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物流管理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摘要:“1+X”证书制度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内在要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作为第一批“1+X”证书试点专业,物流管理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培养变革的意义非凡。在对基于“1+X”证书制度的本科职业类人才培养现实意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当前物流管理本科职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1+X”证书制度内涵要求从人才技能标准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重构、评价体系建设等角度提出物流管理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本科层次;“1+X”证书;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0引言

2019年1月份为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及培训模式改革,国务院联合其他部委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探索“1+X”证书制度,即通过学历证书(1)与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的有机衔接,提升职业层次的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与此同时在2019年4月,教育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以下简称“1+X”试点方案),部署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这次的“1+X”证书制度的试点方案中按要求鼓励本科层次职业试点学校以及目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积极参与,并确定物流管理、信息与通信技术等五个职业技能试点领域。这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掀起了深层次的改革浪潮。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持续推进,既掌握岗位技能又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愈加紧缺。为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也即复合型人才,同时为了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我国明确提出并制定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战略改革实施意见。2019年度国家教育部前后正式确认批准了第一批15所和第二批6所高等职业院校重新命名为职业本科大学,并文件强调各试点院校需要坚持不断培养具有扎实的通识教育基础、学识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端技术和技能型人才[1]。因此,本科职教应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技术应用和初步研究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2],通过建立“通用能力+职业能力”证书的制度,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能对先进技术融会贯通,再创新兼具一定科研能力的高水平综合型人才[3]。

1物流管理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1.1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供需错位”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行业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为职业应用型,一类是以技能密集型的中低端的高职甚至中职层次,另一类是中高端融合专业理论、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于一体的知识密集型。而当前高校发展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高校对物流产业变革的反应滞后,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规模及力度与物流业当前发展过程中对应用型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本科层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在以上两方面边界不清,人才供给呈现出与需求明显的不匹配态势。

1.2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融合度低、路径不清”

鉴于物流管理专业实操性强的特点,现阶段很多高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均进行了校企合作,但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校企双方合作动力不足,二是校企主体合作积极性差,三是普遍存在合作层次不高、合作不深以及合作广度不够的问题,合作参与方面用人大于育人,参与路径单一或思路方式不清,因而难以构建符合多方利益的深度融合路径机制。

1.3物流管理本科层次人才创新意识培养不足

物流行业实践应用性强,对流程创新、方法创新等环节需求度高,但目前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创新精神培养措施不足,创新理念的塑造没有落到实处,参与培养主体单一,行业企业参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不够,创新精神培养脱离行业实际,导致创新多为纸上谈兵。

2“1+X”证书制度下物流管理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

2.1基于产业需求开发物流管理人才技能标准和课程标准

采用访谈、调研等方法深入地对区域行业企业物流管理岗位类别、岗位职责等进行调研分析,制定物流管理本科层次职业人才技能标准,并具体细化为课程标准。同时,跟校企合作企业深度合作,制定物流管理本科层次职业人才所需的知识、素质和职业技能指标体系,明确人才培养标准,作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依据。

2.2基于“1+X”证书制度内涵重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2.2.1制定“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职业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应以本科职业教育为目标,职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基于“1+X”证书制度修订物流管理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培养学生专业综合技术技能为重心,充分体现专业性、实用性和多样性的要求,结合“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方案应真正做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及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等各项要求[4]。为实现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零距离”对接,以岗位实际需求调研为依据,校企联合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进行重新全面梳理并采取科学精准的定位方式,其中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职业面向、培养目标、规格、技术技能要求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的确定、学生毕业的基本要求等,并以产出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2.2.2打造“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全面调研以获得区域或行业物流管理专业典型岗位或者典型岗位群的需求信息,然后以调研所得需求信息作为依据,参照“1+X”证书制度,将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主线,对标衔接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从理实一体化的角度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理实一体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改造升级基于工作过程的“岗课证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2.3优化职业教育教学资源

2.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借助校企合作平台,采取“教师进企业,企业专家进学校”的双进双师,互聘共用,师资互派制度,为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提升培养真正“企业化”教师;二是基于物流管理本科层次职业人才的职业特性,实施“双提双优”的主体育人机制。通过“双进双师、互聘互用”等措施,注重教学师资队伍的组建,加强双师素质培养,构建一支由“专业教师培养,技术专家指导”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并为优化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提供广阔的平台。

2.3.2强化“一体两翼”的专业课程建设

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基础对接专业教学标准,然后组织研究团队成员积极开展系统研究,将行业企业公认的物流职业标准典型、物流设备操作规范等全方位深度优化融合,同时在以培养目标为指导的基础上分析现有教学内容,并开发出模块化的技能课程以及综合性实践课程训练项目,采用典型物流仿真操作软件等最新物流技能技术仿真模拟系统,建设及优化在线开放课程网站,积极组织优秀课程实施和职业培训实践活动。

2.3.3搭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大学生的基础素质培养和职业技能培养,以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培养导向的物流管理类专业本科层次的职业人才培养培训模式,通过四层次: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多形式:课程内实践+单独设置课程实践+毕业论文;校内实验实训+校外实验实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来构成。基于校企合作搭建实践教学的体系,将学校教育与职业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将就业岗位需求与课程实践实习进行有效对接,运用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学生技术技能培养并列并重的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理念,保证学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上与市场紧密对接,实现“多层次、多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进行统一,并且进一步促进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结合,从而能有效地推动专业的产教融合进程。

2.4改进学生考核体系和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2.4.1构建“双元化、N+2+1”的学生考核体系

基于“1+X”证书制度要求,强调学习者职业技能层次的评价,改变传统“唯纸笔”评价路径依赖,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引入评价过程,同时,应重视学习者过程性锻炼及获得的评价。一方面由教学组织单位和校企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学生考核体系,确定评价的主体、比重、评价中心和改善方案,按照“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岗位技能”三个维度展开;另一方面构建“N+2+1”考核体系以加强过程性考核,灵活考核方式,其中N为过程性考核要求,要求考核次数大于等于4、考核形式大于等于2;2为考试和考查,根据能力要求和课程性质确定具体的形式;1为技能实操部分考核。

2.4.2构建“123螺旋递进”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为兼顾教学和实践的双重效果,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教学过程,构建“123螺旋递进”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其中1为一个质量评价目标,即以培养物流管理本科层次职业人才为核心,为企业真正培养可用、能用、管用的物流管理人才;2为两个质量保障,即保障教学质量和实践质量,在评价体系中,重点考核教学和实践;3为三个评价主体,学生、学校和企业形成“评价—改善—再评价—再改善”的循环评价制度。同时应建立跟踪反馈机制,针对毕业生开展就业状况及满意度调查、对学校教学工作满意度调查,以及针对用人单位开展满意度调查,为“123螺旋递进”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指导方向。

参考文献:

[1]孟凡华.试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要坚守什么[J].职业技术教育,2020(30):1.

[2]方泽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概念、发展动力与改革突破[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3):18-23.

[3]马永胜.1+X证书制度下印刷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路径探析[J].包装工程,2020,41(S1):202-206.

[4]陈恒,初国刚,侯建.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模式比较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8(1):164-172.

作者:于丽静 田强 姜永强 单位:烟台南山学院 南山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