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在结构设计中运用

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在结构设计中运用

[摘要]建筑结构设计作为房屋结构设计主要内容,发挥着显著作用,其既能影响房屋结构功能及其美观性,又能积极应对房屋结构设计风险。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现实意义以及应用原则,并通过对合理选取设计参数、科学布置结构构件、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安全与造价的关系的阐述,为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指明方向,维护房屋结构稳定性。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房屋结构;工程造价

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在满足业主各项使用功能要求前提下,结合实际工程特点,促使房屋结构的布局更具均衡性,追求结构设计技术经济指标更具优越性的过程。对此,设计人员应在房屋结构设计中加强对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关注,确保建筑结构设计完成后,不仅能保障房屋结构的基本建筑功能、审美需求,亦能具备合理的抗震性能,以此加快我国建筑行业的转型速度,为业主提供更加优化的建筑结构。

1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现实意义

1.1促成审美要求

在房屋结构设计环节运用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能够有效满足业主的审美要求。现如今大多数公共建筑与民用建筑,投资者除了关注房价以及房屋功能外,还有它的造型特征以及建筑美观度,投资者更加期待在使用后可以获得舒心的生活、办公体验,且拥有舒适的视觉感受。因此,设计者若能针对建筑结构展开优化,可以逐步贴合业主审美理念改善房屋结构,体现房屋建筑个性化价值。如浙江油茶工坊建筑以及鸟巢建筑,这些建筑结构在优化设计后更具美学价值。

1.2推进建筑转型

常见的房屋结构多有混凝土结构、钢混结构、木结构、钢结构以及砌体结构等。随着建筑行业的日益发展,其竞争力逐步加强,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需要积极实施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以此保证创新后的建筑物富有新意且具有合理的性价比,能够引起业主的购买欲望,这样也能就此推动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使之在转型道路上取得突出成就。因此,优化建筑结构是当前建筑行业转型阶段的重要途径。另外,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还能提升工程质量,借此逐步达成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建设目标。工程质量始终是结构设计的基础保障,设计人员需要充分借助优化设计方法,夯实建筑行业发展基础,促进建筑行业的优质改革。

1.3节省施工成本

目前,高楼林立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且以高层建筑为基础,这就导致施工企业在建筑结构设计环节,常常为了赶进度而忽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甚至在实践阶段遇到不合理的设计事项也不予以反馈,此时必然会影响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建筑结构优化方法的应用刚好可以从合理布局、合理设计的视角,为施工人员提供可靠的指导思路,使其在良好的设计环境下顺利完成施工任务,从而达到省本的目的。据统计,对建筑结构实施优化设计总体上可以比未优化的建筑项目节约15%以上的成本。基于此,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2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原则

2.1实用性

关于房屋结构的设计,整体上是要保证建成的建筑物能够为业主提供可靠的居住保障,满足人体的保暖遮挡需求。除此之外,还要从感官体验上,促使业主放眼望去看到的建筑结构具有美学感受,以此增添建筑物的吸引力。因此,设计者于建筑结构设计环节进行优化设计时,应当遵循实用性原则,对其功能予以拓展,便于业主从中获得更高的舒适度与满意度。

2.2经济性

房屋建筑工程作为一个规模庞大且复杂的施工项目,本身涵盖的涉及事项繁多,既要对结构类型予以设计,又要进行建筑造型设计,这些都需要投入一定的施工成本。随着建筑结构的日益完善,其耗费的成本也逐渐升高。为了确保施工企业能够获得高效益,还需要秉承着经济性原则开展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工作,从成本层面上进行合理把控,确保在出具设计方案时,也能如实给出预算计划,指引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消除设计工作与施工内容的冲突[1]。

2.3安全性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实践应用中,还需要对安全性原则进行有效把控。实际上,无论是砌体结构的办公建筑,还是选用钢结构设计的体育馆建筑,都应当保证设计后的建筑物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其中对于安全性的分析,要求建筑结构保持优良的稳定性、抗震性,并在设计阶段考量建筑结构各个构件的分布均衡性、合理性,一旦房屋建筑存在隐患,将容易增加安全事故风险。因此,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优化建筑结构的重要基础,需要引起设计人员的密切关注。

