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管理论文(8篇)

建筑施工管理论文(8篇)

第一篇:建筑施工管理安全质量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

对于如今的大多数企业的施工模式,可以说是很不完善的,其中的潜在问题注定将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众所周知,每个企业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管理方式,当企业中标后,中标企业定会将工程分包出去,然而,分包商资的情况是不同的,施工安全与质量的管理工作也不尽相同。其中,往往只有那些资质高且十分注重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工作的企业才肯增加这些方面的投入,所以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因之得到了有效的避免;毋庸置疑,那些投入少、管理松的企业就难免会存在很多这些安全事故隐患。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各方面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并且会减慢完工速度,减少收益。在这种现状下,科学合理的建立一个现代建筑施工中标企业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已成为一个建筑工程企业稳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的科学合理规划

(1)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与规划。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降低施工人员安全事故发生率。在成本方面上,更是大大减少了预算,会使成本预算更加准确。另外,在工程开始前,施工企业会自行配备建筑施工安全设施,分包商会想增加收益,而减少投入建筑安全设施的费用,这就埋下了施工安全隐患。面对建筑施工方面的这种现状,施工企业就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开展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可以以建筑工程施工类型,对每个地点(如:电梯口、楼梯口、出入口、预留洞口、沟、坑、槽和深基础周边、楼层周边、楼梯侧边、平台或阳台边、屋面周边,机具、车辆、暂设电器、高温、高压容器,等等)的安全设备进行保护和定期检查,以保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在工程进行过程中,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应达到完美的契合,那么就应让施工人员养成一种爱护设备的意识。施工企业可以在施工前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养,对于那些违规操作的员工,应严格执行规范惩罚和管理,决不能放任,使制定的制度失去价值。只有严格执行,才能有效且高效的减少了因违规操作引起的伤亡事故。与此同时,建筑施工企业也应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特别是起重设备,应定期进行登记,排查,检测,验收,保证工人所操作的起重机械等特殊机械是符合标准的。另外,自行制作的工具,如脚手架等应进行严格的强度测试,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施工质量管理的意义与规划。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其发展的奠基石,影响着一个企业的未来;对于人民生活来说,它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社会来说,关系着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一个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可见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应该十分认真地对待。众所周知,一个工程是有施工人员完成的,所以对于人员的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第一个方面。对于施工人员,建筑企业应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培养,以保证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能按照正规规定来进行施工;对于管理人员,就应该培养其管理能力,以此提高施工的质量。第二个方面就是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材料的选择决定一个工程的成败。那么施工材料一定要保证进场的质量,并且按照材料的说明,选择一个正确的存放位置,保证其质量。在建筑材料的使用前,一定要进行检测,保证所选择的材料从进场到建设的质量是优质的。第三方面就是设备管理,设备的选择一定要适合施工现场的环境和计划中所制定的方案。对于操作设备的人员,一定要保证他们对设备的认知达到应该有的水平,以减少因技术生疏而造成的质量问题和经济上的损失。

(3)制定完善的安全与质量管理评估系统。

对于建筑工程分包现状,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施工评估系统,对于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估,以此来保证施工企业的正常发展,确保整个施工企业系统能够拥有良好的运行条件。制定完善的系统还可以起到监督、检查、监测的作用,使整个建筑施工企业发展之路更加平坦,有力且高效的保证了安全管理与施工管理的实施。

3结语

正如上文所述,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施工企业的未来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施工企业建设中,应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体系,增加安全管理设备的投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此提高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刘向禹 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第二篇:建筑施工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一、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

1、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有人员流动性强、工程项目分布点多、劳动密集等特点。传统的信息统计方法是书面记录,信息化不同于传统方法最明显的优势在于信息的易得性和准确性。将数据信息化有利于企业信息交流的流畅,不会出现横向或者纵向信息交流不畅的现象,这样就能有效进行各种信息交流,使得企业发展更进一步。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恰好能适应建筑施工企业流动性强、数据量大、项目范围广的特点,将计算机通信技术作为施工企业信息交流储存的有利武器,打破企业空间、地域、时间的局限,为管理人员创造出新的管理方式与环境,使其准确、及时的获取企业各种信息。因此,创建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为企业建立共同交流信息的平台,施工信息是企业成本核心,也是该系统的重要信息来源。

2、提高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

建筑施工行业有传统的施工习惯以及固有的行业特点,这些特征都会对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产生影响。在传统施工过程中引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以期通过新型计算机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施工方式与生产方式。

3、杜绝扰乱建筑市场的不良行为产生

一个行业的主管部门若是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将会产生扰乱市场的不良行为。在招投标活动中,若是没有及时有效地信息公布,广泛的信息传递,投标单位可能就会减少很多,这样的活动不符合投标规范要求,若是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就能及时传递招标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就能保证招投标过程中的公平、公开、公正性,有效监督建筑市场,管理施工企业行为,营造一种和谐竞争的行业环境。

