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保险论文范例

团体保险论文

团体保险论文范文1

 

社会发展中的金融法与环境法问题经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批准“,社会发展与法律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0月17~18日在复旦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复旦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医事法中心、复旦大学民商法学科主办。来自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德国洪堡大学、英国班戈大学、日本神奈川大学、韩国西江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的知名教授以及复旦大学部分教师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30余篇,围绕“社会发展与法律改革”的主题,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沦,是一次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会。   此议题研讨由复旦大学法学院杨心宇教授、王全弟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吴宏伟教授评议。主要论文包括:   (1)俄罗斯前总理、俄罗斯联邦审计院秘书长、莫斯科大学国家审计学院院长S.M.沙赫赖(ShakhraySergey)教授作了《国家审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的报告。他认为,国家审计是在有限的社会资源条件下国家优化解决社会经济任务的工具,它以公民监督国家效率的机制合理取代了几个世纪以来国家监督个人行为的制度。作为现代社会的监督制度之一,它提出了社会经济改造中目的与手段的关系问题,特别重视分析各种改革与战略的社会代价。国家审计制度是一项转向新经济类型和高水平社会发展的前提手段。   中国学者评论认为,俄罗斯的审计制度对于俄罗斯的反腐败有重要作用。国家审计制度从学术角度来说是宪政的视角,值得中国学者研究与借鉴。   (2)莫斯科大学法律系系主任A.K.戈利琴科夫(GolichenkovAleksandrKonstantinovich)教授作了《生态立法的新的法律编纂》的报告,介绍了俄罗斯生态立法的主要任务、结构、主要途径(跨部门的法律编纂)、法律部门的区分与整合(环境保护法与自然资源法区分整合后形成生态法)、法典制定者必须解决的问题,认为生态立法改变了环境保护活动的法律基础,将会促进向清洁技术转化并保障国内经济在高生态标准下进一步增长,促使建立真正的国内生态安全体制。中国学者讨论认为,俄罗斯将环境保护法与自然资源法整合为生态法,这种跨部门的综合性的立法,即社会法的产生,值得我们研究。   (3)英国班戈大学法学院院长德莫特•卡希尔(DermotCahill)教授就其论文《欧盟内欧洲法院在公共采购领域对透明原则的运用》发表了演讲,介绍了欧盟在公共采购领域的一些最新发展,欧盟法确立了公共采购领域的透明原则及非歧视原则。欧洲法院(ECJ)的诸多判例已经对27个欧盟成员国不透明的公共采购现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强化了透明原则,产生了扩大适用非歧视和透明度一般原则的结果。英国法院遵循了欧洲法院的司法判例,以致几乎所有该论文讨论的新近案件中,公共机构都被认定为违反了欧盟法律或一般原则。中国学者结合金融危机及中国的政府采购,与克希尔教授探讨了多层次的金融监管问题。   (4)复旦大学法学院朱淑娣教授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金融规制法研究》为题作了演讲,以利益平衡为视角,探讨了中国金融领域的重大问题。朱教授指出,金融规制法律规范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规制发生的正当性、规制的合理限度和规制的法律控制3个方面。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金融公法   2社会发展与侵权责任法改革   规制主要目标包括:双向兼顾性目标、利益平衡化目标和全球化贡献目标。会议还收到复旦大学法学院张建伟教授提交的论文《金融危机的法律思考》,俄罗斯的S.G梅德维杰夫教授提交的论文《俄罗斯联邦银行储蓄保险制度》,探讨了相关中、外金融法律问题。此议题的研讨由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高富平教授主持,复旦大学法学院段匡教授评议。   主要报告有:   (1)中国民法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医事法研究中心、民商法学科负责人刘士国教授作了《中国侵权责任法制定中的争论问题》的主题发言,向中外学者介绍了中国侵权责任法的立法进程等基本情况,着重对以下几个立法中的争论问题及主要意见予以介绍和评述:①侵权责任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否仅规定侵犯民事权利,是否再规定侵犯利益;②关于统一死亡赔偿金的规定;③关于要不要规定国家赔偿责任;④关于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关系;⑤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是否规定矿害等工伤事故责任;⑥楼上抛掷物伤人找不到加害人可否由相邻人赔偿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刘士国教授认为:①侵权法调整的就是侵犯绝对性民事权利产生的社会关系,法与法律有区别,即使法律没有规定的权利,也可能存在于社会生活规则中,那就是法律之外的法涉及的权利,反对对利益作出特别规定。②统一死亡赔偿金标准是大势所趋,有利于保护受害人。③主要从性质上说,国家赔偿是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平等关系,就此,侵权责任法应作规定。鉴于国家赔偿法是民法的特别法,侵权法仅规定一条就可以了,表明这是侵权责任的一个类型及赔偿的性质,具体条文由国家赔偿法规定。④采用责任能力规定是正确的和必要的,这涉及侵权法和民法通则相关规定的改革。监护人责任应以被监护人无责任能力为条件,如被监护人有责任能力,被监护人应承担责任,不能赔偿的,由监护人承担补充责任。前者,是直接责任。侵权法以救济受害人为主要目的,也有教育、预防的功能,未成年人有过错,应予批评教育,甚至责令赔礼道歉。⑤侵权法应规定矿害事故的使用人因违反对被用人的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而且不限矿害,凡使用人对被使用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均应承担民事责任。⑥楼上抛掷物伤人找不到加害人不应由相邻人赔偿,法院不宜以共同危险行为或公平责任加以判决。加害人不明,公安机关应予立案侦查。   如仍不能确定加害人,公安部门可会同民政部门,对严重受害者实行社会救济。此外,受害人仍可依医疗保险减轻所支付的医疗支出,保险制度已对此具有救济功能。   对于中国侵权法的制定,外国专家饶有兴趣,就诸多问题与刘士国教授进行了探讨。#p#分页标题#e#   (2)韩国西江大学法学专门大学院长严东燮教   授以《韩国制造物责任法》为题,介绍了韩国制造物责任法的概要内容、制定该法以后韩国案例的动向,指出了该法的缺陷,提出了如下修改完善的建议:应对“缺陷推定”作明文规定;《制造物责任法》适用范围应当包括预售公寓的缺陷责任;应明确规定免责事由“法令制定的标准的遵守”中的“法令”局限为强制性的;法规条文应更明确。   (3)华东政法大学张礼洪教授就其论文《对侵权行为过错认定标准的新认识》作了报告。他以《阿奎利亚法》中关于过失的原始文献为基础,对完善现有的过失判断标准提出了建议:侵权过失的判断标准以客观过错为基本原则,即过失是对行为人没有尽一个理性善良的人的义务,预见或者预防自己行为的后果进行的。过失的存在以存在不法行为、侵权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为前提。过失概念本身就蕴含了因果关系。过失的存在以行为人是否尽一般人应采取的谨慎义务为标准,但是,还应根据社会的一般认识,以造成损害的危险是否由行为人所知或者被害人是否根据自己的意志将自身处于一个不应处于的危险区域来判断行为人的过失。   (4)复旦大学民商法学博士生王淑华作了《未登记过户之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的发言,她认为我国《物权法》对机动车的物权变动采用登记对抗主义,机动车所有权自买卖交付时发生移转,登记过户仅是买受人据以获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的要件。交通事故的受害人不属于物权变动不得对抗的“第三人”范畴。转让交付但未办理登记过户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应由对机动车享有运营支配权和运营利益的机动车实际所有人承担赔偿责任,登记的所有人一般不承担赔偿责任,除非其对于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过错构成侵权行为。会议还收到复旦大学民商法学博士生王康提交的论文《机动车交通事故共同侵权损害赔偿中的保险责任研究》。   3社会发展中的医事法律问题   此议题的研讨由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韩长印教授主持,复旦大学王全弟教授评议。主要报告有:   (1)日本神奈川大学法科大学院森田明教授作了《日本医疗诉讼与医疗的法制度的动向》的报告。   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介绍了日本国内患者权利运动的发展、重大医疗事故诉讼持续增加的特点以及最新的法律制度的施行:产科医疗补偿制度、对因出生时的原因造成的脑性麻痹患儿的无过失补偿制度、医药品副作用受害人的无过失补偿制度及预防接种被害人的补偿制度。   (2)复旦大学法学院姚军副教授作了《医疗事故侵权责任范围的正确确定》的演讲,他提出,作为法治社会核心价值的社会公平的核心内容,要求行为(或责任)人对己方行为及其不良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即法律上对己不利的后果)。在具体承担法律责任时,它又意味着责任人仅对由自己造成的不良后果承担责任,而不应对超出该不良后果部分负责;同理,基于该核心价值(也是诸法的基本原则),医疗事故的责任人也只应对其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立法即司法上不应强迫其承担超出该后果的责任。   (3)复旦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博士满洪杰从比较法的角度进行了《人体试验侵权责任研究》的发言,建议我国应当构建独立于医疗过失责任的人体试验侵权责任制度。人体试验侵权责任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但可以在对过错的举证上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在因果关系问题上,应当采取相当因果关系、倒置。在因果关系问题上,应当采取相当因果关系、疫学原理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推定理论来进行综合判断。   (4)复旦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博士生李燕以《双性儿童性别确定的法律问题探究》为题,提出双性儿童并不是不正常的,当前医学界普遍施行的、经父母知情同意而为双性儿童确定性别的性别再造手术,并不符合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性别确定应是儿童自己的宪法权利,父母对子女性别再造手术的知情同意权与双性儿童自己的宪法基本权利相冲突。法律应承认男女二元性别体系外的第三种性别,双性儿童的性别确定应待其长大后自己决定。   韩长印教授评议认为,医事法的研究提醒学者注意到平时不为大众所关注的处于弱势群体的少数人的权利,也提醒学者们思考我们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等方法论问题。由于医事法内容的中外共同性,中外学者就医疗过失认定、损害赔偿、医疗诉讼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4社会发展中的其他民商法律问题   此议题的研讨由人民大学法学院吴宏伟教授主持,复旦大学段匡教授评议。主要论文有:   (1)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法学院莱因哈德•辛格(ReinhardSinger)教授作了《变迁中的民法典的社会模型》的报告,介绍了社会模型的概念和它作为法律发展因素的功能、在19世纪私法秩序的社会模型的发展以及德国民法典的社会模型的变迁,提出了现代私法中的民主化和社会国家化、告别契约法中形式自由伦理模式,强调程序的和实质的合同正义,强调了民法的社会责任。   (2)复旦大学法学院王全弟教授所作报告《两岸担保物权比较研究论纲》,就如何确立保证债权获得完全清偿的制度,比较了2007年3月中国大陆《物权法》与台湾地区在2007年3月经立法院审议通过的担保物权修正草案,在担保物权的追及力、担保物权的实行期间、抵押权顺位、动产抵押、最高限额抵押、权利质权和商事留置权7个方面对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的物权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有利于两岸发展及法律相互借鉴与完善的建议。   (3)复旦大学法学院胡鸿高教授作了《中国企业并购及其法律改革》的报告,介绍了中国企业并购及其法治演进历程与特点、中国企业并购的模式、企业并购突出问题与法律改革。胡教授呼吁,企业并购,不仅应当有利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且要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加强信息披露法制,增加透明度,保障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还应当特别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企业并购中,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发展社会保障公益事业,建设和谐社区与社会。目前当务之急,在于通过法律改革,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和实现机制,倡导和激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p#分页标题#e#   (4)复旦大学法学院何力教授作了《中国海外资源投资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的演讲,指出中国的资源特需改变了世界资源供求格局,阐述了中国海外资源投资的进展,分析了经济主权和资源主权成为中国海外资源投资的法律障碍,分析了中国海外资源投资的环境法和政治动乱问题,最后就中国海外资源投资保护的法律对策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5)复旦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博士生盖威作了《社会组织在我国协商治理模式中的地位与功能》的论文发言,建议进一步完善立法、修定民法通则、明确规定社会团体法人和非法人团体,尽快制定社团法、修改现行特别法增加法律责任的规定,进一步扶持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淡化一些社会组织的行政色彩,转变政府中心主义治国理念,确立以民为本、以市民社会和市民组织活动为导向的治国之策,进一步完善协商治理机制。   (6)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法学院托马斯•莱塞尔(ThomasRaiser)教授作了《合同与合同法》的报告,俄罗斯A.Sherstobitov教授向会议提交了《关于俄罗斯联邦民事立法修订的构想》的论文,复旦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博士生韩伟、王森波分别提交了论文《斯多葛派的伦理哲学与罗马法的转型》、《必亦正名乎?———美国加州同性婚姻立法风波透析》。

团体保险论文范文2

【关键词】磁性医院;手术室护理;手术室管理;离职率;工作满意度

磁性医院理念于1981年被美国护士学会(ANA)的McClure学者提出,并于1983年选出最初的41家磁性医院。磁性医院是指在护士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能像磁铁一样吸引专业护士的加入,降低护士的离职率,拥有高质量的护理团队并能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医院[1]。手术室是医院为患者实施手术和抢救急危重患者的主要场所,而手术室护士是参与手术的主力服务人员。但手术室护士面临着工作压力大、执业环境差、执业风险高、休息时间少、职业倦怠感不断提升的问题,从而导致手术室护士对工作满意度低、离职率高,这不仅严重影响手术室护理团队的稳定性,更阻碍了手术室优质护理文化的持续传承[2]。近年来,我国护士离职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科室护理人员紧缺包括手术室护士,如何吸引和保持护理人员的稳定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3]。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思索如何切实高效地解决手术室护士面临的实际困难和窘境,鉴于磁性医院理念在国内外医院护理实践中取得的成功[4-7]。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们拟探讨磁性医院管理理念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三个院区(本部、西院、肿瘤中心)手术室护理人员437名,男73名,女364名;年龄:≤30岁266名,>30岁171名;学历:硕士40名,本科和专科397名;护龄:≤5年200名,>5年237名;职称:主管护师及以上64名,护师和护士373名;职务:护士长13名,巡回和器械护士424名;婚姻状况:已婚225名,未婚212名。将本部院区手术室护理人员223名纳入观察组,男38名,女185名;年龄≤30岁139名,>30岁84名;学历:硕士23名,本科和专科200名;护龄:≤5年108名,>5年115名;职称:主管护师及以上35名,护师和护士188名;职务:护士长7名,巡回和器械护士216名;婚姻状况:已婚119名,未婚104名。将西院和肿瘤中心院区手术室护理人员214名纳入对照组,男35名,女179名;年龄:≤30岁127名,>30岁87名;学历:硕士17名,本科和专科197名;护龄:≤5年92名,>5年122名;职称:主管护师及以上29名,护师和护士185名;职务:护士长6名,巡回和器械护士208名;婚姻状况:已婚106名,未婚108名。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手术室管理理念,包括遵从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医院和科室的排班、按时上下班工作、领取工资和奖金、一切工作遵从医院和护士长指令、节假日保持手机通畅、根据手术需要保证随叫随到。

1.2.2观察组

采用磁性医院管理理念进行手术室管理。①手术室内部成立磁性小组。由手术室总护士长牵头,3名楼层护士长和3名高年资主管护师组成专业的磁性小组,了解磁性医院的起源和发展史,积极学习国外磁性医院的理念和管理方法,掌握磁性医院的主要特征和评审标准,熟知磁性医院理念对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影响。②磁性医院理念推广。在磁性小组全面学习和了解磁性医院理念后,小组成员依次向手术室护理人员宣讲磁性理念,并积极讲解自己对磁性医院理念的理解和感触,在手术室护理人员内部积极讨论,广泛听取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整理记录。③改善手术室护理工作环境。优良的工作环境能提升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优化手术室层流系统,改善手术室值班室的条件,改善手术餐质量,争取为巡回护士配备对讲机,避免无谓的跑动。④合理分配手术室护士,人性化排班。根据手术台数和手术性质,合理分配器械护士人数。白班排班时合理安排护士人数,尽量确保按时交接班,避免一个人连续长时间加班;夜班排班时根据护士连续上班天数,合理安排夜班,避免短期内夜班次数过多。对于巡回护士,尽量避免一个人巡回多个房间。每层楼层手术间安排专人排班,节假日排班确保每名护士轮流值班,贯彻意愿值班制度,满足个人的特殊需求,保证每名护士都有休息的机会。不给下夜班的护士安排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尽量不给孕期护士安排夜班,减轻护士的职业倦怠感。⑤严格执行同工同酬制度。手术室护士是手术团队中关键的成员之一,是手术团队中最大的一个群体,然而绝大部分手术室护士是医院的合同工。无论是薪酬待遇还是福利奖金都与在编职工存在不小的差距,间接造成了合同职工的工作热情不高,对医院和科室的满意度低。统筹磁性医院理念实现在编职工和合同职工的同工同酬,使合同制护士真切感受到在医院的归属感。根据工作量、夜班次数、节假日值班次数、带教人次、护龄、科研篇数、专业技能考核等参数制定薪酬和福利体系。切实完善手术室护士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消除手术室护士的后顾之忧。⑥推进手术室护士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职场中,晋升职称是每个人的愿望和工作动力之一。在手术工作之余,安排手术室护士积极参与科研学术报告、专业护理培训以及理论知识学习,参与国内大型的护理学术会议,全面提升个人的专业护理水平和科研能力,尽早通过各级职称考试和发表部级核心期刊论文。科室大力支持各层次优秀护理人员出国学习和进修,掌握不同专业护理理念,从而丰富护理技能。科室定期核查护士的情况和参与的科研学术报告次数,针对性制定各种奖惩制度,提升护士对发表学术论文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以上措施,使各级别的护理人员尽早达到职称晋升的标准,从而加强各级别护理人员的工作稳定性。⑦实施磁性医院的管理理念。先前手术室的管理模式是护士长制定政策和制度,其余护士严格按照这些政策和制度开展工作,造成了手术室管理层单薄,大部分洗手和巡回护士未能真正参与到科室管理,只是单纯执行上级制定的规章制度,这样不利于科室护理文化的长远发展。在磁性医院的管理理念模式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所有护理人员均有参与管理的权利,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提升他们的医院和科室的归属感。在手术室日常管理工作中,全面听取各级别护士的建议,积极公开讨论,善于虚心采纳各级别护士正确合理的建议,并将成绩归功于提取合理建议的护士。在纠错和查找问题方面,打破身份和级别界限,允许各级别护士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发现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沟通,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极大限度地为手术室营造敢于提意见和建议的良好氛围。⑧改善护理服务文化,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每个月根据手术室护士的工作表现和手术医生的工作反馈,在手术室护士中评选出“希望之星”“劳动模范”“服务之星”“爱岗敬业模范”等荣誉称号,给予科室表彰,并在薪酬待遇中予以体现,从而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工作的积极性。加强手术室内部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全面提升手术室护士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积极鼓励手术室护士参与院内外的继续教育培训班,增强继续学习提升的意识,从而改善手术室整体护理服务文化。⑨注重手术室护士梯度人才的建设和培养。科室的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手术室也不例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才梯度的建设和培养。根据手术室护士不同的学历(博士、硕士、本科和专科)和职称制定梯度的人才培养计划,逐步提升其学历水平和知识厚度。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为手术室储备优秀人才,达到了因材施教、稳步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⑩手术室护理人员与外科医生的团体建设。手术需要外科医生与手术室护士齐心协力的合作才能完成,因此,手术室护士长首先要协调手术室护理人员成立专业护理团队,然后与外科医生积极沟通交流,解决医护误区,推动医护团体建设,促进手术顺利实施及患者康复。术前两个团队多沟通交流患者的手术方式、手术入路和手术风险;术中两个团队紧密合作,共同完成手术;术后积极讨论交流,让手术室护士熟知手术过程和术中配合,以备下次同样的手术方式。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护士工作满意度及离职率。护士工作满意度(%)=研究时间内对工作满意的手术室护士人数/该段时间内手术室护士总人数×100%。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表由护理部统一印制,问卷采用无记名形式。工作满意度参数包括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对排班制度的满意度、对薪酬待遇分配的满意度、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满意度、对手术室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对构建优质护理文化的满意度、对梯度人才培养的满意度、对医护团体构建的满意度。手术室护士离职率(%)=研究时间内离职的手术室护士人数/该段时间内手术室护士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参数和手术室护士的离职人数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外科医生的工作满意度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

2.2两组护士离职率比较

观察组离职6名,在职217名,离职率2.6%。对照组离职36名,在职178名,离职率1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0,P<0.05)。研究期间两组手术室护士均没有因医疗事故或其他过错被医院开除等事件发生。

3讨论

团体保险论文范文3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老龄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总结回顾年全市老龄工作情况,安排部署年全市老龄工作任务。下面,我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一、年全市老龄工作情况

年全市各级老龄组织紧紧围绕“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坚持以老年人为本,始终把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务实创新,全市老龄事业蓬勃发展、成效显著。

(一)老年群体备受关注,老龄工作得到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各级党政领导对老龄工作越来越重视,为老龄事业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老龄工作会议,对老龄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市委书记等市五大班子领导在春节和老人节期间都带队走访慰问老年人,将党委政府的关怀送到老年人的心坎上;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副市长经常听取老龄工作汇报,及时解决影响和制约老龄事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对老龄事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向党委政府提出了发展老龄事业的意见建议。各县区党委政府在重大节日期间都将老年人作为走访慰问主要对象,让老年人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养老保障体系日趋完善,老年人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各级将加强养老保障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老年民生工作的重点,着力完善保障体系,提高保障能力,有力地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大力开展家庭赡养协议书签订工作,家庭养老主渠道作用得以巩固。全市城镇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全年共为1.3万余名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和3344名遗属支付养老金约5.5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近21.1万人,养老金实现及时足额发放;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全市18.38万60岁以上老年人开始按月领取60元的基础养老金。全面建立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1%,列全省首位;近16万名农村老年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7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参加“新农合”所需费用由市财政承担。全面落实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共为2846名老年人发放奖励扶助资金200余万元。积极推进“银龄低保救助”,对低保家庭中70岁以上老年人按比例增发低保金。“五保”供养工作进一步规范,供养标准提高到3600元/人/年。大力实施农村老年人生活救助制度,救助范围不断扩大。年全市共为6.7万名7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发放生活救助金2308.98万元;区、河口区、县、垦利县将救助金发放范围扩大到70岁,标准分别为240元、360元、240元、240元。全市已累计为32万余人次农村老年人发放生活救助金1.24亿元,救助范围、救助标准始终保持全省前列。

