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融入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分析

心理健康融入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分析

摘要:近年来,由于高校生源数量不断扩增,学生管理工作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同时,面对紧张的学习、严峻的就业竞争形势,许多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这不仅增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同时也会因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而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树立。为培育出契合新时代人才需求的高素质、高品质的大学生,高校管理应注重与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层次与有效性结合。为此,文章首先介绍了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而后阐述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目标,明确了融合工作的具体操作模式,并提出了多项合理可行的融入策略,希望可为大学学生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效果提升提供保障。

关键词:心理健康;学生管理;教育模式

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社会及市场重新定义了高素质人才的标准,专业知识及技术能力不再是唯一的评判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均是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关键素质,因而高校学生管理中需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作为重点,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针对性调节,疏通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通过高校教育管理中学生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目标的明确、融合操作模式的优选、融合策略的科学实施保障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强化大学生管理水平,为社会培养出更加契合高素质人才新释义的优秀人才[1]。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自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来,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许多高校及教育机构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范畴,一些高校建立起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然而却因资源配置完善程度不足、专业管理人员缺失、教育配置齐全程度低等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成效。同时,也未设置规范、系统的心理健康课程,导致对学生心理问题发现不够及时,对学生心理困惑的疏导不够有效。针对心理发展处于关键期的大学生而言,高校需要立足学生管理的角度,根据学生实际心理需求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入。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目标

(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校园和谐度

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主阵地,同时还担负着促进社会发展、引导社会文明的重任,需在注重学生心智启迪以及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将培育出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端正的优质大学生作为主要目标。在高校教育改革深化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大学生为核心展开多元化教育,以社会及市场的人才需求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综合化发展为目标,致力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步发展,这是校园发展的和谐度增强的关键,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为此,高校应提升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从而实现和谐校园环境创设的目标[2]。

(二)构建良性校园文化、创设优质学习环境

校园文化对教职工、学生具备显著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是高校各类人员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是其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反映依据,并且校园文化还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校园文化的积极创建,利于促进高校教职工以及学生道德情操的升华。校园文化与高校建校时间、文化氛围存在必然关联。因而高校需要以学校发展实际为依据,结合学生特色,打造出积极、正向的校园文化,在优质学习及生活环境下,通过无形的文化熏陶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而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针对性教育

高校应注重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开展,应以学生心理状况的为依据采取适合的管理及教育方式,从而取得理想的管理及教育成效[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开展,要以把握学生心理状况为基础,结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展开分类教育,通过多层管理及教育方式的引入增强教育及管理的针对性。高校学生通常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但不同学生的素养存在差异,高校应以学生个体差异为依据展开多层次的教育,方能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具体操作模式

(一)摒弃管教式管理、引入服务式管理模式

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是三观完善的关键期,此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中,需要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还要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下,确立学生管理工作目标,明确管理工作内容。高校管理者要增强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注,将传统管教式管理方式转变为服务式管理。管教式管理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不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会导致学生产生惰性思维,缺乏创新意识及能力,不具备学习自主性,长期发展下会因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导致学生管理工作成效差强人意。为此,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以学生个体感受为高度关注重点,结合学生需求展开针对性管理,消除学生的心理压抑感,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通过服务式管理模式的合理应用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促进条块化管理向项目式管理方式的转变

传统学生管理工作应用的主要是条块式管理

方式,各管理部门独立管理,各司其职。然而此种管理方式的优势在于管理高效,然而弊端是各部门各自为政,因而管理成效参差不齐。教师管理由教务处负责,团委负责管理学生活动,学校行政及后勤等部门并不担负学生违纪行为的管理职责。课堂管理方面,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作为主要任务,认为课堂管理属于辅导员及学生会的职责。然而学生管理涉及内容多而杂,需要多部门的通力配合,将以往条块化的管理方式转变为项目式管理方式,秉持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变化,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4]。