4、降低信息的风险性

建筑工程具有庞大的信息量,时刻都有新信息的产生,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各种资讯、咨询信息的交流,寻求合作的信息,因此创建建筑工程信息系统是极为有必要的,可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在系统数据流通的过程中,若是有阻力产生阻碍信息的传递,就会对人力、资源产生不必要的浪费,机会对企业利益产生损害,又会影响建筑市场的发展。由此可见,利用信息化管理可以弥补信息反馈、传递机制的不健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网络信息化管理,可以使得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与开发商、业主、分包商、承包商、设计师、工程师等之间进行协同工作,达成降低风险、减少成本、保证质量的同时缩短工期的目标。

二、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设计和应用

1、进度控制信息化管理

进度控制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施工总承包进度,和进度管理模块与其他信息模块相连接两大内容。施工总承包部的管理工作主要依据制定的工程总体进度网络计划。支持网络——子网络和WBS(项目工程分解结构)两种工作方式,并且建立里程碑,在WBS节点上分配的资源自动导入网络图。这样就可以利用网络下发工作分解任务,接受分包商上传的任务完成情况,同时进行实际进度的自动统计汇总,做出与计划进度的对比分析。进度与其他信息模块的连接主要有以下几点:进度与采购模块连接;进度与合同管理模块连接;进度与支付申请连接;进度与合同变更、设计变更连接。

2、材料与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

(1)材料管理信息化

施工过程中总承包部关键材料要依据网络计划图编制相应的采购计划;资金的使用计划要根据网络计划图的资源生成;工程设备清单、表格形式的主要材料采购计划、表格形式的工程用设备采购计划分包商材料管理;利用万罗接受总材料需用计划和总进度计划;依据物资信息库中的信息将材料按施工阶段性划分;设置不同材料属性表,不同材料就会自动生成月阶段性料具租赁计划、阶段性物资采购计划。

(2)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

机械管理主要包括对设备的编制与审核;设备进出场的记录;设备维护的提示维修保养时间;设备易损件的查阅和统计;设备档案;设备的损耗统计等。

3、质量与安全控制信息化

(1)质量控制信息化

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信息化管理主要是依据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规范与标准,对每一质量控制单元进行控制管理。主要包含的功能模块有质量检测管理、质量缺陷及事故的登记处理、工程项目划分、工序检测等。依据国际IOS国标进行模块划分质量管理,能够帮助每个管理者在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努力创造优质工程。

(2)安全控制信息化

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是指相关施工安全信息的收集与维护,主要有安全措施、安全检查、安全事故及处理、安全操作规范、安全会议、伤亡事故、安全培训等。

4、合同与资料管理信息化

(1)合同管理信息化

进行合同管理信息化工作,就是要将工程施工各个部门有关该项目的合同进行信息化建档、分类、归档。施工总承包部、分包商就能以多种形式依据自己权限的不同进行对总承包合同、分包合同、材料采购合同等进行查询、追踪,以考察合同的执行情况,同时还能对归档的文件进行变更的全面化管理。

(2)施工资料管理信息化

进行施工管理的时候,会产生许多施工资料,这些资料数目繁多、种类繁杂,并且还与时间编号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这就要求这些资料归档的时候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并依据资料管理的规程、建立的规定、国标以及城建档案馆的要求和规定。保证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资料管理具有可追溯性,以期创造精品工程。要达到这一点仅依靠传统资料整理是做不到的,只有采用施工管理信息化管理模块进行,就能实现资料的电子化综合管理,进行迅速存档、便捷查询、简洁输出,以便管理人员及时获取准确的知识。

三、结论

建筑工程质量系统是一个繁复的系统工程,在项目的拟建、在建、竣工验收的过程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质量信息,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这些信息进行采集编辑、加工处理,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建立建筑工程信息系统网,整合建筑信息,汇总数据,进行信息管理,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保证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使得参与项目的各个部门可以对工程进度、质量进行实时的管理、监督,这样既能保持各部门相互之间的关系,又能减少不必要的争端,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

作者:陈志广 单位: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第三篇:建筑施工管理信息技术研究

一、现如今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局限性。

在现如今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依旧受到了限制,使得信息技术在建筑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一般情况下计算机都是在企业中才能得到使用,而在这些企业中,计算机的使用往往又受到局部过程的局限,只是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检索和查询以及对报表进行打印,并没有通过计算机对数据的整合以及分析进行实现,更不用说将建筑的施工管理与动态的行业信息进行紧密的联系,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建筑施工的管理中是存在一定困难的。

2.孤立性。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许多的建筑企业或者是单位中虽然已经对信息技术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并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建立了局域网和项目管理系统,但是许多与建筑施工相关的数据与信息依旧只是在项目经理以及工地施工人员的内部进行流动,并没有通过计算机对其进行对外的公开、交流和互动,使得信息技术只是应用在办公的过程中,在工地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就好像一座信息内容丰富受到孤立的小岛,很难促进整体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3.信息技术应用的范围相对狭窄。

