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概论9篇

建筑学概论9篇

第一篇

一、词源的追溯

在18世纪英语中的“landscape”主要采用的已是其艺术上的含义,意在描述自然风景。这与英语中之前所主要使用的同类型词汇“garden(花园)”和“park(林园)”有着本质的区别。欧洲18世纪以前的自然风景不能称为“garden”,只能称为“park”。这个“park”与现代意义上的“公园”是完全不同的,指的是纯自然的风景,“garden”则是指人工建造的花园。而从“landscape”其词语的构成形式(land-scape)上来看,它亦可以被更精练的翻译成“地景”,这也正是现代景观建筑学的核心议题之一。事实上,“地景(landscape)”就是指人类生存状态在大地上的具体表现,它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表达了文化的内容。因此也不难看出,“landscape”与“garden”及“park”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所描述的自然风景不仅包含着纯自然的风景,更加包含了“人化自然”的成分,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互相作用,是一个融合了“garden”的人工意义与“park”的自然意义的词汇。而景观建筑学的前身风景造园学(landscapegardening)亦可以从词组的构成上证明其“人造自然”的含义。

二、交融的历史

“landscape”具有人化自然的意义,这与当时自然风景园林在欧洲的流行密不可分,而追溯其历史,中国传统园林在其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自16世纪开始,西方政治体制及经济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变动,新航路的开辟、各国对外贸易的扩大以及资本主义的新兴,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带来了可能性。而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倡导者们更急切的需要一种与现有西方文化不同的形式来作为与封建教会对抗的武器,这更加促进了中国文化在西方的兴盛。作为中国建筑文化载体的中国园林艺术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被引入欧洲。16世纪末,利玛窦的书信出现在西方,标志着西方世界对中国园林的认识由之前的臆想时代进入文字时代,《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新图》、《中华新志》等一系列文字读物在欧洲出版,是西方世界对中国园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其自由、不规则布局的形势也为西方人所周知,在英国,政治家兼作家坦博尔(SirWilliamTemple)首先谈论了中国园林,他在《关于园林》一书中提到“中国园林的美不在于整齐的布局和对称的安排,而恰恰在于不整齐的布局和不对称的安排”。无疑,在这种布置里,许多不协调的东西放在一起,但看起来也使人感到无比的舒畅。这亦是西方人对中国园林自然美的一种文字上的认可。然而,仅有文字描述仍旧是远远不够的,传教士马国贤于1724年将《避暑山庄铜版画》带入英国伦敦,标志着西方世界对中国园林的了解进入了图像时代,也为“英中式园林”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随着避暑山庄铜版画的传入,中国园林的审美观念也得到了西方人更直观的理解。除此之外,另一位推动中国园林西传的重要人物则是法国传教士王致诚,他将圆明园40景图副本寄往巴黎,促就了中国园林图像资料的再次西传,更重要的是在理论方面,他还论述了中国园林“师法自然,重自然意趣而不尚人工雕琢”的重要什么原则,这一论述以书信的形式于1749年首刊于《耶稣会士书简集》中,并在西方广泛传播,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三、思想的形成

18世纪之前,处在造园时代的欧洲园林,除少数主题园林以外,大多数只是建筑的延伸和扩大部分,是室外的绿色建筑,还不存在系统的“景观”的意义。在唯理主义的西方经典哲学观念影响下,其规则的几何式整形园林与中国的自然式山水派园林还处在完全的对立中。《避暑山庄铜版画》与《圆明园40景图》的西传以及两个世纪以来中西方广泛的文化交流,不仅在欧洲大陆刮起了一种“中国热”,而且还极大的推动了西方园林的发展。就在这时,一种全新的造园形式在英国出现了,即英国自然风致园。这种造园形式在其产生后迅速席卷了欧洲大陆,颠覆了西方传统的规则式造园思想,引发了西式造园艺术的变革。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全新的造园形式的产生,最大的推动者们并非造园师,而是英国的众多诗人、哲学家、学者等文化精英。这也正体现出了一种“理性思维”与“诗性思维”的对抗。而在这种对抗中,“诗性思维”以中国古典园林为载体为艺术想象在逻辑思辨中取得了一席之地,即使是深受唯理主义和古典文化影响,并将规整、秩序、对称的古典主义造园视为最高艺术杰作的法国,也不得不在大革命之后回过头来,重新拥抱“英国自然风致园”并将其引入国内,命名为“英中式园林”。可以说这不仅是一场造园艺术上的革命,更是西方世界对景观认识上的一次提高。回头来看,当“自然风致园”席卷欧洲大陆之时,中国造园思想在其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早在马国贤带着避暑山庄铜版画及其学生一行六人返抵意大利,并在其间途径英国停留时,他便受到了英国伯灵顿勋爵的友好接待,并将一批铜版画赠与勋爵,而此时的伯灵顿勋爵正和英国自然风景式造园的奠基者之一肯特(WilliamKent)合作,虽无法证实马国贤是否与肯特见过面,但肯特从中国园林铜版画中受到的启发则是可想而知的。而在此之后,肯特更加坚定的走上了自然风景式园林之路。他说:“大自然是厌恶直线的”,并以中国“曲径通幽处”的方法改造现实中几何式的林荫大道与园间小路。除此之外,他还培养了另一位在英国非常有名的人物——勃朗(L.Brown)。作为肯特的学生,勃朗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意大利几何式园林,全部改造为“自然风景式园林”,人们都称他为“万能的勃朗”。而勃朗的继承人赖普敦(HumphreyRepton),则首次提出了在景观发展史上具有时代意义的“风景造园学(LandscapeGardening)”并将“风景造园师”定义为是及风景画家和园丁(花匠)两者的才能合二为一的园林艺术家。“风景造园学”的提出,不仅为现代景观建筑学的诞生打下了基础,也给造园师这一曾代表着“匠人”的工作赋予了更多的艺术价值。

