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教师课堂管理水平提升对策

民办高校教师课堂管理水平提升对策

摘要: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民办高校教师课堂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从民办高校课堂管理的现状入手,分析发现了民办高校在教师的教学管理理念、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动力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严重影响了课堂管理。建议从建立规则、重视教学学术,建立师生情谊,激发学习动机等角度提升课堂管理水平。

关键词:民办高校;课堂管理;对策

教育部2019年7月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共有民办高校750所,普通本专科招生183.94万人,在校生649.60万人。面对庞大的民办高校学生群体,民办高校教师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方面都应深入思考。课堂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如何提高民办高校教师课堂管理水平,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尤其值得深入研究。

一、民办高校课堂管理现状

(一)民办高校生源、师资情况

与公立高校相比,多数民办高校办学时间较短,政府投入的经费也较少。很多家庭在子女求学选择时,对民办高校的学费、教学质量还存在一定顾虑。许多学生由于成绩不够理想,无法进入公立高校就读,于是只好选择民办高校。以福建省为例,自2011年高招录取取消“本三批”,将原有的本三院校并到“本二批”后,成绩在本科二批录取线上下的学生会考虑填报民办本科高校。上述表格由笔者根据福建省2017-2019年高考招生本科二批的分数线整理而成。实际招生中,一些民办高校在高考补录阶段还存在招生名额未招满而降分录取的情况。由此可知,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总体相对薄弱。同时,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力都比较差,学习氛围不浓,较依赖外部管理。这些情况为课堂教学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从师资上看,民办高校虽经近二三十年发展,但相对公立高校,仍无法望其项背。民办高校教师主要由年轻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公立高校新近退休的老教师组成,其中年轻教师占大部分。为节约用人成本,校方一般将高学历、高职称的老教师安排到领导岗位,主持工作,人数相对较少。专任教师中有不少第一学历为本科,经进修获硕士学位者。全日制研究生比重不大,博士生更为稀缺。年龄结构上以80后居多,40-55岁年龄层的人员比较缺乏。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生师比合格标准为不超过18:1,实际运行中,许多民办高校达不到这一标准。民办高校一般都对专任教师提出基本工作量要求,每周10-12节左右。有些公共课老师周学时甚至不止12节。公立高校常见几个老师同上一门课,民办高校教师为了达到工作量要求,每学期承担两三门课程教学任务也很常见。除了上课,专任教师还需承担指导实习和论文材料、指导竞赛等工作。大量工作挤压了教师科研、教研的时间和精力,又导致民办高校教师出现研究成果数量较少、层次不高的情况。由上可知,民办高校师资在学历、职称、年龄结构、数量、研究水平等方面均呈现出不够理想的状态。这些情况必将影响教师课堂教学管理。 

(二)民办高校教师课堂管理的基本情况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创设良好有序学习环境、减少不良行为、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而采取活动和措施。民办高校学生大多学习习惯和主动性较差,课堂上常出现迟到、玩手机、坐后排、不认真听课等现象。有些年轻教师苦后婆心教育学生,管而无效,转而少管或不管。学生见老师放松管理,更加肆无忌惮,课堂秩序便陷入恶性循环。当然,也有的教师认为大学生已是成年人,能自由选择并承担后果,在课堂管理上比较放松。有的教师则采取较权威独断的方式,提出明确的课堂规则,形成一种高压态势,甚至以“挂科”为恐吓手段[1]。民办高校中比较用心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采用以下几种管理方法。针对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许多教师除反复劝阻、暂时收缴之外,采取全班统一将手机放入“手机袋”,创“无机课堂”的管理方法。针对前排空座的情况,许多教师用“坐前三排加分”的方法,鼓励学生到前排就座。针对学生听课率低、懒于互动的状况,教师们想出小组协作、汇报交流、按小组得分给予奖惩或线上互动等教学管理方法。有些老师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以民主、友好的态度,引导学生强化良好的课堂行为。总之,民办高校课堂管理与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管理能力、性格特点、责任意识等密切相关,也与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紧密关联。

二、民办高校教师课堂管理中的不足

民办高校生源和师资的现状决定了课堂教学管理中难免出现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教师对课堂管理不够重视,教学缺乏吸引力,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师生之间关系比较平淡,学生课堂学习动力不足等。

(一)重讲授,轻管理,缺方法

民办高校许多教师不够重视课堂管理且缺乏管理方法。我国课堂教学受苏联教育界知识主导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影响很深。很多教师只顾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以至于“目中无人”,不管学生身心状态、学习状态、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许多学生受实用功利思想影响,常常只关注对谋职就业实用的课程,对他们认为不重要的课程,学习态度便不太端正了。学生学习的功利化与教师教学的过场化使所谓的教书只是对知识的传授而已[2]。于是,迟到、早退、坐后排、玩手机、化妆等违规现象在民办高校课堂中并不鲜见。许多年轻教师在劝导无效后,只能无奈地视而不见。实际上,许多教学新手不具备管理学生的经验,又缺少发展课堂管理能力的途径,只能自我摸索课堂管理的技巧[3]。这也是许多教师课堂管理的困境。教师轻视管理或管理不得法,学生或散漫不羁或怀着逆反情绪,都必将损害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失当

