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分析(3篇)

建筑施工技术分析(3篇)

第一篇: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及施工技术分析

一、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分析

(一)技术要求高

因为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主要材料为现浇钢筋混凝土,为了保证建筑的性能就必须将重点放在钢筋连接、结构可靠性、模版的制作加工以及混凝土质量等几个方面。与此同时,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防水、建筑消防、建筑装修等环节的技术要求也十分高。这一点建议和第二点合并,缩写。

(二)施工环节多

高层建筑楼层较多,因此在进行施工时要考虑的因素也多,且十分复杂。在施工环节随着楼层的不断升高,其施工难度也逐步增大。尤其是高空作业时更是要关注较多的环节,对于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安全管理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些环节无不影响着高层建筑工程结构施工的质量。

(三)地基埋藏深

鉴于高层建筑楼层多的原因,为了保证高层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就必须通过测量,从而精确地基的埋藏深度。也正是因为如此,高层建筑低级埋藏深度也较普通建筑工程深,其地基深度一般为建筑高度的十二分之一。

(四)工程量大,工期长

高层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庞大且复杂,再加上其施工环节所涉及的内容也多,施工时往往需要多个项目同时进行,所以说高层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一般工程量非常大。与此同时,正是因为其工程量大的原因,决定了其施工工期比普通建筑工程结构施工更长。据相关统计表明,即便是最简单的高层建筑,其工期也要长达两年之久。

二、高层建筑工程结构施工技术探究

(一)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我国地域面积广,因此各地地质条件也不尽相同。地质条件的千差万别导致了在进行高层建筑工程结构施工时必须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在施工时,如果施工地地质复杂,持力层深但是地基埋藏深度较浅的状况,就必须使用桩基础技术。但是为了控制成本,保障施工效果,桩基础也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桩。地基基础施工离不开开挖与支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开挖与支护方案,并且需要及时的排水。基本上基坑深度超过5米的高层建筑项目,必须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进行施工。施工要经过封层填土的方式进行换土垫层,然后通过夯实碾压确保地基基础土壤的固化,随后浇筑混凝土,实现土壤固结,保证施工的质量。常见建筑地基施工方法主要有注浆法和强夯法,下面进行简要介绍。

1、注浆法。

采用该方法施工时,由于硅化加固的土层是厚度为1米的不加固土层,容易出现浆液上冒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可以使用打灰土层或夯填素土的方法。一般情况下,灌注浆液的压力应控制在0.8-1.0mpa(终)和0.2-0.4mpa(始)范围内。在对土的加固程序中,一般坚持自上而下的原则。另外,还要经常抽查浆液的配比及性能指标、注浆孔位、孔深、孔径等,并对已注浆的孔进行标记,注明时间。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漏孔现象的出现,一旦出现,必须立即停止注浆,并着手调查产生的原因,调整注浆参数。

2、强夯法。

采用强夯法时,首先务必要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定位,绘制精确的夯点布置图,并对每一个夯点位置进行标注,之后采用推土机进行预压2-3遍直到场地平整。如若施工所在地有着较高的地下水水位,则应采取相应的对策降低地下水位,或者在表妹铺设0.5-2.0m厚的砂石垫层,以防止孔隙水压的产生或设备的下压。其次,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按照“以一边向另一边、以边缘夯向中央”的顺序,每次夯完,都需要使用推土机对场地进行平整,之后在进行下一次的夯击,最终完成相应的地基施工。

(二)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分为四层,即顶层、转换层以上的标准层以及转换层和转换层以下的标准层。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在转换层施工前需要借助高科技测量仪器测量高层建筑主楼的垂直度,然后按照布置网的布置形式将整个施工内容显示出来,便于转换层施工的有序进行。因为高层建筑的特点,导致了高层建筑结构往往下部结构受力加大而上部受力较小。出于高层建筑工程功能性的需求,高层建筑下部一般设置为大空间,而上部多布置为小空间。有鉴于此,要想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就需要在高层建筑下部使用框架结构,而上部使用剪力墙结构。转换层则是上述结构的关键部分,决定了整个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在转换层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技术确保转换层下半部分的刚度,比如增强落地墙的厚度或增大筒体。此环节必须严控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在转换层周围设置框架、剪力墙或者在楼梯间设置筒体结构。当然,为了保证转化层性能的良好,还可以降低转换层上部结构的刚度,如减少墙体厚度、不落地剪力墙等。

