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技术论文范例

防范技术论文

防范技术论文范文1

1.1物理风险

在政府的网络信息系统中,物理风险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设备被盗被毁,电磁干扰,电源故障等等。

1.2操作系统风险

在网络信息操作系统中,由于计算机水平不够高,和一些操作系统本身的结构问题,导致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不够。在创建进程中出现问题也会形成操作系统风险。

1.3网络自身的缺陷带来的风险

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网络系统自身存在着缺陷。一方面它受地震、火灾等客观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它还受自身所处的环境的影响,例如磁场、污染等。这都是信息网络系统自身缺陷,它会危害整个的网络系统设备,危害政府网络信息的安全。

1.4计算机病毒风险

受科学技术的限制,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病毒也越来越快的加快了传播速度。计算机病毒的种类越来越多,力量越来越强大,它会严重的影响政府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的。

1.5安全意识淡薄

计算机网络的生活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它的方便性和实用性,而忽视了它的安全性。在网络系统中,填入的信息会留下痕迹,容易让一些黑客破解并获得这些信息。在政府的网络系统中,政府单位更多的是注意设备的引入和运用,而对其后期的管理和安全性的考虑比较少,也就是安全意识淡薄,这就会给政府网络信息安全带来风险。

1.6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淡薄的安全意识导致了政府部门对安全管理体系的不重视。在政府网络信息的管理上,没有统一的信息管理指标,没有足够的网络信息安全部门进行安全管理实施,没有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就会导致在保护政府的网络信息的时候出现很多漏洞、风险,给信息安全带来风险。

2政府网络信息的安全的防范措施

2.1政府网络信息的访问控制

政府网络信息的访问控制主要是对访问者以及进入和出入政府网络信息系统的情况的控制。要阻止没有经过授权的计算机用户进入政府的网站,要限制每天进入政府网站的人数,要限制使用政府计算机系统的资源。保证网站的数据资源不会被非法用户所用,保证政府网站数据资源不被恶意的修改,保证资源的有效运用。

2.2在政府网络信息系统中建立识别和鉴别机制。

每一个网站浏览用户都用ID注册,一个ID只能代表一个用户。通过口令机制,手纹机制,照片机制等来鉴别网站用户,确认用户信息的真实性。在网络系统中利用代码制定口令,当用户进入政府信息网络的时候系统就会询问用户的口令,只有口令被识别的用户能够进入政府信息网络系统,进行信息资料的查询。还可以通过手纹来识别用户。首先要录入计算机用户的手纹,在以后进入系统查询信息的时候可以直接同国手纹识别控制用户进入。当然,手纹机制的建立需要统一的安排,录入程序较麻烦,所以更多的是利用设有密码的口令进行识别鉴别控制。

2.3在政府网络信息安全系统中运用加密技术

在政府网络信息安全系统中运用加密技术可以有效的阻止非法用户非法进入政府网络信息系统非法的访问数据,非法的盗窃系统信息。要根据信息网络信息的变化规则,实行相对应的加密技术,把已有的容易被识别的信息转化成为不可被识别的信息。

2.4发展自主的信息产业,构建网络安全的技术支撑

网络信息的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信息流通的更快,交流的更频繁,同时,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如今虽然科技在不断的进步,但我国在计算机应用上还多是使用国外的计算机技术,没有自己的计算机核心技术,受外国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商的控制,政府网络信息安全自然就没有保障。政府网络信息关系到党政部门,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我们必须发展自主的信息产业,构建网络安全技术支撑。国家政府要在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开发计算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例如我国基于Linux操作系统开发出来的中软,中科等。

2.5加强政府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

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就会导致在保护政府的网络信息的时候出现很多漏洞、风险,给信息安全带来风险,因此要加强政府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对网络操作使用、机房管理制度、网络系统维护制度等进行规范,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的培训,制定详细的网络信息日志,并及时的检查日志。政府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在制定的时候还要对政府网络信息系统中的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并存储在光盘中,防止计算机系统崩溃造成的损失。此外,在计算机应用软件上,政府要加强管理,确保政府部门所使用的计算机软件符合安全技术指标。

2.6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在政府部门中,很多管理者缺少信息安全意识,当遭到黑客的攻击的时候不能及时有效的应对。要增强政府网络信息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每一条政府网络信息都是重要的,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素质,确保各个信息安全环节的有效进行。

3结语

防范技术论文范文2

一般而言,所谓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要做好计算机网络防范工作,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就要保证计算机硬件的安全、计算机软件的安全以及网络环境的安全,采用科学先进的防范技术维护网络环境,确保网络环境的有效运行。要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工作,必须要注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管理工作,将二者之间有机结合,从而提高防范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其安全性表现出诸多明显特征。首先,由于互联网环境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种多元化既表现在内容上,也表现在形式上,这使得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此外,互联网环境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要求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必须体系化。其次,计算机网络安全还具有复杂化的特点,这一特点是由网络环境的不断开放决定的。

