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论文(4篇)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4篇)

第一篇: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浅析

一、抓好入学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新学期的开始,是最为关键的时刻,如果开头的工作做好了,以后的工作就会得心应手。经过一个假期,学生很难一下子从假期的状态中转变过来,很多学生状态懒散,注意力不集中,进入不了学习的状态……所以,帮助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便是开学初的工作重点,这些习惯包括学习、纪律、卫生、生活等方面。作为班主任,首先要规范班级学生的行为习惯,要耐心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循序渐进,养成你所期盼的习惯。刚开学一段时间,班主任一定要跟上,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对各方面的习惯进行强化训练,要常检查、常落实,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及时总结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尤为重要的是,要认真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多动脑筋,课后多总结,多读课外书等,这是形成良好学习风气的基础。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成为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能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尚的道德水平。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因此,在为人和工作上,班主任教师都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有句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也是集体的一员,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平日里,我总是以平等的参与姿态在行动上成为学生的榜样和示范:每当看到教室的桌子歪了,我就马上去摆一摆,看到谁的书桌乱了,我就去理一理;看到地面脏了,我就拿起扫把扫一扫;看到教室里有张纸,我就连忙弯腰把它捡起来,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方法让孩子们也能学着我的样子随时摆桌子、理课本、擦讲台、捡纸屑,那种关心集体的思想在班级内慢慢形成。我还经常借助网络上、电视上的一些话题引领学生们讨论,比如:乱扔垃圾现象给环境带来的问题、给国人素质带来的影响……进而去影响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因势利导,建设严格管理的班级氛围

“严师出高徒”,不严无以正风,不严无以养德,不严无以束纪,作为班主任,必须将影响班级的不良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以免发生老师松一下,学生松十下的现象。当然,要正确把握严格管理的尺度、严中有宽。若对“屡教不改”的困难生只严不宽,一有风吹草动便给予惩处,反而易激发对抗情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所以要以“导”为主,以“导”为前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要及时捕捉困难生身上的闪光点予以肯定,再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通过引导,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比如学校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在校期间必须穿校服、遵守走廊内纪律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白学校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如果学生有改正,哪怕是一点的进步,都要马上给予肯定。适时的夸奖,带来的好处是:学生做任何事开始有兴趣了,开始愿意把它做好,我也从此慢慢走进学生的心灵,很多学生也愿意和老师交流沟通。

四、培养荣誉感,增强凝聚力

班主任担负着很大责任,而且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方面非常重要。因此在班级管理上,我注意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的责任感,这样他们才会不断进取,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股合力,从而使班集体更具凝聚力和竞争力。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总是跟学生讲:“你代表的不仅仅是你自己,你的成绩也是家长、学校的荣耀,而你做的错事、不文明的举止同样也会让你的家长、学校、班级蒙羞。”在教授孩子文化知识的同时,我注重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德”的人,因此在平日的教育中应该注重德育的渗透,经常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德育教育,要让学生知道在他成才之前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五、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

班主任工作是繁重的,是琐碎的,力不从心、精力有限是我们经常有的感觉,这种情况下,我发现把一些工作交给了孩子们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班里的卫生最初是我亲自去检查的,但是后来由于琐事繁多常常无暇顾及,后来我就在班里挑选出为人正直、做事认真的孩子。首先我给他们讲述了检查的标准,并要求他们每天对各组值日情况进行打分,纳入各组日常量化。这个方法实施之后,检查组长非常认真地检查,而各值日组也重视起来,打扫仔细多了,因为这关系到明星小组的评选。就这样,我们班的卫生状况得到质的飞跃,几乎周周在学校的评选中得第一。有了这个经验,我把班级的纪律,书面作业,背诵作业,检查校服,浇花、取饭、送餐盘,晚放学的关窗关门关电、开关多媒体,准备早自习……都安排了相应的负责人。总之,我努力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来帮助我进行班级管理,让班级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班里大部分同学都有自己负责的任务,而每个人的完成情况都会在每周的反思课上进行奖罚、总结和反思。

