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机电一体化论文

现代学徒制机电一体化论文

摘要:本文指出了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原有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实践教学体系重建的原因,从六个方面阐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新型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通过调研,对执行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为我国现代学徒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典型案例。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机电专业

0前言

目前,我国的高职现代学徒制类型的课程授课方式主要有4种:集中讲授,企业培训,任务教学,岗位培养。其中集中讲授主要是在各高职院校内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中理论教学;企业培训则是高职院校邀请企业到校进行专题讲座或者在企业生产岗位、实训场地等场所进行教学的实操演示;任务教学主要是在授课过程中,由授课教师在课程中设计若干个训练任务,学徒在工作或者学习中独立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岗位培养则是学生(学徒)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进行“师父带徒弟”式的教学。在这4种方法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校企双导师为辅助的实践教学占了三种。因此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对学生最终的培养质量,影响深远。本文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善为基础,进行“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与探讨。

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措施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原实施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虽然按照国家要求,包含了课时约占50%实习实训课程,但是,除了大三上学期开始的校外顶岗实习,其他的实训环节基本都在校内实训室进行,然而本专业校内实训室拥有的实训设备台套数不够充足,使得实际分配到每个学生身上的实践课时比较少,导致最终没有办法保证比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另外,学生的校内实训跟学生最终就业的企业生产实际之间,没有很好地相通,使得学生无法达到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对原有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善和重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改革原岗位培养实践课程构成

改革原仅有“顶岗实习”的岗位培养实践课程为由“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共同构成的新型岗位培养实践课程体系。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即可由校内专业老师带领到合作企业开展认识实习;在大二下学期,学生又可以到合作企业内,由合作企业的兼职教师带领其完成2到3个月的跟岗实习;最后,在大三上学期,再到合作企业开展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并最终在合作企业实现就业。

1.2改革教学模式

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在所有带实训环节的课程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将现有的校内校外所有实习场所变成学校教师和兼职教师的重要教学阵地,通过双师队伍共同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培养和岗位技能训练,使得最终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岗位实践一脉相通紧紧相连,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实现学生(学徒)的全方位发展[1]。

1.3创新教学内容

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在所有带实训环节的课程中,将国家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深化课程内容改革,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由学校教学团队和合作企业兼职教师团队共同研究,制定符合企业需求和行业要求的实纲。同时结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各项具体考核要求,制定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每个岗位的实习考核标准,使实习考核更加全面科学。

1.4加强“双导师”队伍建设

在学生入校到毕业的整个过程中,学校指定优秀专业教师全程指导学生的各项专业理论学习;企业选择技能高手或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师傅),给学生传授生产实践专业技能。同时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能高手在每年互相学习、互相渗透,完成双向挂职锻炼,使学校的专业教师能和企业技能高手一起完成企业的技术研发,解决企业实际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了更好地保证“双导师”制度的更好实施,本专业探索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考核制度,每年通过全方位的评选,选出若干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师傅)进行奖励。使学校和企业共同组建的“双导师”队伍,能更好地为学生培养出力[2]。

1.5完善实习管理制度

全面加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实习管理工作,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成立实习管理机构,制定学生(学徒)实习的完整管理制度。学院通过社会调研和主动联系,选择有一定实力有较强合作意愿的企业作为合作单位。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学生(学徒)的实习岗位,建立学生(学徒)实习前培训和准入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各项必备技能和安全教育。同时进一步完善学生(学徒)实习过程监控的其他各项相关规章制度,最终使得学生(学徒)的校内和校外各项实习都能良好和安全地开展,达到比较好的实习效果。

1.6改革评价模式

过去,学生的实践教学评价,都是单一地由学校单方进行,不够科学全面。改革后,学生的实践教学评价由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五个方面共同组成,同时参考第三方机构的评价结果,对学生(学徒)各项必须岗位技能进行考核。在考核的过程中,把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学徒)必须的各项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学徒)的全面培养[3]。

2改革效果调查与分析

经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大力改革之后,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1601班、1701班两个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生为调研对象,从理论与实训比例、专业核心课程对职业发展的有效性、对校内外实训满意度、对实习顺序安排的态度四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大部分参与调查的毕业生认为改革之后的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体系极大程度地接近了企业生产所需,能够让学生毕业和上岗无缝对接。同时学生可以根据企业生产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学习岗位相关课程,掌握了很多对就业很有帮助的专业知识,为今后的就业了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但是还是有少部分学生对改革后的理论和实训比例、专业核心课对职业发展有效性、校内外实训满意度、实习顺序安排等方面不够满意。究其原因,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高职层次学生理论基础较差,对理论课有畏学情绪

在今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中,进一步考虑本专业学生的真实学情,在教学和考核中进一步弱化对学生的各项专业理论知识要求,进一步增加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实习实训课程比例与考核要求,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并乐在其中,有所收获。另一方面,在教学效果考核中,积极探索采用更加灵活的考核方法,让不同层次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都能得到比较科学的考核[4]。

2.2学生对“顶岗实习”等校外实习环节安排不够满意

在“顶岗实习”等校外实习过程中,由于学校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与合作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紧密度不够,也不够及时,使得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时,没有办法及时向远在学校的校内指导老师反映,使部分学生不满意的实习岗位和工作不能适时调整。今后,学校应该主动加强对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三个主要校外实习环节的过程监控和反思,及时对学生有意见的地方进行相应地调整,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3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中,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对实践教学要求比较高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来说更是这样。因此校企协同共建学徒岗位标准;在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中进一步加重实习实训课时比例;有效地提高相关实习实训课程教学效果;进一步采用更加科学灵活的考核方式,可以更好地体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优势,使高职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李丽,梁海兰,马建林,等.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生跟岗实习教学模式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4):187-188.

[2]顾卉,王剑华.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6):63-66+79.

[3]姚伟卿.现代学徒制视阙下现代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11):60-63.

[4]田茂松.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34):148-149.

作者:白琼 单位: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电气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