2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

2.1网络黑客攻击。

黑客攻击主要是指黑客通过破解或者破坏系统的某个程序、系统以及网络安全,并更改或破坏系统、程序的重要数据的过程。

2.2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网络具有巨大的威胁,对计算机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一般被病毒感染了的计算机系统运行速度会变慢;常常无缘无故出现死机现象;文件会因为时间、属性等变化而无法正确读取,甚至会丢失或者损坏;命令执行出现错误等。

2.3系统漏洞。

系统漏洞是指由于各种操作系统的软件在设计上的不完善或者失误,给那些不法分子创造了机会,使得他们能够利用系统的漏洞将各种木马、病毒等植入计算机,从而控制整个计算机,获取重要的信息与文件,甚至破坏电脑系统。系统漏洞也是构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因素之一,这些系统漏洞为各种病毒的入侵提供了空间,成为病毒入侵的突破口。

3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的应用分析

3.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由一个有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它作为网络安全的屏障是通过在专用网与公共网、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的界面上形成一道保护屏障而实现的。防火墙通过执行站点的安全策略,仅容许符合要求的请求通过,从而能够限制人们从一个特别的控制点和离开;同时所有的的信息进入计算机系统都必须通过防火墙,这样就能够有效的记录网上的所有活动,收集系统与网络之间使用的记录;最主要的是防火墙能够通过隔开网络中的一个网段与另一个网段,从而能够很好对用户暴露点进行保护与限制。

3.2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是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一种有效技术。这种技术是指传送方通过将明文信息通过各种加密函数的转换形成密文,接收方则通过解密函数将密文还原成明文。其中密钥是关键,因为对于数据加密技术而言,只有在指定的用户和网络下,接收方才能获得发送方的数据,这就需要数据加密技术要求只有在指定的用户或网络下,才能解除密码而获得原来的数据,这就需要给数据发送方和接受方以一些特殊的信息用于加解密,这些特殊的信息就是密钥。

3.3网络访问控制技术。

网络访问控制技术通过将路由器作为网关来对外界的各种网络服务的信息量进行控制,防止在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实现远程登录和文件传输等功能时不法分子利用漏洞进行控制。同时要求确定访问者的身份是否合法,从而控制了非法的网络访问,有效的防止了非防入侵者,保证了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

4.4安全漏洞检测技术。

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而言,安全漏洞检测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通过安全漏洞扫描能够帮帮助用户在黑客攻击之前找到系统的漏洞,并及时的恢复,从而为系统的安全做好铺垫。对于安全漏洞的扫描可以设置为主动扫描和被动扫描、网络扫描和主机扫描等,对于漏洞的修复而言可以设置为自动修复和手动修复。

3.5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技术。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技术主要是防止系统发生意外,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这种备份技术主要有只备份数据库、备份数据库和事物日志、增量备份等策略。通过这种技术的实施更好的确定网络的安全。

4结束语

防范技术论文范文3

1学术不端行为特征

1.1、的产业化

在稿件的日常处理过程中,发现由第三方、的痕迹越来越多,科技期刊编辑面对的学术不端行为趋于职业化、专业化和产业化。①同一作者同一时间段投稿多篇:医学论文凝结了医疗工作者大量的临床工作经验和科研心血;而且医生职业特殊,除了肩负繁重的临床医疗工作外还有临床教学任务,一篇论文从最初的构思到最终成文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一时间段成文多篇的可能性较小。例如:一位吴姓作者在3个月内每月投稿1次,每次投稿不少于2篇,共投稿8篇,怀疑由第三方操作、;查看作者详细信息,每次投稿使用的邮箱均不相同,分别为:ppj1z7@163.com,hkvj72@163.com,dqpl92@163.com;而预留的手机号是相同的,证明为同一人;远程稿件处理系统显示每个帐号均只登陆了1次,故推断100%由第三方、。②作者所在单位的科研能力与文章不相符:如一位来自厂矿企业附属职工医院的作者投稿了一篇实验研究论文,文中运用了大量实验数据和实验图片,明显与其工作单位的科研能力不相符,而且文章署名仅一位作者,没有其他医疗科研单位的合作者。编辑部对稿件的真实性提出置疑,希望作者给予答辩,稿件后期就一直处于“僵死”状态。这不排除委托的可能。③“电话失联”的作者:在日常稿件处理过程中存在需要和作者进行电话沟通、交流的事项。一般情况下,作者投稿后会特别关注稿件情况,虽然会有无法及时接听电话的情况,但一旦看到编辑部的未接电话均会及时给予回复。但是,有一部分作者电话长期处于全天候的关机或无人接听的状态,编辑部试着短信告知作者有关稿件相关的紧急事务需联系,但这些作者仍不回复任何电话或短信,只愿意通过电子邮箱或远程稿件处理系统进行交流。不排除委托、的可能。④有“沟通障碍”的作者:与第一作者进行电话沟通时,偶有发现第一作者无法独立回复编辑提出的与稿件相关的问题,隐约有人在一旁小声指导第一作者进行回复。不排除委托、的可能。