四、景观的发展

随着世界各大陆之间的交流越发的广泛,在欧洲诞生并产生巨大影响的“英中式自然风致园”以及“风景造园学”的思想在19世纪之后波及美洲大陆,美洲的第一座英中式园林应运而生,它就是著名的纽约中央公园。毫无疑问,纽约中央公园在现代景观界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而其设计者,正是现代景观之父奥姆斯特德(F.L.Olmsted)。正是他,在1858年创造出了景观建筑学(LandscapeArchitecture)这一专业术语,为现代的景观建筑学的真正存在并化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之后的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景观建筑学的发展受到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而趋于缓慢。1945年,美国原子弹在日本逛到爆炸,标志着战争迈向终结,但其造成的核污染危害却已波及全球。在这种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断严重的情况下,景观建筑学正式应运而生。1948年,由世界各个发达国家的景观建筑师们联合召开了一次国际学术团体大会,并将此国际学术团体定名为“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LandscapeArchitects”,即“IFLA”,大会对于景观建筑学这一新兴的学科和职业做了一次全面的定义和诠释,自此,景观建筑学真正成为了一门影响并塑造着人类生存环境的现代学科。

五、小结

纵观现代景观建筑学甚至是之后的生态建筑学的发展历程,从奠基处起,中国造园艺术在其中的影响便是强烈而深远的,甚至可以说中式自然不规则园林的审美趣味参与了西方文化传统本身的形成。正如英国学者M•苏利文曾说:“尽管中国人的园林艺术观念也许曾今被误解和误用,但仍然实实在在地渗入到18世纪西方文化品位的核心当中。”

作者:高明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第二篇

1、建筑学的发展历程

建筑学的发展历史起源与欧洲,其本身与文艺复兴时代有着极深远的关系,因为在欧洲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师傅属于极为特殊的,因此在欧洲早期建筑师于中国是有着截然不同的低位的。欧洲的建筑材料不同与我国古代,在欧洲建筑的起源是石材的垒砌、雕琢,而在中国是以土木为主体建筑施工材料的,因此在欧洲早期建筑学发展的历史是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学科性专业,涉及到艺术、美术、力学、材料学等方面,相对于地大物博的中国而言欧洲早期的建筑师更贴近于现代建筑师的要求,了解材料特点、结构力学设置合理、并且对于石材建筑的设置美观独特,不同于中国每一座建筑的具体分工极其明确,每一部分工匠有专门施工的方向导致我中国工匠的知识覆盖量往往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然而在欧洲建筑学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古代也形成了独特的土木工程师学科,并且书简编撰整理也是早有记录,随着封建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的学问更多更难也更为复杂,发展到几时几日建筑学已经发展成为综合多个学科的大型专业。

2、建筑设计的内容

建筑学的设计从单一的房间空间设置到这座大楼的采光通风再到一个小区的规划整理最终到达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规划都属于建筑学的内容范畴,建筑学与土木工程学类似最基本的就是图纸的绘制工作,但是绘制图纸之前要结合多方面资料了解地区土质、城市历史背景文化积淀来确定建筑设计的风格和技术的敲定,并且结合城市未来规划的方案对于以做建筑或者多栋建筑进行统一的风格设置和规划整理,并且与各部分进行结构承重的协商,最终敲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总体施工图,其中包括了细部、剖面图、立面图、平面图、透视图等,到建筑施工开始到竣工结束之前还要进行效果图、建筑模型等方面的制作。

3、建筑设计的现状

3.1解构主义及反构成主义建筑流派。解构主义是后结构主义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的代表理论。在哲学、语言学和文艺批评领域译作消解哲学、解体批评、分解论、解构和解构主义等。作为一个封闭的,稳定的,有明确含义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对其予以否定。不时有一些外国民用或工业建筑喜欢它的工程结构形式,这似乎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在巴黎蓬皮杜于1977年建成国家文化艺术中心后,引起了轰动,因为这样的炼油厂一样的公共建筑仍是一个在巴黎的旅游热点。这些著名的高技术派建筑,是以充分坦露结构为共同特征,显示机械和电气设备品种的原有形状。

3.2现代主义建筑流派。是20世纪诸多建筑流派中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流派。众流派并存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中,每个的重点并不一致,每个都有独到之处。适应工业时代,强调建筑随时展变化;强调建筑师应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与经济问题;倡导新材料、新结构并促进革新;立场坚定地走出了历史建筑风格的约束。他们系属功能主义,理性占主导。现代主义建筑首发于在实用性建筑,如厂房,中小学校舍,医院建筑,图书馆建筑和住宅建筑,开创了实用型的先河,到20世纪50年代,各国的纪念建筑物也可以实现,如巴西,联合国总部大楼和议会大厦。整个20世纪现代主义在世界中占主导地位。

3.3后现代主义建筑流派。后现代建筑的兴起并不是简单的喜新厌旧。20世纪翻天覆地的变化。时隔50年,较70~80年代与20~30年代西方的巨大变化,可见一斑。文丘里的建筑角度反映了这一变化,许多人说他道出了真相,把事情讲清楚了,从而促进20世纪后期的另一个建筑思想的重大转变。

3.4新古典主义建筑流派。古典建筑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新古典建筑领域层出不穷,人们甚至创造出新新古典主义之类的名称以示对新古典主义建筑在不同时期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差异。在20世纪,在世界上,新古典建筑长盛不衰。新古典主义建筑最常见的一种功能结构就是保持古典建筑形式和风格特征。50年前的也属于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德国30年代和30年代到50年代初的前苏联也很受欢迎。

3.5新理性主义建筑流派。新理性主义(Neo-Rationalism)酝酿、发源于60年代的意大利,主要成员包括C.艾莫尼诺、G格拉西、A罗西和卢森堡的R克里尔、L克里尔等人,其中尤以罗西和克里尔兄弟为代表。它与诞生在美国的后现代主义构成了当今世界建筑思潮的两大倾向。基本上,新理性主义继承了20年在意大利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的建筑往往是一个简单的几何形状,但却是建在深刻的历史内涵的基础之上。因此,理性和感性的结合,是抽象的形式和理性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一个与现代主义有很大的区别的东西。对新理性主义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是阿尔多罗西。建筑学所表现的是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本身就是对民生质量的提升,并且使城市建筑脱离最基本的发展层面,离开高楼大厦的钢铁森林的束缚,进行个性化人性化的设置,并且结合建筑学本身的专业性提升城市国家建筑建设水准与国际上一流的建筑风格早日接轨,并且结合东西方文化总结出一套针对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表现,把中国的建筑设计风格早日打造成国际一流的水准是建筑学人们的梦想。

