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博士论文范例

管理博士论文

管理博士论文范文1

要加强对广播电视的档案管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只有领导特别是广电部门的“一把手”重视这项工作,才能有效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反之,如果单位领导对这项工作不管不问,要争创一流,便只能是一句空话。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靠上抓,明确业务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切实将档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良好的制度是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广播电视管理部门要根据国家、省和行业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完善的档案收集、整理、鉴定、统计、利用、销毁、归档和档案移交等各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按制度办事、按制度管理的工作模式,保证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高效、有序、规范的开展。多年来,我们五莲广播电视台高度重视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了台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台长具体抓的工作负责制,制定完善了各项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广播电视档案收集、整理、鉴定、统计、利用、销毁、归档和档案移交等档案管理工作流程,编印了《五莲广播电视台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一书,下发到各中心科室并在全台公开。面向全台员工,挑选有档案管理专业知识、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同志充实到档案管理科,具体承担档案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强化检查考核,对档案管理情况,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检查、半年一考核、全年总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年终评先树优相挂钩,从而调动起了档案管理科工作人员遵守档案管理制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全面做好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加大档案管理工作投入,定期出版《广播电视年鉴》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档案管理工作亦是如此。要加强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投入是前提。如果没有投入,要做好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广播电视部门应该加大投入,建立符合规范的档案室,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同时,也要不断加大创新力度,结合现代办公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充分吸收引进现代化档案管理手段,购置数字化档案管理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近年来,我们五莲广播电视台不断加大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保证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2011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五莲广播电视台动工建设了总投资达1.1亿元的新广电中心,以建设新广电中心为契机,五莲广播电视台牢牢抓住这一全面提升档案管理硬件设施的良好契机,在组织专门班子广泛外出考察的基础上,瞄准全国一流,同步规划建设了高标准的广播电视档案室,高标准配备了电脑、复印机、打印机、档案橱等各项配套设施,使五莲广播电视台的档案硬件设施达到了一流标准,走在了全国县级电视台的先进行列。在此基础上,五莲广播电视台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不断加大创新力度,不断创新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广泛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探索推行了定期出版广播电视档案书籍的做法,使全台的档案管理工作迈上了新水平。成立专门的档案书籍出版办公室,从档案科、台办公室、新闻部等科室抽调业务知识强、文字水皮高、政治思想过硬的同志充实进办公室,落实经费,制定工作计划,落实责任人,定期出版《五莲县广播电视年鉴》,涵盖五莲广播电视台一年来的新闻宣传、事业建设、内部管理、队伍建设、各科室风采、荣誉榜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总字数达100多万字,出版后人手一本,同时公开电子版,方便了查阅,更好地发挥了广播电视档案的作用,凝聚了人心,加强了干部职工之间的团结与友谊,同时,对外较好地展示了广播电视部门的良好形象,促进了五莲广电事业的健康、和谐、长足发展。

3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管理博士论文范文2

1.人事档案管理对单位的作用

对博物馆来说,人事档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单位提供依据。人事档案是一个工作人员历史的真实记录,通过利用档案可以清楚地了解职工的工作轨迹,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领导为了做到知人善任、选贤举能,将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职工,通常会将考察现状和查阅人事档案中的思想言行、业务水平、个人素质、历史情况等材料有机结合,而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定级、调资、任免、晋升、奖惩等方面的呈报、审批材料都会归入个人档案,作为考核依据。因此,在职工考核时,经常会查阅人事档案,考察其德、能勤、绩等方面的情况,从而准确地了解每个人的情况,为单位正确配置人员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

2.人事档案管理对职工的作用

对每个职工来说,在人事档案诸多作用中,主要是人事档案凭证作用,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它是每个职工成长轨迹的真实记载。博物馆人事档案,记载着每个职工的身份、党团组织关系、学历、职称、经历、政审情况等,具有重要的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退休等,都需要人事档案“说话”,它的作用不可被替代,如果没有人事档案,个人的权益无从得以保障,甚至可以说它决定每个职工的命运。②它是每个职工工作表现材料的综合。博物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按照国家政策,在工作中形成的记载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工作表现、工作实绩、工作待遇等内容的文件材料。因此,它是职工个人履历、专业技术水平等基本情况真实反映,它能为职工的评价、考察、任免、调动、晋升等提供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是博物馆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

二、博物馆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认识不够。

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人们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认为人事档案工作就是保管工作,只要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查档就行了。不能做到有效利用人事档案资源,既便是利用,也仅限于人员的简历、职称等范围,这种现象的持续,会使得人事档案的利用率降低,其服务于博物馆工作的作用就不能真正发挥。

2.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缺乏特性。

博物馆人事档案的内容仍然使用比较传统的记载方式,存在单一的现象,不能很好的反映出职工各方面的才能和特长等特点,实际上博物馆职工大都是受过专业教育的人员,都具有突出的专业才能和个性。传统的人事档案记载方式会模糊了这种个性特征,从人事档案中很难清楚地了解到每位职工全面的实际情况。