(三)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得到保障。各级以“养老服务业促进年”活动为载体,不断强化措施,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一是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优化。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对城乡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5万元,一次性奖补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市老龄部门争取省级财政资金20万元,对一处养老服务机构进行扶持。二是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明显加快。目前,全市养老服务机构达到48家,床位5717张,床位数占老年人数的2.7%。其中,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投资3000余万元的市老年福利院主体建设完工,即将投入使用。区、垦利县、利津县政府驻地都建有100张床位以上的老年公寓。三是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快速推进。全市48个乡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67处社区服务站均开设了为老服务窗口;新建居家托老服务站2个,居家养老呼叫网络2处。50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全部建成,并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其中,区“三暖色”、县“无围墙敬老院”、垦利县“夕阳红互助社”等居家养老服务经验,成为全市居家养老服务品牌。四是城乡老年医疗保障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县级以上医院全部开设了老年门诊和老年病房,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建立为老服务制度,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了方便。五是“银龄安康”工程实现新突破。年全市参保人数突破9.9万余人,参保率达到60.58%,列全省第一位;395名老年人在意外伤害中获保险金额89.71万元,为老年人筑牢了意外伤害“安全网”。

(四)认真落实法规政策,老年人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各级不断强化措施,认真落实老年法规政策,有力地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各级法院均成立了老年人维权合议庭,加大了对涉老案件的审查力度;市公安局设立了“老年人法律服务中心”和“老年人维权法律服务热线”;市司法局采取“优先接待,优先咨询,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服务”的“五优先”工作法,全年共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120多人次,办理各类涉老法律援助案件317起,挽回经济损失1257万元。全面落实优待老年人政策。60岁以上老年人可免费乘坐中心城区所有线路的公交车;公园、景点、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免费向老年人开放;单独居住的老年人家庭享受管道燃气、有线电视安装费和收视费半价优惠。各公共服务窗口都张贴了老年人优先优惠标志。县、垦利县在开通城区公交线路后,立即落实了老年人免费乘车政策。

(五)大力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老有所为活动取得新成效。各级积极引导老年人发挥余热,在多个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老龄工作部门以老年科研试验基地为依托,突出“银龄援农”主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了张杂谷8号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种植试验等7个项目,均取得成功。自2007年以来,全市共实施科研项目60个,参与老专家达860人次,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深入开展“老骥立功”活动,鼓励和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关心教育下一代、治安巡逻、民事调解、移风易俗等活动,为和谐、平安创建贡献了力量。有很多老专家不计报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默默奉献,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社会尊重。老棉花专家吴修佩被评为“十大感动齐鲁老人”,郑国华等5位老人被评为“省模范老人”,潘久阳等35位老人被评为全市“银龄行动”先进个人。#p#分页标题#e#

(六)大力开展老年文体活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各级不断加大投入,大力建设老年活动阵地,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加强老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投资1500万元建成的全省第一所市级老年人活动中心于年10月份正式启用。与康力置业公司合作的公益事业市场化运作模式,节省了财政资金,提高了老年人活动管理服务水平,得到书记等领导的充分肯定。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启用被省老龄办评为“年省老龄工作10件大事”。目前,全市共有老年活动中心102处,老年活动室1477处,老年人活动站点740处,门球场1390个,地掷球场8个。大力开展规范化老年活动室创建活动。集中命名表彰了40个规范化老年活动室,连续3年打造了100个建设规范、功能完善、活动经常的老年活动场所。大力培育老年文化团体。全市现有市级老年文艺团体6家,县级以上老年文艺团体30多家。积极举办各类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先后举办了省老年人才艺大赛赛区选拔赛、市庆祝老人节文艺晚会等大型老年文艺演出;承办了全国老年书画大赛,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近2000件作品参赛,省老领导苏毅然、林书香,中国将军书画院副院长曹学德少将,市领导、刘曙光以及市老领导赵芳清、陈锡山、姜振邦等都为大赛题词。香港书谱杂志社社长张培元先生等20多位书画名人作品参展,在全国、全省老龄系统引起良好反响。市体育局组织全市老年人参加了全省第二届老年人运动会并获得好成绩,市教育局定期组织老教职工开展集中学习、读报活动,市粮食局、市地税局、市黄河河口管理局等31个部门单位积极为离退休职工订阅老年报刊等等,大大丰富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七)狠抓老龄宣传工作,敬老文化建设得到加强。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广泛开展“敬老月”活动的通知》,开展了以“关爱老人、共促和谐”为主题的“敬老月”活动。各县区及市文明办、市总工会等部门单位都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敬老月”活动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敬老活动;市委老干部局、市发改委、市海洋与渔业局等28个部门单位通过座谈会、茶话会等形式向老年人祝贺节日;市妇联深入开展以“让我们的老人更幸福”为主题的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卫生部门积极开展卫生下乡、义诊活动,义务诊治老年病人2460人次,无偿赠送药品价值8万余元。据不完全统计,“敬老月”活动期间,全市各级共开展为老服务志愿活动4280余人次,组织老年人旅游3800多人次,开展文体活动310场次,举办离退休职工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170多场次,悬挂宣传条幅5000余条。扎实推进老龄宣传工作,大力宣传我市老龄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尊老敬老的典型事迹。市老龄办制定了《关于加强老龄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市委宣传部、市老龄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开展了宣传老龄好新闻评选活动;日报设立“夕阳红”专栏;电视台制作了多期老龄专题节目,营造了尊老敬老的浓厚氛围。全市涌现出一大批尊老敬老的典型,河口区薛花岭等5名同志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县老龄办被评为“全国敬老模范单位”,58个单位被授予“全市敬老模范单位”称号,45名同志被授予“全市敬老模范个人”称号。

(八)深入开展老龄化战略研究,科学决策老龄工作的能力得到提高。市老龄办、市统计局、市人口计生委、市老年学学会等部门单位联合开展了《—2020年市人口老龄化状况及对策》课题研究,全面摸清了我市老年人生活状况,准确把握了全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客观评估了老龄工作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机遇,提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形成了我市第一份系统的、高水平的老龄化状况研究报告,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老龄工作提供了依据。组织了老龄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工作,为制定老龄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打下了基础。扎实开展城镇非离退休人员生活状况调研、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等一系列活动,摸清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扎实开展老龄工作理论研究,老龄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年,全市有15篇论文在全省老年学学术研讨会上获奖,居全省第二位。

年,全市老龄工作在创新中求突破、在创新中谋发展,得到了国家和省老龄部门的充分肯定。市老龄办被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1名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市老年学学会被评为“第二届全国老年学奖学会工作先进集体”,1名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密切配合,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离不开全市老龄工作干部的锐意进取和扎实工作。在此,我代表市老龄委,代表全市广大老年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老龄事业发展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老龄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主要是:有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对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认识不足,缺少积极应对的责任意识;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养老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养老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不能满足老年人多元化消费需求;敬老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全社会尊老敬老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年全市老龄工作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截止年底,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9.24万人,占总人口的15.8%,人口老龄化形势已十分严峻。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科学谋划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狠抓工作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年全市老龄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服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这一中心任务,以保障和改善老年民生、创新发展老龄事业为主线,以出台《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和编制《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突破,以开展“养老服务业突破年”活动、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加强基层老龄工作、推进老有所为、强化老龄宣传为重点,创新思路,完善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提高老龄工作水平,为“十二五”老龄事业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p#分页标题#e#

主要做到“七个突出抓好”:

(一)突出抓好老龄化战略研究,着力推动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的贯彻落实。人口老龄化问题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开展老龄化战略研究,以更高的站位、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和谋划老龄工作,是老龄化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要切实把应对人口老龄化摆到重要战略位置,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要认真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关于加快我市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对全市老龄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做出全面部署和安排。要进一步深化《市年人口老龄化状况及对策研究》,抓好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运用,研究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要结合我市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编制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督促各级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切实将老龄工作摆上党政工作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各部门工作规划。认真做好各级人大、政协对老龄事业的调研视察活动,促进全市老龄事业科学发展。

(二)突出抓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老年民生。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是老龄工作的首要目标,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基本要求。各级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政府、集体、家庭、商业保险“五位一体”的养老保障体系,完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等制度。要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确保农村老年人都能及时足额领取基础养老金,实现老有所养。落实好农村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参加农民医疗保险费用减免政策。要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要切实抓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不断提高供养和服务水平。要扎实做好城市“三无”老人的生活保障工作。要认真研究城镇非从业老年居民养老保障问题,扎实推进农村老年人生活救助制度,不断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动“银龄安康”工程的实施,发挥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障中的积极作用。要鼓励经济条件好的农村实行养老补贴等制度,不断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

(三)突出抓好养老服务业发展,着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对于全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推进“黄蓝”两大战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要以开展“养老服务业突破年”活动为载体,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要突出“空巢”老人这个重点群体,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要按照居家养老服务职责分工,结合城乡社区建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居家养老服务纳入城乡社区建设规划,构筑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要大力推进建立政府为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制度,倡导各级在城中村改造和农村社区建设中同步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要进一步优化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重点在土地供应、城乡规划、资金扶持等方面争取突破。要积极实施养老服务大项目带动战略,按照扶强扶优、规范管理、创建品牌的原则,强化对现有规模较大的养老服务机构的指导,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创建服务品牌。要采取引进和培育等有效形式,积极协调推动养老服务大项目落地,发挥其带动作用。要扎实开展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提高行业服务水平。

(四)突出抓好老有所为工作,实现老年人“二次创业”。各级要立足于服务“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推进老有所为。继续深入开展“银龄行动”,切实发挥各级老龄办、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等老年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离退休管理部门在“银龄行动”中的引领、协调、组织和管理作用。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活动项目为载体,成立形式多样的“银龄行动”志愿队,组织老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要积极探索“银龄行动”社会化参与的途径,努力搭建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公共服务和信息交流平台。要继续下大气力抓好老年科研实验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搞好指导。要切实发挥老年知识分子的作用,使他们在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科技开发、专业咨询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要充分发挥“五老”事迹报告团的作用,大力开展关心教育下一代活动。要注重发挥农村老年人的优势,在村级事务管理、移风易俗、治安巡逻等方面发挥作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加大对“银龄行动”的宣传力度,及时报道工作开展情况,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推进“银龄行动”有效开展。

(五)突出抓好基层老龄工作,着力夯实老龄工作基础。老龄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做好基层老龄工作,不断提升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质量,是老龄工作的根本要求。各级要重视加强基层老龄机构及村居老年组织建设。要加强乡镇(街道)老龄干部队伍和村居老年组织建设,明确工作职责。要继续巩固和深化“市级规范化老年活动室”创建成果,扎实推动基层老年活动阵地建设。要不断加强基层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兴建具有一定规模、满足不同需要、层次不同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公寓、托老所以及老年人学习、娱乐的活动场所和设施。要结合实际,突出群众性和普及性,组织老年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老年文体活动,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加强对老年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发挥好老年社会组织在为老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六)突出抓好老年优待政策的落实,着力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级要把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和改善老年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时修订优待老年人政策。要完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涉老案件陪审员制度,培育一批老年维权先进典型,提高维权水平。要加强老年法规执法检查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落实老年法规政策。大力开展老年法规进社区活动,切实提高老年人的自身维权意识。要完善老年信访制度,妥善解决老年人反映的各类问题。不断加大组织协调力度,积极动员社会各界为老年人办好事、解难题。要努力形成关爱老人、善待老人的良好社会风尚,让老年人充分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p#分页标题#e#

团体保险论文范文4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老龄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回顾年全市老龄工作情况,深入分析研究人口老龄化形势和老龄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安排部署年全市老龄工作任务。下面,我向会议作工作报告。

一、年全市老龄工作回顾

年,全市各级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三角洲开发建设大局,切实加强养老保障、养老服务业、老有所为、敬老文化建设等工作,积极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着力解决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市老龄事业呈现出创新发展、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党委政府对老龄工作的重视明显加强。市委书记同志在省老龄办理论中心组读书会暨银龄行动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期间,亲切接见省老龄办领导班子,并指出,老龄工作是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民生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求各级认真贯彻党和政府的老龄工作方针政策,努力推动老龄事业不断上水平,争取走在全省前列。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等领导同志率先垂范,积极参与老龄活动,在春节和老人节期间深入基层走访慰问贫困老人,为广大老年人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副市长同志亲自研究老龄工作,着力解决老龄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自年起70岁以上老年人参加新农合费用个人缴纳部分全部由市级财政承担。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在老人节期间广泛开展敬老助老活动的通知》,对各级各部门开展敬老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五个县区全部调整充实了老龄办领导班子,进一步加强了县级老龄办的领导力量。各级党委、政府对老龄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有力地促进了我市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养老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各级以建立完善养老保障长效机制为重点,着力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市政府印发了《城镇困难居民医疗救助暂行办法》,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认真开展家庭赡养协议书签订工作,家庭养老主渠道作用得以巩固。全市近7万户老年人家庭、10万老年人与子女签订了协议书,占应签老年人家庭总数和老年人总数的94%、96%。全市城镇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5.3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2万人,农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达25万多人,占适龄参保人数的52%。全面建立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1%,居全省第一;15.5万名农村老年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市财政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为70周岁以上农村老年人缴纳参加新农合需个人承担费用。全面落实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已为1.4万人次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发放扶助金800余万元。积极推进“银龄低保救助”,在城乡低保政策中对老年人予以重点倾斜,对低保家庭中70周岁以上老年人按比例增发低保金,全市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五保”供养工作进一步规范。“五保”供养标准为3400元/人/年,全市3309名五保对象实现集中供养,集中供养率达97%以上。农村老年人生活救助金足额及时发放到位。全市共为5.3万名老年人发放生活救助金1900余万元,已累计为25万人次农村老年人发放救助金近亿元。同时创新救助金发放形式,用印有我市优待老年人政策的“红包”将救助金发放到老年人手中,进一步宣传了党委、政府优待老年人的政策规定。区、河口区、广饶县将救助金发放范围扩大到70岁,救助标准分别为240元、360元、240元。区4个街道将老年人生活救助范围扩大到60周岁。积极推进“银龄安康工程”。全市参保老年人7.8万,参保费115万余元,参保率达到47.35%,位居全省前列;办结理赔案件136起,赔付金额26.1万元,帮助许多老年人度过难关。

(三)老有所为工作更加扎实有力。全市各级大力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以发挥老年科技人员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以建设老年科研实验基地为重点,大力推进老有所为事业。认真贯彻书记关于老年科研实验基地的批示精神,切实加强对“银龄行动”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任组长,23个部门单位领导为成员的“银龄行动”领导小组,建立完善了工作机制。突出“银龄援农”主题,围绕党政关注、农民所需,组织农业领域的老专家,积极开展农业科研试验。以联系帮扶村为基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建立了100亩优质棉推广基地和10亩优质杂交谷试验基地,每亩棉田增产56公斤籽棉,每亩谷子产量达800斤(产量是本地谷子的近2倍),为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闯出一条路子。积极开展科技咨询、专家指导等活动,先后组织老专家深入基层开展科技讲座32场次,科普咨询11次,受益群众达到6000余人次。去年我市共开展老年农业科研项目26个,参与科研活动的老年科技人员达300余人次,达到了既实现老有所为、体现人生价值,又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出贡献的工作目标。我市开展“银龄行动”的经验,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去年7月下旬,全省老龄系统在我市召开“银龄行动”现场观摩交流会议,全面推广我市的经验做法。坚持自愿量力、社会需求同个人志趣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引导老年人在关心教育下一代、维护社会稳定、新农村建设、移风易俗等工作中发挥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四)养老服务业推进更加快速。按照省老龄办关于养老服务业推进年活动的安排部署,把发展养老服务业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推进。一是优化政策环境。积极开展养老服务业发展状况专题调研,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明确了我市养老服务业的任务目标和措施。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扶持养老机构发展的通知》,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养老服务机构,分别给予10-15万元的补贴;市老龄办、发改委等12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全面部署我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任务。市老龄办下发了《关于开展“养老服务业推进年”活动的通知》,有力地推动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垦利县康力老年公寓被列为省级财政养老机构扶持对象,区东城街道“阳光365”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被列为省级彩霞工程扶持对象,分别获得20万元、30万元的省级扶持资金。二是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先后将养老服务业纳入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和农村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城乡养老服务业试点工作完成年内任务,全市年内新增100张床位以上老年公寓2处,总数达到20处。中心城区建设了一处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东城街道365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区府前社区托老服务站试点和文汇街道居家养老呼叫网络试点已投入运营;30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正式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区推广了“三暖色”居家为老服务,广饶县探索实施了“无围墙”敬老院建设,动员社会力量和居民为高龄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三是积极推动“银龄之旅”活动。联合有关旅行社推出“夕阳红”旅游专线,积极组织老年人外出旅游观光。组织了2批70人次“银龄之旅—千名老人台湾游”活动;2批200人次“中韩老年文化交流年”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外出旅游的老年人达到3万余人次。#p#分页标题#e#

(五)老年人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全市各级强化措施,认真落实老年法规政策,有力地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各级法院均成立了老年人权益保障合议庭;市公安局设立了“老年人法律服务中心”和“老年人维权法律服务热线”;市司法局利用“12348”法律服务热线,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和涉老纠纷调解工作,共排查涉老矛盾227件,调解成功219件。全面落实优待老年人政策。积极协调市级财政对承担敬老义务的单位进行补助,年市级财政仅对市公交公司落实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中心城区公交车政策的补助,由2008年的400万元增加到500万元,切实提高了有关部门落实优待老年人政策的积极性。各公共服务窗口都张贴了老年人优先优惠标志,营造了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气。

(六)基层老龄工作基础更加巩固。全市各级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将基层老龄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一是实施基层老龄工作目标考核,进一步提高各级做好基层老龄工作的积极性。印发了《关于对年县区老龄工作进行目标考核的通知》,对县区老龄工作从18大项、37小项进行全面考核,使基层老龄工作有度可依。各级普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形成了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工作态势,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大力开展规范化老年活动室创建活动。印发了《关于开展创建规范化老年活动室(站)活动的通知》,积极开展市级规范化老年活动室创建活动,将30个建设规范、功能完善、活动经常的老年活动室命名为市级规范化老年活动室。积极争取省老龄办设立“银龄之家”1处,为基层老年人开展活动创造了条件。垦利县本着“突出重点、培育亮点、攻克难点”的原则,制定“123456”创建标准,在各乡镇开展基层老龄工作规范化创建试点,逐步扩大创建范围。利津县对基层老龄工作实行“台帐式”管理,镇村老龄组织实现“四统一,五上墙”,建立“四簿、一册、四化”制度,实现工作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资料齐全,管理规范的发展目标。

(七)敬老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各级坚持把敬老文化建设作为推动老龄工作整体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狠抓任务落实,营造了尊老敬老的浓厚氛围。以庆祝老人节为契机,与市文明办联合开展以“关爱老人、共促和谐”为主题“敬老月”活动。副市长在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倡行尊老敬老之风,并向老年人祝贺节日。各级各部门结合工作职能,扎实开展尊老敬老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活动期间,全市各级共开展为老服务志愿活动3570余人次,组织老年人旅游2700多人次,开展文体活动197场次,举办离退休职工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300多场次,悬挂宣传横幅条幅5000余条;580多个村居为老年人发放食用油、面粉、棉衣被或生活补贴金;城区近50条城市公交线路通过车载电视进行集中敬老宣传。市海洋渔业局等单位充分利用宣传栏、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敬老宣传口号。民政、老龄部门大力实施“银屏惠老”工程,为625名贫困老人发放了彩电。医疗卫生部门为全市4万名老年人进行了免费健康查体,并建立了健康档案;司法行政部门充分发挥“12348”法律热线作用,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免费发放宣传册1000余份,接受法律咨询227起。广饶县扎实开展“爱老奉献年”活动,动员组织全社会的力量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利津县开展了以机关团员青年、农村妇代会主任、青年教师和中学生、医务工作者为主体的四支敬老养老志愿者服务队伍服务高龄老人活动,每月定期面向敬老院、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开展生活服务、医疗保健、心理健康、文体娱乐等志愿服务活动。全市尊老敬老蔚然成风,涌现出一大批尊老敬老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李士娥等5名同志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刘光美同志被评为“感动齐鲁敬老楷模”,孙胜全同志被评为“省十大孝星”,董秀杰等6名同志被评为“省敬老模范个人”,老年乐园等3个单位被评为“省敬老模范单位”。

(八)老年文体活动更加丰富。按照省老龄办的统一要求,积极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省老年文化艺术节”。组织参加了“东方神参杯”全省老年人才艺大赛,全市8000余名老年人报名参赛,200多个节目参加正式演出,参赛老年人来自全市社区基层(包括油田各社区),社会反响很好,有5个节目在全省决赛中获奖,市老龄办获优秀组织奖。组织开展了“银色世纪杯”全市老年人才艺展演活动,展现了全市老年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加强对老年艺术团体的管理指导,使其不断向规范化发展,对部分活动开展较好的老年艺术团体进行了扶持。区、广饶县、垦利县都组织开展了老年门球比赛、大型老年人文体展演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九)老龄宣传调研工作不断加强。各级将老龄宣传调研摆上重要位置,利用各种手段强势推进。各级建立健全了老龄宣传工作激励机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龄宣传工作的意见》。创建了老龄网,全面公开老龄信息、老龄政策法规。不断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通过专题访谈、专版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老龄工作。大力加强尊老敬老大型宣传物、敬老宣传一条街建设,使敬老宣传深入基层。切实加强老龄工作调研。组织开展了养老服务业推进年活动及基层规范化老年活动室创建工作调研,为推动工作科学发展提供了依据。市老龄办形成的《搭建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调研论文获全国第二届老年心理关爱研讨会论文一等奖,并在大会作发言交流。各县区也都结合实际开展了大量调研活动,形成了一大批高质量的调研成果,给党委、政府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推动了老龄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十)老龄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各级老龄部门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老龄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老龄干部的理论素养和科学发展能力。组织部分老龄干部参加了全省老龄工作干部培训班,系统地学习老龄工作理论知识,为开展好老龄工作进行知识储备。组织市县两级老龄干部到重庆和云南就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老年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考察学习,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老龄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保证了全市老龄工作的健康发展,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受到上级表彰。市老龄办、垦利县老龄办被评为全省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孙福欣等2名同志被评为全省老龄工作先进个人并被记功奖励。#p#分页标题#e#

同志们,年,全市老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主要得益于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广泛参与,得益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通力协作,得益于老龄工作干部的辛勤付出和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市老龄委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帮助老龄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市老龄事业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基层老龄工作发展不平衡,养老服务业发展亟待进一步推动,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事情还时有发生,老龄工作的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广泛支持老龄事业发展的氛围还不够浓厚,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年全市老龄工作任务和基本要求

