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对普外科的影响

护理风险管理对普外科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普外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18年至2019年收治的150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情绪、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而心里状态评估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水平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普外科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科室综合护理服务质量,降低临床中各类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干预效果显著。

【关键词】风险管理;普外科;护理质量;效果

普外科作为临床重要科室之一,其每天需要收治的大量的患者,且服务程序较多,患者病情复杂,床位周转率较高,为护理人员带来的大量的工作,导致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较高[1-2]。加之普外科护理人员受教育程度不同,工作和心理压力较大,导致其在工作过程中更容易发生各类风险事件,增加护患纠纷的发生。过去在普外科护理中通常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案,其管理重点在对于疾病的管理方面,但是对于患者的作用机制并不理想,已经难以满足近年来社会发展需求[3]。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型的管理方案被逐渐应用到临床管理中,其中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干预效果,本次研究将就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普外科于收治的患者共计150例,时间为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将150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等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32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49.38±3.84)岁。其中腹膜炎患者13例、急性胃穿孔21例、阑尾炎17例、肠梗阻10例、胰腺癌9例、胆囊炎5例。观察组75例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31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9.30±3.89)岁。其中其中腹膜炎患者11例、急性胃穿孔22例、阑尾炎19例、肠梗阻9例、胰腺癌10例、胆囊炎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可对比。

1.2研究方法。所对照组患者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均采用常规普外科护理模式,即在患者入院后开展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的知识和日常注意事项,帮助患者了解疾病。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协助其做好术前的各项检查和准备工作。术后做好患者交接相关工作,为患者连接好引流管、导管等,并定时观察引流情况,确保引流通畅。定时查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用风险管理措施,其内容包括:①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并给予其个体化护理风险管理。对于危急重症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重点做好病房巡视管理管理和监护工作,通过巡视记录等形式,为患者提供全面护理服务。患者入院即指导其如何正确的使用病房内相关设施,在患者下床活动时,护理人员应在一旁做好指导和保护工作,以免发生意外。②心理风险管理: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后,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导致患者发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因素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创伤感染预防方面的知识,鼓励和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与患者家属做好交流工作,给予其日常护理相关知识的指导工作,鼓励其参与到患者的康复中,并给予患者家庭支持。③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培训:医院应根据护理风险管理相关内容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日常工作重点、相关操作准则、护理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案、医疗相关法律法规等,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④护理应急预案管理:普外科由于每日收治患者数量较多,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类突发事件,因此医院应对临床中常见的突发事件或者是导致护患纠纷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总结,归纳出相关应对方案或者应急预案,并在护理人员中开展相关培训,以便于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⑤合理安排班次:由于普外科护理工作人员工作强度较大,未来确保护理人员的有着良好心态来面对工作,日常应重视合理安全护理人员的考勤和调度,实施灵活的工作制度。在普外科建立护理人员休息去,确保每位护理人员的作息时间合理,工作量适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⑥优化科室设备:普外科应根据科室特点,对科室的相关设备进行调整,及时反馈旧设备,根据需要添加新型护理设施,降低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1.3观察指标。分别在护理前、后,采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和焦虑状态自评量表、抑郁状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心理状态情况进行评估。并在患者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两组病房管理质量、风险评估质量和风险处理质量的差异。

1.4统计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各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数据以率(%)表示,两组比较用c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风险管理的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开展护理服务前,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评分和抑郁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态评分和抑郁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护理质量。观察组患者在病房管理质量、风险评估质量和风险处理质量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风险事件发生率。在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服务期间,未发生护理相关风险事件,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护理服务期间,共计发生护理相关风险事件4例次,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3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是对于目前临床中现有或者潜在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有效识别、评估、评价及处理,进而达到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降低风险事件对于患者、家庭和医疗机构的危害和经济损失,以最低的成本完成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现代化科学管理模式[4]。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护理人员的整体组织以及服务质量的优劣、护理管理手段是否有效都关系到了患者安全目标的实现[5]。普外科作为临床中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的科室,其护理管理工作尤为重要,而患者的安全问题、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安全措施已经成为了近年来国内外护理风险管理研究的热点[6]。常规护理管理多以患者的健康作为管理重点,虽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但是已经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7]。本次研究通过给予普外科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干预,从提高护理人员基本素质入手,通过加强日常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开展心理风险管理和个体化风险管理等措施,有效的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使其能够做到有效预防、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并做出相应的处理,促进了科室护理服务质量的改进,有效的降低临床中普外科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状态水平,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4结论

给予普外科患者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普外科护理服务水平,降低临床中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孙莹 张燕楠 冯燕子 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