作者:刘岩民 单位:吉林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

一、传统建筑学思想的建筑设计优势分析

建筑技术是影响生态建筑的关键因素,建筑技术不仅要满足传统建筑生态学的要求,同时还要具备可延展性。原因在于,建筑技术在不断改革与创新。如果只是利用技术来维持生态环保,那么随着建筑业发展,传统生态建筑必然会被淘汰。而具有前瞻性的传统生态建筑思想理论则可以在现代建筑中传承与发扬,以一种无形的姿态影响现代建筑设计,从而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

二、现代生态学理念的建筑发展现状

1.现代生态建筑的意义

生态建筑具有具备的环保性能,可以持续发展的建筑。在现代建筑中融入生态学理念,进行节能环保建设,能够大大降低建筑材料及能源消

耗及废弃物的产生,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生态环境,与我国现今所提倡的节能减排理念相符合。现代生态学理念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运用的好却能够给现代建筑很大的积极影响。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建筑及自然三者的和谐共处。

2.现代生态建筑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传统生态建筑遵循节能环保的理念,然而在现代建筑中光有这两个因素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现代建筑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一定地位,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加入具有时代特征的元素,利用现代生态建筑更深刻的去诠释现代生态学理念,对现代生态建筑要形成一种客观的概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融入建筑学、生态学理念,使现代生态建筑与周边生态环境进行有机融合,体现其生态环保节能理念与时代气息。另外,建筑室内应有良好的保温功能及透气性,保持建筑内部的空气流动,延长现代生态建筑的使用寿命。延长建筑寿命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建筑的时代性与节能性,大大提高了现代建筑的利用率。现如今,现代建筑生态学理念已经渗透到现代生态建筑中。比如说深圳的建科大楼、清华大学中的伍威权楼等建筑设计,都是在传统生态建筑上进行改革与创新。不仅体现了现代生态建筑的时代性特征,还体现了传统生态建筑学与现代生态建筑理念的相互交融。

3.现代生态建筑的实用性

现代生态建筑在实用性方面还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上海世博会开展中所建造生态建筑中运用了多种节能技术,其功能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该性能还没有渗透到现代建筑中的各个方面。现代生态建筑实用性这一理念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比如英国伦敦的贝丁顿零碳社区。该建筑能够将新鲜空气传输到每个房间,并能够带走屋内的污染废气。该建筑南面房屋装有保温系统,该系统在白天充分吸收热量,晚上为居民提供热能。该建筑设计降低了能源消耗,有效利用自然能源,对居民而言具有一定的经济学意义。我国现代建筑也应该秉承这一思想,大力推广现代生态建筑的实用性。遵循现代生态建筑学理念,从而更好的体现现代生态建筑的实用价值。

三、传统建筑学思想在现代生态学建筑中的实际应用

传统建筑学思想及传统生态建筑具有较强的功能性及利用价值,将其应用到现代生态学建筑中,实现传统生态建筑学与现代生态学建筑理念的相互交融,对现代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现代建筑增添了更多的传统文化内涵。

1.传统建筑选址思想

传统建筑选址中遵循背北向南也就是坐北朝南的理论,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该思想不论是在传统生态建筑中还是在现代生态建筑中都具有一定的可利用性。该选址所呈现的建筑格局能够保证室内夏天通风性能好,冬天能够吸收大量阳光,为室内增添温暖,有利于改善人们居住条件。在现代生态建筑利用传统生态建筑选址思想,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充分利用光热能为室内提供热量,保证室内温度的及时通风,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并且其减少了空调暖气等装置的能源消耗。不仅体现了其生态理念,还节约了居民大量的能源开支。

2.传统建筑空间设计理念

传统生态建筑优势较多,不仅其选址思想可以借鉴,其空间设计思想也可以在现代建筑中加以应用与拓展,比如外廊、冷巷及天井等传统建筑都具备调节温度及保温隔热性能。外廊在我国南北地区建筑空间都有所涉及。在北方进行外廊设计,可以为行人提供一个躲避风沙的空间。而在南方建筑空间中,外廊设计主要发挥遮雨的功能性,在晴天可以为人们遮挡强烈的阳光辐射。天井是传统生态建筑中的特色空间,有利于建筑更好的通风与采光,保证建筑在恶劣环境下还能够保持恒定的温度。在现代建筑中应用这一空间设计,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温暖的环境,满足人们对温度的不同需求。冷巷的设计能够降低墙体温度及能源消耗,为用户节省了大量开支。在现代生态建筑中应用这一空间设计,大大提高了建筑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四、结语

传统建筑生态学遵循自然规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建筑环保节能设计具有现时代意义,其传统生态建筑中所体现的设计思想与现时代建筑发展的要求相符合。因此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态建筑中,使传统建筑学及传统生态建筑特色得到合理传承与发扬,实现了其本身的经济价值与艺术价值,提高了现代生态建筑的水平,使其根本更富有建筑生态思想及文化内涵。

作者:刘世仿 王浩谕 陈俊 温红魏 单位:郑州大学

第四篇

一、建筑学教学中的“道”

1、建筑学教育的前瞻性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十几年前的标志性建筑,现在看来,无论是建筑造型还是材质色彩都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此类建筑的青春周期显得过于短暂。这其中固然有新建筑与旧建筑的协调设计问题,但当时设计时的保守和思维的局限性也是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国的建筑发展水平本身就滞后于发达国家,所以教育建筑学的前瞻性、长远性就显得更为重要。

2、建筑学教育的丰富性

中国建筑大师吴良镛曾经说过:建筑学专业培养的是“通才”。建筑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建筑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尽可能的让学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知识体系,如:哲学、历史、文学、音乐、绘画、物理学、生物学等等,在进行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只有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多样的的知识,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和进一步的创新实践能力。仅仅明确建筑学教育中的“道”对我们来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了解建筑学教育中的“器”。建筑学教育中的“器”,就是建筑学教育的教学技巧和实践方法。“道”与“器”是一个相互促进,不断深入的过程,从“道”到“器”的转变,是教育观念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实质性改革。