截止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1.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2.5%;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达1356.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4.8%,经预测,到2020年全省老年人口将达2208.6万,占总人口总数的22.33%;2050年将达3482.18万,占总人口总数的39.49%;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6.4万,占全市人口的14.1%,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市老年人口净增长近2万。可以说来势凶猛,形势严峻,必将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因此,在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开局之年,各级必须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形势的严峻性,从战略化研究、体制机制、政策措施、资金保障等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年全市老龄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推动老龄事业创新发展、科学发展为主线,以推动养老保障、推进养老服务业、开展老有所为、发展敬老文化等为重点,通过创新老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开创全市老龄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推进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主要做到“七个着力推进”:

(一)着力推进养老保障,扩大养老保障制度覆盖面。完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等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社会、政府、集体、家庭、商业保险“五位一体”的养老保障体系。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发挥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障中的积极作用,继续深入实施“银龄安康工程”。认真落实农村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参加农民医疗保险的政策。结合老年群体的特殊情况和需求,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切实抓好“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供养和服务水平。认真做好百岁老人长寿补贴金发放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救助活动,多途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认真实施农村老年人生活救助制度,重点研究适度扩大救助范围和提高救助标准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倡导经济条件好的乡镇和村居建立养老补助或救助制度。重视做好城市“三无”老人和农村留守老人、失地老人的生活保障工作。完善签订农村家庭赡养协议书制度,巩固和发挥家庭养老的主渠道作用。

(二)着力推进养老服务业,优化为老服务环境。抓住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发展养老服务业、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规定,积极争取资金,多渠道扩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投入,促进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年,在全市开展养老服务业促进年活动,促进各项养老服务政策规定的落实,促进养老服务组织和服务的配套完善,促进养老服务业大项目的落地建设。深入实施银龄彩霞工程和银龄通信工程,积极扶持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信息化平台,建设以通信技术为支撑的居家养老服务呼叫系统。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向农村延伸。继续抓好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工作,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开展规范化养老服务机构评定工作。协调推动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逐步建立养老服务培训教育体系,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以养护服务、医疗康复保健、老年用品、体育健身、观光旅游为重点,积极培育老年消费市场。认真做好省级财政扶持养老服务机构名单的筛选、推荐和市级财政扶持养老服务机构的评定工作。

(三)着力推进“银龄行动”,搭建老有所为广阔平台。认真贯彻落实书记批示精神和全省老龄系统“银龄行动”现场观摩会精神,突出服务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积极开展老有所为。着力推进老年科研实验基地建设,广泛征集老年农业科研项目,加强服务指导,拓宽项目领域,提高项目档次,壮大人员队伍。加强对老年科技人才信息的登记管理工作,有效储备老年人才资源。重点搞好300亩优质杂交谷高产示范田种植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充分发挥市“银龄行动”领导小组职能作用,逐步加大政策引导和项目扶持力度,合力推动“银龄行动”实施。指导和鼓励县区开展老年科研基地建设,争取更多的老年科技人员参与科研基地建设。积极发挥老年人在传承文化、传播文明中的积极作用,围绕青少年成长的需求,开展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鼓励和支持农村老年人在民主议事、民主理财、民事调解、移风易俗、村容村貌治理以及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发挥独特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四)着力推进老年维权工作,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认真贯彻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广泛开展老年法规政策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增强广大老年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加强执法监督检查,积极开展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重视涉老纠纷调解和来信来访工作,妥善处理老年人反映的各类实际问题。适时研究修订《市优待老年人规定》,健全完善优待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的政策,进一步提高优待水平。

(五)着力推进老年活动阵地建设,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加强老年文体活动阵地建设,配套完善活动设施。启用市老年活动中心,扎实做好市老年活动中心的设施配套和管理工作,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继续开展规范化老年活动室创建活动,切实推动农村老年活动室和城市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建设。深入推进“银龄之家”建设,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重视发挥老年人文艺团体作用,组织和引导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充分发挥各级老干部党校、基层老年组织、离退休党支部、社区退管机构和老年体育协会、老年文艺协会等老年社团的作用,组织老年人广泛开展科学、文明、健康的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按照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活动经常、作用明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村居老龄组织建设,使村居老年人工作委员会真正承担起村居老龄工作组织者、老年活动组织者和老年人权益维护者的任务。#p#分页标题#e#

(六)着力推进敬老文化建设和老龄宣传工作,营造尊老敬老的浓厚氛围。加强敬老道德教育,把尊老敬老纳入干部考察、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村规民约、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尊老敬老观念。以开展助老惠老活动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敬老月”活动,动员全社会以各种形式向老年人奉献爱心。重视抓好老龄宣传工作,完善老龄宣传工作奖励办法,提高各级宣传老龄工作的积极性。重视发挥平面、网络和视频媒体的作用,协调设立敬老文化专题、专栏,扩大老龄公益广告、尊老敬老典型事迹宣传,形成立体化的老龄工作宣传阵地。突出抓好敬老宣传一条街、一面墙建设,开展“二十四孝”图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活动,不断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和尊老敬老观念。

团体保险论文范文5

当代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表现在资本跨境流动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国际流动速度加快、国际金融自由化浪潮高涨等方面。随之而来国际金融体系也存在诸多问题,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严重失衡的状况下,身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最切实可行的方案还是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的合作与协调。

关键词:

国际经济治理;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

一、引言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经济面临诸多问题,国际金融体系日益失衡,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如何去规避主要汇率波动给中国带来的风险,如何去更好的参与世界货币体系的重新构建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要了解当代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并且参与到多边金融体系治理中。

二、当代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

1.资本跨境流动规模日益扩大。国际金融市场迅速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是资本跨境流动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包括国际负债证券、国际股权在内的所有表内金融工具,都得到了迅猛发展。1971年美元停止兑换黄金终于使其摆脱束缚,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主,获得了国际本位货币的地位。世界经济随即完全被美元化,各国不得不接受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世界中央银行”的地位。美元汇率稳定的支柱由黄金转变为债券和金融资产,这种虚拟化的信用体系为美国大规模对外提供流动性打开了大门。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美国在保持了较低的实际利率水平的情况下不断降低实际有效汇率,持续向世界其他国家输出流动性。

2.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当今世界各国对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因此对资本流动的管制逐渐减少,而各国的金融资产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相替代,因此,资本的流动对各国利率的差异极为敏感,细小的差异会使得资本在短期内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大规模的流动,这也是美国常年保持较低利率的原因。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利差交易就是一个标志性的结果。

3.国际金融自由化浪潮高涨。当今世界金融自由化被世界各国广泛的倡导,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逐步放松利率管制,加强银行的独立自主性,加强国际资本流动,允许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交叉,逐步取消对信贷的控制。近些年来整个世界对于金融自由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它是更近一步的全球金融化的前提,也为其提供了合理的规则。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所扮演的角色是不相同的。例如作为金融强国的欧盟和美国,主导并维持着世界金融运行规则和秩序,因此成为推动金融自由化的强大力量。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各国金融发展较为缓慢,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往往成为秩序和规则的被动接受着,受制于发达国家,因此处于被动和劣势地位。

三、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

1.作为主权货币的美元充当世界本位货币。(1)市场过度依赖美元,国际金融体系不对称。美元在摆脱了黄金兑换的束缚之后居于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统治地位,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就确立了美元本位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这种货币体系必然会导致世界范围内的国际收支失衡现象,并且长期存在。以美元本位制为中心的国家及其相关体系国家的交易范围不断扩大加速了资本及资源的流动,使得这些国家从中获利,而其他国家受损,因此加剧了国际收支失衡。(2)美国通过国内货币、财政政策影响外汇市场,导致全球范围货币战争。美国当前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强大使得美国可以在必要的时间来操控美元的利率水平和汇率水平,而使得结果朝着美国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对其他国家汇率调整的要求成为美国特有的一种政策。一方面,美国自2010年年初以来就不断给中国政府压力,要求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进行升值,以期扭转美中之间巨额的贸易逆差。另一方面,美国政府通过国内经济政策间接影响国际经济走向,比如增加货币发行购买金融资产,能够间接帮助金融机构及企业。但是这一政策会导致过度流动性,流向包括中国、巴西等在内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冲击其国内经济的稳定并导致其货币升值,反过来间接对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项目产生正面影响。美国的这种做法招致世界各国的严重不满,将会导致全球范围的货币战争。

2.国际金融治理机构本身存在着缺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组织是目前治理国际金融体系的主要机构。而这些组织本身存在的局限也是发生国际金融危机和出现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缺陷。从建立以来,IMF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改革,但这些都无法掩饰其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缺陷。①IMF没有发挥其作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减压阀”和“稳定器”作用。这也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建立IMF的初衷。但是,由于IMF的主导权掌握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手中,所以IMF一直受制于发达国家,而它的这种局限性也限制了其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发挥有效的作用。②IMF对国际金融体系缺乏有效的监管。首先,IMF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监护人的角色缺失,IMF把注意力过多的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上,而往往忽略了对美国等主要储备货币国家的相关金融部门的监督,另外,IMF没有预见到国际金融体系本身的缺陷以及信任危机在各国之间的传递效果,往往疏忽了对国际金融中心及金融工具的监管,从而造成金融风险。③IMF协调全球经济发展的能力有待改进。当今社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蓬勃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日益加大,出现了许多新兴经济体,其中金砖四国尤其显著,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则国际经济话语权如IMF投票权和执行董事代表权也必然会得到提高。目前IMF投票结构和治理结构仍然是依据之前的世界经济力量的分布,因此并不能合理的反映当今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利益代表性。这极大削弱了IMF自身的影响力,也进一步加剧了IMF各成员国宏观调控政策的不协调性。(2)世界银行自身存在缺陷。①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方面存在不足。首先,世界银行会定期的去制定和一系列的战略发展文件,但是在之后的实施上又缺少有效的手段来实践。其次,无论是其单个的执行董事还是作为整体的董事会都无法做到真正的为世界银行的战略发展方向去负责,因此其战略作用大打折扣。再次,世界银行建立了发展委员会,这个机构由24个国家的政府部长组成,它使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形成一个具有咨询性质的团体,但是这种“咨询”的性质缺乏相应的工具去监督其公告的执行情况。②世界银行代表性不足,全球经济协调的能力缺失。世界银行从成立至今,一直是由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掌握着世界银行的大多数投票权,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意愿并不能够得到合理的反映,这与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蓬勃发展的趋势相违背。发展中国家不但代表权不足,而且投票权不能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自动与周期性地调整。(3)G20的作用仍有待发挥。诞生于1999的G20作为作为最重要的国际论坛之一,G20致力于防范和解决国际金融危机,改善各国经济金融体系透明度,总体而言,G20放映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顺应了全球经济治理的需要。但是,G20的局限性限制了其在多边金融治理方面的作用。①G20集团化特点日渐明显。G20的成员是国际秩序中的重要利益获得者,是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成员国家,G20既有来自发达国家的成员也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成员,他们既有共同的利益也有矛盾冲突,因此,在议题的设计上就需要协调所有成员方的意见,而这些议题的范围往往比较广泛,因此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特定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②G20仍然被少数发达国家左右。G20在议题的设计方面由西方发达国家控制和主导,这无法从根本上去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后,发展中国家纷纷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议题,但是G20的大部分议题仍然是被特定国家所主导。

3.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缺乏协调机制。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经济在信息技术的进步下加速发展,信息跨国界的传播和现代化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国际资本流动加速,使得国际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联系更为紧密。各国之间紧密的经济金融联系使全球经济产生了连锁效应。在货币政策领域表现的尤为明显,各国货币发行必须与一定的经济指标和规模挂钩。也就是说,各国在发放基础货币时,不能只考虑本国的金融目标而采取过禁或者过度的措施,而应该从全球经济合理稳定发展的前提出发。尤其是作为国际货币的国家要合理适度的发行货币,合理地规避系统风险不能任意无度地发行,搅乱国际金融秩序。但是,目前世界各国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平台,协商宏观经济政策。虽然G20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效果现在还不明显。

四、中国参与多边金融体系治理体系的选择

在面对国际金融体系严重失衡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应该如何去面对国际收支失衡,如何尽量降低世界主要货币汇率波动所产生的风险,如何与世界各国去参与到国际货币体系新秩序的重建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中国而言还是应该积极广泛的参与到国际金融的合作与协调中来。

1.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平稳变化。一国的政府当局会根据本国具体的经济发展情况及稳定宏观经济的承诺来选择实行浮动汇率制还是固定汇率制。结合中国国情,中国政府认为应该选择固定汇率制。第一,固定汇率总体上可以有效的稳定本国国内经济水平。在本国有充足的外汇储备的条件下能够有效稳定国内经济,特别是物价水平。第二,固定汇率能够增加就业。固定汇率通过调节储备水平改变货币供给,调节一般价格水平。在固定汇率下如果采用本币一次性贬值的政策,可以达到降低出口产品价格,增加国内就业以及扩大产品出口。第三,固定汇率可以稳定国际贸易预期,减少汇率风险。因此中国可行的选择是走一条中间道路,即放宽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改变对人民币大幅升值的预期。

2.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所谓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使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行使其流通手段、价值标准、储藏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最终成为全球普遍接受的可兑换货币。如何去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我国政府对此提出了两方面的“三步走”的方针战略,即在临近的国家和地区逐步推动人民币的流通,实现人民币的区域化发展,做到适时适度的发展、逐步有序的渐进式发展。(1)在空间上的扩张上实现“三步走”,即首先实现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广泛流通,其次将人民币往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推动,即形成区域化,最终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人民币国际化。(2)在货币职能上也分“三步走”,即实现人民币成为结算、投资、储备货币的三步走。首先在国际贸易的结算中更多的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使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然后促使人民币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主要的投资货币,逐步使得人民币成为国际投资货币,最后随着前两步的发展最终使得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3.鼓励与监管金融创新并举。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要求中国未雨绸缪,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加强对国内房地产、期货、证券等资产市场的监管监管力度,并且加大对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监督力度。加强金融监管的具体方案有:(1)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构。要求加强功能监管而非传统的分机构监管,不同的监管部门要做到分工明确,都要统一接受银监会监管,并且要求保监会以及证监会加大对从事保险业务和证券业务的机构的监管力度。(2)加强配套性条件及外部环境的整治。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创新需要金融法律体系、宏观经济环境、金融体制微观基础等一系列的外部环境和配套条件的改善。我们提出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具有透明性、稳定性的特点,政府应该具有调控宏观经济的强大能力,和全局把握能力;还要善于从微观上去改革金融体制,强化分散和转移金融风险的能力,最终实现建立一个稳定健全的金融市场的目标,以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3)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金融监管合作。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开放,我国的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加深会越来越广泛的参与到全球金融市场中来,从而会面临更大的系统性风险,因此我们要通过加强国际间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以防御大规模的系统风险。

4.量力而为,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的定位有三个方面:第一,中国是一个世界大国,近些年来中国的经济水平迅速发展,中国拥有丰富的人口和自然资源,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在国际组织中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二,尽管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行列。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很大,但在人均水平上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地区间和产业间的不平衡,各个产业发展层次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低。以上事实说明,我国虽然迈入大国行列,但还不是一个强国,只能属于发展中的大国;第三,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性质使得中国这个大国与其他资本主义的大国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特点对中国的国际环境与国际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面对众多资本主义大国中国如何在国际体系中立足发展便成为中国参与世界经济政治合作的核心问题。中国在确定了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的定位下,应该合理恰当的利用自己的国际影响,为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更多的参与到国际经济和政治体系中来,产生的更大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谭文君 崔凡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冠群.加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建设[J].全球化,2014,(5).

[2]李国安.金融风险全球化与全球金融治理机制[J].国际经济法学刊,2015,(6).

[3]刘东民,何帆.中美金融合作:进展、特征、挑战与策略[J].国际经济评论,2014,(3).

[4]高立红.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启示[J].商业时代,2011,(3).

[5]徐璋勇,封妮娜.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省区差异的综合评价与分析[J].当代财经,2008,(7).

[6]王浩.全球金融治理与金砖国家合作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4,(2).

[7]瞿栋.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发展动向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国外社会科学,2014,(4).

[8]洪小芝.全球金融治理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西南金融,2012,(3).

[9]王达,项卫星.亚投行的全球金融治理意义、挑战与中国的应对[J].国际观察,2015,(5).

[10]蔡伟宏.国家博弈制度形成与全球金融治理[J].国际经贸探索,2015,(8).

[11]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位论文,2010.

[12]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1.

[13]安辉.现代金融危机生成的机理与国际传导机制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03.

[14]郭景平.亚洲金融危机治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06.

[15]杨公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应对策略及效果比较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学位论文,2010.

团体保险论文范文6

一、提升工程环境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本科生实习保险保障水平

实习对培养本科生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但高校和企业也受到实习学生人身伤亡事故风险的严重困扰。实习保险为解决实习事故带来的纠纷和矛盾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但目前的学校责任保险、工伤保险和“统保示范产品”等尚不能完全适用,甚至根本不能适用于本科生实习;本科生实习保险往往选择其他一般商业保险,但其保障水平却较低,如一个月的生产实习保费38元,保险金额12万元。因此,如何提高本科生实习保险的保障水平是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一个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2001年,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率先与上海市政府合作设立了学校责任保险。在浙江,中小学生每生每年保险费为5元,每名受伤害学生每年累计赔偿限额为30万元。目前,我国有20多个省市实施了学校责任保险,但没有学校责任保险的专门立法,只有一些地方性教育行政规章及政策性措施,而这些地方性的政策存在很多不一致,甚至有矛盾冲突的地方。2008年,教育部、财政部及保监会联合了《关于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通知》,只涉及到中小学校推行意外伤害学校责任保险制度的内容,并未涉及高校责任保险。上海、北京、湖南、江苏等地先后出台的地方规章涉及的学校责任保险的范围也都只针对中小学生,并没有将高等学校包括在内。在重庆、山东、江西、广东等省市,学校责任保险的范围都覆盖高校。因此,在学校责任保险范围覆盖高校的地区本科生实习保险可以选择学校责任保险,而在学校责任保险范围未覆盖高校的地区学校责任保险的范围有待扩大;另外,本科生实习保险选用学校责任保险,还需统一规定保费支付单位、承保公司选择、承保范围、保险事故发生后的索赔程序、保险人的免责事由等政策。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监会和六家保险公司推出专门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全国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产品”(简称“统保示范产品”)。与目前市场类似产品相比,“统保示范产品”保障范围更宽,保险的赔偿额度也更高,每名学生赔偿限额(含医疗费用)为50万元;保费分年级设置,以大四1个月短期实习保险为例,保费为4元。“统保示范产品”作为迄今比较完善的专门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学生的创新保险品种,从技术层面讲易于扩大覆盖范围至实习本科生。职业学校学生实习为顶岗实习,实习内容多于本科生,相应危险程度高于本科生。因此,“统保示范产品”覆盖范围扩大应用于本科生实习保险,是提高本科生实习保障水平的另一种选择。

(二)用真实工程环境育人的基本精神指导营造工程环境

一是用产业链拓展教学链,使卓越工程师一专多能。工程往往由一系列过程、专业完成,因而形成一条产业链。因此,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可以一个专业为主,同时加强与主修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形成教学链,拓宽专业口径,使毕业生一专多能。二是用学生身边的工程案例组织教学。在课程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时,以学生身边的某一项工程实体作为教学案例和目标,借助这些工程的图纸等工程资料进行测绘、观察、讨论、设计,可以增强教学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拉近教学与工程的距离。三是围绕蓝图组织专业教学。蓝图集中了设计院设计人员的智慧,集中了材料、构造、结构、施工等方方面面的专业知识,要求每一位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至少看懂一套蓝图,以这套图纸作为设计对象、设计样本,进行画图相关设计,保持四年不断线。四是用工程师讲工程的方式拉近学校与工程的距离,弥补现有教师工程经验的不足。由项目经理、公司总工、技术负责人、主任工程师等大量年富力强的工程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给学生讲技术、讲管理、讲成才、讲市场等,主题丰富,内容生动感人,对在校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五是确保生产实习和校外毕业设计的作用。生产实习效果因分散实习管理不力而受到较多削弱。为此,要坚持生产实习答辩,并要求每人完成一项以图文形式说明的技术短文、一张工程技术照片或一定时长的工程视频并组织上传到教学网站,对校内外公开,接受社会对生产实习质量的监督和评价,有助于分散实习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在拟就提升高等工程教育中工程环境育人功能及需注意的问题业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责任心高度增强,设计成果更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加强管理,可以大幅度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提升真实工程环境育人功能需注意的问题

真实工程环境对学生成为卓越工程师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真实工程环境也存在技术含量、类型不一、工程行为不规范、一项工程周期长、涉及工程技术类别有限等问题,对育人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加以注意和充分估计,并采取相应对策。在技术密集型行业,设计技术保密、工作分工和成果共享的机制是关键;在非技术密集型行业,工程不需要很多高深技术就可应对,工程教育不要对学习内容过分要求高技术含量。如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乳制品科学专业的教学经验是:在奶酪设备公司一个学期的实习主要是对奶酪生产工艺、乳品工厂、乳品生产线有新的认识,所学知识、技能更贴近实际,对自身的强弱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便于根据个人需求、兴趣选择课程;在乳品公司一个学期关于设备工艺优化的毕业设计,主要收获是通过观察了解生产步骤、翻阅相关监测数据、与生产和品控人员交流,寻找到有待改善的生产工序、质量不稳定因素,设计设备工艺优化方案、跟踪生产样本,建立一套以特征样本数据为依据的生产参数调整体系。当前中国一些行业竞争激烈甚至过度,市场行为往往极不规范,需注意鉴别真实工程环境的不规范做法并对学生加以引导,把副作用降低到最小。面对一项工程周期长而涉及工程技术类别有限的实际,需要根据工程进度、公司组织结构选择典型工程及其工程阶段、职能部门等合适的工程环境,通过教学组织工作高效发挥真实工程环境对学生学习的正面作用。

作者:张厚先 单位:江苏南京工程学院

(二)

一、课程综合改革需要构建知识整合的课程体系

1.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想

我国工科教育课程体系之所以多年未变,重要原因之一是其课程体系构建尚未摆脱学术教育思想的束缚。事实上,学术教育与工程教育有着很大区别:学术教育培养科学家,其社会功能是认识客观世界,解释“是什么”和“为什么”,形成科学理论或技术原理,其课程体系构建以学科为导向,以结构逻辑为中心,追求学科知识完整与纵向精深。而工程教育培养工程师,其社会功能是改造世界,解决“怎么做”、“该不该做”、“值不值得做”等问题,重在理论应用而不是验证理论,其课程体系构建应该以专业为导向,不追求某学科知识的精深,但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将学术教育的课程体系用于工程教育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三段式”课程体系导致课程分离,无法整合;二是工程教育对多学科知识的需要导致课程不断增加,加上我国高校“记工分”式的分配方法,导致课程繁杂且不知所用,课时过多但无法压缩。要解决以上问题,就要依据工程教育规律,突出工科教育特征,把以学科为导向,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改革为以专业为导向,以技术逻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即:打破工科教育现有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强调课程整合,按照技术逻辑关系组建课程模块,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

