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博物馆创新运营管理研究

民俗博物馆创新运营管理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新时代背景下民俗博物馆创新运营的管理模式展开了研究,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民俗博物馆的运营管理模式作了详细的阐述和系统的分析,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民俗博物馆;运营管理;研究

博物馆作为文化发展与传播的重要阵地,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对其运营管理需要进行必要的创新,而民俗博物馆,就更需要创新自身的运营管理模式,从而发挥保护、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新时代背景下民俗博物馆创新运营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一、从生活空间到公共文化空间

广州民俗博物馆位于花都区的三华村,博物馆馆址为三华村“资政大夫祠”。此祠建于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至今已有近150多年的历史。清同治年间,三华村徐方正、徐表正堂兄弟俩人共同任职兵部,均得到朝廷赏识,同治皇帝封赠了徐方正的祖父徐德魁和父亲徐时显为“资政大夫”,把徐表正的父亲徐时亮封为“奉直大夫”。为了感念皇恩,他们建造了资政大夫祠和南山书院。这座公祠的整体构造由砖木组成,瓦脊部分属于陶塑,色彩多样,两侧锅耳山墙的线条十分流畅、优美,墙脊之上覆盖着陶瓦。两座牌坊的外观造型各具特色,并分别立于南山书院、资政大夫祠两座建筑前院的天井之中。以花岗岩的条形石围砌通体部分,牌坊之上雕琢有古代宫殿、人物图像、各式花卉、文字等,并使用了阴刻、镂雕、圆雕等多种雕刻技法。厅堂内部装饰建筑汇集了广东民间的艺术精粹,收揽了石雕、灰雕、彩画、砖雕等一系列装饰精品,使装饰风格在整体上呈现出“活灵活现”、“玲珑精致”的视觉效果。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俗事象表现出日新月异的面貌。传统的民风民俗和现代社会的距离较远,人们生活当中难以很好地感知传统民俗的相关内容。然而,传统民俗受到各方面现代因素的影响,开始由纯粹民俗转变成一种文化资源。面对这一文化现象,广州东岳庙的空间构造及功能也做出了相应调整,逐渐由原来的民居空间转换成附带有文化传播功能的公共空间。由于修复东岳庙的构思借鉴于“博物馆”建筑形式,而广州地区的民俗博物馆建筑同广大群众、传统文化根基有莫大关联性。基于此,巧妙地将“馆庙”融合于一体,可以提升公共空间的主体功能性,使其兼具空间性能、生活性能、服务性能、时间性能,并以独特方式开办各种公众活动。建立这样的一种空间文化群,旨在获得更优质、更稳固的文化记忆与集体认同文化,并以更好的方式保护、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在保护、传承传统精粹文化方面,广州民俗博物馆做出了很大努力与贡献,例如,以活动形式感化民众,让其了解、感悟老广州许许多多的民俗事象;以展览形式宣扬各类民俗事象;许多学者研讨这些民俗事象等。除此之外,老广州人的生活当中亦存有民俗事象,比如以文化活动的方式庆祝民间花会、民俗节日、传统岁时等,进而将这些事象转换为“文化事项”。回到东岳庙古建本身,这一建筑实体为民俗事项增添了鲜活的原生态感,为老广州人的昔日生活注入了一种质朴而清新的时代文化气息,并进一步深化了建筑空间的文化特质。

二、以开放模式管理民俗类博物馆

民俗类博物馆的独特性非常明显,具动态性、生命性、活态性及生活性。从文化表现的层面对其展开探究,生活化是最为典型的一种特征。民俗博物馆涵盖了文化空间里的庙宇类博物馆,这是其本身带有显著原生态性的主要根源。随着现代社会的革新发展,民俗类博物馆的具体管理模式应当有别于传统的管理运作模式,也就是不能够再继续沿用老旧的、落后的管理形式。例如,现代型管理模式中应将“被动服务”替换成“主动服务”,如此既可提升服务的总体质量,又可提升文化服务工作的执行力度。

