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浅析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浅析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愈发繁荣,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愈加激烈。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利于保障企业的经济活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建筑企业应当重视内部控制,积极优化管理,完善监督体系。本文就内部控制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原因分析,给予解决建议,以期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建筑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日益繁荣,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激烈。随着外在压力的增加,部分企业一度追求规模体量的扩大,忽视内部制度建设。建筑企业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弊端越来越突出。风险预警、内部监督、资金管理等方面问题较多。企业内控问题的频频出现不仅不利于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加强建筑企业的内控能力,对建筑企业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都具备积极意义。

一、企业内控常见问题

(一)内控意识薄弱。建筑施工企业的业务较为复杂,涉及项目招投标、工程建设、财务管理等多个环节,企业难以实施全方位的管控。此外,建筑企业往往注重工程建设、业务承揽等涉及经营效益的工作,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尤其是财务内控制度有所忽略。管理层缺乏内控意识,企业缺乏贯彻内部控制制度的氛围,部门员工也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内控意识薄弱,一方面导致企业部门在具体工作中忽略内控环节,缺乏相互配合,整体参与程度不足,降低控制监督的效率;另一方面,较弱的内部控制容易降低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弱化企业组织建设能力,甚至引发更为严重的经营管理问题,威胁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

(二)制度设计混乱。良好的制度设计是保障企业内部控制工作高效展开的前提与基础。混乱的制度设计则影响内控效率,限制企业发展。但是现阶段,诸多建筑企业尚未认识到制度设计的重要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当前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部缺乏权力平衡机制,项目业务的经营权与决策权相对集中。项目部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使得内部控制与监督难以发挥效率,最终内控制度流于形式。其次,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经理部缺乏必要的稽核制度,管理层难以开展内部控制与监督,各个下级部门也无法有效配合。此外,多数企业将工作重心放在降本增效上,缺乏对内部控制的重视,怠于监督机制的设计。因而使得企业缺乏科学的内控体系。再者,企业的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的研究不足,没有考虑企业实际情况,使得设计的内部控制度难以实施。甚至部分管理人员直接照抄照搬,将其他公司的内控制度直接挪用,由此导致制度设计与企业发展需求严重不符,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管理效率。建筑施工企业设计内控制度时应当考虑企业实际需求,以工程项目的要求为参考,以企业发展的规划为依据,执行科学的制度设计方案。

(三)监督机制缺失。内部审计与监督是企业强化内部控制的关键渠道。但是部分建筑企业缺乏的相应机制,难以实施监督。随着审计与监督的弱化,企业的内控力度与效率均大打折扣。企业监督机制的缺失,主要源于以下几点:首先,我国目前关于审计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待健全。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诸多建筑施工企业不断面临新的经济问题与挑战。但是当前企业的内部审计与监督工作主要依赖于《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鉴于该法律的约束效力有限,企业的监督力度受到影响。其次,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与项目承接,片面地认为监督工作会影响公司项目建设效率,因此武断地抵制审计工作,忽视内部监督。再者,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缺乏独立的审计部门,即便组建审计机构,其监督功能也较为单一,难以覆盖企业经营全过程。此外,很多审计岗的人员可能会屈从于地位更重要的项目管理部或招采部门,难以发挥独立监督与审查职能。

(四)专业人才缺失。企业为了实现良好的内部控制效果,既需专业的内控体系设计,也需保障内部控制与监督的贯彻执行,还需针对内控效果作出评价与修正。这三个过程均需要专业的内控人员参与。但是部分建筑企业不仅缺乏全面的内控体系,也怠于培养内控人才,最终导致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五)信息化水平落后。企业为了强化内控管理效果,应当以较高的信息化系统作为辅助手段。如果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落后,控制与监督信息难以及时传递,内部控制难以高效发挥。鉴于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需要较多的前期投入,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没有从长期角度考虑,处于成本要素的考虑而继续采用传统管理方法和手段,譬如人工核查账务及监督。一方面,人工操作效率不足,影响内控效果;另一方面,人工操作容易失误,为企业带来损失。此外,落后的信息化水平会降低企业的沟通交流水平,各部门难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从而影响内控管理效率。