1.2隐匿性

目前,大多数科技期刊运用中国知网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对稿件进行初筛工作,以提高科技期刊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排查率,节省科技期刊编辑在稿件初审上投入的时间。编辑将检测结果“文字重复率”过高的稿件退修给作者或直接退稿,“文字重复率”较低的稿件则直接进入了审稿流程。但AMLC并不仅仅服务于期刊编辑工作者,还面向所有有需求的作者,有需求的作者只需支付检测费用即可提前对论文进行AMLC检测,再根据检测报告对“文字重复率”较高的文字进行“改装”“变身”,改变抄袭、剽窃部分文字描述的句式和语序等,规避“连续13个字以上重复即定义为疑似剽窃部分”的AMLC计算规则,即可将较高的“文字重复率”隐匿于无形,躲过AMLC的检测。AMLC只是将上传的论文与已发表的论文进行文本复制检测,对已发表的重复文字的识别较高,如一稿多投、整体(大量)剽窃和自我剽窃是可以认定的。有的作者利用翻译工具将英文论文翻译成中文[4];或将他人论文中图表改成文字叙述,将文字叙述改为图表[5-6];或剽窃他人的观点,套用他人的设计思路[6]等。随着教育部加大对学术不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7],国家也将把学术不端行为纳入社会诚信建设系统,使得科研失信人员或将在工作、贷款和商业机会方面受到限制[8],加上期刊杂志社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严格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势必会越来越趋于隐匿,使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之路困难重重。

2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策略

根据中国知网《学术期刊论文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9],学术期刊论文作者涉及的学术不端行为类型有:①论文本身存在的不端行为:剽窃、伪造、篡改;②作者署名中的不端行为:不当署名;③投稿和发表过程中的不端行为: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拆分发表;④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违反相关研究伦理问题。大多数科技期刊运用AMLC防范科技期刊论文中的学术不端行为。AMLC对一稿多投、整体(大量)剽窃和自我剽窃是可认定的;剽窃观点、剽窃文字表述、重复发表、拆分发表和过度引用是基本可认定,但对于剽窃研究(实验)方法、剽窃未发表成果、伪造、篡改和不当署名是无法认定的。结合编辑日常工作中累积的学术不端行为的特征,将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重心集中在排查论文本身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上,从稿件基本信息、数据、图片、研究方法和统计学处理等方面入手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将防范学术不端行为贯穿于稿件收稿直至发表的各个编辑环节。

2.1AMLC和稿件处理系统

借助AMLC中的“稿件已经提前检测”的提示和勤云稿件处理系统的“未发表相似文献”的提示,发现稿件是否为“一稿多投”。在勤云稿件处理系统的“未发表相似文献”的列表中还可以进一步查看其他编辑部的处理状态、投稿时间以及与本文的相似度,辨别该文是否存在剽窃他人观点,套用他人设计思路等学术不端行为。

2.2稿件基本信息

借助稿件基本信息中的作者信息、论文文题和中文摘要,发现学术不端行为。①作者信息。通过查看投稿作者信息,发现是否有参与者的单位或科室与本文的研究范围不相符的情况,发现作者是否有“不当署名”行为。②“高产”作者。对于频繁投稿的作者要提高警惕,对稿件给予更多的关注,严格把控。检索稿件处理系统,查看该作者是否有相同研究方向的论文,并进行比对和数据核查,排查拆分发表行为和数据套用行为;同一作者投稿论文的研究方向专业跨度是否较大,排查、行为。③作者所在单位科研能力与论文是否匹配。对于超出作者或作者团队所属单位科研能力的论文提高警惕,请作者予以答辩,排查、行为。④研究课题相似的论文要警惕。对比相似研究的方法、时间、数据、结果和结论,警惕套用他人的设计思路、结果和结论的学术不端行为。

2.3数据

临床研究的数据是临床研究的核心,要着重防止数据的改写、编造和捏造,重点关注前后数据的一致,前后对照查看研究数据,对照复核与表格重复的文字数据,核算表格数据是否正确以及数据合理性的判断等;如发现前后分组数据不一致,或数据核查存在偏差,退修给作者自查,如果作者不能发现问题,研究数据的真实性存疑。

2.4统计学方法

核查统计学检验方法和统计学结果,如果作者混用独立校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错误等错误[10],要求作者重新复核统计学方法和统计学结论,补充统计学软件输出的初始结果,鉴别是否统计学数据造假。