二、建筑学教育中的“器”

建筑设计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活动,建筑学教育中的“器”,即其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现在以下几点:

1、强调课程设计内容本身的新颖和创新性特点

设计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建筑设计则是以“空间”为载体,并赋予其功能、形式和精神上的内涵,那么,培养学生对于“空间”的想像和创造力就成为建筑设计课程的重中之重。我们现今建筑学教学的课程设计都是遵循教学大纲来进行设置和安排。教学大纲所强调的是课程设计题目本身的难易程度,主要以建筑的流线组织、功能布局和建筑面积等硬性指标进行控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设计指导老师就必须结合自身的专业素养,对课程设计题目和内容进行“二次设计”。例如:在一年级在小体量空间设计中,教师可以结合低年级学生对专业的理解能力,不妨假设需要设计一个长宽高为各为3*3*3米的读书空间,题目就叫做:可移动式书房设计。“可移动”并不是像汽车那样安上轮子可以跑动,而是强调空间本身的伸缩和移动性,鼓励学生打破常规,运用自己所能了解和认识的所有材料和方法进行设计,并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空间想象力,在设计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推拉式、旋转式、折叠式等组合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并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以“玩”的方式对空间进行“再创造”。

2、将教师讲授的单一教学与课堂互动等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体现在对专业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等理论的学习;而在强调创新思维的设计教学活动中,则将“教”与“学”形成互动联系,打破传统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结构模式,注重设计课程的实用性、参与性、实践性和互动性,其最终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专业理论教学的基础之上,拓宽视野,强调学生的自主分析和参与创造能力。在具备基本设计技能、掌握设计原理的基础上,安排一定数量的综合性和针对性的设计题目。主要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实地调研、独立完成设计的能力。

3、建立规范的成绩评定模式

设计课程的成绩能全面反映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设计技能,也是对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评定,它的真实性、公正性直接影响每个学生上好建筑设计课的积极性。因此,合理、真实、公正评定每个学生设计成绩,是课程设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采取分项考核记分的方式,在设计的各个阶段实行规范化管理,综合评定学生课程设计成绩。

三、结论

总之,建筑学教学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是我们建筑学教学永远追求的目标,尽管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有许多方面仍需要我们去进一步完善。今后,应选拔更多的有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强、设计素养高、热爱建筑学教学的教师参与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同时也更需要大家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我们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建筑学教学的改革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培养和造就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高水平和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今后教改的发展方向,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作者:胡恬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第五篇

1、创新

其实这是一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缺点和弊端较多。其一,这种模式只注重教师的教学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诉求,缺少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很容易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而且在设计过程中只有教师单向的知识和思维传导,学生被动接受,学生会缺少独立思考的机会,学习效果如何———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和技巧等,结果很难知晓。其二,如果一个教学课题自始至终都在一名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教学过程往往会带有教师的“个人”色彩———整个班级的设计作业从外在风格到处理手法都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学生一些不同的设计思路和想法都受到了教师所固有的设计思想的否定,创造性受到不少的限制。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其他高校的教学经验,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1)由“一课一讲”改为“一课多讲”,引入“分组教学”的教学机制。采取“一课多讲”模式,即一门建筑设计课程由一位主讲老师和2位~3位辅讲老师共同完成,每个老师均可对本门课程中的问题做出自己的解释,也可对不同意见展开讨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分组教学”的教学机制,即先由教师在建筑设计课程的内容框架下,拟定3个~4个设计专题,再采取学生自主选择和调节安排相结合的办法将学生分成若干个教学小组,每位教师主要负责自己所带专题小组的教学,也参与其他小组的教学。

2)采用公开评图和集体参与的教学形式。即教师针对学生作业公开点评,师生围绕议题展开讨论和发言。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给予及时和公开的指正,避免其他学生下次作业再犯同样的错误。对于作业中的优点和可取之处,教师在给予肯定的同时要予以分析,让学生明白设计之所以好的原因。在教学中要将学生设计思维的表达作为设计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上不仅教师要指导,每位学生都要发言,通过完整表述设计的思考过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采取上述模式,可以为师生提供课堂教学多种选择的可能性,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竞争意识,有利于活跃教学气氛与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2、调整

课程的设置要着眼于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建立完善的课程框架,增设相关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置。

1)增设相关课程。目前我校建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建筑设计课时占的比重较大,在五年的专业学习中,累计安排了440课时,几乎占到专业课时的75%,而专业基础课程占的课时比例则要少得多。其实,基础课和主干课的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如果知识基础不牢固,专业视野狭窄,思路不开阔,反而不利于大设计等主干课程的学习和教学。因此可以适当增设一些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课程,如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生态建筑等课程。例如,目前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在生态建筑、节能建筑设计和改造方面,必然是当今各地都要大力解决的问题。作为建筑专业学生,理应在校期间就对此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课程计划中可开设可持续和生态设计等相关课程,让学生掌握最新的这方面的科学知识。通过增设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学科知识框架,拓宽设计思路,同时提升学生的设计理念,激发创作灵感。

2)优化课程安排。一些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应符合教学实际,要按照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教学规律作恰当安排。例如,可以将建筑规范课程设置在高年级进行,使学生在对建筑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规范学习;贯穿建筑学所有年级的设计课程,在低年级应以线条练习、空间构成等为主要训练内容,让学生着重掌握表现技能和创意手法,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建筑认识和理解基础,到了中高年级再以学习建筑结构和材料构造知识、了解防火及疏散条例等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着重掌握技术规范和建造知识,使其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

3、实践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通过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毕业前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帮助学生巩固深化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但在具体运行过程中,有些做法有待改进和继续完善。

