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物资管理创新论文

医院物资管理创新论文

1创新管理观念

1.1树立程序不可动摇的观念

公立医院物资管理工作以法律为规范,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相应管理工作程序。管理程序是各项规章制度延续生命力的保障,来不得半点松懈和动摇,否则,后果必然严重。在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旨在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尽管其至今仍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最高级别的管理规章,但尚未上升到“法律”的概念。为了强化《条例》的监管性质,确保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的日臻完善,诸多公立医院相继出台了医疗器械采购补充规定、采购程序以及确定采购物资的资质审核目录。这些规定包括采购申请、审核、复核、验资、验货以及收集生产企业的相关证件、授权委托书、经营企业相关资质证件等,并要求供应商在目录上注明每一个证件的有效期以便于管理,等等。事实证明,医院在依法管理方面所制定的相关规定及程序是行之有效的,制约了行政管理方面的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因此,将法规作为高悬的利剑,将严格的程序作为须臾不可懈怠的“晨钟”、“暮鼓”才是公立医院物资管理的必然归属。

1.2树立发展的观念

加强公立医院物资管理是建设现代化医院和适应医疗市场竞争的需要。现代化公立医院不但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医、护、技专业队伍,而且还必须拥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服务做保障,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医院的社会功能,为公众所接受,从而创造出一流的效益。作为医院的物资管理人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知法、懂法并忠实执法。除此之外,公立医院还需要在现有的HIS中,增加计算机物资管理信息库以及常用物资采购资质比对系统。这些管理系统应该分别与资质证件的持有人(生产厂家、供应商等)、监管人(颁证和验证机构)联网或取得查询许可,以便定期更新信息资料,确保物资购入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因此,在公立医院物资管理过程中,要坚决摒弃“重救急不重程序”、“重物不重法”的错误思维及方法,规范制度、严谨程序、依法创新是当前公立医院物资管理首要的也是重要的任务。

2创新管理环节

医院物资管理的整个体系是由计划、采购、储备、管理、消耗等进行组织和控制的各个环节构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对医院的物资供应链乃至整个医院的资金链造成冲击。公立医院物资管理环节的创新,关键在于统筹兼顾,保持环节协调和可持续性。

2.1坚持比价采购,争取最优性价比

比价采购,就是采购物资时实行比质量、比中间费用、比价格、比售后服务、比供货单位信誉及货款承付方式等采购综合要素为主要内容的管理环节。这种环节制度的核心是以最佳的购销方式,取得最优的质量、最低的价格、最好的服务,达到医院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同等物资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服务、同等服务比信誉,一物一比、比后再买,货到后分期付款”应该是公立医院物资供应部门在物资比价采购环节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在具体操作中,公立医院的物资比价采购实行公开竞标,避免暗箱操作和私下交易;通过不同报价单位的叫价、比价,还可以不断修正招标文件的诸多参数,使之保持先进科学的水准;同时,由于实行集中竞价,无需多个部门反复参与和商议。医院不同业务部门的人员共同会审同一项目,必然思路统一、相互佐证、拾遗补缺,进而大大提高了招标成功率。在比价过程中,往往还需根据物资品种、批量、价值、市场采购难易程度、是否现款提货等实际因素,将采购环节分为限价采购和货比多家的比价采购2种管理模式。事实证明,坚持集中比价和择优的环节过程,净化了市场供应环境、丰富了购物论证内容,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锻炼了专职人才队伍。

2.2坚持定额消耗,管住低值易耗品

医院在物资管理工作中,存在“重大件、轻小件,重采购、轻管理”问题,突出体现在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和消耗方面。由于低值易耗品的需求分布广泛,业务部门的领用存在随意性,因而物资管理部门在采购低值易耗品时,往往以经验管理代替存货成本管理,致使一些不急用的低值易耗品在医院显示为零,而个别部门却可能大量积压。这种不平衡的消耗存量,必然占用流动资金,影响医院物资管理整体水平。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有:(1)严格执行低值易耗品消耗定额管理制度,做到发料有限额、补料有审批、报废有手续;(2)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加强各部门的经济核算,以促其精打细算,用经济核算来促进定额消耗制度的不断完善。医院低值易耗品消耗定额的制定,一般可参照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相关内容,并根据低值易耗品占有量来处理。消耗定额的制定还应坚持“四要”的原则:一要在保证和提高工作质量的前提下,使物资消耗最低;二要有科学依据,切实可行;三要物资使用部门和物资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四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变化,适时作相应调整。事实证明,公立医院如果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环节上实现了科学及合理消耗,势必促使物资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2.3坚持预案管理,防止“急病乱投医”