1、钢筋混凝土转换层钢筋工程施工

在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结构中,由于转换构件含钢量大,主筋长,布置密,在梁柱节点区钢筋过度集中,因此正确的翻样和下料,采用合适的连接形式和合理安排钢筋就位次序是钢筋施工的关键。

(1)钢筋的翻样和下料。

在进行钢筋翻样之前,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相关说明,读懂设计图纸,掌握相关规定,设计好钢筋之间的避让和穿插,对设计的尺寸和绑扎的次序进行确定,并安排有专人进行相应的质量监督。

(2)钢筋连接。

由于转换层钢筋量大,较为密集,因此要对钢筋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精心的设计,目前主要采用的主筋连接方式为镦粗直螺纹套筒连接、冷挤压套筒连接等连接方式,在设计施工时应合理根据设计成本、工期和施工质量等进行选择。

(3)钢筋的绑扎与固定。

钢筋的绑扎和固定是转换层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当转换梁厚度较大或高度较高时,应制作合适的永久性或临时性支架系统,以便钢筋绑扎和固定的质量,确保转换层的施工质量。

2、转换层结构的模板支撑系统

转换层施工中最常用的三种模板支撑方案,分别为落地支撑法、叠合梁原理法和吊模法。其中落地支撑法的综合工程造价相对较高,且要求每层有支撑对应,施工质量与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直接相关,安全性难以保证,后期模板支拆量较大,工期较长。叠合梁原理法的综合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但质量不易得到控制,安全性也难以得到保证,而且工期相对较长。吊模法操作简便,模板的安装容易操作,具有很好的便捷性,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施工质量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在施工中只需一次性支模,不需要支撑,工期大大减少,目前在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钢结构施工技术

钢结构施工技术细分的话又可分为高层重型钢结构、刚和混凝土结构以及大跨度空间结构施工技术等。高层建筑核心墙内的钢结构柱至少应不少于24根。焊接时应采用科学、先进的焊接工艺,比如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方法也较多,比如立焊、斜立焊等。焊接时要保证焊接缝的整洁,保障焊接的效果与质量。鉴于钢结构的性质,在施工时必须重视钢结构的防火施工。另外,钢结构施工技术离不开大型塔吊,所以塔吊的吊装、连接与测控也是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关键,为了提高效率可以使用一机多吊或分区吊装的形式。尤其是要注意的是,在钢结构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钢柱的安装方法。在其加工时应该将连接耳板设置在钢柱两端,然后将上节钢柱对准下节钢柱的定中心线对齐。然后通过焊接与螺丝进行固定。只有上述固定工作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环节的安装。

1、钢结构焊接技术

(1)手工电弧焊。

手工电弧焊设备简单,操作灵活方便适用于各种位置的焊接;但生产效率低,质量较差。一般用作钢结构高层建筑的焊缝打底;是在现场焊接中倍广泛采用的一种焊接技术。焊缝的起头部分往往容易出现气孔、未熔透、宽度不够和焊缝堆积过高等缺陷,为了避免和减少这种现象,应该在引弧后稍将电弧拉长,对焊缝端头进行适当预热,并且多次往复运条达到熔深和所需要宽度后再调到合适弧长进行正常焊接。焊缝接头的好坏,直接影响焊缝外观成型和焊缝质量。必须准确掌握接头部位,如过于推后,会出现焊肉重叠高起现象;反之,又会出现脱节凹陷。街头一般是弧坑前约15mm处引弧,然后移动到原弧坑位置进行焊接。用酸性焊条时引燃电弧后可稍拉长电弧,待移到原弧坑位置时再压低电弧;用碱性焊条时电弧不能拉长,否则易出现气泡。焊缝收尾时应保持正常的熔池温度,做无直线移动的横摆点焊动作,逐渐填满熔池后再将电弧拉向一侧熄弧。每条焊缝结束时必须填满弧坑。过深的弧坑不仅会影响美观,还会使焊缝收尾处产生缩孔、应力集中。为了填满弧坑一般采用以下3种操作方法:画圈收尾法、反复断弧收尾法和回焊收尾法。

(2)CO2气体保护焊。

CO2气体保护焊是利用CO2气体为保护气体,以焊丝与焊件之间产生的电弧热来融化金属,并与焊丝形成焊缝的一种电弧焊方法。平焊和横焊:一般有左向和右向焊两种操作方法。左向焊法,喷嘴不会挡住视线,可以清楚看到熔池和焊缝,便与看见焊缝的成形,熔池手电弧的冲击作用较小能得到较大的熔宽,焊缝成形比较美观,所以左向焊法应用比较普遍;右向焊法,气体的保护效果较好,但因焊丝指向熔池,电弧对熔池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如果操作不当会影响焊缝成形。平焊多采用左向法,横焊常采用右向法,平角焊和搭接焊采用左焊法和右焊法都可以。

