挖土的方案以及施工组织情况,并按照“开槽先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多挖”的原则,面对突发情况,良好的观测体系能有效地保障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深基坑边坡的变形大小、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变形大小等,对超过设计允许范围内的情况应立刻停工检查,避免潜在的危险进一步扩大。

3.4探索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式

目前,随着建筑技术的提高,深基坑支护结构已经不再拘泥于传统设计方式,而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符合土钉墙等新型支护机构形式融入到设计中,并且大多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设计方案。这样的新型结构方式需要重新建立新的计算模型,对于深基坑变形的预测可以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将深基坑支护结构侧向位移随时间变化的监测数据系列设为,根据时间序列的理论就可以对其建模、预测。同时根据结构的不同设计新方案,并通过预测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及与环境的适应能力方面,进一步确定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造价合理。

4结语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速度加快,高层建筑得到了大量的兴建。与此同时,大量高层建筑的兴建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比如高层建筑往往处于城市比较繁华的地段,此地段的建筑间距较低,高层建筑的修建会对周围建筑产生影响,同时地基的牢固性会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加而降低,从而导致高层建筑安全系数的降低。针对以上问题,深基坑支护技术能够很好地进行处理,由于,深基坑的开挖和支护技术是一项跨学科、综合性的技术,它结合了水力学、土力学、材料力学以及结构力学等学科的知识。同时此技术在实施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结构、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等多方面等多方面的因素。深基坑支护技术作为各个功能的独立体系有机结合而成的整体,其内部各项技术都应该充分进行融合和协调,确保整体功能的实现,从而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过程的高效稳定性,最终促进高层建筑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实现。

作者:李荣 单位:中山市古镇镇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第二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初探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对策

(1)树立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因为施工的主体是施工人员,要想保证施工质量,必须树立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因此,树立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对于施工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质量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一些关于质量问题的讲座和宣传活动,让施工人员学习,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慢慢的树立他们质量意识,在施工过程中有意识的注意质量问题,按照标准的施工流程进行施工,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正,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降低安全隐患。

(2)建立健全建筑行业的准入制度。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建筑施工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而源头就是建筑行业的准入制度。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建筑行业的准入制度,不断修改和完善,确保这项制度的科学合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查,一旦发现没有相关合格证或者合格证缺少的的施工单位,必须让其停止施工。其次,规范建筑工程的承包程序和相关手续,避免非法承包建筑工程的情况发生。对于想要承包工程的施工单位,应该让其严格按照承包程序进行承包,防止越级承包现象的发生。最后,对于每一个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责应该明确分工,避免出现问题后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发生。总之,建立健全建筑行业的准入制度是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对策。

(3)选择质量过关的原材料。

原材料的质量是施工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选择质量过关的原材料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应该重视原材料的采购工作和验收工作,严格按照采购流程进行采购。例如:采购部门可以从具备一定采购资质的供应厂家中选择一家信誉度高的厂家进行采购。同时,施工单位要不断完善进货检验的记录工作,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此外,我国建筑市场的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选择施工材料时,必须严格按照前期的设计要求选择原材料。对于质量不符合标准的原材料一律不能使用。此外,相关部门还要做好建筑材料的监控工作,强化监控力度,避免因材料问题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

(4)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施工水平。

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然而,我国的建筑单位很多施工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其施工水平并不高。因此,应该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和学习,给他们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让他们学习更专业的施工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具体的建筑施工中,提高施工质量,保证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可以实行一些奖罚的措施,对于培训和学习过程中表现优秀的施工人员进行奖励,激励他们有更好的表现,对于工作责任心不强,施工技术不过关又不愿意主动学习的施工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这种惩罚对于他们是一种监督和督促。总之,就是要整体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确保施工质量。

