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及策略

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及策略

摘 要: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之建筑企业本身管理水平不足,导致建筑企业盈利能力逐渐下滑,在此背景下,建筑企业迫切需要通过苦练“内功”来提高效益,成本管理作为建筑企业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当前建筑企业管理层需要认真思考和着重研究的问题。由于建筑工程结构复杂、工序多、环境差、安全要求高等特点,造成了建筑企业成本结构复杂、成本控制难度大等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成本管理的内涵,分析了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特征,然后结合目前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发现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成本预算形式化、施工技术创新成果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监督和奖惩机制是目前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问题,从重视成本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成本预算管控、完善施工技术创新成果评价机制、完善成本管理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路及具体对策。希望能够为建筑企业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与策略

成本管理是提高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由于建筑行业延续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维,导致企业利润缩水,在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建筑企业只有通过完善企业自身制度,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才能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为此,本文通过深入研究目前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可行的解决对策,以促进建筑企业持续平稳发展。

一、成本管理的内涵

成本管理是对企业运营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进行一系列的动态管理过程。根据成本发生的时间成本管理可划分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三个阶段。事前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成本计划。事中管理包括成本控制和成本监督,事后管理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预测是根据公司当前的情况,结合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预测未来成本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的管理活动。成本决策是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从企业比较关注的相关指标出发,分析各个成本方案,并选择出最佳方案的成本管理活动。成本计划是企业依据成本决策所确定的目标,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计划期内的成本水平进行规划的管理活动。成本控制是根据计划成本,对成本的发生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管理,使发生的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成本监督是对成本发生过程进行监管,判断其发生是否合理,对不合理部分进行控制的管理过程。成本核算是按照国家政策及会计准则,对已发生的成本进行分类、归集的管理过程。成本分析是在成本核算结算的基础上,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查明影响成本的因素,分析产生的原因,进而指导后期发生的成本是否合理。成本考核是对成本实际控制结果及成本计划进行定期总结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相应奖罚,以督促企业加强成本管理责任制的过程。[1]

二、建筑企业特点分析

每个行业都具有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独特特点,相较于其他企业,建筑企业有以下特点:第一,建筑企业大多服务于单一的工程项目,工程项目之间区别较大,每个工程项目由于设计方案、建筑结构形式等都不完全一样,所需的技术工种、施工工法、主要材料、机械设备、施工环境等也都不一样,无法像其他企业一样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成本管理。第二,项目运营周期长。工程项目从开工开始,一般会经历项目施工、竣工验收、交付使用、质保并收回质保金等过程,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都会涉及成本管理问题,因此相应的项目成本管理周期长,但项目施工人员在此期间变动很大,因此给成本档案资料记录和追溯带来困难,进而加大了成本管理的难度。第三,项目经营风险大。工程项目类型一般为劳动密集型,因此所需施工人员和技术工种较多,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种类较为繁杂,经常产生交叉作业且互相影响较大,要求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的配合度较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就要从安全、质量、环保等方面加大投入,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生产用料质量,重视环境保护措施,从而增加了施工项目成本,为成本管控增加了难度。第四,建筑行业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润被大幅压缩,有些企业为了拿到项目不惜低价中标,严重地影响了企业发展和壮大,同时为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带来较大压力。第五,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比较分散。因为项目分散,特别是有些项目地处边远地区,为管理方便,各个项目一般独立管理,但这样加大了企业层面的成本管理难度。第六,建筑项目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一旦出现不利天气,影响工程进度,就会给企业成本造成影响。

三、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

首先,目前很多建筑企业没有制定完善和可行的成本管理配套制度,相关成本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经济责任无法落实,为项目成本控制带来了障碍,比如:建筑企业的人工费、材料费用和机械使用费大多数情况可占到工程项目总成本的70%甚至更多,尤其材料费用往往占项目总成本的最大比重,如对材料的管理比较松散,各个环节衔接不好就会造成材料采购环节资金流出较大,材料使用环节浪费及废料回收再利用环节的亏损,最终使项目蒙受损失,而真正的责任人却不承担相应的责任。其次,组织结构不健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需要强化对施工全过程成本的管理与控制,需要企业的全体人员参与到管理活动中。但是现实情况往往是应该起着成本管理主要作用的过程管理不被重视,大部分项目靠财务人员把控成本,然而到达财务部门已经是成本管理的末端,对产生成本偏差的事项已经无纠偏能力。[2]

(二)成本预算形式化

工程项目有着施工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收益期长等特点,成本预算至关重要,它可以从企业全局和项目全过程视角,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环节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把控成本。但是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比较松散。首先,很多建筑企业成本预算还处于表层阶段,未对成本深度剖析后编制成本预算,大多数项目在建设前期没有根据施工工期和施工特点制定一个完善的资金使用计划,没有对施工的各个工序进行有效的成本分解和分析,因此无法形成有效的预算。其次,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成本预算需要动态调整,很多建筑企业未投入精力进行调整,导致成本预算形式化。存在问题主要有未及时记录实际成本、未调研市场价格、未落实管理职责等。由于不能实时记录和归类实际成本,使得成本预算验证无参照物。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材料和机械台班成本作为主要成本没有成本预算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市场价格调研,极易产生材料和机械台班成本过大的问题。最后,成本预算落实主体不清楚,权力和责任无附着主体,没有真正做到将责任、权力以及成本控制的融合,达不到成本预算的预期效果。

(三)施工技术创新成果评价机制不完善

如今国家从政策上鼓励企业创新,企业创新投入可以享受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技术水平的高低对成本管控有着直接影响,施工技术创新对于保障工程质量、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加快施工进度和增加项目整体收益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的时候应兼顾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但实践中,大部分建筑企业施工技术创新完全交于项目层面,也只会基于所在项目进行考虑,项目立项后项目层面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创新项目并组成一个临时性的组织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创新资金投入有限,管理模式松散。另外,对于创新项目的评价往往基于工程项目本身,着眼点不够长远,很多短期内收益低、但长期有利的技术创新得不到推广。

