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下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

工程教育认证下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程教育认证的推进,信息素养教育逐渐被人们重视。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工程专业的学生,其信息素养能力已经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技能。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的数据信息资源基础,在文献检索、信息查询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文章在此宏观背景下,针对全面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现状;对策研究

一、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一)工程教育认证

工程教育认证主要指的是,专业认证机构对高校工程类及相关专业教育实施的权威系统认证。该专业认证机构主要由专职、行业协会、学术研讨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保障制度,其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专业性的技术人才给予必要的教育质量保障。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工程专业学科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据相关数据统计至2013年,我国理工类毕业生总数超过290万,仅本科理工类专业超过1.5万个,其规模位居世界榜首。我国工程教育学科专业体系设置完整、学科齐全,为我国工业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

(二)信息素养能力

信息素养能力简称信息素质,指的是对大量信息及对其来源等问题的有效解答,获得技术和能力上的全面提升。时至今日,信息素养能力从广义上说指的是对所需要的任何信息,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及时发现、检索,并对信息数据在综合评价基础上合理利用,从而对所遇到的问题有效解决。在信息产业化发展的今天,信息素养能力是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之一。

二、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必要性分析

(一)国际人才交流客观需要

从世界范围来看,《华盛顿协议》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权威,而我国于2016年6月2日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成员国之一,这在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认证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着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人才是国际社会之间政治、经济竞争的基础,而我国又作为人口大国,传统的工业大国,在多年来一直没有如此具备国际公信力的认证标准。我国在加入一年内,运用该认证制度对目前国内多所大学的相关专业进行了认证,如北大、上海交大等名牌大学,基于认证体系的不断健全,在为我国工业化发展提供人才储备的同时,更为提升与世界经济强国竞争力提供了基本智力支撑。甚至从更长远上说,为国际间人才的横向纵向交流、沟通和协调等都提供制度保障。

(二)高等教育发展时代趋势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目前理工类学科门类齐全,就业前景广阔。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众多高校工程类专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更权威更被国际社会承认的制度标准。特别是对工程类毕业生发展而言,从自身微观层面说,更容易被大型公司甚至跨国企业所认可。从经济发展的宏观意义上看,社会也更愿意接纳这种人才。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信息素养能力已经成为技术型人才的必备技能,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这种能力更需要被强化,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作生活中。

(三)工程学生毕业基本标准

在我国目前实施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对工程类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掌握文献检索、数据信息查阅等基本技能,进而为解决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发挥实效性。这在工程教育认证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对高校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对工程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为现实和急切的要求。因此,该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掌握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更应学以致用,提高自身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信息技术能力不强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由于长期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具备了一定的网络检索、购物游戏等能力。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也会想到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及时查阅相关信息,但是在对来源于网络的信息综合评价、分析运用,特别是与自身知识结构、工程理论等有效融合程度上还远远不够。另外学生在对网络信息数据的真伪辨别能力还不强,在获取相关信息主动自觉性上比较缺乏,对广阔网络空间的有效利用率不高,总体而言信息技术能力还比较初级。

(二)教育资源杂乱无章

网络资源丰富繁杂,具有多样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在这些看似可利用的海量资源中,真正适合工程专业学生学习、有效将理论实践结合的资源并不多。或者说有些网站虽然打着工程教育学习等招牌,但真正适合学生的内容很少。在实际学习当中很多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即学习效率不高,达不到预期效果等。而网络资源多样、重复等,还容易对高校学生造成干扰,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会受到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难以专心投入到网络教学中。

(三)网络安全问题阻碍

网络安全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比如前些时候出现的勒索病毒,在高校毕业季来临之际,会通过网络漏洞发起攻击,在被攻击后需要提供一定的费用才能解锁文件,而由于目前我国网络安全系数低,大多数电脑都不具备防范该病毒的基本措施。诸如此类的网络安全问题还有很多,只要黑客运用一点小手段,就能轻易发起致命的攻击。由此网络陷入瘫痪状态,教育资源、课件储备都有可能丢失或者损毁,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四)素养教育发展滞后

虽然信息技术无论软件硬件更新都比较及时和高效,但是理论界和教育部门在针对素养教育如何更好地运用理论去指导,如何更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等研究不够。在素养教育上还处于被动地位,广大教育工作者观念发展跟不上时代要求。同时软硬件更新虽然快速,但还不足以支撑起更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应用。虽然电脑配备数量不断增加,但是距离让广大师生在需要时能够便利地运用网络资源,还有很大差距。另外网络信号覆盖不全、断网掉线等问题还比较常见,客观上造成了技术支撑不足。

四、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对策建议

(一)改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能够集中学生的黄金时间和主要经历进行系统学习,也是目前高校强化素养能力的主要手段。需要强调的是高校应设置大量的必修、选修和公共课程,对教育大纲中明确的计划内容进行完整的教学传授,需要有完整的学习资源,同时建立对学生信息素养的综合衡量考评办法。同时要清楚信息素养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各门课程都有着密切关联,因此要把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纳入到教育的总体考核体系中。以实际能力素质提升为中心,将有关课程有效整合,有机结合,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二)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水平

教师作为学生思想的启蒙者和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说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高校教师会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产生影响。比如教师查阅搜索信息的方式和习惯等,其影响是长期而深入的。强化对教师信息素养专业化的系统培训,已经成为课程改革、提升高校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提升教师信息素养,需要通过系统的培训,邀请专家和知名学者讲学等,拓展教师的眼界。必要时可以到国外高校参观学习,用先进的理念和模式武装自身。

(三)注重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基础。网络信息化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养成大学生放弃思考,甚至追求本质和怀疑精神也会随之消减。在利用网络技术上大学生远比一般社会公民具有优势,因此对网络社会及其文化也会理解更深入和透彻。强化道德教育,树立自我约束理念是必要的,有利于强化高校大学生在网络信息虚拟世界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就需要高校和教师正确引导,同时文化和教育部门加强对高校学生健康安全的监督规范,建立健全的网络秩序势在必行。

(四)营造信息素养培养环境

依托地域文化和网络资源,结合高校自身特点,逐步建立功能完备的信息素养教育专题网站,为在校学生提供基础信息,从而为提升素养能力奠定基础。要强化对网站的更新和定期维护,防范网络病毒和黑客的攻击。要通过网络、微信等软件加大信息素养教育相关内容的宣传,转变高校学生的传统观念。另外充分利用高校数字图书馆、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等,建设个性化的教学研究平台,定期组织师生进行信息素养主题的研究探讨和心得交流等。

五、结语

信息素养能力是现代人才基本技能,对于生活和工作都至关重要。特别是工程专业性人才的培养,更应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综合国力还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因此在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下,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对推动教育进步、经济发展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程翔,黄培标,梁秋春.医学教育认证体系下的医学生信息素养教学改革.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3)

[2]余寿文.工程教育评估与认证及其思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5)

[3]徐春.我国“985”工程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调查与分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3)

[4]王孙禺,赵自强,雷环.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国际实质等效的认证制度建设十年回望.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9)

[5]刘昭亚.本科院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研究.2014

作者:孙秀斌 单位:佳木斯大学图书馆