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智能化实验室探索

建筑电气智能化实验室探索

摘要:

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快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探索“实验设备+工程背景”下的核心技能一体化技术、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与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郑州科技学院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就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基本原则、功能进行以下阐述。

关键词:

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教学改革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智能化建筑已经走进普通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功能齐全的小区成为人们生活追求的主流。另外一方面随着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和互联网+等行业的兴起,人们对未来建筑的发展,应当是“人性化的设计—智能化的设备—生态化的环境”三者的密切融合和相辅相成。因此应加大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的数量及质量的培养。随着科技发展和建筑行业的兴起。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也越来越受到了家长及学生的认可。特别在民办类高校中,学习该专业学生的数量更是急剧的上升。如何建立一个能够适应该专业学生学习和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的实验室,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建筑类专业相关的知识同时也要掌握电气及电子方面的相关知识。在“工程背景+实验设备”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切实更需要深化和升级校内对该专业的实验室投入建设。与此同时遵循以下原则:

1更新观念,创新理念的基本原则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学科与学科之间出现了大量知识共用、交叉、融合的现象。因此在新建实验室时应该抛弃旧的思维,要有创新的理念以用来适应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具体有一下做法:

(1)多功能性。传统本科的实验室基本上是提供学生做一些验证性性的理论实验。教师先指导、演示;同学随后验证。很快上课时间就结束了,这样很多情况下学生随后在想做这样的实验机会比较少。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验室应该在建设的时候不仅仅考虑到上课学生用到,还应该考虑到学生在课余时间对实验内容回顾与创新。

(2)实际性。在建设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实验室时,要突出面向实际应用,面向学生实际设计需求。切实把学生毕业后将要从事该专业工作时需要技术、技能在实验室功能中给体现出来。

(3)创新型。创新是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我们在设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实验室时候,应该才用分项目、分模块化的教学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以往一成不变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

2实验室建设的基本原则

(1)适应性。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应用技术型为核心,参考电气、建筑、电子等方面实验建设方案。围绕本专业所从事的和在建设课工作岗位及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优秀课程群”要求,加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实验室基础实践能力建设,为学生提供“教、学、做”一体化的实验平台,从而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2)整体优化性。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实验室建设要满足“实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会创新”的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定位。强化工程意识、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坚持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相结合,实现实践教学过程不断线,形成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相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

(3)实用性。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学生的培养更应该采用更多的实用性。如项目式教学法,以项目驱动方式是学生达到在练中学和学中练的目的,从而紧密的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3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实验室建设的功能

(1)该实践基地建好后可以辐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程造价专业、电子科学技术专业、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及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专业的学生理论教学与实践和创业就业等功能。

(2)全面展示楼宇控制的各个子系统的功能、构造、和设备,逼真实现各个系统的主要功能。打造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如同在工作中做科研一样。

(3)可以为本科生的教育和教师的科研提供一个平台。

(4)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训基地。

(5)通过与设备提供公司进一步合作,为社会培养智能建筑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人员。

(6)学校和企业紧密结合。通过与企业联手,打造“订单培养班”的培养模式,实现用人单位和人才培养单位的零距离接触。使该专业毕业生高薪就业。

(7)该实践基地立足于学校,服务于地方经济。

4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对人才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当今社会智能建筑对新技术的需要,实验室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的建设和完善,才能建设成一个功能相对完备的建筑智能化实验室。推进“工程背景+实验设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赵明举 彭玉平 单位:郑州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明月.筑巢引凤校企一体——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99—101.

[2]董春桥.智能楼宇BACnet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3]邵世凡,徐立平.高校实验教学改革要适应个性化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师教育研究,2010,22(03):107—108.

项目来源:

郑州市教育科学课题,项目编号:2015-ZJKYB-G52-001;高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JGZD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