在现如今的建筑施工管理中,虽然很多建筑企业已经应用了信息技术,但是信息技术一般情况下都是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前期,并没有贯穿到整个工程项目中。如在工程的招标投标,造价预算以及工程相关的设计中对信息技术进行了大量的使用,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就没有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如在项目工程进度、质量、成本控制等方面都没有通过信息技术对其进行管理,甚至是忽略了信息技术。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许多施工单位依然是依靠项目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处理方法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而不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采取先进的技术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相对狭窄的,并没有将信息技术贯穿到整个项目管理中,使得信息技术无法得到全面的应用,很难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

二、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如何更好的应用信息技术

1.加强信息化的认识。

如今许多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的负责人以及管理者对信息化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并没有对信息化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知,使得管理者对信息化的认识是相对片面的,许多管理者认为购买大量的计算机,并通过互联网、应用系统以及相应的维护就实现了信息化,其只是对信息化进行了表面的认识。在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中负责人的决策决定着信息化的建设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建筑施工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首先就必须要加强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负责人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了解,使得他们正确认识信息化的建设,从而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利用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的水平,是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服务的,所以信息化的建设并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使用,而是关系到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组织结构以及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必须要不断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对信息技术以及信息资源进行充分使用,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管理水平。

2.制定与实施相应的战略计划。

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对建筑行业的运行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造,已经成为了最为主要的目的,而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对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则体现了建筑行业和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必须要从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信息化技术进行全面的利用,制定出相应的战略计划以及长远的发展规划,并建立施工管理的信息系统,如信息检索工具化、信息收集自动化等,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相应的战略计划进行有效的实现,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全面的应用信息化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必须要对信息化技术进行全面的使用,使得信息技术贯穿到整个工程中,即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三个方面。在在建筑工程进度控制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主要的工作进行控制,并通过网络的相关软件对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全面的掌握,对信息资源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得到很好的优化。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是最为重要的,而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确保施工的质量,而且还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出现,同时还可以将质量管理软件系统应用到工程施工的质量评定中,如质量评定报表的制作、质量评定曲线的绘制等方面,从而为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的工程质量实施动态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确保统计资料的正确性,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降低信息的风险,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要从施工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信息技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信息技术进行全面的应用,对建筑企业施工管理水平进行有效的提高,从而为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

作者:樊星 单位:承德市隆化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第四篇: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管理研究

1绿色建筑概念性分析

绿色建筑,充分体现人、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建筑模式,凝聚了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反映了生态文明的要求,绿色建筑是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品味与内涵的重要因素。要知道,作为建筑的施工管理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六个基本性的内容所在:1)关于环境保护问题;2)关于材料节约问题;3)关于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问题;4)关于能源的节约和利用问题;5)关于建筑用地的保护问题;6)关于施工现状污染的处理问题。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所谓的绿色施工管理,其实是一种现代化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理念的应用,就目前来看,这是现代化施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现阶段,绿色施工依然成为建筑工程管理中重要的一环,遵循绿色施工体系可以全方面的减轻现场施工对环境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程度,并且在施工中全面贯彻了人本理念,将人的主体地位和能东西发挥的淋漓尽致。从世界的角度来看,现代化的绿色施工理念是目前多有国家都在追寻的合理性开发理念,这是实现建设工程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使用ISO14000和ISO18000管理体系,绿色建筑相关的管理制度的内容,使绿色建筑标准化,规范化,绿色建筑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并不断的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自我国实行工程监理制以来,工作的重点往往放在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上,其任务是对工程施工的“三控三管一协调”,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实践绝大多数局限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监理,而绿色施工体现在工程建设过程的“四节一环保”。因此绿色施工对监理工作提出了远远高于文明施工的更高要求。

2绿色建筑发展分析

绿色建筑为人们创造一种协调、平衡的人工生态系统,提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技术。探索和绿色建筑的研究始于60年代在20世纪,美国建筑师保罗•索莱里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在生态与建筑二者的结合。从传统的建筑技术不同的是,绿色建筑技术更强调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低运行成本,以人为本,亲近自然,更为舒适环保健康。例如生态幕墙及外墙外保温技术,该技术在皮肤的建筑性能和能源战略,结构技术,节能技术,智能技术,材料技术的重点是通过科学的融合,形成节能,节能幕墙,成为国家建筑技术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资源利用和环保技术,如新的设备再利用。发展绿色建材不单是指单独的建材产品,它更多地意味着对建材的“健康、环保、安全”品性的评价,它代表建材工业的一次革命。绿色环保建材包括,生态水泥,生态混凝土,生态玻璃等新型生态建筑材料,也被称为生态建筑建材,环保健康的建筑材料。它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更少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无毒,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

