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局工作打算

农业农村局工作打算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从更高层次更高要求贯彻落实在、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规模农业、智慧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体围绕“153”工作思路开展工作,即:围绕一条主线、实施五大工程、完善三项机制。

一、围绕一条主线

紧扣乡村振兴这一主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为总目标,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扬优势,推动全县农业农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二、实施五大工程

(一)实施产业发展提升工程。一是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继续推进白莲、蔬菜、油茶、脐橙、草食畜禽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2020年计划发展大棚蔬菜20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2万亩,新增及改造脐橙园1350亩,新增奶山羊养殖基地15处,养殖数量增加至5000头。二是持续巩固产业扶贫成果。围绕产业扶贫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基本实现“村村有扶贫产业”的目标,每个乡镇建成并持续壮大3个以上适度规模的“五个一”产业扶贫基地。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白莲)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契机,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继续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保持农药化肥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加大农业污染防治力度,以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为示范,持续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加大“三品一标”农产品申报力度,计划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5个以上。

(二)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一是加强职业农民培训。实施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工程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到2020年实现平均每个行政村有4名左右“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带得动”的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加强基层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和农业科技服务示范基地建设,制定计划轮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支持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兵等各类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引导人才资本回流,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推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培养农业各类经营服务人才,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使每位农民掌握1门以上就业创业技能或农业生产技术。二是培育扶持重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财政、土地、信贷等扶持政策,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健康发展。到2020年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30家、500家、300家。大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强强联合,引导龙头企业发挥产业组织优势,建立“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发展模式,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支持和引导种养大户、专业大户登记注册家庭农场,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形成产业规模化发展。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联合社,扩大经营范围和规模。研究制定农民合作社退出机制,引导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三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工厂农业,努力创建省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和产业园,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园区扩面增量、提质升级,加快濯坑田园综合体、小松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深度融合。四是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加大农产品追溯平台建设,率先将省市级龙头企业、“三品一标”企业纳入追溯平台;积极发展“农业+电商”,发挥阿里巴巴、京东、益农信息社、农村淘宝等平台作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业产业“接二连三”。

(三)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一是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借鉴浙江“千万工程”成功经验,进一步开展拆除违章房、残败房、废弃房、危旧房、铁皮棚,清垃圾、清塘沟、清杂物、清路障、清杂草,整治乱扔乱倒、乱排乱放、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挂乱贴“五拆五清五整治”,真正改美庭院、改好习惯。着力实施脱贫攻坚村庄整治巩固提升,全县所有村庄各项指标全部达到贫困村退出标准。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180个以上新村点建设任务,加快完善“七改三网”基础设施,因地制宜配套“8+4”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开展片区化、组团化建设,巩固和深化“连点成线、拓线成面、突出特色、整片打造”的建设格局,打造一批精美社区型的美丽乡村,进一步彰显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效果。二是城乡一体化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探索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逐步改变农村垃圾“混合收集”方法,提高群众对垃圾分类收集、综合利用的认识。健全完善由城管部门统一管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治理一体化监督管理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强化县乡村组对第三方运营商的监督考核,加强考核结果运用,提升农村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水平。三是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步伐。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成果。坚持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的模式,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确保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坚持控污与治污并重,消灭农村黑臭水体,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乡镇河(湖)长制工作内容。四是加速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按照“卫生、经济、环保、适用”原则,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整村推进,有序有效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和乡村公共厕所建设。充分发挥农户群众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全面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的基础上,重点加大各圩镇厕所粪污直排整治和农村不达标化粪池的整治力度,使全县厕所向无害化方向迈进。

(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继续坚持以“六个结合”建设高标准农田,抢抓有利施工天气,合理倒排工期,明确时间节点,严把工程质量,确保按期完成2019-2020年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并将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集中流转,促进蔬菜产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田园综合体建设等。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修复完成一批水毁水利工程设施。

(五)实施美丽宜居创建工程。一是全域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的要求,明确所有宜居村组发展地位,编制完善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科学推进“七改三网”基础设施和“8+4”公共配套服务以及“山水林田湖”整治,持续深化“连点成线、拓线扩面、突出特色、整体推进”工作格局。二是全力推进美丽宜居示范创建。积极开展美丽宜居示范乡镇、美丽宜居示范村庄、美丽宜居示范庭院创建工作。力争到2020年底,20%的乡镇达到美丽宜居示范乡镇标准、30%的村庄达到美丽宜居示范村庄标准、10%的庭院达到美丽宜居示范庭院标准。三是积极落实“四精”理念。全面做好秀美乡村EPC项目的扫尾工作及后续管理,打造一批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的新时代“五美”乡村。

三、完善三大机制

(一)完善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机制。继续推进“财政惠农信贷通”“产业扶贫信贷通”工作,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三农”。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扩大白莲、脐橙、烟叶、蔬菜等种植业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提高农业风险保障水平。推行财政涉农项目资金集成使用,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农村重大改革、民生改善、农民增收。建立财政向农民积极性高、主体意识强、建设效益好的项目优先扶持机制。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力度。实行“全过程”监管、“一站式”服务、“一卡通”到户,加大强农惠农资金落实力度。对截留、挪用涉农资金行为,严格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强化产业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监管,严格实行项目管理制和乡级财政报账制。坚持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完善协调统一的资金项目管理机制。落实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和项目法人制等相关规定,设立项目标识牌,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二)完善农业农村改革创新机制。以三改合一项目实施为着力点,以点带面,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将承包地逐步流转给种田能手手里,提高农业效益。开展农村宅基地改革,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充分利用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政策红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三)完善村庄环境常态长效管护机制。坚持城乡统筹、建管并重,按照“公共卫生保洁好、庭院卫生保持好、文明习惯坚持好、基础设施维护好”的总体要求,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社会团体广泛参与村庄基础设施及服务场所的长效管护。逐步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