民办高校教师课堂管理上的不足,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没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组织教学,吸引学生参与教学。许多年轻老师一方面对课程知识体系把握得不够深入全面,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途径把握得不够精准;另一方面又多为非师范类毕业生,缺乏教学法方面的专门学习与训练。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选用上的不足必将直接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笔者曾听过某民办高校一位文科教师的一节课,45分钟内这位老师仅讲解了7道难度不高的选择题。学生状态散漫、教师“悠闲自得”。还有一位教师在采用案例分析法时,整节课都让学生针对案例轮流发言,而老师未做任何有见地的分析和总结。这样貌似把课堂交给学生,实际上反映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运用不得当,也可以说是备课不用心。由此可见,有的教师认为大学生是成年人了,接受能力强,不必讲究教学方法,这是不可行的。教师深入研究“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样教”是必要且重要的。

(三)观念态度偏差,师生关系冷淡

民办高校大多家族式管理、企业式管理模式较严重,或多或少带着管工人的思维来管教师。许多青年教师存在“打工仔”的心理,对学校归属感不强。一旦陷入“打工仔”的思维,把上课当作完成教学任务的谋生手段时,老师对学生便缺乏热情与关爱,无心深入交流。少有情感沟通,更遑论理想和信念了。课程实施沦为专业技能训练,而非为人处事的交往场所,这显然违背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4]。与青年教师不同,个别从公办院校退休后被民办高校聘用的老教师,以高学历、高职称受到校方重视,身居要职、获取高薪,私下却秉持“我是来赚钱的”、“来养老的”等错误思想。在求财和养老等观念驱使下,有的老教师以权力和资历篡夺下属成果,将学生视为获利工具。这种师德师风败坏的老教师,严重破坏教师队伍整体形象,在师生中形成恶劣影响,危害师生关系,影响教学管理工作。学生方面,多数民办高校学生学习能力和主动性较弱,在学业上不够自信主动,对师生交往存在畏惧和回避心理。其次,由于缴交了高昂学费,校方基本要让学生毕业,极少延迟毕业或无法毕业的前例,这导致学生多无毕业之忧,课堂学习动力不足。再次,不少民办高校学生家境殷实,缺乏忧患意识,不重视学业,课堂学习比较放松。在上述种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一些民办高校教师到课堂为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到教室为应付出勤检查,师生之间缺乏深入沟通、了解、关心、支持。笔者同事中就曾发生教师课堂上身体严重不适,几乎晕倒,却没有一个学生上前关心的案例。淡漠的师生关系,无疑使课堂管理雪上加霜。

(四)学习动机不强,评价方式不够合理

高校学生的学习动力源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在的学习兴趣、理想抱负等,另一方面是外在的就业压力、父母师长的期待等。民办高校许多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对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较依赖外在动机的引领。当大学宽松的管理方式明显不同于高中的“高压”状态时,学生失去“高考”这样的奋斗目标。再加上民办高校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有的家长甚至已为孩子谋划好就业岗位,学生很难建立起强烈而持久的内部学习动机和刻苦读书的坚强意志。学生上课心不在焉,为应付考试临时抱佛脚,增加了教师课堂管理的难度。学习评价主要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实际教学评价中,民办高校许多教师比较侧重学生出勤、作业、期中考、期末考等几方面的评价,大多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如遇合班课,学生请人代为出勤、抄袭作业、期中考带小抄等情况,则很可能出现上课表现较差而出勤、作业、期中考良好而期末卷面分很低的情况,导致评价失真。另外,此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课前的预习工作、课后学习的投入、采取的学习策略、达到的认知水平等无法实现全面评价。评价工作由任课教师完成,评价主体单一。学习评价上对学习过程重视不足,评价范围不够全面,也会影响学生上课表现,给课堂管理增加难度。

三、提高民办高校教师课堂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建立课堂规则,借管理促教学

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障教学的顺利开展。民办高校教师要改变学生课堂散漫的状况,须从建立课堂规则入手。教师可在学期之初组织学生根据学情商定课堂规则。从出勤、秩序、互动、作业、礼仪、环境、测验等方面提出课堂管理规则,让学生“有法可依”。原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副校长柯王孙鹏博士采取的“固定座位”法,在民办高校课堂管理中值得借鉴。这种做法在大学常见的自由择座基础上经一到两次课调整后将座次固定下来,此后整个学期就依此座次就坐。教师按座次表认识学生、考察出勤。笔者一位同事采用的“相册法”在民办高校也值得推广。这位老师在学期初便要求学生每人提交一张电子免冠近照。班长将其汇总到Word文档中,注明学号、姓名等信息,打印给老师。授课教师借助相册能尽量准确地认识学生,让学生觉得自己受重视,课堂学习也多了几分压力和动力。还有小组互助法,师生商定小组,组员互相督促。环境卫生的个人负责法,线上互动的评优法等等。课堂规则的制定应让学生参与,使学生愿意遵守,避免教师独断。除师生共管课堂外,教师还要善于借助辅导员的力量,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善于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学习管理方法,加强课堂管理。