1)试行校外分期实习的制度。我校建筑专业的生产实践环节主要是指安排在大五学年第一学期的毕业设计实习。实习虽然时间较长,但实习效果却并不理想。面临毕业,学生或忙于求职,或疲于应付考研复习,根本无暇顾及实习任务,即使一部分学生去单位实习了,但因为以前没有参加过类似的实践活动,难以胜任单位的工作而不得不中途退出。有鉴于此,我们可以试行将集中实习制改为分期实习制,加强实践环节与合作教育的结合。在具体操作上,把实践环节分为每个学年(从大二到大四年级)的设计实习和毕业前设计实习。每个学年的设计实习都计算学分,并加大学年设计实习所占的学分比重。学校制定好实习任务书,明确每个学年的实习方向和实习侧重点,并发放实习考核计分表(设计单位考核学生表现之用)。在每个学年结束时,采取学校推荐或学生个人联系的方式安排学生去设计院所或公司实习。实习结束后,学生把考核计分表带回,上交实习报告,学校再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评定成绩。采取这种分期实习制度,可以让学生重视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动手能力和巩固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有助于学生把握今后学习的方向,学习效率更高。学生在实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提高,这也为毕业实习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2)实行学校和企业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新模式。长期以来,我校毕业设计题目大都是严重脱离实际的假命题,缺少实践意义。例如,任务书的设计条件中既不会考虑具体地形的特点及其限制,也不会考虑建筑所处的气候环境、所采用的设备技术条件,更不会考虑地域文脉等深层次问题,因此毕业设计自始至终都是在一种假定的理想状况下进行的,学生缺少真题“实战”的训练,自然短期内难以胜任毕业后的工作。另外,现代建筑科技快速发展,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施工技术层出不穷,如果还闭门造车,不创造机会让毕业生去及时了解和认识,把握设计新趋势,很难想象这样的毕业生在社会用人单位会有多大的竞争力。因此,毕业设计要紧密联系生产实践,从提高“实战”能力的角度出发,联合设计企业,让其共同参与到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中来。具体来说,就是聘请设计院实践经验丰富兼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建筑师定期来校持教,让其参与毕业设计题目的拟定和任务书的编写工作,制定具有实践意义的真题;定期来校参与指导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促进师生更新设计理念和生产技术知识;另外聘请知名房产策划公司的业内人士担任设计答辩评委,让他们对毕业设计作品发表看法和见解,从而让师生有机会从中了解业界新趋势和新潮流。通过这种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新模式,不仅使学生在“实战”的训练过程中设计能力和专业技能得到提高,而且让师生拓宽了知识面和专业视角,增强了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

4、结语

顺应社会要求,及时变革并提出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不断完善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我们的教学就不会落后于时代,学科建设就不会落伍,才会为培养时代需求的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尹东衡 单位: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第六篇

1、建筑教育的困境与反思

1.1数字化对建筑教育模式的冲击

近年来,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数字化技术对传统的建筑教育模式产生了很大影响。计算机强大的数据控制能力、图形分析能力和联合作业能力等,使其迅速完成了从建筑设计的辅助角色到整合整个设计过程的蜕变,传统的二维设计也转变为对三维空间的推敲。数字化技术在设计实践领域正逐步呈现出其强大的影响力,然而具体到建筑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却相对滞后。虽然在高年级阶段的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已经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生开始尝试用软件推敲设计方案和表达设计成果,但这并没有从根本意义上改变传统的建筑教育模式。计算机基本上仍作为辅助设计的工具来介入教学过程,更多的是利用其软件迅速表达设计成果,而非探讨空间的可能性,以及相关的设计方法与原理。同时,传统的建筑教育模式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有效的交流互动,而计算机辅助绘图的功能却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这种交流互动,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如何转变传统的建筑教育模式,将数字化技术与建筑学专业的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就成为摆在民办高校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1.2短缺的师资问题

师资短缺一直是困扰民办高校建筑学专业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因为建筑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师资比配置要求比较高;另一方面,源于民办院校自筹经费的办学模式,对于专职教师的数量多有限制。在自身师资力量不足的前提下,多数民办院校转而寻求公办院校的支持。以南京市的民办高校为例,一是聘请公办院校退休的教师来校就职;二是依靠公办院校的在职中青年教师兼职上课;三是给公办院校的在读博、硕士研究生提供教学实践的岗位。然而上述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办院校师资短缺的问题。因不少外聘教师难以做到长期兼职,更换频繁,加之教学水平参差不一,反而引发了一系列教学问题,困扰着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譬如部分新进的外聘教师对教学大纲与教学进程等内容理解不深,导致出现同年级中各班的教学进度不一,课程设计之间衔接不畅;部分外聘的在读博、硕士研究生,由于教学与实践经验的缺乏,使得教学效果乏善可陈。

2、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2.1分层次的特色培养定位

建筑学专业的教育培养定位在应用型的大前提的指导下,应赋以不同层次的解读。当前,民办高校移植传统建筑学专业培养模式的弊端已逐渐显现。针对其自身的师资情况、招生情况,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宜修订现有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适当放弃培养高端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定位,转而寻求分层次培养的模式。其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应以培养合格的建筑设计人才为主要目标。从民办高校的自身条件来看,在让绝大多数学生能以本专业立足的基础上,可以让部分优秀的学生有机会继续深造,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也可以让部分学生能转而从事相关行业,但其重点仍是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从而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可以结合市场需求,寻求特色办学之路。譬如专注提升绘制施工图的能力,以设计业务实训的形式进行集中培训;或加强计算机制图的能力,培养软件应用的能手,以填补相关领域人才的空缺等。

2.2尝试将数字化设计引入建筑教学

尽管计算机辅助设计引入建筑设计领域已有数十年之久,但仅在最近几年才出现数字化设计。目前常有以“参数化设计”来指代“数字化设计”全部内容的片面理解,从而使其被边缘化甚至被忽视。但事实上,这种数字化技术的更新正在升级设计思维,并引发了比人工设计更优化和更开放的设计过程。可以说,建筑学专业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的培养应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在传统教学体系之外的数字教学工作坊日趋活跃,并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建筑师们的欢迎,这些有趣的现象理应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在此新范式引领下的建筑设计方法和教学系统的改革。后起民办高校的建筑教育理应抓住契机,尝试将数字化设计引入教学过程,勇于探讨相关的教改内容,尝试教学组织模式的更新,或可形成独有的办学特色,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应用型建筑人才。

2.3建立完善的建筑教学体系

基于民办高校建筑教育短缺的师资条件,以及不断变动的外聘教师队伍,如何保证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稳定性,形成良好的教学体系,就成为民办高校建筑教育应对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民办高校建筑学专业应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