3.对人事档案管理的硬件投入不够,信息化程度比较低。

随着博物馆工作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事档案管理应该逐渐信息化。但博物馆仍然采用传统手工的记录方法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没有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措施,既使引入了微机操作,但是仍旧无法达到无纸化办公程度,信息化程度不高,不仅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同时也降低了博物馆工作效率。

三、加强博物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1.领导重视

领导应增强档案意识,充分认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博物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真正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将人事档案工作列入工作计划,摆在重要议事议程,定期提出任务要求和听取工作汇报,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切实解决人事档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人事档案工作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

2.完善制度

根据博物馆人事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博物馆人事档案管理的制度建设,为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确保人事档案的安全保密、合理利用、规范整理,应建立完善人事档案收集、鉴别、归档、整理、查找、检查、核对、传递等各项制度,努力形成一个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更要关注贯彻落实情况,要按照制度的要求及时将收集的人事档案材料,从手续是否完备、表述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别,使人事档案收集和归档工作真正做到不丢失、不积压,客观真实的反映事实,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制度化。

3.利用信息化技术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必由之路。因此,人事档案管理要不断学习掌握现代化档案管理理论和新技术的运用、开发新手段。及时快速将人事档案信息以影象、数字化等形式予以保留。建立人事档案数据库,利用电脑、扫描仪、传真机等现代化设备和先进技术,将档案资料整理、录入。通过处理后,原来的文字图片甚至声像资料转变成数据资料,一旦档案发生变化时,可以随时更新信息,保证人事档案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小结

管理博士论文范文3

1.1管理人员存在问题

由于缺乏对广播电视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有些单位在工作中并未设置管理岗位,很多岗位都是由办公室人员兼职的;再加上档案的管理形式和管理手段落后,员工缺乏主动的工作的意识,执行能力不强,所以,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存在调理不清、工作混乱的情况。另外,各部门之间总是各自为政,相互不联系,很容易造成人才和物品的浪费,削弱了其市场竞争能力,阻碍了其各种效益的发挥。

1.2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在广播电视系统内部,并没有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具体的工作中。我国相关法律已经明确指出,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大档案管理工作的力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总会出现前后观念不一的情况,而且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不够强烈,行业内部的档案管理只限制在文件处理内容中,并没有按照国家的要求形成档案管理,导致档案管理不规范。

1.3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从我国广电档案管理的角度来看,管理制度不健全是目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在正常的工作中,一个单位不仅要形成各种档案管理,而且内容也是需要集中管理的,这是档案管理最基本的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档案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制度,与实际要求相差很远,而有的部门并没有任何制度可以遵照执行,档案管理流程也没有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制订,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普遍。

2提升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办法

2.1确定工作重心,加强信息化建设

广播电视档案管理与文书档案相比,具有一定的鲜活性,与现实业务的结合比较紧密,常被利用的内容也比较多。鉴于此,要将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纳入到重要的管理内容中,坚持贯彻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统一集中管理。同时,还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收集和整理原生电子文件,加强单位内部业务技术的整合,做好档案信息化的规划管理工作,不断分封媒体资源,加强资源整合,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加大服务力度,为档案的高效利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2.2重视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

档案管理作为广播电视系统的核心部分,要想提升其管理效率,就要从根本上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努力配备相关的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从根本上保证管理人员的稳定性。另外,要结合文件的数量,确定专职管理和兼职管理人员。档案的种类复杂,广播电视行业的档案管理不能按照传统档案的管理方式执行,它需要与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内容联合在一起,加大对人员的培养力度,建立一支高效的档案管理队伍,这对广播电视档案管理行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3落实有关档案管理的全部规定

广播电视相关领导要重视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同时,各个管理部门也要承担相关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负责本部门的档案管理。另外,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收集、整理资料,明确管理原则和管理体制,按照要求管理档案,明确分管领导,健全组织机构,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保证。

3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创新举措

3.1体制建设的创新

从整体情况出发,要不断完善广播电视档案管理体制,明确档案管理各个部门的规章制度,健全档案管理体系,制订档案管理的期限表,定期检查档案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档案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规范档案管理的要求,严肃处理不按规定移交档案的人员。另外,还要加强档案管理内部人员对职责和义务的认识,加强档案管理自身的运行规范,定期开办研讨会,增强单位领导、干部和职工的档案管理意识。在这个大前提下,要努力落实档案管理工作,为广电档案管理开发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3.2服务宗旨的创新

对于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要坚持“服务群众”的宗旨,增强档案管理的服务意识,不断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做出优质的节目。如果在工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当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借出时,需要填写借用资料的编号,确认送回时间,避免出现丢失或误用的情况。鉴于此,可以采用电子扫码技术,实现对素材的全方位管理。另外,要加强对《档案法》的宣传,提高其宣传力度,采用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宣传方式,努力提升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3.3人员素质提升的创新

在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中,要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以便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要求。同时,要摒弃过去档案管理中的不科学观念,将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努力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另外,还要树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工作意识,增强管理人员的职能意识,使管理过程能够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维应对创新的知识面,实现管理过程的全面发展。同时,还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新观念、新意识的应用,采用创新的思维,全面发展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学习和考核机制,并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业务技能,不断提升其业务素质。单位领导应不断吸收年轻的工作人员,给档案管理工作注入新的生命力,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文化、技能的学习,认清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不断提升服务品质。