2.5图片

图片是临床医学论文的“灵魂窗口”,是实验结果的再现[10]。防范图片剽窃,可制定以下处理方法:①经过裁剪、PS拼版的图片:请作者提供原图;②缺少图注:请作者按本刊写作要求补充图注;③图文描述不相符:指出不相符,请作者核查、更正和答辩,并请相关亚专科的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审核;④图片序号标注不一致:如大小写混标,字体、字号不一致等,请作者提供原图;⑤图片为教科书或其他已的截图:请作者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标明图片出处;⑥数据图片:请作者提供图片数据;⑦严防影像学图片男女混用;⑧严防影像学图片左右侧混用。

3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实践

鉴于科技期刊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越来越隐匿,形式越来越多样,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进“陷井”,现将工作中发现的两例涉及数据的学术不端行为与大家分享。

3.1“克隆”的“双胞胎”

处理同一作者同时投稿的两篇论文,题目分别为《等速运动训练法配合手法按摩在复杂髋臼骨折术后早期康复应用》和《下肢关节康复器在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早期康复应用》。首先,在AMLC里对稿件进行了“文字重复率”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两篇稿件的“文字重复率”分别为11.8%和14.7%,符合本刊“文字重复率”不超过15%的要求。继而,对稿件进行编辑初审,查看两篇稿件的写作框架、格式、研究方法及数据;第1篇论文条理、层次清晰,第2篇论文的分组方法和病例数与第1篇近似,似乎有着说不清的关联性;借助办公软件视图功能对两篇论文文字进行并排对比发现:①两篇论文分别采用“等速运动训练法配合手法按摩”或“下肢关节康复器”对髋臼骨折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研究。②病例选取的时间均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③选取的病例数均为“62例”。④均“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分组方法一致。⑤干预措施:前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单纯等速运动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组基础上给予手法按摩”;后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术后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下肢关节康复器辅助髋关节功能锻炼”。⑥观察评价指标相同,均采用“采用Merled'AubigneandPostel评分法”等指标;⑦结果数据完全一致;⑧最后结论均为“有助于促进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髋关节的康复,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综上,这两篇论文是“同一研究者”在“同一时间段”对“同一组病人”采用互不相通的干预措施进行临床研究,继而根据不同的干预措施得到“完全一致的结果数据”。据此可推断,这两篇论文基于同一“临床研究数据”,套用论文写作思路,仅通过变换不同的干预措施,“克隆”出来的“双胞胎”文。作者行为涉及严重的学术伪造,故对两篇论文予以退稿处理。

防范技术论文范文4

1收益巨大,学术不端行为难以根除

学术论文作为科研成果的载体之一,是许多国家科研规划机构、高校和科研单位都认可的、可以明确界定科研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的要素之一。发表足够的学术论文能使作者进入“充裕的科研经费、大笔的奖金、迅速地晋升、各种头衔及名誉的获得和更充裕的科研经费、更大笔的奖金、更迅速地晋升、更多的头衔和名誉的获得”的良性循环,发表学术论文已成职业刚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依靠抄袭、剽窃、篡改数据无异于“空手套白狼”,利润何止300%,必然诱导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因此,我国科技部、教育部、基金委等部门对撤稿事件的彻查和雷霆手段,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学术不端。但国内期刊界应有悲观而冷静的认识:只要学术论文依旧是衡量科研能力的刚性条件,的巨大利益回报就不会结束,就不应心存学术不端能彻底消除的幻想。阻止学术不端行为将是一场持久战,每位期刊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增强防范的意识和能力。

2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并非万能

调研结果显示,很多科技期刊利用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来防范投稿者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该系统强大的识别重复字段的功能确实极大地提高了期刊编辑排除抄袭论文的效率,但同时也有人指出这项技术目前对图表和重义篡改还无能为力。吴昔昔等指出,很多低重复率的文章源于作者有意识“修饰”“加工”和“改装”,或者剽窃他人观点、套用他人设计思路等。赵秋民、陆宜新发现,只要作者改换抄袭剽窃内容和观点的描述次序、句式等,即可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中“隐形”。笔者曾利用学术不端检测技术定量测试一段篡改的文字,在没有原文作为“触媒”的条件下,即便是简单的字序更改都能避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检测[23]。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技术逐步成了一柄“双刃剑”,在正直的人手中是帮助净化科研出版环境的工具,在别有用心的人手中是规避期刊学术不端防范工作的利器。很多作者利用付费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提前检测论文,根据结果精确修改来规避期刊的学术不端检测;所以,期刊编辑在防范抄袭行为上过度依赖该系统而降低对稿件内容的警惕不可取,必须时刻保有防范意识,才能当好学术传播的守门人。