1)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时间,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进行调研,完成调研指导书中的作业内容,提前储备新学期建筑设计任务的资料库。

2)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在课程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给学生统一讲解补充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形成一个可以与设计过程紧密配合的讲座系列。

3)增加中期答辩的环节,不仅可以有效的统一教学进度,为后续深化设计和制图表达留出合理的时间,而且可以拓展互动交流的范围,使学生加深对该设计相关知识的认知。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还可增加初期快速设计的环节,以便更快的了解学生所欠缺的知识点,使教学开展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能训练学生的快速手绘表达能力。

4)重视评图,并追求评图形式的多样性。在设计过程中,通过集体评图与小组、小班、全年级的分别讲评和互换式讲评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之间能相互借鉴,增进彼此的交流,促进学生全面学习。

5)应选用真实场地作为设计题目的基地,所选地段宜便于师生参观,让学生在实地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

3、结语

由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所限,民办高校的建筑学专业的教育发展任重而道远。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应用型建筑人才为宗旨的民办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应综合考虑多方因素,采取有效策略应对建筑学专业教育中所面临的各种困境,求真务实,踏实提升办学水准。

作者:焦自云 潘卉 单位:三江学院建筑系

第七篇

1、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

目前建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

的逻辑顺序来组织的,强调各课程对学科发展的作用,自成体系,忽视了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联系性、系统性,造成学生出现重复性或间隔性学习,学习效率低下,实践知识没有更好地上升转化为综合能力.如工地实习、建筑物理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仅仅是配合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物理等理论课程而设置,未与核心设计课程相呼应,使得学生在片段式学习中得到的一些知识,未能通过设计实践串联成体系,效果自然不尽如意.

1.2核心课程的实践环节重资料、轻访查

以建筑设计为代表的核心课程,教学前期的常规安排是针对设计题目进行资料整理和实例调研,为设计奠定基础.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往往重视资料的搜集整理,而轻视实地调查、访问,对搜集的第一手设计资料缺乏观察体验和思考.

1.3设计实践中重艺术轻技术,“眼高手低、上手慢”

根据用人单位的反映及毕业生的工作体会,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上手慢”.许多毕业生感觉在学校学的和在工作单位用的是“两回事”,这反映出高年级学生在设计实践中缺乏理性引导,依然沉浸在眼花缭乱的图面效果,而对一些设计细节不屑于、不善于推敲,眼高手低,往往需要用人单位“再加工”.

1.4实践教学环节中沟通表达与合作精神缺失

在工程实践中,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是技术之外关乎成败的重要能力素质,而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未被纳入直接的结果评价中,故一直被学生忽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是双向的,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的设计能力与水平对教师而言“了然于胸”,故主动沟通显得不是那么重要.而在工作中,需要及时与业主沟通,了解设计意图;汇报方案更需要把自己的设计优势全面展现,此时表达与沟通能力关乎成败.因此,常遇到的情况是,在学校课程设计方案做得好的学生,不见得在实际项目设计中顺风顺水,反而是一些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常常成为“标王”.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不仅仅是共同完成一项训练任务,更重要的是分工协作、共同努力的合作精神.这种合作精神对于工作中良好关系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未被特别强化.

1.5立足本土、展现中原建筑文化的意识不强

在目前的建筑设计实践中,学生往往忽视设计对象的地域环境,更多关注设计对象本身,对弘扬地域建筑文化的意识不强;对于建筑认识实习、古建筑测绘实习等实践环节易于浮在面上,形同“旅游”.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深度上挖掘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实践教学标准化模式

根据专业办学历史、生源素质及当今就业形势等具体情况,中原工学院建筑学专业定位于培养面向中等城市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以中、小型建筑工程项目为主)、能够熟练完成方案与施工图设计的合格的应用型建筑学人才.与此相对应,应建立指标明确的标准化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原理,了解工程技术知识,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建筑方案设计,并将其转换为合乎规范的工程图示,具备项目策划、开发管理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中原工学院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表述为立足中原的应用型建筑学实践教学标准化模式.中原地区是中原工学院建筑学专业立足之区域环境,应用型是建筑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标准化是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式和特色.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2.1实践课程体系系统化、教学流程标准化以专业设计课程为核心,综合不同阶段的实习、实验等实践课程,构建多层次、相互贯通的课程体系,重视整个教学过程的系统化.具体而言,就是以建筑设计实践课程为主干体系,贯通建筑表现实践、建筑技术实践与建筑历史文化实践等课程,使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并转化为建筑设计综合能力.结合建筑设计主干课程,分阶段引入形态构成、构造、结构、材料、历史文化、社会现实等设计切入点,明确各阶段的训练重点,逐步实现从基本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到创新设计能力的系统化进阶训练.因此,应分阶段提要求,在低年级教学中偏重于形态、思维的创新性训练,但同时培养设计与建造相结合的意识,以“理性生成设计”;在高年级教学中强调对建筑的控制力与深化能力,实现与实际设计工作要求的对接.同时,通过标准化的要求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阶段成果的控制和管理,引导学生系统、全面地分析问题,确立调研、设计、讨论交流、评讲等标准化的教学流程,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与步骤,对建筑功能、技术、形象、经济等进行综合考虑,逐步深化.

2.2确立标准化细则,要求学生提交标准化的设计成果结合现有的建筑设计院工作流程、设计方法、成果要求与评价体系,建立符合教学需要的标准,如制定严格清晰的制图标准,让高年级学生提前熟悉工作环境与工作流程,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能合理调配时间,熟练运用常用设计软件等,做到与用人单位直接对接,“上手快”.这将缩短工作适应时间,极大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形成建筑学毕业生特色.在实践教学的不同阶段,采用理性、可控制、可检验的标准化细则,让学生提交设计成果并进行评价.标准化细则包括:①建筑设计标准化流程方案;②建筑设计标准化文本模板及学习方案;③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学习方案.内容包括:建筑CAD制图标准与范图;sketchup草图大师运用与表达课程方案;photo-shop软件文本制作学习方案等.