1.将生活性体验充分融合到开放式的管理模式中

外界与公众是否对一个博物馆产生兴趣,是权衡这一博物馆管理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之一。举办展览形式的相关活动,可以提升外界对博物馆的关注程度,同时使博物馆的动态性得到更好的诠释。开展具体活动的过程当中,会有许多人员进入博物馆,此时的参观人次将有很大突破。管理者应借此良机充分展现馆内的体验生动性,例如,当值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时,广州民俗博物馆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公共文化传播职能,采取具有推进性、指导性、传承性及保护性的传播方式,重点关照这些传统的重要民俗节日。直至今日,每到传统佳节,博物馆都会举行一系列符合佳节主题的庆祝活动,努力重现传统民俗的应有景象。每年重阳节,通过民俗文化节的各项民俗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体验花都厚重的民俗文化底蕴,搭建花都区民俗文化展示的平台,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努力使之成为广州地区民俗文化节日品牌。通过大型活动把民间传说、祭祖祈福的民众愿望,作为一种重要的地域民俗文化呈现出来、传承下去。从另一层面上讲,博物馆在传统佳节里创设一个充满喜庆、热闹的氛围,并用祝福礼仪相互送出祝愿,以增进社会人的社交关系。例如,敬老、祈福、祝愿是我国人民历来注重的礼仪形式。博物馆使人们聚于一堂,共同庆祝这些节日,使得馆内民俗文化从原先的静态展览变换为“二元互动”形式的动态展览,进而为参观民众提供了更具趣味性的体验形式。

2.将公共性平台充分融合到开放式的管理模式中

从文化遗产的保护角度出发,时下博物馆不仅要保护物质性的文化类遗产,还应保护非物质类的相关文化遗产,特别是与民间民俗有关的遗产。民间流传至今的许多民俗工艺都属于人类造物所得的宝贵成果,很多制作(或生产)都附着着人们的某种客观需求。非物质性的文化传承蕴含着人类文明史的变迁过程,民俗工艺在新时期的发展不可萎缩,否则人类文明的延续传承将受到较严重的影响。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广州民俗博物馆应该把民间技艺、民间艺术的个人传承、家族传承呈现出来,展示给观众,最后形成民众的传承,实现其保护的社会价值。近几年来,对于民间传承人的保护、民间技艺、民间艺术的传承,广州民俗博物馆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每逢传统节日,举办民间艺人的表演活动,给民间艺人搭建平台。在周六日、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为民间艺人免费提供场地进行表演,举办个人展览。推介民间艺人到中小学校讲课,与青少年进行民间工艺的互动活动。通过博物馆的公共平台,使民间艺术、工艺形成了由个人传承、家族传承再到社会传承的一个传承链,博物馆是纽带,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3.将服务性活动充分融合到开放式的管理模式中

时展的步伐带动了博物馆的管理革新发展,当前涉及的管理内容不仅仅包括公众展览、收藏文物等,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的多方面民俗内容。民俗类型的文化实践活动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纽带之一,其可使民众感受到心理幸福,并达到自身幸福期许值。基于此,民众在民俗文化实践中所获得的幸福指数越高,表示民众更乐于传承民俗文化,这既有利于提升新型社会的和谐程度,也有助于提升国家、民族及社会团体的内部凝聚力量。我们借助祠堂举办一系列民俗庆祝活动,例如,当中秋、清明、春节等重大节日到来之际,我们可充分挖掘出本地的优秀文化资源,按照习俗情况举办形式各异、易于被民众接受的文化类民俗活动,使人们体会到民俗活动同文化活动的双向融合,达到“雅俗共赏”、“凝聚大众”的效果。

4.增强开放管理同青少年的互动性

青少年作为参观、游览博物馆的重点人群之一,历来备受博物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自从建馆初起,广州民俗博物馆就将青少年人群视作重要的关照群体。博物馆连同各所中、小学校一起搭建良好的知识传承环境,为现代教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源承载体,极大地扩展了入馆参观的青少年的知识视野。为增进青少年对博物馆的认识和民俗知识的了解,提高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广州民俗博物馆经过两个月的精心策划和准备,在馆内的亨之徐公祠粤剧馆里,举行了小小讲解员讲解大赛决赛,广州民俗博物馆计划逐步与优秀选手所在的学校签署协议,对表现突出的小小讲解员择时进行培训,使他们成为广州民俗博物馆的“文化使者”,在志愿服务时间内,引领未成年观众,提供更加具有个性化的讲解服务;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把走进博物馆作为一种常态的学习方式和休闲方式。在活动期内,广州民俗博物馆通过集中培训(包括礼仪、形体、专业讲解等)、讲解考核、选拔人选体验讲解等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暑期文化生活,提高学生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们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小小讲解员的志愿服务时间都达到了30小时以上。