3基于绿色建筑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分析

3.1能源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电主要是满足施工机械的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两大类;施工现场各种重型机械则是以汽油或柴油为主要能源。施工现场的能源结构包括:煤、天然气、液化气、电、汽油、柴油等等,施工现场的食堂做饭、生活取暖和冬季施工时砂石料及混凝土拌和时的水加温等离不开煤、天然气、液化气;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从“绿色环保”的角度来看能源的管理,笔者主要总结了以下几点:

3.1.1要节约能源

3.1.2要减少污染,通常的要求和采取的措施如下:

1)优先采用技术成熟、能源消耗相对较低的工艺和设备进行操作施工;2)对施工期相对较长的工程,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要逐步淘汰能耗大的机械及设备;3)不断减少设备的无负荷运行时间,确实做好供电线路的设计及优化工作。

3.2水资源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水源对于建筑施工来讲是分厂重要的因素,施工离不开水,其工地的水源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滴、漏、冒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尽可能的做到一下几点:1)通过安装一定的控制小流量的节水型设备和器具,以达到减少施工期间用水量的目的;2)对供水管网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尽量减少水资源白白浪费的现象;3)根据年降水量的场地条件和建筑面积,设置了多个污水收集,处理沉淀池和雨水收集井,雨水处理和污水净化后可用于灌溉施工车辆,灰尘,混凝土部件的维修,绿化灌溉等;4)在施工阶段有效利用地下水。

3.3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

在绿色施工过程中,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离不开节约材料和保证材料资源的充分利用的因素。因为节约材料不仅仅是降低工程成本的需要,同时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对有限的资源与能源节约方面,我们应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条例,循序渐进的对于材料的使用和节省材料和物质资源的利用方面,应该以在充分保障质量的前提下,不断的节省材料的目的和目标,来制定相关的措施。比如,实施绿色施工的单位不仅仅可以针对材料的购买和搬运方面,同时还有生产加工、存储使用等方面都要进一步的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和制度,为绿色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和意义。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无论是绿色还是绿色施工管理,都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准而衍生的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理念。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开展的如火如荼,无可回避的就是建筑行业对所带来的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在时代下的今天为全民建立必要的环保意识和绿色施工管理方案。首先来说,绿色施工管理可以在有效的控制建筑队现场环境干扰和污染,尽量控制对施工现场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危害。其次,绿色施工管理也是一种人性化和安全性的系统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本文是笔者多年工作经验下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同行起到借鉴的作用。

作者:梅冬梅 梅红 单位:洛阳市宇盛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第五篇:建筑项目施工管理创新

一、建筑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改革开放后,创新已经成为了带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面对这样的环境,建筑施工企业将改革、发展和创新三者相结合,就成为了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在开展优化企业与项目的关系的工作时,要将制度的创新与完善作为重点和最终目标,只有这样,企业的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大的优势。

(二)创新符合科学理论的指导方向

想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首先要遵从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将相应的原理和方法与企业的日常管理相结合,形成辅助管理和决策的统计与数学模型,以减少管理工作中的不确定因素。在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中,管理理论的最新成果需要第一时间被相关人员运用到实践中,才能及时转化为先进生产力,既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又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创新是适应市场发展规律的必然需求

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建筑施工企业投标时恶意压价,除了这类不正当竞争的情况外,地方保护主义的问题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虽然国内市场还有各种不健全的方面,但是市场总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成熟和完善,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不断自我创新,以适应市场发展的规律,为企业将来够更好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创新是现代化企业建设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承包制的影响下被推向市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营意识和思想观念也急需改变,企业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也渐渐形成。如果企业与项目之间的关系不清,责任不明,监督不严的话,必定会对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市场经济体制下,能否整理好项目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建筑项目的施工能否全面顺利进行的关键。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地创新,只有高水平的施工管理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对建设的要求。

二、明确管理创新工作的原则

生产力水平不同,对于管理模式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将劳动力的三要素(即劳动对象、劳动者以及工具)有效结合,才能充分发挥生产力的潜力。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需要通过市场竞争的手段才能争取到劳动对象,如果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失败,就无法得到劳动对象,无法对生产力的三要素进行整合,无法转化和发挥潜在的生产力,进而被市场竞争所淘汰。在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时,工作人员必须明确劳动者是劳动生产力三要素的核心这一观念,并遵循以劳动者为核心的基本原则来开展工作,从而充分发挥潜在的生产力。

三、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模式的实施

(一)创新观念与体制

企业对项目是否足够重视,投入的经费是否充足,管理项目的思维方式是否创新,人才投入是否足够,决定了项目施工管理能否不断创新。所以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管理创新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从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创新为首要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企业管理的各项工作。具体实施方案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来对其进行改良和完善,并不是一种固定的形式,但要使其始终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创新模式也要使其符合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需求,将机构与体制的创新同步进行。项目的生命周期虽然由合同履约期决定,但是企业不单单要将项目部视为自己的派出机构,还要以企业化的管理制度将其当做分公司来管理。