4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化发展已经逐渐进入了广播电视行业,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这也是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广播电视档案管理行业将会向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与IT技术联合在一起,高效的网络技术是其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这就意味着,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发展决定了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提升了广播电视档案管理被重视的程度。所以,在管理过程中,要增加有关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资金,增强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化建设,更新陈旧的设备,以保证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另外,要加大在软件方面的投入,落实相应的管理体制,努力实现专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加大广播电视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力度,加强岗位建设,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和能力。对于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在工作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合作理念,而过去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行政档案业务的发展,不会为企业带来任何物质财富。从档案管理本身出发,档案管理的目的就是为后续工作提供科学的经验和可靠的依据。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加强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的落实,将管理过程落到整个档案管理中,以服务群众为中心,将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到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总体内容中。

5结束语

管理博士论文范文4

(一)效益管理系统

效益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一系列为全面满足船舶企业知识生产效益管理需要的子系统,包括订单工艺及作业流程管理模块、效益指标制定模块、工程施工安全指标管理模块、品质指标管理模块、保障机制管理模块、工资分配指标管理模块、生产效益考核模块等七大模块。效益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介绍如下:

1.订单工艺及作业流程管理模块

根据设计部门发送的订单信息,进行订单工艺及作业流程的维护,包括订单类型、工艺维护及作业流程的制定。

2.效益指标制定模块

针对订单进行效益指标的制定,包括船舶产品类别、施工内容、出勤人数、施工区域有效面积、设备、物量、实动工时、预计完成时间、目标产值、目标物量、目标材料、总支出、预期经济效益等项目,提供指标考核系数,为订单生产完工后的效益考核打好基础。

3.工程施工安全指标管理模块

针对船舶订单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施工安全指标进行设置,包括安全指标、检查指标、工伤指标等。

4.品质指标管理模块

对订单生产中的品质指标进行管理,包括报检指标、探伤指标、品级指标等。

5.保障机制管理模块

按订单进行齐套管理。可以确认订单的物料是否齐备,设备负荷是否合理,模具状况是否良好,技能人员是否到位,工序汇报是否齐全,以此为依据计算人工的计件工资。

6.工资分配指标管理模块

设置项目部、作业区、工段、班组、工人等各级生产组织,按生产性质形成的分配权重比例,设置各级之间的换算关系。

7.生产效益考核模块

根据以上模块所设置的各项效益考核指标,结合生产作业看板系统产生的实际数据,进行订单生产效益考核,具体包括目标产值、目标物量、目标材料、目标总支出、实际产值、实际物量、实际材料、实际总支出、结算信息、配备人员的实际工时、人员效率、人均产值、人均支出、质量信息、安全管理等。对订单生产效益进行分析比对,为使用者提供决策和改进的重要信息以及订单改进备案储存,为之后同类订单提供比对和参考。

(二)生产看板管理系统

生产看板管理系统的内容涵盖了船舶企业生产管理的主要业务内容,如项目管理、作业管理、生产进度跟踪、生产统计等环节,其产生的数据是本次生产效益管理考核数据的重点来源。

1.基础数据管理模块

包含组织机构设置、业务类型维护、船号字典、项目号字典、工种字典、级别字典、物量单位字典、物料清单、人员字典、班组字典、设备字典管理等。

2.生产计划模块

包含主生产计划的编制、班组计划确认、外协计划确认等。计划包含的信息包括作业区、月份、施工区域、船号/项目号、工段长、班长、外协单位、产品类别及船号、计划节点、施工内容、施工班组、施工责任人、在籍人数、班组分配比例、有效面积、图纸编号/段号、材料规格、材料型号、数量、开工时间、完工时间、单位价格、总物量、总产值、辅助人员、设备工具、上月已结比例、上月已结产值等重要指标。

3.生产调度模块

包含派工单、项目调度、生产进度跟踪等,对生产计划编制后形成的任务自动形成派工通知单下发,调度可以根据派工管理查询已经下达的任务和调配的任务清单;对因特殊原因在班组间进行调配的任务,确认完工比例之后形成生产调拨单。通过生产作业管理形成的实际进度单,形成生产进度信息,便于生产管理部门人员对生产进度进行跟踪。

4.作业管理模块

包含进度反馈、完工处理、结算管理等;质量安全监督模块包含质检管理、安全管理、工伤管理等。

5.生产区域订单看板管理

按照生产组织的不同层级反馈该层级目前所有订单执行情况,包括订单状态、结算情况、所在作业区、月份、施工区域、船号/项目号、工段长、班长、外协单位、产品类别及船号、计划节点、施工内容、施工班组、施工责任人、在籍人数、班组分配比例、有效面积、图纸编号/段号、材料规格、材料型号、数量、开工时间、完工时间、单位价格、总物量、总产值、辅助人员、设备工具、上月已结比例、上月已结产值等信息的实时反馈。

