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业质量安全管理问题

食品企业质量安全管理问题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关乎着民众的利益与生命财产安全。强化食品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管理能力、保障产品质量符合标准是目前我国食品企业发展的核心。本文以食品企业安全管理为研究对象,简要论述了其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了现阶段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继而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出发,探讨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建立良好的企业管理体系。

关键词:食品企业;质量安全管理;食品安全;管理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食品应满足一定的质量安全要求,即无毒素、无病害,同时能满足身体的某种营养需求。由此,加强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从预防做起,是食品企业经营过程中必要的责任与发展渠道。

一、我国食品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的现状

近几年,较为明显的食品安全问题便是加工食品中农药残留问题,主要是加工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做到严格的食品检测,从而导致最终产品销到消费者手中时暴露了问题。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给企业带来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除了企业监督不到位,还有一些黑心商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将有毒有害物质作为食品的生产原材料或辅助材料,这些产品一旦流入市场,最终将对消费者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国家监督部门、食品企业及消费者共同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企业蒸蒸日上,对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然而在发展自身企业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管理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安全管理问题令人担忧。

二、我国食品企业质量安全管理问题

1.管理层质量安全管理意识浅薄

目前,一些食品类企业的经营者或高层管理者缺乏强健的质量安全管理意识,仅追逐短期经济效益,没有意识到企业的经营口碑和未来发展,最终导致产品质量不能达标。由于行业限制,许多食品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在这些企业当中,大部分是私人企业,利益是他们追逐的最终目标,没有长远的企业文化意识。在这些企业中,采用的管理模式更多是集成化管理,老板就是最高领导者和决策者,忽略民众与员工的意见,他们对企业的关注点更多是食品生产数量和利润,没有意识到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导致最后出现重生产轻质量的现象。

2.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权限有限

我国食品企业中的大多权限集中在高级领导层,企业里的质量管理控制部门对食品的监管决策权限有限,即使大型企业在部门规划时设置了质量管理控制部门,也无法保证预期管理效果。对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资金不足和技术不完善,其多采用落后的生产加工技术,以人工和小作坊为主要形式,企业领导层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虽然明确表明监管部门可以对产品质量作出决策,但这仅限于理论层面,真实操作时,由于资金有限,且以盈利为目的,导致即使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也不会作出停线生产的命令。

3.质量控制方法单一,管理手段落实不到位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食品企业都具有硬件软件欠缺的技术性难题,质量控制方法单一,在产品完成之际,只有成品检验过程,而没有生产过程的检验。食品的质量安全监测广泛采用成品检验方法,对成品进行抽样检测是主要的质量控制手段。由于抽样检测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导致检验结果存在偏差。即使检测结果出现不合格现象,也只能对该不合格产品进行撤回,而同批次产品仍然销往市场中,使质量安全管理手段落实不到位。由于人员素质的限制以及管理者缺乏健全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即使已经制定了较为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其落实过程也会受到较大阻碍,最终使得安全管理制度与部门实效软化。

三、我国食品企业出现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从政府监管的角度分析

政府的监督监管执行力欠缺,且执法过程忽略细节的处理,导致真正的食品问题无法检测出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在食品检测操作环节上大多采用国际标准检测方法,然而忽略细节的检测操作,导致检测结果与其他国家相差甚远。依照目前政府对企业食品质量的检测方法,许多企业对检测结果存有侥幸心理,发现检测未达到质量要求后,也只是简单的罚款,而没有进行具体的事实披露。信息的透明度建设不够,信息交流机制不足。政府对企业的失德行为没有透明度,民众对企业食品质量是否存在问题,无从知晓。

2.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分析

众多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实力跟不上市场节奏,且自身的自律行为不足,众多的食品问题出现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硬件软件有限,生产技术落后,没有完整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导致在生产环节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和潜在问题,最后食品到消费者手中发现了问题。除了自身的软件硬件跟不上市场,众多企业急于追求眼前利益,知法犯法,在食品制作过程中使用廉价有害的原材料进行辅助生产,没有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导致问题产生[1]。

四、我国食品企业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1.借鉴国外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先进办法

相对于中国来说,国外进入工业革命要早中国一个世纪,其食品工业的发展也显然更快于我国的企业,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与管理经验值得我国许多食品类企业学习。以美国为例,其信息透明化与公开化制度是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食品类企业会将绝大部分的生产监管信息及标准予以公布,继而引起全社会的有效监督;在企业的食品生产过程中,采用了预先防范的管理体系,在生产过程尽可能的把隐形问题避免;尊重法律法规,对违法的企业采取巨额罚款,同时接受法律制裁,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生产标准。此外,在欧盟的食品管理条例中,也明确规定了各项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健全食品监控体系,密切注重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问题。

2.政府监管部门层面提升监督管理

政府在食品企业的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起着一个监督与导向的作用,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扮演着管理与规范的角色。为预防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政府:首先,需要强化自身的管理监督职责,创建联合执法,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提升管理质量;其次,政府应切实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相关的食品条例可以参照国际法规,逐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各个企业真正的以法定管理原则为核心,做好危险因素的事前评估与防范,严格控制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吸收国际食品控制标准,预防食品问题的发生;再次,强化监督作用,加大对不法分子的惩处力度,对于违法企业,除了罚款的处罚,还应处以必要的刑事责任,使企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自觉地遵纪守法;最后,建立服务平台,消费者可以通过服务平台直接向企业反映食品系列问题,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咨询服务,做到信息公开,服务至上,真正的为消费者谋取利益[2]。

3.从企业自身层面规范生产和管理

企业是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实施质量安全管理的核心主体,因此,加强企业自身建设至关重要。首先,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与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观念。企业只有从社会层面出发,认识到食品安全合规的重要价值,才能切实响应国家号召、落实质量安全管理行为,加强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将国家的政策融合进企业的发展管理中,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其次,提高质量控制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食品质量的安全控制管理、检测设备与技术、人才的配备是一个食品企业所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该方面的投入力度还有所欠缺,技术落后、人才队伍缺失。所以,食品类企业必须积极引入高水平的检测技术,完善检测标准;最后,企业应努力构建与第三方认证或检测机构的协作。当自身资金不足、资源有限时,可以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将部分检测监督权力让渡给第三方机构,形成互利共贏。也可适当结合专业机构的建议,立足于自身实际,不断调整或优化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庆新,吕伟,龚惠然.中小食品企业实施HACCP体系的瓶频与对策分析[J].轻工科技,2012,159(2).

[2]陶跃华,张晓峰.从“三鹿奶粉事件”浅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0,17(04).

作者:张凯 阙仙堂 单位:浙江万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