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级精细化管理实践探索

中学班级精细化管理实践探索

1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1.1实现教育目标的需要

教书育人是我国教育管理领域最大的教育目标,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有好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辅助。而学校教育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支柱,学校管理更是考验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是否适合教育目标发展的直接反应基地。以往的学校管理中稍微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教育目标的实现,甚至会使导致某些弊端扩大化。而应用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理念和方法可以指导学校管理者从各个方面了解学校管理、了解班主任、了解学生,从而能面面俱到地设计教育管理各个环节,最终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1.2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提倡已久,但是在我国的实施时间并不长,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很多教育者和老师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都众说纷纭,更遑论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素质教育的检验标准等等。虽然我们会在某报刊上看到“某中学素质教育实施成功展”等类似标题,但大多都是成功的个例,关于在学校教育中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实施素质教育,怎么克服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都还没有得到完善的总结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偶有学者试图写下有关于此的佳作,但也往往缺乏可操作性。因而,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模式也许是使落实素质教育变得容易操作的一种可行的有益尝试,是一次创新教育思想的伟大举动。

1.3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我国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班级是最基本、最关键、最核心的一环。而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标准是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特别强调学生的全面、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这与精细化管理中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不谋而合。因而,实施精细化的班级管理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班级管理,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

2长沙市第十九中学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2.1长沙市第十九中学关于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相关探索

2.1.1经验

该校关于班级精细化管理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例如,在班规制定方面,该校的每个班级都制定了相对全面、精细的管理条例,从课堂纪律到卫生安排,从作业检查到成绩考评等等。

2.1.2不足

(1)精细化管理片面化、表面化。

学校整个工作围绕着各级统考、会考指挥棒,导致管理目标相当普遍地带有急功近利倾向,导致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观念片面狭隘,手段单一。此外,很多规章制度都只是贴在公告栏里的一张纸,有时根本没有按其执行。

(2)管理主体单一。

班主任队伍建设仍然不理想,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不能适应班级管理的要求。班级干部形同虚设,很多班委都是空架子,无法协助老师,真正帮老师分担班级责任,也无法沟通同学,替同学分忧解难,民主管理思想无法在班级管理中很好地体现。此外,忽视任课老师的作用。从一般情况下可以看出,很多的任课老师对班级管理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他们觉得教好自己的学科就是完成最大的任务,班级管理好坏与自身无关,认为班级的情况和学生的表现都是班主任的职责。因此,任课老师很少主动与班主任交流关于班级的情况,也很少参与学生活动。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让任课老师在班级管理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加强中学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3.1学校方面

3.1.1以转变观念为基础

要想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并得到应有的效果,必须转变管理者特别是教师的观念。毕竟思想决定人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统一目标,形成愿景,构成活力。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主题培训、校外调研、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校教职工群体真正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优点和可行性,积极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实到学校宏观管理计划和班级具体管理中,自觉扭转班级管理态度,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落实。

3.1.2制定精细规划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作中特别是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是成功的极大障碍,为了让精细化管理在实践层面上得到保障,学校在开展每一项工作,举办每一项活动时都必须预先制定周密、翔实的计划。我们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一些好的做法、经验,将这些好的经验、做法加以调整和提炼,以补充和完善现有的制度。同时,稳定、完善的制度可以引导工作规范,约束工作行为,明确奖惩制度,从而可以保证学校实施整体规划的过程中能够具有延续性、可行性、持久性。

3.2班主任方面

“细节决定成败”,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班班情的目标和计划。计划要有依据,要具体,要民主,可操作性要强;对照精细化的要求,规章制度对于做好班级管理至关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持之以恒地落实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上进心,增强学生的自控力与形成班级良好的班风协调起来,使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班级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一定要充分发挥民主,引导全体学生集体讨论、集思广益,要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一定要细致到每一个环节。班干部在执行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学生应该进行相应的处罚。此外,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应注意不断依据班级实际情况的发展修改和完善班规。

3.3学生方面

深入了解班情,掌握学生情况。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在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一定要花时间和精力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首先要从学生的家庭背景着手,把握学生的性格和生活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曾提出影响人的发展的“二层次三因素论”,强调后天的环境影响特别是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对人的成长最为重要。因而,了解这些对我们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很有帮助。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便于班主任在安排学生工作的时候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再次,要了解学生的理想和志向,这可以让班主任制定班级目标时切合实际,有的放矢。要营造一个“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优良管理环境,是班级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

作者:徐思鼎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