二、船舶行业知识生产订单效益管理平台的先进性

首先,船舶行业知识生产订单效益管理平台的使用原理打破了现有的项目组管理模式,从以船为单位进行线型管理,转向以中间产品为单位的区域管理,实现管理机构扁平化。船舶制造订单是系统运行的源头,通过订单工艺及作业流程管理模块的功能,将设计部门发送的订单信息转变成订单工艺及作业流程,将中间产品的订单类型、工艺及作业流程形成规范进行下达。当订单转入效益指标制定模块,由生产管理部门针对订单制定出勤人数、施工区域有效面积、设备、物量、实动工时、预计完成时间、目标产值、目标物量、目标材料、目标总支出、预期经济效益等项目指标并录入系统,一方面针对每个项目提供指标考核系数,另一方面为订单生产完工后的效益考核做好基础准备工作。订单流转到安全管理部门后,安全管理部门对订单的工程施工安全指标进行设置,包括安全指标、检查指标、工伤指标。质量部门对订单的品质指标进行录入,包括报检指标、探伤指标、品级指标。以上指标的确定,诠释了对订单投入生产的各项指标与要求,对中间产品订单化的管理,使得船舶制造打破原有的项目组管理模式成为了可能,通过对诠释完毕的订单进行分解,形成工作包/派工单,才能在后续工作中完成对中间产品的订单实现科学规范的管理和数据分析。其次,改进了生产组织方式,从原有的基础生产模式变更为知识生产模式,从设计源头以订单为载体,到利用工作包/派工单的形式编制生产计划。在基础数据管理模块进行组织机构设置、业务类型维护、船号字典、项目号字典、工种字典、级别字典、物量单位字典、物料清单、人员字典、班组字典、设备字典管理,目的是完成效益管理系统和生产看板管理系统数据基础的统一,从效益管理系统中形成的订单可以无缝转到生产看板管理系统。效益管理系统诠释完毕的生产订单通过平台自动加工在生产看板系统的生产计划模块自动形成生产计划,由于订单包含产品物量和产品完成需要的计划工时,施工部门可根据工作包/派工单在生产调度模块进行派工,按计划工时分配人力,通过作业管理模块进行进度管理、完工处理、结算等,确保生产进度可控,在生产效益管理上通过工时/物量的统计、分析,充分实现对产品进度、作业效率、人力用场地资源的全面控制,使生产效益管理从生产计划和现场管理两个方面实现精细化。再次,通过保障机制管理模块、工资分配指标管理模块和生产效益考核模块对包括生产效率、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工程施工安全、保障机制、生产计划、设备维护、消耗指标管理、品质管理、绩效管理、结算管理、工资分配制度在内的影响生产效益的因素进行全方位管理。做到生产有计划、设备有维护、消耗有指标、品质有保证、绩效有考核、责任有落实、实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工资分配制度,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部激活。最后,通过生产效益考核模块建立知识生产绩效评价体系,从不同角度综合考虑知识生产的绩效,针对订单权衡其成本及收益,不断提升船舶企业的竞争能力,应对各种新挑战。

三、船舶行业知识生产订单效益管理平台的社会效益

管理博士论文范文5

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地市级广播电视台,虽然具有事业单位性质,但其基本参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运营。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广播电视台的经营管理制度与企业接轨,使广播电视台成本核算更加完善。广播电视台所持有的固定资产主要以电子摄录设备为主,其更新周期较短。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出台前,广播电视台对持有的固定资产不作折旧会计处理,为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也很少大批量批准报废广播电视台的固定资产。因此,资产管理相关职责不清等现象时常发生。从2013年开始,事业性质的地市级广播电视台购入固定资产按照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对于2012年以前购入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但要定期进行盘点、清查,严格管理,并将“固定基金”科目余额转入“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

2.地市级广播电视台固定资产管理以往存在的问题

2.1固定资产在配置、使用和清查环节上存在问题

地市级广播电视台购入新的固定资产,需要编制预算项目申请表和可行性报告,由同级财政部门审批,拨付专项资金。当专项资金划拨到账后,其申请用的可行报告便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也无人监管专项资金是否按规定使用。再加上地市级广播电视台以往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造成成本意识淡化,欠缺的购置计划,使购入的专业性设备不具有前瞻性,个别设备使用价值不高,造成了浪费。

2.2政府采购过程中存在的漏洞

政府采购部门在执行采购任务时,没有相关的监管部门进行监督,一般只选择几家,且供应商品价格偏高,对于有利害关系的供应商家没有做出及时回避,导致私下交易等不合法行为时常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加大了单位购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2.3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带来的影响

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规定,、固定资产均无需计提折旧,虚增了国有资产的总价值。以广播电视台演播厅使用为例,由于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在运营过程中主要的经营支出是人工费、电费等,表面上看,广播电视台演播厅的经营是盈利的,实际上则是亏损的。

2.4提取和使用修购基金存在的问题

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虽然规定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但为了更新和维护持有的固定资产,事业单位可以按规定的比例计提修购基金。但大多数单位为了简化财务核算,一般不计提修购基金,即使计提了修购基金,其目的也只是为了调整单位年终结余。

2.5电视台设备更新存在的问题

对于地市级广播电视台而言,设备更新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能够申请专项财政经费取得;另一个是自有资金。由于目前数字化设备改造资金所需数额一般都很大,单靠专项财政拨付很难解决问题,因此,资金成为了地市级广播电视台设备更新的阻碍。