六、班级小组评比制度

成长的“苹果树”,是我们班级的一个特色,全班54人,共分成八组,每组投票选出两个组长,小组的评比主要从纪律、卫生、学习、活动、对学校班级做出的贡献、获得荣誉等几个方面进行,其中作业的完成情况、读书情况、课上的表现、平时的测试是学习方面考查的重要指标。当然,有加分,就会有相应的减分。每周小组总结时,积分最多的小组,选为明星小组,小组的“苹果树”上就会结出一个“苹果”。小组成员积分最高者获得班级之星,在墙报上公示一周。各个小组的表现在每周的反思课上由组长做汇总发言,小组成员反思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指出别人的不足,取长补短。小组的建立,“苹果树”的成长,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凝聚了人心,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人,更愿意主动帮助自己的组员,以相互帮扶,共同进步,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七、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二课堂,老师的助手。如果没有家庭与学校的配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可能陷入困境。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密切配合,是孩子健康发展的基础。为了教育孩子,老师与家长需要进行密切的联系。许多学生家长平时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却不管孩子的品德教育和心理需求。一旦孩子做错事,成绩没考好,或厉声责骂,或棍棒相加,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他们就会上课开小差,不完成家庭作业,与同学闹矛盾甚至不回家、逃学、闹事。遇到这样的情况,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积极引导家长,让他们有效地参与到子女的成长过程中。除了电话联系外,平时我也会去学生的家里走走,不定期地和家长交流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情绪变化,让家长知道需要从那些方面来关注孩子,教育孩子。其次,还要了解一下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行为等。交流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这样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上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家长会是班级与家长沟通的重要途径,尽量与家长取得共识,请优秀家长介绍成功教育孩子的经验,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促使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以便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班主任工作也会更加顺利轻松,学生也会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八、总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几分耕耘,几分收获,满园花儿茁壮成长,就是园丁最大的快乐。让我们在实践中因材施教,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使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

作者:王飞 单位: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烟台街道中心校分校

第二篇:小学班级管理人文主义教育观念渗透

1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概述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渗透,是为了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文主义教育观念主要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充分尊重学生的理念和个性特点,给予学生肉体及思想上的真正自由,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避免将教师的意愿强加在学生的身上。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渗透中,教师应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特点进行学习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及言论。为了进一步促进小学班级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下去,深入分析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渗透的有效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观念非常重要。

2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实现途径

2.1做人要先树德:

在很早以前,教育学家陶行知就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成人先成才,树人先树德。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积极实施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渗透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学生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及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渗透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做人要先树德这一正确的理念,使之可以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的体会这一道理。

2.2应学会因材施教: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渗透教育中,因材施教是班级管理人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其兴趣爱好、能力表现都有所不同,学习态度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合理的制定教学方案,学会因材施教,并逐渐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教师学会因材施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积极性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3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对于促进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渗透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的信念、价值观及言行的变化,都具有重要的印象。健康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积极的能量,并促使班级管理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渗透教育中,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分很关键。

2.4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并使其更好的参与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渗透教育中,最佳的方式是学生实现自主管理。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使学生能够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有效的构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命运的大事,也是一个国家获得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文明逐渐提高的前提下,结合小学教育的实际状况,深入探究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进行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渗透,对于强化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非常重要。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渗透,对于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非常重要。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重视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渗透非常重要。

作者:陈晓韩 韦崇荣 单位:广西河池宜州市三岔镇古卜小学 广西河池宜州市屏南乡中心小学

第三篇:农村小学校班级管理初探

一、科学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目标

班级规章制度是一个约束,是一个班级保持稳定发展的基石;计划是每一件事有条不紊进行的指导,目标是计划的最终体现,是计划有的放矢。一个班级有规章制度、有计划、有目标,才会让每个学生都知道不该做什么,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制度、计划、目标三者互相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班级制度是一个带有一定强制性质的手段,能保证计划顺利实施,目标得以实现;计划是一个班级发展过程中的指示灯,使学生了解班级应按怎样一个方式进行发展,每个班级成员各自都应以什么样的行为促使班级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向完美,成为兄弟班级中的佼佼者;目标是曙光,是理想的体现,能使学生为这一目标而自觉地遵守班级规章制度,执行班级计划。只有使班级规章制度、计划、目标三者有机联系起来,才能使班级成为一个优秀班级,成为充满理想与快乐的班级。

二、充分了解、关心学生

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帮助他们茁壮成长,这是基础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如何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更多的向往投入学习中;以更大的激情融入新的班集体中,把班级当做自己的家,把自己当做班级主人翁,将班级荣誉与自身相联系。班主任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学生的性格,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充分了解学生能使班主任对每个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在以后管理、教学中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对症下药,成功塑造好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给予更好的帮助,让他们能安心、定心地学习,成为优秀的学生。每个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都会有偏离正确人生轨道的可能,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应抱着治病救人、惩前毖后的目的,对待初次犯错的学生,以学校规章制度及班纪班规为准绳,对之施以相应的惩罚,并做好善后工作,让学生认识到犯错会付出相应的代价,认识到学生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才是一个学生应该做的,防止以后出现类似错误;对于屡教不改、屡教屡犯的学生,不能放弃,反之应以更大的爱心、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在生活中关心他、在学习中帮助他。

