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摘要】在现代建筑智能化工程中,又分有施工专业,预算专业,测量专业,建筑设计专业以及安全管理等专业方向,而多方向多层次的发展正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重要特点。在应对现代建筑工程智能化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本文结合现代学徒制进行了试点研究,探究“双向人才培养、校企互利共赢”的工作,教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施工员岗位为核心,以施工过程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力求改进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方法。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建筑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在我国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中,现有体系缺乏弹性和务实的精神,高校老师虽然常年从事教育工作但存在缺乏紧跟时代的工作经验,学生所学知识距离实际工作相去较远,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改革创新,而基于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能力偏重于实践经验的特点,建立起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改良建筑工程技术教育现状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也是建筑智能化专业未来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

一、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就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育的情况来看,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并不到位,很多毕业生技能和素质并不能满足和适应建筑企业的工作要求,学生在毕业后往往还需要一到两年的学习期才能真正开始建筑智能化的工作,而毕业生独立领导完成一项建筑工程的相关工作需要的时间更长,这种情况一个更明显的表现是,应届建筑工程类毕业生工资偏低,工作效率差,毕业生很难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更换工作的频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在建筑工程类人才不断流失的同时,建筑企业,建筑设计单位又出现了工作人员工作量繁多,企业缺少建筑类的助理人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我国现阶段对于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需要改变和创新。目前我国对于建筑行业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理论课程偏多,实践课偏少且效果不显著的情况,虽然一些高职院校会在学业的最后时期安排一定时间的实习工作,但往往由于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就业方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学生的实习效果并进没有进行严格的要求,很多学生由于升本和转行等原因,实习也只停留在表面,其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长此以往,也就慢慢导致了学生在校学习和实际工作需要的分离,学生缺乏对建筑企业,设计单位运行模式的了解,缺少施工企业岗位的实战训练,学生工作能力提高不上去,又加陷入了建筑工程入门新手工资待遇低,人才不断流失的恶性循环。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增长势头的放缓,房地产行业爆发式增长的时代已然一去不复返,我国建筑行业开始进入“大浪淘沙”的时代,同时也是我国建筑质量提高,建筑向优质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整个行业变革动荡的时代,学习建筑类的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陷入到对未来市场和就业情况的忧虑中。这时就急需建筑行业的领路人及时引领学生真正的去认识和学习建筑工程相关实践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必要的信心,也帮我国建筑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和培养优秀的人才。并且,对于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来说,整个行业都在改革发展中前进,BIM等建筑新技术呼之欲出又如雾里看花,想要实现整个建筑行业智能化,健康化和持久化的发展,就必然需要创新的原动力人才,而引领行业创新发展的任务必然是由思想更为开阔的新时代年轻人去实现。而在这之前,重视对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这其中包含着对改善民生,传承现有技术和培养新生力量等多重意义。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建筑智能化工程又分为施工专业,预算专业,测量专业,建筑设计专业以及安全管理等专业方向,按照国家专业的标准和企业对人才需要,这些专业人才的培养除去一些建筑智能化的基础知识外,在技术教学课程和工作实习中会有明显的不同。这就突出了按具体专业综合学习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的重要性。建筑工程类工作,其专业特点就是实践性极强,在建筑智能化工程工作中,工作经验的重要性在上文已经进行了阐述。这里我们可以戏谑性的去考量这个问题,没工作经验就不能很好的胜任工作,而工作经验又必须从工作实践中得来。这样,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在人才工作入门阶段的培养中,应该有师傅能手把手的教直到学生完成一些相对简单的工作并积累一定的经验,在控制和保障工作质量的同时,起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目的。在旧社会中,学徒制可以说是技术传承发展的主要方式。那时除去“父传子”外的老师教学生是有利可图的,即老一辈人口口相传的“三年学徒两年效力”,也因此老师教导学生提高学生技术水平也即是为自己谋求更多的利益,传统的学徒制正是在这种学生和老师这种利益关联的驱动下得以维持。而到了现代经济社会,以往的学徒制已然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社会只有“教师”而没有“师傅”,在当今社会。让学生和师傅从“教会学生饿死师傅”的对立面中转变过来,促使二者站在一同追求工作成果的一边,会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老师”实现了一些工作成果。这里需要着重强调的是,现代学徒制中的“师傅”并非一定特指某个人或一些人,其更有可能是企业单位或公司,这些工作在运营中既需要工作老练的成手工作人员,也需要辅助其工作的实习生帮助“打杂”,企业对实习生要求往往并不是需要实习生拥有较强工作能力和较丰富的工作经验经验,企业更需要的相对“廉价”且“专业”的人员来分担企业正式员工的工作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正式在这种需求中,企业往往更希望与高校进行长期的合作,即以实习岗位,聘用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实习学生生。当然相比于“三年学徒两年效力”来说,这种对实习生的劳动力的索取是无可厚非的,而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自己在企业的实际经历,学到了相关的技术,积累到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学生也可以从企业领取相应的工资,现代学徒制显然是双赢的一种选择,也应该得到建筑工程企业和学校以及相关部门的进行支持。

三、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的运行模式

(一)师傅出于工作需要分层次带徒教学。在任何领域的团队合作中,都是需要更少的决策者和更多的工作人员,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也是如此。在企业接受实习生的分配上,要符合实际工作需要,按工作人员的能力分层来教导实习生,其中企业的部门经理应该是进入企业所有实习生的“总师傅”,在组建项目团队时,项目的负责人是实习生团队的“大师傅”,还应该有技术过硬的企业员工具体负责“一对一”或“一对二”教导学生的“小师傅”。每个层级的师傅所能教给学生的知识并不尽相同,但应同样真实且珍贵。

(二)现代师徒教学和工作目的结合设计。对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学应该是重视专业规律和职业能力的教学的全面教学,而企业的工作需要往往是偏重于各项工作的工作成果而非过程。在学生的实习过程中,学生所完成的工作并不完全能作为企业的工作成果而获得利润,在这期间,企业“师傅”应尽量兼顾学生的培养和企业的工作完成本身,即能激发起学生的工作热情,给予学生一定的工作成就感,还能在工程的全过程内插入各种工程知识的教学。

(三)现代师徒教学中的一些教学环节。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完成在学校内缺少的工程实践经历,因此在建筑企业对“学徒”的培养中应偏重于了解实际项目工作,亲自勘察实际场地,接触工程的落地实施,在这其中,重要的环节包括有:分专业的技能训练,结合工程实际的业务训练和实际操作,以及顶岗对工程负责的实际工作和接触客户的营销工作。在建筑智能化发展不断加速的今天,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本文即是通过对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发展以及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逐渐探求出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发展措施,希望给予建筑工程发展,和建筑相关教育行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童振龙,徐媛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5)

[2]刘如兵,蒋凤昌,陈鹏.基于现代学徒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7(33)

[3]王艳飞.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4]王子南,冯水莲.现代学徒制与我国职业教育整合的探索研究[J].职教论坛,2013(31)

作者:陈爽 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