5.增强开放管理同社区的互动性

博物馆的服务受众面较广,辐射到了社会民众、社区人员及家庭个人等。因此,博物馆应将社会的各种成员纳入到服务体系当中。那么,如何才能使社会社区的广大居民步入博物院进行参观,是当前博物馆亟需深入探究的关键议题。鉴于此,博物馆的管理部门及人员常借传统节日的良机策划全民参与性的各类活动,例如,端午节在社区或附近场地举办“包粽子”的活动,以此形式系统回顾“包粽子”的传统习俗活动,巧妙地将家庭民俗转换成一项富有趣味的活动项目。春节举办广州市民间花会大赛,通过比赛加强了社区邻里之间的互动,互相了解了各自社区的民间文化。重阳节举办社区老年人的太极拳、太极扇表演赛,突出了敬老爱老社会层面的现代内涵。例如2014年2月14日,广州民俗博物馆举办了以“博物馆:我的家园我的梦”为主题的集益智性、竞猜性、游戏性为一体的与三华村村民共庆元宵文化游园活动,既增进了广州民俗博物馆与辖区居民互信互助与和谐共荣,又推动了村民对博物馆这一文化惠民工程更深层次的了解。

三、博物馆开放式管理的多元化、社会化

1.学校延伸

青少年是博物馆观众的主力军,博物馆也应该是青少年学习知识的第二课堂。近两年,广州民俗博物为践行“三贴近”工作,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辐射作用,把历史文化遗产展览送到学校、社区和农村,深受学生和群众的欢迎。2015年4至5月,先后送展到花东、花山、梯面、赤坭、炭步等镇的23所中小学校,并附带灰塑和珐琅的实物,进一步丰富流动展览的内容。受教育学生共达2万多人次,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积极参与“文化下乡”活动,组织灰塑和珐琅展览,邀请传承人现场讲解,现场施展制作技艺,吸引了不少市民观看。广州民俗博物馆坚持拓展社会资源,通过与学校结对子共建共育,努力扩大教育覆盖面。如通过自愿报名、组织考核,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和广东行政学院的众多志愿者中选拔出7名学员作为广州民俗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经过培训后有组织地安排上岗,进行一般性讲解和应急性讲解。一直以来,广州民俗博物馆把社教功能延伸到社会教育领域。把传承本土文化与传统文化当作一项神圣事业,并于传统节日时尝试举行各种不同的庆典活动,以期为青少年带来难忘的民俗文化体验。分析以往的实践调查结果可知,当代的青少年并不熟知我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应主题文化,部分学生仅仅知道“元宵”、“中秋”、“清明”等节日,而对“重阳”、“腊八”一类节日的相关情况却知之甚少。与此相反,青少年相当熟悉国外的一些节日(情人节、圣诞节等)。往更深层次上讲,初中及高中的许多学生都难以清楚说出我国的五大传统佳节,仅有少数学生能说出正确答案。面对这一情况,有关学者深感心忧并呼吁:一切有关民俗节日或文化的非物质性产物都将受到保护,且应纳入文化传播的多样性体系中,以保障文化资讯的丰富多样性。从深层次上看待民俗教育问题,应当懂得传统民俗根植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何时,民俗教育不可脱离于青少年现实生活。每到节日期间,博物馆为青少年创设热闹非凡的节日活动氛围,让青少年感知到特定的节日情绪,进而将民俗活动转换成一种富有实践性、情境性、趣味性和文化性的教育活动,使博物馆的特殊社教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2.社区扩展