(四)缺乏系统的成本管理监督和奖惩机制

成本监督和奖惩机制作为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制度,其健全和完整是十分重要的。在工程项目日常成本管理中,绝大多数建筑企业都制定了相对的成本管理制度,但往往没有全面和系统的监督体系。由于企业监督机制不完善、规章制度缺乏约束力、对成本管理的重视度不够等原因,导致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另外,部分建筑企业奖罚不分明,导致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同时也会使一些员工出现心理不平衡情绪,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成本控制。

四、加强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重视成本管理体系建设

建筑企业应不断完善成本管理相关制度和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和约束能力,促使成本管理的责任更加的明确,责任的划分更加的细致。具体到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完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明确项目成本管理的主体,确立项目第一责任人,并划分权利与义务。根据组织结构再将各项权利和义务细化到各个部门,部门领导则是该部门第一责任人,构建以领导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各部门再将责任细化到每个人,避免项目成本管理中责权不清晰,出现问题互相推诿。其次,加强成本管理体系建设,增强成本管理理念。建筑企业成本发生贯穿于整个项目生产过程,成本管理也需要进行自始至终的把控,那么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结构网,确保在每个成本发生节点都有成本管控人员。建筑企业想要落实并开展好成本管理工作,还需要企业所有工作人员的参与,特别是负责成本控制的专业人员,做到事前预判和过程考核相结合,避免成本发生后财务系统无法进行纠偏的现象。另外,建筑企业应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将新型的管理理念和成本控制方法传输给每位员工。[3]

(二)加强成本预算管控

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首先,编制成本预算之前,建筑企业应当组织专业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根据项目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状态编制成本预算。成本预算编制完成后组织全员参与的交底会议,让全体人员了解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法,了解自身的责任和预算任务。其次,实际操作中应该在全员和全过程实施成本控制。其中全员控制一般是指以实际发生的施工成本作为考核施工项目效益和管理能力的综合性指标,它涉及参与项目施工的各个部门、单位和班组及个人,它应该与每个职工切身利益有关。全过程控制是指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项目从始至终的各个环节。投标阶段,参与人员应当根据市场行情做出合理的成本预测,保证签订优质合同。在施工阶段,要精心组织制订成本计划目标,并动态采取技术、经济、管理等相结合的手段保证计划落实。在竣工结算阶段,要整理好除合同外发生的变更和洽商,尽快办理工程结算和追加相应的合同价款。项目实施过程中由财务部门建立成本控制预警系统。财务部门针对成本支出情况和成本预算及企业控制目标进行对比找出偏差,还要对施工工程成本状况进行预测。当实际成本已经存在隐患或即将出现隐患时,做出警告和提示。管理层接到警告后应该尽早寻求对策,以减少成本损失。最后,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工作,需要及时的就实际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成本费用与计划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二者的差距,以及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从而为工程项目的后续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最终提高整个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平。

(三)完善施工技术创新成果评价机制

如何评价和测量一项技术创新是否成功,应不限于为本项目创造的利润,更应该放眼于建筑企业整体应用后的群体效果。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发和使用可能相对投入较大的资金,有些技术和工艺在短期内收益不是很明显,但长远来看对企业是有利的,因此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对其效果进行衡量。首先,建筑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建筑市场的需求制定出适合本企业长远发展的技术创新规划,加大创新资金投入,有针对性的培养技术创新队伍。在依靠企业本身的技术创新力量的同时,也可以与部分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其他企业以及供应商等联合进行技术创新的研究。在相对利润较大、市场前景好的环节加大技术攻关,用技术创新解决成本居高不下问题,为建筑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奠定基础。其次,建筑企业应推行更有远见的评价机制。主要针对首次用于单个项目收益率低或无收益的情况,建筑企业通过财务测算等手段对项目成本目标重新考核甚至可以使用技术创新推广后的收益对创新项目进行补助。[4]

(四)完善成本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

成本监督机制构建的目标是保证工程项目在施工质量完全达标、不存在潜在安全风险的前提下,增加建筑企业收益。施工成本控制是全过程、动态、长期的工作,因此需要对应长效的监督机制来检查各参与部门和人员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首先,完善成本管理监督制度,加强工程项目费用的管控力度,对费用发生的各个环节,采取多人审核复核制度,避免个别人工作失误,确保成本控制的每一个环节具有可靠性。同时,还要加强对经营活动中各项资源配置的监督,不断改善项目成本,及时对采取的成本控制措施做出合理的经济技术评价,对那些经济效益较好和管理水平较高的措施在全项目和全公司进行推广,扩大应用的范围。对于过程中发现成本控制薄弱环节,参与的全体人员应认真研究解决对策,改善成本控制状态。其次,建筑企业需要确立合理的成本考核监督机制,把成本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项目和公司的考核指标纳入人员考核体制内容中,也就是说将考核结果作为企业工作人员薪酬、晋升机会的主要参照指标之一,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建筑企业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成本管理工作。[5]

五、结语

建筑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在施工过程中都是成本管理的影响者、参与者和实施者。本文主要针对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成本预算形式化、施工技术创新成果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监督和奖惩机制等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成本管理制度的落实,不断提高成本预算的编制水平,积极组织参与有专利和收益好的技术创新工作,完善成本管理监督和奖惩机制等成本管理方法与思路,以达到为建筑企业增加核心竞争能力和增加利润的效果。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不局限于这些方面,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将研究方向转向更加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方法发展,更多的实现机械化,来迎接建筑企业的蓬勃发展。

作者:李敏 单位: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