二、相关建议与措施

(一)重视内控工作。内控管理既可以有效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又可以增强公司的执行效率。企业管理层应当在战略上注重内部控制工作,为内控工作开展创造较好的环境。内部控制涉及公司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不仅仅需要内控、审计与监督人员,更需要公司全员积极参与。管理层应当调动公司各部门的参与积极性,注重对员工的内控意识培养,实现内部控制的全面深化,保障内控管理的高效实施。针对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层可以安排内控人员因地制宜地设计内控方案并确保有效可行。此外,企业应重视内控宣传工作。通过宣传文化熏陶,企业可以使全员认识到内控管理的重要性,提升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使各部门和职员由被动防控转化为主动防控,强化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

(二)完善制度体系。内控制度是建筑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主体架构。为了实现内部控制的高效传导,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重视完善内控制度。企业首先应从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入手,通过组织机构的健全与完善,将企业的权力纳入内部控制与监督的体系当中。同时,企业应注重各个职能部门的权责划分,明确业务范围,避免部门功能出现交叉,责任难以划分,遇到问题“踢皮球”等现象。针对财务内部控制,建筑施工企业一方面需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则应以法律法规政策为基础,结合公司的自身特点,制定和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的相关文件,加强财务管控。

(三)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的审计监督体制既有利于企业内部自查,实现自我约束,也有利于企业强化内部控制,改善管理模式。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重视审计与监督工作。企业可以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平行于财务部门,保障审计监督的公平公正。同时,企业应当在各工程项目部中派遣审计人员,监督核查项目工程的建设过程,识别潜在风险,将企业的内控监督真正落实。公司经理部也应当定期履行审核工作。由审计监督部门定期对经理部的经营活动与业务数据进行审查,确保及时披露建筑施工企业运营中的各种风险,提升内控管理约束力度。

(四)加强人才建设。内部控制离不开专业人才。为了更好地贯彻企业的内控监督体系,企业应当积极培养与引进内部控制、审计监督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在内部选拔具备内部控制、审计监督等工作经验的人员,定期开展继续教育与业务培训。企业管理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定向培训,邀请内部控制以及审计监督等方面的专家进行精准辅导,提升业务人员与岗位的匹配程度,增强内控团队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应重视引进外部人才。外部人才通常具备更为先进的内控思想和理念,可以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注入新鲜力量。在选聘外部人才时,企业应当制定客观地评估体系,全面科学的考察外部人才的综合能力,为企业选拔高水平的内控专家,提升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全面性。

(五)提高信息化水平。为了实现内部控制的及时传导,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重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通过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实现部门之间的高效对接,保证经营信息的同步性和共享性,提高内部控制的管理效率。如果实现内控信息化,企业可以将预算管理、收支管理、采购管理、建筑项目管理、资产管理、合同管理等主要业务控制流程集中于云平台进行管理。管理部门还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搭建风险管控模块,譬如风险指标库管理模块、风险控制策略库管理模块、内控缺点跟踪管理模块、内控绩效评价模块、内控报告管理模块以及内控流程集中管理模块等,以此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内控管理高效化、科学化与智能化。此外,良好的财务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作用重大,同时也是风险集中点。企业可以构建云会计体系,重视智能财务管理系统建设,打造全新的资金管理模式与数据预警机制,降低财务风险指数。借助信息化系统与云技术,企业能够大幅提高内控管理效率,降低经营风险。

三、结语

简而言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也逐渐愈发科学、严谨与规范。良好的内部控制,作为当前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发展水平,同时也可以强化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重视内部控制,健全监督体系,强化审计功能,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增强自身的凝聚力与竞争力,实现健康、全面、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龚瑞阳.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8.

[2]刘荣.浅谈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J].财会学习,2018(07):184–186.

[3]杨旭东,彭晨宸,姚爱琳.管理层能力、内部控制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审计研究,2018(03):121–128.

作者:焦文昊 单位: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