公立医院面对的突发事件很多,抢救、抢修以及应对突发紧急事件几乎无时不在,在争分夺秒的情境下,物资供应工作的顺畅显得尤为重要。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全国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制定生命支持类、急救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保障紧急救援工作需要。据此,一般公立医院都会制定特殊情况下的应急采购预案。医院物资应急采购具有3层含义:(1)物资应急采购仍然是医院采购行为的一种。(2)应急采购具有特定的发生前提。(3)应急采购的特殊性在于:完成任务的时限非常短,且随着紧急情况的发展变化,在较短时间内采购任务可能需要不断进行调整,采购物资的数量与种类常常是比较紧缺的品种,具体实施过程须注重实效性,以简捷高效为目标完成采购保障任务。坚持紧急预案管理,一是为了确保在突发事件情况下,能够圆满完成相关供应任务;二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医院物资采购环节,防止在突发事件驱使下,相关部门“急病乱投医”,产生乱作为、乱花钱等不当行为。应急采购预案突出一个“急”字,但并不提倡乱。诸多管理环节依然要求“环环相扣”,比如,在紧急情况下,采取非常措施进行物资采购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补办相关报批手续、入出库手续以及物资资产登记手续等,确保急而有序、急而有矩。

3创新管理手段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物资管理手段层出不穷,其目的还是为了服务于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综合来讲,主要是管好人、管好物、管好供货商。

3.1对物资采购员实行考核、激励和约束手段

采购员是采购的实际实施者,在采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表明,注重考核采购员的职业素养,以相关法规和医院制度约束其行为操守,能严格防范工作中不正当行为的发生。注重和加强考核采购员的专业能力,也是防止工作中上当受骗的必备措施。一般可半年考核一次,主要由人力资源部、监察部门、采购部门以及院内物资使用部门联合进行。对考核结果优良,完成或降低医院物资采购成本任务的采购员,按医院规定或适度的标准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以提高采购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考核结果不合格的采购员,应按医院规定首先进行诫勉谈话,进而根据适度的标准视不同情节予以惩罚,如有必要,应毫不犹豫地调整或辞退。

3.2实行物资流量和流向监管手段

公立医院物资供应部门不但要负责物资采购,还要对物资数量进行监控,对物资流量进行监管。实现方式为:以医院物资定额管理构架和相关计算机管理体系为基础,实时开发物资流动数量和流动方向控制系统。设计医院收费系统网络及医疗器材管理数据库,明确各流通环节所具有的相应权限及功能,具体做法是:(1)当使用科室领物后,数据库便自动产生物资使用的具体数据,使用科室、库房以及分管领导都可查询物资使用状况;(2)设置系统具备同一医疗用品不能重复计费的功能,约束临床医务人员对部分物资重复使用的不当行为,以此减低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难度;(3)该管理系统的物资领取和收费授权是一一对应的,以此控制少收费和漏收费现象,防止医院物资流向院外情况的发生;(4)设置非正规渠道物资不能收费的授权,由此可以遏制这类物资的流入使用,降低医疗事故的威胁;(5)当科室领取物资时,系统自动弹出该物资库存数量的信息,如果低于规定的备用量时,系统自动提示及时采购补充。在此基础上,医院还应当对相关物资实行以旧换新,凡能修复使用的物资,都要责成相关部门修复使用,杜绝浪费,节省资金。

3.3对供货商实行相应限制手段

首先,建立健全医院物资供应商档案。对所有供应商按重要性和一般性建立相应档案。所谓重要性供应商,即在品质、价格、交货期、配合能力、结算条件等方面均能达到医院的规定要求,并与医院有长期业务往来的供货单位;一般性供货商指偶发性或临时性业务往来的供货单位。当一般性的供货商因业务需要而变为经常性往来时,经考核符合医院重要性供货商标准后,应转为重要供货商进行档案管理。其次,建立严格的供货商淘汰制度。每年都需对供货商进行评估、调整,主要由物资使用部门、采购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和财务部门联合进行。如果供货商在供应材料过程中存在质量、交货能力、人为欺诈等问题,医院应及时处理或终止其业务往来。在此基础上,医院应商洽当地检察院共同管理供货商,订立“廉洁承诺”,以此防范不正当交易,确保“阳光采购”的顺利实施。

4结语

只有持之以恒,进行物资管理创新,培养采购人员的自我约束和管理意识,才能实现医院管理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升。

作者:潘倩莹 单位:湖北省中山医院物资供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