(三)实现管理模式由浅层向深层的转变

立足利益角度分析,把学生个体发展及学校整体发展的促进作为高校与学生的共同利益目标。若以学生管理工作效果提升作为出发点,高校需要实现学校及学生发展要求的统一,做到管理方向的一致。如果只重视学生管理,忽视了学校发展管理,可能会限制学生潜能发挥,从而导致管理工作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会增强管理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不利于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为此,高校需要转变以往浅层化的管理方式,立足学生这一管理核心,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在心理健康教育辅助下,通过对学生思想的切实把握,立足学生实际需求达到学生管理层次加深的目标。

四、大学学生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可行性策略

(一)转变理念、提高重视

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管理理念的重视,学校领导层、教职工均应深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及意义,自主积极地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将之提升至与其他专业课程同等的地位,营造全员参与、多部门通力协作的学习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环境。同时,高校应密切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环节,正视学生心理状况调整、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系统性与长期性,学校、家庭、社会各方要加强沟通与协作。此外,高校领导层及管理层应大力促进校园建设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延展,注重校园文化独特性提升,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创造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良性氛围,在学校领导、教师关爱下,在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下,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心态、消除负面情绪,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创新教育形式

高校除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之外,还应注重于新型教育形式的引入,如可依托于互联网信息平台,打造自由化的言论发表空间,学生可畅所欲言、抒发情绪,通过收集信息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以聊天的形式疏导学生心理问题。此外,教师还应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自主撰写或转载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文章,通过有趣的内容及真实的案例吸引学生查看,于无形中给予学生健康的心理引导。教师还应注重发现身边的典型,通过典范作用发挥带动学生,为学生心理转变提供基础。高校可在新型教育形式的应用下,依托于互联网平台、通过新媒体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有效性,利用互联网上积极正向的内容对学生的三观树立产生正确引导。学校可组织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健康主题演讲等方式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校园文化氛围,推动校园文化的建立,通过氛围熏陶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5]。

(三)实施全方位教育、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地位

全方位教育的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二是教育对象的全面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材,由教师收集与整理更多可利用的心理健康教学资源,通过社会热点新闻的引入对心理教育的范围进行适度拓展。从教育对象角度分析,教师既要加强对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的关注,应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审视学生的行为,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关心与爱护,对学生日常学习及生活中的表现、情绪变化给予密切关注,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第一时间为其提供咨询与服务。针对内心敏感的学生,应在沟通时注意措辞,避免因言语不当对学生带来二次心理伤害。此外,教师还需要重点关注家庭贫困、状况特殊的学生,这些学生产生负面消极情绪的概率更高,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全面教育模式实施下,通过重点关注、特殊关照、及时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疏通学生心理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改善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

(四)以课程合理设置作为核心、以点带面扩展教育覆盖层面

学生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还要注重于课程的合理设置。教师需要筛选典型事例,向学生传达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在学生性格完善、情绪稳定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以课程主题为核心筛选案例,立足课堂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以点带面促进教育范围拓展,通过召开心理健康主题交流会、举办正能量活动,坚定学生的生活及学习信念,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同时,教师应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期性,应针对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同时还应从其他学科教材中寻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通过各学科的授课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引导,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无形渗透,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五)健全机制及体系、组建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团队

大学学生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入,要以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为基础,并在组织体系中打造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高校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及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加强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协作配合,打造一个氛围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高校应作为三方协作的核心,在高校领导下,依据政策指引形成合力,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同时,高校应将打造专业化、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作为重点,引导全校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实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全面排查与解决,从而加快校园心理健康建设的进程。此外,高校还应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强化教师的心理干预及心理疏导技能,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疏导过程中语言的逻辑性、方式的合理性,通过具有技巧的心理引导,改善学生心理问题。若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仅凭教师能力无法解决的,需要及时汇报学校,求助于外部力量,通过社会、家庭等其他力量参与,共同帮助学生化解心理问题[6]。

总之,面对当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度的不断提升,高校需要依据学生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融入,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变化情况的密切关注,在合理把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情况下给予针对性、层次化的心理疏导,从而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疏通心理障碍,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高校需要在融合目标及融合模式确定的基础上,通过转变理念、提高重视、创新教育形式、实施全方位教育、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地位、以课程合理设置作为核心、以点带面扩展教育覆盖层面、健全机制及体系、组建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等几项举措保障学生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入,从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作者:刘紫娜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