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网络管理系统对病理报告流程影响

病理网络管理系统对病理报告流程影响

[摘要]目的病理网络管理系统为病理诊断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但相关报道较少。文中通过对某院病理报告发出的时间统计分析明确病理网络管理系统对病理报告流程优化作用。方法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2012年33696份与2017年的41535份病理报告发出时间进行统计,考察该系统对病理报告流程包括病理标本签收、信息录入、技术制作、报告书写、取图等方面的影响,并针对2012年单站点工作模式与2017年多站点工作模式病理报告不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2012年门诊病理报告3日内发出17779份(96.2%),住院病理报告5日内发出14590份(95.9%);2017年门诊病理报告3日内发出22271份(97.5%),住院病理报告5日内发出18347例(98.1%)。2012年病理报告不合格率为5.69%,2017年为1.93%。结论病理网络管理系统使用后规范了病理工作操作流程,缩短了工作人员的劳动时间,提高了病理报告的质量,为病理质量控制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病理网络管理系统;病理报告;流程;影响;质量控制

0引言

病理网络管理系统围绕病理标本检查工作的整个过程,包括病理标本登记、取材信息录入、标本制作[1]、蜡块及切片信息登记、诊断内容录入、取图及报告单发放等。该系统为病理诊断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同时也在病理工作的各个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明显提高了病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但相关报道较少。本文对病理网络管理系统对病理报告发出的时间影响进行客观的评价,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收集南京总医院病理科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41535份病理报告,标本内容包括妇科宫内膜,宫颈Leep刀切除标本,胃、肠、支气管、膀胱镜及前列腺穿刺检查标本,声带、鼻咽部组织,门诊手术标本(包括全身各处的皮肤包块、囊肿和淋巴结等组织),有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甲状腺和乳腺等器官的组织标本。与2012年未使用条形码前病理报告发出时间以及病理报告不合格率进行比较。

1.2方法

1.2.1病理诊断流程

2012年病理网络管理系统是单点式服务,只能管理者一人使用,而2017年病理网络管理系统操作可以全科多站点进行,并且与医院网络连接。

1.2.2病理报告时间查询流程

将2017年所有的病理报告按自然顺序号逐一在病理网络管理系统中进行查询统计,并记录。病理诊断报告所需时间为自标本收到开始到最后电子签名为止所用的工作时间(双休和节假日除外)。将存在无临床诊断、无病史、无申请医师、无年龄、无部位以及无姓名的报告认定为不合格病理报告。

2结果

通过对2年所有病理报告发出时间的统计,结果显示2017年门诊与住院病理报告发出时间明显比2012年缩短,门诊病理报告3组内发出率及住院病理报告5日内的发出率均有提升。此外,2017年使用多站点工作模式后,病理报告的不合格率明显下降。

