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金课”是目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金课下”课程改革要面对的两大问题是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应按照参与型、意向性的教学设计展开课堂课程改革。打造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翻转课堂、虚拟仿真金课、社会实践金课,是目前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金课;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课程改革

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提出了“金课”的概念,这是继2016年教育部提出“新工科”的概念以来又一重要的教育理念,深刻影响着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自此,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探索以“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为特征、以打造五大类型的“金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方向。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国家“紧缺人才”的行业之一,应努力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按照“金课”的建设导向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探索“金课”导向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教学、教学模式,为培养更加适合社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1“金课”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的教学设计

“金课”是目前高等教育的热词,“金”意为“含金量”,指的是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中都具有质量高、含金量高的特征的课程,“金课”是对课程的综合性、总体性的评价标准,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在“金课”指导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应重视教学设计,从多个视角来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参与型的教学课堂

参与型的课堂应是“金课”的重要特征,是发挥学习者主体能动性的必然途径。教学设计过程主要由教学主体(教师)、教学对象(学生)、教学设计内容三部分组成。其中,学生作为教学对象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整个课程改革中至关重要,因而教学设计首先应包括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教学课堂任务,提高学习者的课堂体验,增强学习者的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思考探究的积极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金课”的突出特征在于“高阶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吴岩:《建设中国“金课”》,中国大学教学,2018年第12期。]。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中,应遵循上述金课的“参与型”理念,增加课堂讨论、课堂设计等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营造愉悦、主动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课程教学不再是教师负责知识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单向性、被动性的传授过程,而是需要通过问答、讨论、讲解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得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产生互动、交流,有效调动每一个参与者的积极性,使得每一次教学过程都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推动、相互影响的教学相长的过程,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如此方能达到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的教学目的。

1.2意向性的教学设计

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其教学过程应充满意向性、目的性,在遵循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深入认识各种学习和认知的神经机制,探究多样化教学和学习方法,保持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教与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金课”下的教学不应是简单重复教材内容,而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设计每一次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应充分考量教学过程中所包含的学习活动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过程适当进行动态调整。教师必须通过高度的目的性、意向性的教学内容,精心设置教学任务,使得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的认知过程和知识建构。通过探究式、讨论式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设计亦应遵循“意向性”原则,在教学过程应该按照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分为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识别、理解、分析、运用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通过教师的精心的教学设计,运用互动参与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认知、记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理解知识的主要观点,进而做出相应的分析判断,实现在实际的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来处理现实问题的教学目的。可见,参与型的教学课堂、意向性的教学设计,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基础。在“金课”的教学理念下,互动性与意向性都不排斥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而且必须是在承认尊重个性化的基础上通过多形式的教学模式来完成的。单一枯燥教学方式是“水课”的标志,是“金课”的天敌。“金课”下的教学模式应是丰富多彩的,这也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和目的。

2“金课”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的教学模式

打造多形式的“金课”是目前教育界的呼声。目前主要有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社会实践金课等多种金课教学模式。结合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特点、课程内容、课程目的,可以推行以下教学模式改革。

2.1打造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线下金课”

线下金课主要指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金课’的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如前所述,参与型教学课堂、意向性教学设计是“线下金课”的主要建设方法和目标,探索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除此以外,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用传统教学手段讲解几何作图、基本规格、点线面及基本本体的投影,用多媒体手段和CAD课件讲解组合体的投影、剖断面图等复杂图形,有利于学生直观化、具体化地理解知识特点,从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还可以采用三维模型开展教学,抽取点、线、面,由三位形体出发分析并绘制投影图,增强学生由线想面、由面想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2在慕课与大数据背景下打造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线上金课”(MOOC)