2、钢结构的安装

在水平方向上,从中间的节间开始安装,将一个节间的柱网视为为一个安装单元,分别先安装柱,然后再安装梁,逐步向四面扩展。在垂直方向进行由下至上的安装,并分层次安装次要构件。筒体结构一般遵循为先内筒后外筒的安装顺序,对称结构则是采用全方位对称安装。如果有钢筋混凝土内筒体的结构,应先浇筑筒体。

(1)所有在地面经行拼装的构件必须要设置拼装架进行组拼,对于易变形的构件首先需要经行加固,组拼后的尺寸必须经过校核,无误后才可进行安装。

(2)钢柱平运,两点起吊,安装一点立吊。钢梁用特制吊卡两点平吊或串吊。

(3)钢构件的零件及附件应随构件一并起吊,对尺寸、质量较大的节点板,应用铰链固定在构件上;钢柱上的爬梯,大梁上的轻便走道也应固定在构件上。

(4)每个流水段一节柱的全部钢构件安装完毕并验证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流水段的安装。

(5)在安装前、安装中和竣工后都要检测工程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日益成为城市房屋建筑工程的首选,其在解决人口居住矛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层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与普通建筑结构施工有一定区别,高层建筑工程结构施工特点主要表现在施工环节多、地基掩埋深度大、工程量大以及工期较长,并且对于施工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有鉴于此,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必须充分分析上述特点,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确保高层建筑工程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从而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建筑业繁荣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贺子奇 温森 单位: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第二篇:高层建筑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技术

一、附着升降脚手架结构

近年来,附着升降脚手架凭借所占空间小、所需人力与物力较少、经济安全等优点被大面积应用在建筑施工中,其工作原理为:在建筑物上稳固升降机构,把脚手架连接于升降机构,借助机构内部动力设备实施脚手架升降操作。在该结构中主要包含有体结构、依附支撑系统、负载同步监控、动力升降、预防倾斜与坠落以及施工预防保护系统。

二、施工技术

(一)脚手架架体设计

以使用要求为标准合理设计施工项目,设计出可行的脚手架架体。若在使用环节,工程结构出现改变,应编制针对性的方案实施局部改造。另外,应参照施工标准,均衡分配施工人员。

(二)核实与质检

认真合适脚手架总量与型号,着重做好质检工作,若条件允许,还应开展抽样调查。确保钢管表面整齐圆滑,不存在裂痕、弯曲等质量瑕疵,还应进行除锈操作;严格控制横杆与立杆的极限弯曲变形;有效控制钢管壁厚,保证超过标准壁厚的90%;管控焊接件焊缝,使其满足设计标准,规避裂痕、吃肉等质量瑕疵的出现;焊纹连接件不允许出现滑丝等不良现象;扣件应符合国家正在使用的标准。

(三)脚手架安装

在着手脚手架施工操作前,应面向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同时,指派专业人员系统检查脚手架,待确定合格后,方可安排施工人员开展脚手架升降操作。另外,还应准备齐全的工具设备,认真检查其质量,并清晰标注现载控制系统。安装脚手架前期,应仔细检验预设的各项参数,主要包含螺栓孔实际位置、孔径尺寸等内容,并检验周边混凝土强度。严格控制预留螺栓孔的各项参数,确保落在正常偏差范围内,若不满要求,则应采取适宜的措施进行弥补。另外,在安装前期,应装设安全系数较高的安装平台,以此来承担部分施工负荷。该平台应达到精度标准,确保某两点之间的高度都不超过20毫米。安装脚手架时,应认真遵守施工程序,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有效调整水平支撑与竖向架构之间的偏差,邻近的两个水平支撑框架机位高度差应小于20毫米,邻近的两个竖向架构之间的水平高度差也应小于20毫米,其垂直偏差不应超过千分之三。另外,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而保障架体牢固、稳定。作业层搭设应达到使用标准,架体底部某两点水平高度差不应超过50毫米,从整体层面来说,架体垂直偏高应小于千分之四。若作业区与高压线的距离较近,则应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四)脚手架升降

1.在升降操作中,翻拆防坠杆与电动葫芦时,应采用间隔操作,拆卸的部件应及时装设到上一层,再拆卸邻近机位周边的部件;

