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论文(8篇)

建筑工程管理论文(8篇)

第一篇:水利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措施研究

1水利工程现场管理的意义

1.1促进水利施工的顺利进行

实施水利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可合理安排参与施工的人力、材料、机械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这不仅可最大化利用各种资源,还降低了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1.2合理规划水利施工现场

实施水利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可合理制订施工工序,体现效率最大化目标,最大程度地利用建筑工程中的各项资源。

1.3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效率

采取相应的现场管理措施,可使施工现场井然有序,保证各个工序正常运作,防止因安排不合理而导致的工序投入不利、材料投入不当、机械使用不合理等问题发生,从而确保施工资金得到有效利用。这有利于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效率的提高。

2管理措施

对于现代水利工程而言,实施合理的建设和搭建可有效提高工程质量。主要管理措施分为以下5部分。

2.1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

应提升现场管理水平,有序安排现场的施工人员、各项机械的使用,并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存在对施工单位而言是一种制约,这种制约可防止施工单位盲目管理甚至非法管理。

2.2成立现场管理机构

施工单位应加深对管理的认识,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通过管理机构的建立提高现场管理效率。管理机构应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材料等负责,其肩负着管理重任。因此,应成立专管部门,做到责任到人,并提升管理部门的协调组织能力,从而保证现场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3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

施工单位应严格考察材料生产厂家,并在材料投入使用前检验其质量,确保投入使用的材料质量合格。对于未能通过现场质量检查的材料,应返厂处理。此外,相关管理人员应注意特殊材料的相关保护措施,比如水泥的防雨措施,从而确保施工材料的安全性,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2.4完善质量管理

对于质量管理而言,应确保所有管理工作均遵从施工设计中的要求,及时处理现场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工序的管理,在工序交换时,必须严格检查已完成工序,确保该工序满足施工要求。通过提升每道工序的质量,可保证水利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从而有效避免工程后期出现返工、工期延长的情况。此外,应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要求施工,相关管理人员应从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抓起,完善工程质量。

2.5强化安全管理

对于任何建筑工程而言,应始终贯彻的是工程安全问题。通过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可有效规避事故的发生。因此,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强化安全管理,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防止出现设备无人看管的情况。在施工中,管理人员应组织从事危险作业的施工人员进行身体检查,确定其身体素质符合施工要求,并帮助其了解施工安全的重要性;有效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保护措施,纠正一些可能造成事故的施工行为,确保施工过程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结束语

现场管理对现代水利工程的施工起着重要的作用,安全管理应贯彻整个工程,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对于未来的水利工程,相关施工企业应充分认识到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作用,及时解决已存在的问题,完善管理规范和制度,确保施工质量,从而使水利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张勇 单位:南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站

第二篇: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及完善措施

1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影响因素

1.1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的完善对于一个工程的进行来说是重要的基础,我国目前已经颁布和更新了一下相关法律,例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等,并且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变化而更新,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时间较短,各方面不够成熟,没有实现全球化的对接和优化,为了保障工程项目的科学化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规范化。

1.2管理意识薄弱

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建筑业的需求大大增大,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不注重管理工作,只求效率,造成质量和经济上的损失,所以我们在工程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意识,全面的对工程进行管控,避免造成工期的延误和质量问题造成的返工,有些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没有根据工程特点进行管理制度的确定,只是照搬照抄管理经验,造成管理过程的混乱。

1.3管理水平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设计、施工以及管理、监督等方面依旧水平较低,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对于国际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来说不能很好的适应,相关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容易造成工程质量和工期不能有效的保障等问题。

1.4管理体系

与其他相关工程相比,建筑工程具有一些特殊的特点,主要包括建筑物的多样性和功能性等,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对于建筑物的施工要求也不尽相同,这种情况下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就来自多方面,工程管理内容也就更为复杂,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管理团队没有一个科学的安排,有效性和专业性不能保障,很多工程还处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具有效率低,质量差等问题,对于现代化科技没有很好的利用,造成项目管理的水平较为落后。

1.5人员素质

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员的管理作用,在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行业中,人员总体水平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综合素质需要提高,一些高标准的建筑要求不能达到,并且很多管理人员只是以经验来进行管理,理论知识不能和实践相融合,一旦出现问题不能随机应变,对于工程质量和工期造成影响,管理人员素质方面亟待提高。