2.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路径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不能是课程的简单划分与组合,重在倒推方法和课程整合。所谓倒推方法:一是调研,即广泛开展行业企业调研,了解岗位分布及知识能力要求;二是分析,即依据知识能力要求,建立相应的课程支撑关系矩阵;三是设计,即依据相关课程的关系组建课程模块(如:由理论力学、机械制图、技术测量、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组合的机械设计课程模块);四是论证,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必须经过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联合论证方可实施。所谓课程整合,就是要解决目前课程体系存在的缺乏重点、精力均摊问题,要确定若干核心课程和关键实践环节,围绕核心课程,整合一般课程,开发新型课程,使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工科特征和专业特色。

3.模块化课程体系具有的四个优势

一是强化了知识整合。模块化课程体系解决了“三段式”课程体系的相关课程各自为政状况,有利于知识的相互融通与综合应用。二是提高了学习效率。模块化课程体系突出核心课程,整合一般课程的做法,不仅可以有效压缩学时,而且体现了有主有次。三是改革了课程管理。模块化课程体系实行专业负责人、课程模块负责人、课程负责人三级管理模式,有利于联合建设,分层管理。四是体现了个性培养。模块化课程体系方便学生在完成规定模块学习基础上,依据需要和志趣选择相关课程模块。

二、课程综合改革需要制订目标指向的课程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是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与结构,教学进度和方法,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效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教学大纲应该有三种作用:一是作为师生之间的契约,明确课程实施中师生期望的内容,引导规范双方的行为。二是作为永久性记录,评价教师的教学,证实教学的有效或无效。三是作为学习导向,为学生制订计划、有效学习提供便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就目前我国工程教育来看,教学大纲的重要性被忽视了,功能性被弱化了。主要体现在:一是思想重视不够。如课程评估,人们关注的往往是教师职称、教学条件、教材编写等等,而教学大纲则是“有纲即可”,导致教学大纲流于形式。二是编写质量不高。教学大纲一般由任课教师编写,多为“以书为纲”,教学目标没有明确指向,条目是教材目录的翻版,失去了对教学的指导作用。三是导学功能不足。教学大纲作为师生的契约,不仅约束教师,也需学生了解,但现有情况是学生往往不知道其内容,导学作用更无从谈起。四是相关研究不足。教学大纲作为教学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应有特定的内涵要求和编制原则。

但检索表明,目前相关研究少之又少,其编写多靠经验与传统,从而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人们对教学大纲的忽视。有感于此,笔者认为,课程教学大纲作为课程实施的顶层设计,应该成为课程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一是要走出思想认识的误区。工科教育的课程教学不能“有纲即可”,也不能仅仅是对教师教学进行单方面监督检查的规范,而应该是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向下对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双重表述。也就是说,教学大纲必须将师生双方置放于教育目标和教育背景下,对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权利和义务进行切实有效的阐释,使教学大纲成为师生互动实施的课程凭证和确保课堂质量的承诺。二是要改革教学大纲的内涵。目前,我国工科教育课程的教学大纲主要由目的与任务、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选用教材等内容构成,主要问题是“以师为本,教材指向”。要改变这种状况,应该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为指导,突出体现工科教育教学大纲应该具有的“以生为本,能力指向”特征。首先,在结构组成上,要增加两方面内容:其一是教学方法与策略,其中既要有现代化教学手段,更要体现师生互动;其二是学习成效与评价,重在体现过程考评和能力导向;其三是学业规范与要求,对学生的学术道德、学习行为等进行引导与约束。其次,在具体内容上,要明确两层次指向:其一是依据培养总体目标以及课程模块教学目标,明确课程具体的目标指向,涵盖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其二是整合教学内容,划分知识模块,确定模块目标,通过把课程目标分成若干类别、若干层次的小目标,并由可测的行为动词界定各目标的结果,从而为观察教学过程、分析教学活动和进行教育评价提供依据。三是要加强教学大纲的管理。强化教学大纲的管理需要包括以下内容:其一,要提出编写资质要求。教学大纲作为课程的指导性文件,要求编制者对课程的深入理解,资质不足甚至助教也可编制教学大纲的情况无法保证编写质量。其二要完善审批环节。教学大纲的确定不能由任课教师一人完成,必须经过教研室集体研究讨论,核心课程必须经过专业指导委员会研究方可实施。其三是要建立评估机制。教学管理部门应该把教学大纲作为课程评估的首要内容,促进其编制水平与严格执行。其四是要实行信息公开。教学大纲作为教与学的契约性文件,应当开课前在网上公示,以便学生了解教学要求,制订学习计划,充分体现教学大纲的导学作用。

三、课程综合改革需要推行项目载体的实践教学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工程教育改革呼声的不断提高,教学改革或许已经触及到课程层面,但从其改革内容看,目前人们的关注点大多放在了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多媒体教学上,而对教学载体改革关注不够,教室学习、教师讲授仍为主流模式。笔者认为: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与创新共生作为工科教育的主要特征,不能也无法通过课堂讲授充分体现,工科教学唯有开发新的载体才能促进质量的提升,而项目教学应该成为有效载体之一。项目教学建筑于现代认知、建构主义、“做中学”、隐性知识等理论,主要由内容、情境、过程、评价四个要素构成:它以工程实际为背景,强调教学内容打破学科知识逻辑约束,按照工程过程需要的技术逻辑进行建构;它需要真实的工作情境,学习者可以通过工程项目实践受到从业能力训练;项目教学的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传递的过程,而是综合运用已有知识,主动研究探索,自身构建新知的过程;项目成果不预定,不唯一,但可评价。因此,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将项目教学定义为“是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是对复杂且真实问题的探究、设计、规划和实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笔者之所以推崇项目教学,原因在于其功能特征对于解决工科教育问题可谓是切中时弊:一是强化综合应用能力。项目教学以具体项目为载体,不仅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结,而且突出了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主整合。二是强化创新应用能力。项目教学不同于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模仿,是由此及彼,项目教学是创新,是从无到有。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创新应用形成新知识的自主构建。三是破解合作教育的难题。

目前,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我国工程教育极力推广的模式,但普遍遇到的问题是企业生产与教学需要的匹配性,而项目教学则可建立教学与生产的联系,从而使难题得以破解。将项目教学用于工程教育要注重教学设计的系统性。要依据课程类型与作用,将项目教学构建为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目的明确、环环相扣、逐层提升的项目系列,而不是无序的堆砌,如按照项目类型,可以分为课程项目、模块项目、学年项目、毕业项目等。课程项目用于独立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旨在强化基本技能;模块项目与课程模块相配套,旨在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学年项目与大学生实验室创新训练计划相配套,学生在课外完成;毕业项目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由校企导师联合指导。按照项目层次,可分为基础实践项目、综合实践项目、工程实训项目、创新应用项目四个层次。基础实践项目安排在1~4学期实施;综合实践项目在5~6学期实施;工程实训项目第7学期企业培养期间实施;创新应用项目第8学期结合毕业设计实施,重在进行技术革新与改造。通过分类分层的项目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期间受到工程基本训练,从而缩短从学生到工程技术人员角色转换的时间。

四、课程综合改革需要形成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师资是课程的第一核心资源,是课程的具体实施者,也是课程改革的难点。其原因不难理解:一是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导致的相关课程整合与学时压缩势必涉及教师的个人利益;二是目标指向的教学大纲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放弃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方法;三是项目教学要求教师从台上走到台下,从灌输变成辅导,从理论型教师变成工程型教师。就目前我国实际情况看,对于前两方面的阻力,通过分配制度改革和思想观念转变尚能解决,但对于教师工程实践能力问题,尽管近年来工科高校提出“双师型”或“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但效果并不明显。原因是连年扩招导致教师教学压力极大,再者说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本并非一日之功。要解决这些问题,构建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师资队伍,一是国家层面应该逐步制订工科教育教师资格,要求教师除了具备必要的教学科研能力外,还应具有实际工作经历或资质证书。二是要构建“双师结构”而非“双师型”的教学团队。联合行业企业,实施课程共建,选拔专业技术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且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工程师参与教学工作,实行实践课程双指导,项目教学双平台,毕业设计双导师,实现校企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互补。

五、课程综合改革需要实行主体多元的学习评价

现代评价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认为:“课程评价实质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课程评价应该是课程管理的必要且重要的环节。然而,现实是这个必要且重要的环节在工程教育中尚未提升到应有的位置,主要体现在:一是重个别,轻整体。目前课程评价一般用于精品课程评审或验收,忽视了大量其它课程的常规性评价。二是重内部,轻外部。评价主体仅仅是学校自身,而其它方面很少参与。三是重教师,轻学生。评价的主要关注点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工程教育,要提高课程质量,除了通过制度建设将课程评价作为普及性、常规性工作之外,重要的是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决定了行业企业在课程评价中的重要作用,而以生为本的课程改革决定着学生对课程评价的必要参与。因此,在课程综合改革中,必须解决课程评价主体单一问题,其改革思想是强化“两个结合”,强调“三个注重”。两个结合是:学校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三个注重是:注重学生评价,将学生变成评价主体,通过自我检测,体验收获,提升信心;注重教师自评,改变目前教师只管上课,不管效果的现状,促进教师认识自我,不断改进提升;注重行业企业评价,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和社会专门评估机构定期参与课程评价,从而消除单一评价主体导致的片面性。

六、结束语

课程是知识获取和能力提升的主渠道,课程质量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在工程教育改革“慷慨激昂”的大合唱中,其课程改革不能“涛声依旧”,不能止步于把黑板变成多媒体。唯有遵循工程教育规律和现代产业要求,从体系构建、内容整合、大纲编制、载体创新、教学团队、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一体化研究和综合性改革,才是根本、有效的改革,才能真正提升培养质量。

作者:沙鑫美 单位:江苏南京应天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三)

一、工程材料的教学改革设想

(一)教学观念的改革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程教育与工程实际之间距离较大,特别在培养学生从经济性、安全性、环境保护和社会道德伦理等方面来对待工程技术项目的素质教育上还很欠缺。在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工程材料课程教师不仅要传授材料学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材料应用能力,更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材料学教育,正确处理材料选择和应用与人类文明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好材料。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仅是单纯的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培养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对问题的探究精神和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观、教学艺术、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和管理艺术均需与此相适应,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适应新的要求。

(二)教学体系的改革

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要紧扣工程型人才培养目标,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适当淡化教材中过于深奥的理论,减少繁杂的公式推导,倡导“材料、设计、制造”一体化理念,培育学生大工程观。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按照认证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特征,充分反映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的新要求。为适应工程材料内涵的变化,对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增加了学时,同时还增加了功能材料的内容,并注意介绍与高新技术或产业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及新技术等先进知识。此外,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增加了失效分析的内容。教学内容强调对重点、难点的把握,对一些重点、难点内容,要精心组织,讲深讲透,保证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例如:在金属的结晶一章,过冷是金属结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解,我们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始终抓住“过冷”这一主线,将过冷和过冷度贯穿全章,使学生明确:只有过冷才能建立结晶的热力学条件,才能使已形成的晶核得以生成和长大;通过控制过冷度的大小,可以细化晶粒,提高材料的性能。经过反复强调,学生就会认识到:结晶的必要条件是液相必须过冷;结晶的充要条件是液相必须满足一定的临界过冷度。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下,从事工程教育的教师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技术。教学方法要面向工程实际,更多地采用案例分析、综合设计、小组学习、项目训练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工程意识和设计技能。教师也要深入研究当前国内外工程教育的发展形势,将国际上最新的科学思想和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本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广,基本概念多,理解记忆困难,学习起来较为枯燥,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需综合采用启发式、导入式、问答式、案例式、场景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提出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实现师生思维互动。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和实验现象的结合。例如:结晶的概念及现象,学生在物理等教学中虽然已有接触,但一般认识不够深刻。为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一概念,根据由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规律,可以首先向学生交代两个实验结果:一是不同冷速下金属结晶的冷却曲线,二是金属结晶过程实验观察结果。通过实验结果使学生掌握:1、晶胚和孕育期的概念;2、形核和长大的概念;3、金属的结晶过程是一个形核和长大过程。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金属结晶为什么需要过冷?晶核是怎样形成的?是如何长大的?通过这样一些过程,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实验结果进一步对结晶理论进行考虑,在此基础上,再对结晶理论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讲解。这种由实验结果引出结晶理论分析的讲解方法,教师讲解较方便,学生也容易接受,教学效果较好。课堂讨论是培养与训练学生独立分析与思考问题能力的一种绝好方式,也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并进行讨论的课堂教学效果优于教师主讲、学生听课的被动参与学习状态。在工程材料教学中需根据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开设专题讨论课。课堂讨论形式应灵活多样。教师提前将讨论的要求和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准备,积极参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过程需借助于一定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除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要充分利用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例如:金属的晶体结构较为抽象,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认识晶体结构,但若借助于各种晶体结构的实物模型,学生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就可以使学生对晶体中的原子排列方式有非常直观的认识。这样,既帮助学生对所学的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感知,同时也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轻松愉快,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六)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是检验课程教学的必要手段和形式。基于“工程材料”课程的特点,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了“闭卷笔试+实验环节+综述性报告+课堂讨论、小测验+作业”模式。闭卷考试适当增加主观性、应用题试题比重。撰写综述性报告,既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快速有效地获取、分析信息资源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知识面。这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重视学习过程,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结语

上述几方面是我们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及新形势的要求对工程材料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认证标准明确提出工程教育应服务于社会需求,工程材料作为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构成毕业生工程教育知识能力体系中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其改革仍需不断推进,这需要我们勇于实践,不断总结,探索出一条适合机械类专业工程教育培养目标、符合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教改之路。

作者:杜晓东 李合琴 张学斌 单位:安徽合肥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四)

一、制订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一体化培养计划

CDIO工程教育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对传统工程教育的全方位改革,其实施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顺利完成这项工程,必须有一张基于CDIO理念的设计蓝图,即制订好培养计划。长期以来,传统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进行三段式安排,课程学习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培养的学生理论基础比较扎实;对实践教学(实验、设计、实习)也有安排,但与课程学习联系不紧密,有的甚至成为理论课的附庸。总体来说,对工程能力的培养缺少明确要求。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也曾开展“教育改革”,把学生带到企业,结合实际的生产或工程项目进行学习。在真实的社会和企业环境中接受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应用能力很有好处。但由于缺少有计划的学科知识学习,学生理论知识较薄弱,导致后劲不足。这两种培养方式各有利弊。随着1977年大学恢复高考招生,高等教育实际上回到了前一种培养方式。因此,实施CDIO工程教育必须扬长避短,吸收前两种培养方式的长处,构建一体化培养计划。目前有两种可取的一体化培养计划:一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一体化教学计划,它以学科为导向,但整合了工程能力和项目的要求;二是基于问题的一体化教学计划,以问题为中心,但整合了学科知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是以学科为导向的教学计划,因此以学科为中心,整合工程能力和项目要求制订一体化教学计划,符合我国国情,是相对便于制订和实施的教学计划。这种教学计划制订的具体流程为:根据培养目标明确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制订知识、能力细化大纲,明确各项知识、能力所包含的内涵;制订培养标准实现矩阵,根据知识、能力的内涵要求,明确实现这些要求的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将这些要求开设的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按教学规律有序地进行设置,形成一体化教学计划。在设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时,既要保证以学科为主线,又要便于整合工程能力和项目。

二、采用项目式教学实施CDIO工程教育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一体化教学计划既重视知识的掌握,也关注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执行一体化教学计划时采用项目式教学是目前实施CDIO工程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它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团队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以探究方式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锻炼团队精神,培养CDIO能力。采用项目式教学的首要问题是项目的设置和选择。1.优化项目的设置项目按其作用可分为三级:一级项目是涉及整个专业的综合项目;二级项目是基于课程群的项目;三级项目则根据核心课程的需要设置。项目设置应结合专业的定位和特点,并便于实施。以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为例,设置了三个一级项目和五个二级项目。三个一级项目分别安排在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阶段。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涉及整个专业内容,注重工程能力培养。但根据教学进度和项目特点,分别在工程意识、工程施工和管理、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有所侧重。五个二级项目——“材料”、“地基”、“结构”、“港口”、“航道”分别与相应的课程群(含实践教学环节)对应。2.优选“虚实结合”的项目采用项目法教学实施CDIO工程教育,必须有一批高质量的工程项目作为工程能力培养的载体。实施项目法教学时,一般将学生分为4~6人的小组,每组一个项目;以两个小班60人计算,约需12个项目。如前所述,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安排3个一级项目(毕业设计为一人一题)、5个二级项目,就需要约144个项目。如果学生更多,或者在核心课中还设置三级项目,则需要的项目数将更多,需要在实施CDIO工程教育时做好充分准备。项目最好选择真实的项目,特别是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进行构思、设计、实施、运行,这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也可以采用虚拟的项目,其长处是可以根据工程能力培养的需要来设置,使学生得到较全面的培养;或者采用真实项目与虚拟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两种不同性质项目的优势,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无论是哪种项目,都应该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项目属于设计项目、研究项目,还是施工项目;项目能整合的课程和实践教学的内容;项目对学生工程能力培养能起到的作用;是否已具备实施项目的条件等。对于选定的项目应编写项目的实施大纲,确保教学取得实效。例如在长沙理工大学港航专业中开展的项目式教学:采用“厦门东渡港区码头工程”、“宁波大榭岛多用途码头工程”等项目,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结构断面拟定、结构构造布置、结构计算,通过CDIO教学模式所倡导的“做中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保证CDIO工程教育有效实施的两个重要条件

1.组建一支致力于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教学团队

教学改革需要教师的参与。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涉及学生工程能力的全面培养;一体化培养计划中的一级、二级项目也涉及不同的学科和实践教学环节,仅靠个别人和少数人实施具有一定困难,需要有一支富有改革精神、团结协作的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既包括专业的各核心课教师,也包括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还包括企业和社会的兼职教师。这个教学团队不仅要求教师懂得教育规律,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而且还应该拥有工程背景,成为工程型教师。多数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也许有很高的学历,理论基础扎实,但还应在企业的实际环境中接受一定时间的工程训练;而对于多数企业和社会的兼职教师,则应进行适当的培训,了解教学工作的一般规律。以专业或学科带头人为负责人,组织部分教师形成核心;以教改立项的方式进行前期工作,做好总体规划;并从局部(如个别或部分项目)开始进行试点。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扩充人员,逐步形成实施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教学团队。为了鼓励教师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应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管理制度:现行的教学工作量制度完全以课时的多少来计算教学酬金,对于参与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教师来说,不能客观地反映教师的工作量,显然是不合适的,不利于调动教师的教改积极性;现行的教师职务聘任条件过于强调教师的学术性,而忽视工科教师的工程能力,不利于工程型教师的成长,对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很不利,也需要修改完善。因此,CDIO工程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学校的重视和支持。

2.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

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能力是工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将学生安排到企业中进行真实环境下的工程训练。长期以来,专业培养计划中都安排了让学生去企业实习的教学环节,近年来也努力建设了一些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但由于实习经费和企业环境的制约,不仅安排的实习时间较短,能接受工程训练的机会更少,有的甚至流于参观学习。因此,对于CDIO工程教育改革来说,必须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将过去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提升为校企合作办学。合作办学的企业应选择规模较大、技术先进以及具有一定的行业影响、先进的企业文化、良好的社会信誉的企业,并有较好的教学条件和满足需要的学生食宿条件。校企合作办学包括共同组成校企合作办学领导小组,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共同委派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充分保证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下的学习。要做到这些,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学校与企业可以共同开发产品和项目;学校可以为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提供服务,为企业优先提供企业需要的毕业生;企业为学校承担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教学,为学校教师提供工程实践的机会;学校和企业成为合作双赢的共同体,从而形成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例如近年来长沙理工大学港航专业与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广西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等10多家行业企业开展了合作培养,和广东金东海集团联合成立了工程研究中心,成为“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初步建立起学校与企业合作双赢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和长效机制。但企业毕竟不同于学校,两者的价值取向有所差别。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为了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激励:对于校企合作办学的企业,根据企业承担学生教学任务的多少,给予降低上缴税率的优惠;或是给予企业专项经费补贴。

作者:韩时琳 胡旭跃 陈杰 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五)

一、基于DRIVE素质模型的CDIO工程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

1、以学生为主体,“做中学”、“研中创”学生项目团队学习实践是基于DRIVE素质模型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工程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手段。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UndergraduatesRe-searchTrainingProgram,简称URT计划),是学生项目团队学习的主要实践项目。URT计划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参加科研项目为方式,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宗旨的一项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研中创”。

(1)项目选题主要考虑面向社会实际和工程应用的选题,特别是面向企业的真实工程项目类选题;学生自主申报的小发明、小创作、小设计等科技制作类选题;或者创新性实验项目、竞赛类项目、社会调查类项目等。同时也重视跨学科科研项目选题,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协作与沟通的过程中,对同一个研究的课题,必然有出自不同视角的价值判断,对于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重要的作用。还自主开发基于WEB的大学生研究训练网络管理平台。通过网络管理平台的使用,加强了大学生研究训练的规范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进一步激发学生开展科研创新的热情。

(2)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项目的具体工作由学生组成的团队自己完成,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指导教师不能直接参与研究工作,但必须给学生在专业上的指导或引导,及时了解并确保项目按计划进度进行,严把项目的质量关。学生应了解做科研的全过程,自主完成项目,掌握研究的方法与手段,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解决,学会独立完成各种相关表格、报告的填写,有责任心和毅力。这样就使得学生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团队合作以及与外界沟通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

(3)“DRIVE”与CDIO能力培养首先,在确定项目研究内容时,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其次,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与他人合作、表达能力等,还有学生对未知的探索精神,对项目的热爱、自信,展示出的应变能力、责任感等。另外,在项目团队组建过程中,学生还会学到如何有效的组建有效的团队,包括如何分工、如何解决冲突、如何组织有效的会议等,以及如何与导师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学生在参加大学生研究性训练计划后,说了这样一段话:“参加项目使我了解到研究工作不但需要一个平和的心态,而且也要求具备很强的敬业精神。研究工作虽然比较枯燥乏味,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突然的成功让我觉得欣喜若狂,这种磨练让我也懂得了人生之路与科学之路其实是类似的,路上都是充满着荆棘和坎坷,只要不怕艰难困苦,始终如一的在自己心中的那盏灯的指引下朝着目标走下去,肯定会抵达成功的彼岸”。还有的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想:“回想自己在项目中收获了什么呢?我想可能就是自主学习的意识吧!不知道什么就学什么,遇到障碍想办法突破的那种顽强的精神,保持像孩童一样的好奇心”。这些正是学生参加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所获得的能力和素质,也是在未来能够转化为学生获取成功的潜在动机,是一笔宝贵财富。

