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区管理逻辑与模式构建

大学生社区管理逻辑与模式构建

摘要:在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离不开大学生社区,这也是大学生迈向社会前的实习基地。可见,良好的大学生社区管理的重要性,甚至会决定大学生以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大学生社区管理逻辑,进而提出大学生管理模式构建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社区;管理逻辑;管理模式;方法

近些年,很多高校为了强化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将宿舍更改成了社区,并成立了大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等组织,还有些高校成立了大学生管理中心。大学生社区是学生学习、休息、娱乐、活动的场所,在社区中学生们可以交流探究、相互促进,使自身能够健康成长。可见,大学生社区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一个“小社会”。可以说,加强大学生社区管理工作是时展需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重要渠道。

一、大学生社区管理逻辑

(一)人本理念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平等意识也有所提升,这些学生需要被他人尊重、平等交流。大学生不仅仅是受教育的对象,同时也具备和管理者平等地位的权利。所以,大学生社区管理需要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注重学生个体、群体的合法权益。以人为本理念要求从学生的主体出发,将学生视为平等的个体、服务对象,以学生的角度展开管理工作。这样不仅能够化解学生与管理层的矛盾,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

(二)服务理念

在新时期教育领域下,“教育既是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这也是教育的深化发展。传统管理模式都是以硬性管理为主,高校管理人员都扮演者严厉的管理角色,学生只能选择服从。而在现代化大学生社区管理理念下,需要贯彻人本理念,社区管理人也要顺应时展要求,提升个人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更好的化解矛盾,从而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需要大学生当家做主,建立学生组织实现自我管理,并贯彻民主参与、自由平等的理念。学生作为高校的教育主体,所以大学生应该具备学校、自身事物的管理权,承担相应的责任。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更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高校管理发展,推动大学生自由发展、学术自由。因此,需要在社区管理中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引导学生展开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二、现代化大学生社区管理模式构建方法

当今很多高校大学生社区依然遵循传统的宿舍管理形式,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组织不完善、缺乏服务意识、管理模式不科学、生活质量不高,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区模式体系,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提高大学生整体素养,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加强思政教育,正确引导学生

在学生学习场所外,大学生社区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并且在大学生成长当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能够强化社区管理质量,需要融入软管理形式,可以说大学生社区的约束性、集体性、导向性特点十分适合开展思政工作。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开展思政教育,要求党团组织、学生团等进驻大学生社区中,开展一些思政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这也是新时期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提高社区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思政教育中,要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和核心,尊重学生的意识规律与行动特点,分析大学生在实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确保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系统性、创新性,引导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推动自身社会化发展进程。

(二)营造健康积极社区,促进自组织形成

理论上,大学生社区最佳的形态就是自组织形式,自组织是构建开放、平衡系统的最佳路径。当然,大学生自组织也需要校方干预,并且主要是采用软干预形式,也就是营造积极、健康的社区环境。在社区文化建设中,不仅要注重硬件建设工作,同时也要关注宿舍文明、宿舍卫生、规章制度、文娱活动等软件建设,强调人的价值观念、行为特征、群体意识的社区文化,加强学生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大学生自觉遵守社区群体的公共利益与行为准则,从而加强自组织的为众性、自律性,加强社区的影响力与感召力,促进自组织形成,充分发挥社区管理的效益。

(三)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宜居社区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下,当今大学生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而大学生对社区管理最为敏感度话题就是服务质量和水平。基于此,大学生社区管理必须要以宿舍作为核心,保证服务质量,提供学习交流环境、文娱活动环境等,并移栽一些绿色植被、花草等美化客观环境,从而构建功能齐全、舒适宜人、设施完善、健康安全的社区环境。此外,管理者还需要树立高质量服务意识,全心全意的为学生着想,积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让学生感受到新型管理模式的助益。这样才能够提高大学生对社区的归属感、信任感,提高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社区自组织管理当中,不断提高管理质量,构建和谐社区、健康社区。

(四)构建学生管理组织,推动社区发展

学生不仅仅是社区的主体,同时也是社区育人对象,如何充分发挥社区的育人功能对推动大学生发展十分重要,这就要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彰显大学生社区管理的主题性,提高大学生社区管理的自觉性。构建学生管理组织,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这也是社区育人的重要工作之一。首先,构建学生代表大会制度,让学生参与到社区管理工作中,这样社区管理会更加民主,还会让学生了解如何行使公民权利;其次,完善学生自治会,主要是为了负责学生代表大会决议;最后,发展学生团,从校内学生团逐渐延伸到社会,体现学生团的涉及范围。再加上学生团缺乏资金的支持,所以让学生团走出去和社会企业加强联系,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智慧优势,为企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获取到企业资金支持,从而推动学生团健康发展。学生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平台,让学生的角色产生根本性变化,而不是在高校这颗“大树”遮挡下的“小草”,鼓励学生自主成长。

(五)构建6S管理模式

6S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6S管理理念是当今国际高校宿舍管理的主要形式,贯彻“预防为主、保障安全”理念。6S管理当中的执行力、整洁有序、自主管理等原则和当代我国大学生社区管理理念相吻合,通过采用6S管理理念可以让大学生社区管理更加井然有序,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其主要表现在:整理。将大学生社区任何物品进行整合、划分,主要划分成为有必要、没必要两个领域,将有必要的物品留下来,其余物品全部清除,扩展社区空间,避免出现误用等情况,营造更加整洁的社区场合。整顿。也就是将大学生社区可以看到、不可以看到的地方打扫干净,确保大学生生活场景的整洁度,营造更加干净、整洁的社区环境。这样可以保障大学生的生活品质,降低社区内部的安全隐患。清扫。将大学生社区清扫工作进行到底,规定6S管理制度规范条例,加强日常清洁行为,确保大学生社区时刻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中。创造更加明亮的社区场所,维持社区环境。素养。每位学生都要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6S管理的准则和标准,激发社区管理队伍的积极性、工作精神。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优秀的大学生社区管理人员,并提高学生团队、师资团队、管理团队的团队精神。安全。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做到预防为主,防范于未然。任何安全隐患都要进行清理,提高学生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清洁。保证大学生社区的清洁性,除了宿舍卫生外,还需要保障个人清洁度,降低学生生成病害的几率,提高个人安全,这样才能够树立“人本”理念,一切为了学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大学生社区管理来说,需要贯彻新时期的管理思想和形式,保证社区管理的自主性、服务性、人本性,并积极探索新型社区管理形式,不断完善社区管理的学生组织,学校以软干预形式为主,规范学生思想和管理形式,从而实现最终的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跃聪.以主体间性为逻辑起点构建大学生管理模式[J].现代教育管理,2013(12):97-100.

[2]吴月齐.高校大学生社区管理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29-30.

[3]何润凯.公民道德教育在大学生社区管理中的嵌入机制构建[J].延边党校学报,2012(2):107-108.

作者:李政 单位:三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