2建筑工程管理的完善措施

2.1图纸的管理

设计图纸的准确完善,是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保障。为提高工程设计图纸的会审质量,应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严格检查。首先,检查设计图纸应用规范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防止使用过期作废的标准,对材料牌号、等级、规格、性能的标记进行检查,以保障工程施工的规范性,避免盲目施工。其次,检查设计总说明中的工程安全等级和使用年限,为工程施工时的操作提供可靠的参考。

2.2完善工程安装工艺

例如钢结构的安装管理工作中,严格按照安装工艺进行安装,确保安装质量及安装顺序。安装钢柱时,应在当天内完成整个的框架单元,以维护钢柱的稳定性;若无法当天完成时,应采用揽风绳对钢柱进行固定,防止出现钢柱倒塌事故;安装完钢柱构件、钢梁后,及时调整钢柱垂直度和高差垫片,对柱脚进行封闭处理,采用二次灌浆密实;高强度螺栓控制好施工扭矩,露牙长度维持在2-3扣,杜绝高强度螺栓用作临时固定螺栓的错误做法;提高焊接质量,选择具有较高操作水平的施工人员进行现场焊接,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

2.3强化成本控制

在材料采购时和在材料使用中,都应从经济因素的角度出发,切实做好材料成本控制,避免材料的浪费。科学安排施工人员,控制施工设备成本和施工设备的使用和日常维护,避免或减少重大施工设备故障。

2.4提高人员素质

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离不开人的管理,人为因素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占据很大比重。提高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多种问题的出现,这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5信息化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具有周期长,涉及范围广等特点,这就造成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更为复杂,从合同管理到财务、现场施工、概预算等方面都有涉及,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就出现了弊端,例如效率低,数据不够准确,不容易进行查找查证等,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应用到项目管理工作当中,因此,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应该建立一个涵盖施工现场管理、项目多方协作、项目远程监控、企业知识等多层次的管理系统和信息平台,从而实现企业和项目的信息交换、整合等。在建筑项目中计算机的应用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这样不仅可以借鉴建筑行业里面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另外当施工中出现问题时,我们可以迅速在系统中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法,还可以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在研发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上述内容的影响,在工作流程再造和数据中心建立的过程中科学地将各项内容联系起来,突破各部门单一应用的局限,有效地协调项目部与各相关方的工作关系,形成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管理工作环境。加快国产软件和信息系统的开发,增强系统的适应性建设。

3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和质量的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的、系统的工程,并涉及工程的各个环节。只有重视管理工作,全面控制施工管理和造价管理等内容,才能对建筑项目实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永康 单位:中原工学院

第三篇:建筑工程现场管理重要性与有效措施探析

1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1.1关于现场管理。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对施工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以实现工程目标的过程。施工现场的生产要素包括人(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材(原材料及半成品)、机(机械设备)、法(施工工艺、方法)、环(施工环境)五个基本要素,以及资金、能源、信息等要素。工程目标包括优质、高产、低耗、按期、安全文明等目标。

1.2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场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核心环节。

众所周知,质量是商品的重要属性,而建筑是“装人的容器”,其质量更是与人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所以保证施工质量始终是现场管理最为关心、最重要的环节。

(2)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

在建筑施工现场投入大量的人员、物质、资金开展施工生产活动,汇集成人流、物流、财流和信息流,流动的这些要素是否顺畅和协调,直接关系到施工生产活动能否顺利开展,而现场管理正是这些流动要素顺畅运行的基本保证。

(3)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各专业联系的纽带。

在施工现场,建筑各专业需要分工行动,又需要密切协作,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的关系。现场管理将各专业管理“拢在一起”,使其“各安其命”、“各得其所”、“各尽其责”,可以说现场管理是各专业发挥作用、产生最佳技术经济效果的“粘合剂”和“润滑剂”。

2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组织混乱。

现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施工组织,它反映了施工各方对施工指令的执行能力,但不少工程存在着组织混乱的问题,例如材料供应不及时、各种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人员机械跟不上施工进度要求等,表明施工组织问题是现场管理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2.2材料质量差。