2、各院系开展了一系列CDIO工程教育改革

(1)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以“设计”为主线将大学四年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进行CDIO工程教育改革。化学工程学院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构建“实验-实习-设计”三要素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科研方法训练-大学生研究训练-专业实验”逐层递进的创新实践平台,培养石油化工特色人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URT)等创新教育作为一个选修学分固化下来,并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URT项目的实施,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化学工程学院还开展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化工热力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学生从参加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当中,可以亲身体验到“以产品为导向”CDIO教学模式所带来的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参与感,对于提高学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化工热力学课程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机械工程学院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机电类专业的CDIO课程体系,通过“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和团队协作能力。以“三级项目”实践的形式形成学生主动Conceive(构思)和Design(设计)群体学习策略,同时在教师指导下以课程内容与项目计划为学习单元(Project-basedLearning),让学生主导Implement(实践)和Operate(操作)课堂活动,将课堂经验转化为教育产品。将CDIO人才培养模式成功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机械工程学院还进行了基于CDIO理念的测控专业综合训练改革探索,教师指导采用分层实施的方法:综合素质及技能较高的学生,以自主学习,研究性训练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综合素质及技能中等的学生,在老师引导之下,完成项目训练;对认知及接收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老师的详细讲解,完成基本项目即可。确保优秀学生能“吃饱”,能力较弱学生能“消化”基本内容。

(3)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采用“3+1”的四年制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3年校内学习,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自动化专业运用CDIO教育模式对“过程控制工程”这门课程的教与学进行探讨和实践,对其他工科课程的改革有明显的示范和以点带面的作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积极探索CDIO工程教育模式,制定了本专业CDIO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将大学四年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通过系列“设计”结合起来,构建以“项目设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将专业课程体系按规模和范围划分为基础级、中间级、高级三级。结合多年“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经验,开展了基于CDIO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4)经济管理学院在《税务实务》课程的教学中引入CDIO,主要从转变教育理念,构建新的教育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CDIO能力;改进课程考核方式,创建学生能力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通过学习和完成项目来训练学生获取知识(自主学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共享知识(团队合作)、发现知识(技术创新)和传播知识(沟通交流)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做中学”得到真才实学。

二、结语

CDIO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模式,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需求发挥CDIO模式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基于“DRIVE”素质模型的CDIO改革是学校探索出的一条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吃苦耐劳、诚信、团队合作、责任意识等追求卓越的内在驱动力为目标的工程教育改革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重要的不是让学生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并由此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而是在于使学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获取相应的知识解决问题,加强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基于“DRIVE”素质模型的CDIO改革模式还应重视工程教育中综合人文素质的评价,强调实践教学,重视校园文化素质教育,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和创新素质的全面提升。

作者:于溯 刘红琳 孟波 王腾 宁丽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六)

一、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要与国家战略需求有效对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以科技创新作为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将推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作为高等工程教育而言,其重要任务是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工程创新人才。要担当起这一重任,就必须充分认识和了解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如当下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关键历史时期,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工程技术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就是依赖于大批的工程技术人才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只不过是紧密契合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种战略举措,这就要求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为切入点。我们应该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是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当进入发展新阶段后,这种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必须通过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技术创新优势的转换,才能真正为国家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眼下,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讲,要亟需实现“两个转变”:由以往的资源主导转变为技术创新主导;产业由传统低端产业转变为现代高端产业。这自然对肩负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工程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工程人才的培养,必须与科技发展前沿紧密联系,不断有新知识补充并且理论基础知识厚实;努力适应新技术环境,不断积累实践经验获取各种新技能;变革大学生学习方式,强化思维能力训练,形成个性化的新视角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软能力(包括领导能力、团队合作、沟通等综合能力)。尤其是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人才一定要有良好的适应性,充分体现“服务面向的‘地方性’,服务区域或行业的‘应用性’,学科专业的‘专长性’,不可分割的‘综合性’”。当前,无论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走技术创新之路,就是要大批的工程创新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就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在其改革和发展中做好有关方面的对接:即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高等工程教育的学科建设及发展、专业建设及其结构调整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对接;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及实践能力的提升与企事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对接;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对接;大学综合实力的提升与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与影响力对接。

二、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含了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由此决定了高校所培养出的人才特征,也集中反映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人才需求呈现多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呈现出多样化的实践探索。兰州交通大学近年来紧紧围绕地方及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立足本校实际,秉承优良传统,发挥优势特色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

1.做好顶层设计,抓好改革试点,创新培养方式

一是围绕“立足甘肃、服务甘肃,为交通、冶金、测绘、机电、建筑、市政、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先后在学校的特色优势专业设立了“詹天佑班”“茅以升班”“卓越计划班”,并制订了与之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詹天佑班”的专业试点工作始于2007年,主要在土木工程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开展,截止2013年9月,共招收六届836名学生;“茅以升班”的试点工作主要在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给排水工程三个专业开展试点,共招收两届346名学生;“卓越计划班”是我校经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后设立的,主要在土木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三个特色专业实施,该班现有学生390名。在以上改革试点班中,学校选派教学认真、教学功底扎实的教师承担其教学任务。参与改革试点班的教学及管理人员,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以“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为基本要求,在教学体系中注重引入工程创新设计元素,在教学环节中,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并举,注重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突出了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大力开展校地、校企、军地、国际联合培养人才。如学校与甘肃武威市政府联合办学,在武威市组建了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主要为地方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培养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与11家大型企业合作实施“卓越计划”,通过校企双方的默契合作,起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果,大大增强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与空军联合实施了“12334”国防生培养模式,即一个培养计划(国防生培养计划),两个培养模块(科技素质、军事素质),三个锻炼基地(心理行为拓展训练基地、部队见习基地、暑期集训基地),三个育管系统(网络教学系统、在线考试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四个培养平台(课堂教学平台、课外实践平台、训管一体平台、模拟轮岗平台)。这种培养模式,很好地适应了军队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国外知名教育机构实施合作办学(美、加、英、法、日、瑞士、乌克兰、斯洛伐克等)。尤其是与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IowaStateUniversity)的联合人才培养实践,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外方大学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另外,通过实施了“2+2”“2+3.5”中美本科双学位培养模式和“2+2+2”“2+3+1”“2+3+2”中美硕士培养等多元化“嫁接型”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摸索出了组班集中培养和配备专业指导教师的分散单独培养相结合的中外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联合培养专业逐渐与国际接轨。

2.着力创新训练,培养学生能力

一是学校设立专项经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省、国家三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并取得了良好成绩。二是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将实验教学与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自行设计、自主实验的能力。在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中,尽量选择与科研、生产实际关系紧密的应用性、研究性选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近几年,学校不断增加建设力度,紧紧依托与专业领域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创新硬件平台。

3.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注重教学方法改革

学校将课程建设作为学科、专业建设的纽带,走丰富内涵以适应变化、扩大外延以适应发展的道路,努力加强课程建设。10年来,学校共投入经费150万,遴选建设了5批46个重点课程群,涵盖课程189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培育了3门部级精品课程、40门省级精品课程,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学校搭建了网络课程平台,进一步丰富了课程资源,促进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紧密结合,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设立教改基金,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确定了“分层管理、分期拨款,过程监控、目标管理,绩效挂钩、注重实效”的项目管理原则,将项目分为围绕学校教学工作重点与难点、由学校管理的“重点项目”和结合学院教学工作实际、由学院管理的“一般项目”两大类。突出教学改革立项的针对性、注重研究成果的实践性、可推广性和学生受益效果,保证了教改立项的质量。

4.建立长效机制,规范教学管理

在贯彻实施教育部财政部的“质量工程”的过程中,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校、院两级管理制度和校、院、系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坚持院级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制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实践教学评估制度、新办专业评估制度、重点课程群达标评估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保证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良好运行。院级本科教学评估每两年举行一次,由学校评估专家组,依据“兰州交通大学院级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方案”对各教学单位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新办专业评估制度,是根据新办专业评估方案对建设满4年的新办专业进行达标评估,对建设满2年的新办专业进行中期检查。重点课程群的评估,是从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等多方面对建设满3年的重点课程群进行评估,对建设满1年半的课程群进行中期检查。坚持主讲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由专家组和学生对参加调研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评估成绩将被记入任课教师档案,作为教师参加“教学评优”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并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这一方式已从课堂理论教学逐步推广到了实验教学、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坚持教学督导制度,加强对各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力求及时改进。由于改革的方向目标正确,措施得力有效,我校的人才培养培育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近几年在省及全国大学生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部级奖项17项,省级奖项55项。二是进一步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升。主要在实现从单纯“教学型教学”向“研究型教学”的转变,从“单向灌输式”向“师生互动”的转变,注重课程体系的更新和拓展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变,并取得了一些优秀的教学改革成果。三是本科生毕业就业率保持了良好的势头。在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学校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连续多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被评为2011-2012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的院校。

作者:杨丽 许鹏奎 马玉萍 马元琳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七)

一、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一)师资队伍

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激发者和实践者。教师队伍本身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指导实践能力弱,就会导致所培养的人才“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不能满足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

(二)专业与课程建设

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改革、教材、知识更新等方面,市场导向不够,更新速度慢,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没有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课程体系非常不利于学生素质开拓和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三)产学研环节

我国高校与企业之间没有内在的机制联系,表现为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的双重“隔离”。学校教育往往以学科系统自成体系地实施,对现实的生产实际和人才需求缺乏了解,长期以来显示出“重学轻术”的教育倾向;而企业方面缺少参与学校教育的动机和体制,对人才培养的策略和过程没有投入和参与,对人才使用的信息也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

(四)教学制度

很多管理方法并不鼓励创新,例如,为保证教学质量而编制规范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都按大纲要求去做;以闭卷笔试为主要形式的考试方法,要求统一命题、统一答卷标准等。这些做法对制止不负责任的教学活动有一定帮助,但对教学的创新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则有害无益。

(五)经费支持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离不开经费支持。经费投入包括理论教学的投入、科研经费的投入、实践教学的投入、专项创新资金的投入。只有足够的经费支持,院校才能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性活动才能激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才能建立专项的创新基金,使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由自发变为自觉。

(六)环境营造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需要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应该是包括人文环境、科研环境、学术环境、实践环境、制度环境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院校要致力于这个生态系统的建设,着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生态环境。

二、基于工程教育模式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模式化

强调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在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方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课程的教学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尤其对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要求颇高。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关系缺乏一定的科学性,重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必修课程所占总课时的比例,而对专业方向以外的选修课和人文社科类的选修课程不十分重视,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中人文类、经管类课程种类少,学时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大学生提升人文素质、开阔思维、陶冶情趣的需要。因此,导致工程人才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培养不够,缺少创业精神、创新意识教育,适应不了现代工程、大工程发展需要。

(二)理论教学死板化

在理论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性发挥越来越多,学生主动性发挥越来越少,课堂上以理论知识教授为主,教师重视理论备课,准备充分,内容充实,但内容大多通过教师讲教案,学生上课记笔记,课后抄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考笔记来完成的。这种以知识为中心的目标取向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阻碍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不动脑、不动嘴、不动手,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弱化;另一方面,知识学习主要是注入式的,强化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创新所需要的思考力和判断力被扼杀了,因而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实践教学形式化

实践类课程教学质量整体水平不高。高等院校由于资金短缺,与校外的企业、公司之间缺乏紧密联系,再加上高等院校自身也缺乏工程实践型教师等诸多原因,使得学校设置的实践课程难以有效保证学生进行工程实践方面的训练。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实践教学内容往往依附于理论教学,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较多,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较少;实习教学强调模仿训练,创新内容缺乏;毕业设计(论文)结合实际的课题和教师的科研课题较少,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等。

(四)教学管理行政化

以管理为重心的人才培养约束固然很重要,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管理制度过多、过死、过严,管理高度行政化,缺乏弹性,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的思想行为大都纳入了严格的管束,时间、空间大部分被强制性的苦学所占领,处于这样的管理环境中,学生几乎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失去了自己思考和学习的自由。学生的创新冲动在强制性、标准化的管理中被禁锢了,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新天性和创新冲动早已泯灭,何能成长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基于工程教育模式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一)建立基于工程教育的创新理念

要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从模式化教育转向多样化教育和因材施教,从沉闷僵化的教育转向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从注重知识传授、培养继承型人才的传统教育观念转变为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教育观念。

(二)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学生。因此,必须强化对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大力提倡教师发挥创新精神,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师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方式包括:第一,增加工科院校教师队伍中具有海外研究经历人员的比例,拓宽高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视野和经验。第二,增加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企业或科研院所研究经历的比例,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中的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员到高校从事教学活动。第三,改进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激励那些勇于开拓创新并获得一定成绩的教师以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继续开拓创新,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三)优化课程体系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在制订学生培养计划和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对学生应用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保障学生获得能力的措施、检验学生能力的方法以及补救措施都应有详尽的规划。

2.加强教材建设

目前出版的教材中,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在编写内容与形式上,剪辑性成果多,研究性成果少;理论性内容多,操作性内容少;传统性内容多,创新性内容少。近年来在实践中出现的大量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没有体现在教材的编写内容中,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以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教要围绕着学生的学习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

4.强化实践环节

将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纳入教学计划,突出实践教学在专业中的核心地位,尽可能地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形成“课内必修实验+课外开放实验+科技创新活动+毕业论文”模块化的实践教学结构,从而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建立并实施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辅线”模式,通过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这一主线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科研方法和步骤、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开放实验、仿真实验、第二课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等浮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两种方式有机结合,打造基本技能过硬、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

5.探索考核方法

在专业课教学中,采用有利于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考核方式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仍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创新能力便不能从成绩上得到较好的体现,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因此必须摒除单纯以分数论优劣的考核方式。毕业设计作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应把毕业设计看成是大学生的岗前职业培训。选题应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合理选择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题,并与生产应用和科研课题相结合,尽量做到真题真做。正确认识和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加强学生创新意识教育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强化创新能力培养项目

1.参与科研与创新项目

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和激发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兴趣,把本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动态及成果介绍给学生,促进学生对本学科前沿研究信息、成果的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活动、学术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可以让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由学生自拟题目,选派教师指导,并对学生的科研课题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和责任心,拓展学生的视野,有效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院校可以为学生开设创造学课程,开设思维科学、创造力心理学、科学方法论、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能等课程,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建立创新实践基地

积极联系和寻找一批专业对口、适合本校特点的企事业单位作为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为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3.强化社会实践环节

高等院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充分利用社会实践,立足学校科研优势,探索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和创新创业相结合的新机制,不断增强社会实践的科技含量。鼓励学生面向社会和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活动,努力引导他们将课堂、实验室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在教师的带领下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发新课题、新项目,有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科研能力,用知识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社会与市场的需求,亲身体验生产第一线实际情况;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主动地去补充和拓展,从而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校企合作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长久的实习和就业合作关系,根据用人单位业务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按市场需求培养人才。请企业中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参与教学工作。让学生早日到合作单位进行试岗实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也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专业定向招生和培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

5.举办学术讲座

讲座与学术报告会是反映一所大学精神面貌和校园文化的重要方面,是大学生涉猎广博知识、提高素质的主要阵地。有计划地邀请校内外院士、知名教授、学者、专家、知名企业家和成功人士,举办涉及自然科学、心理健康、人文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系列讲座和学术报告活动,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形成良好的学风、浓厚的学术氛围及和谐宽松的学术文化环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6.组建创新类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具有联系广、凝聚力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数模协会、航模协会、计算机协会、电子竞技协会等一批学术科技类社团既贴近专业设置又迎合了学生兴趣爱好,既增长了专业知识,又能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7.组织课外竞赛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竞赛,如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数控技术大赛、结构设计竞赛和旅游技能大赛等面向大学生的课外竞赛活动,使学生能够加强书本知识的学习,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8.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

大学生的科技文化活动,是学生迸发创新灵感的好时机,是他们将课本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培养自身创新意识的最佳切入点和重要途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艺术节中找到自己喜爱的活动,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各项活动的开展全面加强了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打造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9.开展创业教育

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进行创业培训,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鼓励、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将是我国高校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此,高校应该引进创业教育课程和师资培训体系,建设专门的创业教育师资,开设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搭建平台。(五)建立健全创新能力培养的科学机制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指导思想、过程管理、具体实施等方面,要坚持和遵循进步性、整体性、主体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原则。同时,它需要全校师生统一思想,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其合力作用,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设立创新基金,制定激励措施和改革教育评价体系等方法。

作者:王爽 单位:沈阳工程学院商务英语系

(八)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档案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进入本世纪,我国政府和教育界也已认识到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性,教育部自2006年起便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试点工作,积极申请并将于2013年加入《华盛顿协议》。目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受到了各个高校的积极响应和欢迎,我国已有一百所左右高校、一百五十个左右专业接受了教育部组织的认证,这项工作促进了各高校被认证专业的建设与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本科教育质量工程建设效果,提升了我国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国际化水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家考查,需要被认证专业对学生培养符合认证标准体系这一论断通过档案资料进行举证,涉及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条件、培养过程、培养效果和反馈机制等各环节或部分。目前,合肥工业大学共7个本科专业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具体实践我们发现,被认证专业的档案建设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各档案文件联系紧密且彼此印证。因此,如何做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档案建设,是高校档案工作人员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被认证专业的档案资料准备得完整、充分与否,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该专业的认证是否获得通过。另一方面,建设一个科学的、系统的档案体系,有助于促进该专业办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助于提高管理人员、专业建设人员和教辅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有助于促进工程教育质量的提升与教学机制的改革,并与国际接轨,从而最终使广大学生受益。特别是对被认证专业的档案价值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除了能促进本专业的发展以外,还将起到示范作用,促进学校内部或其它兄弟院校之间不同专业的交流和共同发展。

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档案建设特点

在《华盛顿协议》的基本框架要求下,各缔约方的专门组织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专业认证指标体系和考查办法,它与我国教育部2005年前后组织的教育评估存在诸多区别。因此,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档案建设与前期教育评估侧重点不同,需要档案工作者重新审视和特别规划。具体来说,专业认证指标体系下的档案建设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档案主体性更突出

首先,专业认证是第三方评价,体现“以学生为本”原则,直接面向的是具体的专业,并按照注册工程师的标准来衡量该专业的办学条件,以毕业生来衡量被认证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否达到。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要为被认证专业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档案体系。该体系一般牵涉两个层次:一是该专业办学实体应提供的专业档案,这也是专业认证档案体系的主体部分,最为核心和关键。包括专业发展历史沿革及办学思想、思路和特色,以及直接面向专业认证指标体系的各类档案文件;一是学校及各职能部门提供的支撑档案,包括学校在工程教育方面的指导思想、理念、政策措施和资源条件等,其中包括学校及各职能部门面向该专业的专门档案。其中,直接面向专业认证指标体系的档案内容包括:该专业学生的招生和教育指导、培养与就业、转学与转专业等信息,培养目标的设置、内容和评估等文件资料,体现学生毕业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等档案,教学管理机制与质量控制、教学质量社会评价和反馈机制等持续改进措施档案,含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文件,体现师资结构、水平和教师在学生培养方面的任务、能力和责任等师资队伍档案,含教学资源、信息资源、经费投入、教师发展等支持条件档案。由于认证指标体系中,除了通用标准以外,还有面向具体专业的补充标准,因而针对每个被认证专业,建设的档案体系也应该有所不同,并能体现不同指标的要求和应具有的特色。

(2)档案建设目标针对性更强

专业认证首先关注的是一个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其定位是否合理,是否经过充分讨论和论证,是否被广大师生所了解;其次关注的是该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是否体现了这个目标,所有的教学条件、教学资源、师资水平、教学活动等是否支撑了该培养目标的实现;最终,所有获得该专业学历的毕业生是否都达到了其培养目标规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客观地说,早期的教育评估往往是对一个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定量或定性评价,是一种质量水平的标定,而专业认证则是一个具体专业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自定标高而进行达标建设和评判的过程,其评判的结论是达标通过与否。故档案工作者需要围绕培养目标的制定、实现和效果这条主线进行档案收集、整理和存档,换言之,认证专业的档案建设的目标就是对该专业的学生培养符合认证标准这一论断通过档案文件进行举证。

(3)档案组成内容更丰富

专业认证的考查更多依赖专家的判断力,既审查各专业撰写递交的自评报告,还要进行2-3天的现场考查。其中,考查形式有各种座谈,如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座谈、教师座谈、学生座谈、毕业生座谈、用人单位座谈等,也有随堂听课,教学资料查阅,实验室或实践基地实地考查等等。无论是报告审查、座谈、听课,还是实地考查等环节,专家都将调阅或要求提供相关档案文件进行旁证或佐证,并要求所有的档案资料都能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论证人才培养达到认证标准规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故要求档案文件非常全面细致,使得其组成尤为复杂,呈现多样性,内容更为丰富。例如,除了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三纲两书”、学生试卷和毕业论文等常规档案以外,还应建有提供培养目标制定过程涉及的各种教学研讨记录档案,体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情况的档案,体现教学过程的完整规范性、教学内容的目标导向性的各种档案,还有体现说明专业培养效果,即全体学生的能力培养情况的档案,等等。

(4)档案体系系统性更强

由于专业认证主要采取“成果导向(outcome-based)”的认证标准,即把学生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水平作为教学成果或专业培养效果的评量依据,并以促进专业持续改进作为认证的最终目标。即认证体系把学生培养质量看作专业的输出成果,培养目标看作专业自定的预期输出,所有的教学条件和资源及教学活动是途径和控制手段,学生实际质量与该预期之差为专业建设持续改进的依据。这一人才培养过程可看作是一个动态的闭环反馈系统,专业认证审查尤其注重该系统中的反馈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因此,该系统又是一个多闭环信息反馈系统,具有高度动态特性,被认证专业的档案建设需围绕这一系统进行开展,需把各个原本分散甚至孤立的教育教学档案材料组建成一个有机整体,且每个档案文件都应为该系统提供支撑。其中,各档案文件之间相互联系,纵横交错,多具有彼此印证的关系。因此,每个参与认证专业的档案构成了一个系统性极强的、有机的档案体系,需要诸多档案工作者进行精心建设和维护。

作者:李洪单位:合肥工业大学档案馆

(九)