3学术不端行为日益隐蔽

出版物数字化和网络化以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使用之后,原文复制粘贴的学术不端文章基本能被期刊拒之门外,但技术的更新使得造假伎俩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难以识别。比如:机构和作者利用期刊网络采编系统漏洞操纵期刊同行评审,通过虚假邮箱顶替专家为自己的论文审稿,提供有利的评审意见;利用翻译平台(Google翻译、Baidu翻译等)将复制的中文翻译成英文,再将英文翻译成中文,略做修改以规避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检测;利用释义工具查找一个词的解释或同义词对原词进行替换,造成不重复但重义的抄袭;将他人论文中的文字描述绘制成图片和表格瞒天过海。识别这些学术不端行为不仅需要期刊编辑警觉的防范意识,还需要期刊编辑过硬的识别能力。随着国家对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惩罚力度的加大,以及防范学术不端行为手段的更新,学术不端还会更加隐蔽和复杂。期刊编辑必须从一开始就树立防范意识,掌握识别技巧,以应对日益艰巨的防范工作。

防范技术论文范文5

1入职培训,树立意识

学术不端行为不但破坏正常的科研出版活动,而且造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浪费,扼杀科研创新活力。如果等着靠编辑新人自己突然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再开始防范就为时已晚。防范意识通过一次培训即可建立,因此,对新入职的编辑进行系统的学术不端行为认知培训是树立防范意识的极佳时机,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期刊编辑部有必要帮助他们在工作起步时就树立防范学术不端行为意识。

2定期宣传,强化意识

期刊应定期宣传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性,以防止编辑因职业倦怠而放松警惕,否则,懈怠稿件初审工作,就会使信息审查变成一种形式。不断强调编辑防范学术不端工作对科研出版活动秩序、科研进展、国家的富强乃至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引导、鼓舞编辑不应因工作只是“为人作嫁”而自苦。期刊应发挥宣传工作的核心价值,充分激发编辑的职业使命感,以促使编辑从被动工作到积极主动去研究学术不端,寻找对策,进而达到强化编辑防范学术不端意识的目的。

3注重传承,提高能力

期刊应重视期刊人应对学术不端的经验,归纳前人遇到的各种学术不端现象,组织编辑系统学习学术不端的特征、识别方法和应对策略,共同探讨,出谋划策,取精华弃糟粕,不断传承下去,以指导期刊编辑的工作。跟进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对出版问题的信息更新,不断研究学术不端新现象和防范对策,掌握应对变种学术不端行为先机,化被动为主动。要注重编辑专业知识的积累,鼓励编辑多参加学术会议、跟进学术进展、广泛阅读学术论文,提升对学术论文的判断能力,才能在排除学术不端行为中走得更远。期刊编辑部还可以适时分离科学编辑与技术编辑的工作内容,让科学编辑有更充足的时间审查稿件,履行防范学术不端的职责。

4建立问责机制

国内期刊刊出学术不端稿件被曝光后的动作通常只是撤掉该篇稿件,有些期刊会刊登一个撤稿声明,有的甚至连撤稿声明都没有。期刊照常出刊,既不被处罚,也无须整顿,基金资助一分不少,该是核心期刊还是核心期刊,学术不端稿件对期刊评价和期刊本身没有任何影响;因此,期刊对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不以为然,期刊无所谓的态度也是导致编辑防范意识薄弱的原因之一。期刊对一些学术不端稿件的刊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期刊评价机构应该建立期刊问责机制对期刊施加一定的压力。一旦某个期刊刊出的论文被人举报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经查证确凿无疑,期刊应受到一定的处罚。比如撤销期刊荣誉,从核心期刊目录中剔除数年以观后效,国家不予资助,科研单位、高校、科研发展规划单位数年内不认可在该刊发表的论文等。若如此,期刊自然而然不敢对学术不端行为掉以轻心,必然加强对编辑防范意识的培养,设立奖惩制度,促进编辑主动增强排除学术不端行为稿件的意识和能力。

防范技术论文范文6

第一,设立科技期刊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制度。早在201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上海分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研究》课题组就在上海生命科学院信息中心举办了学术研讨会,会议就科技期刊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条例、科技期刊在防范学术不端中的职责等进行了研讨。各科技期刊社应参照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7年1月的《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结合《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研究》课题组提出的“科技期刊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条例”,制定自己期刊社期刊工作者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制度,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第二,建立严格规范的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流程。各科技期刊应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严格、规范的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流程。首先,构建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多层防线,建立规范、严格的论文评审制度。科技期刊社的稿件,不论是约稿、自然来稿,还是人情稿、疏通关系稿,都必须经过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评审后且无学术不端行为时才可录用。但现实中,人情稿、疏通关系稿是不遵守评审制度的高发区,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组织的首届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业务大赛决赛中,就有“那人,那情,那稿”一题让选手阐释,可见人情稿、疏通关系稿在科技期刊界是一种普遍现象。其次,编辑人员编排稿件过程中,一定要认真仔细,对于不明白、不理解的观点、提法一定要向专家请教,切不可听之任之。再次,严格审核作者信息,杜绝情况的发生。