(二)精选内容,活用教法,重视教学学术研究

民办高校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方面要着眼于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前沿,以当今社会需要和社会热点为导向,另一方面也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情况,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入手,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广度与难度。教师要通过精心选择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夯实基础,又要通过对内容的巧妙设计引导学生探索更复杂、高深的知识,向前沿问题靠近。在教学方法上,民办高校教师尤需着力创新。教学如制衣,教学内容像服装面料,需用心精选,而教学方法犹如服装设计,更体现创意与价值。《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列出了各学科门类的教学质量标准。以经济与贸易类为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改进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案例式和参与式教学等,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鼓励使用互联网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模拟仿真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具体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探索适用的教学方法。如《管理学》较适用案例法开展课堂讨论,《商务礼仪》则比较适合情境演练。除了把握内容和教法,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以及自我修养也直接影响课堂效果[5]。受科研导向的影响,民办高校教师中存在重科学研究、轻教学学术的现象,甚至出现“大学教师什么都研究,就是不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的尴尬局面。要改善课堂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分析知识,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将知识以更新颖有效的方式传递出去,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吸收[6]。民办高校教师应有意识地从教学实践、教育现象、观察记录、教学反思等角度加强教学学术研究,将教学学术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抛弃“水课”,打造“金课”,提高教学吸引力,提升课堂管理水平。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真挚师生情谊暖化课堂

2014年9月9日号召全国广大教师争当“四有”好老师。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指出高校教师要做到“德高”、“学高”、“艺高”。2018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2019年11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中都强调了师德师风建设。上述讲话和文件精神为民办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提高课堂管理水平指引了方向。民办高校应严把教师招聘关,不仅重视学历、职称,更应多渠道了解、考察应聘者的道德品质。重视岗前与岗中的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建立各级监督机制,发挥学评教、同行评价在年度考评中的作用,及时发现问题,对师德失范的教师依法依规进行教育或处理。师德师风建设也不能仅仅从底线标准去避免学术不端、品质败坏等行为,教师更应在真情投入、钻研教法、革新教学等方面展现内在自觉及师者风范[7]。北华大学姜文教授认为:“民办学校是老板的,但教育是国家的、民族的!”以这样的思想高度来看待民办高校,有利于扭转民办高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的“打工仔”、“挣钱”、“养老”等错误思想,有利于引导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潜心教学。教师还要注意社交方式和课堂管理沟通技巧,以关爱赢得真挚师生情谊。有研究证明教师的社交方式在引起课堂不文明行为时表现明显。那些表现了积极、亲近的激发因素的教师有减少学生课堂不文明行为的倾向[8]。比如,有一位男生不认真听课,经教师提醒后仍埋头研究象棋。教师询问其他学生方知该生正在备赛。于是教师从该生名字“冠群”入手,一番鼓励后再引导其不要错过听讲机会,否则要以“教老师的小孩下象棋”为处罚,引得同学大笑。该生课后亦主动找老师道歉,并保证会认真听课。顾明远教授说:“好的师生关系是最大的教育力量”[9]。高校教师既要重视提高自我修养,也应深入了解学情、关爱学生,只有当师生间建立起真挚情谊,“情通理易通”,才能暖化课堂氛围,化解课堂管理问题。

(四)激发学习动机,重视过程评价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应多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回归“本分”,重视读书学习,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抛弃“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入学的专业咨询、新生的专业宣讲中,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所涉内容及在社会上的应用领域、能力要求等。通过校企合作单位管理人员的用人要求宣讲,往届优秀校友分享的学习感悟,教师实习巡视时搜集到的企业对实习生的意见等,引导在校生增强责任感、使命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引入竞赛活动,或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通过以上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内外部学习动机,促进教师的课堂管理。除了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教师也要重视学习评价指挥棒的作用。在关注出勤、作业、期中考、期末考等方面的评价外,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知、情、意的表现,增加过程评价的比重。比如在线学习,教师可利用网络平台检查预习情况,课中抽查听讲情况,以课后练习检查巩固情况。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策略方法、学习效果、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评价主体除了老师,还可以增加学生本人及同班同学。激发学生重视与自己的纵向比较,与同学的横向比较。通过反馈与评价,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学习表现,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尽量使教师在课堂管理上节约精力。

四、结语

民办高校教师要提升课堂管理水平,既要更新理念也要讲究方法。教师要从思想上回归本分,热爱教学、倾心教学、关爱学生,也要学习研究具体的教学技法、管理方法,勇于尝试,善于反思,不断进步。诗人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教师想管好课堂,既要研究课堂内的问题,还要在课堂外多学习、多思考。要从听课、培训中学习,从学生建议、同行评价、督导听课反馈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做人、做学问、研究教学艺术等方面下工夫,努力成为“德高”、“学高”、“艺高”的老师,从而提高课堂管理水平,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范成娇 单位:闽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