3讨论

病理标本数量逐年增多,病理报告的质量要求不断严格,这对病理网络管理系统的流程和质控提出了高标准和严要求。临床科室或门诊给与病理科检查标本,而病理科返回它们相应的病理诊断报告内容,流程包括标本接收与固定,信息录入,取材,组织处理,包埋、切片、HE染色、阅片、诊断与书写报告、取图、报告分发。如果以上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病理报告的时间,结果,质量,甚至导致医疗纠纷[3]。由于病理标本检查的特殊性决定了流程的不可逆性,流程环环相扣,极小的失误都可能出现难以预料的后果,因此规范化的流程和质量控制是病理报告最基本的保证,要求病理报告的每个流程都要做到精准。病理网络管理系统对病理报告的优化作用:①标本送到病理科后,技术员直接扫描标本袋上的条码,条码为此标本的唯一标识条码,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标本名称、部位和手术所见等相关资料。通过扫描条码,既加快了进程,节省时间,又减少了失误,避免了医疗纠纷。这一病理标本接收流程明显提高了病理报告的质量。②医师取材的同时口述,技术员把有关取材标本的描述输入病理网络系统内,避免发病理报告时医师和技术员的重复劳动。③病理医师登录系统进入报告管理,根据切片上的病理号从病理网络管理系统内调出此患者的信息,医师边阅片边输入相关诊断内容并取图,不需要专职技术员输入病理报告的内容,减轻技术员的负担。④病理科网络管理系统与临床医师工作站系统连接,实行多点工作站的形式服务,临床医师可以第一时间阅读报告内容并打印,这是临床科室医师最受欢迎的模式,减少了等待的时间,医师可以尽快给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患者早治疗,早出院,提高了医院的周转率。本文统计标本在病理科检查报告发放时间,可以客观评价病理网络系统对病理报告流程的影响,通过常规技术流程管理,可实现工作流程化,规范化,重要的技术流程节点可以记录操作人及操作时间,能够留下痕迹,实现可溯源性。病理流程时间节点记录包括:第1起点为送检标本的登记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流程起点;第2个时间点为取材结束的时间;第3时间点为通过扫描蜡块的二维码,并自动记录包埋时间;第4时间点为通过扫描切片二维码,确认切片时间;第5时间点为记录染色结束时间;第6时间点为记录报告审核医师,报告签发时间。由于标本检查环节多,流程长,出错机会也多,所以使用病理网络系统可以优化整个病理报告的流程,使得工作流程高效,真实,具有流程化,便捷性,可视性。网络系统对病理报告的各个工作环节影响很大,使用后明显缩短了报告的时间,提高了效率和质量,但仍然有部分病例因为病理科和临床科因素延迟了发报告的时间[5],其中病理科因素中,最常见的原因为免疫组化染色(一次或两次以上),临床科室原因中,最常见为临床病史不填或填写不详细。基于病理网络管理系统的检查流程为进行性跟踪管理[6],病理标本检查通过科学合理的流程改进,确保标本检查过程的准确无误及结果反馈的快速直捷,规避了传统标本处理过程存在的安全问题,有效避免了差错事故发生。扫描条形码接收标本,对标本身份进行识别的同时,系统能够自动记录标本的相关信息,节省了医护人员手工记录标本送检信息的繁琐的过程和时间,条形码的惟一性保证了病理标本的准确性,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多站点工作模式使用后,上级医师可以随时了解和监控初级医师的诊断内容,并进行修改,保证了病理报告的质量。由于信息传递由系统自动运行,减少了人员的手工操作,避免了失误,减少了差错。电子申请单[7]、病理诊断结果报告单、患者的基本信息都可以直接从医师工作站读取,减少了医师手工书写相关内容的过程。病理报告作为重要的医学文件,由病理医师签署后提供给临床医师或患者,在临床诊治方面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医师在选择治疗方案,判断临床治疗效果,推测肿瘤患者的预后等方面已成为不可替代的证据性文件[8]。因此,加强病理报告的质量控制管理,优化流程,是病理科保证病理诊断报告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的基本标准,也是病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件大事。

【参考文献】

[1]周建云,何松,陶玉,等.应用JD病理网络管理系统改变常规病理制片工作模式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2):201-202.

[2]许栋,丁宁,王国斌,等.六西格码法在优化病理流程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14,34(12):23-25.

[3]蒋丽萍.医疗纠纷的法医病理鉴定20例回顾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59(3):11914.

[4]陆珍凤,顾晓燕,夏春,等.33696份病理检查申请与诊断报告单的质量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8):841-843.

[5]陆珍凤,夏秋媛,夏春,等.病理诊断报告延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4,30(6):701-702.

[6]陆珍凤,杜军,夏春,等.病理网络管理系统的新形式[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7,30(4):418-420.

[7]章丹,张曙光,陈皇宇,等.等级评审中的医院病案管理工作[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27(3):295-298.

[8]肖彦增.病理科的各种“安全”不可忽视[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7):2062-2064.

作者:陆珍凤 汪小霞 夏春 吴波 石群立 周晓军 印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