博物馆作为社会社区中的特定组成部分,其对社区建设工作形成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博物馆在社会教育方面的功能性体现于对民俗传统的宣传和普及上,就时下的形式情况看,博物馆在社区中开展的民俗指导工作,涉及到民俗文化建设各个方面的相关内容。为挖掘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广州民俗博物馆联合广州岭南汉服文化研究会于2014年端午节举办一场祭祀三闾大夫屈原暨端午传统习俗汉服活动。活动分为传统习俗再现体验、祭祀和汉服试穿等环节,以传统集市加祭祀的形式体现传统端午的节日盛况,引进传统的端午习俗场景,带给社区人们不一样的端午体验。

3.对外文化交流延伸

各国民俗文化、传统节日的相互传播,是增进各国外交关系的有效途径。参与探讨、交流的人们能从实际交流当中获得美好的鉴赏体验。世界各地的习俗情况差异较大,面对多元化的世界文化格局,文化传播媒介应吸收新鲜事物,积极改进发展策略及管理模式。2013年8月,由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民间文艺研究会、黄埔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广州民俗博物馆承办的“七夕民俗文化节暨广州市民间文化传承基地授牌仪式”在黄埔区资政大夫祠举行。这次展览展出丰富多姿、手工精致、活灵活现的乞巧作品上百件,有波罗鸡、五谷花、丝袜花、穿谷鼻等传统的工艺品,也有近年来创新的反映农耕风貌、节日庆典的作品,还有珠绣、广绣、剪纸等民间工艺品,充分展示出黄埔地区的民俗风情和乞巧文化的魅力。

4.企业迁移

外国许多类型的博物馆都得到大财团的强力支持。然而,国内多数博物馆并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政府部门对各种博物馆的资金投入毕竟有限。从经营角度上分析,国内博物馆历来规避“经营”,致使博物馆的运转情况并不理想。因此,笔者以为不管是国有大企业还是民营性质的小企业,但凡想要支持国内博物馆相关事业者,都可纳入博物馆建设之友的队伍当中。广州民俗博物馆以开放化的管理形式联合当地各种企业组织,尝试向这方面做出努力,企业亦参与了该种互动项目。

5.社团扩展

社团的智力、资源优势将在实际发展中得到充分突显。端午节期间,社团成员合力开展诗歌朗诵、戏剧表演、小品等相关节目,并邀请一些知名的民俗学者到馆内宣讲端午文化的精品课程内容。除此之外,划旱船、手指游戏、传香包等类游戏也隐含着与端午节相关的民俗知识。由此可见,发挥社团活动功能的丰富性,能够提升游客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游人充分投入于活动氛围当中,以起到正向传播民俗文化的作用。

6.学界扩展

广州民俗博物馆建成之初,馆内人员较少、专业力量不充足、内藏品稀少,鉴于这种情况,博物馆采取“专家治馆”、“专家建馆”方式进行专项管理。广州的地域位置较占优势,博物馆将各种专家、学者聚集起来,构建起具备专业性、研究性的民俗研讨队伍,并于专家的科学导向下举办了许多主题研讨类、学术分析类活动。凭借向学术界的延伸发展,博物馆了解并掌握了时下最为先进、最为前沿的相关知识,利用这些学术资源策划各类申报项目,使博物馆在新时期内取得了傲人佳绩。

四、结束语

综合上述,博物馆是传承、发展我国民俗传统文化的关键阵地。想要在新时期内很好地推进民俗事业的进步,博物馆首当其冲被赋予了重要职责。就当前建设实情而言,博物馆管理运行模式仍需不断改进优化,因此,博物馆管理部门应积极吸纳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并按照本馆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建设策略,于社会中探寻到适合自身长久发展的道路。

作者:陈文秀 单位:广州民俗博物馆

参考文献

1.俄军《全球化语境中的博物馆———博物馆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探讨》,《丝绸之路》2013年第24期,14~17页。

2.单霁翔《关于博物馆的社会职能》,《中国文化遗产》2011年第1期,25~29页。

3.潘彬彬《关于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经营管理的思考》,《新西部》2015年第3期,27~28页。

4.徐敏《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博物馆发展的思考》,《传承》2013年第9期,130~1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