(5)不断改进和引进新的施工工艺。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施工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建筑单位和使用者的需要,因此,施工单位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引进先进的施工工艺。这就需要施工单位要有一颗学习的心态,可以学习同行和国外的先进工艺,结合自身情况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质量的提高,此外,施工单位还可以鼓励施工人员进行一些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在确保创新的技术没有任何问题之后,将其应用到具体的建筑施工中。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施工单位的发展,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

(6)不断完善质量监督体系。

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还不完善,因此,相关部门要从实情况出发,不断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并不合理之处及时修改,使质量监督工作有章可依。质量监督体系完善之后还要加强执行力度,确保这些监督体系能够有效地执行,在发现质量问题时应该进行及时和严肃的处理,避免再次发生此类问题。这是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可以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降低使用者的危险系数。

2总结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采取有效对策进行解决。本文从“对于建筑市场规章制度的执行意识不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三个方面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从“树立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建立健全建筑行业的准入制度、选择质量过关的原材料、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施工水平、不断改进和引进新的施工工艺、不断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六个方面探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希望对建筑工程施工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作者:马书杰 单位:河南永盛环境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第三篇:建筑房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1施工技术

房建施工技术和质量问题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这主要是因为在房建工程中涉及到很多施工环节,这些施工环节离不开对各种施工技术的使用,所以要想对施工质量进行保证,就要在施工过程中将人才与科技等方面结合在一起,施工技术作为施工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对象,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将会对工程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换句话说,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使施工进度得到提高,同时还能对建筑质量进行保证。因为多数房建施工作业需要在露天环境中进行,因此房建施工都会存在自己独特的施工技术,只有施工技术得到了保证,才能避免留下安全隐患。

1.2质量管理

房建工程本身存在投资巨大、工期较长、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房建施工过程中将会面对一系列困难,其工程质量将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例如设备器械、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等,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管理制度也会对房建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也就是说施工过程中每个施工环节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想对房建质量进行保证,就一定要严格控制房建质量安全问题,真正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行保证。

2建筑房建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防裂施工技术

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混凝土湿度与温度变化、混凝土本身不平衡、混凝土结构混乱等,这些都是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同时混凝土原材料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模板变形出现不均匀沉降等问题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这种问题的具体表现是:混凝土硬化期间会将大量水化热释放出来,这样一来内部温度就会不断提升,拉应力就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同时在后期降温时,其他部分的约束也会使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此外,气温的急剧变化也会引起比较大的拉应力,当以上这些拉应力聚集在一起,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裂缝。

2.2房屋防渗技术

在房建施工过程中,一旦墙体、外墙框架结构梁柱以及砌体维护结构之间出现裂缝,极有可能会引起外墙渗漏、门窗渗漏以及饰面块材渗漏等诸多问题,不仅会对房屋的功能发挥与使用寿命受到影响,同时还会对建筑物外观产生严重影响,这无疑为维修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外墙渗漏质量控制不严格,或者相关防渗漏工艺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

2.3房屋的节能技术

建筑节能措施的使用不仅可以对房屋的各项基本功能进行保证,同时还能有效节约建筑施工成本,建筑节能问题一直都是建筑领域发展的重点所在,是建设节能型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建筑节能理念的推行不仅有利于能源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同时还能促进建筑行业中对各种节能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大力发展,有效促进建筑行业的经济增长。

3建筑房建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分析

3.1建筑施工全过程管理措施

3.1.1施工图纸会审管理

在图纸会审环节应加强对整个项目设计意图以及相关部位细部结构的了解,这时图纸会审中的关键,完成建筑工程建设招标之后,应及时将施工准备做好,组织设计、施工及监理三方展开图纸会审,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意图进行整体把握,并针对施工单位的技术要求及时提出存在于设计图纸中的不足,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修改,通过各方之间的协商,对设计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的修改和补充。在施工图纸会审过程中,一定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的熟悉,查明设计图纸说明、地质勘查资料是否完整,施工图在标高位置、平面布置等方面是否一直,对建筑中电气管道线、工艺管道等设计是否合理等。