2.在拉结点位置,混凝土一定要满足C15后方可提升;

3.在升降前期,应全面检查动力与电气设备,系统检查承力架防坠装置,确保性能良好,并保证通讯流畅,动力电源线保存完整。在升降前期,需要均衡预紧机位,规避某个机位承载太多负载,计算机监控仪应全方位监控所有机位受力点,待数据与量值近似满足实际要求时,方可开展升降作业;

4.在脚手架的整体提升环节,若机位出现超载或者停止运行故障后,应立即寻找原因,有效处理,待处理妥当后才可以继续作业。在提升过程中,架体悬臂高度应小于9米;

5.待完成整体提升操作后,应立即拉好硬拉结,确保拉条等基本组成构件安装合理,拆卸的安全网等装备应有效复位。

(五)脚手架拆卸

1.拆卸脚手架时,应辅以塔吊协同工作,在拆卸前期应认真检查塔吊设施,仔细核对技术参数是否满足标准。在整个作业过程,应在地面构建安全警戒线,并在周边设置围栏,设立警戒标志,指派专人看守,避免非工作人员的随意进出,保障人身安全;

2.针对升降脚手架进行全面清理,同时在楼层周边依照标准设置围栏,并在脚手架下方配备斜挡板,以免在拆架环节出现散料坠落的现象;

3.若天气条件相对恶劣,严谨开展拆卸作业;

4.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有序拆卸升降脚手架,在拆卸操作中为规避扣件坠落现象的出现,不允许扣件脱离钢管,运送至地面后方可拆卸;

5.对于底部水平桁架,应按照分段拆解节点的方式进行拆卸,逐段吊运。首先利用塔吊钢丝绳悬吊待桁架两侧,让吊机承载一定的重力,然而,无需吊起,同时,操作人员选取楼层稳定处悬挂安全带,拆卸连接待桁架两侧和周边桁架的螺栓,然后拆卸第二层附墙拉接,操作人员转移到人楼层,利用塔吊吊起桁架与下节导轨,转移至地面特定场所。

三、施工安全管理举措

(一)安全技术交底

在着手施工之前,一定要开展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确保作业人员熟悉作业项目的具体要求、技术标准与安全举措;在施工作业阶段,若出现工程变更等问题,应立即填补并优化安全技术举措,同时,开展有效的交底工作。

(二)完善操作流程

针对架体升降作业编制科学的操作流程与合理的操作指导,集中指挥,认真参照操作流程与指导落实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巡查监督工作,配备质量优良的对讲机等设备,一旦发现险情,立即发出警报,妥善处理。

(三)认真记录

项目主管应参照施工进度详细填写施工记录,它一般包含施工日志、使用清苦记录、安装验收技术指标、定期检查表、日常维护保养工作记录等多项内容。

(四)安全检查

无论哪种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均应进行安全检查,这是因为设备长期饱受自然环境的侵蚀,为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安全检查十分必要,其中在脚手架中更加突出。在自检的基础上,还应积极配合国家的检测与监管工作。正式使用脚手架之前,应自主递交检验报告,待检验达标后方可使用,禁止使用不达标设备

(五)采取全面的安全隔离措施

由于脚手架相对特殊,在安装环节,应认真参照相关规范有序落实,若违规操作将会降低杆件安全性,因此,在着手提升操作前,应彻底清除负载,全面检测施工人员,将岗位职责熟记于心,仔细检查脚手架。在提升环节,应凭借科学的方法编排作业,因脚手架在工程施工中占据着关键性位置,它作为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其安全性十分重要,并在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中发挥着深远影响。同时,也应重视脚手架底排安全,在实际操作环节,应通过九夹板密缝完成铺设工作。

四、结语

目前,升降脚手架被大面积应用在高层建筑中,为确保升降脚手架的安全使用,我们应加强安全生产与监管层面。以工程所需机械设备、工作人员、管理体制方面为落脚点,构建可行的安全生产规范,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着重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尽量降低安全隐患的出现,各级部门协同工作,强化监督,为安全生产提供基础保障。

作者:许秋实 单位:徐州正成监理有限公司

第三篇:建筑暖通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一、建筑暖通施工的主要问题

(一)施工方案问题

由于建筑施工往往工程量比较大,施工周期比较厂,这就使得施工方经常会不按施工方案施工或是发生对施工方案随意改动的情况。在暖通系统的施工过程中这些现象也普遍存在,这对实现建筑物设计初始时的节能减排目标是十分不利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暖通系统的功能就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在设计中的一些理念也就成为了纸上谈兵。因此,为了提高建筑质量,实现建筑物的节能减排效果得到完全的发挥,对建筑暖通施工方案绝对不能进行随意的更改和简化。