第三,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学术素养。在我国的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既有综合性、学术性、技术性科技期刊,也有检索性、科普性科技期刊,但不论是何种类型期刊,提升科技期刊编辑的学术素养都十分重要。科技期刊编辑只要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对本学科有一定的研究,了解学科的前沿信息,就能在编审稿件中及时地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将伪科学消灭在刊出之前。目前不少科技期刊社的编辑都加入了相关学科的课题研究,成了真正的研究者,这更有利于对稿件的学术质量进行把关。

第四,拓展科技期刊编辑的学术范畴。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多种学科相互融合,虽说不少科技期刊是专业期刊,但作者的论文中会涉及本专业之外的知识,编辑只有拓展自己的学术范畴,熟悉、了解不同学科的研究动态,才能及时发现文章中的学术不端行为,把一些篡改、伪造的错误论点、结论删除掉,才能用自己宽泛的学科知识扩大期刊的读者面,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2017年10月笔者在杭州参加的“中国科普期刊学术研讨会”上,见识了《航空知识》杂志的做法,他们的编辑就有宽泛的学科知识,在为读者普及现代航空知识、传播航空领域文化、讲述世界航空历史和中国航空发展史的同时,还送上了相关学科的知识。这样的期刊社,我想不会有学术不端的文章刊出。

防范技术论文范文7

一、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期刊出版中,期刊编辑部认为比较突出的学术不端行为是:一稿多投(85.3%)、同一学术成果重复发表(58.7%)、抄袭剽窃(49.7%)、署名不当(33.1%)[2-3]。抄袭剽窃、署名不当、故意隐匿重要参考文献这三项也是编辑部和学科专家公认比较突出的学术不端行为。一些学科专家对“隐匿重要参考文献”和“引文标注或注释不合理”这两种不端行为比较重视[4]。任何科研活动都是基于前人的基础,对他人成果不加以标注而直接引用,实际上是有意或无意地将他人成果转化为自己的原创性成果,这种行为对于原作者来说是极大的伤害,也给整个学术交流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影响

学术不端行为其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通常与人性、各国具体的学术环境和整个社会大环境存在密切相关性。有研究表明,科研人员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是现实的利益诱惑、绩效至上主义和社会期望值过高[5]。学科专家认为期刊出版中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指导科研评价体系中存在问题”“缺乏学术道德教育,作者意识欠缺”和“学术不端行为惩戒机制不完善”,其中尤以“指导科研评价体系中存在问题”最为突出,近80%的学科专家认同这一点[6]。设想科研评价体系导向一旦功利化,无疑将形成浓烈的急功近利的浮躁氛围,在无形中共同构筑一个利益怪圈并且使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严重扭曲一些科研人员的心灵和行为。这一点是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最主要的社会原因。“学术道德教育缺失,作者意识薄弱”也是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2009年7月10日,中国科协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有60%以上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我国科学界的科研道德素质有所下降,近半数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学术不端是一种常见现象,相当比例科技工作者持宽容态度。显然科研群体对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意识比较淡薄,这一点与学术道德教育不到位有着直接关系。同时,监督机制和惩戒制度不完备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这其中不可免除学术期刊自身的责任。

三、防范对策与建议

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是复杂的,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关键在于整个科学道德诚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仅仅依赖于科学界的自律、学术期刊加强审稿力度和惩戒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着手,全面防范抵制学术不端之风。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的案例频繁在社会上曝光,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纷纷出台了应对措施和处理办法。与此同时,成立了一些专门从事科研道德规范和科研诚信建设的组织机构。在政府层面,有科技部的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等;在科技机构和大学层面,有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等。这些相关组织机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科研道德制度。比如,科技部于2006年的《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凋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中科学院制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和《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2007年的《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5年通过的《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在宏观层面上为防范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有力保障。针对科技期刊中的学术不端行为,亟须建立更加具体可操作的防范措施,建议从四个层面予以关注:(1)建立健全国家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法律法规比道德规约更具威慑力和约束力,因此建议国家层面应加强针对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的立法工作。(2)加强科学道德诚信教育,培养自律诚信的科学道德素质。比如,针对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开设科研道德课程,针对科研机构强化科研人员的岗前培训等。通过参加教育培训,认识学术不端的危害,明确科学研究的道德底线,自觉抵制学术不端之风。(3)制定学术期刊(或学科领域内期刊)通行的学术不端行为防范处理措施,并在同行期刊之间形成紧密的合作机制。这一点对学术期刊而言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有统计表明,高达97.4%的学术期刊编辑部呼吁制定领域期刊通行的学术不端行为惩戒制度。(4)编辑部完善制度建设,在加强防范的同时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例如,编辑部应根据审稿中发现的问题,不断补充修正期刊的审稿制度。《科学》在“黄禹锡论文造假事件”之后,特别添加三项措施补充其审稿制度,杜绝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要求论文所有作者指明自己在科研中的具体贡献;所有作者签署同意论文观点的声明;改进图像识别技术,利用科学招待会鉴定图片真伪。其实,从细节入手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是编辑部层面防范学术不端行为最为切实有效的措施。