3.1.2明确各方的具体责任

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主要负责对施工现场中出现的相关技术性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不仅要充分理解业主的要求和设计意图,同时还要将设计图纸中的内容准确反映出来,完整的将其转化成为实体建筑。仔细的进行测量和相关数据的测算,并针对各施工工序展开质量控制,在材料进场、半成品拌制等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上述工作都需要施工技术负责人参与和解决。

3.2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

对于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来说,施工技术交底非常重要。在施工过程中,各分部分项应该及时展开技术交底,部分特殊工序和隐蔽工程,更应该加强技术交底的管理,针对一些容易出现事故的部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和施工技术要求采取积极的质量保障措施。此外,施工单位中的相关技术负责人应及时向下级进行完整的技术交底,这样一来,整个施工现场中的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可以对项目的设计意图和施工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可以更好的保证建筑工程可以按照工期合同要求进行施工并交付使用。

3.3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在整个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应充分重视建筑成品材质、施工技术的使用以及后期维护与保养等方面,针对工程中的重要分部工程以及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分部,应成立相应的科研攻关小组,由该小组负责对施工中遇到的质量难题进行攻坚,更好的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进行保证。此外,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技术管理的问题而出现了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不管问题是否严重,都应该对儿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进行制定,保证谨慎处理,并积极总结问题出现的原因。

3.4工程进度管理与成本控制

在建筑房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预先规定的进度目标,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全过程的执行。对于一些分部分项工程的实际施工进度,应对后续工程计划安排和进度进行及时安排,对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实际施工进度进行全面掌握,对于设有分包施工的项目,应该将各层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以及施工工作面之间的配合协调好,最终保证工期目标能够得到实现。

4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逐渐朝着现代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成工程质量的竞争。为此,企业为了保证自己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必须实现企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房建工程必须狠抓质量上的问题,加强对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的管理,这样才能保证自身可以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与发展。

作者:李敏

第四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1水利施工质量的原则

以下三个原则应该贯穿水利施工的整个过程中。第一: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了解和严格遵守施工的各个准则,确保工程的质量。第二:提前消除潜在的危险。在工程初期,就要认真排查隐藏的危险,防范于未然。也要做好应急措施,将危险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第三:严格遵守质量标准。这是判断工程质量的标准,也是每个企业不能跨越的。在工程验收与评价中,这是第一准则,不能随意改变。只有科学的对工程做出评价,才能最大限度的让水利工程为人民服务。

2水利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人为因素。

各施工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质,都影响着工程的质量。高质量的工程需要高质量的参与者才能完成。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是提升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2)施工环境。

水利工程的施工地点大多在室外,天气对施工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地形地势等因素也决定着施工的难易程度。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不同的环境,同时,也应与施工当地的居民做好思想工作,避免不必要的矛盾。

3)材料设备。

合格的材料是工程符合要求的基本物质保证。在材料的选择上,要严格把关,选用安全经济的材料,是水利工程合格的第一步。而机械设备是否满足要求也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在选购机械设备的时候,要结合施工的环境,操作维修的难易程度,选用合理的设备。

4)施工方案和方法。

在设计施工方案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和可能遇到的各状况。同时,要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测,综合分析工程的管理、耗资等因素。工程进度也常常由于事先设计方案有偏差或者是施工工艺不达标,不仅耽误了施工进度,还有可能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5)法律政策。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法律政策对工程的要求标准是不一样的。在工程验收前都要关注政府在水利方面出台的新的规定,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日后可能出现的追加投资。同时也要避免政府过分的干预项目,影响施工进度。