一、高校工程教育教学流程存在的问题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工程教育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我国高校,对师资的要求基本上都是博士以上,甚至要求海外教育的背景,但是学历反应了个人的教育经历,在较大程度上体现的是教师的理论知识素养,特别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缺少实际工作经验的磨炼,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相对欠缺,难以胜任开展工程教育的能力素质要求。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随着高等教育有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推进,根据近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我国在校学生数量已经达到二千多万人,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环境还难以满足工程教育需求的急剧增长,导致学生参与工程教育实践的时间不能满足工程能力培养的要求。同时学生对工程教育的认知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工作过程中,一开始不少学生对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有抵触情绪,认为含金量没有学术性研究生高,这与我国精英教育阶段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思想观念有一定关系,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工程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有所提高,但是国家和高校都需要在政策和宣传方面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改善这种情况。从教学环节来看:传统理论教学更关注课堂知识传授,而工程能力仅仅依靠课堂的讲授是很难达到培养效果的,所以不少高校建设各类专业实验室和工程实训中心,或者加强与企业合作,开展现场教学实习活动。工程教育要实现由动口讲授变为动手操作,由教室到工程现场,由主观臆想到现场直观感知的转变,必须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工程教育教学流程再造对策

(一)科学设计制定工程教育教学体系。首先课程的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并重,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变革传统课程设置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技能,从基础到应用的单向思维方式,在实践现场可以学理论,在教室可以讲工程,不能将两者人为割裂,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闭环系统,实现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教学相长。在学时总量一定的条件下,要梳理不同课程之间的重复内容,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实验、设计、实习环节,以提高工程能力为目标,加强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安排的系统性。

(二)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形成工程教育合力。政府在推进工程教育工作方面发挥主要作用,教育部在高校实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工作,相关配套政策对促进高校深入开展工程教育实践活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程师人才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江苏省政府推进高校在企业设置研究生工作站,鼓励老师带领学生走进企业,以所学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适应工程教育的需要,培养高校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江苏省还开展了“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活动,这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借智行动也缓解了企业的人才渴求,受到高校和企业的欢迎。政产学研合作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政府的政策扶持,对教师而言,通过产学研合作,能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在企业转化,推动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也使得教师的研究选题因结合企业的需求而更有生命力,依托于企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样可以得到锻炼和提升;对学生而言,产学研合作为他们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结合提供了可靠的载体,有效拉近了高校和企业的距离,使得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的时间大大提前,不少学生就选择了在有产学研合作基础的企业就业,从而可以继续自己的专业研究,开始自己的事业。高校也主动出击,如南京工业大学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载体,与企业合作共建研发平台,以“研发在学校、转化在企业”思路,与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局面,有效了提升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拓展了学生的实习实践平台,为工程教育取得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团体保险论文范文7

关键词:知识管理;机务维修;知识地图;维修效率

1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原理与应用》一书中对知识管理定义为:组织为了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优势,建立技术和组织体系,对存在于组织内外部的个人、群组和团体内的有价值的知识进行系统定义、获取、存储、分享、转移、利用和评估等,确保组织成员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正确的知识,以便采取正确的行动。质量和效率是航空维修的基本诉求,知识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并应用于航空机务维修过程中。

2机务维修中的知识管理问题

随着技术发展,如今新型飞机的状态在不断变化,变化周期在逐渐缩短,机务维修人员可能同时维护着多架具有不同状态的飞机,而维修人员如何掌握多架飞机、多个状态的维护要求和维护特点,这是很多维修人员面对的一个问题。而进行试验机维修的人员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问题,比如维修资料的初始交付版本内容不完善,有的内容不能指导工作顺利开展;操作流程没有经过优化,工作效率低;或者是设计考虑不周全,维修操作时需要先完成其他辅助工作;维修人员对新系统的维修知识欠缺。在缺少知识管理的企业中,员工长年积累的知识可能随着退休、升职、岗位调动没有很好传承,现在工作的员工也可能正在努力解决前辈遇到的同样问题,缺少一个知识存储和传播的有效传播途径。企业内部产生的研究成果、技术创新、知识产权、采购的新型维修检测工具、系统等相关知识,也需要在企业内部或者行业内进行广泛的传播,促进创新。大型企业内部可能会遇到做过的工具、项目隔几年换一组人重新做;一个机组发现解决的问题,其他的机组也在设法解决同样的问题。

3航空维修中知识管理应用

面对维修工作中的问题,本文从知识管理的文化建设、组织建设、知识分类、知识地图、知识获取、知识评审和知识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3.1知识管理文化建设

知识管理文化建设是知识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知识管理应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被应用于日常管理中,管理者需要重视知识管理,构建知识分享、知识应用的环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使员工积极参与到知识管理工作中,创造更多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维修质量。管理者对知识管理工作的认知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知识管理工作的进行,同时影响员工对知识管理的认知。管理者掌握着企业的重要资源,当管理者认识不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时,就无法开展知识管理的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在企业中很难形成知识分享、传播、应用的良好环境。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知识管理文化环境,员工不能积极参与到知识管理的工作中,知识管理工作会因为缺少知识提供者、创造者而无法进行。

3.2知识管理组织建设

知识管理组织结构可以划分为知识主管、知识管理小组、所有员工、外部用户和知识提供者。知识主管负责领导知识管理小组完成知识管理的具体工作,了解内部和外部需求,组织完成需求分析和计划实施。知识管理小组负责完成知识整理分类、审核、更新、共享、分析知识需求等工作。员工是组织内最重要的知识提供者和知识用户。例如我们的维修人员可以提供维修经验、流程优化建议、维修建议等,质量控制人员可以提供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知识管理组织建设还需要考虑组织的相关方,即外部用户,了解他们的知识需求,关系到内部知识的开发和创新,我们也可以把知识作为资产出售给外部用户,获取社会价值。外部知识提供者可以给我们提供最新的知识内容,保持组织内知识先进性,促进维修工作开展。知识管理小组可以根据组织知识复杂度和员工数量衡量设置,但是无论人员多少,有管理小组至少可以保证知识可以被管理起来。

3.3知识地图设计

知识地图是帮助维修相关人员知道在什么地方能找到知识的基本知识管理工具。它是用清单、图表等方式表示知识分布情况的地图,是组织知识的向导,明确重要知识的分类,指出存有知识的人员、书籍、数据库等载体,引导我们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在航空维修中我们可以按照基础知识、维修过程知识、资源知识、决策支持知识、管理知识、技术研究知识等对航空维修中涉及到的知识进行分类。基础类知识是维修活动中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知识,比如电路基础(导通、绝缘、交流、直流、频率等),液压、环控、机械装配设计、流向、部件组装顺序,插针修复,保险方式,机件拆装等均是航空机务维修的基础知识。资源类知识包括工具、设备的目录、状态、适用性、维护要求、使用方法,试验机的状态、维护要求、方法,飞机、系统原理,人力资源能力、配置等。此类知识涉及到人力资源、工具、对象三者的协同匹配,涉及到机务维护知识管理的较多内容,比如工具设备使用、工作流程优化、装配技巧。决策支持类知识,基于数据的故障诊断方法、基于向量图的方法、基于故障树、基于历史数据等等故障诊断方法,状态管理和任务调度等方向的研究及成功经验等知识,或者以历史事件决策作为决策依据。管理类知识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程序流程要求等。技术研究类知识包含技术创新、成果管理以及其他一些基础技术研究,比如一些新技术、新方法的收集、整理。这些知识分类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比如资源类知识可以按机型、维修部门、专业等进行细分;除了按知识类型分类,还可以按照岗位类型分类,比如按机械、电气、质量、调度等各种岗位对知识进行分类;在各个细分过程中还可以按照知识使用频度和复杂程度进行分类,这样可以使新员工很快投入工作,先进行容易完成的工作,逐步学习实践,形成一个渐进的过程。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建立不同的知识地图,知识地图可以以数字化的形式存放在联网的信息系统中,也可以存在单机电脑里,当然也可以以纸质文件的形式放置在方便使用的地方。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地图应及时更新,保证用户能够获得准确的知识地图。采用信息化技术,建立搜索或者电子导航地图可以帮助用户更加快捷、直观地找到需要的知识,但是在这些方式无法实现的时候,使用单机管理或者纸质的知识地图仍然是必要、有效的。

3.4知识获取

知识获取的途径有多种,包括通过教材、作业指导手册、技术说明书、培训课程、论文、研究成果等多种途径获得。然而知识获取并不是直接将教材等知识直接搬过来进行数字化,这个过程需要注重对教材、论文、研究成果中重要思想、方法、技术的提炼工作,整理技术说明书直接支持维修工作的内容,经过学习、讨论得出的新的应用方法或者新的思想。除此之外维修工作者在工作中发现的能够提高效率的组装技巧、工作流程优化等也应被提出来进行分享。全体员工主动提供知识是重要的知识获取手段。知识获取管理工作有两项重要的内容,一是获取组织需要的知识,二是鼓励、激励员工主动提供、创造、挖掘知识。发挥集体智慧是最重要的知识获取途径,只有全体员工参与,才能提供全面的技术、技能和管理知识。

3.5知识评审

知识评审工作主要进行知识的筛选和提炼,是知识不断深化升级的过程。现在是一个信息量非常大的时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信息对于我们的工作都有用,比如我们维修飞机不需要知道芯片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对知识进行评审还可以保证知识描述准确、易于理解。知识评审的方式有多种,比如专家评审、知识管理小组审查、群众评审。本文提倡先进行专家或小组审查,然后将知识共享,用户再参与知识评审的工作方式。例如当维修人员学习知识或者工作过程中使用了知识库提供的知识发现存在问题,或者该知识可以改进优化,则可以提交知识修改申请,修改通过评审后重新。专家评审、小组评审和用户评审结合的方式兼顾了效率,同时使知识管理带有反馈环节,经过不断改进,提高了知识的价值。

3.6知识应用

3.6.1培训

依据知识地图,选择不同层次维护知识工具包,逐步建立维修人员的知识体系。比如先进性维修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然后再根据岗位进行专业工具、设备培训考核,再进行飞行前后检查、定检等培训考核,每一个项目还可以再按照工作频次进行排序,保证优先掌握关键技能,满足一些基本维修的劳动力需求。知识管理在培训工作中发挥以下几个作用:①知识地图帮助员工从不同视角建立知识体系概念。②知识管理保证为员工培训提供经过审核的、准确的知识内容,使培训标准化。③随着知识库的丰富完善,通过自学和实践结合可以快速地具有高质量维修能力,提供优质内容的作用将大于照本宣科的培训。④对知识进行管理后可以保证知识随着技术进步和企业环境变化能够得到修订,而不会一直是固化的、一成不变的内容。

3.6.2维修计划调度与知识管理

整合知识建立一个辅助任务调度系统,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建设,维修调度人员可以及时掌握所有资源的状态,当需要进行某项维修工作时,系统可以提示需要准备的工具、设备、耗材、人员、时间需求,比如需要设备达到什么状态,检测设备是否可以使用,谁能完成这项工作,就可以一目了然,当需求和现实状况不符合的时候可以提前协调人员、设备、备件等,确保任务执行。

3.6.3维修过程与知识管理

在维修工作过程中知识库的存在也很重要,当维修人员需要进行一项复杂的工作的时候,流程怎么走,工具怎么用,设备怎么用,哪儿可能会出错,哪儿可能会发生耗费时间的操作,怎么避免,如果有一份详细的工作指导,将大有裨益。工具、设备、人员、维修对象等因素相结合形成的最佳实践毫无疑问是维修活动中形成的宝贵知识,将这些知识精心组织起来,然后分享出来,可以普遍提高维修单位内部全体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完成质量。随着数字化程度的提高,这些丰富的知识内容必将会以更丰富的形式呈现在工作现场,比如交互式电子手册放在PDA中辅助维修工作。

4总结

本文阐述了知识管理的一些最基本的要素,着重提出对知识进行管理的重要性,弱化了进行知识管理的知识工程方法,提出了知识管理在机务维修工作中的一些应用方法,探索通过知识管理的方法提高维修效率和维修质量,从而提高航空维修企业的竞争力。在知识管理过程中,激励制度是促进员工提供知识的重要手段,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制度主动探索以满足企业以及员工利益。

参考文献:

[1]李志刚.知识管理原理、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团体保险论文范文8

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为了使农村的经济水平能够大幅度提升,国家致力于发展农村的经济,促使农村金融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为了使农村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国家和政府应该优先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促使二者关系更加融洽。文章主要研究了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与金融服务之间的矛盾及其解决方案。期望通过笔者的阐述能够为缓解二者之间的矛盾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服务;矛盾;思考

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制定了长期发展农村经济的相关计划。但在对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该计划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促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在众多问题当中,农村经济与金融服务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很多时候,农村的金融服务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一旦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矛盾,就意味着金融服务将无法持续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金融机构资金的支持,自然也就无法保持稳定和和谐。

一、农村金融服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其实,在农村的金融机构当中,其与农村经济之间所存在的最为明显矛盾就体现在服务设置方面。当代农村的建设已经获得了国家政策额的支持,其在生产的规模以及专业程度上都有所改善。农业生产的规模逐渐扩大,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强,其在选择农作物方面也越来越科学[1]。在国家为农业发展提供的补贴政策下,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非常迅速。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民在消费观念上自然也就发生了转变。金融机构为农村人民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还保持着传统的形式,但农村人民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却有所提高,促使人们觉得当前的金融服务无法满足其需求。农村经济已经得到了发展,但农村的金融还无法与城市金融相比较。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促使农村人民感觉到了农村金融的落后,进而存在不满的心理。除此之外,我国在很多方面都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来发展农村的经济。但在金融方面,国家虽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金融补贴政策,但在地方政府执行的过程中,其力度并不够,促使很多惠农政策流于表面形式,无法真正的解决三农问题。农村人民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多数会选择金融借贷的形式。但农村的贷款利率并不比其他的贷款低,甚至还有逐年上涨的趋势。如此状态的金融机构自然无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2]。虽然农村经济已经得到了发展,但其思想观念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的阶段。农村人民在消费的过程中依然秉承着现金支付的原则,而缺少用卡的意识。虽然农村的金融机构当中也为农民提供了办理银行卡的服务,但大部分的农村人将现金存放在家中。农村人在用卡方面的状况不乐观,金融机构自然也就无法为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很多老年人虽然也拥有了银行卡,但其却缺乏电子设备的操作常识,无法实现终端的操作,还是需要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提供手动帮助。

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几点思考

当前状态下的金融服务与经济发展关系虽然并不乐观,但国家可以凭借自身对二者的政策调节来改善其矛盾。首先,我国金融市场属于比较开放的形式,在市场管理过程中应该引入竞争机制。在该种情况下,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机制就会降低要求。越来越多的资金将被投放到经济发展当中。农村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从外地将资金引进到当地的市场[3]。在资金引进的过程中技术也会随之到来。农村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足够的资金,自然也就能够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其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金融机构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不断的调整结构、优化服务质量,自然也会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在政策的调整和支持下,农村的金融机构将逐渐促使自身的服务走向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帮助其办理小额贷款,并减少繁琐的程序。其次,金融机构在惠民政策下不断的发展自身,在为农村人民提供小额贷款的同时还发展其他的贷款业务,逐渐将自身的业务规模扩大,帮助农民选择更好的资金投入路径。农村人民在金融服务的支持下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自然能够使经济发展速度也得以提升。农村人民与城市人民的生活差距缩小,就能够学习到更多先进的经济发展理念,在金融业务方面也会多加包容。最后,金融机构不能甘于落后,应该在政策的支持下进行发展[4]。金融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的财政部门都需要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宣传工作,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了解和掌握金融终端的操作。尽管近年来,我国的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增多。但通过金融机构对金融知识的宣传,老人与儿童就能够逐渐改善自身对于金融机构的看法,逐渐接受金融知识,学会自行操作自动化金融终端。金融机构能够确保自身的服务质量,完善对农村经济发展所提供的服务方式,农村人民也更加信任和依赖金融机构,其能够在端正自身的金融意识之后,缓和经济发展与金融服务之间的矛盾,促使农村的经济发展获得更加安全的保障。

三、结论

其实,农村的金融服务对于农村人民来说非常重要,农村的经济发展也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尽管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众多的矛盾,致使金融机构无法顺利的完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任务。但只要农村人民能够更正自身对于金融机构的思想和认识,信任金融机构,了解金融知识,就能够合理的运用金融服务为自身所提供的资金和资源。金融机构也需要抓住发展的机会,使金融服务走向多元化,从而转变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形成共赢的局面。

作者:叶健 单位:江苏省仪征市枣林湾生态园管委会

参考文献:

[1]高德祥.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服务的矛盾与思考[J].辽宁经济,2015,09(11):54-55.

[2]张志军,王善夫.制约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对策建议[J].商业时代,2012,07(17):62-63.

[3]植凤寅.大银行、小机构与好服务——大中型商业银行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金融,2010,05(03):86-90.

[4]冯毅.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成都实践及思考[J].农村经济,2011,07(05):40-44.

第二篇:农村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因素

摘要:

近年来,我国社会和经济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城乡差距导致经济发展也不均衡。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就农村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村企业;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政府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全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已逐步显现,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我国农村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探索我国农村经济机构如何支持农村企业发展,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就有着一定的研究价值。

1农村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

目前,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农村企业发展水平因素。通过对相关数据文献的调研,当地的农村企业通过研究政府职能部门所制定的经济发展措施,同时结合当地农村经济的优势,发展有自身特点的农村企业,进而促进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提升,并持续性的促进当地区域金融环境和金融体系得到有效的完善,最终形成了当地区域经济金融环境的发展良性循环。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在进行农村经济金融改革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到对于当地区域农村企业作用的发挥,保证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健康持续性。一般情况下,农村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企业通过调查当地政府职能部门所采取的利率变化政策,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产业布局。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可以响应当地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有利于当地区域经济在政府的指导下有序进行。与此同时,通过对这些优惠政策的利用,有助于农村企业把握好自身发展初期的优势,并在农村范围内形成带头作用,促进当地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农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好当地的特产资源,将原本闭塞的农村经济盘活,为农村经济走出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当地的农村企业能够做大做强,很容易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形势的持续性得到改善。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企业开始重视到对于先进信息技术的引进,这些都为农村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农村企业的做大做强,也会形成对于当地经济的反哺作用,进而在当地区域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促进当地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最后,当地政府职能部门通过在区域范围内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农村企业,有助于形成本地区域的自主品牌,这样就很容易在市场范围内形成竞争优势,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影响农村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

2.1影响农村经济机构资源合理配置给优势农村企业的因素

农村的经济机构在进行资源配置过程中,都会充分考虑贷发放贷款资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贷款资金是否会产生足够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本身就相对比较弱势,这就导致农业金融机构在进行资金评估的过程中,往往会认为大部分的农村企业不具备贷款资格,这就严重影响到了农村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难以发挥出农业金融机构的作用,这也间接制约了我国农村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普遍存在大量外流情况,农村资金的城市化趋势十分严重,通过这一现象就可以看出,我国的农业金融资源得到的帮助力度相对来说较低,这就限制了我国农村企业得到经济支持的道路,从而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农村企业难以得到足够的资源支持的实际情况,就需要对现有的农村经济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让有限的资源调动到合理的区域。具体的来说,就是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重视对于农村企业的扶持,杜绝资金外流现象的发生,为农村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2.2影响农村企业贷款难方面的因素

首先,在农村企业进行贷款过程中,农村经济机构的贷款机制对于农村企业实际的需要调研程度不够,往往存在着科学性不足和灵活性欠缺的问题。目前,在农村企业进行贷款过程中,往往只是根据制定出的基准利率进行对贷款机制的研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往往不根据农用项目的不同区别进行贷款方法的制定,难以有效地体现出贷款机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也制约了我国农村企业发展的多样性,也间接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在后续的农村企业贷款过程中,要对农村企业所从事的经济行业进行调研,并根据国家的相关规章政策,保证农村企业的合法权益。其次,在农村企业贷款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竟争能力不足的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村信用社的布局分布不够合理,在进行设置的过程中,一般按照乡镇区域来进行设置,一个乡镇只设置一个农村信用社。与此同时,由于农村的金融活动相对较少,大部分国有商业银行都没有在农村市场设置相应的办事机构。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企业想要进行贷款,难度相对较高。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加大农村企业的经济扶持力度,解决农村企业贷款难问题。

综上所述,在进行农村经济的研究过程中,为了保证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充分重视研究的各方面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农村经济发展策略的制定,并以农村企业的作用以及遇到的发展制约因素为研究突破口,完善现有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作者:陈晓燕 单位:甘肃省通渭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第三篇:农村经济发展三农问题研究

【摘要】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尤其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近些年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农民收入有所提高,农业产量不断增长,农村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有关的“三农”问题仍有许多需要解决之处,本文主要就当前“三农”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农村经济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三农农村经济;问题;对策

一、我国“三农”问题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得到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虽说金融危机确实对我国的整体经济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但对我国的农村经济来说却起到了很好的刺激激励作用。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农业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否则发展的很可能就是所谓的“泡沫经济”,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内在的力量。农村经济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些年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还存不少的问题。具体来说:一是在农业方面,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仍然比较落后,科技投入不足,相关的基础建设也不够完善,而且粮价浮动较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在农民方面,农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知识型农民过少;三是在农村方面,农村管理相对落后,仍然易受传统不良管理思想的影响,农村面貌还需进一步改善。总而言之,“三农”问题仍然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仍然需要大力解决,与城市发展相比,城乡之间的差距还在不断扩大,这些都极大的影响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面貌的更新。

二、发展农村经济的几点思考建议

(一)加强农业投入,促进农业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是重中之重,需要在以农业增收为主导的目的下调整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结构,发展多元化农业生产。在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中,对农业发展的把握往往是依据经验而进行的,因而对农业的未来收入预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现代化背景下,农业的发展可以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得到快速发展。具体来说,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首先应了解市场需求,通过对需求的了解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在农业发展中不仅要关注量的提高,同时更应该注重的是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另外,农业的发展结构的调整既要兼顾精细化的产品生产又要注重规模效益与品牌建设,通过多渠道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和受益者,农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农民素质的提高。政府各个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教育农民,具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强农民法律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交易都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因此司法部门要发挥自身作用,定期向农民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二是增强农民科技意识。应充分通过各乡镇事业服务中心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农民提供科技种植知识,通过专家讲座、组织参加技术培训等方式,对他们进行科技培训,增进农民的农业科技知识;三是强化农民市场观念。通过各种渠道引导农民利用互联网等资源获取市场信息,把握市场行情的情况下进行农业投入。提高农民素质不仅有利于农民自身发展,而且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从而实现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

(三)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面貌

农村发展经济的条件不足,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尤其要在资金投入上予以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发展农村经济政府可以从两方面加大管理力度:一是转移农村劳动力。不同区域农村经济情况的发展是不同的,因此中央政府需要在宏观政策上进行引导,地方政府则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形积极调配技术人才,合理划分农村劳动力资源,将合适的人安排的合适的岗位上。此外,地方政府还应注意人才的引进工作,通过各种优惠和鼓励政策吸引大学生投入到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去;二是引进资金。中央政府也应在二次分配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资金支持。此外,也应注重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引导社会企业团体等将信贷资金投入到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另外,农村经济的发展还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的支持,因此还应注意从公共设施、教育、医疗等方面入手,在促进农村总体发展的基础上更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而改善农村面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接受足够的资金投入与支持。农村经济的提高与发展可以从“三农”问题着手,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完善农村管理等方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作者:周润东 单位:广益中学

参考文献

[1]杜瑾.新中国三农出路的探寻历程与当代困境的破解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

[2]任庆伟.政府行为视角下的“三农”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3]刘广栋.基于“三农”问题的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

[4]吕静.浅析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来发展农村经济[J].农家顾问,2014.