3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路径

3.1合理选取设计参数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较为主要的是设计者需要针对工程特点,按照设计标准,为其选取合理的设计参数。例如对于住宅结构层高的设计,需要房屋内部空间至少应有2.2.m以上的净高。如若属于复式建筑,其两层房屋结构的净高应在3.6m至5.1m范围内。而对于具有居住功能的卧室空间,最小净高应为2.4m。而在房屋建筑阳台设计上,也要保证阳台栏杆的最大净距为0.11m。设计者还要针对房屋结构的墙角以及墙段构造进行优化处理,即要求在钢混结构中需要将防潮层设在地面60mm以下,并且按照规范的墙段尺寸确定相关参数,如240mm或者1240mm。对于这些基础参数的设计,都是设计者需要遵循的基本要求,具体参数的确认范围应当根据工况而定,但要注重合理性。同时,在参数设计中,还要上升到抗震性等功能参数层面上,以房屋建筑结构构件的分布情况予以优化设计。此处以高88m的办公楼建筑为例,其房屋结构属于钢混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因其设有地下室以及办公空间需求,采用稀柱框架,局部大开间需要选用井字梁楼盖类型,并且需要先行出具参数设计标准,而后按照初步设计方案不断予以优化,促使经过优化设计后房屋结构的功能、抗震性能均能有所改善。依据本工程的房屋结构设计标准,设计者将框架结构与抗震墙结构的抗震等级设为二级,且结构阻尼比为5%,以50年设计使用年限为基础,其场地类型为三类,二类建筑防火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耐火等级地下室为一级,地上多层建筑为二级。经过对参数的合理选取与优化设计,为本工程的顺利竣工及使用给予了保障。如果设计参数选取不当,将有可能造成结构成本上升或者严重的安全隐患。鉴于此,设计者需要重视房屋结构参数选取的合理性,之后依据参数设计标准予以优化,提升房屋建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3.2科学布置结构构件

设计人员在对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时,还应当考虑结构构件的分布合理性。所谓的结构构件泛指剪力墙构件以及梁柱构件等。其中对于房屋结构中的梁柱构件,通常选用细长类型,从构件尺寸以及空间受力情况进行分析[2]。在具体工程设计过程中,大多数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不具有唯一性。例如框架结构设计中,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需满足1/550的要求。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当出现该指标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既可增大梁柱构件的截面尺寸,亦可削弱内部构件,其均能达到减小上述限制的要求。但在具体结构的分析过程中,要求我们设计人员从整体判断,采取措施后,是否有利于抗震功能的实现,是否影响其他技术指标的实现,同时是否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对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的指标要求,一味地增大构件尺寸,有可能造成工程成本的上升,或者一味地减小内部构件尺寸,有可能造成结构变形的增大,局部构件安全性能不满足要求,甚至在一定条件下,结构发生破坏。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科学布置结构构件,合理选取构件的截面尺寸。这个过程也是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普遍来看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整体结构的规则与均匀性。平面设计中结构平面布置比较均匀,并使质量分布与刚度分布相协调,避免产生较大偏心,防止薄弱子结构过早破坏,发挥结构整体的抗震耗能作用。竖向设计中建筑造型及竖向构件亦应均匀布置,防止刚度、承载力、传力途径产生突变,最大程度地限制薄弱部位的出现,防止结构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变形。二是合理选取构件。例如框架构件设计中,应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框架结构实际上就是梁柱构件构成的结构体系,所以这种结构体系在抵抗地震水平力时,无法做到像框剪结构那样有多重抗侧力体系,只能让单纯的框架体系也能有主有次,有先有后,形成类似多重抗侧力体系结构的破坏机制。此外,设计人员在布置结构构件时,还需要注意桩基础和建筑主体上部结构对于房屋建筑的重要性。因此,在优化设计桩基础时,桩基础施工包括了预制桩和灌注桩,其中灌注桩的质控难以掌握,这是因为操作复杂,需要加工技巧,导致实际施工受到阻碍。为满足沉降标准,实际操作更偏向使用预制桩施工技术,这样能够降低施工工序,同时也达到稳固作用,但是需要注意桩基深度大,土壤会对其产生摩擦,需要尽量选择长预制桩延长房屋使用寿命。而在优化设计主体上部结构时,其作为房屋建筑重要组成部分,为把控好建筑施工设计要求,需要通过建模作出优化。首先,需要设置好剪力墙,保证剪力墙均匀,将楼层刚度中心点集中在整个结构中心,进而起到建筑加固作用,防止由于台风、地震等灾害产生不良影响。另外,若是环境允许,可以尽量延长剪力墙墙脂长度,采用大开间方式减少其数量,进而减少混凝土使用。此外,剪力墙使用可以降低钢筋使用量,降低建筑投入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