3.电视台固定资产管理的完善及意义

3.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地市级广播电视台的领导层应该首先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与时俱进,适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与理念,要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和人员,加强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清查等工作。

3.2完善政府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政府部门应当针对采购部门制定专门的采购制度,扩大供应商门槛儿,择优采购,打破供应垄断局面,避免采购过程中的官商联盟,从完善政府采购角度降低广播电视台固定资产采购成本,确保专项资金的有效使用。

3.3实行固定资产“虚提”折旧会计核算制度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引进了“虚提”折旧的会计核算制度,即将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不计入支出,而是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其目的是为了既兼顾预算与财务管理,又使支出预算口径不受影响,同时也解决了虚增国有资产的问题,为广播电视台内部成本核算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3.4财政部门应当加强修购基金的提取和使用监督

管理博士论文范文6

作为新型的学术交流平台,学术博客已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史新艳、肖仙桃综述了国外对学术博客研究的角度、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吕鑫等对国内外的学术博客研究进行了述评,从学术博客的定义、特性、交流作用、链接和应用研究角度分析了学术博客的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基于此,可看出当前学术界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学术博客展开研究:一是关于学术博客自身的研究,包括学术博客的定义、特性、交流作用、链接分析研究等;二是学术博客应用研究方面,如应用于图书馆领域、教育领域等。本文从系统和用户两个角度梳理了学术博客中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从系统的角度,主要研究学术博客平台的信息组织;从用户的角度,主要探讨了学术博客用户间的知识交流。

1.1学术博客的信息组织研究

目前,学者主要针对学术博客的信息组织模式、信息组织技术的应用等展开研究。郎洁华针对搜索引擎、学科信息门户、数字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术博客的信息组织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学术博客信息组织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资源质量普遍不高、已有功能与服务存在操作不便等问题、功能与服务体系不够丰富和完善等;胡娟等指出目前学术博客存在分类类目设置不全、标签使用不规范、知识组织脱离语义环境等不足,将主题图技术应用于学术博客知识组织模型的构建,为学术博客知识组织提供有力的支持;吴丹等剖析了学术博客标注的作用,以图情领域为例,对中英文学术博客的社会标签与主题词表进行对比实验,显示社会标签与受控主题词的重合率不高,为实现学术博客标注的规范化需要编制规范词汇列表、建立标签推荐系统;汤亚芬等选择图情领域学术博客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图情博客领域本体,实现了对博客资源的语义描述和系统检索。学术博客是一种网络学术资源,其信息组织所要实现的规范标签、语义检索等尚没有实现,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1.2学术博客知识交流研究

在网络环境下,知识交流是学术博客的首要目的,其具有相对开放性、“多对多”交互方式,这些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知识交流方式的缺陷,甚至和传统知识交流方式相结合,共同为学术交流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学术博客知识交流研究中,学者主要针对知识交流过程与动机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学术博客用户间的交流是一种自发性的交流,是借助于网络时代新生的信息传递技术与其他博主进行的信息互动。谢佳琳、覃鹤以学术博客知识交流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学术博客知识交流的整体过程及其主要步骤,包括知识转移、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王学东等通过关系维和结构维两个维度构建了学术博客知识交流网络,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网络,并且通过收集科学网24位博主委员会成员的相关数据对此进行了验证。一直以来,用户知识交流的动机是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甘春梅等以社会资本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学术博客知识交流与共享行为的心理诱因;王伟军等以科学网博客社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私欲、人际信任等显著影响用户的知识共享,这里的知识共享行为包括撰写、浏览、评论;而黄原原则主要分析了影响学者发文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动力因素包括交流的需要、自我能力展现、个人知识管理和开放存取意识,阻力因素包括知识产权问题、科研考评因素和网络不稳定。用户参与学术博客主要是为了学术交流,除了和评论两种交流途径外,学术博客中的链接也不容忽视。链接类似于学术论文中的引文,Thelwall对此进行了类比,发现了4类链接动机:所有权、社会性、一般导航、无理由。学术博客促进了知识转移的实现。Zhao分析了博客中的知识分享网络和知识转移,讨论了学术博客中知识转移的实现,发现知识在学术博客中转移的可能性更大,学术博客的知识转移也存在一定的障碍,内容不规范、语言障碍等;胡昌平等认为学术博客的博主与知识接收者应该在双向沟通基础上实现知识的传递过程,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学术博客内容的规范;张?等则以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博客为例,通过核心-边缘分析方法界定虚拟群落,描述群落结构,分析此群落中成员的彼此关系,认为基于话题的联系在节点的联系中是一种相对较弱的联系。虽然学者们逐渐趋于利用博客进行专业方面信息的交流,但国内外学者之间很少通过博客进行交流,国内与国外交流网络的密度也存在明显的差距。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环节。刘枫探讨了学术博客知识共享的模式,从网络用户行为的角度分析了网络用户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得出网络用户的知识共享障碍,为以后构建基于学术博客的知识共享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但还没有对知识共享模式进行实证研究。从现有研究可以看出,学者对学术博客知识交流、知识转移、知识共享关注较多,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还没有针对学术博客知识创新的研究,这为未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2个人知识管理在学术博客中的体现