三、组建高效、活力的班干部

一个好的班干部就是班主任的一个得力助手。“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有威信、有能力的班干部对班集体的建设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在组建班委会时,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运用民主方式,让学生参加竞选,这样选出的班委干部有一定的威信,同学信任,有号召力,班干部做起事来也积极。我还经常对班干部进行教育和培养,鼓励他们大胆工作,严格要求自己,注意工作方法。现在农村小学生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学生便是班级管理的主人,每位学生都有无穷的潜能。我有意识地“甩手”,让班委干部自己管理班级。在工作中让他们为班级管理献计献策,而且大胆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如主题班会、办黑板报工作基本由班干部主管,班主任只是从旁指导,每项工作完成后,都及时找他们总结,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班干部的工作情绪,同时提出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使干部能力得到提高。当然,在发挥调动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必须使“主导”与“主体”有机结合。班主任不能袖手旁观,而要努力做好他们的参谋、后盾,当好他们的“导演”。

四、恰当运用“赏识”教育

表扬是班级管理的常用策略。对学生要善于表扬,只要表现良好,不论多么细小的琐碎之事,都要加以表扬。表扬可以带来价值感和荣誉感,可以使人更发奋工作。记得有一回,我无意中看到班上一位女同学在下课休息的时候主动将校园里的一片纸屑捡起。第二天上课前,我热情地表扬这位学生。虽然是一个小小的赞扬,但它带来的影响却是很大的。因此,在我班学生的影响下,学生自觉保护环境卫生,以后校园一直是那么整洁。问题较多、难管的学生往往性格孤僻,但这些人重义气,于是我采用交朋友的方式接近他,时刻关注他的行为,直到把我认做朋友,他就会倾听我的教诲。如我班上一个学生经常和学生打架,造成很坏的影响。我没有对他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努力方向。最后,我真诚地对他说:“你因打架影响了班级荣誉,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从你的眼神里看出你憋足了劲儿,要为班级争回荣誉。”果然,在一学校体育达标运动会中,该生获得了50米短跑和掷垒球冠军。

五、总结

在今后教育生涯中,我将用我的青春继续耕耘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努力做一个有特色的农村小学优秀班主任。

作者:喻祖进 单位:重庆市黔江区五里乡中心小学校

第四篇:小学班级管理真情管理应用

一、加大情感交流,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在教学管理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教师虽然受到了学生的尊敬和喜爱,但是却缺乏影响力和感召力,究其原因是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没有融入自己的情感。没有爱,没有真情,教育管理就不是一个正确的、健康的管理,教师也难以真正获得学生的信任,掌握管理的主动权。教师要想获得学生的信任,就必须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孩子,对所有的学生,无论是贫富还是优差,都要一视同仁,从而获得学生的信服和支持。真情是班级管理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对于提高管理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必须对真情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并在管理中身体力行地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好表率。例如,不管刮风下雨,从不迟到,指导孩子们打扫卫生,不留卫生死角等。通过这些细节,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使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精诚团结、蓬勃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创设温馨学习环境

小学生正处于少年时期,他们还没有具备独立的能力,对长辈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例如,一些班级的学生会在课间活动的时候将老师叫作“妈妈”,这也是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负责任的体现。在管理中,如果班主任能够从妈妈的角度出发,给予学生母爱般的温情,那么就很容易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的学习以及行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愉快和满足,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班级管理效果的提高。在班主任的“真情管理”中,“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感,用真诚的爱去温暖、关心和爱护学生,就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配合教育和管理。爱是教育的根本,是呵护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温床。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用爱去关心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像母爱一样的温暖,从而使其学会为他人着想、爱他人、关心他人。这有利于学生之间形成融洽、和谐的关系,从而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

三、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在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都会对优秀学生给予较多的关爱,而忽视了那些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从而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了不良影响。真情是教师必备的美德,对于学生来说,班主任所给予的关爱是人生进步和成长的最大动力。实践证明,只要教师用爱心去播种理想、启迪智慧、塑造心灵,后进生是可以进步的,是能够得到发展的。在班级真情管理中,要求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真挚的爱心,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关心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去播种理想、启迪智慧、塑造心灵。

四、应用多种方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基础。一方面,班主任要抓住时机,适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通过观察获得知识,通过热爱来获得快乐,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积累情感,获得内心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教育孩子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更是一个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离不开家庭与学校的密切合作。班主任要积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双方都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现状有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合适的“真情管理”。例如,每学期,无论是学校举行的体育活动还是文艺演出,积极为学生和家长搭建平台,让孩子们施展他们的特长,让家长献计献策提供后勤服务,帮助培养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五、总结

总的来说,小学班级管理中的“真情管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在班级管理中,必须重视情感教育。“真情管理”的实施要求班主任保持健康的心态,在教育工作中融入情感,对学生给予像妈妈一样的爱,以真诚的心来获得学生的信任,使他们感受到公平、公正、信任以及感受到在班级学习的愉快和大家庭的温暖,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车春堂 单位:山东省商河县殷巷镇土马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