3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3.1加强质量控制

首先处理好工程资金与质量的关系。水利工程施工的影响因素多,因而多重条件,使合理的规划资金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将现实与工程的成本相结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争取最低的造价。在投标的过程中,不要一味追求低价,这样很容易被一些狡猾的承包商所利用。由于工程面临着多重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有重要的变更,要依法履行相关手续,保证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责任。也避免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在施工期间,要保证资金的正常流转,保证采购的是安全有保证的优质材料合格的设备。其次要协调好工程的进度与质量的关系。水利施工受天气影响较大,特别是夏季可能面临大暴雨等恶劣天气,有严格的工期。各单位要合理安排工作进程,既要保证质量,又要协调好进度。预留一定的时间面对突发事件,避免由于赶工期而影响项目建设的质量。因此在决策的时候,要从多方面收集信息,综合分析,做出科学的决定。保证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最后要协调好各建设单位的关系。只有各单位团结一致,才能高效的完成任务。为此,要任用大局观强的总负责人,能够全面协调好各施工单位,让他们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及时将监管部门发现的问题分析解决,反馈到施工单位,确保各项工作高效的进行。设计单位要现场指导施工人员,并对关键技术做必要的讲解。政府部门要切实的履行监督职责,不懈怠。做好多种应急预案,综合考虑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加强各单位的安全和质量意识,保障施工人员工作环境安全,做好防范措施。

3.2规范技术操作

规范操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始末。在设计的初期,设计人员就要认真的勘察施工地点,依照相关法律条文,依次推出招标,全面提高设计的质量。对于项目的主体,尽量用同一个施工单位,避免责任的分散和工作的不协调。对施工人员做必要的培训,不同的岗位对施工人员有不同的要求,各项操作规范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同时关注市场需求和技术革新,不断创新才能满足社会时代的需要。做好资金预案和方案的实施风险,设计多种方案,综合利用,确保其科学化,合理化,提高可行度,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综合收益。在施工过程中,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创新意识,提高工作效率。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综合分析环境特点和工程需求,合理的利用机械设备。操作要规范化,不能想当然,不以科学为依据。工程的关键部分,要高标准严要求,按质量标准进行,不能有任何草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赶进度,不能忽略质量的保证和施工人员的状况。在施工完成后检测验收的过程中,要认真细致,逐一验收。综合收集各类数据,科学的评测,科学的评判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3.3完善监督体系

完善监督制,提高监督人员安危意识,严格对待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及处理方式结果,认真做好记录汇报工作。图纸的审核工作要认真对待,不放过每个可能的纰漏。对施工所用的原料等要进行抽样检查,取样保存。保存好施工的图纸技术档案,保留各数据,如实反映其中的利弊。监管机制的健全,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的质量,避免事故的发生,降低风险。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操作行为或团体,要严厉处罚。

4总结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科学的设计规划,控制施工质量,不断学习新的科学技术,提高施工效率。严格遵守质量规范,做好保障措施,保证工程质量,真正的造福于人民,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作者简介:曹永帅,男,1984年生,河南开封人,开封市汴龙勘察设计中心,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梁慧,女,1985年生,河南安阳人,河南宏大水利工程有限公司,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利水电施工管理。

作者:曹永帅 梁慧 单位:开封市汴龙勘察设计中心 河南宏大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第五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

随着现如今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传统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技术的不足开始显露出来,很明显已无法完全适合现代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应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以提高质量管理有效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促进建筑工程行业持续发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可分为两大类,即技术类和产品类。一般情况下产品类新技术具有有形特点。因此,完全可通过产品展示和优点演示等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这种推广方式能够直观详细的将产品技术表现出来,这对于用户了解产品技术有着很大帮助,并且还可以通过用户试吸引用户兴趣,使用户认同产品,往往一些产品类技术不经过试用无法有效了解到产品性能和效果。这类产品如:测试设备、仪表器、计量器等等。建筑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对象主要是:建筑质量管理单位和建筑施工企业以及建设单位。技术类新技术由于技术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附加值。因此,效益回报周期长,基本上只适合大中型企业。但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现状并不理想,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新技术推广势在必行。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策略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体系并不完善,供需脱节,许多建筑企业对质量管理新技术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新技术推广和应用尚未形成规模,且相关配套服务也比较落后,在行政干预方面也存在突出问题,想要有效推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必须改变策略和模式。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策略。