2.1科学网博客

科学网博客社区是实施实名制的虚拟社会网络社区,博主身份主要是科研人员、高校教师、技术人员等高级知识分子,定期地在博客首页推荐关注较多的话题,是典型的跨学科学术共同体。

2.2学术博客中的个人知识模块

在学术博客中,用户个人知识管理是对博客平台的知识进行获取、存储、吸收、分享等处理过程,包括自身外化的知识和从博客平台获取的知识。在大众创造内容并彼此交互的学术博客中,用户处在一个多维的信息空间中,信息资源得到极大的丰富和补充,文字、图片、链接等信息繁冗复杂,信息迷航很容易发生。在科学网博客中,网民在注册为科学网用户时,需填写本人研究领域并进行实名制注册,博客服务提供商根据用户的学术名片对其进行聚类。

2.3学术博客用户的个人知识管理过程

学术博客用户的个人知识管理是指对自身所关注的知识在获取、吸收等方面进行管理。信息源的选择是个人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博客用户通常根据个人的研究领域、兴趣等进行信息源的选择和过滤。博客服务商为用户提供网站搜索,方便用户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学习工作需求、兴趣爱好等自主地选择所需信息源。在科学网博客中,用户采用实名认证的方式注册,注册时需要写明自己的研究领域,形成自己的学术名片,博主之间可以相互建立好友关系,形成个人所选取的信息源。用户通过学术博客获取信息。博客属于用户交互式应用,学术博客是学术用户借助于博客平台生成的内容,网络用户可通过博文搜索、加为好友、学术名片等获取自身所需信息。学科分类、群组等功能为学术博客用户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搜索与获取信息的渠道。学术博客具有开放存取的特点,这恰好能满足网络用户的需求,对促进学术交流、资源共享和科学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用户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组织。信息组织是为了使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隐性化而对知识客体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加工、揭示、控制等一系列组织化过程及其方法。在科学网博客中,有个人博客和机构博客两种类型,主要的信息组织方式是分组,用户通过对好友分组,使具有同一兴趣的好友或某领域的学习共同体聚合在一起,以划分信息动态。博主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相应的群组。博客好友之间的信息交流。博客是一种社交类平台,交流互动是网络用户参与博客社区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博客社区赖于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学术博客中,博主可用多种方式参与交流、分享知识,例如评论某条博文、发送消息给好友等,在交流沟通中强化与好友的联系,保持知识的传播效率。通过学术博客实现知识创新。网络用户个人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自身的知识创新。知识创新可能来自于知识拥有者之间的交流互动、知识共享以及自身对所获取知识的内化、外化的循环过程。博客社区的多重功能为知识的循环提供强大的支持,知识拥有者可通过发文、分享等自愿、无偿贡献自己的知识,比如用户将所获取的知识分享到QQ空间、微博、微信等其他社交平台实现知识的再次分享,从而加快知识的流通;通过对同一博文展开评论而实现知识的交流互动,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基于自身的知识结构,对所获取的知识进行内化、加工,进而转化为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最后,借助于博客平台,用户通过发文、讨论等形式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外化为新的知识而被传播、共享。在这个循环过程中,知识贯穿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始终,用户最终是为了实现知识的创新。在学术博客平台中,用户利用信息的过程正是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包括信息源选择、信息获取、信息组织、信息交流、知识创新。反映了网络用户在科学网博客中的信息行为。

2.4学术博客用户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社交关系分析

学术博客为博客用户提供了全新的互动平台,用户间的知识共享是用户在知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识互动。邱均平采用了链接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博主-好友互链的二模网络结构分析,发现基于好友链接的互动关系广泛存在,通过共链分析,发现好友群体中最具影响力的博主。在学术博客中,因博客知识是以用户为载体进行传播的,故对社交群体的管理是对其个人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科学网博客中,用户与信息是一个共同体,用户间的互动是一种信息机制,借助于学术博客平台得以有效运转。在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用户要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管理,首先是对博客中的社交关系进行合理的管理。科学网博客用户知识互动主要通过加为好友、加入群组等功能来实现。加为好友是博客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发的行为,需要得到对方的审核通过才能发送消息。群组将具有共同研究领域或共同兴趣的博客用户聚集起来。博客注册用户之间通过成为好友实时地获取信息。科学网博客中,网民要想成为博客用户,需实名制注册,每个用户都拥有学术名片,一般来说,注册用户会根据其他用户的学术名片选择好友,比如情报学研究领域内的用户更倾向于关注本学科研究领域内的用户,即学术名片便于用户定位个人所需信息。加为好友是科学网博客中最直接、最便捷的社交方式,也是知识获取与传递最快速的手段,故有选择性地加好友、加群组是在网络社交过程中进行知识管理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在科学网博客平台中,注册用户均可信息,内容更新速度迅速,信息繁荣复杂,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博客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最值得学习、最需要了解、最值得借鉴的博客用户加为好友,对博客信息进行有意识地筛选和过滤,节约获取最有价值信息的成本。