防范技术论文范文8

1坚持走特色化办刊之路

特色是期刊发展的生命线。邹韬奋先生曾说过:“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那么,期刊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呢?第一,特色取决于期刊定位。期刊的办刊宗旨、读者对象、目标市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期刊的办刊方向。作为办刊人,要始终坚持办刊宗旨、找准期刊定位、坚持为读者提供特色化的内容服务,努力形成办刊特色。第二,特色来源于主办单位。对于专业性期刊,刊物选题应聚焦主办单位的主业;对于综合性期刊(如大学学报),也应聚焦于主办单位的优势和重点学科,通过挖掘主办单位的优质稿源来形成特色。第三,特色依赖于编辑创造。品牌策划、栏目策划、专题策划是编辑创造的重要内容。要通过编辑创造,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切忌“尾巴主义”,亦步亦趋、人云亦云。《中国舰船研究》自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体现“三个特色”,即军工背景、总体集成、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特色,强调突出“三个研究”类别,即前瞻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国家舰船装备发展和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需求进行选题,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的实质性转化、提升军工核心能力和促进舰船设计跨越式发展。

2多措并举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助力舰船行业创新

2.1积极跟踪和报道科研前沿和热点

为了落实促进舰船行业科技创新的办刊宗旨,《中国舰船研究》高度关注舰船领域的重要技术方向,尤其是可能孕育颠覆性技术的重要方向。舰船装备研制能力是一个国家装备制造能力的集中反映。世界上主要的海军强国,非常重视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从过去几十年来看,导弹舰艇是对鱼雷、火炮舰艇的颠覆,垂直发射装置是对倾斜发射装置的颠覆,相控阵雷达是对传统雷达的颠覆。这些颠覆性技术无一例外地促进了舰船技术的升级换代,实现了舰艇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中国舰船研究》编辑部高度重视对舰船领域重要技术方向的跟踪研究,通过专家问卷、会议研讨等方式研判技术发展动向,及时调整期刊报道重点。目前,舰船行业呈现出以下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

1)数字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舰船数字化设计建造技术发展迅猛。虚拟样船、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已在舰船设计与建造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三维设计在船舶设计建造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CAD/CAE/PDM等应用的一体化集成与紧密融合,改变和优化了舰船研制流程,对船舶行业传统设计建造模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体系化

在以机械化为特征、以平台为中心的时代,舰船设计追求的是单舰作战能力;在以信息化为特征、以网络为中心的时代,舰船只是陆、海、空、天、潜体系作战中的一个节点,需与其他军兵种形成一体化的联合作战能力。

3)智能化

智能化作战将在信息化战争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智能化武器的发展,未来智能化作战将表现出指挥高效化、打击精确化、操作自动化、行为智能化等显著特征。

4)无人化

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具备信息高速传输、高速处理能力,具有一定智能化水平的无人系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无人平台与有人平台,无人平台(无人机、水面无人艇和无人水下航行器)之间在信息化技术的引领下,相互配合、开展一体化的联合作战,是未来海战的趋势。无人机可以用来执行侦察、监视、攻击、拦截等各种任务。水面无人艇可用于执行水雷战、反潜战、海上安全、反舰战,支持特种部队作战、电子战和支持海上封锁行动等多种使命任务。无人水下航行器通过水面舰船或潜艇布放和回收,可执行反潜、猎雷、侦察监视和探测(ISR)等多种使命任务,有望成为未来海军力量的倍增器和降低风险的主体。

5)隐身化

隐身技术的本质在于使对方的各种物理场探测器失效,其主要途径是降低自己的目标特征,使其尽可能小,或者与背景尽可能接近。隐身化已成为现代舰艇不可改变的趋势。

6)精确化

在信息化条件下,通过构建岸海信息链和空天感知链,可以建立精确打击链。有人和无人平台携带的精确制导武器,通过信息链锁定目标,实现精确打击。

7)绿色化

“绿色舰船”是指使用替代型能源及其相应装备,达到高效、环保、节能目的的舰船,或者装备新型动力装备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以石油为原料的燃油使用量或不使用燃油,达到低排放、高效、节能、安全、舒适的低碳型舰船[6]。未来“绿色舰船”将在外形设计、结构性能、推进方式、动力能源、配套装备等方面实现突破。“绿色舰船”概念已对船舶技术和整个行业产生了现实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研发“绿色舰船”、建设“绿色舰队”将是舰船发展史上又一次开创性的革命。《中国舰船研究》针对上述前沿和热点方向,组织出版专辑专题,先后推出了“舰艇减振降噪”“舰艇抗爆抗冲击”“舰船智能化与无人系统”等专辑,集中展示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进行选题策划和制定选题计划时,始终注重紧扣时代和舰船技术发展的脉搏,实现期刊发展与舰船技术发展的“同频共振”,使期刊成为技术发展的风向标和前沿技术向工程应用转化的助推器,有力促进了我国舰船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2.2通过主动服务,积极融入技术创新体系