2.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应坚持政府和市场紧密结合的思路,改革相关政策,消除制度体系对技术推广的不合理限制,为新技术的推广创造有利条件,打造良好的政策平台。另一方面,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市场发展规律,顺应市场才能保障推广效益,并且通过利用市场优势,还能够使更多建筑企业参与到新技术推广和应用中,从而形成一种良性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方式。

2.2优化推广结构模式

传统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效果差和推广结构模式过于单一有着直接关系。选择多元化推广模式,丰富新技术推广主体,是有效提高推广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多元化推广模式是新技术推广的主流趋势。推广中应改变观念和思路,建立一种企业与技术科研人员合作的推广模式。这种模式解决了在新技术推广中缺乏技术支持和指导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新技术应用率和推广率,并且能够使技术单位和建筑单位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不仅实现了新技术的持续推广,更保障了双方利益,实现了共赢。除此之外,还可利用咨询服务与建筑企业合作模式或建筑技术协会推广模式。

2.3构建网络推广平台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互联网联通着世界,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占有主导地位,现今几乎所有领域都对网络进行了应用。提高新技术推广效率,降低推广成本,网络推广必不可少。网络推广是新技术推广的必然趋势。首先在推广中,应构建网络推广平台和服务平台,利用网络形成一种实时的动态信息反馈机制,提高新技术推广过程中技术支持的时效性,使新技术能够得到快速、及时、有效的推广,实现信息化推广。

2.4完善新技术推广配套措施

配套措施包括:政策环境与调整、新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信息咨询服务、技术支持服务、信息网络服务等多个方面。配套措施十分完善直接关系着推广效率以及推广有效性。完善配套措施是新技术推广的首要任务。配套措施资金投入量,直接影响配套措施的质量和效果。想要使配套措施发挥职能,为新技术推广创造有利条件,就应该尽快完善新技术推广的配套措施,为新技术推广奠定基础。

3结束语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普遍低下,百分之六十八的建筑工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关系,建筑工程质量关系着社会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甚至可能影响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质量管理意义重大,推广新技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作者:代雪飞 单位:大庆石油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第六篇:市政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1国内外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1.1国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质量管理的研究比我国要早得多,所以,相关的理念和管理模式都较为先进,对于我国的质量管理研究也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国外有较为严格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职责划分较为明确,充分的调动了全体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高度提倡全员参与,所以保证了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被严格监督,对于工程的关键环节更是被重点关注,把发现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当成一种任务来对待,由于这种基础理念的普及,工程中的质量安全隐患几乎不会出现,努力追求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无隐患。国外的市政工程质量管理注重基础工作的开展,对于全体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的培养以及专业技术的教育都格外重视,并且有较为完善的质量责任制度,部门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做到工作开展的统一。

1.2国内的研究现状

我国的市政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的研究起步相对于国外较晚,并且初期的工程较小,对于质量管理的重视不足。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市政工程质量管理才逐渐被重视起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实施新的市政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要对于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进行学习,整理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质量管理体系,为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做贡献。

2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

(1)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始终,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就是工程质量的积累过程,所以市政工程的工程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建设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对于市政工程整体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2)因为市政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所以,必然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这些因素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不能很好的进行控制。比如:施工环境、工程设计、建筑材料、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市政工程造成一些不可控的影响。

(3)市政施工没有统一标准的施工环境,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有些市政项目的建筑材料也较为特殊,这些因素都会使得市政工程的质量水平发生波动,所以,在市政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要对于系统性的质量变异情况做好监督工作,严格把关,控制问题的出现。

(4)市政工程的质量隐患较多,并且不易被发现。因为市政工程的施工工序往往较多,并不是单独的一项工序的质量把关就能够保证工程整体的质量,各项工序之间互相衔接,以及后面的工序对于前面工序问题的掩盖都需要做好调节和审核,保证市政工程整体的质量合格,减少质量隐患的出现。