材料构成建筑的物质基础,材料质量不达标必然影响建筑的质量。在很多施工项目中,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施工成本,采购劣质、低价、质量不达标的材料,甚至采取偷工减料方式,如更换钢筋牌号、降低混凝土标号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建筑质量安全。

2.3施工准备不足。

施工现场情况复杂,不少工程项目交叉环节多,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和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做足准备。然而很多情况下准备工作不充分就盲目开工,例如施工图纸不熟悉、组织计划不到位,甚至部分施工工艺失控,这些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2.4施工安全不到位。

施工安全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但现场管理中存在安全意识差、安全措施不到位的问题。在处理安全生产与工程进度、施工质量关系时,安全往往要

做出让步,因此工程中的安全隐患屡禁不绝,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3加强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完善现场组织管理。

现场管理涉及人、材、机、法、环多个因素,重视和完善现场组织管理可以确保施工安全、质量达标和造价合理。施工单位应建立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保障分工明确和责任到位。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实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秩序井然、忙而不乱。为了保障现场管理的有效性,应当重视经济效益、规范化和科学合理的三项原则,以经济指标衡量施工效果,以规范化的管理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以科学合理的方式组织现场施工,这样在遇到施工技术及工艺复杂、交叉作业较多的情况,也可以做到规范、有序地施工。

3.2加强现场材料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种类繁多,质量相差较大,必须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材料进场之前必须报验,进场之后履行验收手续,不达标材料不允许进场。保障材料供应渠道畅通,并力求简化供应环节,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设法降低材料成本。现场质量管理部门要对材料质量进行跟踪和监督,发现不合格材料及时处理,退货或封存,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使用环节。对大宗材料实行定额供应、限额领料措施,避免材料浪费;通过材料包干、节奖超罚制度控制施工废品高的问题,从而满足材料使用环节的经济效益原则。

3.3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重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1)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以便科学指导现场施工。

合理组织施工活动及调配人力、机械,有效控制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之前,应进行细致的研究,对施工中的难点要提出符合现场实际的解决方案。

(2)精心设计施工现场平面图,然后安置在醒目之处。

平面图应标识出临设、机械设备安装位置、材料构件堆放场地、半成品加工厂、水电线路走向等信息。同时,还要标记各场所、通道的标志及指示牌位置。施工平面图与施工组织设计配合,可以清晰显示临设布局、材料堆场、交通运输流向,明确施工操作范围和工序流程,使现场施工井然有序。

(3)施工资源配置。

现场施工经常处于一种动态变化过程中,只有合理配置施工资源,才能保证人、机、料、法、环等多个因素的协调统一,这也是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为此,应力求人、机、料需求量的平衡,并根据施工进展和材料供应能力决定材料储备数量,根据施工面大小和进度要求配置机械设备,根据天气变化和施工进度调整施工资源配置,不可违背规律盲目投入和赶工。

3.4加强安全管理。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完善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责任要分解细化到人,并建立奖惩制度。

(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并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要求加强施工中的安全检查和验收工作。保障安全措施到位,通过安全事故预防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3)施工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从事施工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对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4结语

随着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如何更有效地发挥现场管理的作用就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现场组织管理、现场材料管理、施工准备和安全管理方面论述了现场管理需要解决和改进的方向,可供相关人员参考和借鉴。

作者:刘振升 单位:博罗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第四篇: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1我国绿色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绿色施工观念。

绿色施工理念是当前建筑施工中的一种全新理念,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对施工人员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要对环境和能源等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施工人员都是外雇的农民工,这部分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施工技能,而且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对环境和资源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将绿色施工的相关工艺和技术有效的发挥出来。

1.2缺乏相关政策的扶持。

绿色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具有较好的环保性能,这也导致绿色建筑材料价格较高,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大范围的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工程的造价势必会增加,从而对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带来较大的影响。绿色建筑材料作为建筑节能降耗的关键所在,在推行过程中需要获得政策上的扶持,这样才能大范围的进行推广。但当前我国绿色建筑材料并没有获得政府的补助,其价格很难降下来,这就为其大范围的在建筑施工中进行应用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1.3施工技术存在不足。