3结语

管理博士论文范文7

1.1草根性让高校危机事件“源头”难寻

微博之所以能成为仅次于新闻成为第二大舆情源头有其必然原因,笔者认为草根性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不管是谁,只要有一台能连得上网的电脑、手机或者其它终端,就可以注册微博账号,就可以随时随地发微博。这种极强的草根性导致微博的用户良莠不齐,就很容易使一些“害群之马”的存在、活跃于微博之中。高校危机事件一旦发生,首要的任务就是找到危机事件的源头,才能着手进行化解。而在当今微博时代下,高校危机事件一发生,微博往往成为危机事件传播的主要媒介。如果有人故意干扰危机事件的微博,对学校危机事件在寻找“源头”时就产生阻碍,同时也会造成一定范围内学生的不安定现象。

1.2及时性让高校危机事件传播迅速

微博客户端在手机等网络终端上的应用大大方便了信息传播的及时性。较之以往的高校危机事件传播方式,往往是一人传一人传播开来,容易造成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失真。而且有时候会因为信息传播的延误而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微博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结合,使得高校危机事件在传播方面的得到了质的改变,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这样会产生一种结果就是如果信息虚假或者有人故意夸大曲解事实,就会造成大范围内的人心恐慌和社会对高校的误解。

1.3裂变性让高校危机事件更加复杂

微博的传播功能主要是依靠微博用户粉丝的阅读和转发实现的,它并不是传统媒体的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形式,而是一对多、多对多的裂变形式。有学者将微博环境下的危机传播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负面信息的更为即时和便捷,迅速印发危机;(2)负面信息的聚合力更强,危机扩散更快;(3)衍生新的负面信息,危机不断升级。②所以微博在高校危机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将会使本身就复杂的高校危机事件变得更加棘手。

2微博时代下建设高校危机管理机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微博本身的特殊性使高校危机事件在传播上发生了质的改变,给高校危机事件的管理带来了挑战。但是面对这一新兴的形式,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建设尚未建立健全。因此建设微博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对于高校在处理和化解校园危机事件上就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2.1微博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尚未完善

就目前来讲,高校在校园危机事件这一方面的管理机制尚缺乏专业化和常设的机构来管理。危机发生时,普遍的做法是从相关的职能部门中抽调一部分工作人员组成应急机构来处理,这些人员虽然有些是富有学生工作经验的老师,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仍然缺乏系统的危机事件处理技能。而且临时组建的组织在处理危机事件时往往会出现协调不力,各持己见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到了危机事件的处理及时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微博广泛应用的今天,在国内的高校中,极少有哪所学校有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微博危机事件处理预警方案和机制。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微博的广泛传播,往往是导致束手无策。

2.2微博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微博时代下,高校的危机事件管理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挑战,而不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使高校在处理危机的时候容易陷入被动的境地,一来可能使学生的切身利益受到更严重的影响;二来可能会对学校造成负面的影响,导致社会对学校的信任感产生怀疑,对于高校来讲是致命的。所以,如何及时、有效地化解高校危机事件,是当前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议题之一。危机事件本身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且绝大多数是与学生的生命财产等方面息息相关。对于高校来讲,对于危机事件的处理必须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和迅速地反应,才能将学生、高校的损失和高校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与其到危机爆发时临时组建应急处理组织,先建设高校危机事件管理机制则是“未雨绸缪”,当然在危机发生时,处理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3微博时代下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的策略

高校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在微博上的只言片语便会铺天盖地,如何正确地甄别信息的真假,正确的引导舆情的风向便至关重要。有研究者提出,新媒体时代,必须树立处置突发事件的“黄金4小时”法则。③微博时代下,高校工作人员在迅速做好危机事件的处理时,更应该注重微博的信息和沟通渠道。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3.1构建微博危机事件预警机制

假如高校危机事件能在爆发之前就监测得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那么无疑是最另人满意的结果。因为高校本身情况就比较复杂,不管是内部还是社会环境都可能会影响到高校本身的稳定。而高校内部的矛盾经常是高校危机产生的来源,这些矛盾往往会在微博上“初露端倪”。假如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建立信息收集网络,将那些分散的、潜伏的信息进行准确判断,就能够有效地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做好危机预防和管理高校,高校危机管理模式从事件响应的反射型,转变为预防、准备、响应迅速、协调综合系统模式,改被动应对为积极防范,已成为现代大学危机管理的趋势。④在校大学生现在几乎人人都有微博账号,越来越多人习惯把自己的心情或者一些遇到的事情通过微博表达出卡,因此微博危机事件预警机制在防控高校危机事件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3.2组建队伍,提高队伍人员专业技能

高校危机事件管理机制建设,有一支专业的队伍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改变当前一旦发生危机临时抽调人员组成应急处理小组的局面,组建一支由专门工作人员负责的队伍,建立在微博体系下的危机事件管理小组。首先,成立校级微博危机事件管理领导小组,可由一名校领导分管,具体由与学生相关的学工部门或负责宣传的宣传部门主管,负责微博危机事件管理的最高决策。其次,要成立危机事件决策小组,由校办、宣传、保卫处、学工等部门领导组成,一旦危机发生,微博蔓延,进行相关探讨,制定对策。三是各二级学院要制定相关的微博危机事件管理工作小组,实时监控学生微博动态,发生事件及时上报。这支队伍的组成人员还必须具备微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对危机事件的敏感度。学校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对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不能建设一个“空”组织,空有名头而不去落实的组织。