近年来,《中国舰船研究》着力发挥在贴近科研一线、贴近科研需求、贴近行业专家等方面的优势,主动作为,积极融入行业科技创新体系。(1)主动跟踪科研项目进展。近年来,舰船行业承担了大量的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具有产出大量优质创新成果的条件。《中国舰船研究》编辑部主动服务科研项目团队,不仅为其在立项申报、项目研究等阶段提供国外文献资料和科技情报分析报告,还通过出版论文专辑等形式着力推广项目研究的成果,实现对重大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结题全流程、全方位的跟踪和科技信息服务。(2)主动服务行业专家。《中国舰船研究》编辑部主动开展了对行业专家的学科情报推送服务,与数十个学科研究团队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3)主动服务编委。编委是为期刊编辑部义务工作的行业专家,期刊主动为编委做好服务,既可引导编委为期刊切实履职,又可充当编委的信息助手。(4)主动走访重点实验室,开展“校园行”活动,积极了解科研需求和进展,进行有针对性组稿和约稿。(5)积极为行业专家与主办单位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牵线搭桥。通过内引外联,加深沟通和合作,促进创新活力的迸发。

2.3积极服务国家重点型号工程,引领行业科技发展

为了应对复杂国际形势,国家要求“加快推动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武器装备建设模式”。舰船作为重要的武器装备,其研制已经从逐代更替设计迈入跨代设计阶段,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中国舰船研究》注重服务国家重点型号工程,快速捕捉、消化、吸收国际上最新的舰船科技信息,引导和激发原始创新的潜力。刊物既注重船舶设计理论方法研究,又注重船舶工程设计实践,并与研究设计紧密结合,为国内舰船研究的相关领域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学术信息,为高校与科研、设计单位搭建起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前沿技术的工程应用,推进了科技成果的实质性转化,为海军转型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有效保卫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

2.4加强出版伦理建设,促进科研诚信

近年来国内期刊越来越重视出版伦理建设。出版伦理建设旨在明确作者、编辑、编委、审稿专家和出版商等出版干系人的责任和义务,建立最佳行为规范,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促进科研诚信。其基本原则可概括为规范、公正、透明。(1)规范。《中国舰船研究》建立了规范的投审稿流程和“三审”制度,完善了撰写模版,引导作者按照国际期刊通行的规范来进行论文写作。(2)公正。执行严格的“双盲审稿”制度,所有来稿(包括编委来稿和约稿)均需进行双盲同行评审,根据专家意见来决定是否录用。(3)透明。通过官方网站等途径公布出版方针、出版伦理申明、投审稿流程、作者须知、编委信息、版权和开放存取政策等内容。透明化是国内期刊明显的短板,也是阻碍国内期刊国际化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足够重视。除了编辑部初审和双盲同行评审之外,《中国舰船研究》编辑部还采用了学术不端行为检测软件进行辅助筛查。对于超过重复率指标的稿件,有明确的处理措施。这些措施保证了学术出版的透明化,促进了科研诚信。

2.5加强同行评审,发挥好期刊的科研评价功能

科技期刊科研评价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科研成果及其完成者业绩的评价上。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的数量及被引用情况是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但这些指标存在被简单化、绝对化使用的情况。因此,科技期刊要进一步加强同行评审,探索合适的同行评审机制,准确客观地评价科研成果,有效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近年来,多次发生的中国作者论文被国际期刊撤稿的事件,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事件的原因之一在于一些“论文中介”在推荐评审专家时将专家的邮箱“偷梁换柱”,伪造同行评议。伪造同行评议的行为值得期刊界反思。随着科研领域的日益细化,“小同行”评审专家不多,造成某些论文的评审专家不好找,有时作者推荐评审人的情况还难以避免。面对这种情况,《中国舰船研究》采取了一些有效做法。一是编辑在送审时避免一篇稿件的评审专家全部采用作者推荐的审稿人;二是在审核评审专家信息方面更加细致,尽可能通过官方网站等途径核实审稿人信息;三是建立动态更新的审稿专家数据库,通过信息化手段保证审稿流程和结果可追溯;四是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发放审稿费,从而进一步核实审稿人的身份。

2.6积极发现和培养新人,使期刊成为促进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

撰写论文是青年人才成长的必要途径。期刊通过同行评价机制向作者提供的返修意见,对于完善论文、启迪作者思路具有重要作用。很多年青年人才通过在《中国舰船研究》上发表学术论文而崭露头角,获得赏识和重用,有的成为所在单位年轻的教授,有的成为科研骨干,有些甚至成为《中国舰船研究》的审稿专家和编委。随着论文的传播和利用,优秀的科研成果及其作者会越来越得到同行的认可,作者的学术声望也借助期刊的影响力而得以提升。这种正向激励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巨大推动力,期刊要努力成为促进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