2.3通过设计竞赛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

团队协作、合理分工是完成大中型设计工作的基础.因此,在高年级的设计课程中,可依据具体任务采用联合设计模式,增强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建筑设计竞赛、学术活动周、优秀作品汇报展等活动,激励学生将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加强能力的锻炼.如中原工学院已经举办五届建筑景观小品设计大赛,成为全校设计类专业学生全面展示设计创新能力的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开拓学生视野.

2.4优化“双师型”师资队伍教育的关键在于师资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丰富执业经验的师资队伍,是实现实践教学与校外实习对接的人力保障.因此,“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十分重要.这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其一,“送出去”,对建筑学专任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输送培养,如安排教师进入设计院所加强业务训练、鼓励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证书考取等;其二,“引进来”,聘请行业企业的注册建筑师来校执教.

2.5建设立足中原的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方式

基于建筑的地域性和文化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考虑生源地、学生就业地域去向和建筑设计的地域特色,彰显实践教学体系的特色.如何立足中原,在建筑实践活动中弘扬本土文化、展现中原建筑特色,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虽然在教学活动中无法涵盖太广泛的内容,但是通过建筑认识实习、古建筑测绘实习等实践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和建筑遗产保护意识,全面训练学生观察、感知建筑,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能力.这些潜移默化的建筑文化熏陶和实用的测绘技能训练,将会在长期的设计工作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立足本土,依托中原经济区建设,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可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作用,如聘请具有大量实践经验的资深建筑师,不定期就某一具体建筑类型或建筑问题开展讲座、报告等.

3、结语

本文对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立足中原的应用型建筑学实践教学标准化模式.通过确立系统化的教学流程、标准化的成果要求、面向企业实践的评价机制,可逐步实现学校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的直接对接.

作者:宋晓庆 张彩丽 单位:中原工学院

第八篇

1.力学概念在房屋建筑学课程中的渗透

1.1力学概念在《建筑结构体系》教学中的应用

将横墙承重体系与纵墙承重体系的刚度进行比较,可以很形象的让学生掌握两种结构体系基于力学模型下衍生的其他优缺点,如空间灵活性、门窗开设灵活性、抗震性能等;而剪力墙、筒体体系与框架结构相比,在高层结构中有更明显的优势就是抵抗水平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的能力较强;学生在学习建筑结构体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也改变了对力学枯燥无味的错误认识。

1.2力学概念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基础承受建筑物上部传递下来的全部荷载,因此,基础的承载能力和整体刚度对建筑物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础》章节内容涉及到的力学概念主要有荷载、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刚度等;在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分类时,需要学生掌握基础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力学概念;在分析不同形式的基础特点时,刚度差异决定了箱型基础、筏板基础比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等形式有更明显的优越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楼歪歪”等事件更能使力学在房屋建筑学中的应用更加形象、生动和重要。

1.3力学概念在墙(柱)教学中的应用

墙(柱)是建筑主体的纵向承重构件,并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教学中,必须先使学生清楚地掌握相应结构体系的传力途径,而后在承重墙与非承重墙、横向框架承重与纵向框架承重、主体结构稳定性等内容讲述时学生对其各自的特点会更有效掌握,也能加强学生对结构的力学分析能力。教学中也可以选用很多相关的教学案例,如承重墙拆改与填充墙拆改问题对比、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抗震能力对比、填充墙避免承重的相关构造等。

1.4力学概念在楼地层教学中的应用

楼地层是建筑物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同时起到水平方向围护和分隔作用。教学中涉及到的力学知识也较多,如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划分就涉及到力的传递、支撑节点的力学模型简化;板、主次梁力学模型简化关系到学生对楼板特性的理解;空心板的特点及搁置问题则关系到预应力构件的力学特征;阳台挑梁、挑板内容则与构件受力的稳定性有密切关系。

1.5力学概念在屋盖教学中的应用

屋盖作为建筑物顶部的承重、围护构件,要承担恒荷载和活荷载的共同作用。所以屋盖的承载力和刚度相比楼盖要求要高,同时屋盖要有较好的防水能力和保温性能。在屋盖柔性防水与刚性防水教学内容里则可以将内力和应力概念与防水层变形之间进行关联,加深学生对防水层开裂问题的理解。

1.6力学概念在楼梯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楼梯的构造和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力的传递途径不同,钢筋混凝土楼梯可分为梁板式和板式楼梯。板式楼梯即楼梯踏步板的荷载和自重传递给两端的平台梁,梯段是沿长度方向受力、变形;梁板式楼梯则是楼梯踏步板荷载及自重传递给梯斜梁,梯斜梁再传递到平台梁,梯段是沿宽度方向受力、变形。通过对楼梯进行力学分析,使学生清晰掌握两种形式楼梯不同的特点。

1.7力学概念在工业建筑构造及设计中的应用

工业厂房建筑结构形式学习中,排架结构、框架结构、刚架结构等不同的结构形式各有优缺点,而如果能从力学上对其进行分析,则更容易掌握。如排架结构与刚架结构不同之处在于横梁与柱的连接不同,刚架为刚接,排架为铰接;抗风柱、屋架支撑、柱间支撑等构件的作用也都会用到力学中的稳定性等概念;屋架的各种形式更是基于力学分析而出现的。在房屋建筑学其他章节如门窗、饰面装修、变形缝、大跨度空间结构等也有很多与力学相关的内容,如大跨度建筑中的拱结构主要是利用了其内力主要为轴向压力,析架结构、网架结构在外力作用下杆件的内力也均为轴向力且分布均匀,故跨度可以非常大,悬索结构的索网也只承受轴向拉力,无弯矩和剪力作用。在教学中如能灵活运用,将房屋构造、建筑设计与力学基本概念有机结合,对培养学生的力学基本素养和土木工程专业基本功有很大帮助。

2、结语

对于土木类专业学生来说,扎实的力学功底是做一名优秀工程师必备的基本功,而力学的魅力在于能够把力学的基本概念应用到工程实践中,把看似枯燥的受力图转变成复杂的施工图和漂亮的建筑实体。房屋建筑学与力学看似没有多大联系,通过本文分析发现,二者在很多知识点都有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如任课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将枯燥而深奥的力学知识运用到房屋建筑学内容上,同时在房屋建筑学实践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渗透,使学生体会到力学并非枯燥无味的,也并非没有用处,力学与土木工程专业后续诸多专业课程的联系能够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学习力学的同时也加强的学生对房屋构造问题的深层次理解。