绿色施工管理不仅需要理念上的转变,而且还需要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的支持。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施工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企业管理较为落后。特别是一些中小施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重视眼前的利益,出于成本的考虑,对施工人员缺乏相应的培训,对技术和工艺的更新也不重视,市场上的一些新技术和新工艺也很少在工程实践中进行应用,这对绿色施工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制约。

1.4绿色施工监管不力。

当前绿色施工还没有全面普及,属于刚刚起步阶段,在绿色施工实施过程中由于相半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还不完善,从而导致监管缺失。在当前绿色施工环境下,关于能源消耗及废弃物排放等都没有强制性的标准要求。而且政府对于相关的施工企业也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利用绿色施工技术和工艺,在施工管理工作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标准,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2加快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的对策

2.1培养绿色施工的理念。

绿色施工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加快理念上的转变,通过培养相关人员绿色施工理念,从而进一步使其树立良好的绿色施工意识,更好的推动绿色施工的顺利进行。

2.1.1组织人员培训。

绿色施工作为一个较为系统和完整的体系,人员在其中作为非常重要的要素,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绿色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其绿色施工的意识,使其明确自己在绿色施工中的职责,从而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依照绿色施工的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的培训,培养其绿色施工理念,认识到绿色施工对环境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其责任感,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绿色施工的自觉性。

2.1.2制定施工管理制度。

在绿色施工中还需要利用规范的制度来对相关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在思维和行为上养成绿色施工的自觉性,更好的推动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因此对于施工企业来讲,需要依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制定与企业自身相适应的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在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需要对工程质量、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考虑,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确保绿色施工过程中能够做到尊重环境,因地制宜及实现科学化管理。

2.2加大政府支持。

绿色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都属于新产品,在价格上不占据优势,这就会对投资经济目标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推进绿色施工,政府需要加大对绿色施工的扶持力度。

2.2.1加强资金支持。

绿色施工材料、工艺、设备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很难迅速推行,为了更好地使绿色施工管理方法能够在施工中发挥实际的作用。政府应该对使用绿色工艺、技术、设备、材料的施工企业一定的补贴,增加其采用绿色施工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还能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使绿色建筑工程能够被更多的人认识到,从而增加“绿色效益”,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的发展。

2.2.2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的政策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为了保证绿色施工管理能够在施工企业中使用,政府应该将政策向那些采用绿色施工的企业倾斜。为其减免一定的赋税,扩展其融资渠道,这样才能使绿色施工管理能够在建筑施工中更好地实行,才能有效地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的质量。

2.3提高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的施工企业在绿色施工技术上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大大限制了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为此,相关的企业应该着力提高自身的绿色施工工艺、技术,使企业能够在新的形式下具备更大的竞争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3结语

随着绿色施工理念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不断深入,对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绿色施工过程中,需要企业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同时还要对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推广给予充分的重视,从而更好的推动建筑行业建筑技术的进步,使绿色施工得以在建筑工程中全面普及,确保建筑行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作者:邢玉 单位:喜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五篇: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1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到项目规划、建筑施工和监工等多个方面的工作。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严重忽视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缺少健全的管理体制、管理理念落后、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不仅影响了这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对于不断提升我国建筑施工水平和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

近些年,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建筑工程管理却没有获得一样的发展速度。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认识不到位的建筑企业都存在重技术而轻管理,抓业务而忽管理的现象,甚至一些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短期经济效益,心存侥幸,完全忽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造成了工程施工质量的下降,长此以往必将影响这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缺少健全的管理制度。

只有具备严谨、科学、高效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应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各种情况,从而避免不该有的经济损失。然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缺少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很多企业无论是对人员还是对技术都没有建立起健全的管理制度,这就给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和优化带来了一定难度,导致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无法满足要求,最终造成很多建筑工程项目无法顺利开展。

(3)管理理念落后。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转变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然而,目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依然在沿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这些传统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存在很多不足,甚至很多内容只是一种表面形式,其完全忽略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因此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并且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4)管理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由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没有跟上建筑行业的发展,导致目前很多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还不够高,亟待提升。如很多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来自建筑施工行业,他们虽然懂技术,但是却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这就大大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进而影响到整体工程的正常运转。另外,很多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也有待提高。