(二)创新组织与机构

对建筑施工项目的主体进行精简,简化生产关系,缩减管理层次,可以有效解决建筑施工项目规模较大,分项工程和单项工程太多,施工任务和合同管理繁琐的问题,使过去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向扁平式的管理方式转变。虽然实际操作时有众多管理要素在发挥作用,但项目施工必须要抓住自己的管理重点,所以无论什么项目都要将成本核算和管理责任制作为项目管理工作的核心。项目部虽然能够代表施工企业,但它自身无法承担企业的责任,项目部也不是一个企业,所以在很多情况下,项目部将局部利益和自身利益优先考虑,忽略了管理运作和企业的长期发展,容易留下隐患。合同签订时,项目经理开始确认,合同终止时则被撤销。企业虽然与项目经理有着责任约定,但项目经理有着决策和指挥项目的权利,经常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管理。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对管理工作进行空间延伸和主体延伸,从市场调查到获得经济效益的全程来看,建立健全项目部的机构组织,对其进行与分公司同等的设定和定位。

(三)创新施工的技术

创新施工技术,不仅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还要通过引进新的管理经营模式来实现施工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提高,使企业通过提升竞争力来占据更广阔的市场,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技术创新,首先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决生产什么产品,再根据产品所需求的技术来确定使用的工艺,最后根据工艺所需求的技术来引进技术,选择自主开发或是合作开发。掌握先进技术是占领市场的必然需求,根据技术的实际需求来创新制度与体制,才能为施工顺利高效地完成提供管理保障。技术管理的重点在于工程项目,要进一步实现项目组织设计的优化,科学地设计施工方案,使施工组织、施工工艺和设计要求都能够落实到位。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还要建立项目策划机制,合理利用和组合有效资源,保证决策的科学性,管理的精细度,强化控制。还要着眼于好工艺的开发和运用,对于新的技术、材料、工艺,要不遗余力地研发和推广,才能不断推动工艺的创新和技术的进步,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

四、结束语

只有善于分析企业自身特点,学会扬长避短,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来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才能做好建筑项目管理施工这项相对复杂并且涉及面广的工作。因此,建筑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相结合的复合型命题,不仅要兼顾管理创新的技术,还要做到管理创新的艺术。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占领市场,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而稳定的基础。

作者:林雪峰 单位:南京富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第六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发展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概述

建筑施工管理是指相关部门运用系统的理论方法对项目施工计划、组织、控制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施工管理主要是指施工作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等内容,重点是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完成生产任务,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同时不断提高企业全员的思想素质,降低成本,实现标准化作业,值得注意的是,在施工管理上,管理人员必须遵循以下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经济效益原则,是指企业在抓进度与质量的同时还应该对市场成本进行精确计算,从而形成一定的进度观与生产观,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也是管理人员在对施工现场管理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同时也是最重要原则之一。第二个原则就是科学合理原则,实质上就是要求建筑施工中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去进行,使其真正符合现代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二、新形势下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对策略的创新进行探讨前,我们需要了解在新形式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有哪些,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一)管理模式老旧

虽然社会经济在高速的发展中,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建筑公司在管理模式上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依然还是采用分包式的管理模式,做建筑的应该都知道,这种管理模式是非常老旧的,所以这种管理模式无法符合现今建筑行业的需求以及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如果没能及时让工程建筑正确又迅速清晰的进行管理与分类,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工程建筑相互推诿、责任混乱的问题出现,也会导致工程进度被拖累,工程管理的难度也会加大,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工程建筑正常施工。

(二)成本太高,控制力度不够

不管是哪一个企业,获利都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尤其是作为工程建筑企业,要想获取丰厚的利润就一定要进行精确的成本控制。不过现阶段工程管理中的成本费普遍偏高,因为至今并没有非常完善的施工体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导致工程建筑中的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对于预期目标也很难达到,而且在工作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漏洞,导致成本管理工作进度不尽如人意。这也直接造成了工程成本比实际需求更高,资源浪费严重,在施工中,如果无法有效控制施工资金,就会对整体施工质量以及进度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新形势下创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途径

上文对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下面我们来重点探讨一下在新形式下如何创新管理路径。

(一)控制成本需要加强

如果想要使工程建筑中的成本有效进行控制就要做到如下措施:首先,对于预算机制,企业一定要进行精确且严格的制定,因为预算的精准是作为工程能高效展开的前提,预算报告如果非常简单且严谨度不够,在工程施工中就极其容易造成工作开展后很迷茫或多种工作同时展开的问题出现,对于工程的质量也没有办法保证,对资源也会造成一定的浪费。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十分精准的预算使资金可控且高效的使用率能有所提高。其次,对成本分析也要制定相对精确的制度,再把成本分析的制度科学合理的在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中进行运用,以此使资源浪费问题减弱,同时还能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对成本也能进行有效控制。