线上金课是“互联网+教育”催生的新课程,简称“慕课”(MOOC)。慕课与大数据的发展是对课程教学的补充,是实现“金课”的重要教学形式。道路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可以采用慕课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的形式展开教学改革,以本校的课程设计为主,同时引进慕课的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模式。有些线上慕课的课程设计内容包含了所有道路桥梁工程教材的内容,而且学习时间相对灵活,这对于目前课时相对较少的桥梁工程方向或者路桥方向教学计划而言,是一个很好的补充。目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建业已有部级、省级、学校等多级别的国内慕课,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一些国外西方高等院校的桥梁工程课程的教材、慕课也可以学习、借鉴,从而弥补国内教材的欠缺部分,并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到国内外设计理念、规范的不同之处。而教师观摩慕课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慕课视频会越来越标准化,也缺乏师生面对面的密切互动环节,会逐渐忽视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不能用慕课完全取代课堂教学。

2.3打造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翻转课堂”

线上、线下并不具有绝对的分界,事实上当线上、线下课程模式改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混合式”的金课,“翻转课堂”就是混合式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式,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方式革命。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也应该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内容(线上)与慕课(MOOC)相结合,通过翻转课堂模式组织教学,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慕课的学习拓展学习资源的获取范围,摆脱教材知识的局限性和教学时间的限制性,为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提供可能条件。同时学生还可以在教室以外与教室沟通探讨,教师学生还可以在教室以外与教室沟通探讨,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生作业的查阅,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4打造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虚拟仿真金课”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将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实验教学深度融合,建设本专业的“虚拟仿真金课”,应该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慕课与普通教学都以PPT、慕课视频演示等二维平面教学模式为主,学习过程仍然缺乏直观的体验与认知。对此,教师可以自己制作模型或者让学生自制模型,例如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模拟公路建设的全过程,也可以让学生以教材示例为参照利用木板、泡沫塑料等材料制作道路、桥梁、汽车等的缩尺模型,将真实、复杂的信息完整展现在模型中,让学生直观地去感受、去了解所学专业知识,使得课堂讲解更加直观、更加容易理解,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教学。因而,道路桥梁工程课程专业的将传统大学与电子大学混合式的大学教育。

2.5打造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社会实践金课”

道路桥梁专业培养目标直接面向路桥施工企业,目的是培养能够从事路桥工程项目组织、现场施工管理等工作的一线技术与管理岗位的技能型人才。因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内容必须与工作、与实践密切相关,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实用性、实践性是“金课”导向下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本专业的课程设计、课程模式、授课目的都要从知识体系、职业技能、社会实践需要三重维度加以考量,既要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丰富其知识体系,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专业技能,还要考虑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职业就业问题。例如道路工程制图课,是以培养学生识图、绘制工程样图的能力为核心的、对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课程,课程的专业技能特色要求教师授课就不能仅仅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重点,而是必须以构建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体系,必须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形成初步认识,然后再根据结构图或现场图进行讲解。开可以通过CAD绘图、读图等综合性实践和训练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才能使得毕业生具有合格的专业技能。为此,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应该加强应用型、技术型、实践性的课程建设,将课堂内容适当倾斜于应用性知识及技术,努力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实用性。因而以应用为目的,以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全面优化课程内容,主动适应生产实际和用人单位的现实需要,适当淡化理论性、抽象性的教学内容,偏重应用性强的、实用性明显的课程,打造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社会实践金课”成为目前课改的工作重点。

3结语

综上,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必须以“金课”为导向,以培养服务于道路桥梁施工工作的合格人才为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导开展教学实践。“金课”的教学不仅要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还要完成就业的社会现实任务,作为国家“紧缺人才”的应用技术型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的目标与“金课”高度一致,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原则,就是将工作与学校、学校与企业结合起来,在“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原则指导下进行课程设置。“工学结合”的原则要求工程教育教学不能脱离工程实践、企业发展,强调的是学用结合、学以致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还必须深入企业调研,了解社会人才需求,工作岗位知识能力需求;在校园与企业的合作下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改革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

[2]陈翔.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重构与“金课”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9(5).

[3]侯常林.应用型高校打造“金课”要体现“七性”[J].职教论坛,2019(3).

作者:王志强 单位: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