(5)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然而很多企业却存在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安全管理观念陈旧等现象,甚至有的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忽视安全管理工作,导致很多建筑工程质量无法达到相关要求,甚至引起安全事故。这不但影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3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1)不断增强建筑工程管理意识。

建筑企业的领导和管理者应该不断增强建筑工程管理意识,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带头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认真贯彻和执行建筑工程方面的法规政策,严格执行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工程管理意识,使工程管理观念深入到每个员工的思想中去,最终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大幅提高。

(2)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只有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顺利开展。因此,我国建筑企业应以建筑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为基准,充分借鉴国内外优秀建筑企业的先进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依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其内容应该涵盖合同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并且对于管理中的很多细节也应进行明确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需要。

(3)努力创新管理理念。

从国外建筑企业的发展经验来看,管理理念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很多传统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因此,我国建筑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努力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首先,应该引入国际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元素,使管理更加符合现代工程特点,如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引入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模式;其次,应结合当前我国国情和建筑行业特点,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4)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建筑企业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从专业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经济知识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长期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最终形成一支技术过硬、能力全面、责任心强的管理团队。

(5)全方位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因此应落实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管理人员应依照工程安全管理条例,通过安全知识培训、张贴安全标语和通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宣传;其次,在日常工作中要认真安排安全管理工作,实行全过程、全天候和全员安全管理;最后,应建立以“安全责任制”为中心的责任体系,并在不同工程区位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建筑企业工程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必须真正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企业不断发展,实现我国建筑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作者:曹子澜 单位:抚顺市城市客运交通管理处

第六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研究

1工程质量管理概述

1.1质量管理

建筑项目设计的质量、施工设备的质量以及施工材料的质量等多种因素相结合便是建筑工程的质量。质量管理通常分为建筑业项目的管理与施工的管理两个部分。其中项目管理是指在要求的时间以及目标中,对客户需求必须明确与了解,并以客户需求为主,来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务必做到协调地管理以及能够综合地对人力、工程的进度、工程的成本、收费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地管理。而施工管理指的是综合管理所有现场施工的机械设备、工作人员、施工材料等。但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各级的施工人员技术参差不齐,施工操作行为不够规范,施工时缺乏安全意识等等。所以,只有尽可能快地去推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改善工程质量管理的策略,制定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把隐患扼杀于摇篮中,才能使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促进建筑企业更进一步的发展。

1.2我国的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行业就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国内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但在工程的项目设计、立项直到竣工验收的各个阶段都建立了相应的责任制度与体系,在法律上还颁布了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相关的条例,这也代表着我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管理的发展向前迈了一大步。但明显可见,我国国内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工程管理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仍远远比不上国际市场。

2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类别与问题

2.1质量管理新技术类别

按照其特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新技术可以分为产品与技术类。若是作为产品类的新技术就有着一定的形状,可在表面直接看出它具有的功能与特点。并在推广时能在客户面前进行现场演示,给予客户试用服务以及用图片做广告宣传,不仅如此,其还能展示在交易会或是展览会上,通过展示自身的优势加上用分析与数据来说明若是进入市场,能给该企业带来多少经济效益。而技术类的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就比产品类的要更加困难,例如;工艺、手段与方法等,这些都在推广过程中难以全部把技术与核心全盘托出,必须得把握好技术公开的一个度,不能太过暧昧让客户不得其解,要把最关键值得让客户了解的部分提炼出来。因此就得详细地把新技术的分析与经济报告、预期投入以及回收期等等全都列出来,让客户能够清晰地了解使用这项新技术能给自身的工程带来怎样的好处,这样更加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

