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管理与标准化人才培养浅议

团体标准管理与标准化人才培养浅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年11月4日修订通过)的实施赋予了团体标准法律地位,从法律层面上构建了政府标准与市场化标准相协调的新标准体系,满足了技术创新的需要。该法明确了“强标守底线、推标保基本、行标做补充、企标强质量、团标促创新”的标准化改革趋势。2019年1月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民政部印发了《团体标准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团体标准的有序发展。团体标准编制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发生了改变,新的变化对标准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培养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标准体系改革与团体标准管理

标准既是技术支撑,也是技术引领。在现阶段我国政府简政放权背景下,标准化体制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国家鼓励社会团体组织制定团体标准,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在标准体系上与国际接轨,改变我国由政府单一供给的标准体系。团体标准由依法注册的社会团体制定并,供团体成员或社会自愿采用。团体标准按程序制定和后,只需要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相关信息的声明,无需向行政部门报批或备案。团体标准属于市场化的标准,它与政府标准的区别除了制定标准的主体不同外,在政府管理方面,对团体标准不设行政许可,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在制定周期方面,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周期长,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创新时代需求,而团体标准制修订速度快能够及时响应市场的需求。《团体标准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团体标准的管理要求,细化了团体标准制定程序,制定了具体的管理措施,见表1。

2团体标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部分社会团体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标准化决策、管理协调以及编制机构,在本行业标准化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协调作用;但是,大部分社会团体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标准化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标准制修订程序可操作性差、标准编制不规范、技术内容不合理、市场推广能力弱以及标准化人才和信息缺乏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均可能导致标准化活动过程中规则不明晰、过程不规范、信息不透明、团体标准质量鱼龙混杂等情况的发生。

3团体标准的特点与优势

团体标准的优势可总结为“高、新、快、活”4个字。“高”指的是团体标准的技术指标可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新”指的是团体标准可以迅速跟进新技术、新产品,填补标准空白;“快”指的是团体标准制修订速度较快,能够及时响应市场需求;“活”指的是团体标准工作机制灵活、适应能力强。通过研究欧美和亚洲工业强国的标准体系可以发现,它们的团体标准不但在本国标准体系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主导了全球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影响力巨大。

4团体标准编制一般过程

4.1紧密围绕市场需求,有的放矢。团体标准立项要有前瞻性,一定紧扣新标准体系,要贴近市场,服务行业,要与产业结合与工程结合,以标准化促进产业发展。标准的技术条款一定是行业中先进技术的总结提炼,一定是行业内认可的经过实践考验的先进技术,但不一定是行业内最前沿的技术。在完成标准编制任务时,标准主编单位应密切关注本行业中各级、各类标准的实施情况,理清相关现行标准与在编标准的技术关系,做好协调,避免交叉。编制团队应在充分总结工程或生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大量走访调研,广泛征集意见,立足行业需要,兼顾技术发展,对具体技术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全面准确地编制团体标准。

4.2发挥专业团队优势。标准承担单位要组织一个“产、学、研、用”相结合,在行业内部有一定代表性的编制团队。编制团队人员应有扎实的技术基础、过硬的行文功底和必要的标准化工作经验。标准承担单位要团结强大的专业技术队伍,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参与标准规范编制。主编人要统筹管理,协调分配任务,对立项在编的标准按专业内容进行任务分解,最终落实到具体完成单位及负责人,发挥各技术人员的丰富工作经验及专业知识,利用各自的技术强项,编制标准各部分内容。

4.3统筹安排任务进度,分阶段落实。通过系统研究、专家咨询等方式为标准编制提供指导;对需要编制的标准内容进行统筹安排,详细制定实施时间进度安排,循序渐进完成标准的编制。遵守“四稿定终身”原则,即:按照要求编制好讨论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和报批稿。标准编制召开至少3次编制组内部会议和一次专家审查会,视编制情况召开专家咨询会,分阶段讨论并完成技术方案、工作大纲、标准初稿、标准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和报批稿。编制组应充分参考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各阶段的成果。标准编制过程中从系统调研、资料收集至提交研究成果的各环节,均需要进行系统分析详细研究,循序渐进、逐步实施、稳扎稳打。标准编制过程总体技术路线流程见图1。

5标准化人才培养

5.1标准化工作与标准化人才的关系。标准化的基本建设工作之一就是标准人才的培养。标准可以认为是编制单位软实力的象征,标准集成了编制单位长期积累的宝贵施工经验和历史数据,标准融合了编制组专家的智慧与汗水,是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的表达。随着标准化的深化和拓展,标准编制人员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标准深化发展的要求,标准编制人员的标准编制理论需要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标准主编单位工程技术知识和经验的结晶,是需要一代一代的标准编制人员传承下的宝贵财富。标准编制人才培养工作应与标准的编制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人才是编制高水平标准的基础,标准的发展需要一个人才结构合理的标准化人才团队。

5.2标准化人才培养。标准编制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标准化人员需要长期固定。标准化人才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经验与扎实的专业基础,精通标准编制规范要求,又有纵观行业全局的思维模式,过硬的行文功底,同时还应有一定外语能力。目前各团体标准主编单位能同时满足以上条件的技术人员为数不多。团体标准主管单位和主编单位都应首先解决标准化人才问题,充分考虑标准编制人员的培养工作。建立健全标准化人才培养机制,突出专业化培养模式,选择一些技术实力强且对标准化工作积极的人员定期进行专门的培训,打破自学成才培养方式的弊端,并实行以老带新的模式,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安排和培养专业专职标准研究人员,加大标准化研究投入,积极参与标准的编制。

6结语

标准化体系改革突出了团体标准的重要性,也对社团标准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团体应组建自己的标准化技术管理机构,制定标准化发展战略,提高标准管理能力,完善标准制修订管理流程,对标准立项、启动、征求意见、审查和报批实施进行全周期精确管控。标准后应按年度对已的标准进行复审,根据复审结论如有需要及时修订,突出团体标准的优势。团体标准管理与标准化研究工作必须依赖专职的标准化人才,社会团体应加大自身的标准化人才培养力度,组织开展标准化培训工作,培养专业知识完备、战略思维全面、行文功底深厚而且精通标准编制要求的标准化人才,为实施社团标准化战略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忠敏.团体标准:中国标准化改革的未来[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20(10):16-19.

[2]朱斌.我国团体标准的发展现状[J].中国标准化,2020(2):61-64.

[3]李爱仙.我国标准化工作的现状、成就及展望[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9(12):20-27.

[4]孙孝静,张雪玫,王美远,等.团体标准研究知识图谱:基于VOSviewer的可视化研究[J].标准科学,2019(9):46-50.

作者:蒋燕 鲁卫涛 刘承桓 单位: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装修与高空作业机械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