第四篇: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土地流转

[摘要]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实行土地责任承包制度以来又一成功的创新,是农村土地责任承包制度在市场经济上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是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因此,解决好土地流转问题对农村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本文就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为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土地流转;农村经济;土地制度

土地是农村农业发展的最基本生产资料,更是农民继续生存的基本保障,因此,土地制度和土地流转机制的完善程度、合理程度、科学程度以及是否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是否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农民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1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1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首先,在部分农村地区,有些农民认识到农耕的经济效益不如外出打工,因此选择撂荒耕地资源,而土地流转的实施,可以有效的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其次,在一些农村地区,农户与农户之间的耕地划分不合理,甚至出现“你的套我的,我的围绕你的”的镶嵌型土地,造成农作物播种或收割时,难以实现机械化作业,耗费人力、时间。而土地流转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可以满足大规模机械作业的要求,提高效率与收益。再次,随着城镇化的建设,农村地区进行改革,乡下的农民搬迁到镇上,导致难以较好利用耕地。因此,只能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给一个或几个农户进行集中管理。

1.2促进农民增收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土地流转后,往往可以实现一家农户拥有大面积的耕地,因此,农户可以进行高收益的特色农业种植。还可以实现现代化的大棚种植,提供给市场反季蔬菜水果,增加农民的收入。

1.3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技术、先进管理理念支持

农村土地流转后,大户们得到大面积土地,为了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大户们也要相应的对土地投入一定量的资金,为了更好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或农畜产品的产量,大户们也一定要寻找并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且要引进先进的土地管理技。因此,这从侧面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2我国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思想封建、落后,不能在思维上进行突破,不能在工作时进行创新。不仅如此,很多农民思想保守、认识不到位,不希望进行土地流转。另外,再加上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深刻甚至存在偏差。

2.2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导致农民与农民之间的土地流转缺乏相应的手续和有效的保障条例,进而导致流入户与流出户矛盾不断。

2.3行政强制行为

农村土地流转应该本着农民自愿、自由的原则,然而有些领导干部,追求业绩或政绩上的突出,为了连成大面积的土地,强迫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严重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

2.4欠缺农业保险制度

有些农村的地理位置不优越,甚至多发生霜冻、洪流、干旱等自然灾害,农民出现经济损失的风险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应与保险公司签订相应的保险合同,在合同中详细列出各种由于自然灾害发生时所应得的赔偿,尽可能的减少农民的利益损失。但实际上,很少有农民参与了农业保险,在出现灾害时只能一力承担。

3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对策

3.1提高认识,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重视职业教育学校在农民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对职业教育学校制定一定的任务要求并敦促其完成。职业教育学校应为农民灌输正确的农业科学知识、法律知识,努力开拓农民的知识视野,使农民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农民学会观测市场变化,逐渐改变农民的思维模式,拓宽农民的思维广度,使之认识到土地流转的巨大好处。

3.2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加强管理

严格遵循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必要时要出台相关法律文件进行管理规范,明确地指出土地流转的期限等。同时,要努力建设农村,加快农村改造,出台有利于农民增收、能保障农民收益的政策。最后,还应对农民进行法律教育,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指导农民走正确的土地流转程序。

3.3强化土地流转服务机制

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首先就要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提供优良的服务环境,允许并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其次,要开创良好的土地流转平台,培养一流的流转中介人才,建立、扩大服务组织,开展一系列能帮助农民了解土地流转优点、掌握土地流转程序,并且能指引农民进行土地流转、解决农民落后思想问题的服务活动。另外,要坚决维护好农民的利益,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健康发展。

3.4树立法治观念

在农村地区,大部分土地流转均属于口头流转,书面流转方式较少。大部分农户进行土地流转时未签订书面合同或协议,只是以口头协议方式进行。即便少数流转土地签订了书面协议,但协议形式不规范,内容非常简单,容易造成农民的利益损失。因此,应该加强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保证农民都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冲突。

3.5积极出台土地流转保险制度

在农户与农户或农户与农业公司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时,由于保险制度不健全,导致合同存在较大的风险,无形中损害了双方的利益。因此,建议有关政府部门积极出台有关土地流转的保险制度,努力保证土地流转安全、顺利进行。

结语

综上,只有明确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对农民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切实为农民考虑,才能更好地实现农村土地流转。

作者:许智伟 单位:福建省光泽县鸾凤乡经管站

参考文献

[1]孟宪玉.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古牧地镇农村经济持续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6(6)

[2]杨秀阁.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J].山西农经,2015(10)

第五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法人制度必要性

完善法人制度,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建立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着重要意义。民法总则对法人制度的基本规范,将对深化农村改革及制定完善相关涉农法律产生重要影响。

一、改革开放催生我国法人制度的建立

赋予特定组织以法人资格,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法人不是凭法律技术拟制的抽象物,而是对具有独立民事权利能力、独立行为能力、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民事主体的法律认可。从国外及我国法人制度的立法实践看,每一种组织在法律赋予法人资格之前,在经济社会中早已被采用。由于各类组织形态总是不断地被创制出来,法人制度也是在动态中逐步发展完善的。旧中国民法中引入法人制度,最早是1930年制定的民法典。新中国民法中引入法人制度,则是在改革开放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先是农村,继而在城市拉开了改革开放序幕。改革开放使经济社会出现生机,商品生产、经营、流通、城乡发展等经济建设领域日渐活跃,伴随而来的是民事纠纷特别是经济纠纷大量增加。在这种背景下,需要通过立法对经济社会活动中的民事权利主体、权利义务以及相关责任等作出法律规范,提升依法管理能力。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要加快推进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并将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明确要求“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在此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修改了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专利法、婚姻法、继承法等一批调整规范民事关系的法律,并于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民法通则采取列举方式规范民事权利主体,既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也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以及个人合伙、企事业单位联营组建的经济实体等。在法人制度设计中,以法人所从事的业务活动为分类标准,将法人划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四种类型。民法通则关于民事权利主体的设计,客观反映了当时城乡各类经济主体的实际发展情况,顺应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为建立符合国情的法人制度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改革深化推动我国法人制度的完善

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新的法人主体形态亦应运而生。比如,随着事业单位改革深化,事业单位法人类型将会分化;新型合作经济在探索中发展,农民专业性合作社、社区性合作社以及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将使合作社法人类型呈现多种形态;民办医院、民办学校、民办养老机构等民办非企业单位,各种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财产集合,也有归类定位、实至名归问题。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地位;1998年国务院制定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明确社会团体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性质;2004年国务院制定了《基金会管理条例》,明确基金会为非营利性法人。合作社法人的设定,是一次成功的立法实践。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前,由于没有关于合作社民事主体资格的规定,合作社登记混乱,有些在民政部门登记为社会团体法人,有些在工商部门登记为企业法人,或仅在农业部门备案。在民政部门登记不能从事营利性活动,在市场交易活动中没有主体资格;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费用、注册资本、各种税收使合作社不堪重负,由于登记为企业法人,给政府扶持造成一定困难。确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地位,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立法的一个关键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什么性质的组织,是否具备法人资格,当时认识很不统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改革后新发育的经济组织,在国外有着上百年历史,但在我国却是新事物。这个组织类型,既与“一大二公”时期的集体经济组织有本质区别,又有别于公司制企业和社会团体。与公司制企业的区别,主要在于劳动与资本在组织中的地位和权利不同,由此派生出投票权和收益分配依据不同。按照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定义,“合作社是自愿联合起来的人们通过联合所有与民主控制的企业来满足他们共同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的需求与抱负的自治联合体”。合作社以开放的社员资格、民主管理、盈余按惠顾额返还的基本精神为原则。合作社是人的联合,主体是社员,公司制企业是资本的联合,资本在组织中居于主导地位;合作社对成员不以营利为目的,对外营利也是为了成员的利益,公司以谋求资本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并将获得的利润按股分配给股东;合作社实行社员民主,一个社员不论拥有多少股份,都只有一票的权利,公司实行资本民主,股东地位取决于出资额,股东对公司的管理控制权和利润索取权取决于其持股额多少;合作社按照社员交易量或惠顾额进行收益返还,公司按照出资额或按股份进行分红。如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界定为企业法人,其治理结构和运作机制显然文不对题。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别于社会团体,主要在于能否从事营利性活动。社会团体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不能从事营利性活动,依章程开展活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的合法收入,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不得在会员中分配。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界定为社团法人,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害无益。农民专业合作社立法没有拘泥于当时民法通则中的法人分类约束,从实际出发,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类新的民事主体予以认可,赋予了法人地位,这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一大亮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地位确立后,在发展规模、业务范围、规范管理等方面都有质的提升,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立法,是发展市场经济与同步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成功实践。可以看出,我国的法律或行政法规为新生的民事主体始终敞开着法人制度的大门。

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呼唤法人制度再亮绿灯

法人制度是民事基本法律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如何使法人制度适应当前和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仍是立法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单纯以营利性为标准划分法人类型,可能会收窄农村地区民事主体资格的范围。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目前,家庭经营、企业经营主体在民法总则草案稿中已有体现,但合作经营、集体经营等经营组织形式还没有对应位置。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到2016年6月底,全国已登记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66.9万家,出资额3.77万亿元,入社农户10384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42.7%。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互助性经济组织,依法登记并取得法人资格,合作社对由成员出资、公积金、国家财政直接补助、他人捐赠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并以上述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现在的民法总则草案稿,只提出合作社在登记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法人登记,没有明确合作社的法人类型。现实中的登记情况是,有些合作社被划为“企业法人”类型,有些被划为“其他机构”,比较混乱。二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我国宪法及相关法律中都有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规定。宪法第17条规定,“集体经济组织在遵守有关法律的前提下,有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物权法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业法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依法管理集体资产,为其成员能提供生产、技术、信息等服务,组织合理开发、利用集体资源,壮大经济实力”。目前,全国24.8万个村建立了村社分开的集体经济组织,今后将呈扩大的趋势。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带有浓厚的历史印记,它的基础是“一大二公”时期的生产大队或生产队,农村改革后又成为“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载体。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正在进行着股份合作制改造,其社区性和股份封闭性兼有性的特征,使其成为体现集体所有制特征的一类新型经济组织形态。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类民事主体的归类,在国内外民法教科书上找不到对应答案(有的国家描述为村社所有制),只能从实际出发,区分其与其他组织的差异并赋予法人资格,让集体经济焕发活力。当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长期游离于市场经济边缘,或者说只有一只脚迈入市场经济门槛,既有自身改革步履蹒跚问题,也有法人资格认可问题。三是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目前全国36.5万个村由村民委员会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村委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一,承担管理集体土地、山林、草原等资源以及其他财产的经济职能,也承担兴办集体公益事业和办理公共事务等职能。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的资源性和非资源性资产数量巨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农民集体拥有的土地面积达66.9亿亩(含耕地、林地、草地),非资源性资产总额2.6万亿元。既是自治性的社会组织,又管理资产资源发展经济,自治性、营利性与公益性兼有的组织特征,是法人制度设计中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但绝不可忽略不计。

四、建立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包容性法人制度

思路一:在民事基本法律中采取列举式设计,辅之专门法规范首先,民法总则只明确获得法人资格的一般规定,包括设立人、设立基础、设立行为的合法性、有必要财产、有章程规定、有组织机构及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符合上述基本条件的组织,即可取得法人资格。不具备上述基本条件的,属于非法人组织。其次,对法人分类不作排他性规定,留予专门法规范。民法通则已实施30年,其规定的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已被社会认可,可在此基础上完善其他主体的法人资格。符合条件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依法取得法人资格;社会团体经依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依法成立的合作社取得法人资格;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行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委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取得法人资格;等等。在民法总则作出原则性规定的基础上,相关法律再予细化。如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范合作社法人,对于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行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委会,在民法总则中留出空间后,再通过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或条例具体规范。这样,民法总则解决法人资格的一般性规定,专门法规范不同法人类型,相互补充。设立法人有些需要核准设立(许可),有些需要命令设立(如机关法人和部分事业单位法人),有些则可实行准则主义,都留予专门法分别处理。思路二:分层次确定法人类型法人理论和分类原则是学习国外的,但1986年的民法通则结合中国实际有创新。今后的立法实践,仍需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再创新。可将法人分为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两个基本类型(这里的社团法人与民法通则中的社会团体法人不是一个概念),同时明确公法人等特别法人类型。社团法人以人的集合为成立基础,具体包括民法通则中的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增加合作社法人等;财团法人以捐助财产为成立基础,主要包括各类基金会等(也可以命名为目前草案稿中的捐赠法人);公法人是一种特别的法人类型,主要从事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依照法律或行政决定成立。社团法人、财团法人(或捐赠法人)、公法人,成为法人分类的第一个层次,三类形态是平行的。第二层次是对法人具体组织形态及争议较多的社团法人进行再分类。分类以是否具有营利性为标准,财团法人以公益为目的,公法人以行政管理为目的,不必二次分类。社团法人中以营利为目的,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划为营利性社团法人;社团法人中以公益为目的,如公益性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及服务类中介机构等,划为公益性社团法人;既有公益性也有营利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划为中间性社团法人,社区性合作社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行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的村民委员会等,作为中间性社团法人中的其他两类形态。有观点认为,财团法人(指基金会及慈善组织等)与社团法人的区别日趋模糊,区分的法律意义日趋衰微,理由是财团法人中有人的参与,社团法人中亦有大量财产,无法分清,故不宜用此概念。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的区别,如果纠结在社团法人中也有财产,财团法人中也有人上,就把问题表象化了。两者的明显区别在于:一是社团法人中的人指股东、会员、成员,并享有相关权利,没有股东、会员、成员,社团法人就不复存在;财团法人中的人只是管理人员,人员更迭不会影响法人的存在。二是社团法人有营利、半营利半公益、纯公益三种类型之分;财团法人专做公益,只有一种情形。三是社团法人做公益,在我国主要是行业协会、服务类中介机构等,主要靠人的服务;财团法人做公益,主要靠捐赠财产。当然,最根本的区别,还要回到人的集合与财产的集合的区别上。

总之,无论从我国法人制度的发展还是国外法人制度的演变看,法人制度都带有强烈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包容性。法人制度需要能够容纳不断出现的新的民商事主体,否则将会压抑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生机。如果某类组织有存在资格、活动资格和经营资格等,但无法取得法人资格,这是令人费解的事情。科学的法人制度设计,应是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包容性强的法人制度。

作者:刘振伟 单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

第六篇:供给侧改革农村经济发展探析

[摘要]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寻求经济发展的思路使我们再次聚焦“三农”。通过对皖北农村调研分析,农村在产业结构、土地流转、规划建设、投资消费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需要政府转变观念,从供给侧的角度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农业发展提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培养农村人才、改善民生福利、建设美好乡村,推动农业有效投资和消费,实现农村经济持续繁荣。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三农经济;皖北农村;新农村建设

2015年我国经济增速为7.0%,今年预计为6.5%,表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暂时告一段落。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都呈现下降趋势,调结构、转方式、促增长成为当下的关注点。如何促使经济回暖增速,人们再次将目光转向于能广泛拉动投资和消费的“三农”领域。[1]三十年前,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使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继续做好农村经济这篇大文章,就会为我国经济走出困境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因此,深化农村供给侧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智慧农业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皖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透视

(一)农民家庭收入逐年增长,打工收入贡献较高

皖北农村经济总收入近年来在不断增加,主要农产品产量及贸易量逐年提升,机械化生程度不断提高。但农村经济结构仍以种植为主,二、三产业所占比例较小,规模产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速度不快。从阜阳市统计局统计信息网公布的2010-2014年阜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信息,就能够看出皖北农村发展的现状。[2]以阜阳农村一个“六口之家”2014年的收入构成看:全年各种农业现金补贴合计为800元,粮食收入约12000元,外出打工收入约50000元,加上其他收入,其年收入为63000元。农村家庭较以前富裕了,农业性收入增幅不大,收入贡献最大的来自非农务工。阜阳外出务工的有260多万人,打工收入支撑着农民的基本开支。

(二)农村消费模式单调,投资生产积极性不高

在皖北,农民家庭的年消费支出根据家庭情况及需求不同差别是很大的,高支出的家庭每年可达30-40万,低的大约3-4千元左右。巨大的差别主要源于惯常性的大额开支和日常较少消费所致。这种惯常性的大项开支主要是“婚丧嫁娶”和“翻盖楼房”,其次是“年节消费”,再次是购买家用汽车和农机设备等。普通家庭的经济收支和消费大致相当,主要是维持日常生活开支。从现实情况看,农村平时的消费量和消费水平都很低,特定时期的集中消费和非理性消费突出,喜好攀比“讲排场”比阔气,易造成资源的浪费。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利益链条,大多数人不愿投资创业发展,农村吸收社会投资能力不高。尽管地方出台了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植大学生、企业界等社会力量到农村创办经济合作社,创办家庭农场和乡村企业等,但总体而言,由农民直接创办投资的企业比例不大,且规模较小。

(三)农村宅基地来源多样,农民建房无序不经济

农村宅基地的来源,有的是根椐“一户一宅”制度由祖辈继承而来;有的是在农村土地承包时由原“生产队”预留的宅基地中分配的;也有的是农户占用可耕地“自行解决”的。农村宅基制度几十年来没有变化,而农村人口数量与构成却在变化。农村农民的宅基地表现出复杂情况,既有一户多宅的现象,也有有户无宅基的情况;单户住宅也大小不一,房屋建设也五花八门,新房旧屋并存、平房楼房交错,甚至出现“空心村”的现象。农民翻盖新房相当一部分是刚性需求,但乡村规划没能同步实施。在建房问题上部分农民有多重考量,其中等待观望者居多。部分急于结婚用房者,或者在宅基地上或者在承包地上盖起楼房。新建的房屋面积都很大,多达几百平米甚至上千平米。年轻人外出者居多,不少农户用一层空两层,甚至常年闲置。一些在城里购房者,农村房子常年空闲,半数以上的住宅利用率很低。

(四)自然村庄布局散乱,农村建设欠缺个性特色

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点在于生态和文化建设。《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提出了“统一规划、城乡互动、区域协调”的要求,采取联点成片、连片串线、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引领和带动全省新农村建设。计划到2016年底,4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20年,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3]。走访皖北农村可以看到,许多村庄建起了楼房,村与村有水泥路相通,村内有小超市,学校、诊所、还有网络电视等,农村的面貌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布局上看“试点镇和示范区”规划有序,而其他区域则步调不一有点散乱。村庄建设色调单一,缺少风情文化特色,与江南城镇建设相比明显滞后,距离农民的追求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定位还有很大差距。

(五)社会治理风险在积累,多项民生需求亟待改善

皖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一半以上外出打工,条件好的举家出行,留下的大都是老弱病残的“386199部队”。农村缺少青壮年劳动力,既限制了本地的农业生产发展,也给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了许多隐患。有些村庄基本不再饲养耕牛等大型家畜,晚上村庄一片漆黑,缺少了往日的生机和活力。外出打工的人最担心的就是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妇女和孩子,他们群体很大,民生需求很多。妇女责任更大,幼子要抚养,儿童要上学,病人要照顾,庄稼要打理,除了生理的需求,还有心理的期盼。农村的教育条件、医疗条件、养老条件不足,基础设施很薄弱,这都增加了外出人员的心理负担。

二、当前制约皖北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成因分析

(一)城乡分工的二元体制是农业落后的历史因素

历史形成的城市经济以现代工业生产为主,农村以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为主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稀缺的自然资源配置偏向于城市,大量的农副产品以优惠价格提供给城市居民,城市的消费水平高于农村,城市的发展动力强于农村。农业落后,农民收入低,这是历史的原因造就。当下一些农民进城打工使“钱袋子鼓了”,不是因为农业经营所得,而是打工收入的“贡献”。

(二)现代农业程度不高,农业发展增速较慢

皖北传统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并存,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与大工业大企业相融并轨。农村经济结构仍以一产为主,二、三产业比例较小,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速度不快,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大型农机农具,被条条块块隔裂的耕地及窄狭的小道所阻挡。分散的经营模式限制了现代化农业生产机械的市场需求。皖北“土地流转”和“农村经济组织”发展水平不高,吸引“外来创业、返乡创业、投资农业”的能力不强,近年来农业增值徘徊不前。

(三)农村社保水平较低,主动投资兴趣不大

农业生产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生产和收入不稳定,客观上求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应与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当,而事实情况却相反。现在,农村养老保险难以真的解决养老问题,“生儿育女防备老”,农民攒钱主要是为了“娶新娘、盖新房”,依靠“家庭养老”。农业生产方面的社会保险保障很不充分,靠天收入成分大。所以农民要防老、防病还要防灾。这也成为农民“有钱不敢花”,也不愿投资的客观原因。

(四)宅基地权属不明晰,城乡建设规划不统一

农民的房屋及地上建筑物基本上没有产权证,村民因人而异在自己的宅基地上自建房屋。农村生活的基础设施较弱,也缺乏配套设施体系。现实产生的问题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产权使用、宅基地归属等,这都增添了农民的困惑和烦恼。中央提出城乡协同发展的政策和要求,但是,城乡协同发展的规划不明晰,市、县、区、乡、镇之间也没有个科学的可操作方案,基本上各自为政搞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只“新在房屋”上,实质方面没有更新,原有的“生产发展难、观念更新难、技术推广难、群众组织难”的问题[4]没有根本解决,城乡一体化和美好乡村建设任重道远。

(五)农村劳动力缺乏,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

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老弱病残者留守农业。导致农业人才匮乏,家庭养老、病者医疗、儿童教育、幼儿抚养等民生问题亟需解决。很多青年农民看不到农业的发展前景,没有扎根农村发展农业的志向。在农村新知识、新政策传播的同时,一些丑恶陋习、封建迷信也在蔓延,这对新农村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消极不良的影响。一些农村基层支部成员老龄化,新人更替慢,人员思想僵化,组织战斗力不强。还有些偏僻落后农村,农民信教不信党。