(二)创新管理模式

以往的分包式管理模式在现今的工程建筑中已经不能进行有效应用,所以创新管理模式成了工程建筑发展的前提。现阶段,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分工非常明确,每个部门都能互帮互助的管理制度,而每一个环节都能有效的进行连接,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顺利进行。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每一个部门中的职能都需要明朗化,而且每一个部门都应该要有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要做到井然有序,以此来突出团队集体合作的能力,对于员工之间的服从感以及信任感一定要加强,以此来提高部门中机动反应的能力。

(三)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施工质量的好坏与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水平有很大关系,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拥有施工管理的资质,专业的管理知识,施工单位应该要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以及施工技术的培训,使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大幅度提升,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将专业技能有效应用到工程的施工中,使施工管理能发挥实质性的效果以及作用,以此保障施工的进度以及质量与预期目标相符。与此同时,还要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质量意识能得到不断提升。进一步提高他们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可以组织交流活动,组织管理人员去一些模范施工现场参观,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对自身进行不断改进与完善。

四、结语

建筑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面,也是企业管理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所以建筑企业应该要把多方面因素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与思考,从而可以探讨出相应策略来进行改进以及防范,还要对施工中管理工作的缺陷引起重视。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能够制约该企业整体水平的高低,因此要提高我国建筑业发展,就必须解决我国当前建筑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实现建筑项目效益的最大化与最优化,从而大大增强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作者:毕晓娟 单位:深圳华泰企业公司

第七篇:危机管理意识港航建筑施工管理分析

一、港航施工企业的具体管理工作

相比于一般的工程项目,港航项目虽然显得更加复杂和庞大,但是随着我国整体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港航工程仍然有着比较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与此同时,港航施工项目中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相比于其他行业项目的施工来讲存在着更高的施工标准和施工要求,这也为从事港航工程施工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管理上的要求,从实际情况中来看,这些施工企业的具体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工程质量的管理

对于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来讲,施工企业承担着直接的责任,因此,绝大多数的施工企业管理层都对安全问题十分看重,在进行项目开展过程中建立了完备的质量监管体系。具体的监管内容包括:对施工环境的管理和安全施工规范的制定,负责项目监管的人员需要定期对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检查,防止施工质量不过关的问题出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对企业内部的管理

一般情况下,港航工程项目的施工企业都会在项目正式实施前进行集中的项目管理,实现对施工体系的有效完善和具体规划,更好地控制项目的整体施工过程。在对工程进度的控制上,企业一定要做到精确,确保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的进一步落实,对于资金的管理和有关项目的经营都需要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实行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操作方式,以此来最大程度地化解工程项目涉及到的诸多风险,实现项目利润的最大程度提升。

二、港航施工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

1.施工前的项目组织风险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于港航工程项目的竞争变得越大越激烈,绝大多数工程项目的承包都是通过招标方式来进行的,许多施工企业为了获得项目的施工权,在进行投标操作时往往采取的方式是超低价竞标,这种方式虽然提升了该企业的中标成功率,但是由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存在许多不可预见的风险,这些风险一旦发生就可能会对企业本身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投标文件的保密工作对于施工单位来讲同样十分重要,如果不做好这一方面的有效防范,一旦出现竞标价格泄漏的问题,就很容易导致因为极低的差价而无法中标。除此之外,企业在进行项目的规划时还需要考虑政府风险这一重要影响因素,做好一些施工项目必要手续的完成,以此来提升企业对于施工项目的可控程度,确保所签合同的顺利履行。

2.施工中的事故风险

由于港航施工项目涉及到的施工内容非常复杂,因此,在其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如:洪水、雨雪、雷击等,这些自然因素的影响都会对工程的完成进度产生非常大的消极影响,同时还会造成施工人员的闲置,使企业的施工成本进一步提升,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参与施工项目的工作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也会对项目本身产生影响,如果工作人员本身不具备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就很容易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出现,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最后,相比于一般的工程项目施工,港航项目往往需要大量的施工用料和物资补充,这些物品都需要借助于轮船等工具进行运输,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撞击等问题,就非常容易导致这些物品的遗失,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给公司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由于与物资没有被及时运输到施工地点,也会造成工程工期的推迟和延后,间接使企业蒙受经济上的损失。