2.2质量管理新技术的问题

第一,供应和需求不对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推广工作不但没有跟上发展,连制度的建设都滞后,与实际发展相脱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其中包括教育、供应、生产、市场等多种要素,这些要素互相结合,互相依赖与互相规律性交叉作用构成可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共同的目的。因为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与很多环节相关,因此受到的限制也多。在我国,由于建筑院校、建筑科研部门以及地方的政府之间的目标不一致,又没有保持长时间又固定的联系,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供给和市场的需求脱了节。第二,应用主体不清。应用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应该是建筑企业,但主是推广工作却主要是地方的政府部门在行政干预。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的体制,在这个体制下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推广模式,这种模式太过规定化,使得建筑企业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主体却不能够直接参与进新技术的推广计划、具体实施以及评估。因此,这就导致建筑企业不能直接详细的了解所要采用的新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在采用新技术时就属于被动性,不能够有效发挥属于自身的应用主动性,所以在实际的新技术应用与推广的过程中,建筑企业作为应用主体却消极对待,甚至去抵制推广,这样一来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就发展得非常缓慢。第三,建设信息化缓慢。在国外的建筑市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已经是十分规模化与网络化,与国际相比我国还是非常滞后的。国内的建筑行业技术信息的服务手段不够先进,在做很多重要的决策要咨询时却十分不方便,决策科没有一个科学化与民主化的环境。我国的建筑行业技术市场机构的咨询服务以及实用信息的服务操作水平还是十分落后。而且,建筑行业的生产与经营人员的文化素质水平也跟不上现代新阶段的建筑行业发展需要,接纳新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技术能力低,建筑企业生产与经营者不能够充分认识到采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后能给自身带来多大的经济效应,从而对数据库以及联网的投资不予以重视,我国国内的建筑市场直到如今,市场体系以及资源市场都没能行业化地形成。

3国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策略

要做好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工作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推广制度,采用建筑市场的引导和地方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办法。要把这项推广工作做为政府的重点扶持项目,在推广的难度与风险比较大、费用又高,但有着高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以及投资与政策方面给予企业支持与保障;并积极发挥出国家政府的作用,政府可在制度供给与强制地制度变迁中发挥其优势,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的体系与制度通过改革而去除不科学合理的因素,营造出一个适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的优良环境;政府还作为新技术推广体系的主渠道,要鼓励建筑企业、中介组织与科研院校之间多多交流与合作,并在市场的运作之下发动全身,使新技术的成果转化能够得到有效的促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重视质量管理新技术机制的改革,加快其发展,使产学研一体化能迅速发展以及其成果转化能得到有效促进。尽可能建立一个完善的产学研协作组织与负责专门推广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部门。用多种形式鼓励建筑的院校、建筑科研的单位以及新技术推广的单位通过多种方式增加交流与合作,把研究建筑业新技术与市场化相脱节的矛盾彻底解决。还可以利用利益分成的方法来建立一个奖励制度,把各方单位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参与到实际的推广工作中,使产学研成果的一体化得到很好的实现,顺利转变为市场经济效益。其次,在上述所需建立的机构中仍要注意建立一个完善的推广工作的反馈机制。要基于建筑业具体的生产经营规模与发展动态,来建立一个与之对应的信息数据库来反馈,这样做能更进一步的促进新技术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这信息反馈数据库不但有着国内与国外最顶尖的建筑业新技术与研究的成果,又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后续服务平台,使工程质量管理的新技术转化为效益过程更加方便快捷。每一个实际的建筑单位要建立一个与之相应的数据单元,对跟踪服务实现其可持续性,把新技术转化质量以及深度都有效的提高。用来反馈信息的数据库一旦良好运行,不仅能够加深建筑的主体与政府或者科研院之间的沟通,还能使新技术推广的风险得到有效的降低,简化了流程又减少了程序,不同的级别与部门都能利用这样的信息网络互相有效的沟通与分享。

4结语

如今的时代是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的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会越来越跟上潮流,因此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不容忽视,积极努力实现我国的建筑业发展地又好又快的目的,并积极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作者:张和国 单位:中大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第七篇:建筑工程管理探讨

1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

1.1有利于节约成本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工程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管理内容包括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资料、工程造价、建筑材料和施工测量等。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可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减少材料的浪费,科学、合理地进行成本核算,提高项目资金的利用率。

1.2有利于保证房屋质量

房屋建设工程需要被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提供给用户使用。房屋的质量是否合格,取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力度。在工程管理中,只有加强对建筑材料、施工过程、图纸设计、施工验收的管理,才能保证房屋质量,确保房屋的性能,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

1.3有利于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

在房屋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较多问题。而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可保证房屋质量,有利于减少房屋后期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

2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未形成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