3市政工程的质量过程管理

3.1施工前的管理

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包含:工程施工图纸的审核、现场的勘察、成本的预算、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的确定、管理团队的建立以及施工现场的准备等。

3.2施工中的管理

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工序质量的控制,包括施工工序衔接的检查、施工项目方案的审核、施工图纸的会审记录、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等工作。这个过程中要做到的是把市政工程中的重点、难点重视起来,严格把关,对于一些薄弱环节要真正把检查监督工作落实下去,并如实记录。

3.3施工后的管理

施工后的质量控制工作包括资料的完善、以及质量的评定等工作,最好在验收前做好预验收工作,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

4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管理

4.1加强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

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是工程质量安全的基础前提,所以,要合理的管理工作人员,提升他们的质量意识,消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消极情绪,要求施工人员对于工程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到精益求精,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施工人员整体质量意识的提升就是工程质量的提升,能够使得工程更加出色的完成。

4.2制定严格的质量监督考核制度

严格的质量监督考核制度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只有制定了严格的质量监督考核制度才能有满足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需求。要有合理的考核制度,对于工程的质量要求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只有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才能保证质量考核的可靠性。同时,还需要有相应的责任人制度,对于某项工程的施工人员、项目以及工程参数等进行记录,能够清楚的找到工程对应的责任人,落实工程责任制度,保证工程的质量。

4.3对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管理

工程的施工进度的控制管理是一项较为困难的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由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共同影响着,所以,就需要对于工程的施工进度有一个整体的进度目标,这个目标的确定需要综合工程整体的规模大小、施工团队、自然气候、成本预算等来考虑,整体目标需要由多个短期目标来共同组成,在一定时间根据短期目标是否完成来调整工程整体的进度。

5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的建议

5.1制定质量控制的要点

制定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点,帮助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整个工程质量重心的把握。发现工程质量的关键点,在施工后对于这些关键点进行反复严格的检查把关。

5.2对施工现场进行检验

在对工程施工关键点进行控制的同时还需要对工程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当发现工程出现了不符合工程的设计或者建筑材料不合格等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问题时,需要追溯问题出现的源头并及时予以解决,当出现施工操作问题时需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保证工程的质量。

5.3严格的进行工程定期验收工作

验收工作的进行不只是在工程整体完成过后才进行,在工程进行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需要进行验收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能够及时的发现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验收过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保证工程的质量,同时,这样能够更加全面的检查到工程整体的质量情况,对于一些较为隐蔽的质量隐患问题也能提前发现,提前解决。

6总结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科学、规范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来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国外有较为严格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充分的调动全体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要对于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进行学习,整理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加强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制定严格的质量监督考核制度,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控制管理。我们需要制定质量控制的要点,对于这些关键点进行反复严格的检查把关。在对工程施工关键点进行控制的同时还需要对工程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并且严格的进行工程定期验收工作。

作者:王振海 单位:太原市建工兴达工程有限公司

第七篇:公路施工质量管理

1公路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对监理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健全完善的监理制度

忽视监理工作的重要性是大多数公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责任意识缺乏,在检查工作的过程中打“马虎眼”,对于一些违规操作和不合格材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直接给公路的施工埋下不良的质量隐患。正是基于对监理工作淡漠的观念,所以施工企业普遍匮乏健全完善的监理规章和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健全完善规章制度的缺乏,直接导致施工中很多工作的开展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很多不合格的工程参与人员、材料等进入施工程序,导致工程质量缺陷的大量存在,进而给工程顺利施工带来困扰。