三、深化农村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提速发展的基本思考

当前要促使农村经济再度发力,必须激发农民的动力和农业的创新力,要在农业管理体制上深化改革[5],促使农业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有机组合,推动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

(一)改革农业经营的体制机制,为农民身份转换提供选择方案

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促使了我国农村经济长期的快速发展。然而随着个体家庭承包制能量释放的完毕,农业发展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徘徊局面。走出这个低谷需要从“统”的方面进行改革,改变当前农村分散经营的现状,走规模适度经营的发展之路。为此,既要设计和提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体制机制,又要为农民身份转换提供选择方案。一个是农民市民化,二是就近城镇化,三是农村新规划。农民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进入城市成为市民,进入城镇成为社区居民,或留在规划的新农村成为村民。这样的方案设计有助于让农民主动出让承包土地、宅基地等权益,提供了选择性的制度条件。农民身份的转换可以激活其潜在的创新力,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

(二)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大力发展现代智慧农业

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不在于农民的外出打工,其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的现代化。为此,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就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步伐,发展规模经济和现代智慧农业,通过大机器和高科技的推广应用,能够较快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6]。现在皖北的土地流转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要求。这就要求政府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对农民的土地和宅基地确权颁证,依法保障农民的权益,使其吃上定心丸。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农业管理人才,提升农业发展的智能化水平。让身在城镇的居民安心投资创业,让留在乡村的人不离开土地而成为农民工人。这样既提高了农村土地的利用率,又提高了农业抗风险的能力,也促使农民的收入持续增长。

(三)挖掘弘扬传统文化,投资发展生态旅游农业

周末及节假日大批量游客出行所形成的黄金周、黄金游,需要我们投资打造生态旅游业。皖北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尚未充分发掘和利用,既有管子文化、老庄文化、姜尚文化等传统文化,还有“四九起义”、“刘邓大军指挥部”等许多现代红色文化,也还有许多民间工艺、传统杂技和特色饮食,这些既是我们的民族文化魁宝,也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天然优势。但是我们现在利用的还很不够,这就需要我们发掘整理文化传统史料,大力发展饮食文化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要融入四化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将文化景点和旅游景点结合起来打造,以绿色发展的理念为引领,吸引各方资金和人才,投资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特色饮食业和现代旅游业。绿色协调发展的结果,必然激活农业,美化农村、富裕农民,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四)整合规划民宅布局,打造宜居亦景的特色民居

土地是稀缺资源,浪费了就不可再生。一部分农民成了城市居民,但是大部分还要留在农村,必须要有自己的安居处。现在的农村房屋虽然是楼房,但是风格大都一样,灰白相间没有特色,这与农民心中的追求,与现代新农村的发展规划相差甚远。如果拆掉再盖就是浪费资源,也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显然,政府预先做好前期评估规划,科学实施远期住房发展纲要计划是非常必须的。这就要对传统自然村进行整合,对宅基地进行置换调整,因地制宜选点布局合理规划,结合生态旅游和文化传统,注重风土人情文化品位,建造宜居亦景的特色建筑。既有保存价值,又有升值空间,这样的新农村、新民居才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投资力。

(五)打造民生福利工程,降低消除社会治理风险

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妇女、残疾和孩子是农村社会的弱势群体,也是进城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他们需要关照和支持。要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大力兴办民生福利工程,建老人院、托儿所、福利院、寄养院、乡村医院等,这就需要政府做好规划和投资,同时吸收农民投资,这也是他们的意愿,因为这对他们更加有利。打造福利民生工程,既解决了农民的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的社会难题,又创造了农村新的服务行业,解决了许多农村人的社会就业问题。同时解除了外出打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大大降低农村社会治理的风险因素。诸多民生福利工程建设,政府要担当投资主体,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如此就能为农村稳定增值,为农业发展造血。这项民生福利工程在皖北还是薄弱环节,亟待我们大力发展。

(六)传播普及大众文化,培育造就现代农业经营者

富裕美丽的现代新农村,不仅有物质层面的丰富,还要有精神生活的富足,这就要积极传播现代科技文化,传播当代马克思主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农民逐步理解和掌握“互联网+”农业的真正含义。农民只有学习和掌握了先进技能,才能成为现代农业的管理者经营着,才能主动去除封建陋习和不良习惯,相信支持中央政策,不被宗教教义所左右。只有实现农民思想上的进步,观念上的更新,才能规避各种风险,农村才能重新迸发出新的活力和新的希望。现在这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没做好,为此,在推进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积极传播主流文化,让互联网下乡,让科技惠农,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建设美丽和谐的新农村。

综上,我们要直面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深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制,推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吸引农民主动投资智慧农业,参与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培养提升农民的经营管理技能,让农民再次积极参与农村改革,使农村这个巨大的市场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因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7],富裕农村方能确保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繁荣。

作者:钱纯海 朱宗友 单位:中共太和县委党校 阜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安邦集团.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容忽视[EB/OL].财经网评论,2014-10-17.

[2]阜阳统计局.统计公报[EB/OL].阜阳统计信息网,2014-04-03.

[3]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R].皖政〔2012〕97号文件.

[4]佚名.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EB/OL].百度文库,2014-04-25.

[5]程恩富.协调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EB/OL].中国经济网,2016-03-15.

[6]程必定.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C].中国区域经济学年会论文(2013).

[7]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N].郑州日报,2013-12-25.

第七篇:土地规模经营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摘要:

笔者分析和政县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结合全县的实际情况,概括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农村经济;发展;机制;和政县

和政县位于甘肃南部,距省城兰州100公里,州府临夏市25公里,与甘南州合作市毗邻,内有兰临高速公路、和康公路、合和公路三条重要的交通运输线,全县辖5镇8乡122个行政村,3.85万农户,总人口21.3万人,少数民族12.2万人,占57%,耕地面积38.38万亩,2015年农业总产值仅有5.55亿元,人均纯收入不足4000元,贫困面达8%,全县尚有文盲人口0.43万,占总人口的2%,农业经营形式主要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新型农业社会组织正处于培育和发展阶段,全县注册各类合作社297家、家庭农场20家,流转土地6.5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7%,农业加工企业一共34家,大型加工企业只有5家,和政县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县。党的十八大以来,和政县农村经济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受自身特点制约,至今农村经济发展步子不快。究其原因:一是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经济总量小;二是生产机制创新不够,生产规模小,优势产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三是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小;四是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低,生产力落后,尤其是劳动者创新意识差;五是公共基础设施落后,难以吸引外来资金,扩充经济总量难度较大。和政县人文地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同其他县市的差异性,要想促成和政县农村经济大的发展、质的飞跃,必须按照“深化改革抓流转,优化服务强基础,突出特色育产业,引进企业求效益,创新机制促提升”的基本思路,遵循“规模化流转、农场化生产、企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着力实施以下五大战略,不断创新机制,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一、确立流转土地战略,整合土地资源

要遵照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做好宣传鼓动和政策引导,明确土地责权关系,鼓励农民出让土地使用权,对承包土地合理流转,让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统一经营流转土地,不断整合土地资源,形成土地的规模优势。为了顺利促进土地合理流转,注重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搞好土地确权工作,县上成立土地确权领导小组,制定《土地确权实施方案》,由农牧局牵头,对全县范围内的土地进行一次普查登记,以承包地和宅基地为主要内容,准确有效,做好现行土地确权工作;二是坚持土地出让“三原则”,即依法原则,要依照《农业法》《土地承包法》《土地流转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政策规定,坚持原则,规范操作,重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自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阻碍农民流转土地,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有偿原则,土地流转的条件和补偿完全由农民与受让方自由平等协商,流转的效益归农户所有,充分调动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三是土地流转方式要灵活多样,按照《甘肃省土地流转办法》,积极采用“转包、转让、租赁、入股、置换”等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土地,把土地流转尽量放开、搞活,讲求“开绿灯”、高效率,达到合理合法,行之有效的目的;四是县经营管理站要强化工作职能,全权负责土地流转的政策解答、土地调查、协议签订、登记备案及合同仲裁等相关工作,确保土地流转健康运行,不走样、不出差,切实为土地流转做好全程服务。土地的流转要转变观念,打破常规,彻底改变独户经营、单打独斗、效益低下的现状,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二、坚持模式创新战略,建设新型农民合作组织

以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为基础,组建农民合作社,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制的有效途径。和政县要抢抓政策机遇,将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培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采取得力措施,积极稳妥推进“家庭农场+合作社”的产业发展模式,着力提高农业产业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一是要加快家庭农场的建设步伐。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规模较大、相对稳定、专业化生产、以家庭劳动力为主、进行工商注册五大特征。在经营主体的培养上,要把家庭农场的建设确定为当前的主攻方向,与和政县的产业发展相适应,以示范性家庭农场建设为抓手,建立以种植、养殖、林果、蔬菜生产为主的家庭农场。二是要重视农民合作社建设。农民合作社是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来实现成员互助目的的组织,具有经济互助性,拥有一定组织架构,成员享有一定权利,同时负有一定责任。要着眼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突出发展农民合作社这个重心,以家庭农场为骨干,组建更多更好的农民合作社。通过新型合作社的发展,集合众多家庭农场的分散力量,形成规模合力,在生产设备、技术力量、市场竞争等多个层面发挥“规模经济”的效应,化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土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实施倾斜发展策略。在农民合作社建设上,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清晰“分期分批、突出重点”的发展思路,立足优势资源,优先发展“和政辣子、双低油菜、啤特果、牙塘蚕豆”等家庭农场,精心培育家庭农场为主的经营主体,使和政一些“名、优、特”农产品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开发,大幅增加特色农产品的经济份额;四是政府要为社会合作组织保驾护航。特别要在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的培育上下功夫、出实招。在申报审批上放宽条件,降低门槛,进行快捷服务;在资金筹措上,坚持农户自筹与银行贷款、政府贴息、项目支持相结合,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在技术服务上,委派科技特派员,建立农业部门与经营主体的联系制度,及时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在农产品监管上,重视商标注册、产品认证、产地认证,坚持“三品一标”原则,进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化生产,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在保险机制上,积极参加农业保险,做到应保尽保,确实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防范能力。

三、坚持特色型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发展特色经济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硬道理。和政县要走出自身的经济之路,必须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经营主体,从加快农业、林业、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入手,在发展特色农业、特色林果业、特色畜牧业、特色旅游业上求突破、谋发展。在发展特色农业上,和政县南部达浪、松鸣、新庄、新营、罗家集五个乡镇,打好傅廷栋院士这张王牌,加大双低油菜的生产投入,重点建设大南岔河流域和牙塘河流域两个万亩油菜示范基地,城关、买家集、卜家庄三乡镇集中连片,抓好3万亩中药材长廊建设,卅里铺、三合两乡镇为区域,发展大棚蔬菜产业,做大做强“和政辣子”这个品牌,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双低油菜”“和政辣子”“中药材”产业化经营,使其在和政县农村经济发展中成为“龙头”产业;在发展特色林果业上,要巩固全县3.0万亩退耕还林成果,逐年扩大经济林栽植面积,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闲散地,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以88果品厂为依托,加大以酸巴梨为主的果品生产及加工力度,对蕨菜、草莓、等野生保健品进行深度加工,重点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拳头”产品;在发展特色畜牧业上,坚持牛、羊、猪规模养殖,以和政县正在实施的养羊大县项目为契机,大力推广暖棚养殖、青贮氨化、畜禽改良等高新技术,抓住“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大好机遇,建设高效型小尾寒羊、细毛羊繁殖基地,对“和政羊”“松鸣岩鸡”进行商标注册和产地认证,突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精深加工,努力将畜牧业培育成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发展特色旅游业上,以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部级地质公园、4A级景区松鸣岩、铁钩风光等旅游景点为引领,很好编制旅游线路,以旅游通道为主骨架,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建设啤特果、高原树莓及环保型特种养殖产业园,美化亮化旅游热线,发展观光农业,以旅游业为载体,开发竹柳编、民族首饰等旅游产品,要办好一年一度的油菜花节、“四月八”花儿会两个传统节会,积极承办中国原生民歌大赛等重大活动,全力推介和政、宣传和政,让旅游业这个“无烟工业”尽快成为拉动和政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四、实施以工促农战略,进行龙头带动

在农业经营体系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基础,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是经营主体,而产业化企业是经营性服务单位,也是农产品再升值的主要承担者,其作用巨大,意义非常。实现以工促农、龙头带动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把发展加工企业的着力点放在巩固提高和扩大增量上来。一是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使88果品厂、兰和粮油加工厂等现有企业稳固发展;二是要通过招商引资、银行贷款、项目支持、吸收股份等多种渠道,帮助甘肃泰祥养殖园建设项目、甘肃复兴后中药材加工项目等重大在建项目如期竣工,尽快投产使用;三是立足“畜、林、药、豆、油”优势资源,充分论证,严格筛选,新上一些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阔的深加工项目,如蚕豆加工厂、乳品厂、树莓加工厂等加工企业,不断扩充产业化企业增量,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做好“农企对接”,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后续服务,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龙头企业的发展,根据现代农业需要而定,要百分之百保证其可行性,在产业导向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自身资源为基础,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在布局上,要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培育相一致,形成合理的发展格局;在管理上,要重视引进技术、人才,把提高服务水平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营机制上,要坚持自主经营、资源共享,充分考虑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互利共赢、联手发展。

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像和政县这样的山区小县,经济后劲乏力,农业生产主体的作用发挥不明显,根本原因就在于经济发展环境未得到改善。为增强和政县经济发展后劲,必须优化发展环境,千方百计为农场化、规模化生产,积极创造条件。其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硬环境。经济发展,基础先行。和政县尤其要按照“小县大规划”的方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好乡村整体规划,争取财政“一事一议”农综项目,逐年硬化村社道路,主攻和康公路二级路建设、牙塘河循环经济园区道路建设、农电线路改造、人畜饮水等工程项目,实施好IFAD农业综合开发、区域农技站建设等在建项目,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户户通、通讯网络、农村能源供给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农村“水、电、路、信息”为主要内容,优化硬环境。其二,要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提高软环境。要按照产业发展的要求,对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农场主和合作社社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培训。一是与甘农大、农科院、农牧厅等科研单位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接受高新技术培训,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整合和政县师资力量,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县农广校的教学办学能力,让县农广校担负起农民培训的重任;三是突出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两方面,实施好阳光工程培训等培训项目,使农民群众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再就业能力有明显提高;四是组织致富能手到外地观摩考察,增长见识,丰富头脑,与发达地区形成良性互动。要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实,大力引导农民群众破除“等、靠、要”旧习惯,提高改革开放,勤劳致富的意识水平,营造农村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其三,要加大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优化林草业生态环境。专项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落实退耕还林方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荒山绿化、天然林保护、大搞“三田”建设、实施好GEF生态保护项目等方面,走建设生态平衡县的路子,实现农业、林业、畜牧业的协调发展,促进和政县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省有省情,县有县情,要使和政县走出农村经济落后的困境,必须着眼于现代农业发展,坚持以“创新机制、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为切入点,不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步伐。

作者:祁秀萍 单位:甘肃省和政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第八篇:农业政策农村经济发展分析

[提要]

农业政策的优化与调整能够有效地激发农民对于生产种植的积极性,促使农村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因此不难看出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这就要求必须对农业政策的调整与优化引起高度重视,从而使农业政策更加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本文分析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对如何优化农业政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

农业政策;农村经济发展;影响

基金项目: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研究项目:“金融驱动推进吉林省现代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项目编号:20150418060FG)成果。

一、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为了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系列的农业政策也不断进行完善与调整,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这方面来说农业政策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政策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首先,农业政策能够引导农村投资资金的流向,比如:国家通过减免农业税,农村中的财政收入逐步减少,而各项公共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就只能依靠国家财政支出,因此大量的国家财政资金的流向就主要是针对农村中的一些公共设施建设,如农村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农村基础水利设施建设以及培育新的产品品种等。而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农村生产环境,更有效地吸纳社会资金,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农业政策的调整能够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农村经济结构主要包括农村中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分配结构,农村地区根据各自的特点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建立不同的产业部门以及产业结构,比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等使原有的农业种植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农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促使农村产品产业结构逐步朝着专业化以及商品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会在部分农村地区形成规模化的农业种植并形成规模效益,因此也可以说农业政策的调整能够有效地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最后,农业政策的调整还能够有效地引导农村劳动力,随着我国各项政策的优化与完善,使农村农民的农业收入不断的提高,尤其在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以后,农村中的规模种植与生产不断增加,这就给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城市转向农村,不断增加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政策的完善有利于实现市场供需平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我国农村中农民是使用土地的主体,在农业种植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实现农业生产种植的最大效益,农民会自发的根据市场的需求,改进农业生产品种以及投入,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而在市场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农村农民又能够得到较高的收益,当然农民农业收入的增长需要依赖于完善的农业政策,才能够保证农民生产种植的收益。当然农业政策的优化与完善不仅能够促使市场的需求得到供求平衡,还能够有效地实现粮食安全问题,保证农村农民的收入,比如粮食购销政策,能够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对农产品进行合理的价格保护,当农产品出现剩余的情况之下,可以通过收购保护等措施,保证农民的利益,更有效地促使农民在生产种植上的积极性。通过对农业政策调整优化更能够激励农业经营的有效创新,能够有效促进产学研的协调发展,通过对农业的规模生产以及农产品的深加工等产业的发展,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业政策有效地缩小了城乡之间出现的贫富差距。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的贫富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给我国实施新农村建设造成很大的困难,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发展农村经济,然而自我国开放以来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出台了多种农业政策,比如减免农业税收等,有效地减免了农村农民的经济负担。虽然目前我国农村中的大多数农民仍旧处于温饱的状态,但是农业政策的优化以及调整能够有效地改善农民的生存现状,比如农业政策中的两减免三补贴的政策,不仅只是减免了农民的税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更由于各项政策的补贴有效地提升了农民的收入,再比如粮食、种粮以及农机具购置等补贴等,不仅增加了农民参与农业种植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进一步缩小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农业政策主要指的是为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以及农村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目标,由执政党或者是政府根据相关的程序制定并实施的规范性文件,农业政策具有时效性,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但是农业政策的制定是一项相对复杂且又系统的工程,受多种自然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即使我国根据实际国情不断完善与优化农业政策,也取得了很显著的成果,但是这些农业政策也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提升,逐步对以农产品流通以及乡镇企业发展为核心的农村政策进行改革,但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是很灵活,影响了农民种植生产的积极性,随后在20世纪90年代其实施的以粮食保护价为代表的制度政策,这虽然是为了保护粮食生产者而推出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农民对生产种植增加了一些信心,但是在实施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没有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因此也严重挫伤了农民对生产的积极性。在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为了解决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对相关的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两减三补贴的政策以及取消农业税、反哺农业的政策,在无形中加大了国家对农村建设的财政支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的增收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并不能够根本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

三、如何优化农业政策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政策的优化与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农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有完善的政策体系,才能够促进社会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优化农村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固发展。

(一)农业政策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首先,在农业生产种植当中离不开农民,而农民对生产种植的积极性又是农业生产种植的基础,农民作为经济人参与生产劳动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因此所推出的农业政策只有能够保障农民持久利益才能从根本上促使农民增强生产种植的积极性,也才能够使农民对农业政策做出及时的回应,从而实现最大化的效益以及利润,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强农业政策引导,比如可以根据不同的区域进行生产种植规划,可以以农村合作社的形式或者是个人大面积承包土地的方式来扩大农场的面积,为农业规模化生产创造基础条件,同时也能够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农民在生产种植中获得最大的利润,增强农民的积极性;其次,要完善与优化农业政策,引导农业财政资金流向,可以通过财务管理以及财务监督的手段等,保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科技开发等,从而使农业财政支出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最后,要逐步完善优化农业政策,增强农民参与科普知识教育的积极性,并要保障农业生产者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更好地参与劳动生产的积极性,同时要完善相关的政策吸引青年大学毕业生回到农村参与创业,从而使科技要素能够充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使农民获得最大的利益,激发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充分发挥农业政策的协调性,增强政策合力。

农业政策与外界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也可以说两者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不可分割,而且各个农业政策之间也是具有相互关系的。因此,农业政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一些变化,这也体现出了农业政策是具有时效性的。随着时间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原本协调的政策也可能会产生一些矛盾这就需要及时地对这些矛盾进行调整,以增强农业政策的协调性,增加政策的合力,从而使农业政策能够得到最大的效应。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对农业政策进行优化调整过程中就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注重各个政策之间的协调统一,首先可以通过完善户籍制度以及工业反哺农业等政策,有效地缩短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其次可以对土地使用政策进行完善,比如对建筑工业用地以及农业用地的调整,从而使粮食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得到调整,再通过对国家与社会的投入资金进行引导,建立长效农业投入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性发展,通过完善现代科技的引入机制等促使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更加的顺畅,在结合传统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产品的流通环节,使农业生产的成本降到最低,形成高效安全的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最后要优化完善农业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生态,使农业政策与生态环境有效的结合。生态农业也是农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生态农业主要是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结合科技成果,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改革,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共同发展的模式,可以促使农业产业与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相互结合,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比如:可以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在稻田中可以养鱼或者是各种不同作物进行兼种,同时可以发展农家采摘等实现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还可以采用绿色种植法,比如:可以采用物理除虫或者是采用有机肥等,保障农作物为绿色产品,促使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有效地缩减城乡之间的差距。

(三)发挥农业政策的激励性,实现农民增收。

农业政策具有非常大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为农业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升农民劳动生产的积极性,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因此这就需要及时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对生产种植的积极性。首先,要完善与巩固农业补贴政策以及农产品保护价政策,避免出现过大的浮动,从而使农民生产种植的积极性能够得到长效保持;其次,完善农业保险等方面的相关制度,使农民在遇到自然灾害等突发的事故出现损失以后,能够将农民的财产损失降到最低,这样就能够有效地保证农民从事生产活动无后顾之忧;最后,要对农村的金融体制进行改革,能够使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当中有更加广泛的来源,这样也能促使农民对资金的使用更加的规范,增强资金的使用效益,为农民更加积极地扩大生产等增加动力。

总之,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必须对农业政策优化与调整引起高度的重视,农村地区可以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完善与优化各项农业政策与制度,农业政策要充分发挥出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农业政策的协调性,增强政策合力,发挥农业政策的激励性,实现农民增收,同时可以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保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促使农村兼容得到快速的发展,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确保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作者:许丹丹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郭文.财政支出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与优化改革研究———以安徽省怀远县双桥集镇为例[J].商,2015.35.

[2]李伟.浅谈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