建筑企业往只往重视效益,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投入力度较小,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因此,在建筑施工和其他方面无法进行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导致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进而造成资源浪费。

2.2建筑企业对工程管理不重视

投入力度小是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方面的普遍现象,且管理人员混杂,未形成统一的体系,导致工程管理工作与实际施工脱节。因此,要规范建筑工程管理,加大投入力度,使工程管理形成统一体系。

2.3工程管理缺乏科学性、有效性

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体系,多数管理只停留在表面,未深入施工项目的方方面面,管理人员对施工细节了解较少,且建筑工地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造成建筑施工混乱、效率低下,进而无法保证建筑质量。

2.4房屋的后期管理较差

目前,常发生房屋验收不到位、闲置房屋或公共区域无人管理、因房屋窗户进水而导致墙皮脱落、因卫生间长期漏水而导致线路短路等情况。这些都是因房屋后期管理不到位而产生的问题,不仅会给住户造成麻烦,还会造成资源浪费。

3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

应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建立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将工程质量控制工作落到实处。施工企业要根据质量保证体系,形成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系统,并将人员、施工材料与施工机械等各个要素有效结合起来。人是质量控制的核心,要将施工人员作为质量控制的推动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并树立工程质量第一的观念;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的主体,对材料质量的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施工机械是机械化施工的主要标志,在现代化建筑项目施工中不可或缺,它直接影响了施工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3.2加强对房屋后期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房屋的后期管理非常重要。在房屋后期管理中,要保证房屋建设的质量,避免房屋验收不合格的情况出现;充分发挥房屋的各项功能,减少闲置房屋,从而避免造成资源和成本浪费;制订好房屋出租协议,为房屋出租提供法律保障,维护业主的权益;形成统一的房屋管理体系,有效监督房屋后期管理工作。

3.3加强法律建设,提升执行能力

为了保证政府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应该提高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管理的学习,从而使监督队伍的业务素质得以提高。此外,还要不断完善质量监督手段、增加检测设备,使监督工作具有较高科技的含量,实现监督工作的现代化。从建设市场的整体情况看,市场运行规则还不够完善,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常常出现,而建设工程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建设市场较为混乱。因此,政府必须建立健全建设市场运行规则,从而提升建筑质量。

3.4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新时期,建筑工程的管理理念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发展方向,不能片面地追求新理论、新思想、新观点,而是要始终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且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形成新的管理理念,从而有效推动建筑企业的发展。

3.5加强工程信息化管理

目前,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现代建筑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息化已在建筑工程中越来越普遍,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也应努力实现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工程管理系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形成工程管理的自动化,推动工程管理的科学发展。

4结束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房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行业不仅要满足用户的要求,还要在保证房屋质量的基础上节约成本。因此,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及存在问题,并制订相关措施至关重要。

作者:付洁 单位: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

第八篇:建筑工程预决算控制和管理方法简析

1建筑工程预决算现状分析

1.1人为因素问题

建筑工程的预算工作,因为工程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所以,其主要设计内容与标准也无法统一,最终只能使工程单位所拟定的投资计算公式无法使用,尤其是对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要求较高的建筑工程项目,对其各个部分的计算公式不能全面考虑,所以,会直接影响项目工程的开展。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进行预算的计算过程中,若不能有效地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只依靠原有计算方法,很容易使预算的计算出现错误。其中,工程材料的单价就会在市场经济调节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波动,所以,在预算计算的时候,如果不考虑该因素,就会使所制定的误差参数与实际不相符,最终导致所编制的结果不正确,对建筑工程的建设开展产生直接地影响。在进行建筑工程预决算工作时,施工企业的人为因素对预决算工程的开展也具有一定的制约。第一,部分施工单位的预算编制采用的是高标准定额,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却是低标准,使工程造价有所提高,进而赚取其中的回差,给投资方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二,部分施工单位会虚增其工程量,特别是在工程的施工材料方面,进而套取额外工程款,或者是使用质量较差的工程材料,这样不仅不能使建筑工程项目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还会给人民群众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我国在建筑工程预决算工作方面未予以一定的重视,所以,导致预决算的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的素质比较低下,因此,其自身的预决算管理意识以及业务能力都需要强化。

