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影响

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影响

摘要:本文以2015-2017年我国上证A股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高管变更视角下公司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变更会为企业带来负向的盈余管理行为,同时,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抑制高管变更时的负向盈余管理。

关键词:内部控制;盈余管理;高管变更

一、引言

2018年12月青岛证监局对亨达股份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结果为,亨达股份主要涉嫌虚假陈述等信披违规事项,董监高被罚款。2019年1月证监会了首份市场禁入决定书,对大信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钟永和、孙建伟做出处罚。处罚书称,五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幕后虚增利润,而大信事务所却发表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由此可见,虽然证监会管控严格、打击强力,但仍可见诸多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案例。在两权分离的时代下,刚上任的高管作为会计信息的披露者,很有可能对公司的盈余信息进行操控。因此,新任高管出于自利动机,是否会加大对企业的盈余管理?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如何?内部控制是否可以抑制新任高管对企业的盈余管理呢?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内部控制、盈余管理与高管变更两两之间的关系,而对于三者的交互影响,学术界鲜有涉及,这也为本文的研究带来了契机。因此,笔者将从内部控制、盈余管理和高管变更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展开论述。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关于高管变更和盈余管理的关系,学术界的研究成果颇丰。关健(2017)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发生高管变更的企业,其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未发生高管变更的企业。在高管继任的第一个会计年度,一方面,企业的收益仍与前任高管的管理绩效挂钩,新任高管在此期间没有必要对公司的盈余状况进行正向操纵;另一方面,在变更之初,新任高管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提高企业效益,而是获得董事会的信任,以保证自己的职位安全,为未来获得更多的薪酬作保障。基于以上两点,新任高管通常会对企业进行负向盈余管理。由此,提出假设:H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高管变更会为企业带来负向的盈余管理行为。内部控制既是约束高管行为的重要手段,也是为投资者提供可靠信息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申嫦娥(2014)研究发现,对于应计盈余和真实盈余,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基于此,本文认为高管变更会发生负向盈余管理的行为,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会抑制这种行为,至少从以下两个理论中得到解释。一是委托理论。两权分离的制度下,高管的行为可能会损害所有者的利益,而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明确其受托责任,打压新任高管操纵公司盈余信息的动机。二是信号传递理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会持续向市场传递乐观的信号。新任高管为了稳固自己的职位,给董事会及投资人留下良好的影响,更应在管理决策方面传递积极的信号,对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必将得到抑制。由此,提出假设:H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抑制高管变更时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2015-2017年所有上证A股公司作为初始样本,金融类公司、含ST、*ST的公司、部分数据空缺的公司除外;最终获得2541个样本,其中,发生高管变更的样本为843个。内控数据来源于迪博内控数据库,其他数据均来源于CSMAR数据库,运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三)变量设计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选取如下。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盈余管理(DA)。在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中,修正的Jones模型在学术界的影响力最大。因此,本文借鉴吴益兵(2012)的研究思路,运用修正的Jones模型,回归出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从而计量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本文的解释变量为内部控制(ICA)和高管变更(TURN)。迪博公司立足于内部控制五目标,致力于研究能准确评价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和风控水平的内部控制指数,获得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权威性较高。鉴于此,本文采用迪博公司的内部控制指数来衡量公司的内部控制指数来衡量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在高管变更方面,参考林永坚等(2013)的方法,将高管变更定义为总经理的变动,若当年样本公司中总经理发生改变,则记为1;否则为0。为消除其他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引入控制变量: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每股收益(EPS)、资产净利率(ROA)、年度哑变量(YEAR)。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从表2的描述性统计中可以看出,指标数值与以往的文献研究趋势大体一致,数据可信度较高。DA的最大值为5.602,最小值为-11.801,说明上市公司同时存在正向和负向盈余管理;TURN均值为0.332,即平均每10家上市公司有3家发生了高管变更,说明高管变更的现象在行业中较为普遍;ICA标准偏差为79.467,方差为6315.049,表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程度差异较大。

(二)回归结果分析

结合前文提出的假设,用SPSS23.0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结果如下:由表3中模型(1)的回归结果可知,盈余管理与高管变更在10%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上市公司的新任高管倾向于进行负向盈余管理,故假设1成立;模型(2)中新增了高管变更与内部控制的交叉项TURN×ICA,虽然盈余管理与高管变更两个指标仍在10%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但交叉项TURN×ICA的系数为正,且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增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管变更所产生的负向盈余管理,假设2成立。此外,公司规模与盈余管理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可能是因为公司规模越大,管理结构和利润结构越复杂,公司盈余的可操纵空间越大,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动机增强。因此,规模较大的公司更应加强内部控制,尽可能削弱新任高管对公司的盈余操纵动机。

四、结论和建议

本文采用2015-2017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迪博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作为衡量公司内部控制情况的依据,研究高管变更视角下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①其他条件不变时,高管变更会为企业带来负向的盈余管理行为。②其他条件不变时,有效的内部控制能抑制高管变更时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①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②董事会应关注相关的盈余管理手段,对新任高管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与约束。

参考文献:

[1]关健,段澄梦.CEO变更与盈余管理———基于PSM和DID方法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7,31(01):126-135.

[2]申嫦娥,田悦.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4(34):114-118.

[3]吴益兵.内部控制的盈余管理抑制效应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79-86.

[4]林永坚,王志强,李茂良.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3,16(01):4-14+23.

作者:戴雯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