1.2公路路基质量管理不够严格

公路路基施工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环节,其质量优劣对整个公路工程会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当前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严重忽略公路路基的质量管理工作,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填方土选用不达标。造成填方土不达标首要原因就是在进行公路路基填方的时候,没有对填方土的检测给予足够的重视,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片面认为只要填满填实就足矣,却没有意识到不同地质选用不同土方进行填充的原则,检测的不仔细,直接导致路基路堤的整体强度均匀性受到影响,进而为路基质量埋下隐患;第二方面,路基填土的压实不达标。我们日常城市生活中,经常见到道路裂缝、坑等现象,就是填土没有完全压实导致的;第三方面,施工前期的勘探工作不达标,众所周知,工程在动工之前,都要先进行地质勘探,一旦检测不够完善,会造成路基出现各种不良状况,比如变形、渗水,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塌方,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会对行车安全及人们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1.3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管理工作不到位

参与公路施工的相当一部分人员是来自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这些农民工普遍文化水平较低,亦没有上岗资格证书,缺乏最基本的职业素质,没有质量管理的意识,这是导致工程质量低下的一方面原因,除此之外,工程管理人员责任感不够,管理水平不高也是导致工程质量频出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工程管理决策的不科学、不合理,会直接造成工程施工出现大的失误和偏差。

1.4不能做到严格控制施工全过程

施工全过程控制包括三个方面: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任何一个环节控制的不得当,都会对工程施工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影响,而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对质量控制不严格的事例比比皆是,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意外状况层出不穷。

1.5匮乏构建严格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

严格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是保证施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的重要前提,是工程顺利完工的有力保障,而在当前,管理体系匮乏似乎已经成为大多数施工企业都存在的通病,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很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工序杂乱、人员管理无序等情况。

2解决公路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应该采用的有效举措

2.1积极构建健全完善的目标责任体系

首先要参考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等,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施工初期建立契合自身的目标责任体系,此体系必须实际、合理、具可实施性,必须体现于目标的分解与落实过程中,这样方便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做到有章可循,责任明确。各个目标分项及各道工序在开展的过程中,务必始终以质量控制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将质量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到实处,使公路施工有条不紊的进行。其次在各种客观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施工企业可尝试在施工工地设立检测工作的观察室或者是实验室,建立质量检测责任制,适当增加相关人员的工作压力,迫使他们加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同时实施质量检测责任制,还能将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最终实现整个工程检测的规范化管理。

2.2努力完善监理规章制度

完善的监理规章制度是将监理工作落实到实处的前提和保障,在完善的规章制度之上,相关部门一方面要时刻督促监理单位严格予以执行,真正将此项工作落实到实处,同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净化市场环境,增强监理单位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尤其要重点做好招投标环节的监督与管理,除此之外,还要大力宣传完善监理制度的重要意义,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此方面的认识和重视。

2.3加强对公路路基的质量管理

做好对公路路基的质量管理需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第一,施工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要完善到位,施工开始之前,首先要考察周边环境,对沿线的地质情况要特别加以注意,发现地质与设计不符时要及时提出变更;其次还要全面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要使施工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的进行;第二,在进行填方土的压实工作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合理选用压实机械和有效控制压实厚度,并确保压实到位,以免出现裂缝、坑洼等质量问题的情况;第三,加强回填材料的质量控制,路用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严禁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混入。

2.4强化施工人员质量管理意识

俗话说责任重于泰山,只有施工人员本身深刻认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其才能自觉在作业过程中加以注意,不投机取巧,不偷工减料等,因此强化施工人员质量管理意识势在必行,为此施工企业一方面可定期开展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以此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使之在作业过程中能够做到更加游刃有余,为高质量工程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另一方面,施工企业要加大对工程质量重要性的宣传,并经常做一些专业的质量管理知识宣传工作,从根本上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理念。

3结语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知,要做好公路质量管理工作绝非理论上那么简单,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付出很多努力,需要深入其中,了解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研究和解决,虽然此条道路漫长而艰辛,但我们相信,只要方法运用得当,认真严格,就一定可以将此项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作者:朱云河 单位:南京市六合区公路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