3.3建立官方微博,权威信息

高校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对于危机事件正确的解读,让学生了解事情的真相有助于缓解学生的情绪,避免大范围的人心惶惶影响校园的安定和谐以及社会对高校的负面评价。因此高校就应该设立官方微博,以学校的名义在信息上抢占先机,第一时间将真实、权威、公正的信息传递给公众。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在《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中指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⑤”

3.4长期保持危机意识,注重事后人文关怀

高校校园危机是属于突发事件,但并不是独立事件,高校本身应该明确自身定位,长期保持危机意识,紧绷这根弦。特别是微时代信息传播能力的复杂性更要要求高校不能放松警惕,而应该随时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警惕性,尽量做到将危机事件“扼杀”在摇篮中。当危机事件化解之后,并不意味这工作就告一段落,而是要在微博上继续相关信息以安抚同学们的情绪。因为危机事件虽然解决了,但是危机的诱因可能还全未消除,或者是同学们之间的心理并未能全部接受,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危机或升级,就需要特别注重危机事件的事后工作。危机发生后,心理救援人员必须抓住黄金时间对受害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尤其是提供心理疏导、人际关系修复等个性化服务;同时,高校还可以建立心理知识交流和心理咨询的微博平台,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双向多维互动,达到团体咨询和朋辈互助的效果和目的。①

4结语

管理博士论文范文8

1.平底烧瓶:平底烧瓶主要用来盛装液体物质,可以轻度受热,可用作试剂量较大又有液体参加的反应的反应容器,还经常被用作各种气体的发生装置.

2.锥形瓶:锥形瓶可以用作气体反应的反应装置,在蒸馏实验中,锥形瓶是作为液体接收器的.

3.量筒:主要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在一些用到排水集气法的实验中可以通过量取液体的体积测量固体或气体的体积.

4.集气瓶:与毛玻璃片配合,可用于收集、存放气体;也可以作气体与物质反应的容器.

5.滴瓶:滴瓶是用于存放少量液体的,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能够控制液体的使用量及液体流入的速度.

6.玻璃棒:玻璃棒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测pH的实验中,玻璃棒用于蘸取溶液,引燃红磷,在蒸发操作中用于搅拌,蒸发完毕后用于转移固体,在配制溶液时用于搅拌,在过滤操作中用于引流.

7.广口瓶: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还可以用于气体发生器.

8.细口瓶:用于盛放液体,在盛放碱性溶液时用橡胶塞,盛放强氧化性的溶液要用玻璃塞.

9.导管:长导管有冷凝回流的作用,这可以达到分离产品的目的.

10.漏斗:用于过滤或向小口径容器内注入液体.

二、玻璃仪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在室温下进行,读数时,要注意视线应与液体面底部相切,仰视与俯视都会造成数值偏差.量筒不能加热,也不能用于热溶液的盛装,操作时要沿壁加入或倒出溶液.使用烧瓶加热时,要将烧瓶放置于石棉网上,让其受热均匀,平底烧瓶不能长时间加热,当烧瓶用于溶解物质时,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棒不能触及杯壁或杯底.试管可以直接用来加热,用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加热前外壁应无水滴,加热时试管口不应对着任何人,加热后不能骤冷,以防止试管破裂.集气瓶不能用于加热,在瓶内进行燃烧实验时,需要在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滴瓶在盛放碱性溶液时要用软木塞或橡胶塞,滴瓶不能倒放,否则会引起胶头滴管的腐蚀,胶头滴管加溶液时,不能伸入容器的,更不能接触容器壁,不能平放于桌上,用完之后就立即用水冲洗.广口瓶不能用于加热,当放入具有酸性、氧化性的试剂、有机溶剂时,要用玻璃塞,放入碱性试剂时要用橡胶塞,用棕色瓶装见光易变质的物质.

三、玻璃仪器的清洗

仪器的洗涤方法一般有冲洗法、刷洗法、药物洗涤法.玻璃仪器的清洗很重要,如果清洗不当或延后清洗,都可能会造成仪器的洗涤变得困难甚至损坏.洗涤一般可依照以下步骤:倒去废物—冷却—用水冲洗—刷洗—用水冲洗.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仪器都是用水冲洗的,一些用于特殊反应的仪器,也要用特殊的洗涤液清洗,在洗涤剂的选择上也要注意,常用的洗涤剂有肥皂液、去污粉、洗液、有机溶剂等等.用毛刷刷洗仪器时不能太用力,以防将仪器捣破,用洗液洗涤仪器时,玻璃仪器中的水要尽量倒干净,洗完之后将洗液倒回原瓶,并将瓶盖盖好,如果洗液流出瓶外,不能用手去擦,只能用水冲洗或抹布擦.化学实验中清洗后的仪器应达到内外壁应都能被水均匀地湿润,且不挂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晾干后不留水痕的效果.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