3.施工中的项目变更

港航施工项目由于其工期更长的特点,经常会受到一些不利的不可预见性因素影响,使其工程项目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更,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政府往往会针对市场中的一些物资价格进行调整,对于财务拖欠和资金挪用等问题出台的一些经济方面的决策,都会给施工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会使企业由于预算资金的不足出现资金不畅的问题,不得不被动地进行一些风险上的变更;第二,技术上的变更。出现这种风险主要是因为许多施工企业在进行正式施工之前往往没有针对工程施工范围内的具体环境和土地进行完善的考察,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许多事先选择的施工技术并不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实际的施工环境当中,存在比较大的局限性,这就需要企业必须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上的变更。对于这种变更,一方面会造成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浪费,许多为施工准备的物资并不能够完全应用于施工项目中,对于多余的物资要进行退货,对供应商要进行一定的补偿,另一方面,不同施工方法所需要的施工人员数量、施工设备也是不同的,这又需要企业能够立即进行被动性的调整,这些情况都会不同程度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时还会导致工期的严重延后;第三,技术管理的不健全。这种风险主要包括一些用于施工项目中的图纸在具体的细节设计上存在缺陷,对于图纸的审核工作也不是十分健全,这就使得具体的施工设计和实际现场的施工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4.施工后的资金风险

施工后存在的危机风险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主要包括结算上和保证金上的风险,前者主要是指由于合同具体结算时间的不确定和结算方式的不明确所造成的结算问题,后一种风险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港航施工项目中所涉及到的保证金金额往往数目巨大,这些款项很难一次就能进行补齐,许多项目企业都存在拖欠保证金的问题,这一类风险最终都需要参与实际施工的建设单位来独立承担。

5.施工后的工期风险

除了资金风险之外,工期的风险同样是不可忽视的,由于港航工程项目本身包含了大量的内容,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人为风险或是自然风险的突然出现都会给施工企业带来非常巨大的损失,同时这些风险本身都不是片面性的,会对整个工程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不仅会给企业本身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造成施工项目整体工期的延后。一旦工期延后,一方面施工企业自身的信誉度会大打折扣,这会严重影响其在整个建筑施工行业内的信誉度,另一方面,由于合同的签订内容中曾对工期有着明确的规定,而一旦出现工期延误的情况,施工单位就需要承担必要的法律责任,这就势必会使其承担大数额的赔偿。除了工期的延误之外,工程质量不过关也可能为施工单位带来一定的风险,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就不是因为施工单位一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工程发包方也需要承担一部分责任,施工企业在遇到这种情况发生时,最重要的就是尽快地搜集一些对于自身有利的证据,使发包方和企业共同承担风险。

三、建立危机管理意识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解决

1.建立施工事件的风险识别机制

从事港航工程项目的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的承包时,应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合适的投标方法,确保最终的投标价格在合理的基础上实现价格的最低化,同时,施工方在进行竞标价格的确定时除了要考虑到实际的竞争性之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风险,并将这些风险转化为预用资金投加到自己确定的最终投标价格上。对于涉及到投标价格的相关资料,企业要做好保密工作,防止文件被泄露。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在进行项目的投标之前,需要对项目的施工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对周围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进行全面的评估,对于那些不利用该工程项目施工的条件需要向项目招标方尽可能地寻求合理的补偿。

2.对施工参与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意识教育

对于参与到整个施工过程的工作人员,施工单位需要在正式施工之前对员工进行集中的培训,主要集中在一些安全操作方法的普及和安全意识的提升上,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施工人员的自身责任感。对于工程项目中比较常见的火灾事故,施工单位应该安排员工进行模拟的预防演习,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施工操作章程和防火制度,向施工人员普及一些常用的防火措施。对于那些需要进行长距离运输的施工用料,要对参与运输的员工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对于那些参与机械化操作的员工,要对其进行科学操作方法的培训,使其做到安全操作。

3.对施工计划和施工所用物资进行有效的完善

由于港航工程项目的工期相对较长,使得一些施工计划的实施势必会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干扰而存在风险,对此,施工企业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控制和完善。对于施工设备的使用上,设备使用人员和工程的监管人员需要对这些设备的具体性能和运行参数进行仔细、全面的检查,对于可能存在的一些风险要进行有效的排除,这样就能够确保这些设备能够及时得到供应。在进行施工计划的设计和开展上,要严格以施工前期制定的方案为准,确保施工过程中所应用到的施工工艺和技术与工程的实际需求相互匹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事港航工程项目施工的企业经常会在施工过程中面临许多危机,如果不能够对这些危机实现有效的规避,就非常容易导致企业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企业在进行整个施工流程中没有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意识,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这一类施工企业提供有效借鉴,帮助其对一些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机实现更好的规避。

作者:支燕 单位: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八篇:危机管理意识建筑施工管理探析

一、危机管理意识概述

(一)内涵

建筑施工通常存在多种风险,且风险具有隐藏性,通常也将其理解成施工管理危机。在工程施工前期,建筑企业若不能妥善处理隐藏危机,那么一旦显现,将会使得建筑企业面临严重损失,不仅会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还会降低工程质量。若任由工程危机不断发展,将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虽然,施工风险并不是施工管理危机,但若不给予高度重视和有效控制,则偶然风险可能会转变成必然危机。