(二)施工设计图纸问题

不仅在施工方案的实施方面存在问题,在方案实施之前的图纸上面的问题也存在。这种问题主要存在于图纸的内容不全,一些具体的施工细节问题在图纸上没有体现,直接导致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钻图纸的空子,不按规定施工,不按要求使用建筑材料等现象。图纸在建筑施工当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如果不按图纸施工,将会使建筑物的建筑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如果在施工检验能够发现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到施工工期,而如果没有发现问题将会给建筑安全带来更大的隐患。因此按图纸施工对于整个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施工进度问题

暖通施工通常在建筑施工主体结构完成后进行,因此,暖通施工对于建筑施工的工期影响是很大的。而出现在施工进度上面的问题出现的也是最多的。正如上文所说,施工图纸问题会导致施工工期延,而为了在工期计划时间内完成建筑物的施工,就势必会出现赶工期的情况,这将会使建筑质量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前期必须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而在后起结合施工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规划避免出现质量问题拖延工期。

二、建筑暖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一)采暖方式

目前,国内的建筑采暖方式以水暖为主。有散热器和地暖两种散热方式。过去一般用暖气片散热取暖,近期以来地暖已经成为主流。地暖主要依靠在底板下面的盘管将其中热水的热量辐射至地面,进而实现取暖。地暖不能应用在内保温的建筑物中。这种取暖方式在北方地区有着广泛的应用,使得北方的建筑物内部温度能够达到舒适的要求。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如果是地板采暖则一定不能在内保温的建筑,而外保温的建筑其采暖方式与散热器采暖基本一样。

(二)管道安装

建筑暖通施工很大部分都是由管路系统组成,因此管道的安装过程十分重要。为了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必须按照规定的施工规程进行施工安装。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安装散热器,再安装附属的管路,在安装管路时应该按照实际的距离和高度等随用随取,避免管路和散热器等发生倾斜,对支架的安装位置要做好计算和测量,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在立管及支管安装前,应将管道调直,这样能有效防止立管及支管安装后出现坡度问题。在安装支架前计算支架与管道标高及坡度间的距离,精确的距离能为支架安装提供强力的保障,而后按照相关施工要求进行安装支架。此外,为了避免管道坡度出现问题,在进行堵墙洞施工时严禁出现免强塞垫。

(三)支架安装

支架安装前要对支架进行合理的选择,施工人员要了解各型支架的特点和区别。按照是国内图纸的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安装。

(四)保温材料选择

在暖通保温材料的施工之前要对施工现场的特点有所了解,同时也要对保温材料有所了解,做到保温材料与暖通工程达到很好的匹配以发挥暖通保温工程的最好效能。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在能够拆卸的部位的两端留好空隙,之后于施工相同的隔热材料处理空隙,提高高温效果。在安装保温材料时,应在其能独立拆卸部位两端,例如法兰、阀门等部位,预留相应的空隙,而后采用相同的隔热材料填平两端预留空隙,这样能进一步确保保温效果。

(五)测量计算

在管路施工过程中为了使接口位置能够准确的连接,要做好测量和计算工作。同时要尽量提高精度,在测量前检查好测量工具等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对于采用暖气片散热的暖通工程在安装暖气片时要标好标准高度线,使建筑物内的暖气散热器都尽量在一个水平高度,高度误差≤15mm.

(六)通风系统安装

建筑暖通施工当中的空调通风系统对于建筑物的使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风系统的安装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对通风系统的合理施工十分重要。对于空调系统的选择要与建筑物相匹配,管线的走向和安装都要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在施工之间做好管路的排查和清理,确保管路当中没有异物,避免在未来的使用过程中发生堵塞的情况。。此外,大部分通风系统的安装属于明装,若是安装不达标,将对其外观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由于部分通风系统暴露在建筑物的外面,因此在做好功能性的安排之外也要注意施工的美观整洁。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介绍了暖通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问题进行分析。建筑暖通施工要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避免因为质量问题影响工期的情况发生,对于暖通施工中所用的建筑材料要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在了解现场和施工材料的特性之后进行施工,以实现最好的施工效果。做好测量和计算,实现较高的施工精度,保证施工的质量和美观。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和指导,使他们具有一些基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为良好的施工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谢建宾 单位:广西恒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