1.2建筑工程预算本身问题

建筑工程预算的定额体系不健全,所以时常会出现借用定额或者是定额调用的现象,然而因为不同种类的建筑工程项目具体的标准不统一,而且预算与材料的要求也不相同,使得预算编制出现不合理的现象。除此之外,建筑工程预决算内部的控制系统也同样需要进行相应地调控,预决算内部系统时常出现失控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建筑工程的构成部分较多,有施工、设计、立项、汇报、竣工结算等,所以,其工作量巨大,并且十分繁杂,导致预算工作与决算工作间无法实现平衡,所以,预决算工作的衔接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会给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2建筑工程预决算控制与管理方法

2.1建设工程预决算专业管理队伍

应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预决算计算方法,并不断强化工作人员预决算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在计算工程量前,需要全面了解设计图纸与定额说明,对建筑工程施工整体状况进行详细地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正常开展预算编制分项与相应工程量的计算工作,需要合理套用单价,有效预防漏记与错记现象的发生,并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利用计算机来计算项目工程各项的费用与利税,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可以有效地规避错误现象。但是,应用机器进行操作,就必须要重视工作人员实际操作的正确性,并提高数据输入的准确程度,进而充分发挥计算机汇总计算的功能。需要按照具体的经济法规来实现预算编制,这样可以保证预算方案真实地体现建筑工程造价的具体方面,并施工的过程中,编制工作人员需要深入施工现场调查并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并做好相应的经验总结。工程施工单位也需要与自身情况相结合,进而保证报价的合理性,同时,根据具体设计的要求与合同条文内容安排施工事项,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符合要求,进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预决算工作的控制与管理并不是局部静态的,需要在整个过程中跟进预决算工作的各方面,才可以保证施工企业可以长期稳定地发展,所以,企业同样需要建设高素质的预决算队伍。需要对企业内部的造价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积极鼓励其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学习,并对建筑工程各方面进行了解,确保其业务的处理能力能够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因为目前市场经济调节的力度不断加大,并且建筑设备材料的价格与人工劳务费用也在提高,所以,行政部门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并有效结合市场经济中动态因素与工程造价工作,进而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确保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标准与各项依据能够紧跟市场经济的发展。

2.2建立健全工程预决算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的预决算工作需要多部门进行合作才可以正常开展,所以,必须要构建高效并且科学的预决算管理体系,进而实现相关部门的交流与合作。行政机关需要充分发挥其在建筑工程预决算工作中的指导作用,并对建筑工程材料设备的价格与造价定额进行动态管理,与当地工程项目的开展情况相结合,积极健全经济法规,对上交的预算计划书进行严格地审查,对已经批复的工程投资项目进行跟踪与监控。除此之外,需要积极进行工程项目预决算编制与管理的学习和交流,对预决算工作的先进方法与经验大力进行推广,并及时分享。设计单位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进行工程的造价工作,并给予施工准备工作一定的重视,收集相关的资料,掌握工程预决算编制的方法和规定,进一步提高预决算编制质量。而建设单位则需要对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工作予以一定的重视,避免出现一人多职的现象,合理设置预决算管理部门,并派遣专业性较强的预决算工作人员从事此工作,保证预决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2.3重视建筑工程预决算工作审核

应定期开展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核工作,保证项目工程正常开展。与此同时,审核工作需要在工程施工各环节中落实,并对工程预决算相关的资料进行调查,进而了解工程整个过程的预决算工作。其中,审核的方法主要有重点审核、全面审核与对比审核。重点审核就是对建筑工程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审查,而全面审核则是根据设计施工图纸相关的要求对建筑工程预决算定额细节进行全面审核,其工作量比较大,并且审核的结果比较具体,可以准确地体现工程预决算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对比审核就是在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容易出错的项目进行重点的审核,不仅可以使用综合指标,还可以通过自身所设计的预决算进行对比,进而突出问题,有利于更好地处理存在的问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建筑行业的进步,所以,必须对建筑工程的预决算工作进行有效地控制与管理,进而保证其更符合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需求。所以,各个单位都需要对建筑工程预决算的管理工作予以一定的重视,并有效提高预决算工作的质量水平,进而确保建筑行业能够稳定发展。

作者:苑亚敏 单位:厦门天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