(二)重要性

危机管理意识形成于危机显现前期,具体指代危机预估以及管控意识,该意识在隐藏危机的处理中发挥着一定作用,可有效预估与管控危机。建筑施工是一个健全的系统,每一道施工工序均具有危险性,而施工管理作为工程施工的主要内容,问题分析与解决是其主要内容。对于建筑施工管理而言,危机管理意识的应用可全面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还可显现各种隐藏危机,其现实意义深远。在大部分建筑企业的危机管理工作中,主要通过预估、评定和解决等手段来处理隐藏危机,进而降低或者规避质量安全事故的出现,部分企业还通过可行的危机处理措施来转化建筑施工危机,使其促进工程施工。建筑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均会出现危机,因而,危机管理是指管控和消除建筑施工中的各种危机,一旦发现危机,便立即处理,及时解决,规避一切工程施工阻碍因素的出现。由此可知,在建筑施工管理实践中只有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树立牢固的危机管理意识,才能全面预防、有效控制与及时解决各种危机,最终确保建筑施工的正常开展以及按时交工。

二、建筑施工管理实践中隐藏的危机

在建筑施工阶段,因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建筑施工中隐藏着较多的危机,针对建筑施工危机为降低对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效益的影响,应全面管控隐藏的危机。对于建筑施工管理来说,危机并不等同于风险问题,但若发生,尚未意识且没有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则危机以及风险问题将会与建筑施工相伴而行,进而会对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进度产生负面影响,引发巨大损失。

三、危机管理意识的应用策略

(一)改进施工管理理念,强化危机管理意识

理念和意识是应用危机管理意识的根本条件,为具备较强的危机管理意识,应提高危机灵敏性,进而灵活应对各种建筑危机。在竞争程度日益激烈的今天,施工管理人员应拥有危机管理意识,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刻警惕,全面预防并及时化解各种危机。为强化危机管理意识,应着重做好以下内容:一方面,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围绕施工管理人员组织开展危机管理教育,让每一位管理人员均明确危机管理的应用价值,了解危机预防的重要性,鼓励相关工作人员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另一方面,施工管理人员应明确交流沟通的重要性,主动联系社会各界人士,切实维护公众的基本权益,重视群众监督,最终全面消除危机隐。

(二)注重危机预防,构建可行的危机预警体系

若想在建筑施工管理实践中合理应用危机管理意识,应注重危机预防,进而全面落实危机管理。因此,为及时预防建筑施工危机,应构建可行的危机预警体系,组建反应灵敏、预警可靠的危机管理系统,进而增加危机管理意识的操作性。在危机预警体系中,信息监测使其主要内容,凭借信息监测可广泛搜集并有效处理相关信息,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另外,在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1.信息采集

广泛收集行业信息,认真研究企业发展规划,仔细研读企业经营策略,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2.反馈采集

认真收集反馈信息,进而快速找到引发危机的主要因素,便于危机的有效规避;

3.信息加工

对上述操作中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合理预测危机种类和影响程度,并及时报警;

4.研究同行业信息

掌握同行业的最新动态,研究同行业信息,进而增强危机管理能力。

(三)大力宣传危机管理意识,营造积极的危机管理氛围

管理氛围是影响危机管理意识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积极的危机管理氛围,可有效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自主性,并能积极执行,有利于建筑施工危机的全面预防和规避。大力宣传危机管理意识,让每一位工作人员均明确应用危机管理意识的重要价值,进而在日常施工管理实践性主动应用危机管理意识。建筑施工企业可在施工现场设置在醒目的危机管理宣传标语以及警示牌,还可在一些危机多发的场所张贴显眼的条幅,警示工作人员时刻保持头脑清醒、高度集中、树立牢固的危机管理意识。同时,员工内部之间应针对危机管理意识展开交流探讨。

四、危机管理意识的实际应用

(一)危机控制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建筑施工危机的管控是其主要内容,它可及时规避或者控制危机的出现和影响,进而从源头上消除负面影响。在建筑施工阶段,危机管理意识的应用需要参照特定的计划,因此,在应用前期应编制科学的危机控制体系,进而全面、有效管控建筑施工危机。危机控制体系直接关乎着危机控制情况,而健全、可行的危机控制体系的编制十分必要。

(二)危机处理

在建筑施工管理实践中,危机管理意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危机处理过程中,有时还映射在危机规避和控制环节。对于建筑施工而言,若出现危机,将会引发一系列反应,进而对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产生影响。因此,在建筑施工管理活动中,若想及时处理危机,应明确危机后果和影响,只有弄清上述问题,才会提出针对性的处理对策,最终规避危机问题的负面影响。另外,在施工危机的处理环节,应紧密联系实际施工情况,采取可行的措施来控制和规避危机,进而确保工程施工的正常开展。

五、结语:

对于建筑施工管理而言,危机管理意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不仅能及时规避各种风险,还可加快施工进度、改善施工质量。建筑企业自身应正确认识危机管理意识,并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灵活运用危机管理意识,确保工程按时完成,进而获得更多的生产效益。

作者:于苏林 单位:南京康永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