3.3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具体应用阶段,设计人员还要协调好房屋结构的整体与局部关系。从整体设计环节,需要对各个构件、各个结构资源以及施工工艺做好统筹设计工作,而后结合质量功能要求优选各个结构部分的工程材料,之后对其内部结构展开优化设计,既要确保整体设计方案与局部设计方案具备相互辅助关系,又要保持建筑结构的优良分布状态。设计者始终要以一体化设计思想实施优化设计工作。在融合建筑结构整体与局部设计方法中,设计者应运用“由小见大”的思维,先行给出整体设计框架,而后依照整体设计要求,对基础以及建筑结构中的局部区域进行优化设计,保证局部设计成果与整体设计方向保持一致性。如果设计人员脱离了整体设计要求,则很容易产生建筑结构不协调的后果,还会影响建筑结构功能。因此,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时,务必以统筹思想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结构的分布关系[3]。一方面,设计人员在确定好建筑结构类型后,需对其承载力、抗震性进行均衡设计,而后保证上部结构以及地基区域的设计标准符合整体设计要求。另一方面,设计人员需对局部结构的安全性予以优化。例如对于绿色建筑的钢框架结构,要求内部设计的阳台、卧室等结构都与整体建筑结构的环保设计理念相契合,从而权衡好两者关系。与此同时,设计人员还可以对建筑结构中的剪力墙等局部结构展开优化设计。一要分析剪力墙承载作用,判断是否分布均匀;二要对剪力墙其他性能进行研究,如外延性,设计人员应当围绕整体设计规定,不断对局部区域的建筑结构实施优化改造,促使剪力墙结构建成后,与整体结构设计要求拥有较高的匹配度。故此,在设计人员明确整体设计思路后,需在局部设计环节,始终坚守整体设计立场,以便优化后整个建筑结构满足房屋结构设计需求[4]。

3.4安全与造价的关系

虽然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看重的是建筑的合理性、适用性、安全性、经济性,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项目的综合效益,还要衡量好建筑结构的安全与工程造价的关系,既要保证建筑结构拥有良好的安全性,又要避免出现高造价现象,违背工程设计的经济性原则。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投资成本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是绝大数投资者的必然追求。建筑产品的生产时是一个多维的系统工程。虽然工程的实际投资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但是工程是否安全,投资是否最小的预见性主要发生在设计阶段。结构工程造价约占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的30%~60%,结构是否经济合理是决定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主要环节之一。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第一,选用合理的理论计算模型。建筑设计方案确定后,结构计算模型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模型有时会产生明显的差异及安全冗余度。因此合理的选取分析模型,不仅关系到计算安全也与结构的经济性直接相关。第二,合理的构造设计。构件最小截面的确定、配筋率的大小看似平常,却是结构设计艺术性的集中体现,其不仅是结构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也对工程造价有较大的影响。第三,积极采用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科学不断发展的同时,建筑材料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以往过于厚重的粘土砖砌体材料、聚苯乙烯泡沫板等逐渐被淘汰,被加气混凝土砌块、挤塑聚苯板、硅酸盐泡沫板替代。这些新型、绿色建筑材料不仅使结构荷载降低,更容易满足结构的承载力要求、耐久性要求、防火性能、保温性能,也能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4结论

综上所述,在房屋结构设计中应用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不但能够促成投资者对房屋结构的审美要求,帮助建设单位节约成本,而且还能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的转型进程,故应予以重视,并从选取设计参数、布置结构构件、协调整体与局部关系、把控安全与造价关系等方面着手,促使经过优化后的房屋结构功能齐全,性能稳定,保障建筑质量的同时,也能提高人民群众居住水平。

参考文献

[1]占丽金.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建设,2021(7):104-105.

[2]张凯月.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6):37-38.

[3]胡欢欢.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实际应用[J].居舍,2020(12):81,104.

[4]韦纬娇.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20(3):43,63.

作者:李凯 单位:平凉市建筑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