作者:蔡海勇 郭艳芹 李红霞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第九篇

1、职业资格制度下建筑学专业进行教改的重要性

1.1有利于“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目前,高等院校实施“走出去”战略,为了与国际建筑学教育接轨,不断地进行国际交流,以提升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水平.同时为了适应与国外有关注册制度管理机构的要求,进行高校建筑学专业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已迫在眉睫.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方针,要把握机遇,积极组织开拓国际建筑市场.就我国而言,建筑业从业人数约占全世界建筑业从业人数的25%,但对外工程承包额却仅占国际建筑市场的1.3%.建立执业资格制度,将为我国开拓国际建筑市场、增强对外工程承包能力有所帮助.因此,建立注册建筑师制度也是与国际接轨、开拓国际建筑市场的客观要求.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国际教育市场接轨,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的教育资源,内引外联,优势互补,为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作出努力.因此,进行与注册建筑师制度相适应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为我国的注册建筑师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是进一步实现“走出去”战略,占领国际建筑市场的有利保证.

1.2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现在市场上的人才招聘多数愿意招聘具有注册建筑师资格的专业性人才,说明用人单位十分重视从业者的执业资格,即具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果有执业资格,用人单位往往优先录用.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主要面向一线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为了更好地从事建筑设计及建筑施工工作,更需要学生们尽快获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2、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2.1构建适应建筑行业执业资格体系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建筑类高校教育是强调培养应用型、管理型和高级技术型人才.其中,建筑设计专业是一个技术性很高的专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掌握能力及知识储备等有很高的要求.在设计院当中,一个具备实践能力的工程师能够很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因此,学生如果在校期间能够提高实践能力,对于走向工作岗位无疑具有优势.所以,在高等教育中,不仅要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还要提高其实际工程的实践能力.我校建筑专业的学生必须提高实践意识,以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设计队伍整体素质与社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在设计人员培养和从业的全过程中,缺乏能动性的、自我激励的机制.确定专业人员技术职称采用的是以软标准评议为主的办法,难以避免论资排辈、职称与岗位脱节等弊病.实行注册制度的基础环节是对大学本科教育进行严格的评估,保证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毕业生从事设计工作后,要接受设计全过程的实践训练,并通过注册考试方能取得注册资格,只有通过注册,才能在设计工作中担任一定的职务,才能在设计岗位上享有相应的权力和注册师的待遇并承担一定的责任.为取得注册资格而设立的考试制度,除要求技术人员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熟悉了解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常识,熟悉工程建设有关的行政、技术法规与规范标准,这将激励工程技术人员从大学教育开始就不懈地努力,以尽快成为一名注册师作为自己奋斗进取的目标,有利于加速人才的培养.

2.2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根据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要求,建筑设计人员应掌握的知识体系如下:

(1)建筑设计标准、规范.如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住宅设计原理、规范及评价标准、民用建筑等级划分及设计深度规定、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各类型民用建筑设计规范、建筑物无障碍设计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

(2)场地设计.场地设计简述、场地地理特征、场地设计总平面布局、道路及停车场(库)、工程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及场地设计的指标控制、场地设计作图简述及场地竖向设计等;

(3)建筑方案设计.设计例题及分析、平面组合例题及分析等;

(4)建筑构造与详图.建筑剖面与建筑构造、建筑技术设计中的结构布置、建筑技术设计中建筑设备部分及建筑技术设计中的建筑电气布置等;

(5)建筑结构与结构选型.多层建筑结构体系、单层厂房的结构体系、木屋盖的结构型式与布置荷载及结构设计等;

(6)建筑给水排水.建筑内部热水系统、消防给水及建筑排水等;

(7)建筑设备机房及主要设备的空间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燃气种类及安全措施,暖通空调专业常用单位等;

(8)建筑经济.基本建设程序和工程造价的确定、建设项目费用的组成与计算、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的编制、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及部分建筑材料价格等.(9)建筑施工.砌体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防水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及建筑地面工程等.

2.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对于实践课程部分,建筑学课程体系针对不同阶段都有相应的实习安排,特别在大四下学期还设有为期一个学期的设计院实习环节,这些实践过程,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从业的真实状态,实际接触到工程实践,对于提高建筑设计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作为教学工作者,一定要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能熟练把控实践教学环节,主动选择合适的案例或实践项目来给学生进行讲解,在讲解的同时要把课本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使其对知识点有更直观的认识.不少学生初到工作岗位时,很难将理论知识完全应用于实践工程当中,这与我们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学人员应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严格监督学生的实践过程,不仅要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记录实习日记,还要在实践结束后进行实结,提交实习报告,制作实习成果图册,最后进行实习答辩,以此来检验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

3、加强实践教学的教学改革思路

3.1更新教学内容

任何一门学科都在发展,如何与时俱进,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时代特征,使建筑基础理论、方法、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防止理论与实践脱节.建筑类专业教学改革应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组合和优化,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建筑设计能力.

3.2改变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学练结合的“互动式、启发式、研究式”教学方法,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全程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专业知识.大力发展和充分利用网络课堂、资源库及实际案例设计等教育手段,深化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和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做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总之,我们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使之更加适应社会需要,满足岗位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3.3加强实践教学

制订和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目标的第一要素.在横向上,寻找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共性;在纵向上,满足基础与专业之间的系统性;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同步的思路,使学生经过分阶段的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实践设计能力,我们在专业课训练过程中尝试开展多种教学模式,例如:“辩论型”、“案例型”、“互动型”教学模式.通过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探索,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训练.

4、结语

执业资格制度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合理分配各科专业辅助课程的比例,使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以后能够很快地进入到注册建筑师考试状态是我们教学改革目标.建立能够适应执业资格制度的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同时,还要求教师在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的同时,能够具备很高的真实案例实践能力,可以更好地教导学生尽快融入社会大环境.我们要不断调整以建筑设计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将各注册建筑师考试科目的要求按照知识脉络渗透到课程体系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具体设计能力和综合协调创作能力,初步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与注册建筑师执业制度相适应的设计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作者:柳红明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